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用户平均单次电子阅读时长为79.3分钟,纸质阅读时长为63.2分钟、有声阅读时长为62.8分钟,17点~22点是阅读的“晚高峰”。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数字阅读出海内容更加丰富多元。2020年,数字阅读海外作品总量超过15万本,都市职场、武侠仙侠、玄幻奇幻为数字阅读出海题材类型Top3。
有声阅读收入结构
随着5G新基建的加快,数字阅读领域的云服务、物联网进入发展的快行线,云端图书馆、云书店等新场景、新模式涌现。在此次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咪咕数媒将发布咪咕云书店业务运营模式,将携手国内300余家图书出版单位及文化行业合作伙伴打造线上线下知识文化生活云平台,为用户带来纸书、电子书、知识付费、文创等一站式文化内容体验,开启书店3.0时代。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13日在杭州发布的《2017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到152亿元,同比增长26.7%。
该白皮书发布于2018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与会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增长趋于平稳。产业稳步增长背后是供需两端创作者与用户量、人均阅读量等要素的同步增长。
根据白皮书显示,近3年,我国数字阅读作者数量同比增长明显、增幅加速。2017年数字阅读作者数量达到784万,同比增长30.2%。2016年、2015年的同比增幅分别为25.4%和23.5%。
在需求端,2017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3.78亿人,同比增长13.37%。其中中年人群占比达27.3%,占比提升8.8%;老年人群占比1.2%,占比提升0.5%,这表明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年龄分布更加分散,向全年龄段拓展。
同时,2017年中国人均阅读图书数量也有了大幅提升。其中电子书达到10.1本,纸质书达到7.5本。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借着知识付费的“风口”,以音频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知识付费服务发展迅猛,成为行业增长亮点,与传统音频类节目、有声书一起推动有声阅读市场整体向前发展。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达到40.6亿元,同比增长39.7%。其中借助音频媒介开展的综合类知识付费服务贡献了约10亿元的收入规模,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中坚力量。
白皮书同时显示,2017年数字阅读原创作品成为影视改编的重要创意来源。视频网站自制剧创意来源中,文学改编占比达52.1%,包括《欢乐颂2》《我的前半生》《人民的名义》等作品成为热门IP。
中国移动通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沙跃家表示,中国移动咪咕阅读用户中有65%使用4G网络进行数字阅读体验。未来,随着5G高速网的覆盖、普及,将进一步推动了数字阅读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