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16 Jul 2024 07:26:1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2024 上半年国内投融资:缓慢但持续的在回升;新晋21家独角兽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8387.html Wed, 17 Jul 2024 08:13:41 +0000 //www.otias-ub.com/?p=1708387 从一级市场的景气度来看,相比较整个 2023 年,今年的资本市场呈现出略微回暖的趋势。

IT 桔子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国内一级市场私募股权融资事件数有 2682 起,环比增长 1.56%,同比增长 4.56%;估算总投资额约为 3745.77 亿元,环比增长 1.64%,同比增长 2.35%。

国内一级市场宏观形势

根据 IT 桔子数据,近三年,人民币投资金额占比总体上呈现出稳中上升的趋势,从 2022 年 H1 的 73.37% 增加到 2024 年 H1 的 85.61%,其中 2023 年 H1 稍有回落,下降为 73.57%。

2022 年 H1 国内美元投资金额占比为 26.17%,近三年来美元投资金额占比呈现下降的趋势,到 2024 年 H1 美元投资金额占比已经下降为 14.23%,几乎减少了一半。

回看投资交易的频次上,人民币投资在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 2024 年上半年人民币投资事件占比达到了 96.7%,共有 2593 起;而美元投资事件减少为 79 起,占比 3%;其余港元、新台币、欧元的投资事件只有个位数,占比极小。

随着资本切割、「脱钩」现象的加剧,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量的投资基金需要人民币撑场面,美元基金则寻求出海 / 全球化等新兴方向的投资,本土企业也更多愿意接受人民币融资。可以预见,国内以人民币投资为支柱的局面还将会持续,而且这种局面在最近的几年内都很难被改变。

2024 年上半年,先进制造行业是连续 5 个半年度最热门的投资行业(按融资总额),占比进一步提升为 39.04%;涉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此类硬科技投资热潮也侧面反映了人民币基金主导下政策的诉求。

医疗健康的融资金额占比略有下降,从 2022 年 H1 的 17.86% 降到 2023 年 H1 的 16.92%,2024 年 H1 又呈现出小幅回升,占比达到 17.26%,但仍未达到之前的水平。近一年,人工智能、企业服务的融资交易额在整体中的占比分量相当,2024 年上半年分别为 8.58%、9.66%;电商零售行业的融资交易占比 3.95%,其他众多领域合计占 21.51%。

从前五大热门行业的累计投资交易占比变化来看,最近 5 个半年度五大行业平均集中了国内近 80% 的融资总额,且投资有继续集中的趋势。

2024 年上半年中国一级市场投资最活跃的细分赛道包括集成电路、生物技术和制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

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的投资事件数量最多,达到 288 起;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的投资事件数量为 232 起,其余诸如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器械、AI 行业应用等细分领域的半年度投资事件数量均达到了 100 起。

这些热门赛道的投资火爆背后往往与国家战略、产业政策、技术突破、市场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国家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政策,当下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趋势助推 AI 行业应用融资火热。

2024 年上半年中国新经济领域融资额最多的十大细分赛道包括物业服务、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技术和制药、AIGC、汽车制造、AI 行业应用等行业。

这十大细分赛道的融资额均超过了 100 亿元,其中,物业服务的融资额最大,达到了 600 亿元,主要受到个别超级融资事件的影响;医疗器械的融资额也有 102.68 亿元。

除了总体交易活跃且融资金额多的热门行业(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技术和制药)外,相关领域也存在融资数量很少但是融资额却很高的行业。

比如物业服务领域的万达商管在 2024 年 3 月进行了战略投资,单笔金额达到了 600 亿元,一跃升为细分赛道领域融资金额的第一位。

此外还有保险行业领域的信泰人寿在 2024 年一月进行了总价值为 93.73 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几乎靠一己之力提高了保险行业的整体融资金额。

大模型方面,月之暗面 Moonshot AI 获得了一笔 10 美元的 A 轮融资,Minimax 稀宇科技也融资 6 亿美元,大大拉高了 AIGC 行业的融资总额。AIGC 对资本强有力的吸引力来自技术创新的活跃度以及市场潜力、应用场景等多方面。

此外,剂泰医药、无人驾驶货运卡车技术研发商「千挂科技」的融资规模也在数亿元以上。

从一级市场实际完成的投资交易事件来看,国内活跃度较高的 10 个城市是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广州、成都、无锡。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五地均有超过 100 起的投资交易数,北上深更是超过了 300 起投资事件,北京在 2024 年上半年是国内投资最活跃的城市,有 381 起公开的投资交易,而最少的无锡市也有 56 起。

在投资金额上,上海的创业企业在 2024 年 H1 获得了最多的融资额,达到了 639.74 亿元,

排在第二位的北京总融资金额达到了 612.08 亿元,断崖式领先于其他城市。

上海、北京地区本季度备受瞩目的融资明星公司包括智己汽车的 80 亿元的 B 轮融资、垣信卫星的 67 亿元的 A 轮融资、月之暗面 Moonshot AI 的 10 亿美元的 A 轮融资、懂车帝获得的 8 亿美元战略融资等。

杭州、合肥的创业公司在 2024 年上半年的融资额也在 200 亿元左右,其中高额融资的主要获得者是落户合肥的存储芯片独角兽「长鑫存储」在 2024 年宣布获战略融资 108 亿元;以及总部位于杭州的综合性保险企业「信泰人寿」在年初引入了新的战投——4 家浙江国资企业,共增资 93.73 亿元,并新增注册资本约 52.04 亿元。

IT 桔子数据显示,从投资出手次数看,中科创星是 2024 年上半年国内活跃投资机构的榜首,深创投居第二位,奇绩创坛、卓源亚洲、中金资本跃居活跃榜前五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活跃的机构中,已出现了不少国资背景的机构,且不说深创投这样的本土人民币基金和国资的代表,还有合肥高投、无锡创投 / 无锡金投、苏高新金控 / 苏高新创投、深圳高新投 4 家地方国资背景机构的直接投资活跃度攀升并居前位。

可以看到,除了合肥和深圳外,江苏地区的国资和政府引导基金直接投资更加活跃,苏州、无锡等地的国资均有投资主体上榜。这进一步表明了当下政策引导下,国内新经济创投中人民币基金处于强势地位。

目前的头部市场化机构中,红杉中国、顺为资本、启明创投等比较活跃。早期投资机构中,中科创星、奇绩创坛目前比较活跃,前者主要投资硬科技,后者更侧重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的投资。

2024 年上半年活跃的新经济投行 / 财务顾问榜上,光源资本与华兴资本分列第一二位。

其他活跃的 FA 机构有:凯乘资本、指数资本、青桐资本、泰合资本、浩悦资本、庚辛资本、跃为资本、云岫资本等。

上半年的融资明星和独角兽

从创业企业的融资生态来看,整个投资金额的蛋糕是怎么划分的?

国内单笔融资百万元级共有 407 家创业公司,总融资额为 7.66 亿元;单笔融资千万元级的共有 1511 家创业公司,分享了 414.42 亿元的融资额;而单笔获得亿元级的共有 721 家创业公司,合计融资额达到 1394.94 亿元;单笔融资十亿元级的共有 41 家创业公司,总融资金额为 1220.75 亿元。

单笔融资百亿元级的仅有 2 家创业公司:万达商管拿下了 600 亿元,长鑫存储融资 108 亿元;2 家公司占据了整个份额的 19%。单笔融资不足亿元的近千家创业公司仅分享了融资蛋糕中的 11%。

2024 年上半年,获得了 20 亿元及以上融资的国内企业有 20 家,包括智己汽车、华普集团、懂车帝、哪吒汽车等,具体名单如下表所示:

在 2024 年上半年,共有 21 家国内创业公司晋级为估值达到 10 亿美元 + 的独角兽,其中,Q1 有 11 家、Q2 有 10 家新晋独角兽,包括:

Q1 宣布新融资的大模型公司月之暗面 Moonshot AI、光伏上市公司「阳光电源」分拆出的阳光新能源;以及在 Q2 季度宣布融资 10 亿元的商业卫星系统研制供应商「微纳星空」、融资 1 亿美元的 AI 制药公司「剂泰医药」,融资 8 亿美元、从字节跳动拆分的汽车资讯平台「懂车帝」。

来自: IT桔子
]]>
Crunchbase:2023年前7个月诞生了47家独角兽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2259.html Thu, 24 Aug 2023 18:00:13 +0000 //www.otias-ub.com/?p=1642259 Crunchbase数据显示,在今年前7个月诞生的47家独角兽公司中只有18家在经历了早期融资(即种子轮、A轮或B轮)后就加入了独角兽俱乐部。

这与2021年的情况相去甚远,当时107家初创公司获得早期投资后估值达到10亿美元。即使在去年,也有77家初创公司在早期融资后达到了这个估值。

按照目前的速度,今年只有31家初创公司在早期融资后成为独角兽,这将是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估值斜杠

如果不是AI,迅速成为独角兽的年轻创业公司的数量会少得多。

美国以9家独角兽公司领先所有地区,中国以6家紧随其后。

今年前7个月,与电动汽车充电、太阳能、能源存储和矿产开采相关的其他行业也见证了一些年轻的初创公司成为独角兽。

也许在今年所有快速、早期的独角兽公司中,最不寻常的是Colossal Biosciences。据报道,这家总部位于达拉斯的初创公司获得了1.5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这家初创公司成立于2021年,正在开发一个反灭绝平台,可以恢复渡渡鸟和猛犸象等物种。

上升快,失败也快

虽然早期独角兽的数量有所下降,但同样重要的是要独角兽的数量总体上是下降的。去年有311家独角兽公司诞生,而今年到7月为止,还不到50家。

与过去几年相比,快速的早期独角兽公司所占的比例实际上更高,因为2023年38%的新独角兽公司是在B轮融资后加入俱乐部的。

去年的独角兽比例是有史以来最高的,25%的新独角兽是在早期投资后诞生的。

]]>
Dealroom:目前全球已经有2600 多家独角兽公司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6069.html Tue, 13 Jun 2023 18:01:46 +0000 //www.otias-ub.com/?p=1586069 在全球范围内,已有 2600 多家公司实现并保持了 10 亿美元以上的估值,加入独角兽俱乐部。其中 1330 多家仍然是私有企业并获得风险投资支持。还有超过 190 多家传闻和未经证实的独角兽。

自 2018 年以来,每年大约有 250-300家新的独角兽诞生。2021 年除外,当时这个数字飙升至 787家,相当于平均每天有两个以上的独角兽。 2022年,新独角兽创投崩盘,较2021年峰值大跌60%,后两个季度为逾五年来最平静。

按地区划分

尽管三大区域在 2022 年都出现了下降,但北美新独角兽数量下降幅度最大,下降64%。

北美仍然占全球独角兽的最大份额,到 2022 年底58% 的独角兽将总部设在北美。 欧洲、中东和非洲占 18%,亚洲和大洋洲占 23%。

按国家划分

不出所料,根据初创公司总部的数据,美国拥有的独角兽数量(超过 1400 家)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中国以 325 家独角兽和 10 亿美元以上的投资退出位居第二,其次是英国、印度和德国。

按行业细分

金融科技在这一类别中占主导地位,有 517 家独角兽公司。 健康也是一个强大的行业,拥有 433 家独角兽和 10 亿美元以上的投资退出。运输、市场营销和安全在名单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
Dealroom:2022年美国风险投资达235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6077.html Mon, 17 Apr 2023 18:00:14 +0000 //www.otias-ub.com/?p=1586077 风险投资

美国的风险投资在 2022 年达到 2350 亿美元,比 2021 年下降了 35%。但是,当我们排除 2021 年,过去十年的投资水平一直相当稳定。

湾区、大波士顿和纽约市等主要大都市地区继续占据风险投资活动的大部分, 2022 年约占总投资的一半。

独角兽

在过去四年,独角兽热点包括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和纽约州等州。这些州会延续这种独角兽增长的趋势吗?我们将在未来十年继续关注这一话题。

按城市细分

在过去5年里,美国各地都市区的投资增长至少翻了一番。过去一年增长最快的前三个城市包括杰克逊维尔、里士满和圣巴巴拉。

在过去两年里,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增长的总体趋势。然而,这一趋势似乎正在放缓,因为从2021年到2022年,只有10个美国城市的风险资本投资出现了增长。

按行业细分

从2021- 2022年期间的增长来看,美国风险投资的前三大行业是云计算、体育和半导体。

与前一年相比,体育和半导体行业呈现整体增长趋势;媒体和能源等其他行业则在经历衰退。

]]>
Dealroom:下一代技术生态系统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4259.html Wed, 22 Feb 2023 21:30:58 +0000 //www.otias-ub.com/?p=1534259 在有史以来最深入的技术生态系统研究中,Dealroom创建了 200 个全球技术中心的基准,以确定将引领未来十年创新的城市。

创新在传播

未来 20 年的创业和创新将比过去更加分散。

现在全球有 168 个城市至少产生了一只独角兽。这一数字高于 2010 年(12个城市)。湾区不再垄断风险投资支持的创新。其新晋独角兽的份额已从十年前的 40% 下降到 20%。

该基准评估了所有 168 个独角兽城市,以及自 2017 年以来获得至少 1 亿美元资金和至少 50 轮创业投资的 32 个城市,全面描绘了历史领先和新兴的技术生态系统。

开拓者

在查看原始规模时,排名靠前的城市是湾区、纽约和波士顿。这些开拓者几乎在所有指标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科学中心

科学中心旨在展现未来的技术中心,这些技术中心能够很好地应对新的前沿技术,例如量子计算和新能源。

这个基准测试显示了一些熟悉的技术中心,湾区确实由于规模巨大而名列前茅,但也有一些不那么出名的创业中心脱颖而出。剑桥、日内瓦和博尔德等城市别具特色。

新星

在考虑生态系统的增长时,许多不那么显眼的名字名列前茅,通常是在生活成本较低的新兴经济体。这些中心受益于风险投资和分布式团队的全球化,以及本地早期风险投资公司。

欧洲实力雄厚

欧洲、中东和非洲现在拥有至少一只独角兽的城市(73)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都多。

一半的顶级科学中心位于欧洲,反映了学术研究和企业创新方面的传统优势。


]]>
Crunchbase:2022年Q4 全球风险投资同比下降59%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2307.html Wed, 22 Feb 2023 18:00:05 +0000 //www.otias-ub.com/?p=1552307 2022 年风险投资下降大部分发生在下半年。 第四季度的资金略低于第三季度,第三季度已经大幅下降,特别是在后期融资方面。

第四季度的投资总额为 770 亿美元,环比下降 6%,同比下降 59%,为 2020 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时投资额为 700 亿美元。

种子投资

种子交易是去年经济低迷时期受影响最小的投资阶段。

第四季度种子投资总额为 70 亿美元,同比下降 35%。2022 年第三季度同比持平,但前两个季度高于去年同期。

早期投资

第四季度早期投资总额为 310 亿美元,同比下降 54%。 第三季度也是投资放缓得多的一个季度,同比下降 39%。 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上涨,第二季度下跌不到 10%。

过去两个季度,B 轮投资比 A 轮投资下降幅度更大。

后期投资

后期投资的下滑从 2022 年第二季度开始,并持续到后两个季度。

根据对 Crunchbase 数据的分析,后期和技术增长投资额为 400 亿美元,与 2021 年第四季度(1100 亿美元)相比下降 64%,环比持平。

独角兽步伐放慢

正如预期的那样,独角兽的诞生在第四季度也有所放缓,只产生了22 家新的独角兽。

2021 年高峰季度的新独角兽数量为每季度超过 150 家公司。

]]>
Crunchbase:2022年Q3欧洲风险投资总额16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8014.html Thu, 20 Oct 2022 18:00:59 +0000 //www.otias-ub.com/?p=1508014 2022年第三季度欧洲风险投资继续下降,降至近两年来的最低点,因为早期投资显示出明显的疲软迹象。

据Crunchbase的数据分析,欧洲第三季度的融资总额为160亿美元,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35%。

上一季度欧洲风险投资的下降趋势与全球和北美的投资趋势一致。

早期交易投资减少

第三季度欧洲风险投资最显著的变化是早期投资,自2021年初以来首次降至50亿美元以下。

早期交易投资额季度环比和年度同比均下降了40%以上,这表明欧洲风险投资公司已因全球经济低迷而缩减了投资步伐。

后期交易

从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后期交易投资继续下降。第三季度降到94亿美元,同比下降近1/3,接近2021第三季度投资的一半。

随着全球投资者在欧洲寻找成长型公司,2021年欧洲后期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200%。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投资者已缩减投资规模。

