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at, 18 Apr 2020 09:17:3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埃森哲:1/3的金融公司缺乏隐私风险计划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0142.html Sat, 18 Apr 2020 18:00:52 +0000 //www.otias-ub.com/?p=1030142 根据埃森哲的一份新报告,1/3的金融服务机构在未来12个月内缺乏明确的计划或资源来应对与客户数据相关的隐私风险。

70%的受访者认为隐私是他们公司面临的关键风险,这增加了明确隐私战略的必要性。近3/4的金融企业(72%)会在用户同意后制定面向客户的产品和服务。埃森哲建议金融服务公司将隐私纳入整个客户之旅,给予客户更多对其数据的控制权,并根据要求删除个人信息。

当被问及哪些隐私风险在未来一年需要最大努力进行补救时,受访者最常提到隐私风险监控(51%)、记录处理/信息资产登记的准确性和维护(44%),以及记录、管理和数据保留/删除(41%)。

GDPR和CCPA下的“删除权利”加剧了这些风险,消费者可以要求公司删除他们的个人数据,这使得适当的记录管理变得至关重要。而公司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式是使用自动化工具。

尽管3/4的受访者(76%)计划在明年增加隐私投资,但没有明确隐私战略的公司可能无法从这些投资中获得预期价值,而那些制定明确战略并在其组织中灌输隐私意识文化的公司将使自己脱颖而出,并建立消费者信任。

199IT.com原创编译自:埃森哲 非授权请勿转载

]]>
埃森哲:2019年全球金融服务消费者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47333.html Wed, 14 Aug 2019 22:07:02 +0000 //www.otias-ub.com/?p=847333 埃森哲发布了“2019年全球金融服务消费者报告”。近6/10的消费者愿意与银行和保险公司分享重要的个人信息以换取更低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如位置数据和生活方式信息。

埃森哲对28个市场47000名消费者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消费者愿意分享数据以换取更快速的贷款审批、健身房会员资格折扣和基于当前位置的个性化优惠。

当然,有些消费者对隐私十分谨慎,3/4的受访者(75%)表示他们对个人数据非常谨慎。安全漏洞是导致他们放弃某家银行或保险公司的第二大原因。

消费者对个性化保险费表现出强烈的支持,64%的人对接受基于安全驾驶调整后的汽车保险费感兴趣,52%的人对与健康生活方式相联系的人寿保险感兴趣。4/5的消费者(79%)会向保险公司提供个人数据,包括收入、地点和生活习惯。

在银行业,81%的消费者愿意分享收入、地点和生活习惯的数据,以便迅速获得贷款批准。76%的消费者愿意根据地点获得个性化的优惠,例如零售折扣。一半的消费者(51%)希望银行在下一个发薪日之前向提供他们资金信息,57%的消费者希望根据他们的消费习惯获得储蓄建议。

世界各地对数据共享的兴趣各不相同

与金融公司分享大量个人数据的兴趣在中国最高,67%的消费者愿意分享更多的数据换取个性化服务。一半的美国消费者(50%)愿意分享数据换取个性化服务,在英国和德国只有40%的消费者愿意与银行和保险公司分享数据以换取个性化服务。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Morning Consult:52%的消费者愿意用电子邮件地址换取折扣 //www.otias-ub.com/archives/895950.html Tue, 02 Jul 2019 16:40:12 +0000 //www.otias-ub.com/?p=895950 Morning Consult对2200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一项调查,衡量人们对自己个人信息的货币价值,比如某人的全名和邮寄地址,护照号码和DNA在内的私人敏感信息。

在较低端,消费者的电子邮件地址、购物历史、全名、邮寄地址和就业历史均为每个50美元;而最敏感的信息,如生物统计数据、银行信息和社会安全号码,每个的价值为1000美元。

专家表示,消费者通常不会以美元金额来考虑自己的数据。例如,当提交电子邮件地址以纳入零售商的忠诚度计划时,客户并不会有意识地承认零售商如何从这条信息中获利,如果电子邮件地址被第三方泄露,则可能存在安全后果。

