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31 Dec 2024 13:24:3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消费者报告》:2024年度汽车品牌可靠性调查 斯巴鲁以68分居首超越丰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4698.html Tue, 31 Dec 2024 13:24:33 +0000 //www.otias-ub.com/?p=1734698 《消费者报告》发布了 2024 年品牌可靠性报告。 调查显示,排名前五的品牌与去年相同,但斯巴鲁现在稳居第一,成为唯一最可靠的汽车品牌。没错,丰田及其子品牌雷克萨斯不再是可靠性最高的品牌。 该调查结果基于非营利性研究、测试和宣传机构对 2000 年至 2025 年间售出的 30 多万辆汽车、卡车和 SUV 的统计数据。

《消费者报告》发布了 2024 年品牌可靠性报告。 调查显示,排名前五的品牌与去年相同,但斯巴鲁现在稳居第一,成为唯一最可靠的汽车品牌。没错,丰田及其子品牌雷克萨斯不再是可靠性最高的品牌。 该调查结果基于非营利性研究、测试和宣传机构对 2000 年至 2025 年间售出的 30 多万辆汽车、卡车和 SUV 的统计数据。

这份可靠性报告中的总分是由几项标准的平均结果决定的,包括车主满意度、安全等级、预期可靠性和路试结果。 这些可靠性排名还评估了消费者在离开汽车经销商后立即或长期受到影响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消费者报告》列出的最可靠汽车制造商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该榜单不包括林肯、阿尔法-罗密欧、道奇和路虎等品牌的任何车型。 这是因为它只考虑了那些至少拥有两款现有车型”足够数据”的公司。 因此,菲亚特、捷豹、Lucid、玛莎拉蒂、Polestar 和 Ram 等公司也都没有出现在这份报告中。

那么,是什么让斯巴鲁如此可靠? 是新技术的融入还是汽车设计的进步? 答案恰恰相反。 根据《消费者报告》汽车数据分析项目负责人史蒂文-埃莱克(Steven Elek)的说法,由于许多斯巴鲁汽车在多个车型年中都沿用了大量零部件,因此出现新问题的可能性下降了。

在这项调查结果中,对汽车可靠性的评估采用的是会员对过去 12 个月中个人汽车问题的调查反馈。 研究包括 20 个可能的”问题领域”,小到油漆和装饰问题,大到发动机或变速箱问题。

可靠性排名满分为 100 分,由故障区域的得分综合得出,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加权。 这些统计数据以及《消费者报告》的车主满意度调查和内部测试结果都会在车型总分中得到考虑。

有趣的是,在今年的可靠性结果中,电动汽车的数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在调查中,斯巴鲁的七款汽车中有六款获得了平均、高于平均或远高于平均的评价,而这六款汽车都是内燃机汽车。 唯一不合格的斯巴鲁汽车是与丰田合作生产的 Solterra 电动汽车。

斯巴鲁的平均可靠性为 68 分(满分 100 分)。 丰田旗下豪华汽车品牌雷克萨斯的平均可靠性得分为 65 分,而丰田本身的平均可靠性得分为 62 分。 显然,丰田塔科马(Tacoma)、丰田坦途(Tundra)和丰田 bZ4X 纯电动 SUV 的表现都低于平均水平,这对丰田的整体可靠性得分有一定影响。

同时,吉普(平均可靠性评分:33分)、GMC(33分)、凯迪拉克(27分)和Rivian(14分)这四家在调查中最不可靠的汽车制造商都是美国本土品牌。

今年的美国品牌中,福特野马的得分远高于平均水平,而雪佛兰开拓者和福特Escape的得分也高于平均水平。 别克昂科雷 GX 和 Envision、凯迪拉克 XT5、雪佛兰科沃兹、希尔维拉多 2500 和 Trax 以及克莱斯勒 Pacifica 的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 Ford Bronco、Bronco Sport、Explorer、Maverick、Maverick Hybrid 和 Mustang Mach-E;GMC Sierra 2500;Ram 2500;以及 Tesla Model 3 和 Model Y 均获得平均分。

在一个不断追逐下一个大事件的行业中,有时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坚持有效做法的厂商。 除了在可靠性报告中名列前茅之外,斯巴鲁还在年度品牌综合排名报告中名列前茅,将宝马挤下了宝座。 斯巴鲁超越了宝马、保时捷和本田等品牌,成为排名前五的其他品牌。

奥迪等品牌虽然仍未进入前五名,但排名已从第 12 位上升至第 6 位。 同样,英菲尼迪也上升了 6 个百分点,排名第 10 位,这也绝非易事。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易车:2024年11月中国市场汽车品牌销量出炉 比亚迪、大众和丰田位列前三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1707.html Wed, 11 Dec 2024 14:39:53 +0000 //www.otias-ub.com/?p=1731707 日前,易车发布了2024年11月中国市场汽车品牌销量排名中,比亚迪、大众和丰田位列前三,销量分别为398,407辆、203,506辆和157,383辆。在1-11月的累计销量中,比亚迪以3,152,258辆继续领先,大众和丰田的销量分别为1,834,205辆和1,402,623辆。

从排行榜中可以看到,国产品牌在11月的表现也相当出色,吉利汽车销量达到123,084辆,同比增长14.15%,位居第四;五菱汽车销量为111,709辆,同比增长41.39%;长安汽车销量为79,234辆,同比增长2.73%;奇瑞汽车销量为69,774辆,同比增长60.71%。

在新势力品牌中,理想汽车和零跑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理想汽车11月销量为48,743辆,同比增长18.8%;零跑汽车销量为38,850辆,同比猛增109.91%。

与此同时,传统豪华品牌在11月的销量有所下降,宝马销量为54,580辆,同比下降15.89%;奥迪销量为53,500辆,同比下降13.02%;奔驰销量仅为49,817辆。

此外,埃安、吉利银河、广汽传祺、领克、小鹏、极氪、深蓝汽车、小米汽车、奔腾、坦克、蔚来、福特、荣威、沃尔沃、长安启源、长安欧尚、阿维塔、奇瑞新能源、北京和星途等品牌,均位居中国市场汽车品牌销量榜的第20至40名。

自 快科技

]]>
易车榜:2024年1-11月比亚迪累计销量为3152258辆 同比增加37.68%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1647.html Tue, 10 Dec 2024 14:07:13 +0000 //www.otias-ub.com/?p=1731647 易车榜根据乘联分会零售数据,汇总制作了国内1-11月份汽车品牌销量榜单。

榜单显示,比亚迪前11月累计销量为3152258辆,同比增加37.68%,位居国内所有车企第一。

换个角度看,比亚迪今年的累计销量,已超日系车中的丰田、本田、日产三家车企销量之和。

榜单第二名为大众汽车,前11月累计销量1834205辆,同比下滑6.77%,在国内汽车市场加速向新能源转化的背景下,以燃油车为基本盘的合资品牌,都面临着销量下滑的尴尬局面。

丰田汽车前11月销量为1402623辆,虽然有丰田凯美瑞、卡罗拉、RAV4等爆款车型支撑品牌销量,但比亚迪汉、秦PLUS、宋PLUS等国产车型持续抢夺其市场份额,丰田今年的累计销量也已下滑了8.99%。

榜单第四至第七名,分别为吉利汽车、五菱汽车、本田、长安等品牌。其中,本田销量已大跌27.75%,是日系车中跌幅最大的品牌。

而特斯拉作为国内高端纯电车型销冠品牌,前11月累计销量574175辆,同比增加8.77%,排名榜单第八。

传统豪华车阵营中,宝马为BBA销冠,前11月销量为552826辆,位居榜单第九;不过宝马销量同比下滑13.7%,跌幅为BBA中最大。

至于奥迪和奔驰,销量分别为539699辆和535342辆,销量分别为下滑了8.11%和3.84%。

自 快科技

]]>
《消费者报告》:2024年最值得信赖的汽车品牌 日系占据前六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1635.html Tue, 10 Dec 2024 14:06:00 +0000 //www.otias-ub.com/?p=1731635 在选择新车或二手车时,可靠性应是消费者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为了帮助购车者做出明智决策,外媒《消费者报告》根据其可靠性调查结果,发布了2024年最可靠汽车品牌排行榜。其中,斯巴鲁意外地击败了丰田和雷克萨斯,荣登榜首。

