情绪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25 Sep 2024 13:16: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牛津大学:最新研究发现玩游戏能改善情绪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9192.html Wed, 25 Sep 2024 13:16:24 +0000 //www.otias-ub.com/?p=1719192

牛津大学的最新研究终于证实了许多玩家许久以来已经知道的事情,那就是玩游戏能“解压”。经过来自对 39个国家的数千名玩家进行的广泛调查,研究的结果现在已经公开。这些玩家均游玩了《冲就完事模拟器》的定制版本,通过他们提供的反馈,牛津大学的专家测定,玩游戏确实可以显著改善情绪。

研究的数据模型很大,数据来自64,328 次测试中收集的162,325 份报告,牛津大学共邀请了 8,695 名玩家参加。测试使用的《冲就完事模拟器》定制版本与原版游戏几乎没有区别。

玩家游玩时,系统会定期提示他们提供自己情绪相关的反馈。通过上千个不同的数值组成的复杂测量表,牛津大学的团队确定,参与者中有 72% 的人在玩游戏时自我感觉更好。特别是,他们在测试的前15 分钟内感觉到情绪有明显改善。

有人强调,与涉及购物、阅读、烹饪或散步的类似研究相比,“情绪提升”并没有那么明显。甚至连“啪啪啪”的研究中,仅显示有28% 的人情绪有明显改善。

牛津大学发表了此次调查报告的一些关键点,包括:

· 他们发现,对于那些在情绪较低的情况下开始玩游戏的人来说,精神振奋程度更大。

· 他们发现“预期效应”可以人为地提升情绪,玩家预期即将到来的奖励更有可能投票积极。

这项研究早在2022 年就开始了,直到现在该团队才发表了研究结果。

牛津互联网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Nick Ballou 表示:“通过调查玩家在自然玩一款流行的商业游戏时的体验,我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在游戏过程中情绪会发生微小的积极变化。”

“我们目前的研究证实了世界各地游戏玩家长期以来的定性研究和报告所表明的观点:人们玩游戏时心情更好。”

只能说一部分游戏能够解压,要是这些玩家玩的时更具竞技性的游戏,或是魂系游戏,更有可能会“高血压”。

自 3DMGame

]]>
DoubleVerify:后cookie时代广告策略和情绪是如何演变的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1694.html Sun, 14 Jan 2024 20:00:12 +0000 //www.otias-ub.com/?p=1611694 发布商仍然担心cookie弃用和其他与隐私相关的变化对他们整体业务的影响,尽管他们的担忧程度自去年以来有所减弱。广告业为cookie的废弃做准备,广告主们也表达了他们的担忧,这个问题在调查中占据了首位。

在一个没有cookie的未来,广告主最关心的是他们有效定向受众的能力,以及利用他们的第一方数据的最有效方法。第一方数据可以帮助发布商增加收入,同时解决广告主的定向问题,尽管广告主需要信任这些来源。一半的受访发行商认为,他们在扩展第一方数据和上下文数据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让数据在开放市场环境中可访问,近40%的发行商认为确保广告主的购买和采用将是一个挑战。

尽管如此,这两个群体都认为,一旦cookie被弃用,直接关系将变得更加重要,81%的发布商认为情况就是如此。同样,84%的广告主只会与拥有可靠的第一方数据的发布商合作,这可能依赖于直接关系。

关于注意力指标,约有3/4的发行商将其基于注意力的广告能力的质量评为“非常好”(28.9%)或“良好”(47.5%),而广告主也普遍同意这一观点,79%的人将他们从直接和付费广告程序化购买交易中看到的基于注意力的广告能力的质量评为“非常好”(27.8%)或“良好”(51.2%)。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广告主都表示,注意力指标将是他们今年大部分(36.5%)或至少部分(59.4%)购买活动的一部分。

最后,几乎所有的发布商都认为,他们的上下文广告能力对今年的业务来说要么“非常重要”(50.7%),要么“中等重要”(45.3%)。


]]>
《科学报告》:研究发现晚上刷手机可能扰乱睡眠 社交接触的有益影响可能会抵消一部分负面后果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2235.html Sun, 29 May 2022 12:12:32 +0000 //www.otias-ub.com/?p=1442235

