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ndroid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09 Aug 2013 11:54:4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omScore:2013年Q2美国各智能手机平台市场份额 苹果占40%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426.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426.html#comments Fri, 09 Aug 2013 11:53:09 +0000 //www.otias-ub.com/?p=139426 苹果公司仍是美国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
苹果公司仍是美国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
Android是美国最热门的智能手机平台
Android是美国最热门的智能手机平台

2013年8月9日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周四发布数据称,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公司以40%的份额成为美国第一大智能手机OEM厂商,谷歌Android则以52%的份额成为第一大智能手机平台。

comScore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约有1.42亿美国人拥有智能手机(渗透率为59%),较第一季度增加4%。

苹果公司以39.9%的份额成为美国第一大智能手机OEM厂商,较第一季度增长0.9个百分点。Galaxy S4的发布推动三星份额增长2个百分点,达到23.7%。HTC以8.5%的份额位居第三,其次是摩托罗拉(7.2%)和LG(6.6%)。

从平台来看,Android第二季度以52%的份额位居美国市场之首,与第一季度持平。苹果公司为39.9%,较第一季度增长0.9个百分点。黑莓、微软和塞班分居第三至第五位,份额分别为4.4%、3.1%和0.3%,只有微软微增0.1个百分点外,黑莓和塞班分别萎缩0.8和0.2个百分点。

]]>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426.html/feed 1
Strategy Analytics:2012年Q4谷歌Android和iOS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92% //www.otias-ub.com/archives/92792.html Mon, 28 Jan 2013 14:26:23 +0000 //www.otias-ub.com/?p=92792 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搭载谷歌Android和苹果iOS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出货 量共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92%的份额。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Android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约为 1.521亿部,几乎是2011年第四季度8060万部的两倍,而且Android智能手机出货量所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也从2011年第四季度的 51%增加到70%。

 

//www.otias-ub.com/wp-content/uploads/2013/01/apple-android3.png

该分析机构还认为,整个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7.001亿部新高水平,大大超过了2011年的4.905亿部。

Strategy Analytics首席执行官尼尔·莫斯顿(Neil Mawston)表示,Android无疑是智能手机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先者。Android已经压垮了塞班、Bada和其它平台。不过,Android在2013年的挑战就是需要捍卫自己的领先地位,而不仅仅是与苹果竞争,同时还要与微软、黑莓、Firefox和Tizen等新起的对手展开竞争。”

除此之外,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还显示,iOS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经从2011年第四季度的3700万部增加到4780万部,但是,iOS的市场份额却略有下降,而Android则巩固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iOS占据了22%的市场份额,略低于2011年第四季度的23.6%。

Android的低端产品的确帮助了此系统继续增加市场份额,而苹果手机似乎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
comScore:2012年Q3美国移动通信行业主要数据 三星市场份额为26.9% //www.otias-ub.com/archives/88365.html Fri, 04 Jan 2013 14:09:48 +0000 //www.otias-ub.com/?p=88365 2012年1月4日早间消息,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周四公布了去年9至11月美国移动通信行业的主要数据。三星仍是美国第一大手机厂商,市场份额为26.9%。谷歌Android是第一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占比53.7%。苹果iOS占35%。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取代LG,成为美国第二大手机厂商。

  OEM厂商

苹果超越LG成美国第二大手机厂商
苹果超越LG成美国第二大手机厂商

去年9至11月,三星是美国排名第一的OEM(原始设备生产商)厂商,市场份额为26.9%,较6至8月增长1.2%。苹果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8.5%,较6至8月增长1.4%。LG、摩托罗拉移动和HTC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5%、10.4%和5.9%。

智能手机平台

谷歌Android系统的市场份额为53.7%
谷歌Android系统的市场份额为53.7%

去年9至11月,美国共有1.233亿智能手机用户。智能手机渗透率达到53%,较6至8月增长6%。谷歌Android系统的市场份额为53.7%,较6至8月增长1.1%。苹果iOS的市场份额为35%,较6至8月增长0.7%。RIM黑莓、微软Windows Phone和塞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3%、3%和0.5%。

移动内容消费

75.9%的美国移动用户使用了短信
75.9%的美国移动用户使用了短信

去年9至11月,75.9%的美国移动用户使用了短信,较6至8月增长0.3%。下载应用的用户占54.2%,增长0.8%。使用浏览器的用户占52.1%,增长0.1%。使用社交网站或博客的用户占39.2%,增长0.9%。玩游戏的用户占33.7%,下降0.3%。听音乐的用户占28.7%,增长0.4%。