《消费者报告》通过向订阅会员发放问卷调查,收集车主对其车辆的使用反馈及故障情况。

这些反馈数据被用来计算每个品牌的可靠性分数,从而形成排行榜。此次榜单的前十名品牌中,大多是人们熟悉的日系和德系品牌,如丰田、本田、宝马和奥迪。其中前六名均为日系品牌。然而,美国品牌无一进入前十。

排名第一的品牌是斯巴鲁,其可靠性评分为68分(满分100  )。斯巴鲁的夺冠让人颇感意外。通常情况下,丰田或其豪华子品牌雷克萨斯会占据榜首。

然而,今年斯巴鲁凭借其标志性的对称全轮驱动和水平对置发动机,赢得了可靠性冠军。

《消费者报告》指出,斯巴鲁的森林人和翼豹表现尤为突出,评分高于平均水平,其余车型评分均为中等或以上。唯一拖后腿的是斯巴鲁的纯电动车Solterra,这款车实际上是丰田代工的车型。

往年的冠军雷克萨斯此次掉到了第二名,其可靠性评分为65分。

雷克萨斯作为丰田旗下的豪华品牌,长期以其极高的可靠性闻名。此次排名仅次于斯巴鲁,位列第二。

《消费者报告》表示,在雷克萨斯的7款车型中,有4款评分高于平均水平,其余3款评分也达到了平均水平。这一成绩再次印证了雷克萨斯在可靠性方面的强劲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用户驾驶一辆行驶了近29万英里的雷克萨斯GX,从纽约到阿拉斯加往返,车辆仅需更换机油,展现了非凡的耐用性。

丰田位居第三,可靠性评分为62。丰田以可靠性著称,通常会占据榜单前列。但2024年的排名却退至第三名。

这主要是由于部分车型如坦途和纯电动车bZ4X的可靠性评分低于平均水平。今年早些时候,丰田因约10万辆卡车和SUV的发动机问题发布了召回,这也拉低了整体评分。

不过,《消费者报告》指出,丰田仍有11款车型的可靠性评分远高于或高于平均水平,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完整版排名

此次榜单前十名主要由日系品牌和德系品牌占据,如本田、马自达、宝马和奥迪等。

其中,日系品牌仍然表现强劲,斯巴鲁、雷克萨斯和丰田包揽前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品牌未能进入前十,这反映了其在可靠性方面的持续挑战。

自 手机中国

]]>
2024年Q3仅特斯拉和比亚迪实现利润增长 分别同比增长17%和1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9698.html Thu, 28 Nov 2024 12:01:08 +0000 //www.otias-ub.com/?p=1729698 “全球车企都面临压力,当前的竞争环境极为严峻,但我们还是实现了盈利。”这句话,是马斯克在特斯拉Q3财报会议的开场白。刚发完美国选民的百万美元红包,又拿到财报盈利的好消息,马斯克难言内心的激动之情。

面对今年7-9月的成绩单,大部分车企掌门人的心情是复杂的。大众首席财务官阿尔诺·安特利茨表示,公司业绩反映了市场环境的艰难,必须大幅削减成本并提升效率,日产在公布最新财报后,直接裁员9000人,削减产能20%。

《日本经济新闻》详细剖析了11家车企第三季度的财报,随着电气化转型的推进,特斯拉和比亚迪等先行者成绩突出,大部分传统汽车制造商难言轻松。抢跑与落后,崛起与阵痛,整个产业链正经历新一轮的分化。

整体来说,全球主要11家车企业绩里,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在7-9月实现利润增长,分别同比提升了17%和11%。此外,丰田利润虽位居榜首,但同比下滑高达55%;日产出现93亿日元的最终亏损,管理层主动降薪;大众、奔驰和宝马等德国制造商也出现了超过50%的利润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单车利润方面,特斯拉名列前茅,以69万日元领先奔驰的47万日元,是丰田20万日元的三倍之多。

震源地在中国

“奔驰直降200万日元。”

(折合人民币近10万元)

面对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大幅降价,《日本经济新闻》用醒目的小标题,表达了对行业秩序重塑的震惊。

以中国为“震源地”,全球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震荡”,借助电动化转型,比亚迪等中国企业迅速崛起,开始抢占传统跨国车企的市场蛋糕,即使是昔日无比风光的豪华车品牌代表奔驰,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以价换量。

英国调研公司GlobalData统计,中国市场的新车需求,纯电动占比已经从2021年的10%增长到2024年的24%。在一系列补贴政策的助力下,中国电动化进程迅速推进,而传统燃油车的销售比重则从此前的80%降至48%。

在中国,比亚迪成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主要力量。在2024第三季度,比亚迪全球销量同比增长38%,达到了113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增长了3%,达到44万辆,而插混车型则增长了76%,达到68万辆。

从全球销量看,比亚迪从去年同期的第8名跃升至全球第4,超越了福特、现代、本田和日产等车企。比亚迪近年来市场表现强劲,这是欧美和日本车企始料未及的,作为对手,大家普遍感受到巨大压力。

《日本经济新闻》统计,和2022年同期相比,大众和奔驰的销量下降约20%,日产下降近50%,本田的降幅更是超过50%。本田副社长青山真二在财报会上直接表态,公司业界下降速度远超预期,管理层必须承认这一点。

对大众的打击也很大。

过去40年的时间里,大众汽车是中国市场的领导者之一。特别是在2017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达28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与销售国,大众集团在华年销量也突破400万辆,占整个大众集团年销量的40%。

今年前三季度,大众在中国的汽车销量下降10.2%,这一降幅抹去了全球其他地区销售增长的所有成果。

不仅如此,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困境正影响全球,整个集团销量下降,最直观的结果,是利润大幅下跌。为了应对当下的困境,大众在德国大本营至少关闭了三家工厂,并提出裁员数万人的重组计划。

美国库存激增1.4倍

一直以来,北美是日系车最能盈利的市场,但过去第三季度,除了热销的混合动力车,其他车型的增长几乎停滞。

美国市场,库存激增的趋势愈加显著,为了减少库存,车企不得不向4S店提供更多鼓励金,或是增加车贷优惠政策。

研究公司Cox Automotive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9月底,美国新车库存天数达到了81天,和去年8月的58天相比,整整增加了40%。为了卖车,单车激励金也持续上涨,现阶段已经高达3500美元,同比增长50%。

实际上,在北美市场启动鼓励金,早在新冠疫情压顶的2021年左右,日系车企就频繁在美国刺激消费。按照《日本经济新闻》统计,日产因为缺乏北美市场的混合动力车型,库存天数达到了105天,激励金增至4500美元以上,但依旧免不了亏损。

短期看,北美市场的窘境,进一步加深了日产的低迷。在北美市场,纯电动车型销售放缓,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正在增长,日产此前在北美优先考虑纯电动车型,当下的竞争十分被动。

从日产在美国最畅销的10款车型来看,2022年和2023年总共只发布了一款新车,由于新车更新延迟,畅销车型数量减少,能实现月销超1000辆的车型,已经从从2014年的19辆下降到目前的12辆。

热销新车型短缺,纯电动车型面临销售阻力,日产别无选择,只能依靠销售激励和降价后的补贴,导致利润大幅下降。

丰田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得益于几款具备竞争力的混合动力车型,该公司美国库存天数为33天,激励金在1450美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北美一直是本田汽车的“利润奶牛”,恰恰是这一市场趋于稳健,让本田能在过去半年收获可圈可点的成绩。不仅燃油车和混动车销量强劲,就连纯电动车型,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4万辆。

高投入背后的盈利难题

盈利的背后,有市场销量的压力,也有电动化投资的巨大包袱。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曾表示,电动化转型的长期化,对汽车制造商将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双重投资,将导致盈利能力断崖式下滑。

