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22 Mar 2024 11:06:5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NNIC:2023年中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77.5%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1320.html Fri, 22 Mar 2024 11:06:51 +0000 //www.otias-ub.com/?p=1681320 近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截至12月,IPv6地址数量为68042块/32;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为2013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36亿个。

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3.32亿户,较2022年12月净增4.88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例达57.5%。

此外,城乡上网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6.5%,较2022年12月提升4.6个百分点。

针对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保障已有显著成效,已有2577家老年人、残疾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超过1.4亿台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完成适老化升级改造。

尤其是目前电视“开机就能看直播”的升级已经实现符合条件的设备基本全覆盖,大大增强了老年人的体验。

自 快科技

]]>
魏则西事件后,中国网民如何看待就医? //www.otias-ub.com/archives/468555.html Tue, 03 May 2016 00:10:35 +0000 //www.otias-ub.com/?p=468555 报告核心干货:

  • 高收入人群对医疗广告更憎恶
  • 如果医疗广告市场不规范,更易受害的是穷人
  • 超过八成用户抵制医院科室外包,低收入群体依然“危险高”
  • 超过1/3的人群抗拒就医,乡村更甚于城市
  • 大医院更受欢迎,愿意就近就医的用户仅为10%
  • 低收入人群对医保的依赖度,是高收入人群的2.5倍
  • 低收入群体的大病出国治疗意愿,达到23%
  • 对国外医疗方案的倾向性,长期下去会影响整个医疗体系
  • 网络成为医疗广告第一平台,但老年人依然在意电视
  • 网络医疗欺诈城市更多,电视/户外医疗欺诈村镇更严重
  • 从未经历和听说医疗广告欺诈的人群,占比17.1%
  • 对网络医疗广告的依赖度,村镇比大城市高1/3
  • 超过40%大城市用户表示从不考虑网络医疗广告
  • 村镇中这一比例则为35%左右
  • 19岁以下年轻人对医疗环境改善保持更多乐观
  • 20岁以上用户,悲观情绪达到45%以上

1462234094-9232-RfKa5szFPzHAWibOHR08ZicpfBuA

1462234094-5666-ljicyUGdM9s1h65CJ3jyc0Ue5NAw
1462234094-4268-aVNbmInqWd6cbEbXrR8ibmJKPhdg

1462234094-4158-dib8dzE502qOKmCDhmOmTeEtOmHg
1462234094-3392-MmI93kicfWdW7YSpRwJTKpoF9YCg

1462234094-9163-GStqOb3pmlHyBDuyPCvEH1fuqeGA

1462234095-6981-cFbkDItmF00iaWc97sLbazNMJgkg

1462234095-9874-4MqBIKc2ssl0NQr5MyoDqiaCRksw

1462234095-5304-71ZOKmicxzpzqbInavJowPicpfeg

1462234095-3307-nE3UCs4oibe6XCGnQG5ZJNs91l9g

1462234095-2408-q40qeZfkFeICrjQws9ViaSfzicYA

1462234095-8921-w1UiaGmDdm8vibTGM77JRuZl5vxA

1462234096-3708-eQ2skaDbiaNTT8WpkgYu7ibA72Nw

1462234096-3590-amBpslMmMjCNDogwk2oq08d5PkEg

1462234096-3759-Y3xCrPwjpFekaXZXvnzLkHd7vgjg

1462234096-7492-nJwt3qtd1ULoKz34EicuibF1anIg

1462234096-1675-QPS6raVIvbu9anL8vjhgicbYgXqQ

1462234096-4984-dvicNsLm1fumxZDrltaZgjuaDlCQ

1462234098-3147-eDVbOft8SicQYcPpM4PzIxGQRTqA

1462234098-6629-Pxf23MOc3Ae7j1KUItjnEaV6W3Ww

1462234098-5636-1dmibaHom2ibEENourBWzNk8RTvw
1462234098-4567-wgw5f3v5tv7I6hzythOsBbA34e4g