晚上睡觉前刷刷手机,可能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习惯。有一些研究提醒说,睡前频繁刷手机或许不利于健康,比如刷手机时间长了影响入睡,扰乱正常的睡眠模式和生物钟。还有人担心,睡前刷手机会加重负面情绪。事实上,神经科学家确实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夜间增加光照,尤其是蓝光照射——手机等电子设备通常发出蓝光,会影响大脑特定的神经环路,从而诱发抑郁相关的症状。

不过,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最近有一项针对年轻人深夜刷手机的研究调查却发现,睡前刷手机对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严重,或许还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研究人员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论文表示:“与流行的假设相反,睡前使用智能手机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没有密切关系,这可能是因为智能手机的使用也是一种社交行为,对于心理健康有连带的益处。”

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对800多名丹麦大学生的追踪调查。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们提供智能手机,并通过其中运行的定制软件获取他们的使用频率,连续收集了四周的数据。

数据显示,16个工作日(每周一晚上到每周四晚上)里,在这些年轻人自我报告的睡眠期间,软件记录到了超过250000次智能手机活动,包括接听电话、发消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或点赞等。

在调查开始和随访四个月后,研究人员还通过问卷评估了这些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孤独感、抑郁症状、压力程度、生活满意度等方面。随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排除潜在的混杂因素,研究人员查看了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否与睡眠期间使用手机有关联。

基线数据显示,相比晚上不刷手机的参与者,由于使用手机而连续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参与者,在调查开始时的压力感知和抑郁症状要相对更高一点。但在平均四个月的随访期间,睡觉刷手机与感知压力、孤独感和生活满意感的变化之间并没有明确关联。

研究人员还注意到,与晚上不刷手机的参与者相比,多个晚上刷手机的参与者(尽管比例不高),从基线到随访,抑郁症状甚至出现了小幅下降。

研究推测,这种微弱的变化可能是因为使用手机的这些场景是一种对心理健康有益的社交现象,而对于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大学生来说,形成社交网络和参与社会互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尽管晚上刷手机可能扰乱睡眠,社交接触的有益影响可能会抵消一部分负面后果。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猜测,根据先前的其他一些研究,比如美国曾对300名智能手机深度用户进行过的一项调查发现,焦虑与刷手机的活动类型有关,例如相比社交互动,获取新闻、娱乐、消费等与焦虑的关联更密切,因此研究团队打算进一步调查睡前刷手机的活动类型是否也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自 药明康德

]]>
Morning Consult:新冠流行一年后美国人情绪和行为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1373.html Wed, 21 Apr 2021 18:00:53 +0000 //www.otias-ub.com/?p=1221373  

冠状病毒在美国大范围爆发一年后,绝大多数美国人报告说,他们准备改变(81%),因为他们担心(71%)。感到高兴(64%)和疲倦(62%)的美国人比例相似。

不断变化的消费者?

6/10的美国成年人更喜欢公司采取负责任和合乎道德的行为,但如果公司以合适的价格提供他们喜欢的东西,他们最终会忽略这些问题。自2020年8月以来,关注与公司有关道德和政治问题的消费者比例有了显著的增长,当时53%的受访者表示关注,如今这一比例已增至60%。

自2020年8月以来,对企业品牌做正确事情的信任度不断上升,当时33%的消费者信任这些品牌,而现在有47%的消费者信任。

尽管6/10的人认为公司应该坚持自己的做法,而不是参与社会、政治或文化事务,但自2020年9月以来,认为公司应该采取行动推动重大社会问题变革的人升至60%。自去年8月以来,认为企业应采取行动影响公共政策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美国人比例分别增长48%和28%。

