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31 May 2022 09:23:4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电信业变革:云计算带给运营商的五大益处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5839.html Mon, 16 May 2022 01:28:35 +0000 //www.otias-ub.com/?p=1435839 作者:亚马逊云科技战略和业务发展部电信行业副总裁/总经理Adolfo Hernandez

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挑战。他们必须开发更多的智能网络(包括边缘计算功能),以应对物联网(IoT)设备的快速增长,并研究如何确保5G的投资回报。此外,他们还要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财务影响,例如漫游、手机换机和延期支付带来的营收损失。

在研究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时,电信运营商必须抓住机会,业务形成差异化,以更有效地竞争。两个有效的方法是,从现有的资产中挖掘更多的价值,并开发新型的5G服务以获得新的收入来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信运营商需要创新性新思维,破解从头开始建设新网络的传统方法,包括通过云计算的帮助和支持来推广5G。

但是,较新的运营商可以在最初就在云上进行原生构建,然而更多传统运营商如果要成功地将云整合到他们的运营中,就面临着升级传统数据中心、硬件、基础设施、流程和文化的挑战。

这些传统电信运营商必须通过他们的传统网络,包括固网、3G/4G/LTE,提供广泛的功能,并接受5G、专用网和公共边缘计算的最新创新。

运营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发展和转变运营模式,利用云计算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互联服务,同时以安全、同构、功能丰富和经济高效的方式提供从5G核心网到边缘的强大网络功能。

我们发现,电信运营商使用云技术推广5G,有以下五个关键好处。

1. 拥抱云,实现价值

云服务供应商能够帮助电信运营商加速数据中心的整合和迁移,推动向虚拟、更智能的网络演进。

通过利用云基础设施及其相关服务,电信运营商能够摆脱部署和管理支持5G网络的后端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和开销。这使他们能够直接为客户提供价值。

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 Tech提供低延迟服务

Telefonica Tech致力于促进云计算的创新,并计划推出几个增值解决方案,如边缘计算和在Amazon Outposts (在中国大陆区域 – 光环新网运营北京区域,西云数据运营宁夏区域,还未落地) 上运行的云原生5G专用网络,以便为客户的企业网络无缝提供低延迟能力。这将为5G和边缘计算、机器学习、物联网(IoT)、视频和游戏流以及工业4.0的使用案例带来新的机会。

2. 基于云的5G,改善服务和可扩展性

许多创新的电信运营商正在向基于云的5G过渡,部署连接到5G核心网的独立架构网络。

这种完全数字化的设置加快了网络功能的部署,提供了更大的敏捷性、弹性和可扩展性。它还允许网络切片,这使电信运营商有能力根据客户的独特服务要求来定制网络性能。

瑞士电信更快部署功能

瑞士电信公司Swisscom正在为公共5G网络推行云优先战略,以提高敏捷性,提高运营效率,并改善新功能和服务的上市时间。云优先的方法使瑞士电信能够提供可靠、实时、低延迟的服务。客户还可以从新功能和应用的快速部署中受益,并在境内数据处理和存储方面有更多选择。

当部署在专用网络上时,基于云的5G也可以为需要极致连接、数据处理和低延迟的行业带来变革,如制造业、娱乐业和运输业。

DISH卸载物联网和移动设备上工作负载

美国的DISH公司使用亚马逊云科技区域(Aamzon Regions)、Amazon Outposts以及亚马逊云科技本地区域(Amazon Local Zones)(在中国大陆区域还未落地)在云中构建了5G网络。企业客户可以创建新的跨行业低延迟5G应用和服务。通过基于云的网络,DISH可以将物联网和移动设备,如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连接到云以卸载这些设备上的工作负载,如分析、计算和机器学习。这意味着系统可以实时地对设备数据采取行动。

在固网方面也有新的云计算创新,比如边缘软件供应商BENU正在做的工作是将Liberty Latin America公司的宽带网络网关(BNG)和安全接入服务边缘(SASE)虚拟化。

3. 敏捷性和灵活性

由于云服务供应商提供的计算、存储和支持服务,建立在云上的网络可以更灵活地运行。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可以更容易地在业务高峰期(如母亲节或“黑五”)配置网络,以确保每个用户可以连接到他们需要的服务。通过自动化工具,网络资源可以扩缩容,或按需重新配置,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新的服务可以在几分钟内配置完毕,或者客户可以访问自助服务功能来个性化他们的服务。

威瑞森通信公司扩大视频会议规模

威瑞森(Verizon)的大规模流媒体业务完全建立在云上,这使其能够处理大量的客户并发高峰,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传输。在新冠疫情期间,威瑞森的视频会议平台BlueJeans需要快速扩展,以支持客户向远程工作的过渡。利用云计算,BlueJeans能够在使用高峰期连接5倍以上的日平均用户。

4. 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体验和价值

云正在改变5G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方式。通过减少管理网络基础设施的复杂性,电信运营商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新价值,并建立更好的客户体验。

Telenor创新5G边缘

电信运营商Telenor正在利用云技术加速电信系统的现代化,并向从制造业到医院的专业客户提供5G和低延迟数据服务。

5. 实现盈利

云技术使电信运营商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并在通往5G的道路上实现盈利。它为客户提供移动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的下一代能力,并为工业4.0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包括智能电网、自动驾驶汽车和高级数据分析。

越来越多的电信运营商正在利用这个机会,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2022年全球5G网络基础设施收入将达到232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191亿美元。这种增长将直接惠及电信运营商,使他们能够部署更多的专用网络,销售更多的移动套餐和设备,并解决以前未开发的市场难题。

对一些电信运营商来说,向5G的过渡将比其他运营商更具挑战性,但所有运营商都将通过使用云技术来帮助他们抓住5G带来的机会而受益。

通过拥抱云技术,电信运营商能够更好地克服推出5G所带来的挑战,无论是解决复杂的网络编排、整合新技术、应用和运营模式,还是开发运行新网络的技能组合。

云技术还可以使电信运营商重新思考他们的商业模式,并开发独特的5G盈利模式,超越现有的客户群体,为企业客户和开发商提供服务。在最初的磨合后,拥抱5G的竞赛正在进行,而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SRG:2021年第三季度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增至700个 //www.otias-ub.com/archives/1348255.html Wed, 24 Nov 2021 18:00:01 +0000 //www.otias-ub.com/?p=1348255 超大规模运营商的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在第三季度末增至700个,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数据显示,以关键IT负载衡量,美国占数据中心容量的49%。虽然美国在全球产能中所占份额一直在下降,但最近的下降速度放慢,每年仅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容量地,占总量的15%。剩余容量分布在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13%)、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19%),以及加拿大/拉丁美洲(4%)。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数量一直在快速增长,而且随着平均数据中心规模的增加,这些数据中心的总容量增长得更快。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数量翻一番需要五年的时间,但容量翻一番不到四年。

该研究基于对全球19家主要云和互联网服务公司数据中心足迹的分析,其中包括SaaS、IaaS、PaaS、搜索、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游戏领域的最大运营商。拥有最广泛数据中心足迹的公司是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微软、谷歌和IBM。每一个的数据中心足迹都超过60个,在北美、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及非洲和拉丁美洲四个地区中至少有三个。甲骨文、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数据中心业务也非常广泛。按数据中心容量计算,领先的公司是亚马逊、微软、谷歌和Facebook,但增长最快的是中国的超大规模企业,最显著的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腾讯。

]]>
2021年Q1三大运营商运营数据 中国移动客户总数负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238469.html Wed, 28 Apr 2021 12:53:28 +0000 //www.otias-ub.com/?p=1238469

28日午间,中国电信公布了一季报,至此,三大运营商一季报业绩悉数出炉,中新经纬记者梳理财报数据计算得出,一季度三大运营商共净利343.84亿元,平均日赚约3.82亿元。

三大运营商平均日赚3.82亿元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移动营业收入1984亿元,同比增长9.5%。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3%。

中国电信营业收入1068.73亿元,同比增长12.7%。净利润64.41亿元,同比增长10.6%。

中国联通营业收入822.72亿元,同比增长11.4%。净利润38.43亿元,同比增长21.4%。

经计算,三大运营商今年一季度合计营收约3875.45亿元,净利343.84亿元,平均日赚约3.82亿元。去年(2020年),三大运营商一季度合计共赚约324.88亿元,日赚约3.57亿元,相较2020年,三大运营商日赚净利润同比增约7%。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接受中新经纬记者采访时指出,三大运营商基本面比较稳定,维持同步发展的格局,随着经济复苏,业绩同比增速也开始恢复。其中,中国移动赚钱能力依然最强,营收约占三家总量一半,净利润占三家总量七成,基数增速最低,整体格局与过去相比变化不大。

张孝荣还称,三大运营商未来共同面临成本增长的考验。随着5G用户的增多,5G网络用电成本也将大幅攀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何实现成本与营收之间的平衡已经成为考验三大运营商的新课题。