1462234098-3811-h4HPVH3goXOZfSflRTQgibhvmS8Q

1462234098-4514-EPdvuHWibtONEmDRx6HjNaicIydQ

1462234099-8859-fwAAaXZpISLPXCQGZ7L5VxYE3WqA

1462234099-4440-4FXRgwXjvtbTPWg7VyBfEdcEnsFQ

1462234099-3539-3IJzeYfapq0s1LsRDgyQyxgVL1qg

1462234099-2364-VH0pYKKpYw2uvzMeUyyY2QNXdTUQ

via:企鹅智库

]]>
复旦发展研究院:中国网民到底最关心什么? //www.otias-ub.com/archives/313731.html Fri, 19 Dec 2014 17:58:39 +0000 //www.otias-ub.com/?p=313731 中国网民到底最关心什么?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中心将近年来社会关注较多的社会议题归纳为反腐、房价、收入分配、环保、户籍、医疗、食品安全、就业、教育、养老、民族、宗教等12项,通过对新浪微博平台上1800名网络用户近两年发表的所有博文进行内容分析形成“中国十二大社会议题综合报告”。该报告亦是“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的子报告。

【12大议题关注排名,教育反腐居首位】

《报告》将近年来关注比较多的社会议题归纳为反腐、房价、收入分配、环保、户籍、医疗、食品安全、就业、教育、养老、民族、宗教等12项。对1800位网络样本用户的统计分析表明,12大议题的提及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教育议题23.8%、反腐议题22.9%、环保议题18.1%、房价议题17.6%、医疗议题17.5%、宗教议题14.6%、食品安全议题14.1%、民族议题13.9%、收入分配议题13.9%、养老议题11.3%、就业议题9.9%、户籍议题8.9%。

20141126152123_23494

12大议题提及率

持续关注度指网络用户是否持续关注某议题。对12大议题的关注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教育议题22.5%、反腐议题22.2%、房价议题17.0%、环保议题16.5%、医疗议题16.1%、民族议题13.3%、食品安全12.6%、收入分配议题12.3%、养老议题10.0%、就业议题8.0%、户籍议题7.4%、宗教议题6.5%。除宗教议题呈现高提及率、低关注度的特征外,其余议题的提及率与关注度基本一致。

20141126152128_26040

12大议题持续关注度

 

【反腐】

数据显示,体制归属、教育水平、地域等客观变量对是否关注反腐无显著影响,这表明反腐议题在不同体制归属、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地域的人群中分布较为均匀,具有普遍性。在社会底层群体、知识技术人员、商界精英、体制内人员四大群体中,社会底层群体与体制内人员对反腐议题的关注持续性最强。

社会底层群体中25.6%关注了反腐议题,其中频繁关注者占该群体的11.9%,在四大群体中名列首位。社会底层群体与体制内人员的频繁关注比例是知识技术人员频繁关注者比例的近1.5倍,是商界精英频繁关注者比例的5倍左右。

20141126152316_69958

各社会群体对反腐议题的频繁关注比例

有394位网络用户在关注反腐议题时表达了自身对如何遏制腐败的看法,其中68.8%的用户认为制度保障可以有效遏制反腐,该比例明显超过对持续打击贪官的认可(28.9%)。部分微博用户明确表示“腐败随权力而生”,必须要“有效约束”,在法律的框架下合理运用权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20141126152337_13380

网络用户对如何有效遏制反腐的认知

 

【房价】

东部、男性、商界精英用户讨论积极

数据显示,在房价议题的讨论中,东部用户、男性用户、商界精英群体用户表现积极。东部用户中,20.9%提及房价议题,高于中部13.4%与西部10.9%的数据。男性提及率高于女性,男性用户中19.9%提及房价议题,女性提及率仅为10.4%,相差近两倍。在各群体中,商界精英最积极,25.6%的商界精英提及房价议题。