《日本经济新闻》了解到,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大幅增收已是难事,当盈利能力下滑,新车新技术的开发也容易受限。

本田计划到2030年投入10万亿日元,用于电动化和和 软件开发,但是刚过去的第三季度,高昂的研发费用,直接让本田的营业利润下降了530亿日元。

考虑到新四化转型的烧钱巨坑,通用汽车已经把电动皮卡工厂的投资推迟了两次,并重新审视了2025年实现100万辆电动车产量的既定目标。福特在实践中修正战略,已决定重新审视大型电动车的研发,转而聚焦小型车的电动化投资。

QUICK FactSet数据统计,2024年7至9月期间,全球11家车企的销售收入仅达到3.8%的利润率,和去年同期的7%相比,下降了超过3个百分点。

全球企业里,利润表现突出的特斯拉和比亚迪,有其盈利层面的共同点。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特斯拉自创业之日起,就聚焦于纯电动车型的研发,没有燃油车时代的任何包袱;比亚迪前期一度将电池制造作为业务中心,这是电动车时代的核心资产。如今,两家公司均进入电动化投资的收获期。

除了中国外,其他新兴市场也让跨国车企感受到压力。中国车企加速“出海”,正将国内的产能转向出口,如日产掌门人内田诚在财报发布会上所说,日本企业在东南亚、中东以及南美等地的业务,也受到中国势力的影响。

在产业内部,汽车行业也正经历“笑脸曲线”现象,这一点,和曾经的电器等行业相似。所谓汽车行业的“微笑曲线”,即产业附加价值和盈利能力,逐渐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转移,如车辆软件正成为影响车辆功能的关键因素——

软件定义汽车(SDV)已经深入人心,为了抢滩智能化市场,汽车企业或自研,或投资入股,或合纵连横加强合作,开拓软件层面的新机会,这是新时代车企长期影响力的前提条件。

自 汽车公社

]]>
2024年Q3全球汽车公司净利润排名前十榜单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6276.html Mon, 11 Nov 2024 13:36:22 +0000 //www.otias-ub.com/?p=1726276 据报道,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全球主流车企普遍遇到了销量下滑,利润大降的情况。有媒体根据车企财报数据,制作了第三季度全球汽车公司净利润排名前十榜单。

榜单显示,净利润前十排行车企中,有一半车企出现了净利润腰斩的情况,包括最会赚钱的丰田和大众汽车。

具体来看,丰田汽车第三季度净利润37.59亿美元,为全球车企最高,但同比下滑了55%。而丰田利润下跌,与全球销量下滑,和认证造假一事被揭发,一度导致集团停工有关。

通用的盈利表现也很不错,三季度净利润30.56%,与去年同期持平;现代汽车净利润为22.93亿美元,微跌3%。

而特斯拉则是榜中表现最为惊艳的车企,三季度净利润21.67亿美元,同比大涨17%,是榜单中涨幅最大的车企。

欧洲制造商的下滑幅度也较为明显,以大众汽车为例,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超六成至15.8亿欧元。

至于比亚迪,是榜单中唯一的中国车企,三季度净利润16.17亿美元,同比上涨11%,与特斯拉是唯二两家净利润逆势上涨的车企。

此外,比亚迪三季度营收达到了2011.25亿元,作为新能源汽车公司首次超过特斯拉。

自 快科技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4年1至9月中国进口汽车累计销售48.19万辆 同比下滑13.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5025.html Tue, 05 Nov 2024 13:12:14 +0000 //www.otias-ub.com/?p=1725025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9月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1至9月进口汽车累计销售48.19万辆,同比下滑13.5%。据报道,今年1-9月份的乘用车进口量Top10榜单中,雷克萨斯累计进口量132932量,同比增长9.1%,位居国内进口车第一。

丰田前九月累计进口量为25757量,同比增长12.3%,位居榜单第七,是榜单中唯二增长的品牌。

至于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等传统进口车大户,今年的进口量都出现了不小的下滑。

其中保时捷前九月累计进口量只有40400辆,同比大跌33.4%;而大众汽车进口量只剩下4488辆,同比大跌53%。

报道称,由于国内9月进口车销量进一步下探,经销商库存深度上升至7.5个月,创历史新高,意味着按照当前的月销量,需要7.5个月才能消化完当前库存。

对于进口经销商而言,过高的库存代表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在面临汽车贬值风险同时,利润空间也将被进一步压缩。

此外,行业数据显示,国内进口车的销量巅峰,已经由2014年的142.3万辆,下滑至2023年的79.9万辆。按照目前的趋势,今年大概率会创出2012年以来的新低。

自 快科技

]]>
《消费者报告》:美国二手车品牌可靠性排名 日系包揽前五、倒数全是美系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7269.html Tue, 10 Sep 2024 14:23:39 +0000 //www.otias-ub.com/?p=1717269 美国著名杂志《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最近发布了一份美国二手车可靠性排名,结果显示日本品牌表现出色,而美系品牌则处于垫底水平。数据显示,去年购买车辆的美国人中有40%只考虑二手车型,31%只考虑新车,其余24%则两者皆考虑,因此二手车在美国相当有市场。

《消费者报告》此次调查对超过15万辆由其会员拥有的车辆进行了审查,统计其出现的问题数量,然后把这个数量和2014年到2019年这一时间段内所有车辆的平均问题数量进行对比,得到了每个品牌的可靠性评分,展示了二手车可靠性的排名,结果只有26个品牌入选。

前五名均来自日本,雷克萨斯和丰田以较大优势成为最可靠的二手车品牌,消费者报告汽车数据分析项目负责人Steven Elek表示,这两个品牌以“保守的重新设计”而闻名,通过逐步改进整个产品线,而不是引入许多全新的系统,马自达位居第三,讴歌和本田则紧随其后。

第六到第十名则分别为别克、宝马、斯巴鲁、日产和梅赛德斯-奔驰,而如果从后往前数,倒数六名全部来自美国品牌,它们分别为克莱斯勒、道奇、特斯拉、Jeep、Ram和福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特斯拉和福特之外,这些表现最差的品牌都是Stellantis旗下的,因此建议买家应该谨慎对待这些车型,至少对于2014-2019年款车型来说确实如此。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1-7月全球汽车销量达到5114万台 同比增长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5772.html Thu, 29 Aug 2024 15:09:31 +0000 //www.otias-ub.com/?p=1715772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1-7月全球汽车销量达到5114万台,同比增长3%,显示出市场的逐步复苏。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7月,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达到了31%。详细分析2024年前七个月的销售数据,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在全球销量前27的品牌中,有11个席位被中国品牌所占据,占比超过40%。

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中国品牌的崛起,也说明它们正在全球范围内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全球销量排行榜上,丰田、大众和现代稳居前三甲,而比亚迪作为中国品牌的代表,位列第9,也是唯一一个进入前十的中国品牌。

此外,吉利、奇瑞、长安、上汽、长城、一汽、北汽、东风、广汽、理想等另外十家中国品牌也跻身TOP 27,展现了中国车企的强大实力和竞争力。

从全球视角来看,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其中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等品牌的回升表现尤为突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以丰田和起亚为代表的亚洲集团表现相对较弱。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近两年国际芯片短缺问题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这反而促进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强劲表现。在国际市场供需存在巨大缺口的背景下,中国汽车抢占了宝贵的市场份额,并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汽车芯片这一高度垄断的行业中,供给端的紧缩为正在崛起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带来了重要的机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下,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与此同时,电动化转型也导致一些国际汽车品牌逐渐衰落,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扩张创造了条件。

自 快科技

]]>
MarkLines:2024年Q2全球新车销量98万辆 同比增长4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5384.html Sat, 24 Aug 2024 01:28:44 +0000 //www.otias-ub.com/?p=1715384 近日消息,市场调查机构MarkLine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Q2(第二季度,4-6 月),比亚迪全球新车销量98万辆,同比增长40%。凭借该成绩,比亚迪首次超越本田跻身全球第七大车企。