但是,在过去一个季度,欧洲初创企业的后期融资比例仍然较高,为60%,而2020年为50%左右。

种子投资

种子交易投资自2021年初以来首次降至20亿美元以下。与其他融资阶段相比,种子投资价值同比下降的比例较小,但仍环比下降了29%,同比下降20%。

新增独角兽

2022年第三季度,只诞生了四家来自欧洲的独角兽公司,而第二季度新增了21家欧洲独角兽公司。

]]>
Crunchbase:2021年全球独角兽总价值突破4万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7839.html Mon, 07 Mar 2022 18:00:23 +0000 //www.otias-ub.com/?p=1397839

根据 Crunchbase的数据,目前全球有1,200多家独角兽初创公司。这些独角兽总共筹集了超过7000亿美元的资金,并在今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价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这是2020年底全球独角兽企业价值的2倍,当时650家独角兽总价值约为2万亿美元。

十角兽

该集团有59家公司,即价值100亿美元或以上的公司。一年前还只有31家。

其中3家十角兽的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私营公司。包括总部位于上海的TikTok所有者字节跳动,估值1800亿美元;支付平台蚂蚁集团,价值1500亿美元;以及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霍桑的太空旅行公司SpaceX,价值1000亿美元。

创纪录的一年

2021年有591家公司加入了独角兽俱乐部。另有141家公司通过收购或IPO退出独角兽俱乐部。这两个数字都创下新纪录。

2020年新增独角兽167家,退出58家。

独角兽投资者

一年前,独角兽最活跃的投资者是著名的硅谷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纽约成长型投资者老虎环球管理和硅谷的Accel。

但自2021年以来,包括 Insight Partners 和软银愿景基金在内的成长型股权投资者纷纷加入,并投入巨资。

第一轮独角兽

Crunchbase 记录的第一轮独角兽融资是雅虎2005年对阿里巴巴的10亿美元投资,对这家中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巨头的估值为25亿美元。雅虎通过这笔交易获得了40%的所有权。到2014年9月阿里巴巴首次公开募股时,雅虎仍持有22.6%的股份,软银持有34.4%的股份。阿里巴巴通过公开募股筹集了217亿美元,市值为2310亿美元,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科技 IPO。

]]>
Crunchbase:2021年全球独角兽公司达到1148家公司 //www.otias-ub.com/archives/1374969.html Tue, 18 Jan 2022 18:00:04 +0000 //www.otias-ub.com/?p=1374969 除了整体资金的增长之外,独角兽公司在2021年首次达到1000家,并突破了这个数字。目前独角兽企业有1148家公司,与2020年底的价值相比,这些公司在2021年的价值也增加了约1.8 万亿美元。

新的独角兽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加入俱乐部,2021年有586家新独角兽加入,平均每周有超过10家新独角兽产生。相比之下,2020年新增了167 家独角兽公司,平均每周3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独角兽公司现在总共获得了6820亿美元,总价值为3.8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IPO创纪录的一年

2021年,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也创下新纪录,其中许多以巨额估值上市。2021年有238家公司上市时估值超过10亿美元,而2020年为61家。

走得更远的公司数量也创新纪录,2021年有35家公司的IPO超过100亿美元,而2020年为13家。

]]>
Dealroom:截至2021上半年欧洲已经有37家独角兽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7068.html Mon, 11 Oct 2021 18:00:02 +0000 //www.otias-ub.com/?p=1297068 欧洲目前已经生产了289家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这种初创企业在欧洲大陆已不再像以前那样罕见。

欧洲已经有37家初创公司估值达到或超过100 亿美元,它们被称为十角兽,而且这种公司正在快速增加。英国在创造十角兽方面位居世界第三,共有15家,但其中8家是2021年上半年产生的,仅次于美国(134家)和中国(36家)。德国总共生产了7家十角兽企业;瑞典有5家。加上以色列的5家十角兽企业,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的十角兽企业总数达到42家,占该地区独角兽总数的13%。

Index Ventures的风险投资和增长股本达到29亿美元。迄今为止,它已经投资了10家EMEA地区的十角兽企业,包括Wise、Revolute、Deliveroo、Just Eat、Farfetch、Elastic、Adyen、Supercell、Zendesk和Ozon,超过了其他投资者。这相当于Index Ventures已经投资了EMEA地区21%的十角兽,如Revolution、Wise、Adyen和Deliveroo。

 

2021年全球风险投资的所有纪录都被打破,但没有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能像欧洲那样快速增长。欧洲有65个城市至少有一只独角兽企业。下一个十角兽企业可能来自其中任何一个。

]]>
Crunchbase:2021年5月全球风险投资同比增长50% //www.otias-ub.com/archives/1263668.html Fri, 18 Jun 2021 18:13:00 +0000 //www.otias-ub.com/?p=1263668 2021年5月是过去10年全球风险投资第三高的月份,风险投资者上月投资437亿美元,同比增长50%。

这使得 5 月份仅落后于其2021年4月和2021年3月。

2020年6月以来,领先科技股的价值出现了上升趋势,同时2021年的投资退出估值也出现了上升之势。

投资退出

2021年5月,南加州主导了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IPO,而硅谷则明显缺席。

2021年5月上市的公司中共有137家风险投资超过10亿美元,其中105家来自美国。

活跃的投资者

Tiger Global Management是上个月最活跃的投资者,支持了21家新公司,即5月份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投资了一家公司。其中有16笔投资由Tiger Global Management领投。它还是独角兽中投资最多的公司。

新独角兽

5月份,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迅速增长。上个月有44家公司加入独角兽俱乐部,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2家。其中包括美国的健康饮食应用程序Noom、职业视频公司MasterClass和大学招聘服务Handshake。德国的免佣金经纪商 Trade Republic、墨西哥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Bitso 和法国的在线客户行为追踪器 Contentsquare 也于 2021 年 5 月加入了独角兽俱乐部。

]]>
Dealroom:2021年欧洲卫生与生物技术风险投资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6166.html Mon, 07 Jun 2021 22:00:34 +0000 //www.otias-ub.com/?p=1256166 欧洲卫生和生物技术初创企业目前的总价值为2320亿美元,全球健康和生物技术投资今年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

2021年,欧洲卫生技术投资增长最快。按照目前的速度,欧洲卫生科技初创公司将在2021年融资86亿美元,高于2020年创下的40亿美元纪录。

生物技术初创公司占欧洲卫生和生物技术生态系统总价值的79%,欧洲生物技术公司的总价值为1840亿美元,而欧洲卫生科技公司的总价值为480亿美元。

独角兽俱乐部

英国和法国在创建卫生和生物技术独角兽(价值10亿美元以上)以及未来独角兽(价值2.5亿-10亿美元)方面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欧洲13只卫生科技独角兽和40只未来独角兽中的57%位于英国和法国,31只生物技术独角兽和51只未来独角兽中有40%位于英国和法国。

继英国、法国和德国之后,瑞士在卫生和生物技术方面表现出色,独角兽和未来独角兽数量排名第四。

建立一个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和建立一个SaaS创业公司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融资的过程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与其他科技初创公司相比,生物科技初创公司筹集第二轮投资的可能性几乎是后者的1.5倍。在早期阶段,似乎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来证明一种具有潜在科学突破性的生物技术的有效性。

同时,要想发展一家卫生或生物科技初创公司,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国家卫生服务

即使在一个医疗体系高度发达的地区,欧洲在医疗资源、习惯和文化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希腊人服用的抗生素是荷兰人的3倍,德国人的病床数量是瑞典、丹麦或英国的3-4倍。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Crunchbase:2021年Q1欧洲风险投资21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233987.html Mon, 26 Apr 2021 18:00:10 +0000 //www.otias-ub.com/?p=1233987 第一季度欧洲初创企业共获得214亿美元风险投资,同比增长一倍多,比2020年最后一个季度增长近一倍。各个阶段的投资都有所增加,其中后期投资增长最快。

欧洲的新独角兽数量也在增长,第一季度有16家新晋独角兽。整个2020年,欧洲只有有15家新晋独角兽。目前,欧洲独角兽俱乐部有86家私营公司,约占全球独角兽的11%。

欧洲独角兽在第一季度筹集了更多的资金,达到了82亿美元,而在2020年第四季度这一数字为39亿美元。

种子投资保持不变

13亿美元的种子投资是欧洲种子投资的最高纪录,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0%。

前期投资

欧洲初创企业的早期投资交易额为58亿美元,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49%。

后期资金大幅增长

后期和技术成长型投资额为143亿美元,同比增长202%,环比增长126%。

活跃投资者

欧洲初创企业最活跃的投资者突显了欧洲和美国风险市场之间的联系。

投资退出

第一季度总部位于柏林的营销自动化公司Adjust被总部位于美国的AppLovin以10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求职平台Peakon被总部位于美国的Workday以7亿美元收购。

 第一个季度,两家欧洲公司以超过10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分别是电动汽车公司Arrival和Deliveroo。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runchbase:2020年7月全球投资总额268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9534.html Sat, 15 Aug 2020 18:52:58 +0000 //www.otias-ub.com/?p=1099534 Crunchbase发布了2020年7月投资数据。7月份全球投资总额为268亿美元,高于2019年7月的261亿美元,比过去12个月的平均水平高出30多亿美元。

风险投资看起来正在反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的美元资金进入了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交易。这些交易投资额达到176亿美元,占总额的66%。在2020年6月之前的12个月里,超过1亿美元的交易的投资额平均占总额的50%。

这意味着2020年7月,低于1亿美元的交易的投资额比2019年7月下降22%,高于1亿美元的交易的投资额则增长23%。

向Reliance Jio提供200亿美元

印度的Reliance Jio获得谷歌45亿美元投资,占7月份投资总额的17%。自4月份以来,该公司共从科技巨头Facebook、Qualcomm Ventures和Intel Capital以及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者那里筹集了200亿美元。

7月份诞生的独角兽

7月份新诞生的独角兽包括Oatly、Ro、Remitly、Thrasio、Nxtra Data、Qumulo、Infobip、Sema4和Innovium。截至7月底独角兽俱乐部已经有609家公司,行业覆盖食品替代、健康、电子商务、支付和数据服务平台。

新兴独角兽

新兴独角兽是指在一轮私募投资中估值在5亿美元-10亿美元之间的公司,包括生物技术公司Tizona Treeutics、直播内容平台Caffeine和电子学习平台Vedantu。

IPO

IPO市场在6月份开盘,7月份有20家风投支持的公司上市。总部位于北京的电动汽车公司Li Auto筹集了11亿美元,对该公司的估值为100亿美元。其次是GoHealth,这是一个医疗保险比较平台,筹集了9.13亿美元,对该公司的估值接近66亿美元。

收购

7月份完成了93笔风险投资支持的收购交易,金额为75亿美元。最大的一笔交易是Uber以26.5亿美元收购Postmates。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数量达218家 总估值796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2699.html Thu, 30 Jul 2020 07:15:26 +0000 //www.otias-ub.com/?p=1092699 7月30日消息,近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218家,总估值7964亿美元,平均估值36.5亿美元。其中估值超过100亿美元(含)的超级独角兽企业共7家,分别是蚂蚁集团(1500亿美元)、字节跳动(750亿美元)、滴滴出行(580亿美元)、菜鸟网络(300亿美元)、快手(286亿美元)、京东数科(200亿美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15家为2020年新晋独角兽企业。

《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总数达536家,分布在26个国家。其中,中国和美国在第一梯队,中国拥有独角兽企业数量218家,美国206家,两国独角兽数量合计占全球近八成,分布于智慧物流、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新文娱、新零售、互联网教育、汽车服务、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智能网联等26个领域,包含SpaceX(360亿美元)和Airbnb(180亿美元)等国际知名科技公司。

在2019中国独角兽企业中,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数量上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智能硬件、量子通信)、医疗健康(新药研发、精准医疗、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共69家,较2018年多4家。从城市分布来看,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28座城市,其中北上深杭共有独角兽企业156家,广州独角兽企业11家,南京10家,天津、成都、武汉和青岛独角兽企业均在4家及以上,济南、张家口、嘉兴3座城市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

平台型企业仍是投资孵化独角兽企业的主要力量。红杉资本、IDG资本、经纬中国、华兴资本等11家头部投资机构参投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在15家及以上。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和小米等新经济企业,继续成为投资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平台型企业,合计投资独角兽企业(剔除重复)98家,占独角兽企业总数的45%。

在IPO方面,2017年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共有48家独角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其中2017年3家,2018年20家,2019年17家,2020年截至6月30日8家。选择美股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共23家,其中纳斯达克15家、纽交所8家;选择港股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共17家;选择中国内地资本市场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共8家,其中上交所主板4家、科创板2家,深交所主板2家。

本文来源:搜狐IT

]]>
BVP:2020年全球云服务市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57835.html Mon, 08 Jun 2020 21:00:11 +0000 //www.otias-ub.com/?p=1057835 2000年,顶级私有云公司包括Salesforce、NetSuite、Trigo Technologies、EchoSign和Paypal,但估值10亿美元的私有公司为零。直到2010年,该行业才看到一家私人持股公司LinkedIn的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

在短短10年内该行业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当今有超过86家私有云独角兽公司,包括HashiCorp、UiPath、Snowflake、Strike、Toast、ProCore等公司。

虽然在21世纪之交没有公共云独角兽,但在2007年后,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共云公司获得了显著的增长,同年NetSuite上市,云采用率增加。

2010年有12家公共独角兽,2020年已经达到54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共云公司包括熟悉的科技巨头,如Salesforce、Paypal、ServiceNow、Shopify和Adobe。

从2008年到2020年,前五大公共云公司的价值增长了44倍。

2008年,Salesforce、NetSuite、Concur、Blackbaud和Dealert Track的总市值为138.9亿美元。到2015年,随着LinkedIn、ServiceNow以及Salesforce和NetSuite成为前五大公共云公司,总市值增长了8倍。

到2020年2月,前五大公共云公司的市值徘徊在6160亿美元左右。最近COVID-19全球大流行导致的经济低迷,我们确实看到前五大公共云公司的价值在3月份出现了大幅下降。虽然云服务正在感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但公开市场反映了云服务的相对弹性。《华尔街日报》最近报道:“纳斯达克新兴云指数的52只股票今年平均上涨了15%,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跌幅为11%。”

尽管世界经济正处于自1929年以来最不稳定的时期之一,公开市场也出现了快速而显著的下跌,但云计算行业在其20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指数级的增长。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CrunchBase:2020年Q1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环比缩减17%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9813.html Wed, 29 Apr 2020 18:09:07 +0000 //www.otias-ub.com/?p=1039813 资金流入

交易数量

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了7600笔风险投资,比上一季度下降了5%,同比下降了4%。自2018年第一季度以来,每季度风险投资交易量一直在7000笔以上,2019年第二季度达到8500笔。这使得2020年第一季度成为过去五个季度成交数量最低的一个季度。

交易额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投资总额约为638亿美元,比上一季度下降了17%,同比下降了8%。同样的,这也是两年来风险投资额最低的一个季度。峰值出现在2018年第四季度,为836亿美元。

北美的比例

美国和加拿大在最近一个季度的交易量中所占份额更大,超过40%。

这两个国家投资额呈下降趋势,但是,第一季度仍占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50%以上,这是过去五个季度里最高。

投资退出

并购

第一季度收购活动有所下降。全球共有325家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出售,带来了至少304亿美元的收益。

虽然这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实际上与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大幅下降。2019年第四季度有353笔收购交易,收益达594亿美元。

首次公开发行(IPO)

尽管人们预测2020年将是独角兽上市的重要的一年,但第一季度IPO的步伐很慢。

2020年第一季度,共记录了23家风投支持的公司上市。这一数字比上一季度下降了50%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50%以上。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runchbase:2019年有21家新晋独角兽有女性创始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990239.html Fri, 10 Jan 2020 18:30:52 +0000 //www.otias-ub.com/?p=990239 数据显示,2019年新产生的独角兽中由女性创立的比以前更多。

2018年有15家新晋独角兽企业创立时至少有一名女性创始人。2019年,有21家由女性创立或联合创立的初创公司成为独角兽。下图显示了从2005年开始,由女性创立或联合创立的新晋独角兽数量。

2019年诞生的女性和联合创立的独角兽公司包括Hims、Airwallex、ezCater和Scale。

虽然很容易被飞涨的估值分散注意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也不能幸免于弱点和错误。

田纳西州历史性的融资活动

Shani Dowell刚刚为她位于田纳西州的教育技术平台Possip融资100万美元。人们通常不会注意这么小的一轮融资,除非它具有历史意义:该公司声称,Dowell是田纳西州第一个融资超过100万美元风险投资的黑人女性。根据该公司的数据,在美国,所有风险投资中只有不到2%流向了女性领导的公司,0.006%是由黑人女性领导的公司获得的。

