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行缩小了数字鸿沟,但大约150万户家庭仍处于离线状态
英国外交部的研究表明,英国在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的数字鸿沟缩小了。没有上网的家庭比例已经从2020年3月的11%下降到今年3月的6%。
少数人仍然被数字排除在外
最不可能上网的群体是65岁以上、收入较低的家庭和最容易受到经济伤害的群体。几乎一半的离线成年人觉得互联网太复杂,或者对他们没有兴趣。对1/3以上的英国人来说缺少设备也是一个障碍。
但是,在家里不上网的英国人中有60%在过去一年里要求别人在网上为他们做过什么。最常见的是帮助购买东西。
大流行期间的在线活动
数据显示,去年孩子们每周在电视上看非广播内容(如流媒体或在线视频)的时间大幅增加,从2019年的7小时49分钟增长到11小时19分钟,首次超越传统广播(6小时54分钟)。
游戏在成年人中也越来越受欢迎。超过半数的成年人在智能手机、游戏机或PC等设备上玩游戏,1/3的成年人在网上与他人合作或与他人对抗。
2020年,1/4的3-4岁学龄前儿童也玩网络游戏,近20%有自己的智能手机。
屏幕时间更难控制
由于孩子们在家上课,休闲或体育活动取消,很多家长承认过去一年控制孩子的屏幕时间更困难了。40%的5-15岁孩子的父母和30%的学前儿童父母这么表示。
儿童在网上时的风险更大
去年,12-15岁之间的英国儿童中有一半在网上体验到了某种负面的内容,高于2019年(41%)。
199IT.com原创编译自:Ofcom 非授权请勿转载
在这个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年代,你可能没有想过:如果突然没了网,世界将会怎样?
当很多人都视网络为触手可得的寻常之物时,其实这世界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被隔绝于网络世界外。
9月中旬,联合国宽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发布了《2016宽带状况报告》。这份报告详尽呈现了目前全球的互联网覆盖率、各国的互联网发展政策、宽带技术的发展情况等等。
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当前互联网世界的一些行业趋势、技术趋势,同时也再一次提醒:全球的数字鸿沟仍然巨大。
总结起来,这份报告有这么几个要点:
1、2016年底,全球将有35亿人口用上互联网,比往年都高,但仍不及全球人口的一半。
2、数字鸿沟已经转移到了互联网,不能上网的人多集中在不发达地区。
3、移动互联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互联网接入方式。
4、靠着移动互联的崛起,社交网络成为大势,5G移动宽带技术也即将成为主流。
受移动互联崛起影响的不止设备和技术,在线业务和社交网络也同样发展迅速。
2016年2月,WhatsApp用户数量突破了10亿大关;谷歌Gmail月活跃用户数则在2015年底达到了10亿;而截至2016年中,Facebook的日均活跃用户数量则超过11亿……其中,91%的用户通过手机访问Facebook。足见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和影响力。
来自:DT财经
日本内阁府26日公布的2015年度青少年互联网利用环境实态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中拥有智能手机并用来上网的人数占整体的50.4%,较2014年度的45.7%有所增加。
用智能手机上网的青少年当中,有56.0%的人平日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高中生中这一比例上升至66.8%,初中生则为48.1%。
对于智能手机上网用途(多选)的提问,83.4%的人回答使用免费通讯软件“LINE”等“聊天交流”,占比居于首位。其次为观看视频,占74.1%。
青少年智能手机持有者的家长中,84.5%的人回答会利用网络过滤等方式对子女上网进行管理。
该调查于去年11月至12月对10至17岁青少年及家长各5000人展开,青少年及家长的回答率分别为68.8%和72.8%。
资策会FIND调查显示,台湾民眾4G上网普及率达8.9%,17.7%民眾有意愿在未来1年转换4G上网,估计将新增约330万用户数。
资策会创新应用服务研究所FIND团队结合Mobile First,研究调查台湾民眾4G上网使用行为。调查发现,台湾12岁(含)以上民眾,已有8.9%使用4G行动上网服务。
从每月上网金额来看,资策会FIND调查显示,台湾4G用户每月上网平均金额约新台币891元,明显高于3G用户每月平均719元。
资策会FIND指出,对电信业者而言,推动用户往4G移动,是提升消费者贡献度的重要方向。
观察各家电信业者的用户採用4G上网服务情况,资策会FIND调查显示,分别约有10%的比例採用4G行动上网服务,其中远传电信10.4%用户目前已採用4G上网,台湾大哥大有9.4%用户採用4G上网,中华电信有8.2%用户採用4G上网。
观察未来1年民眾转换意愿,资策会FIND调查显示,有17.7%的民眾有意愿在未来1年转换4G上网,估计将新增约330万用户数。
从电信业者消费者的转换意愿来看,资策会FIND调查显示,远传电信有22.2%用户未来1年有意愿转换4G上网服务,台湾大哥大有20.1%用户未来1年有意愿转换4G上网、中华电信有13%用户有意愿未来1年转4G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