然而,这些货币价值的排名表明,消费者希望看到在任何即将出台的隐私立法保护自己的信息,根据调查,社会安全号码(95%)、生物识别数据(94%)和驾驶执照号码(94%)的重要性最高。

相反的,消费者很乐意给公司提供一些数据以换取折扣和优惠,电子邮件地址(52%)、购物记录(49%)和全名(45%)位居榜首。

199IT.com原创编译自:Morning Consult 非授权请勿转载

]]>
YouGov:75%的美国人认为手机上的数据有安全风险 //www.otias-ub.com/archives/842654.html Thu, 14 Mar 2019 16:37:38 +0000 //www.otias-ub.com/?p=842654 随着有关数据泄露的新闻频繁被报道,大多数美国人觉得他们的个人数据可能处于危险之中。根据YouGov的调查数据,3/4的美国人(75%)认为他们手机上的数据和个人信息在某种程度上(46%)或非常(29%)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不到1/5的人(15%)认为他们的数据不太(12%)或者根本不容易(3%)受攻击。

年长的美国人更可能认为自己手机上的个人信息有些或非常脆弱。将近79%的美国老年人(55岁及以上)认为他们的数据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相比之下,只有59%的年轻人(18-24岁)这么说。45-54岁的美国人(84%)最有可能认为他们的数据是脆弱的。

根据YouGov的数据,美国人对可穿戴设备追踪个人数据也同样持怀疑态度。6/10的人(60%)同意以下表述:我担心公司会用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来了解我的生活方式。

2/3的人(66%)不同意以下表述:只有那些需要隐藏什么东西的人才担心在互联网上的个人数据。婴儿潮一代(77%)更可能不同意这一说法。

]]>
SAP Hybris:90%的中国消费者愿意分享个人信息 //www.otias-ub.com/archives/625777.html Tue, 22 Aug 2017 11:49:46 +0000 //www.otias-ub.com/?p=625777

8月22日,SAP Hybris大中华区发布《SAP Hybris消费者洞察调查》。通过对超过1000名中国消费者的调查和信息收集,SAP Hybris 研究分析了消费者对品牌的看法,包括数据收集、隐私和消费者回应等方面。除中国以外,本次调查覆盖了来自整个亚太地区的7000多名消费者,包括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印度、日本和韩国。

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7.31亿,其中一半以上使用手机上网,4.69亿人拥有手机钱包,中国在网上购物和支付创新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消费者对品牌的期望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在数字时代,中国消费者尤其看重个性化服务,希望品牌提供反应积极迅速的、个性化的客户服务。

相较于中国以外的品牌(86%),更多中国消费者更愿意向中国品牌(90%)分享一些个人信息:57%的消费者愿意分享电子邮箱地址,51%的消费者愿意分享购物记录,38%的消费者愿意分享手机号码,22%的消费者愿意分享月收入信息,35%的消费者愿意访问社交媒体账户,以帮助品牌收集数据,更好地了解其消费习惯并满足需求。甚至其中有少量消费者愿意将身份证、护照号码等信息分享出去。

分享个人信息之后,消费者需要怎样的回报呢?报告显示,73%消费者希望品牌在使用个人数据时会保护消费者的利益,38%的消费者希望品牌会与合作伙伴透明化使用个人数据,41%的消费者希望品牌在接受任何刑事调查时会保护消费者的隐私,52%的消费者希望品牌确保网上促销活动中所展示的商品与店内所提供的商品相一致。

然而若品牌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其个人数据,77%的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会破裂。

“中国品牌需要关注这一点,避免让国外品牌将中国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过去。”SAP Hybris 亚太/大中华区快速增长市场副总裁 Nicholas Kontopulus表示,“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企业更适合去做一对一个性化的服务。”