87%的消费者认为向关心社会的公司购买商品对他们来说很重要,85%的受访者认为为社会做贡献很重要,82%的人表示代表利润以外的东西很重要。

与这种希望看到品牌围绕重要社会问题采取更多行动而非空谈的愿望相关,自去年3月以来,美国人接受的品牌信息也发生了明显转变。

随着疫苗的不断推广,与新冠大流行初期甚至去年12月相比,如今美国人对广告互动更加开放。

有趣、乐观的广告在现在比新冠大流行初期甚至去年12月更受欢迎。

尽管面向产品或服务的广告自2020年3月以来推动购买的可能性最大,但有关公司价值观的广告也很受欢迎,自去年以来增长了42%。

199IT.com原创编译自:Morning Consult 非授权请勿转载

]]>
ThinkNow:2015-2020年消费者情绪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3635.html Fri, 19 Feb 2021 22:00:11 +0000 //www.otias-ub.com/?p=1203635 ThinkNow发布了最新的“消费者情绪报告”,2020年让美国陷入了混乱,因此报告将现在的情绪与过去几年进行了比较。在此期间,美国人报告说,个人财务状况恶化、经济疲软。2021年的前景同样暗淡,对今年个人财务状况改善感到乐观的美国人越来越少。但是,美国经济状况的态度好坏参半,更多的美国人感到变革即将来临。与过去几年相比,更多的消费者认为情况会有所改善,但也有许多人认为情况会变得更糟。

过去一年家庭收入变化情况

报告家庭收入提高的美国人减少32%。

收入保持不变的家庭增长23%。

收入恶化的家庭增长41%。

现在的美国经济

人们美国经济增长的美国人下降36%。

认为停滞不前的人增长19%。

认为经济衰退的美国人增长27%。

对经济状况感到萧条的美国人增长11%。

明年个人财务展望

认为比前一年好的人数下降40%。

认为与上一年持平的美国人增长34%。

认为比前一年糟糕的美国人增长15%。

美国经济展望

认为来年更好的美国人增长了37%。

认为来年基本持平的人数下降25%。

认为来年更糟的人数增长25%

对美国经济现状的看法分为两大阵营:一派认为美国经济会好转,另一派认为美国经济会恶化。持积极观点的人比例下降了,持消极观点的比例则有所上升。

其他发现

  • 只有1/4的美国人(23%)报告2020年家庭收入有所改善,这是过去5年来的最低比例。
  • 2020年收入“恶化”的人口比例在所有民族中都呈显著增长。
  • 2020年,西班牙裔和非裔美国人仍然是最有可能失业的群体。
  • 认为当前政治气候将对未来一年的个人前景产生积极影响的美国人比例继续增加。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报告:美国消费者在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的情绪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2850.html Sat, 09 May 2020 22:38:26 +0000 //www.otias-ub.com/?p=1042850 Resonate发布了新报告“美国消费者在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的情绪”。研究向近5000名消费者提出了100多个问题,以评估美国公民如何看待和适应当前的危机。

零售行为

关于零售行为,调查的回答如下:

  • 55%的受访者更有可能在未来90天内在网上购买产品。
  • 41%的受访者更有可能在网上购买食品杂货。这些服务可能会带来长期收益。
  • 预计外卖量将大幅增长38.81%,人们继续“呆在家里”,这一数字可能还会增长。
  • 只有10%的受访者更有可能在未来90天内订阅送餐工具包等服务。
  • 21%的受访者有可能取消现有的订阅服务。
  • 亚马逊在这段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收益,44%的受访者增加其使用量,46.25%的受访者保持不变。

消费者行为

至于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方面,调查的回应如下:

  • 80%的受访者更担心自己的财务状况而不是身体健康。
  • 2/3的受访者(65%)在过去的一周里离开家1-3次去商店、餐馆或其他零售场所。
  • 18%的受访者曾这样做过4次或更多次。
  • 只有17%的受访者根本没有离开家。

财务计划

  • 61%的消费者由于冠状病毒流行减少了支出。
  • 34%的受访者不太可能翻修或翻新他们的房子。
  • 32%的受访者不可能买房。
  • 24%的受访者不太可能申请个人贷款。
  • 20%的受访者根本不太可能利用新的金融服务。

旅行计划

  • 因冠状病毒而取消机票或酒店预订的受访者中有15%已经重新预订了。
  • 2/3的受访者(67%)认为,他们的旅行活动至少要到2020年秋季才能恢复正常。
  • 26%的受访者预计要到2021年或更晚才会实现旅行计划。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SheerID:55%的消费者对冠状病毒大流行感到焦虑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9970.html Wed, 06 May 2020 01:00:01 +0000 //www.otias-ub.com/?p=1039970 199IT原创编译