]]>
预计截至2013年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总量将达10亿部 //www.otias-ub.com/archives/88102.html Wed, 02 Jan 2013 17:01:07 +0000 //www.otias-ub.com/?p=88102 移动革命(或者是任何其他叫法都好)正在进行中,预计2012年中基于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安卓)移动操作系统运行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与个人电脑之间的销售量之比将会达到2:1以上;截至年底为止,预计使用中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总量将达10亿部,与此相比个人电脑则预计约为15亿 台到16亿台。

 

一到两年内Android智能手机年销量或达10亿部

各季度中各种互联设备的销售量

正 如任何关注这一市场的人都知道的那样,这些设备的销售量绝大多数都来自于iOS和Android平台。在智能手机销售量中,iPhoen和Android 手机的销售量所占比例至少为90%;就其他平台而言,这意味着微软在互联设备销售量中所占份额已经从2009年初的90%左右剧减至012年的大约30% (预期数据)。

一到两年内Android智能手机年销量或达10亿部

各季度中智能手机销售量所占份额

但 这并非故事的结束:2012年全球手机销售量很可能将为16亿部,其中基于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仅为6.25亿部左右,这意 味着智能手机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当然,并非所有将会购买手机的消费者都能买得起智能手机,但Android手机现在的批发价格已经下跌至45美 元以下,因此在即将购买手机的用户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将会购买Android手机。如果事情不会发生变化(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假设),那么看起来很有可能 发生的情况是,Android智能手机的销售量在一年或两年时间里就会超过每年10亿部——如果苹果不做任何事情的话。

一到两年内Android智能手机年销量或达10亿部

全球手机销售量

什么是“Android”?

但 当我们谈及“Android”时,我们所指的是什么呢?Android并不适合历史类推法。已经过世的牛津大学现代史教授休-特雷弗·罗珀(Hugh Trevor-Roper)曾经说过“历史只能教会我们将会发生的事情”,这种说法完全适用于科技行业:这是一个如此年轻而改变迅速的行业,以至于遵循以 往历史来对未来作出预期将更多地带来误导性的结果,而非带来帮助性的结果。

Android既不是曾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 Windows,也不是“支离破碎的”Linux,更不是“实际上并非用作智能手机”的塞班(Symbian):它拥有所有这些操作系统的共通之处,但 Android就是Android,它拥有自己独有的特性,这些特性让其看起来与所有这些操作系统都大有不同,与iOS操作系统相比也是如此。

尤其是,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Android用户基础位于中国市场,这些用户不能获得所有的谷歌服务,在以上的第一张表格中被分类为“其他Android”(Other Android)。

最 基本的是,在这些设备的用户基础中存在一种非常强劲的“自我挑选”的张力。iPhone的售价高达650美元,几乎高于其他任何Android手机,要么 是以价格更高的合同体现出来,要么则是标价更高,再要么就是两者都有(但美国市场结构倾向于会掩盖这一点)。相反的,大多数Android手机的价格都在 300美元以下——在过去6个时间里,三星旗舰手机Galaxy SIII在所有Android手机销售量中所占比例仅为15%到20%左右。

花 300美元购买智能手机的消费者与花650万美元购买智能手机的消费者使用手机的方式很可能将有所不同,这一点应该不会有争议;而与此相比,花45美元来 购买Android智能手机的用户,其行为方式更将有所不同。对于一位攒够了45美元来购买亿部Android智能手机的肯尼亚人或印度人来说,他可能迫 切地想要接入互联网;而对于一名花100欧元(约合130美元)去购买一部智能手机的法国人来说,他很可能并不迫切需要接入互联网。

换而言 之,从量上来说,苹果在市场上仅占有20%到30%的份额,但这是在市场上占据前20%d到30%地位的用户;谷歌拥有其他用户,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仅拥有 非常稀薄的联系,而其他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很可能在长期内变得价值极少或一文不值。不确定性仍旧存在:在未来一年时间里,所有事情都会发生改变。

]]>
失宠的谷歌:被苹果抛弃 受Facebook挤压 //www.otias-ub.com/archives/56008.html Tue, 10 Jul 2012 12:04:17 +0000 //www.otias-ub.com/?p=56008 谷歌在各领域的竞争对手

