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9 Apr 2023 12:4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联合国:预计2023年年中印度人口将在年中超过中国全球第一 50%印度人不愿意积极找工作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0218.html Wed, 19 Apr 2023 12:45:24 +0000 //www.otias-ub.com/?p=1590218 据法新社报道,联合国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显示,今年年中,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印度人口将达到14.28亿,而中国在年中的人口将达到14.257亿,美国则以3.4亿人位居第三。

数据显示,印度25%的人口在0-14岁年龄段,18%在10-19岁,26%在10-24岁,68%在15-64岁,还有7%人口在65岁及以上。

此外,印度女性与男性的预期寿命分别为是74和71岁。

虽然人口优势,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2022年,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最新数据显示,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印度9亿达到法定工作年龄的人口中,有4.5亿不愿意积极找工作。

除去不愿意当苦力的年轻人和受制于传统的女性,印度还有接近3亿的文盲人口。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全球三分之一(约35.1%)的文盲居住在印度。印度成年文盲人口达2.87亿,其中大部分劳动力都在从事农业。

对于印度政府来说,若想享受到完全的人口红利,必须尽快提升人口质量,同时改善环境和基础设施。

自 快科技

]]>
联合国:预计2023年4月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 自1947年已增长了超10亿人口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2705.html Mon, 26 Dec 2022 12:08:29 +0000 //www.otias-ub.com/?p=1542705 印度即将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据美媒报道,联合国近日预测称,印度人口数量将在明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

报道称,自1947年独立后,印度人口增长了超10亿,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印度就一直保持者高速的人口增长,年增长率达到了2%,预计到2050年,印度人口会达到16.7亿。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各自拥有超过14亿的人口,而截至今年11月份,全球总人口为80亿,也就是说,印度和中国占据了35%的比例,随着印度人口的继续增长,该比例或将持续扩大。

不过即便如此,印度再经历一次人口大爆炸的可能性也很小,从生育率来看,印度近几十年里已连续下滑,从1950年每名妇女生育5.7个孩子下降到如今每名妇女生育2个孩子

人口的快速增加也给印度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比如资源短缺,比如就业机会紧张,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数据显示,印度适龄劳动力人口中只有40%在工作或者愿意工作。

而随着女性生育和照顾孩子的时间变少,更多印度女性需要工作,但她们的境况并不尽如人意,CMIE数据显示,仅有10%的印度适龄妇女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作为对比,中国的这一数字为69%。

自 快科技

]]>
联合国:预计2023年4月中旬印度人口数量将在超过中国 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1600.html Fri, 23 Dec 2022 11:29:20 +0000 //www.otias-ub.com/?p=1541600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印度人口数量将在明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人口规模可能将从明年开始逐渐减小。目前印度和中国的人口数量均超过14亿,在过去70多年内,两国人口总和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3。印度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意味着什么?

全世界25岁以下人群中,有1/5来自印度,47%的印度人年龄低于25岁。2/3的印度人口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自由化之后出生的。

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印度适龄劳动力人口中只有40%在工作或者愿意工作。随着女性生育和照顾孩子的时间变少,更多印度女性需要工作。但她们的境况并不尽如人意。

还有移民迁徙的问题。目前,大约有2亿印度人在国内不同的邦和地区间移民迁徙,大多数是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人,他们的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自 快科技

]]>
联合国:预计2022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2727.html Tue, 12 Jul 2022 11:46:06 +0000 //www.otias-ub.com/?p=1462727

联合国近日在一份报告中预测,世界人口将在11月15日达到80亿,另外还称印度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指出,这一总体人口里程碑“提醒我们有共同的责任来照顾我们的星球,也是反思我们在哪些方面仍未履行我们对彼此的承诺的时刻”,但他没有引述具体细节。

资料图

不过他补充道:“这是一个庆祝我们的多样性、承认我们共同的人性并惊叹于健康方面的进步的机会,这些进步延长了寿命并大大降低了母婴死亡率的机会。”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预测称,世界人口正在以1950年以来最慢的速度增长。

2030年应该会达到85亿,2050年达到97亿,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约104亿人的高峰,然后在2100年前稳定在这一水平。

报告称,虽然在几个发展中国家观察到出生率的净下降,但在未来几十年世界人口的预测增长中有一半以上将集中在八个国家。这些国家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

自 cnBeta.COM

]]>
穆光宗:筑牢人口安全防线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0181.html Mon, 29 Nov 2021 12:32:36 +0000 //www.otias-ub.com/?p=1350181

自国家推行生育的社会计划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跌跌不休”,如今再创新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45‰。

数据显示,2020年的自然增长率不足10年前的25%,特别是自2016年实施二孩政策以来,自然增长率由6.53‰降至1.45‰,2017年以后自然增长率下降速度加快。人口出生率从2016年的13.57‰降至2020年的8.52‰,用“断崖式下降”形容其速度之快亦不为过。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2021年出生率仍将继续下降。

出生率跌破1%意味着什么?这一数据意味着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来、近在咫尺(原来估计在2027年以后),人口萎缩大势所趋,低生育—少子化—老龄化—人口结构失衡的风险加剧。

近几年出生人口下降,与育龄女性人数减少是分不开的。与2010年相比,2020年我国15~49岁育龄女性人数减少了574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75万人。与此同时,这10年间20~29岁生育旺盛期女性人数减少了346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346万人。低生育—少子化背后不仅有生育意愿低下的驱动,也有年轻育龄女性减少的原因。