不稳定的情绪

调查显示,受冠状病毒影响最严重的消费者感到担忧。55%的受访者觉得大流行让他们感到焦虑。护士(61%)和教师(63%)更有可能这么认为。

45%的受访者感到沮丧,许多人(40%)感到不知所措。大流行负担最重的是教师和学生(50%)、急救人员(46%)和护士(49%)。令人惊讶的是,高年级学生的不堪重负程度最低(20%)。

消费者希望品牌如何提供帮助

当被问及品牌如何提供帮助时,68%的受访者希望品牌向医务人员提供直接支持项目捐款;67%的受访者希望品牌向失去工资的人捐款。

72%的护士和74%的老年人希望品牌向支持医疗保健职业的项目捐款。69%的教师和74%的老年人希望品牌向提供紧急医疗用品的项目捐款。

另外,当直接被问及是否希望在未来90天内获得折扣时,88%的人表示愿意。

品牌如何通过个性化优惠产生影响

98%的受访者希望听到专为处于职业或各人生阶段的人提供的促销活动。89%的受访者认为个性化的优惠将对他们与品牌的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消费者感对个性化优惠的感情

超过58%的护士、急救人员、教师、老年人和军方表示,个性化的服务让他们感到“受到重视”。在所有消费者中至少有2/3认为这些优惠让他们“感激”。

消费者想要有意义的促销

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免费送货最有吸引力,学生(65%)、高年级学生(69%)和教师(68%)更可能这么认为。

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表示,购买时打八折是最有吸引力的。BOGO在护士(54%)、老年人(52%)和军队(54%)中最受欢迎。免费赠送是大学生(54%)和护士(52%)最想要的促销方式。

个性化服务如何影响消费者参与度

1/3或更多的消费者表示,收到个性化的优惠会让他们购买以前从未购买过的品牌,护士(47%)和教师(44%)更可能这么做。

超过60%的消费者表示,个性化的优惠将使他们向朋友和家人推广该品牌。

个性化优惠和帮助他人

在收到个性化报价后,超过90%的消费者会将其与其他人分享。

大多数消费者通过短信和社交媒体分享他们的个性化优惠。高年级学生的首选方法是转发电子邮件(59%)。

即使有社交距离,超过1/3的消费者将当面分享个性化优惠,急救员(52%)和护士(54%)更愿意这么做。

199IT.com原创编译自:SheerID 非授权请勿转载

]]>
MAGNA:情绪驱动消费旅程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36120.html Mon, 25 Mar 2019 16:56:48 +0000 //www.otias-ub.com/?p=836120 MAGNA,IPG媒体实验室和ViralGains发布了新报告“情绪驱动消费旅程”。了解和回应消费者的情绪对于优化消费旅程、节约视频广告资金和提高品牌亲密度方面至关重要。

主要发现:

平均而言,59%的广告展示次数被浪费在标准视频重定向上。

感情驱动的消费者更有可能采取行动,搜索品牌的可能性增长7倍,访问品牌网站的可能性增加2倍。

情感驱动消费旅程:

整体广告体验更好,85%的消费者认为广告很有趣,76%的受访者认为广告是相关的,66%的人认为广告信息丰富;

提高品牌形象,向对品牌兴趣较低的观众提供企业责任方面的广告能将品牌信任度提高2.2倍,品牌好感度提高4倍;

减少给那些对品牌不感兴趣的受众的广告,并将展现量重新分配给那些对品牌感兴趣的用户,可以为一个10万美元的宣传活动节省5.9万美元。

营销人员都知道,一个好的故事就是一个具有相关性的故事。最好的营销人员也明白,他们必须利用消费者的情绪来创造定制和相关的消费旅程,否则品牌或产品的购买意向就无法得到改善,甚至会变得更糟。提供满足消费者喜好的对话,倾听消费者的情绪和购买意向反馈,使用第一方数据优化个人旅程就能获得客户的青睐。

那些倾听消费者的意见,创造个性化体验,而不是用相同的广告来覆盖每个人的品牌,也能从中受益。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哈佛商业评论:更好理解你的情绪的3种方法 //www.otias-ub.com/archives/607991.html Sat, 01 Jul 2017 17:24:11 +0000 //www.otias-ub.com/?p=607991