虽然女性创立的独角兽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诞生,但在2019年估值达到10亿美元或更高的初创企业中,她们只占4%。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runchbase:2019年中国诞生22家独角兽 //www.otias-ub.com/archives/992023.html Mon, 06 Jan 2020 18:08:48 +0000 //www.otias-ub.com/?p=992023

在美国,2019年诞生了78家新的独角兽企业,比2018年增加了11家。2019年,中国仅诞生22家独角兽企业,而2018年则产生了58家。德国和巴西分别产生5家新独角兽。以色列、印度和英国今年都报告了4家新增独角兽。

独角兽投资

2019年,独角兽俱乐部共获得了851亿美元投资,低于2018年的1390亿美元和2017年的938亿美元。2018年包括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轮独角兽融资,即蚂蚁金服获得了140亿美元投资,JUUL获得了128亿美元投资。

2019独角兽俱乐部

2019年新诞生的独角兽为独角兽俱乐部估值增加了2160亿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权融资总额增加了505亿美元。

估值最高的五家新独角兽企业包括:

  • 优步(Uber)(73亿美元)
  • JD Health(70亿美元)
  • Databricks(62亿美元)
  • CloudKitchens(50亿美元)
  • Rivian(50亿美元)

在2019年成为独角兽并于同年上市的六家公司(按IPO估值顺序)分别是:

  • 10X Genomics(37亿美元)
  • Vir Biotechnology(17亿美元)
  • RealReal(17亿美元)
  • Bill.com(16亿美元)
  • Canaan Creative(14亿美元)
  • Health Catalyst(13亿美元)

与2019年的上一轮私人融资相比,所有这些公司在IPO时的估值都有所提高,从Health Catalyst的25%到10X Genology的189%不等。

2019年独角兽投资者

2019年最活跃的独角兽投资者包括:

Insight Partners投资了13家独角兽,Spark Capital和Tiger Global Management分别投资了11家,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GV、General Atlantic和SV Angel分别投资了10家。

创始人

2019年诞生的独角兽公司中有5家(4%)只有女性创始人,16家(12%)是由男女团队联合创立的。总体而言,2019年有114家(84%)的独角兽只有男性创始人。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runchbase:2019年已经有10家女性创办的公司成为独角兽 //www.otias-ub.com/archives/892959.html Sat, 17 Aug 2019 17:38:04 +0000 //www.otias-ub.com/?p=892959 Crunchbase的数据,2019年正在成为女性创立独角兽的历史性的一年。虽然还很少见,但它们产生的速度却是前所未有的。

去年全球诞生的独角兽中有12家至少有一名女性创始人。2019年还不到一半的时候,已经有10家由女性创办的公司已经成为独角兽。

下图显示,从2005年开始每年至少有一位女性创始人的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数量。

2019年进入独角兽俱乐部的有:Airwallex、Away、Confluent、Coursa、ezCater、FabFitFun、Glowsier、Horizon Robotics、Rent the Runway和VLVelocity。

创始人说的是什么

Crunchbase采访了FabFitFun女性创始人Katie Rosen Kitchens,她为名单上同行提供的建议是“与其他女性合作”。

她表示:“景观和时尚类显然是女性消费者推动的,谁在经营这些企业?大多数仍然是年长的白人男性。” FabFitFun旨在寻找那些不适用这种模式的企业,并与其合作。

谈到把同样的观点应用到公司的投资者身上时,由于风险投资仍然倾向于男性,因为她的选择更少。

这种紧张趋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例如,上个季度,只有17%的风险资本是至少有一位女性创始人的公司完成的。其中2%投资用于只有女性创始人的公司。

扩大范围

榜单上的Grab和ezCater,分别专注于打车或餐饮。Grab联合创始人Hooi Ling表示,她们企业的重点一直是超越性别,员工中有40%以上是女性。

商业刊物Quartz最近列出了上市或申请上市的前十大公司。根据它的排名,男性仍然是高管的主体。名单上没有一家公司是由女性领导的。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runchbase:2019年已经诞生50家独角兽 //www.otias-ub.com/archives/893974.html Thu, 04 Jul 2019 16:32:04 +0000 //www.otias-ub.com/?p=893974 今年大约已经诞生了50只新的独角兽。

从地理分布来看,独角兽可以出生在任何地方。但它们往往主要出现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的增长阶段资金最充足。这一点在下面的图表中很明显。

在Crunchbase 独角兽排行榜的452家公司中,196家是美国公司,165家是中国公司。

2019年新产生的独角兽中有35家是美国的,约占全球总数的2/3。

独角兽往往聚集在相同的地方。今年诞生的美国独角兽中有20家的总部设在旧金山湾区。也有例外,Rivian是总部位于密歇根州普利茅斯的电动皮卡制造商,今年已经筹集了12亿美元。

虽然我们偶尔会看到公司在成立后不久就突破了10亿美元的估值门槛,但大多数公司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2019年,全球超过一半的新独角兽是在2012-2015年间创建的。因此,当他们第一次达到10亿美元的估值标准时,他们的年龄在4到7岁之间。

消费者还是企业?

新的独角兽代表了一系列高度不同的行业,没有一个行业成为明显的领先者。

2018年产生的独角兽数量(151家)和风险投资超过了前几年的所有数字。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runchbase:目前独角兽只需4年左右就能实现首次收购 //www.otias-ub.com/archives/852148.html Sat, 25 May 2019 16:30:40 +0000 //www.otias-ub.com/?p=852148 Crunchbase的数据表明,新晋独角兽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第一笔并购交易。换句话说,年轻的独角兽会更早地收购其他公司。

11家成立于2007年的独角兽公司平均花了大约8.33年才进行了首次收购。29家成立于2012年的独角兽公司已经进行了首次收购,平均时间只有4.1年。

预计近年来成立的独角兽公司实现首次收购的平均时间将会更少,因为有很多独角兽公司还没有完成他们的第一笔并购交易。

自独角兽时代开始以来,独角兽首次收购所花的平均时间在2007年至2012年间一直保持稳定,并稳步减少。

这表明,年轻的独角兽正越来越多地利用并购交易来加速他们获得巨大市场力量。

对一个公司来说,再购买一家公司是一项重大举措。需要谈判的内容包括所有财务细节,需要清除的法律和监管障碍,以及整合团队和技术合并之后不可避免的摩擦。公司承诺执行并购策略的时间和资源是庞大的,所以公司为什么要推迟或完全回避这个过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快速发展的科技公司在风险生命周期的早期就在追求这样一种时间和资源密集型的战略,这表明并购能够给寻求快速扩张的初创企业带来好处。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runchbase:2018年澳大利亚初创企业获得14亿美元投资 //www.otias-ub.com/archives/852197.html Tue, 07 May 2019 16:37:43 +0000 //www.otias-ub.com/?p=852197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澳大利亚初创企业已经引起了500 Startups和Techstars等知名孵化器的兴趣,并培育出了像Atlassian和Seek Ltd.这样的独角兽公司。尽管如此,风险基金并不多,大多数人并不一定认为悉尼或墨尔本是新兴的“技术中心”。

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总体而言,澳大利亚风险投资总额从2016年到2018年一直在增长。2018年,澳大利亚的初创企业获得了大约1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而2016年这一数字约为6亿美元。因此,我们看到资金分拆被投入到价值数百万的公司,如99Designs和Tribe。

2018年值得关注的风险投资是Judo Capital的9900万美元的A轮投资。

根据William Buck的2019年澳大利亚风险投资报告,软件和生物科技是最能吸引投资的行业。

虽然投资越来越多,但是交易量却越来越少。Crunchbase的分析显示,2017年到2018年澳大利亚风险投资交易数量减少了28%,从383笔减少到274笔。

因此,一些行业观察人士担心早期初创企业将如何维持下去,特别是该地区天使投资者的活动以及种子投资的不足。

这可能只是一个纯粹的供需问题。寻求关注和资金的年轻人可以获得一些安慰,因为悉尼在一年前开辟了一个孵化器,新南威尔士政府提供了3500万美元的资助,促进创业和创造就业机会,并为初创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起点。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中国独角兽报告:2019 //www.otias-ub.com/archives/843658.html Sun, 10 Mar 2019 02:26:05 +0000 //www.otias-ub.com/?p=843658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连一席 谢嘉琪

导读

独角兽企业代表着新经济的活力,行业的大趋势,国家的竞争力。2018年全球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独角兽势力大洗牌。有些独角兽融资困难,光环不再;有些独角兽却获得资本追捧,大放异彩;有些甚至大有超越老牌互联网企业之势。

继《中国独角兽报告:2018》轰动市场之后,2019年独角兽榜单有哪些重大变化?透露出哪些科技趋势和投资机会?

目录

1   全球独角兽

1.1   中美比重提升,但中国新生增速首次低于美国

1.2   高新科技企业比重加大

2   中国独角兽

2.1   地域分布:北京保持领先,政策支持下新一线城市独角兽发展迅速

2.2   商业模式:为完善生态布局,巨头带动作用加强,ATD代替BAT

2.3   行业分布:互联网、高端制造和高新科技的集中地

2.4   变现:上市变现频繁,然现实情况不达预期

3   挑战与建议

3.1   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科技含量不高、企业运营持续性不强、诞生地局限

3.2   建议

正文

1、全球独角兽

距2013年美国著名CowboyVenture投资人Aileen Lee提出“独角兽”概念已经六年,全球成立时间短(不超过10年)、发展迅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生态公司,诞生速度不断加快,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新经济活跃程度的指标。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无疑成为孕育独角兽的最佳地。

1.1  中美比重提升,遥遥领先,但中国新生增速首次低于美国

全球独角兽数量创新高,中美比重持续提升。据CB Insight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至2018年12月31日,全球独角兽总数达到313家。按地域划分,同期对比,排名前五国家名次不变,依次为美国、中国(包括中国香港)、英国、印度和韩国,数量分别为151家、88家、15家、14家、7家。从占比来看,中美两国依然引领全球独角兽且影响力加强,全球占比76.3%,较2017年同期占比提升0.4个百分点。

中美霸占超级独角兽,占比超八成。按定义,在独角兽的基础上,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被称作超级独角兽。基于此,2018年全球共有22家企业被列入阵营,其中,蚂蚁金服以高达1500亿美元估值排为第一。从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和中国数量最多,分别为12家和7家,占比86.4%,其余为英国、印度和新加坡,数量各为一家。

中国独角兽新生数量增速首次低于美国。从新生数量来看,中美两国合计全球占比超七成,保持自2013年以来的优势。2018年,美国新生独角兽数量53家、排为第一;中国新生32家,排为第二。对比新生数量占比和新生数量增速发现,中国首次出现占比下滑和增速低于美国现象,占比28.6%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与美国新生占比差距从9.2%扩大至18.8%,新生增速45.5%,仅为美国一半。中美独角兽数量差距扩大。

中国市场金融去杠杆、风口破灭、监管趋严,行业开始“自查”和“淘汰出清”是造成此次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2017年国内最热风口加密货币、共享单车等接连破灭,并在例如《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关于开展2018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等严监管背景下,资金端趋于理性,投资人对新生、前景未知的初创企业保持更谨慎态度,更倾向头部成熟企业,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独角兽诞生。

注:当期独角兽总数=上一期总数+新生数量-上市、兼并收购等退出数量。因此,新生数量不一定等于同比增加数量。

从各国平均估值来看,首先,中国独角兽全球最贵,平均估值59.6亿美元,约为其余国家和地区平均估值2倍。其次,韩国独角兽增长最快,平均估值从29.5亿美元涨至39.3亿美元,主要由于出现三家高估值独角兽,一家为已有的电子商务公司Coupang,另外两家为新生独角兽,分别为外卖配送平台Woowa Brothers和游戏制作公司Bluehole。第三,印度是前十国家中平均估值降低最多国家,平均估值从39.4亿美元降至27.9亿美元,主要由于印度最大独角兽、电子商务行业的Flipkart被沃尔玛收购,收购前估值116亿美元。

1.2  高新科技企业比重加大

新生高新科技企业增多。从行业分布来看,企业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高端制造和高新科技这三大类。与上期榜单情况类似,此次前三行业不变,依次为电子商务、工具软件和金融科技,分别为40家、38家、37家。与上期不同的是,三者合计占比下滑较大,降低约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新生独角兽中,以技术为导向的高端制造和高新科技企业增多。2018年全球新生独角兽中,包括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大数据、计算机视觉、云计算等在内的企业共28家,较2017年增长9家,增长近50%。

新生高新企业美国占半成,继续引领全球新技术发展。从28家新生高端制造和高新科技企业来看,中国共有8家,较平均分布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大数据。美国共有14家,新生总数占比50%,行业种类更丰富,另外包括生物制药、3D打印、DevOps(新型综合软件开发,将开发、运营、质量管理三者结合)等。其中,美国新生高新企业较为知名的包括估值最高120亿美元的针对脱发问题的Samumed、为企业提高数据分析和云服务的Snowflake Computing、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管理的Uipath等。

2 中国独角兽

除国际定义外,本篇报告以成立时间为分界点,分为广义独角兽和狭义独角兽,广义独角兽即成立时间不限,狭义需不超过十年。在选择对象时,我们主要考察以下4点:1)企业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核心价值;2)企业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流量价值;3)企业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所能带动的辐射价值;4)商业模式价值。

在测算估值时,由于独角兽未上市且大部分为互联网企业,主要采取以下3种估值方法:

1)乘数估值法,其中包括市盈率与市销率。

市盈率:估值=净利润*市盈率,由于绝大多数独角兽发展期甚至成熟期处于亏损状态,一般不采用此方法。

市销率:估值=主营业务收入*市销率。早期互联网巨头,例如亚马逊、Facebook、京东等采用该方法,较适合B2B、电商等类型企业,但测算时需注意企业规模。

2)可比公司法。可以按照企业特性,对标业务模式类似的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但有清楚估值的公司来进行测算。

3)融资投资法。根据历次投资金额,按照当时企业运营状况进行比例推算,也可按照投资人投资金额所对应的股份来测算。

据此,结合胡润、CB Insights科技部火炬中心和PitchBook发布的榜单,综合梳理,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中国地区广义独角兽161家、总估值7134.9亿美元,其中狭义独角兽137家、总估值6524.9亿美元,分布在15个城市14个行业,其中超级独角兽共10家、新生54家、上市退出19家、因经营不善剔除3家。对比上期,中国独角兽成长快、范围广、爆发强的特征愈发明显,这与技术创新、搭建平台生态、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重视分不开(详情参考《中国独角兽报告》)。

2.1  地域分布:北京保持领先,政策支持下新一线城市独角兽发展迅速

北京吸纳和催生独角兽74家全国第一。从地域分布来看,独角兽集中“北、上、杭、深”的特征维持不变,四城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度、制造业成熟度、人才质量、政策优惠度和基础设施完善度都处全国前列,2018年四城数量占比达85.7%、估值占比达94.5%。其中,北京独角兽共74家、较上期增加16家、总估值2979.4亿美元荣登第一,数量占比46%,较上期增长1个百分点,比重持续增加;上海共34家、较上期增加6家、总估值1325.1亿美元;杭州共16家、较上期增加2家、总估值1946.5亿美元;深圳共14家、较上期增加4家、总估值490亿美元。此外,北京继续引领高估值独角兽,估值前十企业北京占一半。

以南京为代表的城市开始突破“北、上、杭、深”限制,新一线城市独角兽崛起。从新生54家企业来看,今年新增城市合肥、青岛、成都和香港开始诞生独角兽,去年新增城市南京、武汉、重庆等地数量均有增加,独角兽“二八效应”依然存在,但开始减弱(即20%城市占据80%独角兽),其中南京表现最为突出,共新生5家企业。

创新活力强、政策高度重视并给予支持是短期爆发的重要原因,以南京为例,为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培育更多新型企业,2018年4月南京发布《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白皮书》并对培育重点企业做出定义,要求企业起始年收入不低于500万人民币,且连续3年增长率不低于50%,并符合南京市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四大服务业和未来产业的“4+4+1”主导产业方向。但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南京不直接给予现金奖励,而是通过搭建平台、嫁接资源等间接手段来解决企业初创时期资源需求不对口问题,此外出台《南京市关于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拟上市企业等进行“一企一策”激励的实施细则》做出细则指导。

2.2  商业模式:为完善生态布局,巨头带动作用加强,ATD代替BAT

巨头带动成为独角兽诞生另一大影响因素,且影响比重加强。在当前企业生态化的趋势下,独角兽企业已经成为企业生态链的重要构成。通过自孵化或战略投资等方式,众多巨头企业开始搭建生态系统,并逐渐完善。从榜单中可以看出,大约50%的企业或多或少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等有关联。其中,企业估值越高,巨头对其影响力更强。从估值前十企业来看,与巨头关联程度高达100%,较去年同期增长10%。