中国移动一季度客户总数负增长

来源:中国移动一季报

一季报显示,中国移动一季度客户总数9.4亿户,比2020年末减少232万户。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移动总用户数减少426万户。一季度,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数1.89亿户,增加1300万户。

来源:中国电信一季报

中国电信一季度移动用户数3.56亿户,比2020年末增加523万户。此外,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达1.11亿户,5G套餐用户净增2473万户。

来源:中国联通一季报

中国联通一季度移动出账用户数3.09亿,比2020年末增加348.2万户。而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联通移动出账用户数是减少337.1万户。此外,一季度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达9185.2万户,净增2102.2万户。

张孝荣表示,2020年中国的客户总数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然而中国移动的用户却一直在流失。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用户总量到达天花板,二是5G网络产生了分流,三是携号转网开通后,用户转移。

张孝荣补充道,用户不断流失给运营商敲响了警钟,中国移动到了必须要改革的关键时刻,要巩固自己用户量,要从根源上找原因,狠下功夫提高用户满意度。(中新经纬APP)

]]>
2020年6月中国购物中心运营商TOP20 //www.otias-ub.com/archives/1088625.html Wed, 22 Jul 2020 15:18:50 +0000 //www.otias-ub.com/?p=1088625

观点指数 6月份,购物中心受到疫情持续影响,虽然客流量基本得到恢复,惟消费力尚未达到以往水平,预计仍需要时间修复。

从具体城市来看,一线城市零售物业出现小幅租金下降,空置率轻微上升,但随着客流量和消费力的逐渐回血,有望于下半年恢复正常。

与此同时,为了推进购物中心的快速“复原”,除各地出台促消费的相关政策外,购物中心也举办了相关活动以引流和刺激消费,弥补疫情期间带来的损失。

近来火热的“地摊经济”并未给购物中心带来冲击,但类似形式的市集活动成为其吸引客流的有利途径。 

月内,对于购物中心运营商而言,除部分企业开出新项目或有新项目规划落地外,大部分企业还是以现有项目的运营为主。

万达华润稳居一二,龙湖首进前三

在“6月中国购物中心运营商发展指数TOP20”榜单中,万达商管继续稳居第一。本月恢复正常开业后,万达同日内有2座万达广场开业。

据观点指数统计,万达商管目前在运营购物中心数量增至325座,布局近200个城市,规模数量稳居第一,由此产生的收益也非常可观。

华润置地本月投资物业实现租金收入约10.78亿元,按年增长3.8%,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而2020年累计投资物业实现租金收入约51.06亿元,按年下降11.8%,虽然仍为负增长,但降幅不断减小。以本月情况来看,购物中心部分恢复较为良好,取得了不错的租金收益。

龙湖集团首进前三,旗下天街系列本月开出了今年以来第一个项目,目前在运营项目数量迈入40个的门槛。

龙湖月内新开业项目位于南京,加上去年12月开业的首个项目龙湖南京六合天街,目前在南京已有两个项目。此外,还有两个未开业项目——龙湖南京江北天街和龙湖南京河西天街,预计将会在今明两年入市。

据观点指数统计,作为青睐长三角布局的企业,龙湖目前在杭州、苏州等城市共持有13个在运营购物中心项目。

恒隆地产本月位居第四,旗下恒隆广场定位为高端购物中心,在全国重点一二线城市均有布局,目前共有9个已开业项目。虽然上半年受到疫情冲击客流和销售额有所下降,但目前来看整体恢复良好。

近来高端奢侈品在内地复苏良好,恒隆广场的高端定位使其相比其他购物中心受到疫情影响要小,消费恢复也较快。

近来,上海、昆明等地的恒隆广场均有新品牌开张,这也说明了其对于内地市场发展的信心。

星河商置本月动作频频,全国范围内有3个购物中心项目进入招商阶段,分别位于宁乡和南昌,但以中小体量为主,最大体量为11.1万平方米,总体项目发展步伐加快。

作为深圳本土企业,目前星河过半的项目位于深圳,其余布局城市大多位于三线城市。

二季度复苏成效明显,新开业项目以中等体量为主

延续上半年的经济复苏趋势,6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值录得172256亿元,累计增长幅度为-11.4%,环比取得较为稳定的增长。

纵观上半年,疫情过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每月增长幅度基本保持在3%左右,总体维持稳定的恢复节奏,预计零售总额将在第三季度恢复去年同期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点指数整理

具体城市表现上,一线城市中,北京由于疫情复发而实行了较为严格的防疫措施,购物中心客流受到一定冲击,空置率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至8.6%;而深圳则因为疫情后恢复情况良好,空置率处于一线城市低位,为4.2%。

数据来源:世邦魏理仕,观点指数整理

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国内大部分城市购物中心除延迟开业外,整体租金也出现了一定幅度下降,空置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月内购物中心整体市场依然以复苏为主。

为促使购物中心回血,各地和购物中心也在积极推进和落实促消费举措。如上海推出的“五五购物节”,对商业复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据实时监测数据显示,购物节当天上海消费支付额实现3分钟超7000万,6分钟达到了1亿元。

引进首店方面,一季度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首店进驻数量不及以往,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二季度首店数量出现大幅提升。

有机构数据显示,上海二季度共计迎来259家首店,为一季度61家首店数据的4倍之多。

新开业购物中心方面,据观点指数观测,月内全国范围内共有11个购物中心(体量在2万平方米以上)开业,总体量达100.73万平方米。开业数量上虽与上月15个相比有所减少,但大部分体量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因此总体量较上月相差不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

从城市布局看,一线城市新开业项目很少,仅深圳开出了一个项目,而重庆、南京、南通等二三线城市依然是开业主力;从开业项目对应的开发商主体而言,万达、龙湖、绿地、益田等均开出了今年以来第一个项目。这也说明,不少购物中心运营商6月逐渐加快了开业步伐,已完工的购物中心相继入市。

万达商管于6月25日开出了江苏昆山经开、南通海安两座万达广场,总体量均超15万平方米。据了解,万达商管表示于本月开始进入2020年批量开业阶段,于7月还将开业3座万达广场,今年计划开业45座万达广场的目标不会改变。

按目前情况看,万达广场后续的开业速度会逐渐加快。

此外,6月19日,龙湖集团第40座商场,同时也是2020年首个开业商场——龙湖南京龙湾天街正式开业,商业体量约17.7万平方米。

该项目位于江宁生活新核心区,开业3天总客流突破46万人次,总销售额达3510万。在疫情影响未消去的情况下,表现尚属不错。

头部企业动作频频,市集活动成月内热点

除新项目开业之外,购物中心运营商也较上月活跃,其他动态多有传出。

值得关注的是,华润置地月内向华润集团买下了位于北京和深圳等地的4个万象汇项目,均为开业不久或即将开业的项目。

据了解,虽然目前这4个项目处于亏损状态,但部分项目即将进入收益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

此外,近几月来恒隆地产旗下6个恒隆广场项目均有新店开张,新开业店铺维持现有的业态结构,多以珠宝、钟表、服装饰品、美妆等业态为主。

据观点指数统计,去年开业的昆明恒隆广场新开业店铺数量最多,为9个,其余城市的恒隆广场则为1-2个。从引进的新店来看,主要以奢侈品为主,维持恒隆广场一贯的高端定位。

数据来源:恒隆官微,观点指数整理

从定位上看,奢侈品主要针对的消费对象为高收入人群,此类人群的消费力受疫情影响较小,购物需求长期存在。受疫情影响,不少奢侈品牌旗下商品难以进口,价格出现提升,但对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并未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地摊经济成为社会热点,受到广泛关注。部分购物中心也借着这股热潮举办了类似形式的市集活动,在吸引客流消费方面有一定成效。

据观点指数统计,近两月来,全国范围内共有超过10个城市的购物中心举办了市集活动,包括上海、广州、北京、深圳、重庆、杭州等。

其中,上海的市集活动最为活跃,月内共有超30个购物中心举办了28个市集活动。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

6月6日,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举办“外滩枫径”市集,与超过110家品牌商户打造户外景观酒吧区、世界美食大赏、空中露台派对等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参与。

国内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趁着地摊经济的热度,打造一个将夜经济、地摊经济融合起来的市集活动,营业时间灵活、业态丰富、品类多样,还能为购物中心吸引更多客流,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地摊经济是否会对购物中心造成冲击,实际上,购物中心和地摊经济有很大区别,因此地摊经济动摇购物中心的地位可能性很小。

但对购物中心未来的发展还是有所启发,未来购物中心在引进手工饰品、特色美食等地摊经济业态重复度较高的中低端业态方面,可能会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
2020年5月中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化运营商【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6195.html Thu, 02 Jul 2020 04:40:53 +0000 //www.otias-ub.com/?p=1076195