有效处理情绪是一种重要领导技能。给我们的情绪命名——即心理学家称为标签——是一个有效处理情绪的首要步骤。但这做起来比听起来更困难;我们中许多人都努力想知道自己确切的情感,而通常最明显的标签实际上并不是最准确的。

如此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接受培训去相信我们应该压制强烈的情绪。我们有一定的(有时并非口头的)社会和组织规则克制表达它们。或者说我们从未学过一种准确描述我们情绪的语言。考虑以下这两个例子:

妮娜正在与贾里德开会,而整个会议时间,他一直说令她发怒的事情。除了每次打断她,他再次提醒大家她所做的那个项目失败了。她很愤怒。

经过漫长的一天,米哈伊尔回到家,边挂大衣边叹气.。他的妻子问他是否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我只是感到有压力,”他说,拿出笔记本电脑接着完成报告。

愤怒和压力是我们在工作场所中最常看到的两种情绪-——或者至少这些是我们最经常使用的词语。然而,它们往往是我们更微妙和精确的深层次情感的面具,它促使我们挖掘更高层次的情绪灵敏度。这是一个重要的能力,能使我们更成功地与自己和世界的互动(在我的同名新书中可以了解更多情绪灵敏度信息)。

是的,妮娜可能气疯了,但她也很难过?难过她的项目失败了,也许焦虑这次失败将会萦绕她,影响她事业的前途。贾里德频繁打断她,焦虑感无疑会增强。为什么这个项目没做好?现在,她的工作将变得如何?所有的这些助长她的愤怒情绪,但是它们也是她应该识别和处理的独立情绪。

那么米哈伊尔的压力背后是什么?他只是不确定自己是否选对了职业。曾经漫长的日子过得很有趣——为什么现在不再有乐趣呢?他肯定很有压力,但压力之下会发生什么呢?

这些问题为妮娜和米哈伊尔打开了一个潜在的问答世界。像他们一样,我们需要一个更细微的情感词汇,不仅仅是更加精确,而是因为错误诊断我们的情绪会使我们做出错误反应。如果我们觉得我们需要处理愤怒情绪,我们将采取与处理失望或焦虑不同的方法——否则我们可能根本没有解决它们。

事实已表明,当人们不承认,不解决他们的情绪,他们表现为情绪低落和更多身体压力症状,如头痛。避免我们的情绪会付出很高的代价。另一方面,拥有正确的情绪词汇能让我们看见手头真正的问题-——处理混乱的经历,更清楚地理解它,并建立一个解决问题的路线图。

这里有三种方法能让你更加精确理解你的情绪:

拓宽你的情感词汇

词语很重要。如果你正感到一种强烈的情绪,花点时间考虑如何称呼它。但不要停留在那里:一旦你认出了它,试着想出另外两个词来描述你的感觉。你可能会惊奇自己情绪的广泛-——或者说你挖掘出了比显而易见的情绪更深层次的情感。

这里有一个情感词汇列表;谷歌搜索任何一个,你可以找到更多相关词语。

用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词汇同样重要。例如,能够说出你对一份新工作感到兴奋(不仅仅是“紧张”)或者对一个同事很信任(不仅仅是“他人很好”),这些会帮助你设定你的角色或关系的目的,这种方式更有可能通向成功.。

考虑情绪的强度

即使当我们的情绪远不会太极端,也会倾向于使用基本的描述词语,如“愤怒”或“压力”。我有一个客户艾德(非本名)正在挣扎于他的婚姻问题中;他经常用“发怒”形容他的妻子,而他也变得经常很容易发怒。但正如词汇表所示,每种情绪都有各种各样的风格。当我们谈到用其他词语描述他妻子的情绪时,艾德发现有好几次她可能只是有点烦恼或不耐烦而已。这种洞察力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他突然发现她也不总是发怒。这意味着他实际上可以对妻子的具体情感和关心做出反应而不是让自己发怒。同样,在你的自我评估中,关系到你是否发怒还是脾气不好,是悲伤还是沮丧,是兴奋还是高兴。

