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隐私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6 Oct 2019 08:25:4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IGI:2019年全球网络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45289.html Wed, 16 Oct 2019 22:23:53 +0000 //www.otias-ub.com/?p=945289 独立智库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携手互联网协会发布了“2019年全球网络调查”。

1.在助长网络不信任方面,社交网络仅次于网络罪犯

75%的受访者认为Facebook、Twitter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是不信任网络的原因。

在加拿大和英国(89%)、尼日利亚(88%)、美国(87%)和澳大利亚(83%),大多数人不信任社交媒体。在日本(49%)、突尼斯(60%)、香港(63%)和韩国(64%),受访者更可能信任社交网络。

虽然网络犯罪分子(81%)仍然是互联网不信任的主要原因,但大多数受访者(62%)表示,缺乏网络安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那些担心自己网络隐私的人比过去更担心了

8/10的受访者(78%)担心他们的网络隐私,超过一半(53%)的人比一年前更担心了。

不到一半的受访者(48%)认为政府在保护在线数据和个人信息方面做得足够好,其中北美(38%)和八国集团(39%)的信任度最低。

3.大多数人曾相信假新闻

86%的受访者至少有一次被假新闻迷惑过,44%的受访者有时或经常被迷惑。只有14%的人“从未”被假新闻欺骗过。

77%的Facebook用户表示他们在Facebook上看过假新闻,其次是Twitter(62%)。

4.对互联网的不信任正在导致人们改变网上行为

将近一半的受访者(49%)表示,因为不信任网络导致他们在网上披露的个人信息更少了;43%的受访者会更加谨慎地保护自己的设备;39%的受访者会选择性地使用互联网。

5.互联网带来的偏见屡见不鲜

受访者对用于面部识别系统的算法(47%)和搜索引擎(46%)的无偏见程度的信任度最高,对用于社交媒体新闻提要的算法(32%)和预测性策略(34%)的偏见程度的置信度最低。

6.“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和“加密货币”等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个谜

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对加密货币(36%)、暗网(24%)或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22%)有所了解,尽管这些话题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Fleishmanhillard:安全隐私禁忌让女性止步于社交分享 //www.otias-ub.com/archives/29679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96791.html#comments Tue, 02 Dec 2014 01:01:12 +0000 //www.otias-ub.com/?p=296791 女性素来是社交分享的主力军,但网络环境的不安全性,隐私的泄漏等开始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女性的社交分享行为

1

超过35%的美国女性表示他们对网络隐私和安全的担忧逐年增加,而对安全的顾虑扩展至他们的社交分享行为,29%的人表示他们对于在社交上分享的内容更加谨慎了

对中国女性而言,这两个数据尤其显著,分别为52%和39%;巴西女性则分别为44%和61%。报告发现1/10的千禧一代女性因为社交媒体的帖子而陷入“麻烦”。而很多女性也发现诸如宗教,政治和性爱这类话题是社交分享的禁忌

via:199IT编译自marketingcharts

]]>
//www.otias-ub.com/archives/296791.html/feed 1
Acquity:可穿戴设备个人数据也好说 //www.otias-ub.com/archives/269985.html Thu, 28 Aug 2014 01:45:28 +0000 //www.otias-ub.com/?p=269985 根据 Acquity Group对2000位美国成年用户的调研,40%的用户愿意为了获得折扣或优惠券分享可穿戴设备收集的个人信息。60%人称他们愿意分享他们的车内信息以获取类似的回报

20140827223422

用户乐意分享信息但不意味着他们就毫不在意隐私安全了。事实上80%的用户表示他们担忧联网可穿戴设备的隐私安全,57%的人表示数据骇客和泄露阻碍他们使用可穿戴设备

一切的迹象表明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物联网设备在未来几年将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势头。根据Acquity的调研,30%的用户已经或计划在未来两年在家中部署诸如智能恒温器,自动真空吸尘器和智能冰箱等物联网设备。7%的用户拥有可穿戴物联网设备,而这个比例在2015年和2016年有望上升至14%和28%

可穿戴设备类型方面,13%的用户计划来年购买监测个人健康的可穿戴设备,33%的人则计划在未来5年内购买类似的产品

性别对于可穿戴设备的认知和采用上存在很大的作用。整体上,听说过物联网技术的男性是女性的两倍,计划购买物联网设备的男性比例也接近女性的两倍(16%对10%)。但是在分享数据方面,两者的态度基本一致,为了利益故,隐私可以抛

Via:199IT编译自mediapost.