报道称,受认证违规问题和纯电动汽车需求减少等影响,排在第一和第二名的丰田集团(263万)和大众集团(224万辆)销量均出现下滑情况。

比亚迪2024年第2季度全球新车销量98万辆,同比增长40%,其中海外销量达到10.5万辆,销量增长约3倍,最新排名为第七,首次超过本田(92万辆)。

作为对比,去年同期比亚迪销量为70万辆,排在世界第10位,但在1年内超过了排名靠前的本田、日产和铃木,目前正在逼近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福特(114万辆),有着相当高的上限。

附:2024年第2季度全球新车销量榜单

1:丰田集团,263万辆,同比降4%;

2:大众集团,224万辆,同比降4%;

3、现代汽车集团(含起亚):184万辆,同比降1%;

4、斯特兰蒂斯集团:156万辆,同比降13%;

5、通用汽车:143万辆,同比降10%;

6:福特汽车:114万辆,同比增2%;

7、比亚迪汽车:98万辆,同比增40%;

8、本田:92万辆,同比降5%;

9、日产汽车:79万辆,同比降4%;

10、铃木:78万辆,同比增7%。

自 快科技

]]>
易车网:2024年4月丰田以近63万辆的销量稳居全球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榜首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0177.html Sun, 02 Jun 2024 13:12:24 +0000 //www.otias-ub.com/?p=1700177

易车网最近发布的4月份全球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显示,比亚迪以显著的销量成绩位列第四,成为前十名中唯一的中国汽车品牌。尽管榜单的前三名依旧是丰田、大众和福特,但它们的销量环比都出现了超过10%的下滑。

丰田以近63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而大众和福特的销量则在30万辆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销量与排名第三的福特相差无几。

除了前四名之外,全球汽车品牌销量前十名还包括本田、现代、铃木、雪佛兰、起亚和日产等知名品牌。

2023年,中国整车出口量达到491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其中,比亚迪在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方面表现出色,2023年的出口量达到24万辆。成功将市场拓展到美洲、欧洲、日本和东南亚等地,与欧美日等传统汽车制造商展开直接竞争。

自 快科技

]]>
丰田财报:预计2023财年丰田合并净利润同比增加84% 达到4.5万亿日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5477.html Thu, 08 Feb 2024 14:25:14 +0000 //www.otias-ub.com/?p=1675477 近日消息,丰田宣布,预计2023财年(截至2024年3月)的合并净利润(国际会计准则)将同比增加84%,达到4.5万亿日元(约合2189亿元人民币)。

这也是丰田首次将净利润预期上调至4万亿日元,丰田表示,汽车功能提高带来的价格上涨、产量增加和日元贬值将为业绩做出贡献。

此外,丰田还预计,2023财年销售额增长17%,达到43.5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增加80%,达到4.9万亿日元,超过了分析师预测平均值4.7187万亿日元。

在丰田财报发布后,其估计股价上涨,成为了首个总市值超过50万亿日元(约合24326亿元人民币)的日本企业。

同一天丰田公布的2023年4-12月财报显示,销售额增长24%,达到34.0227万亿日元;净利润增至2.1倍,达到3.9472万亿日元。

营业利润增至2.0倍,达4.2402万亿日元,成为首个突破4万亿日元的日本企业。

自 快科技

]]>
2023年本田中国全年累计销量为1,234,181辆 同比下降超10%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1604.html Fri, 12 Jan 2024 11:34:31 +0000 //www.otias-ub.com/?p=1671604 近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2023年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均出现下滑。

其中,丰田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抗跌性最好,新车销量为1,907,600辆,同比减少1.7%。

不过,这也是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连续第二年销量下跌,且广汽丰田的跌幅更为明显,乘联会数据显示,广汽丰田今年销量为901,027辆,同比下跌7.3%。

本田中国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累计销量为1,234,181辆,同比下降超10%。

至于日产汽车,2023年,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793768辆,与2022年相比,销量减少25.12万辆,同比下滑24%,属于日系阵营中降幅最大的车企。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丰田、本田、日产等主流日系车在华销量下跌,主要是因为这些车企,在与国产车和新能源的竞争中,优势被逐步追平,且价格和配置方面不占优势,市场份额被不断攻破,已属于不争的事实。

自 快科技

]]>
世界品牌实验室:2023年世界品牌500强出炉 微软位列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6052.html Wed, 13 Dec 2023 12:28:30 +0000 //www.otias-ub.com/?p=1666052 近日消息,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独家编制的2023年度(第二十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于近日在美国纽约揭晓。

从最新榜单来看,去年排名第二的微软击败苹果位列第一。苹果退居第二,亚马逊名列第三。

此外,谷歌、沃尔玛、麦当劳、丰田、特斯拉、可口可乐、梅赛德斯奔驰入选前十。

美国占据500强中的193席,稳居品牌大国第一。法国、中国、日本和英国为世界品牌大国的第二阵营。

中国品牌入选数(48个)首次超越日本(43个),跃居全球第三。

中国排名前十的品牌有:国家电网、腾讯、海尔、中国工商银行、华为、中央电视台、华润、中国移动、中国人寿、台积电。

据悉, 《世界品牌500强》评判依据是品牌的世界影响力。所谓品牌影响力,是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

按照品牌影响力的三项关键指标,即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全球领导力,世界品牌实验室对全球约8000多个知名品牌进行了综合评分,最终推出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500个品牌。

在衡量品牌的忠诚度时,参考了我信品牌(iTrust Rating)的评级数据;在衡量品牌的领导力特别是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评分时,参考了超级财经(SuperFinance)的ESG数据库。

自 快科技

]]>
丰田财报:2023上半财年丰田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8.3% 达到创纪录的559万6183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5926.html Mon, 30 Oct 2023 13:28:23 +0000 //www.otias-ub.com/?p=1655926

丰田汽车公司近日公布,截至9月底的上半财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8.3%,达到创纪录的559万6183辆。由于强劲的需求和不断改善的供应状况,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有望迎来又一个强劲增长的年份。

丰田表示,上半财年全球产量增长10%,达到创纪录的573万8126辆,其中包括子公司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的产量。

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汽车上半财年在非洲的销量增长了22%,是所有地区中增长最快的,其次是中东地区的17%,北美和欧洲分别增长了9.4%和7%。然而,由于泰国和印尼等地的经济放缓,除日本外,亚洲部分地区的销售相对疲弱。

在中国市场,丰田上半财年销量增长不到1%,因为当地买家转向电动汽车。

日本国内销量增长34%,因半导体供应问题缓解。

自 环球市场播报

]]>
2023年8月日系车中国最新销量再度暴跌28.9%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0586.html Wed, 20 Sep 2023 12:49:26 +0000 //www.otias-ub.com/?p=1650586 近日,CNMO注意到,根据相关数码博主给出的信息,2023年8月,日系车企在中国的销量再度出现了暴跌。不过,日本媒体在总结原因的时候,却对自身问题闭口不谈。

相关博主表示:“日系车在中国市场集体暴跌。8月份,丰田销量减少6.6%,本田和日产更是暴跌了25%和28.9%。这不是哪家品牌的单独下滑,更不是哪一个月的业绩惨淡,以本田为例,今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减少24%。

日媒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对自身问题闭口不谈,却总是强调中国去年的税收优惠起了反作用。去年下半年国内买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提升了丰田本田的销量,而今年优惠结束后,日系车又开始走下坡路,对比起来数据自然很难看。”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广汽三菱选择裁员关厂和重组,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而CNMO则注意到,有消息显示,有调研机构指出,目前在中国市场,以进口车方式销售的品牌在燃油车销量持续下滑的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由于未能迅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型,这些品牌的销售情况持续恶化。预测表明,至少有两家日系品牌可能会选择退出中国市场。不过,对于究竟是哪两家日系车系将退出中国市场,相关的消息人士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自 手机中国