当你给自己的情绪贴标签时,也要把它们分成1-10等级。你现在情绪有多深程度?有多着急或是有多强烈?你会不会选择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把情绪写出来

詹姆斯·帕尼贝克研究了40年写作和情感变化之间的联系。他的实验表明,那些写情绪化情节的人的身心健康有了显著的提升。此外,在一项关于最近下岗工人的研究中,他发现那些挖掘自身的屈辱,愤怒,焦虑和人际关系问题的人再就业的可能性足足高于对照组的3倍。

这些实验还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用这些短语“我所学的”,“我突然想到”,“原因是”,“我现在明白”,和“我理解。”写自己情感的人开始深入洞察这些情感的意义(或不代表什么!)。写作过程使他们能够对自己情绪的理解有一个崭新的视角,并且更清楚地明白它们的含义.。

这有份你可以通过写作反映情绪的练习。你可以每天做一做,但当你遇到困难或大转变时,或当你感到情绪混乱——或当你你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处理的困难时,它就显得特别有用。

·设置20分钟计时

·用笔记本或电脑写你过去一周,一个月或一年内的情绪。

·不用考虑完善它或让人读懂:随心而作。

·最后,你不必保存文档;重点是那些想法现在已经从你身上过渡到页面上了。

你也可以用这三种方法——扩大你的词汇量,察觉情感的强度,并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当你努力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当我们看到艾德和他妻子的例子时,我们可能仅仅是以自己的情绪给别人的情绪贴错了标签,产生同样复杂的结果。通过更准确地理解他们的感觉,你将更有能力建设性地作出回应。

一旦你理解了自己的情绪,你就能更好地学习和解决那些更精确的情绪。(如果你想评估自己的情感灵敏度,这里有个小测验的链接。)如果妮娜处理项目失败的悲伤和遗憾,——以及失败对职业的意义产生的焦虑——这比起试图找出对付使她愤怒的贾里德更有成效。如果米哈伊尔能承认自己的职业焦虑,他可以开始制定一个有目的性地建立未来的计划——而不是他每晚回家时,只是深陷同样的工作。

苏珊·戴维是哈佛/麦克莱恩所教练的创始人之一,在哈佛授课。她是《情绪灵敏度》的作者(埃弗里,2016)。这本书基于哈佛商业评论命名的概念作为一个年度的管理理念。戴维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演说家和顾问,曾与联合国、安永和世界经济论坛等在内的数百个大企业的高层领导一起工作。更多的信息请关注www.susandavid.com或@ susandavid_phd。

来自译言编译:http://article.yeeyan.org/view/546417/507475

]]>
中国城市网民性格:情绪正负极分别在哪里 //www.otias-ub.com/archives/507620.html Tue, 16 Aug 2016 14:25:32 +0000 //www.otias-ub.com/?p=507620 在正向情绪词方面,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菏泽、乐山、乌鲁木齐、阿克苏、漳州、广安、绍兴、南通、大理和哈密。在负向情绪词方面,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赣州、嘉峪关、梅州、呼伦贝尔、石嘴山、台州、武威、合肥、阿克苏和鞍山
IMG_4226
整体来说,全国微博网民提及的正向情绪词的频率远高于提及负向情绪词的频率,且在负向情绪词的提及频率上,城市间差异很小。
张志安等|文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数据传播实验室

不同城市在微博、微信以及贴吧上分别有何差异?不同城市网民日常社会心态如何?哪些城市会在日常提及工作词最频繁?哪些城市会在日常提及休闲词最频繁?哪些城市日常提及的正向情绪度最高?哪些城市日常提及的负向情绪度最高?