谷歌在各领域的竞争对手

谷歌在各领域的竞争对手
谷歌在各领域的竞争对手

  即使是抢在了苹果WWDC大会召开五天前发布3D地图,“最大输家”的名头还是毫无悬念地扣在了与苹果亦敌亦友的谷歌头上。令其挽回些颜面的是,在6月27日开幕的I/O大会召开前,谷歌只用了20分钟就将它的门票售罄—苹果WWDC则用了两小时。

据市场分析公司最近一次调查显示,开发者每为苹果iPhone、iPad开发程序赚到1美元,从谷歌的Android只能赚到24美分。评论人士说,这可能会打击开发者对Android程序的投入,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在6月27日开幕的2012年谷歌I/O大会上谷歌发布了开发代码为“果冻豆”(Jelly Bean)的Andriod4.1系统;和华硕合作开发的价格199美元的7英寸Nexus平板电脑;Nexus Q社交流媒体播放器;Chrome登陆苹果系统;以及以前就已曝光的谷歌眼镜——不过仍要准备好1500美元,还有可能等上一年。

这些听起来都像是新瓶装旧酒。虽然上季度谷歌财报成绩不错,营收同比增长24%、净利润同比增长61%;Chrome浏览器的全球市场份额也于上月首度超越微软IE荣登榜首。但是,地图遭苹果抛弃;社交服务Google+不痛不痒;Google Wallet偏逢Passbook、微软移动电子钱包;以及在中国的种种问题仍难解决。怎么办?

  四面楚歌

2012年iOS(苹果移动操作系统)为谷歌带去的营收只占谷歌总营收的2%,约为45亿美元:5亿美元来自移动显示广告业务,40亿美元来自搜索广告。但拉里·佩奇心里一定明白,被苹果抛弃损失的决不是那一点广告费用。

“主要的竞争对手把握非常重要的服务总是让人坐立不安的事情。从互联网转到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变化就是位置服务,苹果推出iPhone的时候就想得很清楚,他们十分清楚移动设备应该怎样去做。”刚刚取得苹果中国地区合作权的高德集团副总裁杨永琦告诉《环球企业家》。虽然没有谷歌地图起步早,但苹果三年前就已密谋布局地图,先后收购了三家地图公司,并推出了3D Fly over:可全视角观看城市实景。

最重要的是,苹果地图与Yelp(美国消费点评网站)、OpenTable(美国订餐网站)深度合作,通过地图可直接查找地标内的博物馆、餐厅、商场等各种场所,并可了解评分点评。没错,谷歌也早就开放了API,但那必须打开其他应用—用户并不想那么麻烦。

据调研公司ComScore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iPhone用户使用地图服务的时间比Android用户多出35%。在iPhone用户最喜爱的功能中,地图服务排名第二,位居iTunes之后。今后,被苹果抛弃的谷歌地图在Andriod系统的使用率无疑将和苹果进一步拉大。

火上浇油的还有,两个月前,一直与谷歌合作的Foursquare、维基百科也宣布放弃收费谷歌地图、转向免费开源地图公司OpenStreetMap。原因是去年10月谷歌地图开始面向第三方网站涨价,并且市面上大量Android终端没有内置谷歌接口工具。

谷歌虽在I/O大会前及时修正了这个决定:6月22日起将第三方应用使用其应用程序接口(API)的费用从每加载1000张地图4美元下调至0.5美元;且第三方应用每天可免费加载2.5万张地图,只有连续90天超出限制才需付费。但这对那些失去耐心的企业来说,显然有点为时已晚。

将广告和社交无缝连接一直是谷歌的野心。根据谷歌2011年财报,其全年营收379亿美元,其中96%以上来自广告。虽然其在广告上根本不差钱,但是其并不敢小觑日益壮大的社交网络力量。相比传统广告数据主要来自人们的网络搜索主题和电子邮件,社交网络的信息更具价值和个性。

为此,去年谷歌重磅推出了社交项目Google+,并在今年4月声称已有1.7亿个用户加入。但悲剧再一次上演了,Facebook大张旗鼓上市;紧接着,又和苹果携起手来—不仅可实现iOS与Facebook之间的自动分享、未来或还与苹果电视进行整合,这无疑给尚处发育期的Google+有力一击。近来调查公司的一组数据也显示了Facebook用户的关注品牌比Google+更具多样性:排在Facebook关注前三的品牌分别为:可口可乐、迪士尼、星巴克;而Google+则是Andriod、Mashable、Chrome—2/3的品牌来自谷歌自己。如果你是广告厂商,会选择哪一个?