]]>
TrendForce:2023年7月全球37个销售市场汽车销量合计为544万辆 月减10%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5403.html Sun, 03 Sep 2023 10:49:25 +0000 //www.otias-ub.com/?p=1645403 TrendForce集邦发布最新研报显示,据统计,2023年7月全球37个销售市场汽车销量合计为544万辆,在6月份基期较高的情况下,7月份汽车销量月减10%。其中,销量前10名的汽车品牌市占率合计共50.7%,相较6月份的数值提高2.3个百分点,代表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7月份销量第一、二名的汽车品牌与上月相同,丰田(Toyota)排名第一,占总销量的10.2%,销量上较6月份下滑5%,但在美国市场的库存回升后销量逐月攀升,日本市场表现平稳,但中国市场则较上月减少。

第二名为大众(Volkswagen)品牌,占比6.6%,7月销量较6月下降13%,欧洲与中国等地销量下滑为主因。

第三、四名分别为本田(Honda)、福特(Ford),两者7月销量均较6月份微幅下滑,但月衰退比例低于整体平均值。

第五名由中国品牌比亚迪拿下,身为前10名中唯一仅销售新能源车的品牌,占比与排名皆上升快速,比亚迪目前仍以中国市场为主,因此当海外市场销量提高后,将进一步威胁前几名。

排名第七的铃木(Suzuki)也是前10名中少数销量较上月成长的品牌,Suzuki最主要市场为印度,其次为是日本,两个市场7月份的销量都较上月小幅增加,抵销欧洲市场销售下滑。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整体而言,汽车市场受到经济波动影响,中国内需不足、欧洲复苏缓慢,美国在新车库存攀升后销售状况佳,巴西市场因政府提供激励政策而拉升销量,各品牌的主力市场不同为每月销量与占比起伏的原因之一。

自 快科技

]]>
Mark Lines: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全球新车销量125万辆 同比增长96%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4141.html Tue, 29 Aug 2023 12:54:12 +0000 //www.otias-ub.com/?p=1644141 调查公司Mark Lines发布了“车企2023年上半年销量”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丰田上半年销量541万辆,为上半年销冠;而大众集团紧随其后,上半年售出437万辆;现代和起亚集团位列第三,销量为365万辆。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车企销量榜中,也首次出现了中国车企的身影,比亚迪2023年上半年全球新车销量同比增长96%至125万辆,超过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和德国宝马,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据悉,比亚迪2021年未进入前20名,2022年排到第16名,此次升至第10名。这还是在比亚迪全面停产燃油车的背景下。

同时,比亚迪也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比亚迪2023年上半年出口了8万辆以上中国生产的汽车,除了日美欧车企退出的俄罗斯市场,比亚迪在东南亚也越来越有存在感。

可以预估的是,随着比亚迪海外销量的爆发,比亚迪销量将会同步迎来更大的提振。比亚迪公布2023年300万辆的销量目标,按照上半年的进度来看,今年有很大希望达成。

自 快科技

]]>
Tech星球:2022年仅有29.7%的汽车经销商实现盈利 45.2%处于亏损状态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4564.html Mon, 10 Jul 2023 12:32:35 +0000 //www.otias-ub.com/?p=1624564

和汽车打交道快30年的徐霖,做了一个反常识的决定,他要开一家新能源汽车商超店,主要销售上汽旗下的新能源电动车,比如智己、飞凡R7等。

这个做法让旁人感到不可思议。2023年2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汽车经销商,占比不足两成,而处于亏损状态的经销商已接近一半,经销商对汽车厂家的满意度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

近30年老牌4S集团“重庆龙华”正式退市、号称4S店之王的庞大集团退市的消息,都在宣告:这个行业的好日子过去了。

徐霖有一个80人左右的汽车经销商群,身边的朋友都按兵不动,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要继续扩大事业版图,“喝喝茶,打打球,大家佛系了。”

没有人敢轻易出牌,一家4S店面积大约在1000平左右,配备200左右工作人员,投资起步就是上千万,亏损的风险巨大。

汽车厂商希望靠降价挽回销量,但结果并不理想。东风系列车型降价最高达到了9万,但销量仍在下跌。销售压力和暴跌的利润,让不少经销商选择退出,2020年退网4S店为2362家,2021年退网4S店近1400家,2022年这个数字是1757家。

一位资深汽车经销商称,这只是开始,绝对不是最至暗时刻,不排除今后还会有更糟糕的情况。

经销商自己补贴,丰田都开始亏钱了

7月7日上午,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北京来广营一家自主品牌4S店的大门口外站着好几个销售人员,他们似乎正在眺望未知的顾客。一个上午过去了,没有一个顾客前来看车,店里稀疏得坐着几个人,他们都是来修车或者给汽车做保养的。

这里是4S店的聚集地,奔驰、大众、比亚迪、极狐、东风日产、长城等多家车企的经销商们扎堆于此。路上偶有一辆试驾的潜在顾客飘过,不是埃安,就是小鹏、比亚迪。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新能源品牌。

《2022-2023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汽车4S经销网络数为33594家,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2022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仅有29.7%的经销商实现盈利,与2021年53.8%的盈利占比相比,近乎腰斩;而亏损的经销商占比达到45.2%,亏损面较上年同期扩大27.7个百分点;此外,实现持平的经销商仅有25%,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今年春节过后,车市迎来短暂的回暖。2月乘用车零售共计139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8%,是本世纪以来最强的2月环比增速。

就当所有人都希望销售热潮仍将持续时,车市迅速降温。2023年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8.7万辆,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14.3%。3月零售环比实现14.3%的正增长,是本世纪以来最弱的3月环比增速。

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车展上,日产直接缺席。这让不少汽车行业内人士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深圳车展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之一,几乎是所有车企都要来“秀肌肉”的。他们要在此展现即将上市的新车,以收获意向客户。

或许日产已经无暇顾及未来。今年上半年,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35.85万辆,同比下降24.4%。据知情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从去年的第四季度到今年的4月份,深圳的16家日产店退了6家。

不仅日产,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受到了波及。一家自助品牌去年对于经销商的政策还是“关停并转”,到了今年7月已经变成了“关停”,理由是上半年的销售目标未能完成。

徐霖告诉Tech星球,现在大部分经销商销量都要降2/3,好一点的也要降低一半。

为了完成汽车厂商给予的销量任务,一些经销商会自己补贴。“汽车厂商可能每辆车多给你15个点的补贴,但是这个钱根本留不下来,因为你要完成目标,要拼命把车卖掉,就要全部让给消费者,甚至还要贴一点”,徐霖补充道。

经销商们亏钱已经成为稀疏平常的事,就连号称全球第一大车企的丰田经销商也不例外。一位经销商告诉Tech星球,过去丰田的经销商每年都有不低于300万,做得好的一线城市一家店有500万的利润,但从今年开始,丰田的经销商开始亏钱了。

这是一个糟糕的信号。丰田经销商一度被认为是最稳定的,去年其全国各地实现盈利的一汽丰田4S店高达91%,要知道去年国内所有4S店也只有不到30%盈利了。

燃油车断崖式下跌,这只是糟糕的开始?