 

]]>
美国民众网络隐私悖论—关心多于保护行动 //www.otias-ub.com/archives/222840.html Fri, 09 May 2014 04:09:19 +0000 //www.otias-ub.com/?p=222840 随着消费者的数字生活越来越丰富,他们仍不确信公司如何管理(处理)其个人隐私。事实上,GFK在2014年4月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美国网民较去年更关心公司如何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

172744

这些担忧并不仅在某个年龄段存在,各年龄段的大多数受访者都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对公司而言,网民对在线隐私和安全的担忧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Radius Global Market Research在2013年12月的调查显示,超过3/4的网民同意或至少有些同意,如果他们觉得隐私被侵犯,他们会停止使用服务、产品或者网络购物。

另外,消除这些担忧的公司可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成果:78%的网民表示他们只会在值得信赖的公司购物。超过2/3的网民承认他们仅仅只从能够成功管理他们数据的公司购买东西。而且如果觉得他们的隐私被更加重视的话,其中的大多数愿意付更高的价格。

172689

虽然消费者对个人隐私越来越关心,但Radius机构发现很少有人经常更改他们的密码:只有39%的美国网民“定期地”更改他们的电脑密码,并且只有1/4的网民会“定期地”更改他们在平板电脑、家庭网络或者智能手机上的登录信息。

172706

即使当真实的威胁发生时,消费者仍然不太可能采取措施。上个月,一个在互联网上最广泛使用的安全套接层加密程序的安全漏洞——Heartbleed——威胁了超过500,000个网站上的用户隐私。一份由Princeton Data Source提供给Pew Research Centers ’Internet Project的4月份的研究报告显示,受访者中有64%听说了Heartbleed漏洞,但其中只有少于2/5的人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在线账户,并且只有少于3/10的受访者担心他们的个人信息处于危险状态。

]]>
eMarkete:折扣会让一些美国消费者忽略他们对隐私的关注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74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745.html#comments Wed, 26 Mar 2014 01:22:59 +0000 //www.otias-ub.com/?p=168745 41%的人甘于为了折扣让商家使用个人隐私信息

因为数字科技的进步,这使得了个人、公司和机构的信息易于获取,所以美国网民越来越关心个人隐私。

TRUSTe的Harris Interactive做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今年90%的美国网民已经采取行动来保护他们的网络隐私。这一数字从2012年开始就未改变过;而2013年这些网友在保护网络隐私方面采取了更多行动。

d1

71%的网民说他们通过浏览器设置自动删除cookies,清楚缓存或浏览记录,这比2012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更多的人说他们自己掌握自己的隐私——82%的被访者选择手动删除cookies和清楚缓存和浏览记录,这一数字在2012年是79%。

此外,在这项调查中,35%的被访网民更是固执的保持一定程度的隐私——他们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已经停止了与一家公司的合作业务。

d2

但是,如无例外,有一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可以让商家在大量产品和服务上使用他们的个人数据。根据2013年10月Etailing Solutions做的一项调查中显示,41%的消费者赞成或非常赞成:他们愿意让商家使用他们的个人数据,来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折扣。

这项调查发现年轻的受访者更愿意为了折扣让商家使用他们的个人信息,19%年龄在18-24岁的消费者表示他们特别认同这个观点。

]]>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745.html/feed 3
McAfee:老年用户开始变成分享控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546.html Wed, 26 Mar 2014 00:23:05 +0000 //www.otias-ub.com/?p=171546 当面对线上隐私时,老年用户显得并不是那么明智了

根据McAfee数据,97%年龄在50-75岁的用户每天都会上网。大部分人上网主要是购物、访问银行账户、付费以及处理其他个人和生意相关的事情。当然,也有80%的人会上社交网络,并且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会每天登陆社交网络。

Facebook是最火爆的社交网络——第三季度报告将Facebook与Google+和Twitter进行对比,二者分别不足35%和22%。尽管回避了更多受争议的社交网络工具,如Snapchat,一个用于快速上传色情图片然后10秒内进行删除的平台,老年用户仍是社交网络中易受影响的群体。

1

将近四分之三年龄在50-75岁之间的社交网络用户担心他们的网络安全,特别骗子和身份盗用,并且认为拥有社交网络账户会增加他们的风险。

2

可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喜欢分享联系信息。然而,在分享的可能性如邮件地址(55%)和更可跟踪的信息如手机号(33%)或家庭地址(25%)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三分之一的被访者认为分享个人照片给朋友或包含重要人士的个人信息是没问题的。此外,一半的人使用过线上约会网站,这些网站需要填好详细的个人资料才能获得精确的匹配或认识其他人。

]]>
eMarketer:数据显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青少年中间的渗透出现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76.html Mon, 25 Nov 2013 21:58:13 +0000 //www.otias-ub.com/?p=174276 自2012年,电子邮件、社交网络的使用已经呈现下滑