]]>
忠诚度分歧:运营商和消费者的观点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30562.html Tue, 04 Jun 2019 16:56:23 +0000 //www.otias-ub.com/?p=830562 Oracle发布了新报告“忠诚度分歧——运营商和消费者的观点”。报告基于对北美、欧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的9个国家的超过13000名消费者、500家零售、酒店和餐馆企业的调查(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墨西哥、英国和美国)。

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商务和娱乐而在世界各地旅行,对酒店客人的争夺变得越来越激烈。酒店正在实施一系列忠诚计划和激励措施来吸引客人。积分计划和特权,如免费进入水疗中心或行政休息室和独家优惠是最受欢迎的奖励。

但是客人都参与了吗?超过80%的消费者表示会参与,尤其是考虑到可以删除个人信息。但是,忠诚计划是酒店商业策略的核心。

调查发现,在企业如何看待忠诚计划和客人的真实想法之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分歧。越来越复杂的算法使企业能够针对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更有效地吸引客人的机会也增加了。社交媒体,特别是意见领袖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在这个有无限选择的复杂世界里,Oracle确定了四种行为类型:广播者、狂热者、懒惰的忠诚者和探索者。大多数人根据他们出行的目的(出差还是休闲),在不同的类型之间转换。广播者会在各大酒店之间徘徊,无论经历了什么都会大声说出来。狂热者是一个忠诚的酒店品牌“追随者”。懒惰的忠诚者通常对酒店很忠诚,但是不大愿意参与忠诚计划。探索者则喜欢到处寻找最有价值的优惠,对品牌的关注度则较低。了解你的客户才能创造出更有针对性的忠诚计划,有效地吸引他们。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Analysysmason:收购已经成为运营商新的增长模式 //www.otias-ub.com/archives/797178.html Fri, 23 Nov 2018 16:35:46 +0000 //www.otias-ub.com/?p=797178 高收入国家的现有运营商在企业市场中出现了一种标准增长模式,收购IT和云服务提供商以增加其现有团队所缺乏的人员和流程。

Elisa、KPN、Orange、Swisscom、Telia、Telstra等都采用了这种收购模式,这些交易对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近期影响。企业部门面临的挑战则是将收入的短期增长转化为可持续的长期增长。尽管存在与收购相关的风险,但连接收入下降意味着如果运营商想要发展其业务就没有其他选择。

运营商正试图占据更大的国内市场份额

也许运营商购买IT服务最极端的例子是Telia Finland。2017年7月-2018年3月期间,它收购了四家企业,在此过程中支出超过2.5亿欧元。Telia 2017年的总收入为13亿欧元,“商业解决方案”的收入为1.87亿欧元。

所有这些收购都来自芬兰企业,并且是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现有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内市场上,并试图在当地经济中占据更大份额。

Telia正在出售国际资产,专注于少数欧洲国家。KPN还缩小了重点,剥离了其国际批发部门,减少了在德国的曝光率,并出售了比利时的移动部门。作为对荷兰的关注的一部分,KPN已经进行了7次企业收购,所有对象都是荷兰的。 Swisscom已经进行了三次在瑞士的收购,并获得了另外两家IT服务公司的多数股权。

这些交易都涉及一套共同的服务:公共/私有/混合云、安全、应用支持和开发以及其他托管服务,运营商主要关注可以出售给企业的IT服务。

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许多收购都是为了获得员工。大多数宣布收购的新闻稿都没有说明交易的价值,也没有说明收购企业的收入,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却突出了获得的员工数量,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信息。

下图的这些数字低估了员工数量的增长,因为它们只包括新闻稿中提及的人数,并且不包括有机扩张,这也很重要。例如,Orange在9月中旬宣布计划在2018年再增加300名“云专家”。

图1:2018年欧洲运营商收购员工的百分比

在运营商为了削减成本而裁掉大量员工的时候,有一个部门在工资单上增加了数百甚至数千人。

收购对运营商的收入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如图2所示,报告ICT和非ICT收入分配的运营商平均而言ICT收入增长速度快于联网收入。ICT收入增长6.7%,而非ICT收入下降3.4%。ICT增长有助于平衡联网业务的下滑。这种增长的部分原因是收购。例如,KPN和Telstra在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都进行了有关其ICT业务的收购,这将提高他们的收入数字。

最近没有进行重大收购的运营商(例如,Proximus)的结果也令人鼓舞,ICT收入增长强劲。

图2:2017年上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企业收入增长细分

当然,这些收购存在明显的风险,例如失去关键员工和客户。此外,一些小型服务企业的客户可能不希望将其业务交给较大的运营商,如KPN或Telstra。

运营商正试图减轻与收购相关的一些风险,例如,通过将企业作为具有自己身份的独立品牌来维持,并赋予他们一定程度的自主权。还有一些运营商已成功进入基于收购的新领域。

]]>
Ovum:成本控制仍是运营商关注焦点 //www.otias-ub.com/archives/649027.html Tue, 31 Oct 2017 15:45:10 +0000 //www.otias-ub.com/?p=649027

来自Ovum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通信服务提供商(CSP)收入在2017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达到4436亿美元。这是自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强劲的季度同比增长,与Ovum的2017年全年增长预测一致。移动行业收入的适度复苏是最主要的原因,日本、巴西和澳大利亚是其中表现最佳的市场。相比之下,印度、中国、美国和其他几大移动市场在2017年第一季度呈现下滑趋势。美国市场的下滑尤其令人担忧。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CSP市场,占据2016年全球收入的28%。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CSP的收入占比仅为美国的一半不到。对于所有寻求在美国实现增长的公司来说,最近几个月的市场表现已经发出了警告。上个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美国2017年和2018年的GDP预期。这部分是因为美国2017年第一季度令人失望的实际GDP增长率。政治环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必须承认,自2016年底以来美国市场的政治风险一直在上升。目前尚不清楚这将会给电信业带来什么具体影响。但是2017年第一季度美国CSP收入的确是呈现了同比持平,而2016年下半年则同比增长3%。

当然,市场上也有很多积极的迹象。美国股市现在处于或接近历史新高。美国公司也在继续推动虚拟化、5G、AI和物联网等关键电信领域的创新。最近美国电信运营商的增长不足可能很快就会扭转:随着并购的完成,新实体可能会拥有更大的定价能力并推出新服务。同时,电信业的疲软增长,部分也是行业边界转变的一种迹象,因为OTT/云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已经在冲击电信市场并吞噬其市场份额。这种改变在美国尤为明显,因为全球许多超大型ICP都位于美国。即使考虑到其市场成熟度,有时美国市场的表现仍然是非常突出的:例如,今年第一季度支出规模位于全球前列的ICP——谷歌公司,在美国的收入的增长速度(25%)要快于全球(22%)。

Ovum智能网络首席分析师Matt Walker表示,这并未改变电信运营商缺乏明显的核心业务新收入驱动力的事实。即便是物联网,其规模也依然很小:虽然美国蜂窝M2M收入预计将会在2016-2021年翻一番,从90亿美元增加到180亿美元,但是这仍旧仅占美国CSP总收入的不足5%。基于这一现实,成本仍旧是关注的焦点所在。运营方面对两个领域特别关注:

·随着电信运营商扩大订阅(和按需)视频服务,内容成本正迅速上升。Ovum最近的CSP运营成本研究发现,CSP内容成本在2015年占据总运营成本的5%,而在2008年这一占比仅为2%。2016年增长仍在持续,许多大型电信运营商的年度内容许可预算达到了数十亿美元。AT&T对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的收购以及康卡斯特对梦工厂的收购,都是最近运营商开始关注内容的例子。

·CSP的另一个新的成本压力来自于以软件为中心的网络。CSP越来越多地使用软件和云计算来提供网络功能和服务,正导致其IT运营成本的上升,从2018年占据运营成本3.6%到2015年增长到5.9%。软件占据总资本支出的份额也在上升。这最终可能会产生一种更加灵活的运营模式,从而带来更快的服务创新等优势,但成本压力依然存在。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
IHS:预计2020年前全球运营商WiFi设备市场规模达1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471492.html Thu, 12 May 2016 15:31:52 +0000 //www.otias-ub.com/?p=471492 1463067050-8164-638000761a3693f01ad

智能手机互联网革命的迅猛势头为便携式无线设备市场带来了动力。IHS日前发布的全球运营商无线网络设备(Carrier Wifi)报告表示,全球Carrier Wifi设备2015年的总市场价值为7.13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前将达到15亿美元。

该分析放眼全球及地区市场规模、供应商市场份额、无线热点控制器和便携式无线设备接入点(无线网络热点接入点、SIM无线设备接入点、双模式3g/无线网络 Picocell及Metrocell技术和双模式4 g/ LTE / 无线网络mini eNodes)。

IHS跟踪调查了阿尔卡特-朗讯、Aruba Networks、思科、Edgewater Wireless、爱立信、惠普企业、华为、摩托罗拉、诺基亚及优科公司这些企业。