从投资端来看,ATD(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代替BAT成为投资新经济领域前三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及相关企业以全球124件投资事件、超1800亿人民币投资金额排为第一,投资前五行业分别为企业服务19起、电子商务17起、汽车交通16起、金融15起、人工智能10起;腾讯及相关企业全球投资超132起、总金额超900亿人民币,较阿里注重电商和金融板块,腾讯更偏好文化娱乐和游戏领域,投资前五行业分别为文娱传媒42起、游戏18起、企业服务20起、金融10起、汽车交通12起;京东更为不同,侧重例如物流等重资产领域,全年投资超50起,涉及金额超200亿人民币,投资前五行业分别为企业服务13起、电子商务7起、金融6起、金融4起、物流运输3起。尽管侧重各有不同,回归本质,三者皆是坚持自身优势领域并以此为出发点,以数据为核心、科技为手段,逐渐完善生态布局。

从结果端来看,阿里巴巴和腾讯对独角兽带动作用更强。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腾讯共捕获30家中国独角兽,与去年持平,包括小红书、车好多、快手、猿辅导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阿里巴巴快速提升,从第七升至第四,全年共包揽17家独角兽,包括今日头条、小猪短租、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

2.3  行业分布:互联网、高端制造和高新科技的集中地

独角兽按创新形态来分,可以分为平台生态型和技术驱动型。平台生态型主要基于互联网来搭建平台,核心思想是依靠平台“共享”。从行业分布来看,与上期相同,文娱媒体、汽车交通和电子商务为前三行业,分别拥有25家、23家和17家,三个行业代表企业依次为估值750亿美元的今日头条、估值为450亿美元的滴滴出行、估值为30亿美元的小红书。

技术驱动型是以高新科技为主要推动力,例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等。从具体企业来看,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开始出现一批优质的重点企业,例如主攻柔性屏幕的柔宇科技、主攻人工智能的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主攻机器人的优必选等,且排名与估值上升幅度较大。

当平台生态型与技术驱动型相结合,将发挥更大作用。从估值变化来看,蚂蚁金服和今日头条变化最高,估值分别增长了75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除了依靠平台建立的大量用户基础和资本关系、选择正确赛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是令其保持优势的关键。且科技性能在企业运营后期更重要,估值前十企业80%以上离不开技术属性。

2.4  变现:上市变现频繁,然现实情况不达预期

中国独角兽上市频繁,香港和美国是主要选择地。据统计,2018年全年,中国共19家独角兽实现上市,上市前估值从10亿美元到460亿美元不等,上市地点包括港交所、纽交所、纳斯达克和深交所,数量分别为8家、5家、5家、1家,总数达历史新高。尽管如此,已上市独角兽真的万事无忧了吗?对比上市前后数据来看,现实并非如此。

第一,四成企业遭遇破发。从上市首日情况来看,因发行价格过高、市场对其前景不看好、未有突破创新、盈利模式存疑等因素,共有7家企业首日破发,破发程度最高为哔哩哔哩达14.8%。此外,除上述原因外,由于国外投资人和资本市场对国内企业文化、运营模式等存在理解差距,对比10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破发企业数量达4家占比40%,占破发总数57.1%。

第二,市值堪忧,仅5家实现预期三连跳。从市值来看,五成以上企业发行市值高于预计估值,其中涨幅最高为电子商务行业的拼多多,主打三四线用户群体,挖掘人口红利,发行市值为事前估值12倍。但结合目前市场来看(2018年12月31日),仅5家企业实现市值连续增长;一半以上企业市值缩水,其中触宝科技遭遇估值三连降,从预计估值15亿美元降至目前5.3亿美元,降低幅度高达64.7%。

3  挑战与建议

3.1  额待解决的三大问题:科技含量不高、企业运营持续性不强、诞生地局限

中国独角兽无论是新生数量还是上市退出数量都达历史新高,较上期,15个细分行业企业数量基本都有所增加,但随之暴露的问题也愈加明显。除了全球独角兽都需面对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本挑战(详见下篇),对比国际,尤其是美国,中国独角兽亟待面对并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科技含量不高。尽管科技头部企业发展良好,然而整体高新科技和高端制造企业增长并不快,中国独角兽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格局很难撼动。从增速来看,对比上期,汽车交通和医疗健康发展最为迅速,较上期分别增长8家和7家,但是两类行业中科技含量并不高,50%以上是互联网型公司。其中,汽车交通行业受新能源造车影响,如小鹏汽车、游侠汽车、Momenta等新造车势力和自动驾驶企业大幅增长,但占汽车交通行业总数仅43.5%;医疗健康行业更甚,仅为聚焦单抗的复宏汉霖和聚焦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的天境生物两家医药研发企业。

其次,被列入重大发展项目的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虽然企业数量有所增加,占比却有所下滑,这些领域的发展速度不及独角兽整体的发展速度。例如人工智能行业共7家,较上期增加1家,占比却下滑0.35个百分点。

第二,企业运营的持续性不强。独角兽成长快、爆发强是特点,但发展到一定规模会陷入瓶颈,突破困境可持续性发展是众多独角兽都需面对的问题。持续性包括企业品牌和文化价值维持并不断输出、高素质人才召集、企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产品或者服务更贴合用户需求、提质增效并形成盈利。然而,即使如ofo、滴滴出行等上期著名头部独角兽,在补贴退坡后,因无法深入了解消费者和时代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作出良好规划,早期资本充裕而提升的企业规模和估值,面对激烈竞争,很难继续维持优势。

第三,诞生地局限。局限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二线城市的突围,另一方面是一线城市的固守。从行业分布来看,全国50%以上的独角兽都集中在文娱媒体、汽车交通、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这五个行业,说明独角兽具有明显的强行业属性,其诞生需要成熟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资源。尽管今年南京突破重围,其余省会城市、新一线城市发展不及预期,如何活化新经济、在城市差别的压力下培育独角兽是这些城市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此外,“北、上、杭、深”面对其余城市的挑战,需考虑如何继续维持资本环境、人才吸引、扶持优惠政策、高新科技产业规划等良好的创业氛围。

3.2  建议

因此,面对上述问题,从独角兽企业自身出发,需要考虑运营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两方面。运营方面,在创立初期,重视营销对企业影响,有效利用新媒体社交网络、投资人推进、峰会等来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对外输出时,重视并培养自身品牌和文化,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信用机制,加深了解消费者特点和需求来保持市场敏感度。企业成熟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来增强盈利,阶段性调整战略来优化企业业务结构,并通过人才吸引和员工培养,为企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核心竞争力方面,对于高新科技企业,在数字化和数据化时代,重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研发投入维持技术高地;对于其他类型企业,突出自身优势,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跨界创新等多种形式区别其他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优势。

从政府角度出发,需以更大力度支持区域新经济发展。参考南京政府,坚持企业主导与政府支持有机结合,通过例如金融支持、人才对接、人才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示范、精准服务等形式,帮助独角兽企业解决成长期间所遇问题和难题。建立高新园区提供优质创新环境,促进企业、高校、政府的知识、技术、人才传播流通,传统产业升级与庄闲游戏在哪 培育相结合,促进区域新经济活跃程度。

附录:中国独角兽榜单、中国新生独角兽榜单(均按估值排序)

来自:泽平宏观

]]>
胡润百富:2018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 //www.otias-ub.com/archives/826735.html Thu, 24 Jan 2019 13:11:27 +0000 //www.otias-ub.com/?p=826735 独角兽企业最近一年从120家增加到186家

每3.8天发现一家新独角兽

新增 97家,完成IPO退出榜单24家,与其他公司合并退出榜单3家,经营不善退出榜单4家 

今日头条、快手和美菜网估值增长最快,都上涨400%

 

       北京增加最多,增加25家,达到79家;其次是上海,增加14家,达到42家;再次是南京,增加7家,达到8家;杭州和深圳各自增加5家,达到18家和15家

以滴滴出行、京东数字科技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行业增加最多,增加一倍,达到44家;其次是医疗健康行业,增加9家,达到17家;第三是教育行业,新增8家;第四是人工智能行业,增加7家,达到10家 

互联网金融独角兽企业总体估值以超1.6万亿占据各行业之首

猫眼微影、瑞幸咖啡、度小满金融、爱驰汽车、拜腾汽车和零跑汽车6家独角兽成立不足三年,其中零跑汽车成立仅1年,是榜单中最年轻的新晋独角兽 

红杉仍是捕获最多独角兽的投资机构,捕获49家;其次是腾讯系,捕获30家;再次是IDG,捕获21家 

全球最大财富榜排榜机构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

  • 19家独角兽企业过去一年估值增长一倍以上,其中今日头条快手美菜网估值增长最快,都上涨4倍;其次是达达-京东到家,增长329%;再次是商汤科技微医,都增长3倍。
  • 前三名仍然估值超1万亿的蚂蚁金服,估值超5000亿的今日头条和估值超3000亿的滴滴出行
  • 北京仍是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城市,新增25家,上榜79家,总估值超过2万亿;其次是上海,新增14家,上榜42家,总估值超过8000亿;再次是杭州,新增5家,上榜18家,总估值接近1.3万亿。
  • 互联网服务行业独角兽企业增加最多,增加22家,达到44家,其中估值领先的有滴滴出行京东数字科技车好多神州优车等,总估值超过9000亿;其次是医疗健康行业,增加9家,达到17家,其中估值领先的有平安医保科技微医联影医疗复宏汉霖合全药业甘李药业全棉时代信达生物药明明码等,总估值超过2500亿;第三是教育行业,新增8家,依次是VIPKID猿辅导作业帮高顿iTutorGroup沪江慧科教育一起作业,总估值接近1000亿;第四是人工智能行业,增加7家,达到10家,依次是商汤科技Face++地平线机器人云从科技依图科技Momenta奥比中光出门问问第四范式影谱科技,总估值接近1500亿。
  • 上榜独角兽企业平均成立6年。猫眼微影瑞幸咖啡度小满金融爱驰汽车拜腾汽车零跑汽车6家独角兽成立不足三年,其中零跑汽车成立仅1年,估值超70亿,是榜单中最年轻的新晋独角兽企业。

(2019年1月24日,上海)胡润研究院今日发布《2018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Hurun Greater China Unicorn Index 2018),这是胡润研究院第五次发布“独角兽指数”。榜单结合资本市场独角兽定义筛选出有外部融资且估值超十亿美金的优秀企业,数据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

回顾2018年,本次在大中华范围内收录共计186家独角兽企业,2018全年发现97家新独角兽企业,完成IPO退出榜单24家,与其他公司合并退出榜单3家,经营不善退出榜单4家。其中,四季度新晋独角兽企业有11家,因完成IPO退出榜单的企业总计5家,经营不善退出榜单1家;三季度新晋独角兽企业34家,完成IPO退出榜单10家,与其他公司合并退出榜单1家;二季度新增19家,完成IPO退出榜单8家,被收购退出榜单2家;一季度新增独角兽企业33家,经营不善退出榜单3家。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表示:“经济增长放慢速度,今年我们百富榜上落榜人数是历史上最高的,但仍然有200多张新面孔,这些独角兽企业就是新面孔中的领先企业。我们这个独角兽榜单最适合给投资者、经济学家、年轻创业者以及年轻求职者看。”

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地域分布

此次上榜的186家独角兽企业整体估值总计超5万亿人民币,北京依旧是占据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城市,合计有79家企业上榜,占上榜企业总数的42.5%;上海杭州分列二三,独角兽企业数量分别达到42家和18家;深圳以15家位列第四。

北京仍以超2万亿人民币的总估值成为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总体规模最大的城市,总估值规模占整个大中华区超四成。超级独角兽蚂蚁金服助力杭州,在独角兽企业总体规模统计中超越上海

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行业分布

从行业维度看,来自于互联网服务行业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仍最多,有44家企业上榜,占本次独角兽企业总数的23.7%。其中,上榜企业京东数字科技(原京东金融)因完成品牌升级,业务布局涵盖数字金融、数字城市、数字农业、数字营销、数字校园等领域,故行业有互联网金融调整为互联网服务。此外,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行业独角兽企业分别有20家和19家,医疗健康行业17家,文化娱乐行业15家。

互联网金融独角兽企业总估值以超1.6万亿人民币占据首位;互联网服务独角兽企业以超9000亿人民币的总估值再次夺回次席;由于腾讯音乐上市退出独角兽指数,文化娱乐行业独角兽企业以7680亿总估值排在第三。

2018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Top10

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陆金所完成C轮13.3亿美元融资,其估值从上一期的超1000亿上升到超2500亿。上季度,微众银行估值刚刚上升至超1000亿,而仅仅过了一个季度,其估值又上升至超1500亿。此外,蚂蚁金服仍以超1万亿的估值位列第一,今日头条保持超5000亿位列第二,滴滴出行保持超3000亿的估值位列第三;京东数字科技菜鸟网络大疆快手以超1000亿的估值并列第六。

2018胡润大中华区97家新上榜独角兽企业

2018完成IPO退出榜单24家

2018全年完成IPO退出榜单24家。胡润表示:“我们这个榜单有它的参考价值,最近一年成功上市的24家独角兽企业,上市首日市值总和高于我们榜单上估值的36%,主要是拼多多和爱奇艺带动的。现在外面说的比较多的是中国的独角兽企业估值偏高,有一定的泡沫,但从我们这个榜单中这24家最近一年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来看,达到预测的超过七成,说明这些独角兽企业大多都在创造很大的价值。”

2018与其他公司合并退出榜单3家

2018经营不善退出榜单4家

2018估值增长最多的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企业成立时间统计

186家上榜独角兽企业平均成立6年,其中,成立不足三年的有6家,本次新上榜企业中,零跑汽车成立仅1年,是榜单中最年轻的新晋独角兽企业。

投资机构独角兽捕获数量Top10

据不完全统计,红杉资本捕获上榜独角兽企业49家,腾讯系IDG分别捕获30家和21家分列二三;排名前十的投资机构都捕获超过10家上榜独角兽企业。

2018第四季度胡润大中华区11家新上榜独角兽企业

第四季度新发现11家独角兽企业,每8.4天发现一家新独角兽,速度放慢。其中360企业安全以超200亿的估值领先,其次是名创优品,估值超150亿,电咖汽车开沃汽车日日顺,估值均超过100亿。新上榜企业中,来自汽车交通行业的最多,有3家:电咖汽车开沃汽车零跑汽车;其次是互联网服务行业,有2家:360企业安全新氧网

360企业安全

360企业安全是专注于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新一代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型集团公司,继2018年底完成12.5亿元Pre-B轮融资后,360企业安全集团再完成9亿元B轮融资。

日日顺

日日顺物流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物流技术、整合全球的一流网络资源,搭建起开放的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以大件全流程为核心的多元化综合物流平台。日日顺物流先后获得淘宝、高盛、中投等私募基金投资,目前估值已超100亿元。

九次方大数据

九次方大数据是中国最早的大数据公司之一,主要从事政府数据应用服务、数据资产运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季度,创业板上市公司华铭智能旗下子公司以自有资金1亿元,按照九次方大数据投前估值110亿,认购其D轮增资。

2018第四季度估值增长最多的独角兽企业

第四季度估值增长最快的是猿辅导,上涨186%至超200亿;其次是陆金所,估值上涨150%至超2500亿;第三的是瑞幸咖啡,估值上涨114%至超150亿。

2018第三季度估值增长最多的独角兽企业

2018第二季度估值增长最多的独角兽企业

2018第一季度估值增长最多的独角兽企业

2018第四季度特色独角兽企业大事记

互联网金融:10月,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联易融完成超2.2亿美元C轮融资;12月,苏宁金服增资扩股,合计募集资金100亿元,投估值560亿元;12月,平安旗下陆金所融资13.3亿美元,融资后估值380亿美元。

互联网服务:10月,车好多完成1.62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66亿美元;11月,优客工场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0亿美元;11月,京东金融品牌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旗下除京东金融外,还包括京东城市、京东农牧、京东少东家、京东钼媒等子品牌,故行业由互联网金融调整为互联网服务,整体估值保持不变。11月,悦畅科技ETCP获不公开投资者D轮融资;微盟2019年1月15日港股上市,因四季度榜单数据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其仍在本次榜单上。

汽车交通:新能源汽车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至10家,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研发效率及量产时间表将决定成败。12月,车和家收购力帆汽车。

人工智能:10月,云从科技完成B+轮融资;10月媒体报道,自动驾驶创企Momenta获新一轮融资,估值超10亿美元;12月,第四范式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估值12亿美金。

医疗健康:11月,基石药业赴港IPO;11月,药明明码宣布成功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