根据Hart Research Associates为非营利机构Family Online Safety Institute(FOFSI)在2013年10月份做的一项调查,在2012年和2013年之间,美国年龄在13岁到17岁之间的青少年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出现了一个大的跨越。

该项调查发现,在这一年龄段,2013年智能手机的渗透率由2012年的43%飞升到了64%。平板电脑的使用出现了戏剧性的增长,由2012年的45%爬升至2013年的67%。调查还发现,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在16岁到17岁的男生之间为最高,达到74%。

1

青少年忙于各种各样的数字活动,然而最常做的是与各种各样沟通有关的活动。87%的被访者表示他们经常发送或接受短信。其次是玩移动/在线游戏(82%),紧随其后的是电子邮件(81%),社交网络(81%),在线即时通讯(71%)和使用Instagram(42%)。有趣的是,有几项活动在2012到2013年之间出现了大幅下滑,这包括电子邮件的使用、即时通讯和Twitter的使用。与此同时,在此期间Instagram的使用攀升了12个百分点。

2

担心隐私是否导致了青少年降低了社交媒体的使用频次呢?FOFSI发现,3/4的被调查者非常或多少有些但系他们的网络活动会侵犯他们的个人隐私。

至少一些被调查者正在采取措施来限制访问他们的个人信息。几乎70%的被访者在他们的数字设备上自动键盘锁——PC/、手机或平板电脑。2/3的被访者设置了他们的社交媒体账户,仅供好友可以查看他们的个人信息。并且超过一半的人通过经常更换密码来保护他们自己的隐私。

]]>
Reason-Rupe:美国人最不相信Facebook会保护个人信息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60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609.html#comments Sun, 15 Sep 2013 02:03:49 +0000 //www.otias-ub.com/?p=151609 Reason-Rupe进行的调研发现,61%的美国人一点都不相信Facebook能够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使得Facebook成为众矢之的,信任度落后于Google,IRS,ISP和NSA。

Facebook取得如此之高的不信任度,显然跟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数据更加敏感有关,人们往往会在社交网络上面,跟好友互动,抒发个人感想,其真实的社交身份属性也使得这些数据更为敏感。除了政府更喜欢索要这些数据外,这些宝贵的用户个人隐私数据也被认为是真正了解用户的关键,是广告主流口水的对象,也是Facebook广告赖于成功的基础。

Via Reason Magazine

]]>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609.html/feed 1
Pew:3成美国人在线分享自己的住址信息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456.html Wed, 11 Sep 2013 00:55:36 +0000 //www.otias-ub.com/?p=149456 尽管网络隐私、数据滥用的话题争论不休,但这似乎不妨碍美国人继续在线分享数据。

分享照片比例的人最高,达到66%,然后是生日和电子邮件地址。30%的人甚至分享家庭住址。这些分享行为说明这年头的人是多么热爱社交,为了社交可以贡献各种隐私数据。

]]>
Immersion:Email元数据透露了哪些隐私?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731.html Fri, 12 Jul 2013 15:39:05 +0000 //www.otias-ub.com/?p=131731 美国科技博客Techdir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迈克·马斯尼科(Mike Masnick)抱怨说,对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收集民众使用手机和电子邮件的元数据(正如斯诺登所泄漏的那样)的行为,“因其只是涉及元数据而认为这种行为无所谓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元数据。”其论据是,实际上,你无需阅读他们的电子邮件或者窃听他们的手机通话,通过这些元数据便可以了解许多有关用户信息,包括他们与谁交往以及可能谈论什么。

巧合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本月发布了一款叫做Immersion的工具,这款工具让人们能够分析自己的电子邮件元数据,该工具可以搜索用户的Gmail电子邮件账户,只查看其中电子邮件的元数据(发件人、收件人、抄送人以及时间标记字段),然后绘制并呈现用户联系网络的概况图。

如果你放心把这些数据交给这个MIT研究小组的话——他们承诺可以让你过后删除这些数据,那么不妨一试,看看这款工具会揭示有关你的哪些个人信息。该研究小组告诉我,到目前为止,已有210,000人运行了这款工具。我是其中之一。以下是我自己运行Immersion后得到了概况图,这幅图显示了我从2004年开始使用Gmail以来的联系网络概况。我已在这幅图上删除了我的联系人姓名(出于隐私保护的原因),但对部分节点和集群做了标注。MIT教授伊森·扎克曼(Ethan Zuckerman)曾与产生这款工具构想的学生合作过,他在公开自己的联系人方面不像我那样拘谨。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工具之所以可以做到这点,只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把一切存档。我保存了70,000多份电子邮件,没有删除它们。