每个人都认为增长的趋势是惯性,2012年-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一年最多卖出了2887.9万辆车,经销商们到处开店。在那个时代,经销商们只要通过获取大量客流,销售新车,就能拉动门店的产值,从而盈利。

情况是从2018年开始转变的。经过5年的高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销量逐渐下跌,2018年新车的平均销量为1376辆;平均收入为1.63亿元;平均毛利率仅为0.4%,新车销售几乎无利润可言,只能靠服务维持。

数据显示,过去两年,至少有超30家车企陨落,但汽车厂商们依然保持乐观。2022年,包括上汽、一汽在内的国内众多车企都没有完成年初定的销量目标,但2023年,他们都给出了乐观的销售预期,东风集团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同比增长21.7%。上汽集团的销量目标位600万辆。

这样的乐观很快被现实击碎。今年1-5月,东风集团累计销量为76.64万辆,仅完成年度300万销量目标的25.55%。惨淡的销量数据让东风集团跌出行业前三,被比亚迪取代。

接下来的7个月,东风集团每个月要卖出32万辆车,才能完成销量目标。要知道,比亚迪一个月才卖出20多万辆。

上汽集团的情况并没有好太多。今年前5个月,上汽集团整车销量为166.59万辆,同比下滑4.84%,仅完成年度目标的27.77%。接下来的7个月,上汽一个月要卖出62万辆车,几乎是1-5月平均销量的2倍,才能完成销量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卖出更多的车,汽车厂商们不得不降价。今年3月,东风集团联合湖北省政府推出史上最强购车季活动,打响了燃油车降价第一枪。随后,多家车企跟进,就连宝马的一些主力车型在今年第二季度已经降低了20多个点。不少车已经开始半价,比如雪佛兰。但这种竞争,让经销商们的利润越发减少。

消费者们对燃油车的热度已经不像从前。“现在油车所有的新款上来没有超过一个月的,你订单再好,一家店1000,2000台也没用,超过一个月,马上关注度就没有了”,一位经销商坦言。设计更新潮前卫,拥有自动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

更重要的是,不止一位经销商告诉Tech星球,事实上,国内大部分汽车厂商的经销商网络都是过饱和的。

“整个行业几乎只有日系的经销商布局是合理的,他们是以销定产,但其他大多数主机厂都不是这样,都是按照我要争行业第几名的目标制来定的。”于是,大部分汽车厂商里面都有一堆卖不动的库存车,伴随着即将到来的国6上线,压力越来越大,一位汽车经销商表示。

去海外能救命吗

没人知道这种糟糕的形势还会持续多久。一位经销商说,乐观估计可能5年之后会缓过来。

眼下,大部分已经赚到钱的经销商“佛系”了。这些经销商老板大部分已经进入花甲之年,他们是国内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上世界80年代末,卖一台进口车就可以赚10万,上世纪90年代,一个4S店一年就有1000万的利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这些人并没有多大生存压力,即便短暂的亏损也依然可以接受。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未来的形式表示担忧,“很多店已经不再增加人手了”。

“大家现在把目光都放到海外”,一位经销商透露,“国内卷不动,就去国外卷”。他们希望用海外的新兴市场来弥补。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的轿车出口量达到106.9万辆,同比增长58%,超过了日本的95万辆轿车出口量。

自主品牌出海早有先例,最典型的奇瑞。2002年,奇瑞进入伊朗市场,在国内所有汽车品牌中最早进入伊朗的。现在,奇瑞在伊朗有300多家销售网点一家工厂,在伊朗的销量已经超过30万辆,是伊朗第三大汽车企业,甚至碾压日系品牌。

产能过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危机感,包括销量依然在快速增长的比亚迪。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新加坡、巴西、墨西哥、以色列、阿联酋等53个国家和地区。

但海外并非“留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交通环境和驾驶习惯,譬如,丰田准备将自己生产的皇冠卖给美国市场时,就因为马力不够强劲、加速性能差等原因,首战失败。

海外市场也有一些原有的经销商,比如前段时间,比亚迪汽车与海外汽车经销商ATL汽车集团达成了一项重要合作协议,将联手推动加勒比地区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不止比亚迪,国内销量稳居第二的埃安,日前也宣布在泰国本地化生产正筹备中。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也各异,比如美国各个州的法规也不尽相同。汽车厂商想要出海,需要考虑政策、供应链、销售网络等多个问题,竞争并不比国内市场更容易。但是他们不得不去想办法开拓新市场,否则只能被动等待被蚕食。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场艰难的战争。

]]>
Vivvix:预计2022年特斯拉在美国的广告支出约为151,947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4088.html Fri, 19 May 2023 12:39:26 +0000 //www.otias-ub.com/?p=1604088

作为全球话题性最足的车企,特斯拉向来不缺舆论和关注度,或许这也是特斯拉从来不打广告的主要原因。广告情报公司Vivvix估计,特斯拉去年在美国的广告支出约为151,947美元。

对一家销量破百万的车企来说,15万美元的广告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对比,美国其它车企的广告费,都是在上亿美元级别。

比如,福特花费了3.7亿美元,丰田花费了11亿美元,通用汽车(GM)在美国的广告花费了大约13.5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通用汽车去年估计在广告和促销上花费了40亿美元。

特斯拉为何不热衷于广告,马斯克此前曾透露,其他公司把钱花在广告和操纵公众舆论上,特斯拉则专注于产品。

并且,马斯克还表示,传统媒体不会对传统汽车公司进行负面报道,这是因为他们接受了车企的投放。

不过,即便特斯拉不打广告,媒体总是选择性报道特斯拉的负面信息,马斯克也完全不在意,马斯克自己也曾坦承,这些负面新闻并没有导致公司销量下降,相反,销量上升了。“所有的新闻都是好的宣传,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2年日系三巨头销量同比下滑0.2%、12%、22%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2613.html Mon, 16 Jan 2023 11:33:43 +0000 //www.otias-ub.com/?p=1552613 0.2%、12%、22%。这三个数字是日系三巨头在2022年销量同比下滑的数据。2022年,丰田遭遇在华销量10年来首次下滑,虽然仅有0.2%,但足以让这个全球最会赚钱的车企反思。本田则下滑了12%,日产更惨,2022年销量下滑22.1%,这已经日产在华销量连续四年下降了。

曾经抢手的日系车,开始卖不动了。

日系三剑客销量下滑背后,中国汽车市场开始上扬,全年累计汽车销量为2315.4万辆,同比增长9.8%。比亚迪则是首次超越合资车企,成为2022年销冠。

来源:乘联会

凭借皮实耐用、省油经济等优点,前些年日系车在国内市场卖的非常火,甚至会加价出售,在新能源时代却开始集体哑火。

日系车,真的不行了吗?

主力车和豪华品牌全线下挫

2022年,丰田在华累计销售新车194.06万辆,本田为为137.31万辆,日产刚过百万,为104.52万辆。

销量大幅下滑,肯定是主力车型出现了问题。

乘联会最新发布的2022年1-12月轿车销量排行榜显示,日产旗下以一台车独霸天下的轩逸,中国市场全年销售新车420665辆,虽然仍排在第一,但较去年的513207辆,同比减少高达18%。

来源:东风日产

轩逸超过42万的销量,占据日产全年销量(104.52万)超4成,这意味着一旦轩逸拉胯,日产全年销量就会扑街。

而被称为一代神车的丰田卡罗拉,2022年累计销售252790辆新车,相比2021年的330280辆锐减7万多,同比降幅高达23.5%。

来源:乘联会

2022年1-12月国内轿车销量排行榜前15名中,日系车仅雅阁和凯美瑞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雷凌、轩逸、卡罗拉等主力车型的销量均大幅下跌。

在SUV市场,日系车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东风本田的小型SUV XR-V,2021年累计销售 19.1万台,是该细分市场的冠军,但2022年前11个月,XR-V的销量还没超过10万。

来源:乘联会

乘联会公布的2022年1-12月SUV销量排行榜前15名中,日系车仅本田CR- V同比实现正增长,但增长幅度也仅有0.2%。

排在CR-V后的RAV4同样经历了大幅下跌,2022年全年销量为167965辆,较2021年的203410减少3.5万,同比下跌17.4%,日产的逍客同样较去年跌了6.5%。

来源:一汽丰田

不止经济车型,日系的豪华品牌也开始增长乏力。

即便是丰田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也没能摆脱销量下跌的境况。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进口乘用车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雷克萨斯进口量为86477辆,同比下滑29.68%。

而2022年,雷克萨斯在国内上险数跌破20万,仅16.8 万辆,同比下滑 16.5%,这也是雷克萨斯进入中国市场销售以来,首次出现销量下滑。

来源:Lexus

本田旗下的高端品牌讴歌,则在去年 4 月发布公告称,确定从2023年起,广汽讴歌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广汽本田也不再生产和销售广汽 Acura 品牌的现有产品。

近日又被爆出讴歌中国官网已关停,作为广汽本田子品牌在华独立发展16年后正式落下帷幕。

日产旗下的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在2022年销量更是只有六千余辆。不少人开始猜测,英菲尼迪在华的下场会不会和讴歌一样。

为什么不香了?