该分析来自IHS技术研究总监Richard Webb。他表示该领域市场自2007年以来持续增长。起初这要归功于无线网络作为热点服务的功能,但其后期发展则主要依靠客户群多样化及技术革新,包括热点2.0,802.11ac及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分析还预测道,便携式无线设备市场的两大分支将在2016-2020年间累计达到超过68亿美元的规模:独立无线设备接入点主要由固话运营商、多个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MSOs)和无线网络服务供应商(ISPs)部署,双模式无线网络/移动电话接入点则由移动运营商部署。

根据调查,IHS在2015年下半年的收入总额为3.67亿美元,与上半年相比增长了6个百分点。为中国移动等大型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移动服务为该公司的主要收入,802.11ac接入点带来的收益占其2015年下半年收入总额的61%。

分析还指出,2015年,亚太地区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市场在全球处于了领先地位,超越了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北美及拉丁美洲,而这一领域2015年的收益前三甲按字母顺序排列分别为思科、华为及优科公司。

此外,该报告还指出其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为802.11ac,基于5GHz的频段,达到了高于以往的水平,并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相较于802.11n时代,销量也有所增长。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技术革新(已被优科公司及思科引用)则使得无线服务供应商、企业和其他组织能够提供成本效益更高的无线网络服务。

]]>
赛立信:2015年10月广东省三大运营商运营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409081.html Mon, 23 Nov 2015 11:48:12 +0000 //www.otias-ub.com/?p=409081 从广东省三大运营商市场份额看,移动这个月还是处于下滑的状态,主营业务收入,移动用户数和4G套餐用户数三方面分别下降了2.58%,0.24%和0.86%。而联通和电信都是一点一点的上升;主营业务收入方面,联通上涨了1.5%,而电信则上涨了1.09%,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34.33%;移动用户数和4G套餐用户数方面,联通分别上涨了0.19%和0.28%,电信则分别上涨了0.05%和0.57%。

在过去两个月,移动都是处于下滑的状态,联通和电信慢慢的缩小了和移动的差距,控制住了移动一方独大的局面,接下来的发展趋势,还是一个未知数,拭目以待。

d89796184aedb9fd5cbbd9863cca640e

2015年10月主营业务收入市场份额TOP 5

 8ba6ade8687e9ec1da1f07600167e450

注:按各地市主营业务收入总和选出前五名

2015年10月4G套餐用户数市场份额TOP 5

 ba3b3cfdade68a13847a42bfb95c2091

注:按各地市4G套餐用户数总和选出前五名

2015年10月移动用户数市场份额TOP 5

 1c1610395b70a225c311d839624d0c65

注:按各地市移动用户数总和选出前五名

]]>
赛立信通信研究部:2015年8月广东省三大运营商运营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394676.html Thu, 15 Oct 2015 15:11:47 +0000 //www.otias-ub.com/?p=394676 赛立信通信研究部2015年8月广东三大运营商数据:

从广东省三大运营商市场份额看,主营业务收入和移动用户数的占比和上月基本是一致的,移动还是三家中的老大,占了绝对的优势;至于4G套餐用户数方面,移动被电信收获了0.6%的份额,而联通还是和上月持平。

在过去的八月,三大运营商的领导更换了,也许会有改变命运的可能,轻装上阵的三家电信运营商未来会有怎样的未来呢?我们拭目以待。

81

2015年8月主营业务收入市场份额TOP 

82注:按各地市主营业务收入总和选出前五名

2015年8月4G套餐用户数市场份额TOP 5

83

注:按各地市4G套餐用户数总和选出前五名 

2015年8月移动用户数市场份额TOP 5

84注:按各地市移动用户数总和选出前五名

]]>
MPP Global:调查显示60%的运营商更倾向于使用融合OTT方案定价 //www.otias-ub.com/archives/371500.html Fri, 31 Jul 2015 17:04:41 +0000 //www.otias-ub.com/?p=371500 Woman using tablet computer on sofa

Woman using tablet computer on sofa

MPP Global最新研究结果称,与传统方案相比,大部分(约60%)运营商更倾向于使用融合OTT定价方案。融合OTT方案有助于内容所有者向其客户提供不同的定价。

在国际上,亚马逊在其即时视频服务中采用了融合定价方案,Hulu在其在线流媒体服务中也采用了融合定价方案。

来自MPP的报告称,许多消费者不再需要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所有内容,而是需要自己精心挑选的定制内容和个性化内容。随着消费者想减少他们的付费频道数量,有越来越多的运营商目前正在考虑减少电视服务包的数量,以吸引更多观众,并保留订阅用户。

MPP Global首席执行官Paul Johnson评论道:“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需要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精准到达用户,吸引用户的目光。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在获取稳定收益流的同时,在不断调整其商业模型以迎合用户的需求。我们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用户对不同观看方式和不同付费方式的认可,运营商将更加需要融合OTT定价方案。”

]]>
GSA:报告显示30%的运营商投资于LTE-A,VoLTE的部署明显增加 //www.otias-ub.com/archives/369971.html Sun, 26 Jul 2015 17:40:24 +0000 //www.otias-ub.com/?p=369971 4g-data-644x250

一份由GSA发布的报告详细地介绍了LTE-A网络的部署和增长,根据这份报告,所有运营商的30%正积极投资于LTE-A的基础设施。

虽然世界范围内偏远地区的LTE部署持续增加,部署的LTE网络数量从1月份发布的上一份报告的566个增长到638个,LTE-A和VoLTE的部署也显著增加并在电信行业内受到瞩目。根据GSA,LTE-A的部署,在世界所有市场,有超过30%的运营商投资于LTE-A系统的部署,88家,超过LTE运营商的20%,在45个国家商用部署LTE-A。

VoLTE,自上一份报告以来,在过去六个月也看到显著增长。103家运营商在49个国家投资于VoLTE的部署或实验,而1月份只有80家运营商。25家运营商已经推出商业化的基于VoLTE的高清语音服务,而去年3月份只有3家推出。GSA估计今年会有更多的VoLTE服务推出,英国主要的几个运营商都计划在今年夏天推出。

该报告还详细地介绍了LTE的各种频谱,以及一些关键调查结果:

  • LTE1800目前用于89个国家的187个商用网络,占已部署的LTE网络的44%。
  • LTE系统下一个主流的连续频段是2.6GHz(band 7)部署了100个网络。
  • 到目前为止,800 MHz (band 20)是下一个最多选择的频段,被91个网络所使用,超过1/5的运营商选用。
  • 绝大多数运营商(90%)使用成对频段部署了FDD模式的LTE网络。
  • 目前59个运营商,几乎是LTE运营商的1/7,在35个国家推出商业化的TDD模式LTE服务。
]]>
IHS:预计2019年9成家庭将采用运营商Wi-Fi网络 //www.otias-ub.com/archives/360785.html Wed, 01 Jul 2015 13:44:32 +0000 //www.otias-ub.com/?p=360785 home-computer-networking-services-medford-oregon

现在谁家里要是没Wi-Fi,都不好意思请别人来家里做客——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无线网络的重要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全世界所有家庭中,采用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络(Wi-Fi)家庭网关(Home Gateway)或路由器(Router)的百分比,将从2014年的66%成长至2019年的近90%。Wi-Fi已经成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越来越重要的市场战略要素,而且ISP的客户都极度妒依赖自己家中的无线网络收取电子邮件,以及通过OTT盒子从网络上观看的高质量视频。

IHS 资深分析师John Kendall表示,Wi-Fi与因特网对大多数的消费者而言是指相同的东西。过去,一个家庭网络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概念:透过PC作为主要控制点,连接你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或者一台打印机到一台有线的调制解调器或家庭路由器。然而,现今,许多家庭拥有多台的智能手机、电视、平板设备、串流OTT的设备,以及付费电视机顶盒(STB)。目前所有这些都须依赖于家庭Wi-Fi网络,才得以连接媒体内容,但这些媒体内容已对宽带网关带来的严重负担。

每个家庭中的联网设备数量持续增长,驱动更多连网需求。光是在北美地区,相较于2014年只有10台,2019年每个宽带家庭就有接近13台联网设备。连网设备的激增,使ISP须加重其基础建设的投资与设计,以提供更高的带宽速率与预算,不仅用以提升其市场发展前景,也能获得更多用户青睐。

联网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将引起显著的带宽拥塞,以及视频串流的服务质量(QoS)和问题。此外,Wi-Fi不得不和其他家中的无线设备,包括无线电话,甚至微波炉争夺无线频谱(编按:在2.4GHz这一拥挤的频段竞争…),而这将造成信号衰减的问题。“过去,宽带的瓶颈是在最后一哩(Last Mile),但瓶颈最近已经转移到家庭的Wi-Fi网络,因为家中的设备主要是透过Wi-Fi连网或消费。”Kendall说。