在2009年和2010年,我的电子邮件的数量达到最高水平,当时我把自己的个人电子邮件账户用于工作。引起我注意的是,我的联系人集群的分布形态。配偶或恋人很容易识别,而且也很容易发现为我部分报道提供消息的人——窥探者可能对此感兴趣,因为这些人与我的联系网络中的其他人都没有联系。

《卫报》(Guardian)撰稿人约翰·诺顿(John Naughton)说:“事实是,正如我在两周前所述,间谍想得到的正是元数据,其原因很简单,因为元数据是可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的,因此是可以搜索的。正是如此才使得互联网规模的全面监控成为可能。”

如果没有其他情况的话,那么这款工具是量化哪些联系人对你有多重要的一个方式,而且由于可以滑动时标,你可以看到有些联系人对你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起伏变动,代表他们的气泡会膨胀或收缩甚至消失。即使这些只是元数据,但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我的社交网络的话,几乎和在阅读旧电邮或者在谷歌即时通讯服务gchat上度过时光一样令人印象深刻。

这款工具的开发者表示,该工具的发布与这次NSA收集个人信息的秘密曝光没有任何关系,但他们也表示,希望这款应用程序会促使人们认真考虑隐私问题。这个工具的网站说:“这款工具通过显示已与别人分享的用户数据,帮助用户探索隐私信息。”

我问他们这里的“别人”是指谁。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迪帕克·贾格迪什(Deepak Jagdish)通过电子邮件回复说:“是指用户已经让自己的数据与其进行分享的那一方,在这个例子中,这个对方是谷歌,因为我们目前正使用Gmail作为电子邮件提供商。”

由于我们如今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大多数数字通信由第三方负责的时候,我们都在不断把大量的数字踪迹留给他们,而这些数字踪迹透露了太多关于我们的信息。当谷歌推出社交网络Buzz时,谷歌促使其用户最亲密的Gmail联系人群信息被公开。这个隐私保护方面的错误让谷歌感到后悔,而谷歌的声誉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当然,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情报机构对这些数字踪迹感兴趣。

如果你不使用Gmail的话,那么你可以使用沃尔夫勒姆研究公司(Wolfram Research Company)提供的一个工具来进行类似的分析。那么,对于用户提交的所有这些有价值的元数据,Immersion开发小组计划做些什么呢?

贾格迪什说:“我们让用户能够保存自己元数据的首要原因,是当他们下次来访时可以更快地启动概况图的生成进程。此外,在未来,我们还计划为所有已保存各自Immersion档案的用户计算一些汇总统计数据,但我们决不会公布任何个性化形式的任何数据。”

不过,在你使用这个工具之后,如果你确实担忧自己的个人隐私的话,你或许应该删除自己的数据。

via:福布斯中文网

]]>
eMarketer:2013年巴西电商销售额达132.6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98776.html Fri, 08 Mar 2013 03:13:41 +0000 //www.otias-ub.com/?p=98776 巴西消费者们愿意提供更多自身信息,以换取更优质的服务
巴西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民众的消费欲望异常强烈——无论是通过网上还是通过线下。eMarketer预测该国今年的电商销售额能达到132.6亿美元,成为拉美洲巨大网络消费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到2014年,这一数字还会以超过两位数的比例迅速增长。

就在商人们不断涌入这个高速发展市场的同时,巴西消费者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racle于去年八月对全球部分国家网民做出的调查显示,有一半身处巴西的受访者认为零售体验“非常重要”。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地方的消费者:相较之下,28%的中国人亦持有上述观点,是第二多的国家。

巴西网民同样重视购物过程中的个性化程度和服务的水准。有近半受访者认为恰当的个性化措施对他们来说不可或缺,更有超过65%的人强调了消费时服务的重要性,库存水平、付费流程和与销售人员之间的互动是个中关键。
反过来看,这个国家的居民也很乐于助商人们一臂之力,以实现他们自身的期许。在所有受调查的国家中,巴西的消费者是最愿意将自身信息提供给零售商的:有七成网名表示愿意毫无保留的提供相关数据。也许是因为这样有助于使他们的消费体验更加顺畅。

不过这份报告并没有把网购消费和实体店购物区分开来,热衷网购的顾客比例越大,他们也越热衷于将自身的期望反馈出来。网购旅程感受的好坏直接受到商家对台式机及移动终端等电子渠道投入的影响。
eMarketer预测,到2016年,进行网上购物的巴西网民将会达到四成。
199it编译:@阿葛_de_Amoy
]]>
TRUSTe:66%的智能手机用户担忧隐私安全 //www.otias-ub.com/archives/92928.html Wed, 30 Jan 2013 02:30:15 +0000 //www.otias-ub.com/?p=92928 根据TRUSTe的新调研,66%的智能手机用户相比一年前更担忧他们手机的隐私安全。7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避免使用那些不能保护他们网络隐私的智能手机应用的使用。