当然,拉里•佩奇有其引以为傲的地方,比如Google+中的圈子(Circles)相比Facebook上的群组(groups)更方便处理朋友关系,更具有针对性— “圈子”概念正是Google+的核心。

但是,如何将Google+社交功能和工具整合到它现有的所有在线服务中,包括从搜索引擎到Docs到视频YouTube,目前进一步的关联尚无实质进展。如果未来用户能在不离开Gmail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方便地启动群视频聊天工具Hangout;或者在Google+上接收到Gmail的通知信息;Google+能真正紧密整合到其他重量级服务中,这才是Google+的出路。相比已建立8年,现有超过9亿活跃用户的Facebook,谷歌的机会大吗?

除此之外,谷歌的钱包也在遭遇重创。当还有人对苹果推出Passbook算不算移动支付争论时,微软Windows Phone突然来了一记绝杀—移动钱包出现在WP8中了,它支持信用卡和贷记卡、以及NFC接触支付。最重要和讨巧的是,它加上了运营商提供的“认证安全SIM卡”进行支付操作,即把NFC做到SIM卡里而不是终端,从一开始就把运营商拉进来一起玩。微软为此不无得意地自称这是“最完整的移动钱包体验”。

与此同时,谷歌却正在为其电子钱包业务的推广焦头烂额。推出GoogleWallet快一年了,但具备此技术的Android手机设备只有5款,无论运营商或信用卡机构对GoogleWallet的支持程度都不高—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认为该业务存在安全漏洞,拒绝与谷歌合作。不得已,谷歌只能选择了规模最小的运营商Sprint。

据Gartner预计,2012年全球移动支付总额将超过1715亿美元,移动支付用户将超过2亿,从2011年到2016年移动支付的平均年增长率为43%。移动市场规模巨大,加强在移动支付端的军备也就成为了巨头们之间的战争。

对苹果来说,在封闭的平台上推广移动支付,比Google在碎片式的阵营内扩展GoogleWallet容易得多。拥有2.18亿部iPhone,将近6000万台iPad的资源,虽然并没有引入NFC支付,苹果却更容易让商家做出改变,比如星巴克咖啡就已经升级了POS机硬件,以便能读取手机屏幕上的条形码。

四面楚歌的谷歌遭遇的还不仅仅是新项目的围攻,现在,就连搜索大本营的奶酪也被惦记上了。近日就有媒体爆料,苹果要在iOS平台上推出自己的搜索品牌;Twitter也试图转变成为一家后谷歌时代的信息公司。近日Twitter在博客中表示,该公司一直在改进搜索服务,并让它的速度变得更快;还在搜索服务中加入了关联问题和拼写建议。

如此这般,连搜索的防线也被切断,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未来,Google未来还能保住70%以上的绝对优势吗?这也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

  如何@中国?

是的,谷歌从来都没有承认过自己“离开”中国,“不过是服务器的转移”,他们说。

近期的迹象也的确表明谷歌向这个巨大的市场继续加温。年初CFO 帕特里克·皮切特(Patrick Pichette)就表示:“中国有12亿人口。如果谷歌继续执行‘我们需要坚持我们的理念,但选择不为12亿人服务’的那个口号,这未免不切实际。中国需要谷歌。”另一方面,谷歌最近在上海进驻了最贵的环球金融中心办公室—这里处处洋溢着中国元素。

不过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始终对中国保持着某种警惕的距离,也一直以“不作恶”来作为这种距离的诠释。在这块让他们又期待又无奈的市场上,目前的一切都充满了被动和未知。

以搜索业务为例,上一年第四季度谷歌在中国网络搜索市场的份额继续下降到了16.7%;竞争对手百度的市场份额则上升到78.3%。与之对比的则是:在谷歌离开前的在2009年第四季度其搜索份额一度达到35.6%的峰值,而当时百度的市场份额仅为58.4%。

一位常和谷歌打交道的业内人士告诉本刊,有一次谷歌的一位负责人对他说,我们非常鼓励中国开发者去做谷歌TV平台。于是他问谷歌,TV项目什么时候能入华?谷歌回答道:这个我们不能保证,你开发的应用,我们现在只能卖到北美去。

