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理财业务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28 Dec 2022 14:25:0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暨理财公司年鉴(2022)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7658.html Wed, 28 Dec 2022 20:00:25 +0000 //www.otias-ub.com/?p=1537658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暨理财公司年鉴(2022)》(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301家银行、2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

根据《报告》,理财公司已成市场主力。截至2021年末,理财公司整体存续余额为17.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72%,市场占比从2020年末的25.79%提高到59.28%。相较而言,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分别同比下降69.49%,35.19%和11.16%。

从新发产品情况来看,开放式产品募集资金占比进一步上升,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持续增长。从资金运用情况来看,债券的配置比例略有下降,但仍是理财产品最重要的配置方向,在非保本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中占比最高,达到54.5%。从净值化转型成果来看,净值型产品的存续规模及占比实现了快速增长,2021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6.96万亿元,占比92.97%。

尽管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取得较好成果,理财业务转型在产品端、投资端等方面仍受制约。《报告》指出,产品端一是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压力,二是投资者教育,当前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接受程度尚低。投资端一是投资难度加大,二是优质资产稀缺。

《报告》综合2021年全年的理财公司经营发展状况,认为当前理财产品基本都已完成合规转型。从盈利能力来看,理财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攀升,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下属理财公司的盈利能力优于国有行理财公司。从产品销售渠道来看,目前各家理财公司销售渠道主要依靠母行,但由于母行销售渠道竞争激烈,理财公司越来越重视拓展行外代销渠道。

在营销方面,代销理财合作成为理财公司的新趋势,借助代销机构的销售渠道扩大投资者群体、提升理财产品影响力已成为行业新发现。据《报告》,截至2021年底,存量21家理财公司代销产品余额为17.07万亿元,3家理财公司只在母行代销,18家开展除母行渠道代销合作,平均每家有14家代销机构。全市场有242家机构代销理财产品,金额达1.6万亿元。

此外,《报告》还认为监管政策密集出台推动理财公司差异化发展,理财业务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代销业务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大。截至2021年末,有97家银行机构参与代销理财公司产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选择通过代销业务继续参与理财市场。


]]>
中国银行业协会:2021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1928.html Tue, 14 Sep 2021 21:07:31 +0000 //www.otias-ub.com/?p=1311928 《报告》从总体发展情况、业务治理、同业合作、业务转型与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相关监管政策、问题与改进七个方面,系统梳理总结了2020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转型发展所取得的成效,深刻剖析了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对未来理财业务的改进轨迹和提升方向进行了探索。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监管政策持续完善,理财业务发展稳中向好,净值化转型程度进一步提高

2020年,为引导银行及理财公司稳健开展理财业务,促进资管机构公平竞争,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细则。同时,考虑到疫情影响,监管部门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在业务转型发展过程中,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稳定增长,产品丰富性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331家银行、1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5.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0%。其中,理财公司存续余额为6.67万亿元。从新发产品情况来看,开放式产品募集资金占比较高,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进一步增加。从资金运用情况来看,债券仍是理财产品重点配置的资产之一,在非保本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中占比最高,达到64.26%。从净值化转型成果来看,净值型产品的存续规模及占比实现了快速增长,2020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17.4万亿元,同比增长59.07%。

二、银行理财加强投资者教育、优化产品结构、升级投研体系、提升运营能力,全面加强资管能力建设,加快理财业务转型步伐

2020年,银行资管能力的提升从多个方面有序展开:在销售端,银行积极推进投资者教育,同时加快推进线上营销渠道的建设,提升获客范围和精准度;在产品端,银行一方面进行新老产品的有序承接工作,另一方面完善产品体系,发行各类主题产品,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在投资端,银行通过“自主投资能力建设+与外部机构合作”的方式补短板,搭建协调统一的投研一体化框架;在运营端,银行采取自建或外包的形式,逐步推进运营集约化、系统化模式;在风控端,银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资产分析,运用多种手段平滑产品的净值波动。同时,监管机构引导商业银行以独立法人地位的理财公司形式开展理财相关业务的导向日益清晰,银行理财公司的批设进度加快。截至2020年末,22家银行理财公司和2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已获批筹建,20家已正式开业。已开业的理财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资源禀赋,走差异化发展路线,打造自身特色产品体系。