教育:10月,作业帮完成5亿美元E轮融资;11月,高顿集团C轮融资8亿,高瓴、摩根士丹利联合领投;11月,腾讯再投猿辅导2.5亿美元,估值达28亿美元。

电子商务:10月,美菜网融资6亿美元。

文化娱乐:10月,网易云音乐宣布达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百度、泛大西洋投资集团、博裕资本等;10月,今日头条进行40亿美元Pre-IPO轮融资,估值750亿美元。

大数据与云计算:10月,盘石股份获赛伯乐投资领投22.5亿元D轮融资,估值超100亿元。

房产服务:10月,小猪短租完成近 3 亿美元融资。

智能硬件:柔宇科技等高科技智能硬件企业将面临挑战,未来能否加快产成品市场渗透将成为关键。

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四季度,虚拟货币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并影响挖矿机硬件市场价格大幅下挫,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上榜企业比特大陆嘉楠耘智亿邦国际估值均有下调。

新零售:10月,酒类电商1919获阿里巴巴20亿元战略投资。12月,瑞幸咖啡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2亿美元。

编制方式

本次独角兽指数调研过程中,胡润研究院搜集近1000家高成长型非上市企业数据,结合资本市场独角兽定义筛选出有外部融资且估值超十亿美金的新兴行业优秀企业。最后胡润研究院按其估值范围进行排序并制作成榜单。此外,胡润研究院将估值超100亿美金的独角兽企业定义为超级独角兽企业。

本次调研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调研对象为总部大中华地区的独角兽企业,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

2018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

 

]]>
瑞信:中国“独角兽”的成长之路 //www.otias-ub.com/archives/798127.html Mon, 19 Nov 2018 15:58:46 +0000 //www.otias-ub.com/?p=798127 中国一直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不论在推动企业家精神、壮大企业家群体,还是在为人们创造更智能、更便利、更健康的生活上,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同时,中国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从而孕育了众多中国制造的“独角兽”企业,也使中国成为了全球独角兽的第二大发源地。

瑞信近日发表专题报告《中国独角兽:发源何处?》(“China Unicorns: Where are their breeding grounds?”) ,将中国的独角兽状况与全球最大的独角兽发源地美国进行对比。

独角兽公司的定义是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私营初创企业。根据CB Insights数据,截至2018年9月18日,全球共有272家独角兽公司,总估值为8,640亿美元。在全球272家独角兽企业中,有79家(即29%)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占总估值的33%。美国有127家独角兽企业,总值4,390亿美元(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总值的51%)。虽然美国独角兽不论是数量和总值均高于中国,但以平均估值来看,中国的独角兽以36.1亿美元平均估值,略高于美国的34.6亿美元。

那么,中国的独角兽有哪些特点呢?

中国的独角兽在哪里

备注*:互联网还包括电子商务/ O2O /游戏,软件还包括AI /大数据/机器人。硬件还包括半导体。医疗保健还包括生物技术。传统经济包括房地产、零售、建筑、物流和媒体。

数据来源:CB Insights

充裕的风投基金

瑞信中国股票策略研究部主管、瑞信《中国独角兽:发源何处?》报告作者之一的陈昌华解释说,市场充裕的风投资金大大推动了中国独角兽的快速发展。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期间,在全球36个最大规模的风投(VC)交易中,17个(47%)来自中国。

过去几年中国崛起为新独角兽的关键发源地,这也反映在亚洲风投融资的急剧上升之中。2012年,亚洲的风险投资仅为50亿美元左右,规模接近欧洲,相当于北美洲的15%左右。截至2017年,亚洲(主要由中国推动)的风投规模已与北美洲相近,并遥遥领先于欧洲。

按地区划分的风险投资总额

数据来源:PsC/CB Insights “MoneyTreeTM Report” 4Q17

按地区划分的风险投资平均交易规模

数据来源:PsC/CB Insights “MoneyTreeTM Report” 4Q17

动力来自商业模式创新,而非科技

这份报告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中国独角兽的驱动力源自商业模式创新(而非高科技),商业模式创新利用了中国庞大、快速增长而又高度细分的零售消费市场。中国的79家独角兽企业中,有46家(58%)来自互联网、电子商务、线上到线下(O2O)和游戏领域便是明证。相比之下,在美国,45%的独角兽来自于需要更高科学研究实力的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软件、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

追赶全球科技创新

中美之间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仍略为滞后,中国需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以赶上全球科技创新的前锋。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的研发支出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增长,到2016年达到了GDP的2.1%,但仍略低于经合组织2.3%的水平,且远低于日本、韩国、瑞典、德国、以色列、芬兰等大量投资于技术研发的小型经济体。

瑞信相信,过去几年研发支出的增长将导致一些偏重以技术而非商业模式为核心的独角兽出现,最显著的是生物技术、医疗保健、人工智能(AI)、大数据领域,这也是今年瑞信中国投资论坛关注的主题。

中国独角兽的五大关键领域

瑞信的《中国独角兽:发源何处?》报告已找出当今和未来中国独角兽很可能主要来自的五大领域。它们包括:

汽车行业 — 智能电动汽车(EV)行业的三大趋势是电气化、自动驾驶和智能化。瑞信预计,2017至2030的13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NEV)的销量将达到28%的复合年增长率。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将占总销量的45%。政府的大力支持、车牌限制导致需求明显未能得到满足、充电基础设施迅速增长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信用”制度、电池价格和新能源汽车拥有成本不断下降,这些因素均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金融科技 — 受到互联网繁荣和技术进步,以及大众市场个人和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的推动,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迅速。中国独角兽指出这两个因素支撑着该行业的长期结构性增长:Frost & Sullivan 和Oliver Wyman预计,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支付量预计在2017 至2021 年期间将以3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1年料达到470万亿美元。

医疗保健 —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达到4.9万亿元。自2010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实现了强劲的销售增长,这可被视为整个医疗行业的有力指标。强劲的增长势头仍在持续,2018年上半年的药品销售增长超过过去几年,新药亦被列入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过去10年的强劲增长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大量关注和资金流入。

互联网 —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18年上半年底,中国活跃网络用户数量跃居全球第一,达到8.02亿人,占总人口的57.7%。相比之下,美国互联网用户约3亿人。中国大约98%的互联网用户是移动网民,这归因于中国较高的智能手机保有量。鉴于中国已在2017年拥有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且增长迅速,瑞信预计未来几年互联网行业将继续在中国独角兽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人们为获得更优质的内容和服务而增加支出的推动下,许多独角兽于移动时代应运而生且蓬勃发展。诞生于移动时代的新独角兽正驰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庄闲游戏app官网 的最新科技潮流中。

技术硬件 — 人工智能是二十一世纪发展最快的技术趋势之一,对人们生活、工作和生产中的大部分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据在线统计、市场研究和商业信息公司Statista估计,人工智能市场预计将从2018年的73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89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5%。Statista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大约占全球市场的12%。瑞信预计在三大因素推动下中国有望在2030年成为领头羊,即:每年26亿美元的强劲风投投资;7.3亿的最大智能手机用户群;以及强大的国内人才库(包括海外归国人才)。

]]>
CAMIA:印尼的第四只独角兽 //www.otias-ub.com/archives/769522.html Mon, 03 Sep 2018 01:07:40 +0000 //www.otias-ub.com/?p=769522 近年来,东南亚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当数不胜数的创业大军和国外投资者涌进市场,电子商务新玩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那么,老玩家在这股热潮中怎么发展?

Bukalapak的故事

Bukalapak于2010年由雅加达的Achmad Zacky创立,但该公司在2011年9月与其联合创始人NugrohoHerucahyono和Muhamad Fajrin一起获得PT地位。Bukalapak经营C2C电子商务,目前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电子商务之一。

这三人在没有任何投资者的情况下创办公司,一年后从Batavia Incubator获得资金,并在2012年获得了GREE Ventures的另一轮融资。2014年3月又获得了另一笔资金,同月里,还发布了移动应用程序。 截至2014年7月3日,已经有超过87000人下载了这个应用程序。

2015年,媒体集团EMTEK成为大股东,拥有Bukalapak 49%的股份。但是同时,Bukalapak也在亏损着,根据Bukalapak的财务报告,他们仍然亏损了299亿印尼盾(约2000万美元),利润仅为64亿印尼盾(约合40万美元)。尽管印尼是一个特别有竞争力的市场,但对于印尼(或任何)在增长阶段的主要电子商务平台来说,这都是意料之中的。

2018年1月,Bukalapak获得了独角兽“头衔”,成为印尼的第四只独角兽,其余三只独角兽分别是Go-Jek、Traveloka和Tokopedia。

如何做到的

在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等巨头通过收购、合资或代理进入印尼市场的节骨眼上,Bukalapak怎么可能在2018年仍成为独角兽?

Bukalapak从一开始就开始将目标市场定位在一些被大公司忽视的小人物。创始人从社区上的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身上看到了商机,然后建立了一个商业平台,安排志同道合的人们见面,在这里可以谈论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便在网上销售和购买一些东西。

在某种程度上,与其他平台(如Tokopedia甚至Instagram)最初在印度尼西亚的解决方式没有什么不同。

在市场增长之后,Bukalapak的目标市场扩展到中小企业,投资中小企业并尝试他们的市场。为了让中小企业了解网上商业的新事物,Bukalapak为在线和离线的中小企业举办了很多免费的研讨会(企业来自不同的城市)。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平台吸引人们(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展在线业务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Bukalapak举行了一次KOPDAR见面会)

(Bukalapak到印尼各城市举办研讨会)

在线买家和卖家有时会遇到信任问题,除非双方已经了解彼此,否则都不可能互相信任,这是在线业务中最大的绊脚石。Bukalapak如何确保买卖双方得到保证?Bukalapak与买家达成协议,除非买家已经付款,否则得不到货物,而卖家要等货物送到买家手里后才会得到钱。

在这个过程中,Bukalapak以一种托管方式行事,原则上类似于支付宝为阿里巴巴服务的方式,或Tokopedia(印尼版淘宝)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买家没有收到货,那么钱将由Bukalapak退回。

Bukalapak的发展

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Bukalapak正在尝试开发新产品,即共同基金(reksadana),然后他们将与bareksa合作。

Bukalapak还与Grab签订了新的合同,开发了一个新的项目叫做“Grab Rush Delivery”,Bukalapak表示可以在2小时内交付,这项服务也运营到凌晨12点。

今年,卖方领域群情激奋、议论纷纷,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是支持Bukalapak和反对Tokopedia。虽然现实并不一定与感知相匹配,但感知对人们的选择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还可以在雅加达看到很多Bukalapak与Tokopedia的广告。

阿里巴巴的动作

Bukalapak也有获得阿里巴巴支持的潜力,利用这股积极势头以及EMTEK与蚂蚁金服在支付系统Dana的合作。

但是,阿里巴巴已经拥有Tokopedia和Lazada了,为什么他们会支持第三种方式?这会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竞争,从而浪费投资和资源。

数十亿美元对阿里巴巴来说不算很多,至关重要的是:印尼的电商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多个顶级玩家身上下注,可以避免在一个玩家身上发生不可逆转的风险,从而可能导致失去市场。

来源:CAMIA


]]>
CAMIA:为什么印尼的独角兽能通过p2p业务在印尼吸睛(金) //www.otias-ub.com/archives/770134.html Sun, 02 Sep 2018 01:07:48 +0000 //www.otias-ub.com/?p=770134

印尼的独角兽Go-Jek刚刚宣布,他们将与P2P借贷公司Findaya、Dana Cita和Aktivaku合作。这标志着他们又是一个涉足金融服务的网约车巨头。该公司决定加入贷款行业,对印尼市场来说是一个战略性的决定,因为由于大量的非银行社区的存在,印尼仍是一片沃土。政府对金融包容做出了巨大努力,但这是近期的进展。

早在2011年,只有20%的印尼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这使得他们无法获得金融服务,因为他们银行金融史的匮乏——即使是那些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人。与此同时,印尼贫困人口无法获得贷款,无法摆脱困境,陷入贫困循环。

正是这种环境培育了印尼的P2P业务,并帮助它们蓬勃发展。到现在2018年可以提供的贷款总额达到2750万美元。

借贷平台Modalku以创下了东南亚P2P借贷平台融资规模最大的纪录的佳绩证明了它的价值,软银(Softbank Ventures)牵头为其融资了2500万美元。

印尼的前景

由于这些真实的需求和充满机遇的前景,我们统计了至少有40家公司专营P2P借贷领域。尽管存在大量的不法公司,使这场争斗更加复杂,但印尼人还是对这些服务持积极态度。

P2P借贷平台的流行在于它的效率——相当多的平台能够比银行更快地进行信用审查,并且提供更低的利息。P2P借贷另一个重要的吸引力是能够接受甚至是小额贷款。像KoinWorks这样的公司,允许贷款额度小至10万印尼盾。

P2P通常不需要抵押物,文件可以随时提交,而不受银行办公时间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师们警告称,如果该行业要取得进展,就应该制定一个更准确的信用评估流程,而且随着形势的成熟,没有这种基础设施的企业似乎也会发展完善这一流程。

P2P借贷领域也吸引了那些能够从产生的利息中获利并增加自身财富的贷款人,因为大多数借贷平台都承担了风险。

规章条例

OJK正式启动金融服务创新中心

P2P借贷服务在两年前席卷全国,这标志着这个行业刚刚起步。因此,P2P借贷的监管仍然相对宽松。

尽管如此,这些平台的庞大数量和受欢迎程度都促使印尼金融服务管理局OJK专门为在线借贷服务建立了监管沙箱——在某种程度上,这预示着印尼P2P借贷行业的发展将超越其他任何金融科技。

毕竟,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许多从这些平台借款的人使用种子资金来经营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这有助于推动经济。

OJK发布的规定部分要求P2P借贷公司申请许可证。该监管机构还规定,初创企业获得经营许可证需要至少20万美元的资本金,最多只能发放15万美元的贷款。

允许潜在用户检查许可证能有助于减少诈骗贷款公司在印尼的运营,而且此类公司很多。OJK发现至少227家非法网络借贷公司。

这个规定的发布只是OJK作为P2P业务监管角色的开始,目前还没有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来培育和规范这个场景。或许,甚至连监管机构本身也有意允许P2P借贷帮助初创企业蓬勃发展。

当印尼人获得金融带来的便利时会发生什么?

印尼借贷的增长

在印尼努力应对无现金趋势的过程中,其金融包容性迅速增长。事实上,世界银行将印尼描述为帮助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非银行人口方面取得最大进展的国家。银行开户人数在2011年只有20%到2017年增至49%,尽管这个数字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这个国家正迎头赶上。

就目前而言,P2P借贷业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权宜之计,使印尼政府金融包容性增长的同时,还能让印尼人获得贷款。但我们不禁要问,一旦人们通过银行业发展了金融历史,P2P贷款会就此终结吗?

我们认为这将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P2P借贷公司能否提供除了借贷之外的价值?银行能否迅速创新和升级其借贷基础设施以超过P2P借贷公司?