这个调研刚好跟Webcredible的研究相呼应,他们发现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是阻碍移动电商发展的主要障碍。

这些受访者的普遍担忧是手机被黑,或被病毒感染导致个人信息被破译或窃取。也有在其他人能看到的环境下在手机上输入卡号的同样担忧。

Truste 2013年针对英国2006名用户的网络调查发现88%的英国网民担忧网络隐私,43%的人不相信拥有他们个人信息的企业,91%的受访者称他们会避免跟不能保护他们隐私的企业打交道。

网络购物是用户最关心的,88%的人担忧他们的隐私,然后是社会化媒体的使用隐私问题,为86%。

有趣的是,40%的网购用户频繁或经常担忧他们的隐私。

研究还发现84%的网上银行用户有隐私顾虑,使用移动app和电子邮件的人则分别为80%和76%

96%的英国网民希望能够控制决定谁可以监测他们的网络活动,收集他们的信息。根据 EU Cookie Directive,12%的英国TOP 50网站已经采取行动遵循该法规。

199it编译:http://www.datatmt.com/archives/36907.html

]]>
eMarketer:隐私问题使用户远离社交网站注册 //www.otias-ub.com/archives/92594.html Mon, 28 Jan 2013 01:44:11 +0000 //www.otias-ub.com/?p=92594 尽管社交网站注册很方便,但隐私问题已开始显现

社交网站先是分享信息,接下来就是登录。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在访问网站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交网络标志旁边总有个“登录”按钮,允许他们使用网络身份登录。

对用户和社交网站来说,用户注册都有很多好处。对社交网站来说,注册提供了他们获取用户数据的入口;而对用户来说,注册比在其他网站上填写注册信息要快捷简单,还不用记住一堆注册信息。

但是仍然有很大比例的用户不会去点击这个按钮。

根据Gigya十二月的统计数据,网站或移动app的运营公司为宣传推广设置了“登录”功能,但美国47%的互联网用户从来不会去登录这些网站或者移动app。

Gigya发现,在使用Facebook、Twitter或类似网站的用户中,“方便”是他们注册的第一动机。现在互联网用户的登录ID和密码越来越多了,在注册的用户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提到,网站允许简单地使用现有的网络信息进行注册,可以避过不填冗长的注册表格。

有一小部分但并非无足轻重的受访者可能代表了大多数注册用户的想法,他们特地登录社交网站就是为了向大家分享信息和互动,这是很受欢迎的自我推广心态。

对于那些选择不注册的受访者,隐私问题是他们犹豫不决的主因。那些不注册的受访者向Gigya表示,个人信息被转让或者使用不当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

除此之外,40%不注册的受访者提到他们不希望自己在网上的每一个举动都被发布到社交网络上,无论是在交友网站上注册,还是参加一次比赛,或者搜索一个食谱。然而登录之后并不是所有的社交网站都会自动更新用户的一举一动,它往往只是不太明确哪些需要或哪些不需要更新——更新需要用户的允许。

用户的误传以及网站的不良行为,可能对社交网站的注册有很重要的影响。调查发现,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网站运营公司会把他们获取的用户注册信息卖给第三方,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网站运营公司会给他们的社交网站好友发送垃圾邮件。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同时还得发挥注册的最大效用,也为使他们的保密措施更清晰,一些宣传推广可能是必要的。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信息的使用是受隐私保护的,并且能够得知注册信息是如何使用的,这会让他们感觉好受些。

整个互联网的隐私问题都已赫然显现,如果网站运营公司还希望继续收集用户信息,他们需要采取更好的隐私保护措施、更负责任地处理用户数据、更努力地进行自我管理,使用户知晓他们做了什么、没做什么。

199it编译分析:灵感落脚地

]]>
abine:揭秘在线监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91555.html Tue, 22 Jan 2013 01:15:39 +0000 //www.otias-ub.com/?p=91555
在线监视无处不在,但并不容易理解,因为这个涉及到上百个公司,具有复杂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JS代码,Cookie到irame等无所不包。
每次你浏览网站,你的行为就会被收集,比如你看到的,读到的,买的东西是啥,还有你来自哪里,你属于什么类型。广告主和网站凭借这些数据就可以判断你是谁,推断你的收入,宗教,政治偏好和兴趣等,进而给你定向投放广告。有些数据甚至还可以用到其他方面,比如你的保险费率,信用评级等。
Abine为此跟其他公司一道制定了下面这张信息视图,告诉我们网络监测是如何发生的,他们在收集那些信息,以及用户应该如何应对。
主要的网站监测技术:Javascript,图像,Flash cookie,iframes
最主要的信息收集公司:Facebook,google和Twitter;这些收集用户数据的公司包括社交网络提供的社交按钮,广告网络以及第三方监测公司
他们收集的信息类型:购买,点击和网站浏览记录;社交网络活动和档案信息;阅读的文章内容;通过这些信息他们可以了解宗教,政治,信用等级,性别,健康状况等
负面的危害有:更低的信用分数或等级,价格趋势,更高的保费,失去工作机会,身份被盗
如何保护:使用禁止追踪工具;掌握社交信息控制权;使用HTTPS或VPN加密连接;删除个人的敏感信息;支持隐私保护法案;保护你的个人信息,提交个性信息时慎重

