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发现虽然学生们使用社交网络站点的频率和时长都差不多,Facebook上的日均使用时长为101分钟。但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家庭的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14个核心社交活动中的7个参与度偏低,包括给照片贴标签,使用私信,聊天等。
社交网络建立的目的是通信和沟通,家境较差的学生没积极参与这些社交活动,可能会导致其无法建立跟同学较深的社交联系,进而无法获得更高的社交系统支持。而那些积极在社交网络上与好友互动的富裕学生则更可能因为社交纽带的增强而进一步提升其学校的表现。
早先的研究也发现使用Facebook跟好友互动的人拥有更高的GPAS(绩点)。使用社交网络可以加强跟同学的联系,帮助塑造社交纽带,提升对团队的认同感,进而增加提升学校表现的动力。
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个研究则发现,在观看自己的Facebook页面5分钟后,Facebook用户的自我认同感暴涨,但在随后做数学测验时却比其他没看Facebook页面的人表现更差。2011年的一份研究则发现Facebook对一年级新生的影响偏负面。但对高年级的学生则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可能是因为新生由于环境变动而更容易发泄负面的情绪。
Pew的研究则发现高收入人群使用社交网络的比例要更高,2012年12月份的研究发现48%的家庭年收入在3万美元以下的用户使用社交网络,而收入在7.5万美元以上的比例为65%。
via:199it编译huffington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