对于在国内使用谷歌产品的用户,也必须忍受经常“断点”带来的困扰。从搜索和邮箱的登陆失败、到地图的误差,如果你选择了谷歌,就意味着必须接受它的种种不确定性。

而与苹果不同的是,谷歌又不愿在控制权上放手—就拿地图来说,虽然国外厂商都没有测绘权,但是苹果更愿意放权让交由高德负责。谷歌则相反,虽然选择的是同样的合作伙伴购买数据,但是其将运营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谷歌骨子里是个互联网公司,而苹果更多还是一个产品公司,收入是它的设备。苹果的硬件+软件+服务结合已经发展到另外一个阶段了。但谷歌的整体技术架构让它不可能交给第三方来做。”杨永琦说。正是基于此,加之政策的不明朗化,谷歌地图在中国销售的行货手机都没有内置谷歌地图,三星、Moto、华为、中兴不得不选择直接与本土品牌合作。

以什么方式得到中国市场的宠爱?对于信息无界限的互联网公司而言这的确是个难题。若把微软、苹果和谷歌这三家公司放到一起来说,这其中的关系很微妙。微软最早进入中国,盖茨也努力与政府交好,微软的耐心政策正是希望为互联网的发展培育用户,然而由于对盗版的管制力度并不大,这也一直影响着微软中国的营收。微软在中国的经历恰恰证明了,在中国互联网需要政府管控,但这对谷歌的创始人来说,却意味着在中国的生存末路。

相比前两者,苹果或是对中国市场最不重视的一个,乔布斯对中国不闻不问,他不愿陷入知识产权困扰。10年前苹果Macbook在中国销售时,一年的销量只有1万台左右,消费者主要是国内的设计人员。不过,苹果还是以文化输入的方式成为了中国消费者最大的宠儿。这种从上而下自然形成的事态最难以阻止。当然,告别乔布斯时代的库克更珍惜这来自1/3的营业额了。

可是谷歌呢?到现在未知,它还没有找到一个集中国消费者万千宠爱的理由。

]]>
NPD Group:2011年Android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达53% //www.otias-ub.com/archives/2027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0273.html#comments Wed, 14 Dec 2011 17:25:13 +0000 //www.otias-ub.com/?p=20273 2011年12月14日市场研究机构NPD Group数据显示,2011年谷歌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主导了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市场占有率达到53%左右。

据悉,今年搭载Android平台的手机和苹果iPhone手机继续挤压RIM和其他公司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苹果的市场占有率为29%,黑莓手机生产商RIM占有率下降至11%。

NPD表示,2011年第三季度RIM的市场份额已降至8%,而得益于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的推出,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份额一度在去年第四季度攀升至16%,不过今年第三季度回落至12%。

]]>
//www.otias-ub.com/archives/20273.html/feed 682
Net Applications:2011年10月谷歌Android浏览器首次超越Opera Mini //www.otias-ub.com/archives/17772.html Tue, 01 Nov 2011 16:55:19 +0000 //www.otias-ub.com/?p=17772 移动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

移动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

PC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
PC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
PC与移动浏览器全球份额对比
PC与移动浏览器全球份额对比

2011年11月1日Net Applications  2011年10月谷歌Android浏览器首次超越Opera Mini,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浏览器。

苹果Safari继续领跑,全球市场份额从9月份的55.6%增至62.2%,排名首位。Android浏览器市场份额从9月份的16.3%攀升至18.7%,首次超越Opera Mini跃居第二。而Opera Mini从18.9%降至13.1%,屈居第三。

塞班浏览器位居第四,市场份额从4.7%降至2.6%。RIM黑莓浏览器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份额从2.7%降至2.4%。

在PC浏览器市场,谷歌Chrome和苹果Safari继续蚕食微软(微博)IE份额。Chrome 10月份全球份额从9月份的16.2%增至17.6%,位居第三。 Safari从5.0%增至5.4%,排名第四。微软IE从54.4%降至52.6%,仍高居榜首。而Firefox仍徘徊在22.5%,排名第二。

基于使用比例,PC浏览器占绝对主导地位,但不可否认使用移动浏览器的用户日益攀升。但10月份,PC浏览器的份额从93.7%增至94.2%,而移动浏览器份额从6%降至5.5%。