在印尼,贷款仍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子行业,这意味着它们更灵活,能够迅速改变业务模式,或在一瞬间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但事情可能也不会发展成非此即彼的局面。

和银行联手

全球金融科技趋势展示了以前敏捷、竞争激烈的金融科技组织最终与它们曾经试图颠覆的银行联手。这通常发生在银行试图创新的时候,它们意识到,与其从零开始,不如引入成熟的服务。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公司被大量的资金所吸引,并有机会获得公司级别的商业机会。从集团借贷机构起家的P2P借贷公司Amartha,已经与印尼央行(BNI)合作,可能成为为合并铺平道路的潮流引领者之一。

或许印尼能发展出自己的借贷巨头

在很多国家,银行和科技金融的联合中银行扮演的角色戏份比民众更重。因此,考虑到银行开户人数相对较低,以及新形成的客户缺乏金融教育经历,有可能金融科技服务在借贷领域会超过银行业。

当电子钱包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时,中国整个金融机构都被带动改变,腾讯(Tencent)和阿里巴巴(Alibaba)因此发展成巨头,并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政策发展。

同样,一家印尼公司也有可能崛起为印尼金融科技巨头。

为此,如果我们按照中国的先例,go – jek在印尼就能胜任这个角色。阿里巴巴和微信都是从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领域起步的,之后分别进军钱包和黄金领域。

尽管借贷不能和电子现金相比,但这并不能排除电子现金业的竞争者,如资金雄厚的Modalku公司,尽管他们在服务上缺乏多样化,仅仅是因为经验和现有的客户,都能上升到主导地位。

来源:CAMIA

]]>
Crunchbase:2018年已经有23家独角兽IPO //www.otias-ub.com/archives/763257.html Tue, 28 Aug 2018 16:48:22 +0000 //www.otias-ub.com/?p=763257 199IT原创编译

随着IPO窗口的开放,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数量创下了新纪录。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2018年(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23家独角兽IPO,远远超过2016年和2017年的总数。

总的来说,今年新上市的独角兽也做得很好,大多数定价股票都达到或超过预期,还看到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售后市场收益。目前至少有六家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与此同时,独角兽的并购交易量也在增长,今年迄今为止至少有11笔交易。例如,沃尔玛以160亿美元收购Flipkart以及微软以75亿美元收购GitHub等大宗交易。

首先,有点背景。许多与创业相关的指标有望在2018年创下新纪录,例如超级融资,风险投资和独角兽投资。考虑到这种模式,看到独角兽投资退出也不足为奇,包括一些真正的大牌,如小米、Spotify和Dropbox。

如果市场在未来几个月没有崩溃,并且至少有一些家喻户晓的品牌进入市场,那么2019年独角兽IPO的数量可能比2018年更大。

2017年,在1​​6家IPO的独角兽中,有两个初始估值超过100亿美元(Snap和众安保险)。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五个。

目前来看中国和美国是独角兽最富有的国家,其他国家和地区远远落后。

虽然美国产生的独角兽数量最多,但今年最有价值的IPO涉及的更多的是亚洲和欧洲的企业。2018年IPO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只有一家美国公司Dropbox。

价格保持良好。今年绝大多数美国独角兽IPO都接近或高于私营市场估值。美国IPO唯一的失败是Domo。

今年最大的独角兽IPO是中国小米,尽管其IPO定价远低于初步预测。

今年上市的独角兽目前拥有2000亿美元以上的集体市值。

199IT.com原创编译自: 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runchbase:2018年前7个月独角兽共获得730亿美元风险投资 //www.otias-ub.com/archives/763218.html Sat, 25 Aug 2018 16:23:26 +0000 //www.otias-ub.com/?p=763218 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今年全球独角兽投资有望超过2017年并创造新纪录。随着成长型投资者希望让更多的现金储备流动起来,平均投资规模也在上升。

2018年前7个月独角兽共获得730亿美元风险投资,这是2017年全年投资额(980亿美元)的3/4。

而且独角兽的诞生速度也在上升,2018年前7个月已经有65家新晋独角兽,而2017年全年产生了82家独角兽。

过去几年独角兽产生的模式并没有太大变化,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和美国。今年到目前为止,两国拥有相同数量的新晋独角兽。其他独角兽来自印度、英国和欧洲。

2018年新产生的独角兽几乎代表了每个重要的创业热门行业,如媒体、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汽车、咖啡、加密、支付、制药、房地产、物流和旅游等。值得关注的是共享汽车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两家总部位于美国的汽车分享初创企业Bird和Lime今年的估值达到了10亿美元,出租车平台Taxify和Cabify也加入了独角兽俱乐部。其次是推荐和个性化平台,如个性化电子商务软件提供商About You,音乐流媒体平台Deezer和新闻推荐应用趣头条等。

到目前为止,2018年独角兽已经完成170宗股权融资,吸收730亿美元投资。相比之下,2017年260宗交易共获得982亿美元融资。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runchbase:美国独角兽企业中有一半是由移民创建或担任CEO //www.otias-ub.com/archives/744854.html Mon, 09 Jul 2018 16:26:29 +0000 //www.otias-ub.com/?p=744854 199IT原创编译

美国的“骨肉分离”再次让移民政策成为焦点。事实上,移民创办或领导着美国大部分企业,从小型初创企业到主流大公司。

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在美国获得投资最多的独角兽企业中,大约一半是由移民创始或担任首席执行官。他们来自加拿大、印度和中东等各个地区。

对于资金雄厚的独角兽而言,这一发现非常接近于顶尖风险投资支持初创企业的移民领导者的统计数据。根据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去年发布数据,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私人企业中有51%至少有一位移民创始人。总体而言,31%的风险投资创始人是移民。

在美国独角兽中,外国出生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的成功之路各不相同。

一些年轻的移民,如Uber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九岁时从伊朗移居美国。 Khosrowshahi在任职Uber之前曾担任旅游网站Expedia的首席执行官。

其他人来到美国读大学或研究生,然后进入创业舞台。例如,毕业于沃顿商学院并随后退出斯坦福大学物理研究生课程的Elon Musk创建了一系列创业公司。

移民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并不是一个新的趋势。美国创业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2017年财富500强企业中有43%是由移民或移民子女创立或共同创立的。在前35家公司中移民创立的占57%。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runchbas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DI Marketing:东南亚网约车使用行为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31316.html Sun, 03 Jun 2018 00:47:51 +0000 //www.otias-ub.com/?p=731316

刚刚完成东南亚 Uber 公司的收购,Grab公司近日就推出了该地区的外卖业务 Grab Food。此前,Grab Food 的测试版已经在包括泰国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上线,GrabFood 的服务将与奖励计划 Grab Rewards 连接起来,对用户的忠诚使用进行奖励。

Grab的最大竞争对手Go-Jek, 印度尼西亚出行领域的独角兽,在占领了摩的市场后,也开始横向拓展业务,送餐、快递、购物,等等。在谷歌和腾讯的支持下,已经有明确计划拓展业务到东南亚地区四个新市场,这一轮扩张 Go-Jek 将投入5亿美元。

所有的东南亚出行玩家都在马不停蹄地扩大业务范围,那么到底谁才是消费者心中的最爱?DI Marketing近期调查报告似乎给出了答案。

在Uber被完全收购之前,Grab在东南亚的实力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在三大重要市场(越南、泰国和印尼)中,Grab是大多数消费者的首要选择。由于Go-Jek是印尼本土玩家,属于独角兽级别玩家,所以Grab在印尼市场稍微被Go-Jek超越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Grab在越南和泰国的受欢迎程度较竞争对手相比非常明显。而相对于外来网约车,印尼消费者更喜欢使用本土网约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与印尼人对本土app的偏好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越南消费者用车频率相对其他两个市场更高,其中每天用车1-4次的消费者数量较同地区内的其他市场非常之多。

消费者选择网约车出行的原因非常多,其中以舒适程度、价格高低等为主。越南消费者最注重的是价格其次为舒适程度。而泰国消费者最注重的是服务质量——舒适程度,价格因素影响不大。印尼消费者与其他市场的消费者有较大的区别,几乎每个因素都能影响到他们对网约车的选择。

每个市场的消费者对网约车的评价都相对较高,好评指数超高,无一低于80%。

各个市场的网约车使用场景极为相似,都与工作、学习及娱乐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泰国和越南市场对网约摩的的偏好程度相对较高。不过越南市场的消费者对网约汽车的偏好程度较其他两个市场相比也是比较高的。而印尼的消费者就比较特别了,喜欢混着用。

对于网约车每公里怎么收费的问题,非常给明显,泰国消费者确实对价格真的不是特别在意。

Grab收购Uber实属大事件,不过仍有不少消费者不了解情况,正常。

没了Uber,越南和泰国的消费者对Grab的偏好飙高。不过还是影响不了Go-Jek在印尼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来源:camia
]]>
PitchBook:2018年已经产生22家独角兽企业 //www.otias-ub.com/archives/727093.html Wed, 30 May 2018 16:46:30 +0000 //www.otias-ub.com/?p=727093 199IT原创编译

独角兽之所以被称为独角兽,因为它们应该是罕见的。但近年来,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企业数量激增。去年有53家创业公司获得了独角兽的估值,另外还有22家企业在2018年加入了俱乐部。

对于那些积极支持这些独角兽的风险投资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巨大的回报前景。全球现在有数百个独角兽,有些会陨落,但也许有一两家独角兽会成为下一个苹果或Facebook。尽早与这些企业合作可以使投资者的事业更成功。

私募股权公司已经注意到,为追求暴利而在早期阶段支持这些企业。根据PitchBook的数据,过去五年来独角兽的PE投资激增,交易数量翻了两番,这些交易的价值以更加超乎寻常的速度扩张:

根据PitchBook的数据,自2007年年初以来,Warburg Pincus参与12项独角兽投资,超过其他任何投资者。KKR在过去十几年已经投资了10家独角兽,而Silver Lake已经完成了9笔这样的交易。

所有这三家公司都是软件行业的积极投资者并非巧合。这个行业近年来一直是独角兽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领域:2014-2017年私募股权公司投资独角兽的190宗交易中,91家属于软件行业。排名第二的是消费品领域,有22宗交易。

私募股权投资组合中的大多数独角兽都位于北美,紧随其后的是亚洲。自2007年初以来,私募股权投资独角兽的的246宗交易中,超过90%是来自这两个大陆的独角兽。欧洲的交易非常稀少,独角兽仅获得15宗投资。

这一趋势也反映在最有价值的PE支持的独角兽的排名中。前10家中有5家位于亚洲,其中包括像小米和头条这样的中国独角兽。综合来看,这五家企业目前的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

私募股权投资组合中最有价值的独角兽的另一个趋势是共享汽车。Uber是最有价值的私营企业,也是最有价值的独角兽。Lyft和Grab则是最强的竞争对手。

199IT.com原创编译自:PitchBook 非授权请勿转载

]]>
PitchBook:2017年美国独角兽投资平均规模为2.8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703348.html Tue, 03 Apr 2018 16:28:26 +0000 //www.otias-ub.com/?p=703348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PitchBook的分析,现在的独角兽企业能够以十年前难以想象的估值筹集私人资本。在某些情况下,资本的可用性使传统的投资退出的重要性降低了。2017年,风险投资支持公司从首次风险投资到投资退出的平均时间达到6.4年,比十年前延长一年多。

除了国内干火药(Dry Powder,即可用于投资的现金总额)达到新的纪录,美国风险投资行业非传统资本来源也有所增加。过去四年,每年约有800宗成长型股权交易,在2014年以前,这个数字从未超过600宗。共同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在独角兽投资活动中也有出色表现。来自中国、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主权财富基金至少持有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独角兽企业的股份,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和GIC Private Fund至少在美国投资了5家独角兽。

流向独角兽的资本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分散了传统风险投资活动。参与交易的企业也是风险投资行业关注的快速增长的企业。

对独角兽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估值上,但是也应当考虑融资情况。独角兽平均投资规模和中位数持续增长。2016年独角兽投资交易平均规模达到3.5亿美元,尽管去年稍有下降(2.8亿美元)。

199IT.com原创编译自:PitchBook 非授权请勿转载

]]>
PitchBook:2017年美国独角兽获196亿美元投资 //www.otias-ub.com/archives/702458.html Sun, 01 Apr 2018 16:50:05 +0000 //www.otias-ub.com/?p=702458 199IT原创编译

2017年独角兽投资活动重新抬头,自2014年以来,每年投资额都超过130亿美元,2017年则创下196亿美元的纪录。

2015年至2016年,独角兽交易下降30%,而2017年则扭转了这种局面,投资活动保持强劲。而且按照前两个月的速度发展下去,2018年独角兽交易和投资还将创造新的纪录。

目前,风险投资企业有足够的资本支持独角兽企业。此外,一些早前申请上市的独角兽也预示着今年投资退出强劲,这将增强团队整体的信心。

2014年之前独角兽初创企业并不普遍,现在已经发展成风险投资行业的主要部分。去年,投资美国的资本中有22%投向独角兽企业。虽然这和独角兽企业7180亿美元的总价值相比并不算什么。

许多值得尊敬的风险投资专家都鄙视这种独角兽现象。假设10亿美元的估值对传统的启动资金模式是一种分心,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假设。最近的研究表明,其中许多公司有复杂的资金结构,这可能夸大了其估值数字。与此同时,独角兽似乎体现了风险投资行业的许多本质:快速增长的私营公司掌握着变革性的技术,可以为投资者和合伙人带来巨大的资本回报。无论外界对这些公司的感受如何,独角兽都是推动整个风险投资行业资本投资的企业。

199IT.com原创编译自:PitchBook 非授权请勿转载

]]>
PitchBook:2017年美国独角兽投资退出总额103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703353.html Fri, 30 Mar 2018 16:34:05 +0000 //www.otias-ub.com/?p=703353 199IT原创编译

2017年美国独角兽投资退出创新纪录,尽管独角兽投资退出总额只排第四高。过去的十年,独角兽投资退出总额超过760亿美元,基于独角兽退出后的估值或市值。但是,这些投资退出交易创造了近2500亿美元的价值。

尽管自2014年以来,风险投资支持的投资退出呈下降趋势,但是独角兽投资退出数量则在增长。主要是由于目前市场上独角兽数量快速增长。

过去四年,独角兽占美国风险投资企业支持投资退出的1%,但是其投资退出价值的份额却达到23%。

随着Dropbox和Spotify(欧洲独角兽)已在2018年申请公开上市,预计今年可以看到更多独角兽投资退出。总体而言,独角兽集团正在老化,至少在VC方面。 2017年获得新一轮投资的独角兽平均年龄超过八年。从商业周期来看,老年独角兽越早退出越好。

199IT.com原创编译自:PitchBook 非授权请勿转载

]]>
2017年度独角兽俱乐部解读:124家公司估值6000+亿美元,超一半被BAT收割 //www.otias-ub.com/archives/688366.html Tue, 06 Feb 2018 14:37:11 +0000 //www.otias-ub.com/?p=688366 经历了 2016 年的资本寒冬,IT 桔子(ID:itjuzi521)观察到 2017 年的资本市场变得更加理性。虽然有诸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新零售、人工智能等风口吸引资本的「疯狂注资」,但总体来看,投资人相比之前还是要更加谨慎。

不管是从 2017 年整个创投市场的轮次变化趋势来看,还是从活跃 VC 或者活跃天使机构的投资阶段变化来看,我们发现早期投资事件的占比相比前几年都有明显的下降。在大的风口方向仍然不清晰的情况下,投资人宁愿把钱投到一些能够明显看到回报的中后期项目上。这也使得大额投资事件频发,造成 2017 年的新晋独角兽公司相比往年增加了不少,而且那些早就成为独角兽的公司依然在一轮又一轮的融资……

这些独角兽公司们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拿到了最多的钱、得到了最多的关注,现在发展的怎么样呢?2017 年的《独角兽俱乐部》图谱是怎样的?此文为您解读。

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 31 日,IT 桔子共追踪到 124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进入到《2017 年度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俱乐部」榜单》的公司,他们的整体估值为 6155.35 亿美元,平均估值达到 49.64 亿美元。对比 2016 年的独角兽榜单,有 43 家公司新晋加入独角兽,占比 35%;有 15 家公司因为 IPO 上市、挂牌新三板、被收购、拆除 VIE 后更新估值、多年没有融资降低估值等各种因素退出独角兽榜单。

(注:2018 年伊始,就有「自如」和「曹操专车」等公司拿到大额融资,晋级到独角兽俱乐部,我们将放在下一年的独角兽榜单中)

在全部的 124 家独角兽中,有 50.8% 的公司与 BAT 有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其中,估值超过百亿美金的「鲸鱼」公司有 11 家,但有 10 家公司都和 BAT 有关,仅「大疆科技」至今仍然和 BAT 保持着一定距离。

相信随着这些独角兽公司接下来融资轮次的不断升级,被巨头接盘的占比还会提高。毕竟,目前市值不断攀升的 AT 战投会越来越活跃,他们希望通过投资并购降低自身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不管是小米还是「TMD」等新巨头的投资也会越来越活跃,通过资本运作能够强化自身的行业地位以及扩展业务边界。对于创业者而言,这可不是好消息,因为新老巨头的边界不断扩张,垄断优势越来越明显,创业公司很难与其争锋;对于投资人而言,有人接盘或有巨头接盘或许是好消息,但从投出更伟大公司的概率来看,可能也不是好消息。

声明:在这些上榜的 124 家公司中,对于部分公司的估值精准性,我们心存疑虑;同时应该还有少数几家满足独角兽条件的公司被我们遗漏。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挤水分」、也欢迎一起推荐、挖掘那些遗漏的隐形独角兽。

2017年度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俱乐部」榜单

《独角兽俱乐部》公司数据解读

  估值金字塔区间分布 :估值超 100 亿美元「鲸鱼俱乐部」现雏形 

从《IT 桔子 2017 年度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俱乐部」榜单》估值区间来看,我们将其细分为 5 个阶段,做出了如上的估值分布金字塔。

其中,估值在 500 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有 3 家,100-500 亿美元的公司有 8 家。

总的来说,进入「鲸鱼俱乐部」(估值超过百亿美金)的公司达到 11 家,其中蚂蚁金服、菜鸟网络属于阿里拆分业务;陆金所属于平安集团旗下成员,并且股东中也有腾讯;京东金融从京东拆分出来,腾讯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这 4 家都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企业。估值千亿美金的小米科技被云锋基金投资过,算是和阿里「沾点亲」。