Kendall 进一步说明,使用Wi-Fi联网的设备数量之多,迫使ISP取得家庭网络的所有权。如果家庭Wi-Fi网络不能满足更高的服务水平,拿到家庭网络所有权,的确让服务提供商看到一些提供千兆(Gigabit)甚至100MGbit/s服务的好处。自从家庭中大多数设备都以无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后,消费者都开始根据 Wi-Fi吞吐量的质量来评断ISP的表现与收费标准的高低。

电信营运商正转向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协会(IEEE-SA)的 802.11ac标准,以解决上述Wi-Fi网络问题。双频802.11ac允许Wi-Fi营运商使用5GHz频段,即无须担心其他家用电器的干扰。此外,2015下半年,该规范将整合多用户、多重输入多重输出(MIMO)技术,允许同时进行Wi-Fi串流,这可增加一倍Wi-Fi理论值的吞吐量。 Kendall指出,随着ISP要求拥抱先进的Wi-Fi解决方案,802.11ac规范带出了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机会——从芯片业者到宽带客户端设备 (CPE)供应商。

支持802.11ac Wi-Fi宽带CPE,包括网关、路由器,以及整合调制解调器的多媒体家庭网关等,直至2019年全球将有70%的宽带家庭安装这些设备。2014年是 802.11ac被广泛采用的第一年;今年将有超过8,800万台802.11ac设备出货;预计2016年会再翻一倍!由802.11ac创造的营收, 可望从2014年的15亿美元,大幅成长至2017年的100亿美元。

]]>
运营商如何应对难解之题? //www.otias-ub.com/archives/340213.html Wed, 15 Apr 2015 16:39:34 +0000 //www.otias-ub.com/?p=340213 日前在伦敦举办了一场由多位IT专家和顾问参加的“电信公司之辩”讲习班。讲习班的讨论焦点是“电信公司”在未来将如何演进以及驱动产业的关键因素。

现金牛已死?

00016c58bfd0169802f202
通信服务和互联网正迅速成为不同类型服务的基础,同时也在搅乱着市场上提供服务的方式——例如Skype绕开中介,直接推出语音通信服务,而Netflix也撇开中介,提供天空电视台(Sky)的节目。全球电信市场目前估值为1.67万亿美元(见图1),并以每年1%~2%的速率增长,主要由中国和新兴市场的拓展驱动。

然而对电信业来说,前景并非一片光明。在欧洲,固定和移动运营商的收入已在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监管和竞争等因素。打折造成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全线下跌(包括在中国),一些统计数字表明,2014年的电信部门在诸如WhatsApp和Skype等OTT业务的竞争下,收入将损失140亿美元。业务流量正在飞涨:根据Diametric Analysis的分析,全球大约有13亿人每月观看在线视频,而有4.5亿人每天都观看在线视频,资本支出(capex)的账单正在增加。电信管理论坛的董事会主席Keith Willetts和Disruptive Views的编辑Tony Poulos都认为,虽然总的投资回报率整体表现积极,但新投资回报率可能是负值。该现象向行业提出了一个难题,对于现在的电信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来说,问题尤其严重(有线电视运营商和替代网络提供商目前仍然享受收益和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会计师事务所安永表示,“未能改变商业模式是目前电信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

在宽带生态系统中,目前包括不同类型的企业,它们相互竞争并提供相同的或类似的服务。这些不同类型企业的市值有很大不同。OTT企业市场估值同收入和营业利润只有松散的联系,这反映了在电信价值链中的某种转变,即价值正从电信公司向数字内容提供商和OTT企业转移。电信公司的估值传统上是由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的6倍和收入的12倍得出的,通常分配约5%的红利。与之不同的是,社交网络公司的估值是由收入的12倍得出。Keith Willetts指出,电信公司仍难摆脱“谁买谁付”商业模式的窠臼。与之相反,通过间接商业及合作模式,OTT企业已经把“谁买”和“谁付”切割开来。Megabuyte.com顶级ICT分析师Philip·Carse指出,互联网革命正在铺开,但尚未反映在电信公司的估值中,上次发生估值同收入或利润如此分离的现象还是在dot.com泡沫期间。

对于消费者来说,视频(包括音频流媒体,以及通过YouTube的音乐服务)是消费者需求和大流量的驱动力代表。然而,视频来自于其本身的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价值和供应链,其中包括通过社交网络分享视频——这一点电信企业难以控制,更不用说开发利用了。

有些电信企业正积极投身于内容投送,以保护其宽带收入流。英国移动通信巨头EE公司介绍了在其十分成功的4G网络上启动了EE TV服务的情况。EE的商业模式主要基于顾客在家中多屏幕显示的需求,同时加强顾客忠诚度、减少顾客流失。如今的顾客被平行的互动需求所占据——他们以“时分”(之前以天为单位)方式通过Facebook、Twitter和谷歌在一系列设备上互动。年轻人正以根本不同于以往几代人的方式消费内容——现在人们买的是“一口”而不是“一桶”(即购买单曲而不是唱片集)。在未来,正如阿尔卡特-朗讯前首席执行官Ben Verwaayen所说,消费者购买的也许甚至不是服务,而是交易。

变化的角色和能力

BWCS的创始成员兼首席执行官Graham·Wilde注意到电信公司的核心能力已经从管理管道演进到对一系列扩展业务(包括电视业务)的打包管理。英国电信公司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IT业务,这将英国电信引入到同诸如IBM竞争的行列中。Lewis Insight的电信产业分析师Chris Lewis认为,电信公司可以延伸到新的业务中,建立融合的基础设施,但他们需要将关注点对准顾客。电信企业需要发展不同的核心能力,其中包括:维护网络、消费者品牌的市场营销和管理,以及紧跟技术变化。

与会者认为电信公司需要维护其宽带业务。Philip·Carse认为,电信公司除了投资兴建下一代网络(NGN)外几无其他选项。如果他们放弃,其竞争者也会这样做。有些电信公司可以以提供多屏幕、多设备交换的平台为目标(EE公司选择了这一策略)。电信公司也可以努力成为业务打包者,即将多家内容提供商的内容打成一包提供付费电视业务。METISfiles的合作伙伴和首席分析师Pim·Bilderbeek指出,电信公司未来将成为经纪人还是业务交换者目前尚不清晰。Telesperience的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师Teresa·Cottam指出,电信公司应该探索新的细分市场,欧洲2000万中小型企业(SME)提供了大量商业机会。SME的需求各异,与单一特定服务相比,它们更需要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菜单,其中包括IT帮助中心的功能。由于软件比堆架式硬件更为廉价,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有可能显著减少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opex)。

00016c58bfd01698032703
电信公司应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围绕他人的商业模式工作,应允许客户选择希望开展业务的对象并相应地控制企业规模。它们需要崭新的商业模式、以崭新的态度对待合作伙伴和渠道以及驱动投资和创新的管理框架。在电信行业中,灵活的业务和技术提供商仍有很大潜力。最终,电信公司应该跟踪资金走向——尝试预测未来的收入在哪里。

]]>
2014年西班牙电视运营商广告总收入达1890.4亿欧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334955.html Wed, 25 Mar 2015 14:23:31 +0000 //www.otias-ub.com/?p=334955
尽管大家对电视广告都比较厌烦,但是广告收入是电视台和电视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很多人只能被动的观看电视广告。那么,近些年来,国外电视广告收入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最近,市场调研公司公布了2014年度西班牙电视台广告节目收入的情况,结果显示较2013年,出现了高达11%的增长。
根据调研报告指出,在整个2014年,西班牙全国范围内,各大电视运营商的广告总收入达到了1890.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3259亿元。而在2013年,广告收入为1703.4亿欧元,这样算下来,2014年增长率高达11%。在收视率方面,该报告统计以西班牙境内的两个电视台进行了取样,结果显示,电视广告的收视率分别为30.7%和37.7%。也就是说有超过三成的观众会观看电视广告内容。

]]>
Infonetics Research:预计2018年全球运营商WiFi设备市场达3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297961.html Sun, 30 Nov 2014 14:47:33 +0000 //www.otias-ub.com/?p=297961 \" data-bd-imgshare-binded=

预计2018年全球运营商WiFi设备市场达30亿美元

市场研究机构Infonetics Research指出,受具备集成WiFi的小蜂窝部署的驱动,2013年,全球运营商WiFi设备市场(运营商WiFi接入点和WiFi热点控制器)总额为5.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9%。

思科、华为和优科无线为2014年上半年运营商WiFi市场份额的领导者。

InfoneticsResearch移动回程和小基站首席分析师理查德·韦伯(RichardWebb)表示:“过去几年中,运营商WiFi市场蓬勃发展,主要是受固定和移动运营商寻求扩大并增强其宽带用户服务的带动。”

韦伯补充说:“增强服务并升级至802.11ac标准的努力,以及热点2.0、WiFi语音(VoWiFi)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所带来的机遇催生出新的服务模式,将推动运营商WiFi市场在2018年增加至30亿美元。”

2014年上半年,802.11ac接入点的收入约占WiFi接入点总收入的11%,且其采用率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提高。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演变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的WiFi服务交付机会,这主要通过一系列服务提供商以及企业和其他组织与现有的WiFi(或无线局域网)部署来实现。