所谓个性化服务,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包括惊喜、增值服务等。报告显示,在挑选品牌时,66%的中国消费者喜欢收到品牌提供的惊喜福利,46%的消费者希望得到对咨询的适当回应,且充分了解消费者之前的品牌购买历史,54%的消费者希望得到增值服务,44%的消费者希望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得的内容相互一致,30%的消费者希望接到售后跟进消费者服务电话,20%的消费者希望收到相关产品信息,23%的消费者希望收到品牌个性化电子邮件或信件。

同时,中国消费者的高期望也表现在他们不愿意等候,近一半的消费者希望品牌能够在一小时内对其作出回应,67%的消费者希望在三小时内得到回应,94%的消费者希望在24小时内得到回应。如果客户服务没有回应,74%的消费者会丧失对品牌的信心。

此外,品牌如果发布不必要的垃圾信息、拨打过多销售电话或推送不相关的内容,也会因此分别流失48%、62%和48%的消费者。

Nicholas Kontopulus建议,企业若想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需要通过投资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来推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业务模式,建立“端到端”的全渠道解决方案,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帮助企业建立回应机制,对各个渠道进行智能化升级,增加联络点,改善消费者体验,并以透明、安全的方式管理消费者的数据等。

首先,在数字时代,中国消费者尤其看重个性化服务,希望品牌提供反应积极迅速、个性化的客户服务。30%的消费者希望得到品牌回访等售后服务、20%的消费者希望收到更多相关产品信息、23%的消费者希望收到个性化的电子邮件。

其次,在挑选品牌时,中国消费者喜欢收到品牌提供的惊喜福利: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提及最多的话题是折扣和赠品形式的增值福利。

第三,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不愿意等候:近一半的消费者希望品牌能够在一小时内对请求做出回应。17%的消费者希望得到基于位置的服务和产品推荐。随着网上购物越来越受关注,消费者希望品牌能够随时通过各种渠道提供优质服务。

第四,中国消费者(90%)更愿意分享一些个人信息,如电子邮箱地址、手机号、月收入,以及购物记录和喜好,以帮助品牌收集数据,使品牌更好地了解其消费习惯,满足其需求。当然,如果品牌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其个人数据,四分之三以上的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将会破裂。

最留不住消费者的行为

77%的品牌因为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其数据;

74%的品牌没有对客户服务进行回应;

51%的品牌因为失误超过2次。

最惹怒消费者的品牌行为

48%的品牌是因为发布大量不必要的垃圾信息;

62%的行为是拨打过多的直销和销售电话;

48%的行为是推送不相关的信息;

40%的行为是寄出网上与店内消费促销不一致的商品;

38%的行为是发送过多的营销信息。

五大针对性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SAP针对性地提出五点建议,

首先,为更好地回应消费者的期望,品牌需要确保各种渠道机制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且在所有渠道提供一致的价值,使消费者满意。

其次,品牌需要推动各个部门采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业务模式,而非只限于销售和服务部门,从而赢得消费者喜爱,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三,通过投资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来推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业务模式,“端到端”的全渠道解决方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帮助企业建立回应机制,对各个渠道进行智能化升级,增加联络点,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服务,改善消费者体验,并以透明、安全的方式管理消费者的数据,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第四,支持可以快速适应日益分化市场的灵活业务模式。

第五,以道德、透明和安全的方式管理所收集的消费者数据和信息,使消费者逐步建立对市场的信任,并强化积极的品牌声誉。

via:综合

]]>
AVG:2/3的移动媒体用户重视应用收集个人信息透明度 //www.otias-ub.com/archives/329110.html Mon, 16 Feb 2015 01:42:14 +0000 //www.otias-ub.com/?p=329110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2014年第三季度On Device Research为Mobile Entertainment Forum (MEF) 和AVG实施的调查,应用明确说明如何使用消费者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185058-14

        全球近三分之二的受访移动媒体用户表示了解移动应用收集或分享个人信息很重要,比例年增长14个百分点。而且,2014年认为透明度“极度”重要的受访者的比例也从2013年的42%增长至52%。

        在收集数据方面不诚实的应用可能会损失大量受众。2014年10月AYTM Market Research的调查显示,70.7%的美国移动设备用户表示如果发现应用未经允许上传或储存个人信息就会停止使用。

