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民规模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03 Aug 2016 06:25:3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手机网民规模(三) //www.otias-ub.com/archives/502878.html Wed, 03 Aug 2016 05:39:17 +0000 //www.otias-ub.com/?p=502878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CNNIC第38次调查报告】即可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基础资源(一)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规模与结构(二)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手机网民规模(三)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农村网民规模(四)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结构(五)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接入环境(六)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个人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七)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基础应用类应用发展(八)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商务交易类应用发展(九)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金融类应用发展(十)
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娱乐类应用发展(十一)

(二) 手机网民规模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73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24.5%。

1470202714-8171-o0-N-fxunyxy6306616图 6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新网民的稳健增长和原PC网民的转化加快共同带动了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一方面,移动设备上网的便捷性,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依然成为带动新网民增长的重要力量。2016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网民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301万人,占新增网民的61.0%。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不断丰富、与用户的工作、生活、消费、娱乐需求紧密贴合,推动了PC网民持续快速向移动端渗透。2016年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中有2355万人是由原有PC网民中转化而来,这一规模较2015年底增加了1202万。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CNNIC第38次调查报告】即可

]]>
CNNIC: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91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716.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716.html#comments Wed, 17 Jul 2013 06:24:22 +0000 //www.otias-ub.com/?p=132716

图 1 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图 3 手机上网网民规模
手机上网网民规模

2013年 7月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2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

  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70.0%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

在网民使用的上网设备方面,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长到78.5%,而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比例则略有下降。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

CNNIC报告指出,自2013年上半年开始的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手机上网发展过程中的第三波增长周期,此轮增长得益于3G的普及、无线网络发展(包括公用和私有WiFi的发展)和手机应用的创新。

手机上网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力:一方面,手机上网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尤其为受网络、终端等限制而无法接入的人群和地区提供了使用互联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手机上网推动了互联网经济新的增长,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热潮为传统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空间,如打车应用、电商实时物流、微博商业化等均被视为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典范。

  PC端网络娱乐类应用增长乏力

在网络应用方面,即时通信网民规模增长最多: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4.97亿,比2012年底增长了2931万,在各应用中用户增长规模第一;使用率为84.2%,较2012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使用率保持第一且持续攀升,尤其以手机端的发展更为迅速。

CNNIC数据显示,目前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为3.97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4520万,使用率为85.7%,增长率和使用率均超过即时通信整体水平。

但相比2012年,各网络娱乐类应用的网民规模并没有显著增长,使用率变化也不大,网络游戏的使用率甚至略显下降,整体行业发展放缓。与此同时,手机成为重要突破点。

手机网络音乐、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的网民规模相比2012年底分别增长了14.0%、18.9%、15.7%和12.0%,保持了相对较好的增长率。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类应用在手机端应用发展迅速,领域内各应用的使用率相较其他类应用涨幅更大,其中手机在线支付使用率的涨幅最大,相比2012年底增长了3.9个百分点,手机在线支付网民规模增长了43.0个百分点。此外,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网上银行的使用率相比2012年底分别增长了3.3%、2.1%和2.7%。

]]>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716.html/feed 1
CNNIC:2011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 同比增长17.5% //www.otias-ub.com/archives/29521.html Mon, 02 Apr 2012 02:38:55 +0000 //www.otias-ub.com/?p=29521
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报告:智能手机网民1.9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9亿,渗透率达到53.4%。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呈以下特点:

交流沟通类与信息获取类应用领先发展,娱乐与商务类应用发展缓慢

手机即时通信和手机微博作为交流沟通类应用的代表,是现阶段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流应用。其中,手机即时通信是渗透率最高的手机应用,同比增幅达15.4%。手机微博是使用率增幅最高的手机应用,同比增长了23%。其他交流沟通类应用和信息获取类应用,如手机网络新闻、手机社交网站、手机搜索等同比使用率均小幅提升。而以手机视频为代表的娱乐类应用,使用率变化不大。此外,电子商务类应用由于普遍处于发展初期,在手机网民中渗透率较低。

智能手机网民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更为丰富,主流应用渗透率高于非智能手机网民

在智能手机网民中主流应用的渗透率相对非智能手机网民而言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手机地图/导航是渗透率提升最快的应用,提升幅度达35%。手机搜索、手机社交网站和手机微博为渗透率提升第二梯队,提升幅度在10%-20%之间。另外,手机支付、酒店/机票预定等应用在智能手机上得到破冰发展。尽管电子商务类手机应用发展滞后,但与非智能手机相比,智能手机网民中手机支付、酒店/机票预订使用率增长速度较快。

智能手机网民手机上网黏性较强,但平均每日手机上网时长相对非智能手机网民无明显增加

智能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的比例为60.2%,高出非智能手机网民13个百分点。虽然智能手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黏性较强,但其平均每天累计手机上网时长相对非智能手机网民并无明显增加。智能手机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长为109分钟,比非智能手机网民的106分钟平均上网时长仅略高2.9%。大量非智能手机用户缺乏PC网络条件,因此手机成为了主要的上网工具,这类用户手机上网黏性高,从而拉高了整体非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日的手机上网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