]]>
详细解读:运营商和OTT现状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103.html Mon, 03 Mar 2014 09:49:25 +0000 //www.otias-ub.com/?p=199103        1.OTT环境下运营商的运营模式

OTT–过顶传球,指业务提供商给接入网运营商的用户提供业务/服务,而接入网运营商除了从用户获取接入费收入之外,不能从业务价值中获得益处。一个没有偏见的观点可以称OTT为: 独立的, 基于互联网的增值业务/应用/内容提供商。

1.1.为用户提供免费或者折扣接入OTT业务内容

运营商正日益增加提供免费或折扣的OTT业务给自己的用户。这种主张可以通过与OTT合作或者不与其合作实现。

运营商和OTT现状

案例:

–合作的方式,为用户免费提供文本类(text)Facebook业务

Facebookmessenger– Facebook 在2013年世界移动大会上宣布已有14个国家的18个运营商将为其用户提供免费或折扣价格的所有facebook messenger 应用

Google的FreeZone– 提供免费不限流量的访问google的搜索,电子邮件,社交三类业务。现已有3家运营商推出该服务(印尼的Telkomsel,菲律宾的Sart,南非的8.ta)

Telkomsel社交数据包–不限流量的访问流行的社交网业务(收费)

运营商的好处:

相互品牌促进:运营商和OTT品牌结合,提升市场地位

吸引数据用户:很多情形发生在低ARPU且用户刚开始使用移动数据应用的场合。提供限量数据的免费或者折扣业务能够驱动这些市场对数据的使用和发展。它也为规模数据市场的发展奠定基础

广告收入分成:依据用户广告点击率,运营商可以从Google和Facebook获得广告分成收入

形象建立:通过与OTT合作,运营商在公共心目中建立起与OTT合作的友好形象,它将帮助运营商吸引或者保持数据用户

1.2.运营商成为 OTT 业务提供商

当运营商只为自己的用户发展而建设增值业务的时候,和互联网的开发应用相比,已经处于不利地位。运营商有着自己定位的市场用户,互联网公司有着所有互联网用户的基数。从长远看,互联网公司可以达到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看,运营商开始建设增值业务不仅应针对自己的用户也应针对互联网用户。

案例:

Verizon的RedboxInstant:Redbox 是一美国provider ,采用自动售货亭系统出租 BluRay 和 DVD电影。Verizon 和 Redbox 合作建立了移动用户注册的流媒体电影业务Redbox; Redbox负责内容,Verizons 负责数据中心。此业务旨在与Netflix一类的互联网TV业务竞争。

Telefonica的TuME:TuME 是一个通信类业务提供消息收发, 语音呼叫,共享照片。Telefonica 给所有互联网用户提供业务,提供iOS 和 Android 的应用。它与 WhatsApp, KakaoTalk 和微信等应用竞争。

运营商的好处:

规模经济–提高增值业务想覆盖的市场,目标市场。

吸引用户–提高业务能力的吸引力,影响用户选择网络运营商。

1.3.业务邦定

运营商愈来愈多与已经建立起品牌的OTT合作并把业务捆绑到运营商的消费者(用户)的主张中。

案例:

Telia和Spotify– Spotify 是一个音乐流媒体业务它提供大量的音乐曲目。Spotify 有多种签约, 免费版本提供用户电脑上的在线接入音乐, 每几首歌后 Spotify 将插入广告以资助业务。收费版本不插播广告, 提供无线接入和离线同步歌曲。移动运营商 Telia 和Spotify 的收费签约版本邦定提供按年签约的网络接入和音乐播放业务。

运营商的好处:

借力品牌–和著名品牌业务捆绑将让Telia不光吸引用户使用自己的网络而且使用Spotify品牌。一旦用户选择此业务,用户离网将变得比较困难,因为难以找到其他类似的合二为一的业务邦定。

借力规模–运营商可批量购买版权内容,价格可远低于个人的签约。这样运营商利用这个折扣作业务捆绑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价值服务。

1.4.连接增值的转售(溢价转售)

运营商手中基于PCC-控制的e2eQoS提供了能对特定业务提供高优先级的工具。这个能力可以开放给网络外部,这样OTT内容商或应用商可以使用这个网络机制给部分内容或者应用加速/提速。

对Google,Microsoft和 Amazon的调研,证明网页加载时间对用户体验有显著影响,从而影响内容和应用服务商的盈利程度。

网络延迟影响网页下载时间。为减少互联网的延迟,CDNs是通用的做法。在移动接入网中,根据小区负荷,空中接口的调度将显著影响延迟。为减少小区负荷的影响运营商能够用 e2e QoS 的机制,通过销售这个增值能力给OTT, OTT可以借力这个机制为其关键业务或内容提供无线加速(优先调度)。

案例:

爱立信的移动云加速(MCA)和Akamai内容分发网络 (CDN) 是第一个网络的连接按溢价销售的模式。Akamai的客户, 内容商和应用服务商, 得到了签署端到端数据加速的机会,需要被加速的数据先经过Akamai的 CDN 再经过MCA,结果骨干网和无线空口的延迟被较少。

运营商的好处:

额外的收入–由于运营商网络能够影响OTT的用户体验, 从而影响OTT的生意,运营商可以从OTT得到连接增值的补偿。

提高用户体验–当某些业务的用户体验得到提升,运营商网络可以自然受到正面影响:用户会更加频繁的使用网络,良好的网络感知将帮助运营商保留用户。

1.5.其他

运营商还有其他方法期待切入互联网的价值链中。其中之一是把OTT业务的支付集成到运营商系统中。运营商已经建立的计费系统是运营商可依借力的重要资产。对于互联网中的很多业务,用户难以支付,原因之一是用户和业务/服务没有计费关联。运营商因此可把自己置入互联网价值链,作为扫除用户和OTT键的障碍。运营商从用户的月账单或预付费中收取用户费用,并完成对OTT的支付,以收入分成的方式。

案例:

GooglePlay商店的运营商式计费方式在运营上有很大的市场(足迹)。用户从Google Play store 获得的Apps 和内容可以直接从用户的月账单中计费。

进一步的信息可参考: ;answer=2651410

2 运营商的思考

简单来看,目前运营商有4种收入模式和相应角色:

运营商和OTT现状

运营商角色

通信业务提供商: 主要给用户提供语音和短信业务。

连接提供商: 给用户提供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业务,和为企业提供带宽出租业务。

增值业务提供商: 提供给个人和企业消费者直接消费的且是通信和管道类业务之外的业务。

能力提供商: 提供给其他企业部分网络能力 (其他企业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面向消费者的业务)。

2.1.运营商的通信业务和连接(管道)业务角色

目前运营商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通信业务收入(语音短信),然而联接(管道)收入的占比在逐年提高。主要有两个原因:

– 大量的智能手机的涌现和移动宽带业务的发展

– 通信业务的贡献的价值在萎缩。中国尚处在MOU 消费增加的幸运期, 但OTT 通信类业务将迟早侵蚀SMS和话音收入,就像成熟市场已经发生的那样。

面对从通信收入转向连接收入, 运营商能采取一定措施:

1。在移动宽带上保证尽可能好的用户体验(联接类业务),包括:

– 建设足够的覆盖,容量和及实施优化以保障最佳的业务性能

– 定位为与OTT 业务友好型网络。因为驱动力来自智能手机和移动宽带用户渴望使用互联网业务。任何业务中断或者人为的干扰业务质量将影响用户对网络的感知,印象。

– 对于有价值的网络有提供能力提高用户的感知和满意度

– 建立观察和可视的能力,掌握用户体验和使用特点的变化,这些可触发网络规划或者市场产品(Offer)的变化。

2。创造具有高竞争力的且能销售移动宽带价值的能力,从单一流量收费向价值收费升级, 主要是建立智能网络以差分用户,业务,终端, 从中产生优化产品面向个人和企业用户。

最佳连接商的定位

运营商和OTT现状

2.2.引擎提供的角色

在这个角色中,运营商把网络能力提供给OTT,使独立的服务商创新新的应用。OTTs 将补偿运营商, 因为OTT的生意因此而增长,运营商将从OTTs 获得补偿或者收入。运营商决定开放一定的功能为特定用途,而不伤害运营商自己的生意。随着OTT用户体验的提高, 反过来运营商移动宽带接入的地位也得到加强。

建议:

1。创建使OTT可以借力的能力。这些能力可包括:

– 网络的质量能力让服务商要么提供加强的业务传递比如给在线商务或银行类业务提供优质传递,要么降低 一些不紧要的话务量(traffic)的优先级比如对下载类业务。

– Zero-rating/ 反向收费 – 让内容商提供整个业务包,使其包含网络费用。

2。准备网络,OSS 和 BSS 的能力已满足新的客户类型。B2B 接口将对运营上的业务处理提出不同的和新的要求。和OTT 的商业协议将包含售出能力的SLAs 描述; 网络, OSS 和BSS 应能检测和执行能力提供给OTT,并为SLA提供依据。