]]>
Google财报:2011年Q3 谷歌净收入达到75.1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35.html Fri, 14 Oct 2011 03:46:19 +0000 //www.otias-ub.com/?p=16935

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当时时间13日举行第三财季电话会议上公布了谷歌在社交网络以及移动领域的业绩。

佩奇说,谷歌社交网络Google+目前拥有超过4000万的注册用户。他表示,Google+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将深入谷歌的每个部分。

佩奇说,谷歌移动业务的营收运转率(revenue run rate)超过25亿美元,远高于一年前的10亿美元,同比增长150%。目前,全球已有1.9亿台移动设备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高于7月份的1.3亿台。

业绩强劲

凭借强劲的广告业务和巧妙的成本控制,谷歌最新业绩超出华尔街预期,推动其股价上涨6%。作为搜索引擎和广告市场的领导者,谷歌借助不断增长的在线广告市场和高额的研发投入获得了收益,其第三季度的利润增长26%,收入增长37%。

暗淡的经济前景已经导致外界开始担心广告市场的增长,欧洲市场尤甚。但分析师认为,谷歌的收入和付费点击业绩却预示着第四季度将有不错表现。

麦格理证券研究员本·沙赫特(Ben Schachter)说:“他们虽然不能置身事外,但表现却比传统企业好得多。”他表示,亚洲等新兴市场广告主的强劲需求以及移动和显示广告业务的优异表现,推动了谷歌第三季度的业绩。

“他们已经在西欧看到了一些疲软迹象,但移动产品的分销渠道扩张以及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提升足以弥补这一趋势。”他说。

成本控制

谷歌股价周四在纳斯达克市场常规交易中上涨1.91%,报收于558.99,在随后的盘后交易中则上涨6.37%,至595.60。由于担心监管压力以及与苹果和Facebook的竞争会导致开支增加,因此谷歌股价已经较642.96美元的52周最高点下跌了8%。

瑞士银行分析师布莱恩·皮茨(Brian Pitz)说:“真正有趣的是开支并没有像华尔街预计的那么高。研发成本低于我们的预期,这是谷歌连续第四个季度加速收入增长。”

今年4月出任谷歌CEO的佩奇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他已经削减了谷歌的项目,并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业务中。

“我们必须要做出艰难的决定,以确定究竟专注哪些领域,否则就无法影响到我们的奋斗目标。”他说。“自从上次电话会议以来,我们已经砍掉了20款不同的产品。”

移动业务

谷歌向增长迅猛的移动业务投入了很多资金,目的是与苹果iPhone展开竞争。谷歌Android移动平台已经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而且仍然增势迅猛。采用该系统的设备总量已经达到1.9亿部,高于7月中旬的1.35亿部。

佩奇表示,谷歌移动业务目前已经创收25亿美元,远高于去年的10亿美元。

谷歌今年8月宣布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该交易预计将于今年末或明年初完成。谷歌不仅可以借此获得移动行业最大的专利库之一,还能够具备独立生产手机的能力。

但分析师和投资者担心,谷歌将进军一个自己毫无经验且利润微薄的领域。除此之外,自主开发手机也将威胁到三星和HTC等厂商对Android系统的支持。

谷歌高管并未在周四的电话会议中透露摩托罗拉的战略。该公司此前曾经表示,摩托罗拉仍将作为独立业务运营。但佩奇周四仍然对微软起诉Android厂商的行为发表了回应,他说:“他们仍在通过法律措施伤害他们自己的客户。”微软最近与三星、HTC和宏碁等企业达成了专利协议,而这些企业中的多数同时也是微软的客户。

“Android非常成功,任何事情也不会阻止它的发展。”佩奇说。

其他业务

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内,谷歌实现净利润27.3亿美元。不计特殊项目,谷歌第三季度实现每股收益9.72美元,高于分析师此前8.74美元的平均预期。

美国投资银行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分析师何曼·梁(Herman Leung)说:“很多人都预计谷歌的开支会失控,但他们却控制得很好。”

谷歌最新发布的社交网络服务Google+同样备受关注。该产品希望在社交网络领域挑战Facebook的主导地位,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6月发布后前两周就吸引了1000万用户。

谷歌周四宣布,Google+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400万。佩奇还表示,用户上传到该服务的图片已经超过34亿张。

谷歌第三季度的净收入(除去支付给合作网站的费用)同比增长37%,达到75.1亿美元,高于分析师72.2亿美元的平均预期

from: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