丰田、本田、日产日本三大车企不约而同地将“失败”原因归咎于全球供应链短缺,尤其是零部件方面,受到缺芯问题的持续困扰,以及连续三年的疫情影响。

去年12月,微博曾发起过一个话题,“#日系车为何卖不动了#”,就引发不少网友讨论。

来源:微博截图

综合来看,日系车在国内风光不再的原因,一方面是日系车赖以生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受到了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车的冲击。

日系车以省油著称,而如今其在全球市场赖以生存的省油优势正被混动技术冲击。换言之,日系车的核心能力和优势已被新能源所取代,剩下能够带来销量的优点屈指可数。

另一方面,则是日系车在新能源市场中没有找到突破口,短时间内拿不出有竞争力的电动车,销量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日系车在华的销量受到比亚迪的影响较大,一些比亚迪车型抢走了同级别日系汽车的订单。

在市场结构中,A级车是重要的分析,在这个市场中,轩逸、卡罗拉和朗逸是曾经的霸主,但是比亚迪秦开始以80%的涨幅,闯进前四名。

排在其前面的合资车型朗逸和卡罗拉,都有18%的跌幅。而吉利和长安等自主品牌的销量份额在2022年也开始上升。

所以同样面对疫情和供应链冲击的影响,不少中国品牌销量高歌猛进,不断抢占日系车的市场份额。

就连日系车引以为傲的高保值神话,也开始破灭。

2022年,随着新车端价格开始松动,日系车年内优惠力度一再放大,轩逸经典款顶配车型落地价不足10万,卡罗拉和雷凌也有不少优惠。新车优惠也传导至二手车,不少二手车商表示,新车大幅降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二手车价格。

其实纵观日系车的销量构成,仍然以传统燃油车居多,还是上文提到过的明星车型轩逸、天籁、雅阁、卡罗拉、凯美瑞等老牌劲旅扛起了销量大旗。

成为2022年中国车市销冠的比亚迪,在去年4月份宣布全面停产燃油车后,销售车型便是以混动和纯电车型为主,旗下混动和纯电车型全年累计销售分别为946239辆和911140辆。

来源:比亚迪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在轿车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汉和秦以及海豚,三款车型进入前15名。而在SUV市场,比亚迪宋则凭借478,811的销量荣登2022年1-12月SUV销量排行榜榜首。

所以说比亚迪抢走了同级别日系车订单的言论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新能源市场,不论是轿车还是SUV,除去特斯拉和大众ID系列,乘联会公布的去年1-12月销量排行榜前15名全是自主品牌,这其中更是没有日系车的身影。

日系光环退散

其实日系车在华的份额,自2020年达到24.1%的高峰后就开始逐渐下降。

2021年日系份额首次超过德系,但比上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2022年前11月市场份额更是跌破20%为18.2%。

同一时间自主品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迎来爆发增长,2020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来到35.7%,去年1-11月已经上升到49.2%。

日系车可能认识到了战略方向的错误,转型电动化成为眼下最要紧的事。

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广汽丰田发布了第五代双擎混动技术,广汽本田则发布了第四代 i-MMD 混动技术。

来源:广汽本田

就在广汽讴歌官方曾发布公告宣布退出中国之时,还表示为进一步促进电动化战略落地,广汽本田将充分整合广汽Acura品牌资源,加入到电动化事业中。

根据本田中国发布的电动化战略,未来5年内本田将在中国推出10款全新电动车型,2030年将在全球市场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计划年产量超过200万辆。

老大哥丰田也宣布雷克萨斯品牌到2030年在中国、欧洲和北美全部销售电动车,2035年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全面电动化。

就在1月10日,雷克萨斯开启了全新纯电SUV RZ的预售,新车是雷克萨斯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定位中型纯电SUV,共推出三款车型,售价区间37.5万-46.5万元。

来源:Lexus

全系采用双电机四驱布局,搭载了最新的电控技术DIRECT4电子动态四驱系统,电池容量71.4kWh,CLTC最大续航520km。

虽然高端车型的定位并不是走量,但这个定价和续航,国内市场注定不会太多消费者愿意买单。

日系三剑客中销量跌的最惨的日产,在被全新一代三缸奇骏上市“教育”后,也开始放下傲慢,宣布将于 2023 年推出新一代奇骏e-POWER。旗下的高端品牌英菲尼迪也计划在2030年,实现大部分车型的电动化转型。

这么来看,日系车并没有一蹶不振,只不过后知后觉的日本车,还能在新能源时代一如既往的坚挺吗?

自 猎云网

]]>
丰田:2022年丰田在华销量194.06万辆 十年来首降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1008.html Wed, 11 Jan 2023 12:26:47 +0000 //www.otias-ub.com/?p=1551008 近日消息,据丰田汽车官方数据,2022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为194.06万辆,同比2021年下滑0.2%,这也是近十年来丰田首次在中国市场销量出现下跌。

广汽丰田方面,2022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009,265辆,同比增长22.6%,累计销售汽车1,005,000辆,同比增长21.4%。一汽丰田2022年全年生产突破832,201辆,销量数据方面,目前一汽丰田还未公布。雷克萨斯2022年累计销量18.39万辆,同比下滑近19%。

自 TechWeb

]]>
TrueCar:2022年8月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同比增长105%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8245.html Sun, 04 Sep 2022 11:39:38 +0000 //www.otias-ub.com/?p=1488245

根据TrueCar的8月销量估算,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同比增长105%,是所有品牌中最多的。接下来最接近的制造商则是通用汽车的40.9%和戴姆勒的40.0%的同比增长。那么这是否表明特斯拉在美国的电动车市场领先优势正在扩大?

TrueCar的分析带来了许多其他令人兴奋的细节。首先,特斯拉的市场份额现在估计为整体的4.1%或零售的4.4%。这意味着,与去年同期的2.3%相比,该品牌控制的市场份额几乎翻了一番。TrueCar的统计数据还显示,通用、福特和丰田仍是整体销售的市场领导者;其中,通用控制了16.4%的市场份额,福特控制了13.7%,丰田控制了14.8%。

大多数品牌不再公布月度销售业绩,不过福特是一个明显的例外,不过这些估算对特斯拉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虽然报告没有包括专门针对电动汽车或其他细分市场的估算,但它们表明特斯拉很可能在扩大与其他电动车制造商的销售差距而非失去。

一些品牌在8月份也出现了重大损失。TrueCar估算本田在该月的销量下降了41.5%日产和丰田分别损失了24.5%和9.4%。

从整个市场来看,TrueCar估计总的同比增长约为9%,这跟今年7月相比甚至可能略有增长。车队销售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者,因为TrueCar估计跟去年相比增加了40%。然而跟去年相比,二手车销售下降了17%。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美国人似乎比以往花更多的钱在他们购买的车辆上。TrueCar估计,新车的平均交易价格跟去年相比上升了10%,不过跟上月相比略有下降。另外,贷款期限也比以往更长,据悉,新车平均为70个月,二手车为71个月。

自 cnBeta.COM

]]>
丰田财报:2022财年Q3丰田经营利润7843.7亿日元 同比下跌21%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7844.html Wed, 09 Feb 2022 13:32:20 +0000 //www.otias-ub.com/?p=1387844

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三季度经营利润同比下跌21%不及预期。受芯片短缺和疫情影响,公司同时下调全年汽车产量目标,预计芯片供应不平衡不会很快得到解决。财报数据显示,丰田汽车2022财年第三季度经营利润7843.7亿日元(约合68亿美元),同比下跌21%,市场预估7493.6亿日元;