2.3.增值业务提供者角色

随着移动宽带信道的提供, 层出不起的互联网增值业务被开发出来,并不断涌现。这些公司为整个互联网提供业务从规模经济中获益。他们甚至只是个软件公司,寥寥数人,但可以快速和灵活的响应市场变化,创新出利基市场/业务这些从不会被认为是运营商经济。

从这个新环境中派生出的举措可能是:

1) 运营商需要认真评估未来的增值业务哪些是自己应该建立的,哪些能够源自互联网公司的。与OTT合作一方面意味着推出新增值业务的时间大大缩短,另一方面意味着可以同过OTT的品牌吸引用户。

2) 识别合适的伙伴,通过:观察/测量用户使用的趋势和围绕提高用户体验寻找OTT伙伴的OTT业务。

3) 评估运营商已有增值业务,可否开放给 互联网 。运营商在过去数年投资大量资源开发自己的业务,这些业务可能适合开放给互联网,把自己转变到OTT的参与者。这一方法也可对OTT有更深刻的洞悉,从而反过来加强扮演能力开放者的角色。

案例:Telefonica 的TuME

]]>
OTT与运营商竞争加剧:运营商加速平台化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514.html Mon, 04 Nov 2013 16:52:17 +0000 //www.otias-ub.com/?p=167514

较之于用户的喜闻乐见,电信运营商面对即时通信软件时的情绪要复杂得多。且不论是否偏颇,即时通信软件在运营商眼中好比“油耗子”。直观地说,它们“偷”走了运营商的人气、用户、流量以及最要紧的“收入”。

英国研究机构Mobile Squared(MS)最新研究显示,即时通信软件Skype每天给全球移动运营商造成的损失高达1亿美元。全球范围内,运营商或推出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或与OTT企业合作推出应用。目的很简单:夺回移动互联网市场上的主动权。

但目前来看,效果似乎并不理想。错失先机的运营商仍难摆脱“追随者”的身份标签。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4G临近的当下,如何推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做到“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既是摆在运营商眼前的挑战,又是不断“更新”中的课题。

即时通讯软件冲击运营商业务

MS研究发现,Skype的2.8亿名活跃用户每天能产生20亿分钟的网上通话流量。对运营商而言,语音利润的损失无法估量。调查显示,43%的运营商认为Skype是其获取利润的主要威胁,尤其是在2011年微软(35.52,0.12,0.34%)收购Skype之后。

MS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仅WhatsApp的使用量就激增了233%。现在该服务用户已超3亿,流量则从日发送20亿条信息增至100亿条。MS预测,随着Skype及WhatsApp等应用的普及,到2017年,OTT离线流量终端产生的利润将从2013年的79亿美元增至537亿美元。

分析机构OVUM年初曾发布相关数据称,2011年,WhatsApp、Nimbuzz及微信之类的即时通讯软件造成全球运营商短信业务收入减收达139亿美元,相当于整体短信收入的9%,这一数字在2012年增加到了232亿美元。预计2016年减收规模将达到540亿美元。

国内方面,中移动(52.16,0.14,0.27%)近日公布的业绩显示,其本年度前三季营收4630亿元,净利润为915亿元,同比下滑1.9%。中移动公告称,通信行业竞争激烈,OTT业务对传统通讯业的冲击和影响加速体现,移动通信普及率不断提高,行业内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运营商面临极大挑战。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0TT虽只是导致中移动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的确给运营商带来了挑战。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奇兵”,运营商如何接招?

管道危机日甚运营商欲夺失地

OTT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却也将另一个严肃的问题丢给了运营商:如何避免管道化?显而易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流量的语音、文字,甚至是图片通讯方式大大降低了用户对运营商的依赖,2G时代运营商主导一切的场景已经成为历史。除了管道,运营商还能做什么?

最早的反应自然是本能抵抗。回顾以往,VoIP方兴未艾时,运营商就已感受到了互联网公司释放出的强大压力。然而通过限制、差别定价来阻挡互联网公司提供语音、短信、视频等业务最终被证明为“非明智之举”,简单粗暴甚至成为其主要标签之一。

OTT市场终究持续加速发展起来。如MS首席分析师尼克莱恩所言,封杀或忽视OTT的挑战是危险的、短视的战略,这样做只会带来客户的流失。解决方案只能是改进或革新现有的语音和信息服务,或者与OTT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

实际上,去年,欧洲五大电信巨头就已联合推出了自有即时手机短信系统Joyn,并宣称Joyn试图解决信息程序的一个主要缺点,即发送者和接收者都要安装相同的程序。如今,虽Joyn被指“无应对OTT威胁解决方案”,但至少,运营商已开始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中国,无论是“飞聊”还是“微信沃卡”,都是运营商改进现有服务、与OTT服务提供商合作的最佳例证。其中,中电信的市场布局最富创造性,其不仅开创了与互联网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推即时通讯产品的先河,还希望与移动和联通实现跨网互联互通。

“OTT企业追随者”如何破局?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目前来看,运营商在即时通讯软件方面还是OTT企业的追随者。追随者的竞争力几何,答案不言自明。有“悲观者”认为,当颠覆性变革发生后,所有企图挽狂澜于颓势中的努力,都有沦为泡沫的可能:

首先,运营商的即时通信业务存“左右手互搏”风险。倘若运营商OTT业务选择与微信一样是数据流量方式,那么这项新业务依然是在和短信抢市场,而不是挽回短信市场。即便选择数据模式,处于灵活性的考量,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竞争优势细微。

其次,运营商即时通信业务已失“先机”。在国内,提及即时通信软件,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只有微信。况且,这项业务目前来说对于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并不清晰,但运营商不能等模式清晰以后再推出,因为那时候可能太晚了。

且慢唏嘘,运营商的“OTT前景”绝非黯淡无光。能否推出真正有自身特色,有竞争力的产品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随着语音收入的不断下降,数据业务已成运营商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目前包括支付账单、在线购物、下载数字影音及核对医疗记录等在内的一系列应用,都非运营商所提供。故而,运营商应该结合自身优势,抢占在线购物、支付账单方面等OTT市场。

此外,亦可针对语音市场营收较少的领域,推“免费通话类”OTT业务;细分语音市场,如国际长途语音业务。也即“运营商可以在较少损失下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及满意度”。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管道的利润会下降,但管道本身不可能消失,如何让管道变得更“智能”也是长久课题之一。从OTT角度来说,应用和内容也将百花齐放,随着用户需求而变化。运营商和OTT基因不同,优势各异,但亦非你死我活之关系,未来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合作之道。

来源: 通信信息报

]]>
IHS:付费电视运营商将面临与OTT的激烈竞争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204.html Tue, 27 Aug 2013 16:58:14 +0000 //www.otias-ub.com/?p=145204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HS提供的数据分析显示,在宽带用户数量上升至与付费电视用户数量同一水平的近况下,TV Everywhere是美国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业务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

“根据我们对TV Everywhere和像Netflix(世界上最大的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这样的OTT服务所做的持续研究表明,很明显,美国付费电视行业已经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IHS的主管、美国媒体研究首席分析师汤姆亚•当斯说道。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运营商所面临的挑战是日益增加的美国宽带用户数量。据研究,2016年,美国的宽带用户将增长到9990万,届时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互联网电视的用户总数不过1亿零40万。

“无论是印刷品或音频媒体都不能抵挡互联网的冲击。因此,美国付费电视运营商在未来几年的关键问题将是:“TV Everywhere是否能够保持对用户的足够吸引力,而不是让他们流向OTT去享受视频娱乐。”亚当斯说。

亚当斯1月10日下午三点半在拉斯维加斯的2013国际消费电子展发表演讲,讨论在越来越多的宽带用户数量下,美国付费电视运营商和OTT之间的竞争。

“收费电视和OTT之间的竞争将是未来十年内最主要的媒体竞赛,正如开放互联网和诸如AOL(美国在线服务)提供的私人网络服务之间的竞争定义了九十年代中期,”亚当斯说,“现在的互联网具有全视频功能。付费电视运营商是否有能力保持数字时代视频娱乐主导者的地位?这就是我们要在今年的消费电子展评估的。”

]]>
Asymco:研究显示对运营商的强势将使苹果失去28亿潜在新用户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659.html Mon, 06 May 2013 14:32:07 +0000 //www.otias-ub.com/?p=109659 据国外媒体报道,由于无线服务提供商避免iPhone制造商苹果强加的条件,不愿成为该公司的合作伙伴,苹果正在失去取悦不少于28亿新智能手机消费者的机会。这些消费者绝大多数均位于亚洲市场。自 2011年9月以来,苹果新签约的运营商不足12家,这也意味着苹果在全球市场签约的运营商总量约为240家。

 