三、进一步提高与同业在营销渠道、投资研究等方面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互利共赢

2020年,银行理财与同业合作愈加深入。在营销方面,银行理财通过同业合作代销的方式扩大销售渠道范围;在投资方面,银行理财通过共同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的方式与同业展开合作,既实现了风险分散化和遴选优秀管理人的目的,又通过合作学习增强了自身直接投资能力;在投研方面,银行理财通过同业合作进行研究资源互通共享,增强为客户获取收益的能力。未来,随着大资管机构间的竞合更加深入,银行理财将严选合作机构,从为客户量身制定财富管理规划的角度与同业展开全方位的合作,通过协调统一内外部资源,提升自身服务投资者和实体经济的专业能力。

四、持续推进合规转型与创新、优化和提升客户体验,提高金融科技建设水平和数字化转型程度

2020年对于银行理财业务而言,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在各项新规和细则不断落地的同时,理财业务的转型与创新也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尤其是《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发布,使得银行理财业务的销售管理与内部控制标准得以统一,银行及理财公司的产品销售正式步入规范化轨道。产品创新方面,银行理财通过细分客户层级,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布局重点产品、创设特色产品,积极打造风险收益特征鲜明、具有阶梯层次的差异化产品体系,充分满足居民及机构的资产管理需求。此外,金融科技正在成为商业银行突破理财业务痛点和难点的重要驱动力。疫情催化下,金融科技加码赋能理财业务的营销、投资、风控、运营等方面,全面提升转型效率。

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支持国家战略实施,落实绿色金融服务,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020年,新冠疫情对世界发展格局、经济贸易增长、全球化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疫情冲击,银行理财集聚金融资源,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居民需求,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共融发展。在需求端,银行理财践行普惠金融原则,通过理财定投、低起点投资等方式,满足更多长尾客户的理财需求;同时,通过创新特色服务,创设更多符合投资者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理财需求的产品。在供给端,银行理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疫情防控,加大对疫情冲击下的民生短板、城乡基础建设和小微企业的扶持和投资力度,响应落实国家“六稳”“六保”等重大政策,通过多种投融资手段,合理引导理财资金和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此外,在落实绿色金融服务方面,银行通过实施绿色信贷、开发ESG产品、投资绿色债券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环保领域倾斜,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六、资管行业监管标准逐步统一,监管规则不断完善,推动理财业务规范可持续发展

监管政策对理财业务的前进和发展方向起着规范性和引导性的作用。2020年,《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和《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的出台,进一步消除了行业监管套利,有利于提升银行理财对标准化资产的配置比例。同时随着银行理财初步迈进公司化发展时代,理财公司在业务实际开展过程中有诸多方面需要监管明确,理财公司监管制度与体系也有待建立和健全。因此,监管针对理财公司特点,发布了《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对理财产品的销售与代销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和强化,以促进理财公司合规发展。在监管政策的指引下,预计未来理财公司的批设将更加常态化,理财市场的发展将更加规范化,真正回归业务本源,履行“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职责。

七、直面问题与挑战,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促进理财业务行稳致远

“资管新规”已经实施了两年多时间,银行理财业务在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产品转型的同时,仍然存在较多挑战和难题,如存量产品整改压力仍旧较大,投资者教育亟需加强,投研能力发展不平衡等。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尾声,银行理财将本着有序推进、平稳过渡、严控风险的总体原则,多措并举提高老产品压改速度,增强营销、投研以及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同时建设适合业务发展需求的系统。未来,银行理财作为连接金融投资者与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将在监管引导下,回归业务本源,积极发挥金融资源优势,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进一步发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随着理财公司的陆续设立,银行理财市场的参与机构种类更加丰富,行业内部的竞合也更加深入,银行理财也将打造更多的特色产品以支持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满足居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实现自身的健康长远发展。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