研究生以上学历用户与60、70后关注最频繁

对房价的频繁关注还呈现较明显的高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用户中,20.9%频繁关注房价议题,与之相比,本科生、大专(含高职)、高中学历用户中的频繁关注者比例仅为10.6%、8.7%、5.9%。此外,60后与70后对房价议题的关注持续性也在各年龄段中十分突出。数据显示,60后与70后中分别有21.4%、23.5%是房价议题的持续关注者,其他年龄阶段用户的频繁关注者比例分别为:80后6.9%,50后及以前14.8%,90后样本用户中房价议题的持续关注者极少。

20141126152444_31633

各年龄层用户对房价议题的频繁关注比例

房价涨幅跌幅、国家楼市政策与买房经济压力成为主要关注内容

数据显示,房价涨幅跌幅、国家楼市政策以及买房的经济压力是网络用户在房价议题中关注最多的三大内容。在关注房价议题的网络用户中,分别有52.6%关心房价涨跌幅 ;46.7%关注国家楼市调控政策;35.9%关注买房的经济压力。此外,另有一些用户选择性地关注房地产投资、房产税等其他问题。

网络用户认为房价问题带来负面影响

数据显示,房价议题关注者中35.0%的用户认为买房的经济压力使其自身的幸福感被严重剥夺,同时有13.1%用户明确表示家庭负担明显加重。在宏观层面上,19.9%认为房价现状影响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11.1%的关注者认为目前中国人的消费结构被严重扭曲,另有10.8%的用户认为房价居高不下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

 

【环保】

东部用户、商界精英提及率高,西部用户、60后关注最频繁

各地区用户中,东部地区用户的环保议题提及率最高。数据显示,东部地区有效样本中,20.5%提及环保议题,相比之下中部用户与西部用户的提及率分别为13.8%、15.7%,相差4-6个百分点。在各群体用户中,商界精英24.4%的提及率最高。在关注程度上,各地区用户呈现与提及率不同的特征。数据显示,西部用户对环保议题的频繁关注比例高于东部用户,前者14.3%,后者11.4%,中部7.6%。在各年龄层用户中,60后的频繁关注者比例最高,占比20.5%,其次是70后14.5%,90后9.4%的频繁关注比例排在第三位,80后与50后及以前群体比例接近,分别为6.2%与6.1%。

20141126152519_41737

各地域用户对环保议题的提及率

雾霾问题仍然最受关注

在各类环保问题中,雾霾问题的关注度最高。数据显示,在环保议题关注者中,71.4%关注雾霾问题,比例十分突出。此外,分别有24.9%、21.2%、17.8%的用户关注环保意识问题、水污染及有毒化学品污染。

 

【教育】

高学历、年长者、男性用户提及率高,社会底层群体与70后频繁关注

教育议题在12大议题中提及率最高,主要以高学历、年长者及男性用户为主。数据显示,在各学历阶层中,本科学历与研究生及以上用户以25.6%、25.7%的提及率位列第一、第二,大专(含高职生)提及率为12.5%,相差13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下学历提及率为22.9%。在各年龄阶层中,50后40.3%的提及率位列第一,70后与60后比例接近,分别为32.0%与31.5%,相比之下80、90后的提及率为20.7%、19.8%,相差10多个百分点。此外,男性用户提及率也高于女性,前者26.1%,后者16.3%,相差10个百分点左右。

在关注持续性上,社会底层群体的持续关注度最强,有9.8%的社会底层群体用户持续关注教育议题,高于党政军体制内人员6.2%、商界精英4.2%、知识技术人员3.3%的数据。此外,各年龄用户中,70后对教育议题的关注持续性最强,30.9%的70后频繁关注教育议题,50、60后比例接近,分别为22.2%与21.4%,80、90后持续关注度较低,仅为10.7%与12.8%。