对运营商的强势将使苹果失去28亿潜在新用户

手机行业研究公司Asymco.com负责 人的霍雷斯·德迪欧(Horace Dediu)表示,未能与这些运营商签约,意味着苹果失去了在中国、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的数十亿潜在手机用户。Asymco.com指出,作为苹果在 智能手机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三星电子几乎通过全球所有的800家运营商销售设备。

目前,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 以及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均为与苹果签约销售iPhone。上述两家公司要么认为,为了让iPhone被消费者能够接受,需要为此付出的补贴过高;要么认为苹果开出的 条件无法令它们接受。德迪欧表示,“故事一直关注着消费者需求,现在故事需要转移到运营商这边。支持苹果的新运营商已经没有了。”

iPhone销量

随着苹果iPhone销量增幅的下滑,以及销售出更多的低利润率产品,该公司的毛利率同时也在收窄–上一财季,苹果的利润率降至37.5%,低于上年同期的47.4%。苹果股价在5月3日上涨1%,报收于449.98美元。

苹 果缺乏新运营商的支持在上一财季已经变得明显。当季,iPhone销售量仅为7%,至3740万部,创出自2007年第一代iPhone上市以来的最低销 量增幅。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同比增长36%。上年同期,苹果iPhone的销量增幅为88%。

iPhone销量的下滑给苹果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因为该公司的超过半数营收均来自于这款产品。自去年9月股价创出历史最高价至今,苹果股价的累计跌幅已经达到了36%。

当前,并不是所有的运营商均能够支持iPhone。Strategy Analytics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近800家运营商当中,有大约500家的网络能够支持iPhone。该公司分析师尼尔·辛哈(Neil Shah)就此表示,这个数字正在迅速变大。

中国和印度市场

在决定携手苹果之前,新运营商必须权衡这家公司的要求,如保证最低的销售量,以及产品的销售价格。在未获得运营商补贴之前,iPhone目前的售价超过600美元。在iPhone上市之初,苹果曾能够用苛刻的条件吸引到AT&T等运营商。

随 着iPhone在发达国家市场变得流行,苹果的这种业务模式确实能够流行。但是随着智能手机销量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的一半以上,美国、欧洲和部分亚洲 市场已经饱和。目前,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仍存有巨大的增长机遇,但是iPhone在上述市场的售价通常也会更高。BTIG技术分析师沃尔特·皮斯基 (Walter Piecyk)表示,“目前仍未支持iPhone的运营商,主要位于需要低价手机的市场。一款售价为600美元的手机,并不适于80%的预付费无线市场 –这些市场用户的月账单通常仅为10美元或11美元。”

更廉价的手机

熟 悉苹果计划的消息人士透露,这家公司一直在开发一款低端iPhone手机,并最快于今年把这款手机推向市场。苹果同时一直通过下调老款iPhone手机的 价格,来吸引那些低收入用户。皮斯基表示,如果苹果能够获得市场份额或推出新服务,该公司可能会愿意牺牲利润率。截至目前,苹果发言人特鲁迪·穆勒 (Trudy Muller)对此报道未置可否。

德迪欧表示,苹果对运营商设定销售目 标和其它要求,让一些运营商销售该产品的成本太过高昂。这些潜在的合伙伙伴,必须决定接受苹果的条件是否值得。对运营商而言,想要迎合无法承担高昂数据账 单的消费者需求,iPhone可能不是最好的产品。德迪欧表示,“一款产品不仅对消费者拥有价值定位,而且对运营商也有价值定位。”

三星的竞争

与此同时,运营商一直在通过结盟三星电子等手机制造商,减少对苹果的过度依赖。与苹果一年只推出一款产品的做法不同,三星电子推出了一系列不同款式、屏幕尺寸和价格的产品。一些制造商为运营商推出了订制手机,如把运营商的名称印在手机上–这是苹果所无法接受的。

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师辛哈表示,“运营商已开始质疑苹果的定价策略,并开始支持其它的平台。他们已不再需要苹果。”在支持iPhone的网络中,苹 果依然非常流行。在Verizon无线等运营商处,iPhone的销量占据了它们智能手机销量的一半以上。市场调研公司Canaccord Genuity的统计数据显示,苹果去年占据了全球手机产业利润率的大约70%。

中国移动

在 所有未与苹果合作的运营商当中,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当然是最突出的。中国移动网络的技术并不支持iPhone,而苹果也没有应中国移动的要求对 产品做出改进。中国移动首席执行官李跃在去年年底曾表示,与苹果的交易必须让两家公司受益–这涉及到苹果苛刻的运营商条款。李跃当时曾表示,“除去技术 问题外,业务模式和利益分享仍需要进一步的商讨。”

关于苹果与中国移动的谈判问题,中国移动香港发言人雷尼·雷(Rainie Lei)表示,“就这个话题,目前我们无法提供新的内容。”

日本移动运营商DoCoMo首席执行官Kaoru Kato在今年2月份曾表示,该公司尚未决定是否销售苹果iPhone手机。Kaoru Kato表示,苹果封闭的生态体系,让iPhone目前很难融入到DoCoMo的服务当中。

对 于小型无线运营商而言,结盟苹果能成为一把双刃剑。美国运营商Cellular在上周就与苹果签约,同意在未来三年内销售出价值12亿美元的手机。 Cellular此前一直表示,iPhone成本过高。因为无法承受iPhone的高昂补贴,捷克运营商Telefonica Czech Republic此前已放弃了对这款手机的支持。

市场调研公司Enders Analysis驻伦敦分析师本尼迪克特·伊万斯(Benedict Evans)表示,推出廉价的iPhone,能够吸引到更多消费者和运营商。该分析师认为,如果苹果推出一款廉价手机,iPhone每个季度的销量能够达 到5000万部。伊万斯表示,推出定价为200美元,利润率为30%的产品,能够为苹果每季度带来至少20亿美元的净利润。苹果上一财季的净利润为 95.5亿美元。

无论是否推出廉价手机或是更优惠的政策,苹果都必须寻找方式来提振 iPhone需求,并在不牺牲太多利润率的情况下让自己的产品被更多消费者接受。分析师辛哈认为,苹果当前必须推出更有弹性的合约,收复被Android 掠夺的市场份额。该分析师说,“苹果以前没有看到过任何理由,但是Android发展速度太快,苹果必须对此进行调整。”

]]>
调查显示50%的读者愿意为了Lumia 920而更换运营商 //www.otias-ub.com/archives/7197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71975.html#comments Mon, 08 Oct 2012 16:00:58 +0000 //www.otias-ub.com/?p=71975 此前做过调查分析部分运营商独家销售Lumia 920的策略是否会影响消费者购买Lumia 920的意愿。在部分运营商独家销售的消息出来之前,投票显示83.64%的读者选择Lumia 920,而只有16.36%的人选择其他高端Windows Phone 8手机。

image11.png

上图调查了是否打算购买Lumia 920?从左到右分别为“从现有运营商”、“购买解锁版”、“更换运营商”的不同情况。

而最近一次投票显示,3270位投票者中有72%仍然选择Lumia 920。

这意味着读者多少还是会受独营策略的影响。Lumia 920大约只与30%读者使用的运营商合作,而剩下70%读者要么放弃Lumia 920要么选择无锁版机器。

image12.png

绿色表示愿意购买无锁版,红色表示愿意更换运营商,蓝色表示愿意从运营商购买

而独享Lumia 920运营商的用户中,有88%计划购买Lumia 920。不提供Lumia 920运营商的用户中,有49%的用户愿意为了Lumia 920更换运营商。这一结果表明Lumia 920将会吸引其他运营商的用户转网,使得运营商在终端的补贴中有所收益,这也正是独营策略的最终目标。同时也驳斥了用户不会为喜爱的终端而转网的观念。

同时还有36.4%的用户表示愿意购买无锁版的手机,这些用户中又有85%选择Lumia 920而不是其他型号。

总体来说,尽管愿意买Lumia 920的比例从83%降低到了72%,但至少从读者的意愿来说,运营商独营策略并不意味着对手机销售将产生致命的打击。

]]>
//www.otias-ub.com/archives/71975.html/feed 580
NPD:美国手机用户使用Wi-Fi不采用运营商数据流量从4月份60%增长到65%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1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15.html#comments Tue, 13 Dec 2011 02:38:27 +0000 //www.otias-ub.com/?p=19915 NPD周一公布了有关智能手机和平板应用Wi-Fi和3G/4G通信状况的数据,结果显示在美国单单在手机上使用Wi-Fi而不采用移动运营商数据流量的用户从4月份的60%增长到年底的65%,在平板市场这一态势尤其明显(平板比智能机放在家里的用可能性更高,且许多平板不包含3G通信,资费也是一个因素)。

NPD数据:Wi-Fi应用挤占了3G/4G通信
而同时使用3G和Wi-Fi的用户则更多地转向了Wi-Fi,对于运营商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以上是统计图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15.html/fe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