出生率首次跌破1%是人口转折的一个重大信号,它表明低生育和少子化驱动下的年轻人口储备不足已然成为常态,可能加剧经济下行。

人口发展规律表明,一旦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即便是人口大国也会遭遇“劳动力短缺”困境,甚至人力短缺从制造业开始波及服务业等各行各业,人力资源依托型的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

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减少几百万,已累计减少4000万以上。2017年,中国人口增加了737万人;2018年,增加了530万人;2019年,增加了467万人;2020年,只增加了204万人,人口萎缩态势严峻。应该承认,2017年后人口增加是因为二胎放开的政策效能得到了释放。

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人口总量控制理念长期占据了绝对话语权,人口少子化态势没有引起我们应有的警觉,以至于演化成严重的问题。

回望过去,可以说有3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一是1991年总和生育率(TFR)首次低于更替水平,次年即低于1.6,属于“未富先少”的人口转变类型;二是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五普”)数据显示TFR为1.22,低于1.5甚至1.3,已属于早熟的低生育人口;三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大数据显示,其时TFR仅为1.18,低于“五普”,是适时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最好时机。说白了,人口少子化不是从属于人口老龄化的次要问题,而是具有高度独立性的重大问题。

1962年至1975年这14年,我国新增新生人口36776万,平均每年新出生人口2600万。从1962年一直延续到1997年,出生人口在多数年份都超过2000万人,其中1963年出生人口接近3000万;但从1998年开始,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一直低于2000万人,尤其是2020年出生人口仅1200万,不及1963年的一半。1963年人口出生率达到了43.6‰,2020年出生率不到1963年的1/5。

严重少子化和快速老龄化造成人口两极分化,像跷跷板一样,一头沉一头起,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衡有悖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想和目标。所以说,从一个历史时期看,低于1%这一数据包含着人口结构失衡的风险含义和预警含义。事实上,2020年人口增量仅有区区204万,相对于14亿总量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无足轻重,中国已经接近人口零增长的门槛了。

关注人口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人口安全是非传统安全谱系中的重要一维,在国家总体安全中占据基础性地位,举足轻重。人口风险与人口安全是一体两面。社会学之父、法国思想家孔德说过:人口即命运。

总结历史经验,或许可以说,人口、土地与文化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三要素。没有人就没有人口,没有人口也就谈不上文明的演化。人口安全是人口均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底线、红线和防线,中国要不断提高人口发展的安全意识或者说安全系数,牢固树立人口发展的安全观、平衡观和优化观。

筑牢人口安全意识,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民族复兴和国家永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要以近更替水平生育率(即1.8≦TFR≦2.5)为人口复兴的基本目标,这是人口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

毋庸讳言,现在我们观察到的是内生性、意愿性的超低生育率。国际经验表明,想提振和改变低生育意愿难度极大。中国已经错过了生育率调整的机遇期,在迅疾的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转型中,年轻一代的生育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一孩都不想要,更不必说两孩甚至三孩——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应该承认,中国人口生育率存在着一定的城乡、地区、阶层和民族差别,所以要把目光集中到有较强生育意愿的人群,给予全方位的生育支持,降低三育(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减少假性低生育(即成本约束性低生育)现象,甄别出有着较大生育潜力的人口。少数的潜在生育人群可能隐没在社会底层的中国人口,如生养成本较低的边远地区或者民族地区,部分在小城市、小城镇。

人口问题面貌万端,核心就是生育率低迷问题。在低生育时代,中国需要通过生育友好的非常政策和重量级制度来重建新型生育文化。一个国家、政府与社会的生育友好必须体现在尊崇生育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尊重生育权利(即尊重生育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人口—生育政策和制度同样要彰显和捍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权利至上的理念。

与此同时,还要着力改善生育的社会福利和服务保障,让生育正义与生育福利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如发放生育奖励金和健全托幼服务体系,保护女性权益使其不至于因为生儿育女而遭遇任何意义的就业歧视,等等。

(作者穆光宗 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
国家统计局:中国20岁至40岁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6444.html Mon, 17 May 2021 13:00:31 +0000 //www.otias-ub.com/?p=1246444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中国男比女多3490万人,这3000多万人分布在不同的年龄,其中,20-40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性别比是108.9。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国新网 图

青年当中,男多女少问题是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但是婚恋关系的确立,受年龄、生活地域、个人品德、教育水平、价值观念、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年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随着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在逐步下降。

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490万人。

性别构成方面,男性人口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31个省份中,总人口性别比在100以下的省份有2个(辽宁和吉林),在100至105之间的省份有17个,在105至110之间的省份有9个,在110以上的省份有3个。

自 快科技

]]>
除了世界上人口最多,你对中国人口还有哪些了解? //www.otias-ub.com/archives/889650.html Tue, 11 Jun 2019 03:55:44 +0000 //www.otias-ub.com/?p=889650 今天是6月11日

中国人口日

中国人都该关注的日子!

除了你

中国还有多少人?

除了世界上人口最多

你对中国人口还有哪些了解?

……

数据来源:

1.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

2.2018中国统计年鉴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8/indexch.htm

3.2019年度统计摘要

http://data.stats.gov.cn/

本文来自:统计微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