另外,在新晋小巨头「TMD」中,美团点评和滴滴出行均与 BAT 有着直接的股权关系;今日头条虽然没有明显站队,但投资方中仍有新浪微博(阿里持股 30% 以上)。

新崛起的快手背后投资方包括腾讯和百度,先进电池、能源存储解决方案服务商「宁德时代」背后的股东包含云锋基金。11 家公司中仅大疆科技和 BAT 没有关联。

接下来估值在 50-100 亿美元的独角兽一共有 12 家公司,如同「鲸鱼俱乐部」一样,这 12 家公司中有 11 家与 BAT 挂钩。

它们分别是:微众银行、爱奇艺、链家网、口碑网、饿了么、摩拜单车、ofo 小黄车、威马汽车、蔚来汽车、WiFi 万能钥匙、优必选科技。

微众银行、口碑网直接来自于腾讯及阿里巴巴体系;链家网得到百度和腾讯的投资;摩拜单车被腾讯投资;ofo 小黄车被阿里巴巴投资;威马汽车、蔚来汽车均被百度和腾讯投资;WiFi 万能钥匙的股东猎豹移动被腾讯投资过;优必选科技拿过腾讯的投资。

这 12 家公司中仅有联影医疗和 BAT 没有关联,其背后股东大多数是国资背景的机构。

再接下来是 20-50 亿美元的区间,一共有 26 家公司,这个区间算是最典型的细分行业龙头聚集地,同时可能也是脱颖而出的创业公司所能达到的高点了,毕竟要实现 50 亿美元的突破,估计必然要与 BAT 挂钩了。

不过这 26 家公司中仍有 15 家有 BAT 背景股东,包括美丽联合集团(美丽说和蘑菇街合并而成)、同程艺龙集团(同程旅游和艺龙旅行合并而成)、微医集团、斗鱼 TV、一下科技(秒拍)、淘票票、猫眼微影(猫眼电影和微影时代合并而成)、旷视科技、商汤科技、喜马拉雅、满帮(运满满和货车帮合并而成)、土巴兔装修网等。

它们分别是目前在垂直电商、在线旅游、互联网医疗、直播、网络票务、人工智能、音频、车货匹配、互联网家装等垂直细分方向的龙头,可惜很早就被收编了。

相对独立一些的公司包括智车优行、柔宇科技、中商惠民等。

此外其他公司大多数是拆分发展的,包括淘票票、金山云、平安好医生、银联商务、首汽租车等。从 26 家公司分布来看,我们发现独立的创业公司分布也仅仅占比四分之一,算是有一席机会,但务必需要成为细分行业龙头,否则将会面临很大挑战。

最后是覆盖了最多公司的 10-20 亿美元区间,一共有 75 家公司,占到全部公司的 60%,可见大多数独角兽公司其实也只是刚刚达到底线而已。

对于这个区间的公司,可能下一步是最危险的,一方面是刚达到 10 亿美元边界,估值随时下跌可能性太大;另一方面如果业绩与现金流不太好的话,退出榜单的概率就更大了。

独角兽与 BAT 关联性解读:超过一半的独角兽和 BAT 有关联

在《IT 桔子 2017 年度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俱乐部」榜单》中,有 50.8% 的公司与 BAT 有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

从前面的盘点中,我们发现估值越高的公司和 BAT 挂钩的可能性越大,尤其是估值要实现 50 亿美元的突破,大概率上都会和 BAT 有或多或少的关联。独角兽榜单中估值超过 50 亿美元的公司达到 23 家,其中有 21 家独角兽和 BAT 挂钩,占比超过 90%。

综合巨头拆分业务、「富二代」公司,我们对全部 124 家公司的背景进行分析,去掉 BAT 关联的、去掉巨头拆分业务融资的,仍坚持独立性的公司有 49 家、占比仅为 39.5%,包括大疆科技、美菜网、智车优行、触宝科技等,随着这些公司估值增长,相信后面被 BAT 收编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创业时代,坚守独立和成长壮大的公司,必然会更艰难。

结语

对于 2017 年,「焦虑」蔓延在整个创投圈,不仅是投资人在寻找下一个还未清晰的风口时充满焦虑,这些独角兽公司的焦虑感则更甚。过去的他们,曾经是市场上最明亮的星星,但到了现在,却在同样面临质疑。这 124 家独角兽中,大多数公司仍旧是亏损的、没有实现盈利;甚至相当一部分公司的商业模式如何、大家不太知道、想象力可能也有限。他们往后如何发展?我们真的不知道。

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如果独角兽真的是创业公司的标杆,那么他们与 BAT 巨头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处理?

BAT 战投是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实力越来越强劲的腾讯和阿里,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最活跃的两家「CVC」,他们通过「买买买」在不断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创业公司是主动拥抱巨头、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还是坚持独立发展、力拼下一个伟大的公司?对于创业者、投资人们都非常值得思索。毕竟放眼过去十多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到目前除开 BAT 之外的第四极公司仍没有出现,到底是即将上市的小米,或者京东、网易这些公司?还是有其他异军突起的创业公司?还没有定论。

创业就像「打怪升级」,成为独角兽公司仅仅是晋级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已,它代表的只是过去的荣耀和光环。如果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与利润、回归到商业的本质,独角兽公司们依然会面临段位下降的风险。在这场游戏中,想要成为最强王者甚至是荣耀王者的唯一路径就是——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源泉。

来源:IT桔子

]]>
SAGE:斯坦福大学已经培养了51位独角兽创始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593931.html Mon, 22 May 2017 16:50:54 +0000 //www.otias-ub.com/?p=593931         199IT原创编译

        投资未来的独角兽几乎是每一个风险投资者的梦想,除了运气,风险投资者话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辨别哪些初创企业有成长为独角兽的潜力。

        事实上,这个工作并不容易,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学宿舍开始创建了Facebook。

        Sage的数据显示了,各大学校友中的独角兽创始人。哈佛仅排在第二位(37位),风投投资者最应该注意的地方是斯坦福大学。 在斯坦福大学校友中,有51位独角兽创始人,包括Elon Musk、Sergey Brin、Larry Page和Evan Spiegel。而加州显然是培养独角兽创始人的温床。

        199IT.com原创编译自:SAG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B Insights:2017年已经新诞生3家独角兽企业 其中2家来自中国 //www.otias-ub.com/archives/560045.html Sat, 28 Jan 2017 01:39:22 +0000 //www.otias-ub.com/?p=560045 199IT原创编译

截至到2017年1月18日,全球共有186家私营独角兽企业,这些独角兽市值6560亿美元,共融资1260亿美元。2016年新诞生42家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企业分布

电子商务是拥有独角兽最多的行业(20%),其次是互联网软件和服务(13%)以及金融科技(11%).

电子商务领域市值最高的独角兽是Airbnb(290亿美元);互联网软件和服务行业市值最高的独角兽是 Infor(100亿美元)和Dropbox(94亿美元);Stripe是金融科技行业市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92亿美元)。

2017年已经诞生三家独角兽企业,分别是中国Q&A网站“知乎”和联合办公空间公司“优客工场”,以及美国基于云的视频会议公司Zoom Communications。

目前,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是Uber,市值680亿美元,其次是小米(460亿美元)、滴滴出行(340亿美元)、Airbnb(290亿美元)和Palantir Technologies(200亿美元)。

在这些私营独角兽企业中,有15家Decacorn,即市值超过100亿美元;还有32%的独角兽市值是10亿美元。

全球大部分独角兽企业位于美国(55%),其次是中国(21%)、印度(4%)、英国(4%)、德国(2%)和韩国(2%)。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B Insight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B Insights:这100家初创企业将重新定义人工智能行业 //www.otias-ub.com/archives/556837.html Wed, 18 Jan 2017 17:00:23 +0000 //www.otias-ub.com/?p=556837 199IT原创编译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投资热门领域,因此我们利用CB Insights的数据整理了100家发展前景最好的人工智能私营企业。

自2012年起,这100家人工智能企业已经完成263宗投资交易,获得38亿美元融资。

投资洞察:

独角兽——这100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中有5家独角兽,分别是汽车科技公司Zoox、机器人初创企业UBTECH、医疗人工智能公司Benevolent.ai和iCarbonX,以及销售科技公司Insidesales.com。

大宗投资——自2014年共有9宗1亿美元以上的投资交易,其中6宗是在2016年完成的,包括汽车科技公司Zoox获得2亿美元投资,投资者包括Draper Fisher Jurvetson和Lux Capital;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公司iCarbonX获得1.54亿美元投资,投资者包括Vcanbio和腾讯;第四季度Voyager Labs获得1亿美元投资;生命科学公司Zymergen获得1.3亿美元B轮投资。

获得投资最多的企业——Zoox共获得2.9亿美元投资;Insidesales.com获得1.99亿美元投资。

最活跃的风险投资者——Data Collective已经投资14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包括Zymergen、Freenome、Citrine Informatics、Cape Analytics和Descartes Labs等;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和Khosla Ventures分别投资了8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最活跃的企业投资者——Bloomberg Beta是最活跃的企业投资者,已经投资7家人工智能企业,包括Deep Genomics、Gigster和DigitalGenius等;三星风投、腾讯控股、谷歌风投和英特尔投资分别资助5家初创企业。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B Insight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B Insights:2016年独角兽企业共获得360亿美元投资 //www.otias-ub.com/archives/555140.html Tue, 10 Jan 2017 16:06:39 +0000 //www.otias-ub.com/?p=555140 199IT原创编译

年度投资趋势

2016年独角兽初创企业融资活动急剧下降,只有144宗投资交易,而2015年则有212宗,投资活动下降32%;投资额(360亿美元)较前一年下降24%。

2016年新诞生42家私营独角兽企业,占独角兽俱乐部的23%,目前独角兽俱乐部已经有184家私营企业。

2016年7家独角兽市值跌至10亿美元一下,因此退出独角兽俱乐部。

从整体来看,2016年独角兽企业市值约690亿美元。

季度投资趋势

2016年第二季度,独角兽企业获得投资额最多,主要是由于Uber完成35亿美元私募股权融资。8月Uber还获得滴滴出行10亿美元的投资。

2016年第四季度,数据中心公司Global Switch获得近30亿美元的投资,投资者包括平安保险等中国投资者。第四季度,企业应用公司Infor获得Koch Industries 25亿美元的投资。这两家企业在2016年加入独角兽俱乐部。

2016年还有4家独角兽企业获得10亿美元以上投资,分别是第二季度Snap获得13亿美元融资;第一季度Lu.com获得12亿美元B轮投资;第二季度滴滴出行获得10亿美元投资;以及第一季度Spotify获得10亿美元投资。

2016年有13家独角兽上市或被并购,分别是Kabam被NetMarble收购、Skyscanner被携程收购、Jet.com被沃尔玛并购、Stemcentrx被AbbVie Ucar Group并购、Lazada被阿里巴巴收购、Jasper Technologies被Cisco Systems收购、Legendary Entertainment被Wanda Group并购、Powa Technologies资产出售,以及NantHealth、Meitu、Nutanix、Twilio和 NantHealth上市。

还7家独角兽市值降至10亿美元以下而退出独角兽俱乐部,包括HelloFresh、Home 24、Global Fashion Group、Wandoujia、Zenefits、NantHealth和Jawbone。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B Insight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B Insights:美国已经有98家独角兽 总市值达372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549187.html Sat, 24 Dec 2016 15:30:48 +0000 //www.otias-ub.com/?p=549187 199IT原创编译

目前,美国独角兽企业已经达到98家。三家市值最高的独角兽分别是Uber ,市值$680亿美元;Airbnb,市值$300亿美元;Palantir Technologies,市值$200亿美元。这三家企业都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而且加州也是美国独角兽最多的一个州,其次是纽约和曼彻斯特。

img

从整体来看,美国独角兽市值共3720亿美元;

这些独角兽企业融资已经超过670亿美元;

拥有独角兽最多的州包括加利福尼亚州、纽约、曼彻斯特,伊利诺伊州、犹他州和佛罗里达州;

获得投资最多的美国独角兽包括,Uber 融资$125亿美元;Airbnb融资$39亿美元;Infor获得$26亿美元投资;Snap融资$26亿美元;Palantir Technologies融资$19亿美元;

除了Infor(纽约),其他四家获得投资最多的独角兽都位于加利福尼亚州;

美国最老牌的独角兽企业是Bloom Energy,在2009年市值超过10亿美元;

新晋独角兽是旅游科技公司JetSmarter,2016年12月才加入独角兽行列;

投资美国独角兽最活跃的企业包括Sequoia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和Khosla Ventures。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B Insight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B Insights:超过1/4的美国独角兽接受过中国企业的投资 //www.otias-ub.com/archives/545229.html Sun, 11 Dec 2016 16:01:20 +0000 //www.otias-ub.com/?p=545229 199IT原创编译

img

今年10月,共享办公场所公司WeWork获得6.9亿美元F轮融资后市值超过160亿美元。但是,投资者并非来自美国,而是来自中国的锦江国际集团、弘毅投资和联想控股。

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超过1/4的美国独角兽接受过中国企业的投资(26%)。投资者包括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网络巨头,也有企业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例如高瓴资本和维港投资。

从总体来看,32家中国企业投资过美国独角兽企业,如Snap Inc.、Uber和23andMe。

investor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B Insight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B Insights:全美20家顶级独角兽成长历程 //www.otias-ub.com/archives/539463.html Thu, 24 Nov 2016 16:13:21 +0000 //www.otias-ub.com/?p=539463 199IT原创编译

img

要成为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利用CB Insights的数据,分析了美国前20独角兽企业在首次融资后花了多长时间市值达到10亿美元的。

前20家美国独角兽企业

line

这些企业中超过1/4在创立三年内获得了首次融资,Snapchat 和Magic Leap是最快的。

还有些企业崛起速度非常快,例如Slack原本是一家游戏企业,转型后发布了工作通讯平台;相似的还有Lyft,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市值增长4倍;Airbnb在一年里市值增长15倍。

生物科技企业的发展速度差异很大,Moderna创立3年就成为独角兽企业,Intarcia Therapeutics则花了15年的时间。

在前20家独角兽企业中有6家首次融资是在2007年甚至更早:Docusign、Dropbox、Intarcia Therapeutics、Palantir Technologies、SpaceX和Tanium。

最快成为独角兽的企业

pie

最快实现10亿美元的投资退出

虽然市值快速达到10亿美元是一个不小的成就,实现10亿美元的投资退出更让人印象深刻。其中,Oculus是最快实现1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退出交易的独角兽企业。

其次是Airwatch,在获得A轮投资不到一年后就被VMWare收购。

Flexus Biosciences是一家免疫治疗企业,也是最快实现10亿美元投资退出的独角兽中唯一一家生物科技企业,被Bristol-Myers Squibb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Jet排在第六位。

这些投资退出交易中规模最大的是Whatsapp,被Facebook以2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在以下列表中,Facebook收购的企业有三家:Oculus、Instagram和Whatsapp 。这说明Facebook在吸纳新兴消费者平台方面的速度非常快。

exit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B Insight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未来独角兽的创始人们给创业者的20条建议 //www.otias-ub.com/archives/540522.html Thu, 24 Nov 2016 13:58:42 +0000 //www.otias-ub.com/?p=540522 1479995872-9312-4f8da41e1a43a761ea842b543-th

 

近日,福布斯推出系列年度榜单。在其中一张榜单上,福布斯对一些有潜力的、市值即将达到10亿美元的企业进行了排名,并对这些公司的创始人进行了采访,总结出了对创业企业来说最重要的20条建议。

1)紧随市场,快速决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当你发现机会时,应迅速做出决策,以免与市场节奏相差太远。

——Checkr联合创始人Daniel Yanisse

2)首先将重点放在市场和消费者上,制造出产品解决某一个痛点。接着将重点放在团队身上,想办法吸引最适合的人,好好建设你的团队。

——Checkr 联合创始人Daniel Yanisse

3)不要瞻前顾后想太多,先把产品做出来投放市场试试看。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你随时可以请律师解决或者换一个商标。最重要的是,你要确定你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如果你发现产品在市场上反响平平,那你就要想办法改进产品了。

——ClassPass 联合创始人Payal Kadakia

4)尽快发现你所擅长的事,并且尽快放下手中其他不重要的工作来专注做这件事。你越快做到这一点,就越有可能为自己的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Collective Health 联合创始人 Ali Diab

5)真诚待人,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不要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甚至伤害他人。

——Freshdesk 联合创始人及CEO irish Mathrubootham

6)创业最有趣的一点在于,从a到b的路径并不是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充满挑战的。为了以最好的姿态迎接这些挑战,你需要为你的团队选择最合适的人员,通过他们的经历寻找应对这些挑战的办法。然后,综合考虑,做出决策。