2016年8月15日,继《2015 中国城市网民性格“中山指数”报告》之后,中国网民社会心态研究实验室、中山市网络文化协会、广州市大数据与公共传播研究基地联合发布了《2016 年度中国城市网民性格“中山指数”》。

数据涵盖微信微博贴吧 把握网民性格有利于社会心态调适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10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但对于这庞大的群体,对其关注和行为、思维和心态、互动和交往尚未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而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空间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已逐渐作为国家治理的基层单位。2014 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名单正式公布。2015 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将城市群作为城镇化主体形态。“剧烈的城市变化和特定的区域文化,使网民的行为特征和规律也出现区域性特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张志安教授说,“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两者交互影响,对我国的互联网治理和城市治理提出更高要求,把握城市网民性格及其发展规律有利于实施科学化的社会心态调适和现代化的网络治理。”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本研究以城市为单位,根据根据相关媒体的城市规模排行榜名单,随机抽取100个城市,从城市的政府部门、公安部门和旅游部门共选取270个城市微信公众号、根据城市规模随机抽取2000-5000名网民2015年全年微博文本及100个城市贴吧,运用大数据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从关注与行为、思维和心态、互动和交往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微信、微博、贴吧三大舆论场的量化和质化数据,总结城市网民的行为特征及规律。

据“中山指数”报告主管、大数据与传播实验室副主任何凌南博士介绍,在全国 100 个城市中,山东菏泽网民在微博中日常提及的正向情绪度最高,广东江门网民在微博中日常提及的工作词最频繁,浙江杭州网民在微博中日常提及的休闲词频率最高,而海南海口网民在微博中日常提及的家庭词最频繁。“这些特点体现出城市网民性格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城市管理者应该对本地网民的特点有充分了解和把握,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洞察社会、促进沟通,是大数据与传播实验室的价值取向和核心目标,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要建成华南最大的媒体数据库,更希望呈现给大家的是“带来沟通的大数据”。

微博上网民整体偏正能量 菏泽、赣州分别提及正负向情绪词最频繁

整体来说,全国微博网民提及的正向情绪词的频率远高于提及负向情绪词的频率,且在负向情绪词的提及频率上,城市间差异很小。在正向情绪词方面,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菏泽、乐山、乌鲁木齐、阿克苏、漳州、广安、绍兴、南通、大理和哈密;后十的城市分别是常州、北京、石嘴山、汕头、成都、韶关、保定、合肥、江门和杭州。

在负向情绪词方面,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赣州、嘉峪关、梅州、呼伦贝尔、石嘴山、台州、武威、合肥、阿克苏和鞍山;后十的城市分别是珠海、韶关、安庆、惠州、宁波、杭州、扬州、银川、常州和江门。

菏泽等城市在网上的正面情绪词提及率高,珠海等城市的负面情绪词提及率低,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网络情绪积极倾向相对较高;而常州等城市的正面情绪词提及率低,赣州等城市的负面情绪词提及率高,意味着这些城市在网络情绪消极倾向相对较高。

IMG_4227

中国100城市网民日常提及的正向情绪词排行

IMG_4228

中国100城市网民日常提及的负向情绪词排行
江门、成都网民提及工作词最频繁 杭州网民日常提及休闲词最频繁

茂名市和宁波市都同时排在工作词的前十名和休闲词的后十名,江门市同时排在工作词前十名和休闲词的前十名。从总体来看,所提及的工作词排序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江门、成都、石嘴山、保山、茂名、北京、合肥、宁波、安阳和梅州;后十名分别是四平、揭阳、常州、长春、汕头、潮州市、南通、海口、保定和扬州。

所提及的休闲词排序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杭州、江门、宜昌、厦门、阳江、福州、泉州、南宁、苏州和南昌;后十名分别是汕头、南京、齐齐哈尔、茂名、扬州、宁波、大连、海口、清远和韶关。

通过观察这两个方面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哪些城市的网民更为关注工作内容, 哪些城市的网民较多关注休闲娱乐内容,例如广东江门这个城市提及的工作词和休闲词分别排在所有城市榜单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可见江门对工作内容和休闲娱乐内容的关注度都是比较高的。杭州网民“最休闲”,这与其山青水绿、诗意浪漫的环境有关。正所谓休闲在杭州,杭州还获得过“东方休闲之都”的称号。

IMG_4229

中国100城市网民日常提及的工作词

IMG_4230

中国100城市网民日常提及的休闲词

微博上家庭词的提及在地域上有差异 海口网民日常提及家庭词最频繁

从总体来看,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海口、河源、温州、南宁、杭州、绍兴、长春、太原、济宁和青岛,后十名的城市分别是宁波、汕尾、大连、梅州、揭阳、潮州、中山、银川、宜昌和江门。我们可以发现长江三角洲以及北方城市更多地提及家庭词;而珠江三角洲及其四周则较少提及家庭词。可见,长三角和北方地区的网民相对珠三角地区的网民,更加关注家庭。 这可能与长三角和北方地区城市,相对于珠三角及其四周地区城市更为传统有关。海口网民“最顾家”可能与海口秉承了闽南文化有关,而闽南文化中以家庭为重的观念是较为深厚的。