182250-14

        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还表示不会允许应用上传或储存个人数据,即使是出于实用理由;但是,近半数受访者表示如果应用能够首先为收集数据提供良好的解释也许会动摇。

        损失用户还不是唯一的问题,信誉也会有碍应用安装。MEF 和 AVG报道缺少信誉是阻碍应用下载和购买的首要原因,34%的移动媒体用户表示会这么做,相比之下2013年的比例是30%。近半数受访者(49%)表示因为缺少信誉减少下载应用数量,和去年比上升12个百分点。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eMarketer: 中国网民担心网络安全问题 //www.otias-ub.com/archives/94552.html Fri, 15 Feb 2013 01:24:44 +0000 //www.otias-ub.com/?p=94552 2013.02.11@eMarketer

近9成用户使用安全软件

在信息时代,至少有一个现象是跨越文化边界的——用户很在意网络安全——中国的网民也一样。据CNNIC统计,中国网民人数将在2013年达到6.207亿人。在2012年9月,CNNIC对移动网络、固定网络用户进行调研,发现9成受访者认为网络安全涉及个人信息安全有关。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

中国网民倾向于前瞻性的使用一系列常识性安全手段。例如,最主要的安全手段就是安装杀毒软件。平时上网过程中,中国网民还会极力避免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尽量减少在网络上暴露个人信息以及避免点击可疑的链接。中国用户似乎对安全证书没有信心,只有大约4成用户表示他们使用过安全证书。

Information Security Measures Performed by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受访者表示,潜在的个人信息危险来自于多个渠道。68.3%的受访者表示垃圾邮件是危险的来源。近半数的受访者接到过不明电话,而近1/4的受访者接收到过不明信息。仅有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经受到过移动终端上的恶意软件困扰,但是更多的情况是,用户并不知道他们的手机上的信息已经被窃取。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同样热衷于安装安全软件,大约42.2%的用户是因为新买了智能手机而安装;另外33.8%是因为了解到移动手机病毒的危害,在引导下安装。有趣的是,近1/4安装了手机安全软件的受访者表示,安全软件是在手机预装的。

Reasons that Mobile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Install Mobile Security Software

预计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在2013年会达到4亿9250万人,而到2016年将会达到6亿3170万人。随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担忧也会越来越多。

]]>
Abine:调查显示70%用户不相信Facebook会保护个人信息 //www.otias-ub.com/archives/41179.html Thu, 10 May 2012 16:38:44 +0000 //www.otias-ub.com/?p=41179

2012年5月10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70%的Facebook用户不相信这个社交网络巨头会保护其个人信息。在2011年,大约60%的Facebook用户已变更了他们的隐私设置。

上述统计数据来自于在线隐私公司Abine实施的一项调查。该公司调查了Facebook用户分享个人信息和发帖的习惯以及他们对其个人资料页面和隐私设置所作出的调整。Abine公司指出,这些统计数据进一步证明了Facebook及其用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已越来越大。一方面,Facebook需要让其用户分享更多的个人信息,以讨好广告商;另一方面,Facebook又不能让用户丧失对它的信任。

此次调查的相关结果如下:

在2009年至2011年,变更其隐私设置的Facebook用户数量增长了76%。

仅有8%的受访用户从未变更其隐私设置。

在Facebook IPO后,声称“极其担心”其隐私的用户数量较Facebook IPO前增长了43%。

虽然Facebook用户较以往更注重隐私,但是他们仍然会继续在其个人资料页面上分享大量个人信息。

88%的受访者称分享了性别。

84%的受访者称分享了照片。

74%的受访者称分享了出生日期。

63%的受访者称分享了恋爱状态。

40%的受访者称分享了性取向。

“我们都通过Facebook网站来联络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信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希望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全世界的人看到。”Abine公司CEO威廉姆-凯瑞甘(William Kerrigan)在一项声明中说,“我们已看到Facebook用户的行为确实发生了变化。今天,唯一比Facebook用户数量增长快的东西,就是变更其隐私设置的用户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