199it原创分析

]]>
eMarketer:对待个人隐私,消费者说一套做一套 //www.otias-ub.com/archives/84942.html Fri, 14 Dec 2012 01:15:45 +0000 //www.otias-ub.com/?p=84942 那些知道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数据的用户也许会采取行动

如果你问消费者是否担心隐私数据信息泄露时,他们会回答YES。尽管如此,eMarketer在最新报告《数字隐私的困境——消费者有时说一套做一套》中指出:消费者对于隐私数据的担忧远没有说的那么严重。尽管人们嘴上说关注隐私保护,但是实际行动中往往做出妥协。

2012年6月,Harris Interactive受TRUSTe(一个从事隐私相关服务的企业)委托,对美国网民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对隐私数据有所担忧。但是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会“时不时”或者“经常性的”有这种顾虑。调研结果说明:只有一小部分网民对个人隐私严重担忧,远小于庞大的网民群体。

与此同时,尽管很多受访者表示,他们会进一步加强隐私数据的保护,但是他们并不总是采取实际行动。消费者表示今后在给出个人信息时会更加吝啬,这起码说明他们已经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并且摆出一幅要更加认真对待的样子。

限制消费者在隐私方面进一步采取行动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对网络知识的理解。2012年2月,Pew针对搜索引擎使用状况进行的研究发现:只有38%的成年人表示他们知道“限制网站收集他们的个人信息的方法”。即使是在大学毕业生中做调查,也只有不到4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相关知识。表示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网站窥探的受访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使用的是如下方法:

在某些情境下,用户不愿意让企业收集他们的数据。但是,当这样做意味着用户必须放弃企业提供的服务时,用户往往不愿意这样做。John Montgomery,一家媒体投资公司的COO说:“当你问用户:‘你愿意被追踪么?’,用户总是回答NO;而当用户注册Google或Apple时,尽管iTunes注册页面有一个23页的用户隐私策略声明,也只有极少的用户会因此决定不继续注册。用户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你选择不同意,你就无法使用相关服务。”

]]>
信息图:Facebook第三方应用懂你多少 //www.otias-ub.com/archives/72103.html Wed, 10 Oct 2012 01:45:41 +0000 //www.otias-ub.com/?p=72103  

相信最近有些人在抱怨微博上的APP不安全,这个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下面这张信息视图分析了Facebook上的APP们所能够拥有的能耐:

首先作为第三方应用,Facebook app能够从Facebook获取诸多你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电子邮件,生日日期,兴趣爱好,位置信息等。

同样这些app也知道你的朋友是些什么人,21%的app能够获取到你好友的个人 生日,教育和工作经历等数据

]]>
eMarketer:谁在担忧手机隐私的问题? //www.otias-ub.com/archives/69861.html Fri, 21 Sep 2012 07:31:33 +0000 //www.otias-ub.com/?p=69861 App用户会有个人信息被不适当使用的担忧
手机应用程序已经成为手机用户担忧个人隐私及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美国市场调查公司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研究表明,30岁以上的用户,以及收入较高的用户和受过一定教育的用户,是最有可能避免安装那些让他们并不信任的应用程序。
在美国有使用APPs的手机用户中,有54%的用户声称他们有因为担忧手机程序会用不恰当的方式使用他们个人信息而决定不安装该程序,在30岁以上的用户中,这个特征和倾向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收入较高的用户以及获得过大学学位的用户也同样类似。
在App安装到手机之后,用户因为个人信息方面的顾虑而卸载手机程序的比例就大大降低,总的来看,这个比例只有十分之三。在这个App安装后再卸载的分析中,年龄不再是重要的因素,只有在较低收入的用户的统计中出现了较高的App卸载率,同时,男性用户也比女性用户更可能因为个人信息的担忧而卸载手机程序。
地理位置信息的泄露是让用户产生顾虑的一个很直观的原因,避免这个问题的对策就是关闭智能手机中的GPS定位服务。年轻的用户是最有可能进行该操作的,在25岁至34岁的用户中,有32%的用户进行过该操作,而在18岁至24岁的用户中该比例为22%,在35岁至44岁的用户中该比例为25%,在年龄最大的用户组中,该比例降低到仅有4%。
Pew并没有向这些受访者询问关闭定位服务是否降低了他们对“其他人或公司能够随时记录他们所在地理位置”的担忧,实际上即使关闭了定位服务,手机运营商同样可以进行精确的定位,政府机构将能够调用这些数据,有时也不需要获得相应的授权。
翻译:普通小博
]]>
Informatica Corporation:个人数据使用,信任是一切 //www.otias-ub.com/archives/5538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55385.html#comments Thu, 05 Jul 2012 01:45:11 +0000 //www.otias-ub.com/?p=55385 下面这张来自Informatica Corporation信息视图主要描述了网民对互联网对于用户个人数据使用的态度,从时间的变化来看,网民对网络个人数据显然抱着越来越开放的态度,用户也愿意为获得更好的或免费的服务而允许网站使用个人数据,年轻用户对于隐私相当更为开放,当然如果一个网站更让人信任,用户则更乐意分享数据