20141126152546_96084

各社会群体对教育议题的频繁关注比例

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关注最多,师生关系成新焦点

教育议题关注者中36.3%关注高等教育内容,34.8%关注考试招生制度,27.2%关注中小学教育问题。此外,关于教育公平、边远地区教育问题也多有提及,分别有15.3%、7.7%的关注比例。另外,师生关系也成为网友新晋关注的内容,获得5.7%的用户关注。

 

【养老】

50及以前提及率最高、关注最频繁

数据显示,50后及以前用户对养老议题的提及率最高,关注也最频繁。在各年龄层用户中,50后用户中有26.8%提及养老议题,超过70后15.2%、60后13.7%、80后9.9%及90后2.4%的数据。此外,50后及以前关注者中17.6%频繁关注养老议题,而其他年龄层用户的频繁关注比例分别为60后4.8%、70后6.4%、80后0.4%、90后3.2%。

网友集中关注养老保险缺口问题,退休政策、以房养老等也颇多关注

在养老议题关注者对养老保险缺口问题关注最多。数据显示,64.4%的关注者关注该现象,位列关注内容第一;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退休政策与以房养老问题,占比25.0%与23.3%。此外,分别有12.8%与7.8%的用户关注老年服务问题及空巢老人。

32.8%的关注者认为,现在出现的养老保险缺口等情况会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同时分别有27.2%与22.8%的用户认为社会负担加重、家庭压力增大。

【收入分配】

数据显示,分配议题关注者中,收入分配公正性最受关注。58.4%的关注者提及公正性问题,此外分别有33.5%、24.4%的用户分别关注收入政策与福利政策的匹配性与收入分配改革。

    东部用户提及率高,男性、50-70后持续关注性强

数据显示,各地区用户中,东部用户提及收入分配的比例为14.6%,高于中部用户11.6%、西部9.0%。

在议题关注上,男性用户的持续关注性明显高于女性。数据显示,11.8%的男性频繁关注收入分配议题,女性持续关注者比例为3.7%,仅是前者的三分之一。

此外,在各年龄层用户中,50-70后用户比80、90用户更频繁关注收入分配议题。数据显示,50、60、70后频繁关注收入分配议题的比例为22.7%、19.0%、18.6%,80后频繁关注收入分配议题的比例为6.6%,而90后样本用户中基本无人持续关注收入分配议题。

收入分配不公影响幸福感

为什么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公?43.9%的关注者认为由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造成,41.2%的关注者认为是由于特定集团或特定行业的利益垄断造成。

网络用户认为,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直接社会影响在于民众幸福感降低。数据显示,收入分配议题关注者中35.7%表示其自身的幸福感因此降低,另有32.6%的网民认为收入分配不公将会造成社会贫富加大。

【男性多关注、女性更满意】

性别差异是影响社会议题现状满意度的另一指标,男性用户对各类社会议题的关注度高于女性,但女性用户对议题现状的满意度高于男性用户。数据显示,认为收入分配、环保、养老议题是各议题中最满意的女性比例是男性比例的4-8倍(女性用户数据为11.1%、8.3%、13.9%,男性用户数据为2.2%、1.1%、3.9%)。

 

本文由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供稿,相关报道可参见《新华每日电讯》等。

]]>
wearesocial:2014年中国的社交、数字和移动 //www.otias-ub.com/archives/217878.html Sun, 04 May 2014 01:59:41 +0000 //www.otias-ub.com/?p=217878 中国的社交、数字和移动生态系统是独一无二的。

伴随各种本土的平台、技术和行为,了解中国数字领域的既艰巨又困难的。

希望我们的最新报告将帮助解开这层神秘面纱。

继续我们一系列的全球数字趋势和发展的研究,我们最新的中国报告概要了一些关键数据点,包括不同技术的渗透率,社交平台排名,以及中国网民大量有趣的准确资料。

你会在我们嵌入的幻灯片报告中看到具体细节,但这有一些报告中的重点:

国家综述

中国人口超过13.6亿,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一半。男性占51%。

1

互联网

中国拥有6.18亿网民,占总人口的45%,占全球网民的1/4。如下为最新的全球形势:

2

中国大部分的网民居住在城市,1/3的网民居住在农村。

北京(75%)、上海(71%)和广州(66%)的网络渗透率最高。

3

在中国,人们最喜欢即时通讯(IM),CNNIC指超过5.3亿的活跃用户会使用多个平台。

中国最普遍使用的IM平台是腾讯的QQ,拥有超过8亿活跃账户,这表明许多中国IM用户会管理多个账户。

社交媒体

尽管Qzone声称其拥有最多的活跃社交网络用户,达6.25亿,但微信和新浪微博不甘示弱,分别每月拥有3.55亿和1.29亿活跃用户。

4

品牌商在新浪微博上持续高度活跃,在他们的贡献下,2013年第四季度新浪微博的广告同比增长153%。

就用户本身而言,反映出我们在亚洲其他社交平台上看到的行为模式,在中国,人们饭后会立即查看微博。

5

微信用户经常使用该平台的各种聊天功能,如文本短信和语音短信,还有其社交网络功能,如朋友圈。

6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是当今世界第二大活跃聊天app服务,并且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7

移动

大约一半的中国人口如今拥有移动手机,并且每个用户保持平均拥有2个活跃的SIM订阅。

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它们成为中国人上网工具的选择,81%的中国网民通过移动设备上网。

8

2013年,移动购物和移动支付服务增长显著。

9

电子商务

网络购物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仅2013年贡献了几乎3亿美元。

团购非常流行,是中国增长最快的网络活动,2013年增长了69%。

10

]]>
eMarketer:中国网民喜欢玩微博 //www.otias-ub.com/archives/184341.html Tue, 07 Jan 2014 00:34:17 +0000 //www.otias-ub.com/?p=184341 社交用户与品牌进行互动,他们关注热门名人和商店

在中国,大多数人通过移动设备上网。中国社交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是移动微博服务迅速崛起,类似于Twitter。根据eMarketer一个新的报告《中国移动社交平台:营销机遇与挑战》,在中国,那些被网友迅速采用的平台,甚至超过了大多数传统的社交网络。

因为移动社交渠道增长非常迅速,他们吸引营销人员通过移动社交渠道来寻求与年轻数字受众建立互动关系。但是这个移动社交媒体现象仍然非常新,用户和使用情况的数据还相当少——有时候还自相矛盾。用户的组成,甚至是他们的位置,很难被定义。然而,因为受众群,虽然不完全,但仍很庞大,所以营销人员都纷纷进驻移动社交平台。

1

因为中国政府封了西方流行的社交网络平台,如Facebook和Twitter,所以本土服务商填补了这个空白。在中国,Qzone、人人网和开心网取代了Facebook。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取代了Twitter。

中国网民并不反感品牌在社交渠道的存在。根据中国网络数据中心,超过80%年龄大于19岁的新浪微博用户会关注品牌的服务,2012年,一个微博用户平均会关注将近8个品牌。

除了直接关注品牌,微博用户还关注知名人士,这个变化使得营销人员不再被忽视,转向知名人士和其他有影响力的人来与更达的受众群体建立联系。

中国社交用户不仅关注品牌,他们还关注核心意见领袖。他们相互关注,而且他们还关心朋友间的评论。事实上,在中国社交渠道在购物周期的使用要比其他渠道更为普遍。

]]>
CNNIC: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91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716.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716.html#comments Wed, 17 Jul 2013 06:24:22 +0000 //www.otias-ub.com/?p=132716

图 1 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图 3 手机上网网民规模
手机上网网民规模

2013年 7月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2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

  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70.0%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

在网民使用的上网设备方面,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长到78.5%,而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比例则略有下降。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

CNNIC报告指出,自2013年上半年开始的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手机上网发展过程中的第三波增长周期,此轮增长得益于3G的普及、无线网络发展(包括公用和私有WiFi的发展)和手机应用的创新。

