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环比下降了7.6%,但同比增长了10.1%,在乘用车销售总量中占比高达66.4%,比去年同期提升了9.2个百分点。
这一增长趋势在2024年1至7月的整体数据中也得到了体现,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874.2万辆,同比增长21.6%,在乘用车销售总量中占比62.6%,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
7月份,零售销量排名前十的厂商中,比亚迪、吉利、一汽-大众位列前三,随后是奇瑞汽车、上汽大众、长安汽车、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上汽通用五菱和理想汽车。
这一排名反映了中国品牌在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首次超过了50%,这不仅推动了中国品牌市占率的增长,也显示了市场对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具体来看,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达到了62.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7.2%,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则为8.1%,这进一步凸显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乘联会的预测显示,8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预计约为184.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4.4%,但环比上月增长7.0%。
新能源零售预计达到98.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36.6%,环比增长11.6%,预计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至53.2%。
自 快科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3月份的产销量分别达到86.3万辆和88.3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28.1%和35.3%,市场占有率达到32.8%。
而今年1-3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完成211.5万辆和209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28.2%和31.8%,市场占比达到31.1%。
在汽车出口方面,3月份我国汽车出口达到50.2万辆,同环比增幅均超过30%。
而今年1-3月,汽车出口总量累计达到132.4万辆,同比增长33.2%。
其中,乘用车出口为111万辆,商用车出口为21.4万辆。
自 快科技
2022年7月数据显示,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还不到50%;到了2022年全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49.9%;去年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了59.7%。
就在今年1月,这一数字更是突破了60%。
中国品牌车型在市场上的销量逐渐上升,业内公认的主要原因有很多:
比如国产车在价格上通常比合资车更具竞争力;随着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国产车在质量上逐渐提升,与合资车的差距逐渐缩小;
国产车企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投入,推出了许多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技术和品质的需求等等。
而且随着春节假期刚结束国内新能源车厂开始的新一轮价格战,未来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势必会进一步提升。
自 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