]]>
//www.otias-ub.com/archives/55385.html/feed 1
Krux Digital:在线用户数据监测增强 //www.otias-ub.com/archives/53564.html Mon, 25 Jun 2012 13:00:45 +0000 //www.otias-ub.com/?p=53564 通过对前50大不需要用户登录的美国网站分析发现,在每个浏览器会话中,它们平均要激活56个数据收集过程。而在2010年这个数量才只有10个。
Krux Digital,针对每个网站分析了6-10个页面后发现,300个监测公司目前在手机在线用户数据,而在2010年只有167个。先前由Wall Street Journal pegged 2年前的研究为131个。
]]>
DAM:用户对网络隐私的态度调研 //www.otias-ub.com/archives/53573.html Mon, 25 Jun 2012 08:23:21 +0000 //www.otias-ub.com/?p=53573 Direct Marketing Association调查了用户对隐私的态度,根据这些用户的态度将这群用户分成三大类:
  • 53%的用户是数据实用主义,愿意为免费的服务分享个人的数据;31%是数据保守派,不愿意分享数据,除非有足够吸引的理由;剩下的16%是无所谓者,不关心分享的数据和数据的用途。
  • 用户看来对网络隐私总体有所了解,85%声称知道或多少知道公司在网上利用来监测网络行为和偏好的技术。
]]>
Toluna:英国cookies发令可能引发网络广告变局 //www.otias-ub.com/archives/46128.html Wed, 30 May 2012 02:00:29 +0000 //www.otias-ub.com/?p=46128 英国网络广告支出占总体广告支出的比例在全国都非常领先,但英国网络广告的市场可能会因为cookies的使用问题而产生巨大的变化。

2012年5月6号,EU 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新规定出炉。该规定要求使用行为跟踪cookies的网站和广告网络告知他们的用户,更关键的是要征求用户的同意后才能够监测他们的行为数据。违反该规定的网站可能会被处以高达806451美元的罚款。

UK Internet Users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Privacy When Browsing and Buying Online, March 2012 (% of total)

用户对此的反应可能是复杂的。2012年3月,Toluna和Econsultancy的调查发现,超过3/4d的英国网络用户表示他们非常关心他们在网络浏览时的隐私。

同时,很多用户看来不担心利用cookie提高他们的访问体验。例如,60%的英国用户表示他们乐意同意使用cookies来存储他们的详细登陆信息和电商网站购物车的数据。

UK Internet Users Who Would Be Happy to Consent to Cookies, by Cookie Type, March 2012 (% of respondents)

对用户隐私的担心人群中,女性和年长用户比较在意。

网络广告素来以为广告主提供强大的定向能力而区别于传统的广告形式。使用cookies以及其他浏览器或其他数据监测,广告主可以收集用户的兴趣,活动,人口统计学和地理位置等信息,从而可以用来细分用户,提高广告的效果。

目前英国针对cookie的发令产生的效果还不可预知,虽然多数用户不担忧这个问题,但这个事情都值得全球的广告主关注。

]]>
RSCG:数字生活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444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4445.html#comments Wed, 25 Apr 2012 06:37:24 +0000 //www.otias-ub.com/?p=34445 拥有如此多的科技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幸福,至少根据欧洲RSCG的调查来看是如此。

“数字生活报告”调查了19个市场的7213名用户后发现55%的受访者认为技术在夺走我们的隐私,超过一半的千禧一代担心家人或朋友会在网站发布对自己不合适的个人信息。