手机上网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力:一方面,手机上网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尤其为受网络、终端等限制而无法接入的人群和地区提供了使用互联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手机上网推动了互联网经济新的增长,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热潮为传统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空间,如打车应用、电商实时物流、微博商业化等均被视为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典范。

  PC端网络娱乐类应用增长乏力

在网络应用方面,即时通信网民规模增长最多: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4.97亿,比2012年底增长了2931万,在各应用中用户增长规模第一;使用率为84.2%,较2012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使用率保持第一且持续攀升,尤其以手机端的发展更为迅速。

CNNIC数据显示,目前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为3.97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4520万,使用率为85.7%,增长率和使用率均超过即时通信整体水平。

但相比2012年,各网络娱乐类应用的网民规模并没有显著增长,使用率变化也不大,网络游戏的使用率甚至略显下降,整体行业发展放缓。与此同时,手机成为重要突破点。

手机网络音乐、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的网民规模相比2012年底分别增长了14.0%、18.9%、15.7%和12.0%,保持了相对较好的增长率。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类应用在手机端应用发展迅速,领域内各应用的使用率相较其他类应用涨幅更大,其中手机在线支付使用率的涨幅最大,相比2012年底增长了3.9个百分点,手机在线支付网民规模增长了43.0个百分点。此外,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网上银行的使用率相比2012年底分别增长了3.3%、2.1%和2.7%。

]]>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716.html/feed 1
Statista:全球最大的在线帝国中国 //www.otias-ub.com/archives/30243.html Mon, 23 Apr 2012 03:00:24 +0000 //www.otias-ub.com/?p=30243 中国在线网民让全球瞩目,目前1/5的互联网用户在中国,相当于5亿人口,尽管网民增速自2007年以来已经保持平稳,但丝毫没有停止的趋势。

中国互联网用户花费的在线时长和美国几乎没有差异,但行为则有很大的不同。即时通信仍然很高,活跃用户上面超过搜索引擎。中国用户也希望访问门户网站,而这时美国用户早期的网络行为。在线购物用户在不断增长,分析师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下面Statista的数据整理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情况,欢迎查阅:

]]>
OnDevice:2011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约38%的中国网民只用手机上网 //www.otias-ub.com/archives/28046.html Fri, 16 Mar 2012 01:00:31 +0000 //www.otias-ub.com/?p=28046 移动调查研究网OnDevice的调查显示,2011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约38%的中国网民只用手机上网;而平均每年增长的8%手机上网用户来自中国农村。由于在农村电脑远不如城市普及,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住在农村的人更倾向于用手机上网。

该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农村手机上网比例约占45%,同比之下,城市手机上网比例只有大概23%。

作为随身必带的物品,手机自然是外出时最佳的上网工具,而手机上网也比网吧等其他固定的上网途径更加快捷便利。

以下为该调查数据表:

调查还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网民平均每天要花一个多小时用手机上网;这就意味着25%的网民(包括在约三分之一的智能手机用户内)已经在使用网上银行服务;但该调查没有显示具体是哪种应用程序或者网上服务,这也许预示着中国的网上银行服务巨大的发展潜力。

暂且抛开苹果不提,在以功能手机为主导的中国市场,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拥有智能手机。但由于中国手机市场已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一,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被引进,使得国内智能手机用户人数开始不断增长。

从下图可以看出,中国的手机上网率在全球排中间位置,像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较落后国家手机上网率较高,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则更低。

这些调查结果都非常耐人寻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的选择程度适中;在超过1000名的受访者中,OnDevice采用了较有代表性的网民的回复并得出以上各结论,这也增加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从调查中也不难看出,在亚洲地区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使用智能手机,比如Android系统的应用率在2011年翻了三番。百度近期一个调查报告也指出,中国iPhone用户数量是其他手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iPhone,其他智能手机制造商将为用户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手机上网体验,这也会刺激中国手机市场的再度发展。

来源:雷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