——Fuze联合创始人 Steve Kokinos

7)在短期内你或许可以自己做决定解决很多问题,不过当你有了自己的团队时,不妨将一些权力适当下放给团队成员,这样就算你临时有事不在公司时,你的团队也可以正常运转。

——Gigster 联合创始人 Roger Dickey

8)雇佣最优秀的员工,并且给予他们比较重大的责任。要警惕,你很容易从你以前的老板们或你认为优秀的领导者身上学到一些坏毛病。尽快解决问题,相信你的直觉。

——Gofundme CEO Rob Solomon

9)有一点非常重要:首先解决你最有挑战性及最主要的问题,不管这些问题关乎你的公司还是个人。如此一来,团队将齐心协力,首先解决公司最重要的问题,在对待他们的个人问题上,他们也会从最重要的开始解决。

——Guardant Health 联合创始人及CEO Helmy Eltoukhy

10)如果你把员工都训练成了“对的人”(yes people),这会对你的公司带来很大的威胁,甚至比竞争对手的威胁还大。创新在于合作、集思广益甚至怀疑。

——HotelTonight 创始人Sam Shank

11)在创业中,两件事非常重要:你的团队成员及你的消费者。在选择团队成员方面,我的合作伙伴Matt Polega设计了一套较为复杂的招聘流程,整个过程会持续几周,考察内容五花八门,从专业技能到是否能够与团队其他成员和谐相处。在研究消费者方面,我则花了一年的时间跟随华盛顿的巡逻队及警探工作,仔细地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

——Mark43 联合创始人 Scott Crouch

12)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耐心。

——Owlet Babycare 联合创始人Kurt Workman

13)要做好准备去面对每天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是你自己造成的,要承担责任,并且尽快解决它。

——Procore Technologies 创始人Tooey Courtemanche

14)第一次创业的人往往固执地坚守于他们一开始的计划,不懂得随机应变。领导者应该知道,在创业时哪些想法应该坚守到底,哪些则可以适时变化。

——Rubrik 联合创始人及CEO Bipul Sinha

15)做一个行动者,不是观望者。同时,学会授权和信任,这二者之间有着微妙的平衡。如果一个领导者从来没犯过错误,人们会很难相信他,因为他可能不知道他究竟在做什么。我喜欢尝试很多不同的方向,因为我认为这是我的使命——推动创意和合作。同时,这也是人们可以信任一个领导者的地方。然而,我见到太多的创业者,他们舍不得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作为创始人,要学会在该下放权力的时候就将权力下放给团队成员。

——Servicemax 联合创始人 Athani Krishnaprasad

16)不要把招聘新员工的活儿全部丢给部门经理或者人力资源部。员工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我差不多把我自己25%的时间花在与可能进入我公司的各种人的沟通和交流上,并且努力寻找各种新方法来激发他们的潜能。

——Sisense CEO Amir Orad

17)要想扩大企业规模,首先,理顺公司的客户群体、关联企业和任何对公司成功有帮助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然后,将这些企业文化融入到组织中,建设好团队,为了成功齐心协力。

——Sumo Logic CEO Ramin Sayar

18) 即使在顺境中也要居安思危,想象每天都有一场硬仗要打。

——Talkdesk 创始人 Tiago Paiva

19)把第一代产品投放市场,然后获取消费者的反馈。对于你的企业来说,这些反馈是无价之宝。在对产品大规模投资并大量投放市场之前,这样做可以帮助你找准市场定位,并对产品进行修正。

——Tenable Network Security 联合创始人 Jack Huffard

20)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要从多个可靠的渠道听取产品反馈。但最终,作为一个领导者,你才是那个有权决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的人。别人只是提供意见和建议,而你不一定要全部采纳。

——Yapstone 联合创始人Tom Villante

  原文:福布斯  编译:jinyounan

]]>
CB Insights:全球174家独角兽企业中有37家来自中国 //www.otias-ub.com/archives/535415.html Thu, 10 Nov 2016 16:36:29 +0000 //www.otias-ub.com/?p=535415 199IT原创编译

截至到2016年10月31日,全球已经有174家私营独角兽企业。

2016年美国新诞生13家独角兽企业,中国则新产生10家独角兽企业。同时,印度尼西亚、日本、尼日利亚、瑞士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产生了首家独角兽企业。

各国独角兽企业分布

美国仍然是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国家,目前全球174家独角兽企业中有96家来自美国。

中国排在第二位,有37家独角兽。

印度排在第三位,有8家独角兽企业。

从区域来看,亚洲一共有55家独角兽企业;欧洲有19家独角兽企业;其中,英国和德国分别有7家和4家独角兽。

img

美国VS.中国

2015年美国新诞生38家独角兽企业;而中国则产生了19家独角兽。2014年美国新诞生26家独角兽企业,而中国则产生了5家。

2016年全球新诞生32家独角兽企业,其中13家企业来自美国,10家企业来自中国。

近几年在新诞生独角兽数量方面,中国和美国差距越来越小;但是,在独角兽企业总量方面,美国仍然占有优势。

vs

全球独角兽企业列表(按市值排名)

list1 list2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B Insight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B Insights:滴滴出行已融资86亿美元 成亚洲获得投资最多的初创企业 //www.otias-ub.com/archives/531965.html Tue, 01 Nov 2016 16:06:28 +0000 //www.otias-ub.com/?p=531965 199IT原创编译

img

亚洲是地球上最大、也是人口最多的大陆,而且在亚洲有52家独角兽企业,占全球独角兽企业的1/3。中国当然是亚洲拥有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国家。

目前,亚太地区科技浪潮蓬勃发展,科技和创新领域的初创企业吸引了大量投资。

我们利用CB Insights的数据,分析了亚太地区获得投资最多的企业。

在亚太地区的15个国家中有8个国家至少有一家初创企业曾获得1亿美元以上的投资,6个国家有独角兽企业。

除了中国的37家独角兽企业外,印度也有8家独角兽企业。其他亚洲国家独角兽企业还包括,韩国的Coupang、CJ Games和Yello Mobile;新加坡的Grab和Garena Online;日本的Mercari;以及印度尼西亚的Go-JEK。

亚太地区获得投资最多的初创企业是中国的滴滴出行,已融资86亿美元,目前估值338亿美元。

list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B Insight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曾经的“独角兽”们 他们都老了吗他们在哪里啊 //www.otias-ub.com/archives/510740.html Thu, 25 Aug 2016 09:26:58 +0000 //www.otias-ub.com/?p=510740

  (实习记者 单韬)独角兽公司是风投行业的术语,指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公司;达到这一要求的公司集合则被称为“独角兽俱乐部”。与之相关的,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被称为“十角兽”,而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则被称为“百角兽”。2013年,Cowboy Ventures的创始人Aileen Lee撰写文章《Welcome To The Unicorn Club: Learning From Billion-Dollar Startups》(下简称《欢迎加入独角兽俱乐部》),普及了“独角兽”这一概念,并建立独角兽公司数据库,对2003-2013年有资格被称为“独角兽公司”的美国企业进行统计和分类。自此之后,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而CB Insights、《财富》杂志等也纷纷开始对全球独角兽公司和潜在独角兽公司进行观察和统计。

全球独角兽公司:主要来自美国和中国

据CB Insights即时更新的独角兽公司榜单显示(截止2016年8月16日),2016年,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169家企业进入独角兽俱乐部。其中,美国企业在数量上领先,多达95家,占比超过一半,在排名前十的独角兽公司中;中国企业则次之,有33家入围,占比将近二成;入榜的企业还来自印度、德国、英国等国家;在排名前十的企业中,美国企业有5家,中国企业4家,印度企业1家。与之相比,在2013年的《欢迎加入独角兽俱乐部》中,Aileen Lee则仅对美国企业做了统计,并称,在2003-2013年间有资格进入独角兽俱乐部的美国企业共有39家。两相比较,在短短3年内,美国企业的上榜名单数量上翻了不止一倍,其他各国企业也不断加入此俱乐部,独角兽公司的发展态势似乎欣欣向荣。

1472117097-6301-2016-08-25

有意思的是,中国人对本国独角兽公司的关注度并不与它们的估值成正比。据今日头条算数中心数据统计,在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20日期间,在“独角兽”公司相关阅读量(即提到公司名称与“独角兽”的文章被阅读的次数)中位列第一的是滴滴出行,阅读点击量逾2274万;饿了么则位居第二,点击量高达1914万。然而,在独角兽公司估值排行中,饿了么仅位列全球第24、中国第9;此外,估值位列全球第2、中国第1的小米在中国读者关注度排行中则位于第8,也许在人们心目中小米已经大到不被归类为一个初创公司了。除了滴滴出行和饿了么外,阅读量超1000万的企业还包括贝贝网、蘑菇街、大疆创新等。

1472117098-3735-2016-08-25

消费者导向公司略占上风

在产业划分上,Aileen Lee在2013年将独角兽公司分为消费者导向型和企业导向型两类。在39家美国独角兽企业中,面向消费者的公司多于面向企业的公司,约占总数的六成。

而在CB Insights即时更新的独角兽公司名单中,则将产业分为应需服务、硬件、互联网软件和服务、移动端软件和服务、电子商务/市场、大数据、社交、媒体、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机器人、游戏、服装配饰、卫生保健、其他交通、金融科技、广告科技、绿色科技、无人驾驶技术、教育技术共21个板块。其中,电子商务/市场、互联网软件和服务、金融科技产业的独角兽公司数量最多,大数据、卫生保健、应需服务则次之。

但有趣的是,在排名前十的独角兽公司中,排名第1的Uber和排名第3的滴滴出行均属应需服务产业,排名第2的小米则属硬件产业;电子商务/市场产业公司有Airbnb、新美大(中国互联网+)2家,金融科技产业仅陆金所1家。可见独角兽公司产业分布的总体态势并不能与公司估值表现优异的独角兽公司的产业分布划等号。

 有人上市,有人寂寞

从CB Insights提供的数据中看到,现存独角兽公司大多非常年轻,最早成立于2009年,最迟则为2016年,而大多数公司则在2013-2015年间成立,“年龄”不超过3岁。数据亦显示,在这段时间内,新增独角兽公司数量的变化也起伏颇大:在2011年-2015年间(截止2015年4月13日),每年新增的独角兽公司数量不低于10家。在2014年前,新增公司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13年,即“独角兽公司”这一名词广泛流传的这一年,独角兽公司数量激增,呈井喷之势;虽然在2015年,这一增长趋势快速回落,但总体上最近五年来,独角兽公司的增长速度远高于2003年-2013年的平均水平(据Aileen Lee统计,2003年-2013年,平均每年新增的独角兽公司数量仅4家)。

1472117098-4020-2016-08-25

对比Aileen Lee2013年发布的美国独角兽公司名单和CB Insights即时更新的全球独角兽公司名单,排除已经上市的21家公司,原39家公司仍活跃在独角兽俱乐部中的仅余5家,有11家被收购,另有2家身陷被迫退出独角兽俱乐部、未上市且未被收购的尴尬处境;而在已上市的公司中,以谷歌搜索得到的新闻报道为依据,有3家公司上市之际面临市值缩水的窘境;而在被收购的公司中,也不乏经营惨淡无以为继、因而被业内巨头收购的原因。不仅美国的独角兽公司如此,中国的“独角兽们”也存在缺乏“独立性”的问题——在上榜的33家中国独角兽企业中,有11家企业获来自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的投资,占比超三成,排名前十的滴滴出行和新美大(中国互联网+)便是典型;除BAT外,京东、新浪也是部分中国独角兽企业融资的部分主要来源。

1472117098-1911-2016-08-25

发展不顺的独角兽公司主要在于内外压力的交迫:外有谷歌、Facebook(它在几年前自己就是一头独角兽)、BAT等行业巨头施压收购、推出同性能产品以打压,内有公司资金链运转不畅、投入高而产出低、技术与概念变现困难等问题

以一度风靡的印象笔记(Evernote)为例,印象笔记于2008年创立,在2012年获得7000万美金的融资,同年跻身独角兽公司俱乐部,获用户和资本的广泛关注,一时风头无两。然而,眼下的情况是,自2015年开始,印象笔记几度裁员,关闭全球三个地区的办公室(占总量的30%),其创始人兼前CEO菲尔•利宾(Phil Libin)也在2015年6月辞职,称“对CEO份内职责‘没有激情’”。

印象笔记命途如此坎坷的原因之一或许在于其业务开发战略的失误——业务过于零散,尚未形成一条稳定、高效且合适的收费模式,收益堪忧;此外,来自苹果笔记、Google Docs等同性能产品的市场竞争,更使它步履维艰。印象笔记这一似入迟暮的现状为同侪们敲响了警钟:独角兽公司能够存活多久?它们的未来会是怎样?对于那些空余名号、实力欠佳的独角兽们来说,勉力上市、被收购或是逐渐走向衰败,光明的出路在何方?这仍是一个未知数。::__IHACKLOG_REMOTE_IMAGE_AUTODOWN_BLOCK__::0

 来源:财新网 数据来源:cbinsights、Aileen Lee(2013)《欢迎加入独角兽俱乐部》,今日头条算数中心

]]>
CB Insights:2016年上半年新诞生12家独角兽企业 //www.otias-ub.com/archives/507005.html Tue, 16 Aug 2016 15:58:42 +0000 //www.otias-ub.com/?p=507005 199IT原创编译

img

2016年上半年新诞生12家独角兽,相当于2015年第四季度的水平。

2016年第二季度新诞生7家独角兽。尽管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多产生2家独角兽,但是前两个季度新产生独角兽数量都维持在个位数,和2015年的水平相差悬殊。

quarterly

北美新诞生独角兽数量反弹

第二季度北美新产生5家独角兽,包括Human Longevity, Zoox和 SMS Assist等。亚洲独角兽产生数量继续下滑;欧洲第二季度没有产生独角兽企业。

region

1亿美元以上大宗投资继续下滑

2016年上半年共有55宗一亿美元以上的投资交易,第一季度30宗,第二季度25宗。数据显示2016年各地大宗交易下降明显,以北美为例,2016年第二季度只有14宗1亿美元以上的大额投资,不足2015年第三季度的一半(37宗)。

NA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B Insight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美共同基金宠爱“独角兽” 激进投资回报惊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506884.html Thu, 11 Aug 2016 17:09:11 +0000 //www.otias-ub.com/?p=506884 一些美国共同基金通过在优步(Uber)、Pinterest等非上市公司的大举押注强化自身的投资绩效,这些公司的估值上升速度要远超股市的整体上涨幅度。

1470935338-9595-Kau-fxuxnap3449778

共同基金业者强调,他们对未上市初创科技公司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不过他们所倚赖的资金来源,是数以百万计美国民众为养老所做的储蓄。

路透一项针对基金文件和其它数据的分析显示,一些基金采取了更激进的投资策略,在上述公司的投资持股比例超过了基金资产的5%,在一些案例中获得巨大估值,从而大幅跑赢指标和同业对手。

共同基金的参与也帮助增加了所谓独角兽企业的数量。那些估值在10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企业通常被称为独角兽企业。

但这些投资都有较高风险。其中许多都是尚未盈利的新公司。比起公开交易的股票,这些公司也更难定价,且更难出售。

Buckingham资产管理公司的研究主管Larry Swedroe称,这可能在低迷时期伤及投资者,因为遭遇投资者赎回的基金经理,或许不得不出售上市公司股票,同时降价处理未上市公司资产。

“出于这个原因,私人公司通常都以很大的折扣交易,”Swedroe称。

但逢市场行情上涨,它们则有助支撑业绩。比如,据路透旗下基金分析公司理柏(Lipper)的数据,对优步和其它未上市公司的押注令Hartford Growth Opportunities Fund(HGORX)基金公司在截至10月31日的十二个月回报率达12.7%,而其同业的平均回报率为5.2%。

Hartford规模45亿美元,在2015财年业绩报告中,优步被列为贡献度居前的个股,另外并列的个股还有亚马逊Netflix。据Hartford披露的信息,该基金所持优步股权的市值飙升156%至8250万美元。

基金持仓数据显示,Hartford在尚未IPO公司的持股,占净资产的近6%,而多数其他类似基金的比例则保持在1%以下。Hartford未予置评。

在未上市企业的投资,可以强化基金的相对表现,因为这类投资不在比较的指标指数之内,而有些投资表现已远远超过股市。

富达投资Contrafund在内容分享公司Pinterest持股的估值,比2013年10月初始投资时增长了两倍至4.8亿美元,而标普500指数同期的涨幅仅为25%。

富达在一篇声明中表示,这类投资“在少数几只做这种投资的富达基金中,只是很小的仓位。”

长期而言,对于像规模1090亿美元的Contrafund这种大型基金而言,这些持股对业绩表现的影响可能不像对于小型基金那么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