通过对技术使用的探究发现了人们对技术不断增长的一些担忧,其中一个担忧是社会化网络和在线数据收集对用户隐私权利的侵犯,6/10的人认为人们错误地分享过多他们自己的想法和体验;2/3的千禧一代认为他们这代人没有个人隐私的概念。同时人们担心过多的超级连接让我们感觉更不连接。超过一半的人担心数字沟通削弱了人与人的连接关系。营销人员可以在其中发挥两大角色,一是减缓人们对隐私的担忧,而是创建更加有意义的连接

]]>
//www.otias-ub.com/archives/34445.html/feed 1
Backgroundcheck:Google隐私备忘录 //www.otias-ub.com/archives/34433.html Tue, 24 Apr 2012 13:06:29 +0000 //www.otias-ub.com/?p=34433 在一个网络帝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对你越来越了解的今天,Backgroundcheck.org 的这张信息视图回顾了Google自创立之初那句名言“不作恶”开始,到今天的产品和策略变化。随着Google帝国的扩张,全球隐私组织表达了对Google收集的数据的担忧。比如谷歌推出Gmail时,根据你的邮件内容定向的广告,Google街景车对周边生活的人群隐私的入侵等。

通过下面这张信息视图,你可以了解到国外的群众对自己的权益是比较关心的。中国的很多网民估计还在睡梦中,没有去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也没有相关的民间机构来针对这个问题表达忧虑。在实名制和某些互联网企业全面的产品矩阵中,像腾讯那样的企业肯定比Google更懂你。

当然为了获取这些产品服务,网民情愿献出了自己的隐私

]]>
eMarketer:欧洲网民更关注线上隐私问题 //www.otias-ub.com/archives/21629.html Wed, 04 Jan 2012 02:00:42 +0000 //www.otias-ub.com/?p=21629 一直以来,西欧人们对线上隐私和数据保护就比较关心,包括谷歌街景在欧洲受碰时间,以及英国运营商BT收集客户线上行为的所导致的公关危机等就可以看出来。

但这也并不是说用户反对一切的数据收集行为。根据2010年欧洲委员会的调查,74%年龄在15以上的的欧盟用户认为个人信息的公开正变成现实生活的一部分,58%的人认同在获取一些产品或服务和个人隐私保护之间鱼与熊掌很难兼顾。29%的人说他们不在乎为了获取免费的线上服务如电子邮件而披露一些个人信息。

同时极少欧洲人认可Facebook创世人马克的力量,隐私不再是重点。在英国,2/3年龄在16岁以上的人说线上个人信息需要得到更多的保护,只有12%的人认为目前的网络用户隐私保护足够了。

在UK的社交网络用户中,担忧当今普遍,90%的受访者对公司收集他们社交网站信息的能力比较或非常担忧。

一般而言,互联网用户希望对隐私拥有更大的掌控权。来自BITKOM和forsa INstitute的调查发现,大部分14-69的德国用户称他们希望能够控制在网上的多方面的隐私设置。

]]>
Posterous:社交网络与隐私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67.html Wed, 14 Dec 2011 02:49:13 +0000 //www.otias-ub.com/?p=19967 互联网用户涌入社交网络以保持与朋友和家人的沟通,他们在上面分享信息、照片和更多的内容。但当涉及到私人的信息时,用户希望能够与他们的朋友和特定的圈子进行分享

来自 Posterous conducted by Harris Interactive的研究发现,多数美国社交网络用户认为家庭和个人照片适合私有分享,而状态更新以及朋友的照片则不需要那么私密。

不同社交网站的用户对隐私方面的关注略有差异。Facebook的用户比较不关注隐私问题,而谷歌+用户则比较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这可能和谷歌+新推出有关,用户仍在探索怎样使用,而且Google+号称能解决信息分享的公有和私密性的问题。

 

来自2011年10月 USA Today and Gallup Poll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个结论,对网站的熟悉和使用程度会影响用户对隐私的感知。例如,39%的使用该社交网络少于每周一次的美国Facebook用户非常关注隐私问题,而每天都登陆使用的则只有26%。

 

 

一个可能性是对隐私的更多担忧引发了对网站较少的使用,或者对网站较高的使用导致了更熟悉和更习惯。

但我们不应该将对隐私问题淡定理解称理解隐私控制。Posterous发现32%的Facebook用户认为他们完全了解这些隐私控制。

 

显然,这里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来自National Security Cyber Alliance (NSCA) and McAfee 发现21%的美国互联网用户表示不确定他们上次社交网络隐私设置修改的时间或是承认从来没有设置过隐私选项;相比之下,44%的人表示他们在上个月或上周更新过他们的隐私设置。

 

NCSA and McAfee 也发现46%的用户表示他们因安全的顾虑而改变了他们的社交网络使用,而同时也有50%的用户从来没有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