IMG_4231

中国100城市网民日常提及的家庭词

基于城市聚类的“在线城市名片”

通过微博、微信的在线数据和相关指标,我们可以对中国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并得到在线城市群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以城市为单位,具体考察特定城市在各个社交媒体指标上的特征,从而得到综合多角度、多指标来描绘城市特征的“在线城市名片”。

例如:北京在微博关注聚类上属于国际新闻关注型,在微信关注上属于公共安全关注型,在微博情绪属于悲伤情绪低、积极情绪较高的希望型,在微博情绪与认知综合聚类上则属于情绪和认知均低的冷漠型,在微博动机上属于平衡型,在微信动机上则属于自我超越动机倾向高的精神型。

IMG_4232

IMG_4233

通过在线城市名片,我们可以较为具体地定位到每一城市在微博、微信的关注、动机等各种在线指标聚类中所处的城市群。■
参与报告者还有何凌南、赖凯声、李晓锋、刘茜子等,作者单位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数据传播实验室

来源:财新网

]]>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显示Facebook情绪可广泛传染 //www.otias-ub.com/archives/201685.html Thu, 13 Mar 2014 14:15:14 +0000 //www.otias-ub.com/?p=201685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周三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Facebook上的情绪具有传染性,不仅消极帖子可以影响他人情绪,积极帖子的传染性更强。

“我们的研究表明,人们不仅会与自己相似的人展开联系,还会导致朋友的情绪表达发生改变。”该报告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教授詹姆斯·福勒(James Fowler)说,“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情绪表达会在网上传播,而积极的表达比消极的表达更易传播。”

为了得出这一结论,研究人员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间的1亿美国Facebook用户发布的10亿多匿名状态更新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每1条消极帖子会导致好友发布1.29条消极帖子,而每1条积极帖子会导致好友再发布1.75条积极帖子。

虽然这一数字并不算大,但如果乘以庞大的用户基数,仍然会造成巨大影响。研究人员表示,情绪可能会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开来,产生大范围的影响,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情绪都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倘若通过无处不在的数字网络进一步蔓延,全球情绪都有可能因此而波动,甚至对政治系统和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很多人虽然可能对消极或积极的评论感到厌烦,但如果这些内容来自好友,他们还是很愿意点赞。

事实上,这并非首份有关社交网络对用户行为影响的研究报告。多年以来,一直有人抱怨Facebook上充斥着沮丧、孤僻、嫉妒等情绪。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的最新研究显示,年轻女性在将自己与Facebook上的女性好友对比后,会对自己的相貌感到沮丧。

福勒的研究表明,理解社交网络上的情绪可以帮助人们对抗消极感受,从而提升整体的公众幸福感。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变化传播开来,并导致很多人也发生变化,那么我们或许低估了它对改善身心健康所产生的作用。”他说,“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了解社交网络的效果,了解如何将其放大,从而让幸福感广泛流行开来。”

]]>
社交网络用户如何分享感受[信息视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21928.html Mon, 09 Jan 2012 01:37:29 +0000 //www.otias-ub.com/?p=21928 Facebook用户喜欢正面的内容多于负面信息,显示出这个世界最大的网站不是一个负面信息泛滥传播的场所。

这个一点也不奇怪,Facebook的互动就如同人们的现实生活。更受欢迎的Facebook用户(朋友数更多的)写更长的状态更新,使用第二人称“你”,谈论性爱和使用宗教字样,而较不受欢迎的用户更倾向于负面和清晰化,使用第一人称“我”并谈论家人较多。

Help for Depression 信息视图反映了我们如何使用Facebook来分享我们的感受。Facebook用户的状态更新在早上6-7点最积极,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渐趋负面。而正面的状态更新能够获得更多的“赞”,负面的更新则会收到更多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