第三季度净利润7917.4亿日元,同比下跌5.6%,市场预估6192.4亿日元;第三季度销售净额7.79万亿日元,同比减少4.5%,市场预估7.58万亿日元。

丰田汽车同时下调全年预计销售净额至29.5万亿日元,此前预计30万亿日元。

但丰田目前仍坚持其2.8万亿日元(243亿美元)的全年利润预期。Refinitiv数据显示,这一预测低于27位分析师作出的3.04万亿日元的平均预期。

在产量方面,丰田预计在截至3月31日的财年里,该公司将生产850万辆汽车,低于此前估计的900万辆。

丰田表示,预计芯片供应不平衡不会很快得到解决,疫情的发展也不清楚会到什么时候:

我们认为这种不确定性将延续到下一个商业年。

丰田汽车此前公布了2021年全球销量数据,根据丰田官方给出的数据,2021年包括子公司大发汽车及日野汽车,丰田集团全球交付10495548辆,同比增长10.1%,连续第二年蝉联销量榜首位置。

其中,北美以及中国是对丰田销量贡献最大的两个市场,丰田在北美市场,销售了268.12万辆,增长11%;电动汽车的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16%增至25%。

在中国市场方面,丰田2021年销售了194.4万辆,增长8%;电动汽车占比从2020年的18%增至26%。

不过,日本国内销量减少2%,降至147.61万辆,是唯一销量低于上年的市场地区。

]]>
2021年10月丰田全球汽车产量为627452辆 同比下降25.8%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0166.html Mon, 29 Nov 2021 12:29:44 +0000 //www.otias-ub.com/?p=1350166

周一,丰田汽车公布了2021年10月份的销量、产量和出口量数据。该公司表示,由于半导体和其他零部件持续短缺,其10月份的全球汽车产量为627452辆,与去年同期的845107辆相比,同比下降25.8%,这是该公司产量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今年前10个月,该公司的全球产量为696.1987万辆,同比增长10.1%。

本月早些时候,丰田汽车表示,由于东南亚对经济活动的限制最近有所放松,11月份的全球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85万至90万辆。

此外,该公司在早些时候还表示,12月份的全球产量预计将达到80万辆,将创本月最高纪录。

在销量方面,丰田汽车10月份的全球销量下降20.1%,至677564辆。今年前10个月,该公司的全球销量为798.97万辆,同比增长15.4%。

在出口量方面,该公司10月份的出口量为97047辆,同比下降48.4%。今年前10个月,该公司的出口量为142.5542万辆,同比增长1.2%。

由于受芯片短缺影响,多数汽车制造商被迫关闭工厂、削减产量,其中也包括丰田汽车。今年9月份,外媒报道称,在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下,丰田汽车已开始要求部分供应商提高芯片库存水平,从传统的3个月提高到5个月。

自 techweb

]]>
亚马逊云服务(AWS)助力丰田互联中国车联网服务全面落地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7209.html Thu, 05 Nov 2020 02:02:30 +0000 //www.otias-ub.com/?p=1147209 丰田互联基于AWS打造的中国数据湖项目,可以存储、处理上千万辆汽车每天行驶过程中产生的TB级数据,为丰田汽车在中国的生产厂、经销商和用户提供完整的车联网解决方案

2020年11月5日,近期,丰田互联(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丰田互联)基于亚马逊云服务(AWS)开发的数据湖——Toyota Big Data Center China正式上线。它可以存储、处理上千万辆丰田汽车每天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数十TB数据,推动丰田汽车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大规模落地。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Toyota Big Data Center China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创新的服务,例如,帮助驾驶员更安全地使用汽车,依据驾驶行为数据帮助车主获得汽车保险折扣等。在AWS技术专家团队的帮助下,丰田互联在5个月内完成了这一项目的开发及部署,并借助AWS强大的云服务和功能大大降低了云资源使用成本。

从2019年开始,丰田汽车希望在中国市场全面推广车联网服务,为所有新上市的汽车标配了车载数据通信模块(DCM),成功实现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车辆数据全部传输到后台的车联网系统。车联网服务的全面落地,首当其冲面临的就是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问题。丰田汽车2019年在中国全年销量超过162万辆,中国市场保有量超过1115万辆。行驶的车辆每天不断地生成新数据,随着联网汽车数量不断增长,这些汽车每天将产生数十亿条消息,生成TB级的数据。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车联网服务,丰田互联希望通过搭建数据湖,构建一个能够实时存储、处理、分析数据的管理平台,为稳定、可靠、高效的车联网服务系统打好基础。

AWS在大数据方面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可以存储任意规模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查询、处理、实时分析和机器学习等,帮助企业利用数据做出更好的决策。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Amazon S3) 是AWS数据湖方案的核心,具有优异的可伸缩性、高可用性。Amazon S3为实现99.999999999% 的持久性而设计,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摄取和存储各种数据。丰田互联还采用了Amazon Kinesis实时数据流服务、AWS Lambda无服务器计算服务、Amazon Elastic MapReduce大规模并行处理服务等,安全、灵活、高效地完成从实时数据注入、解码到分析、应用的全流程。

同时,丰田汽车的车联网项目是全球性的,中国数据湖系统的架构和平台也需与全球统一。丰田汽车和AWS正在开展全球协作,采用AWS庞大的云服务组合扩展丰田的行驶服务平台,帮助丰田工程师开发、部署和管理下一代数据驱动的行驶服务。丰田在AWS中国区域可以选用与AWS海外区域相同的数据湖解决方案,因此AWS成为丰田互联构建数据湖系统的理想选择。

此外,AWS的云原生和托管服务也使丰田互联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应用创新上,缩短项目上线时间,减少开发和运维的成本。丰田互联的成本节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云资源使用成本的节省。利用AWS丰富的功能建立起成本优化模型,丰田互联极大地降低了云资源的使用成本。例如,通过制定数据生命周期策略,在指定持续时间之后将数据从Amazon S3移动到Amazon S3 Glacier,从而将数据存储成本降低了6倍,更进一步地将数据从Amazon S3 Glacier移动到Amazon S3 Glacier Deep Archive,成本又降低了4倍。另一方面,采用AWS无服务器架构等技术,实现了架构的自动灵活扩展,降低成本。其二是系统的运维成本大幅度降低,基于AWS构建的业务系统实现了高度自动化运维。

丰田互联副总经理光武小叶子介绍说,“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血液,善用数据,车联网将引领未来出行方式的变革。依托AWS丰富而强大的大数据分析服务,Toyota Big Data Center China能够简化开发,快速进入市场,实现实时接收、存储和处理PB级的关系及非关系型数据,助力丰田汽车为中国用户提供一流的车联网服务。我们也将借助丰田在全球与AWS针对未来出行技术的进一步探索,不断深化与AWS在中国的合作,携手加速创新,更好地服务中国用户。”

“AWS在与全球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客户的合作中形成了深厚的积累。我们看到,全球的汽车行业客户正在利用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物联网等技术改变其运营模式,并通过数据加速产品开发、优化制造流程和改善客户体验。”AWS大中华区企业业务拓展部总经理凌琦表示,“利用AWS的全球优势,我们在中国也在加大投入,深耕汽车行业,助力客户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丰田互联借助AWS广泛而深入的云服务在车联网领域的创新探索,对整个汽车行业以及众多其它行业,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丰田:2019年电动汽车全球化战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91855.html Thu, 13 Jun 2019 16:49:50 +0000 //www.otias-ub.com/?p=891855 丰田汽车近日发布了其最新的电动化全球战略。详细阐述了丰田汽车的电动化战略布局和规划:丰田汽车电动化核心技术;普及电动汽车的里程碑目标;主要产品规划;主要市场推进计划;商业模式探索和创新等。

丰田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丰田和雷克萨斯电动车型(逐步在日本、印度、美国和欧洲推出);2020年,在中国开始大规模生产自主BEV;到20世纪20年代初,全球将有10种BEV型号可供使用。

丰田将采取合作态度,与各方共同推动新商业模式的建设:

1)从日本开始,启动旨在利用超紧凑型电动汽车创建新商业模式的计划。

2)对于电动汽车市场已经在增长的领域,以低成本高效地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

3)开发高性能电池,这是提高性能的关键,并准备一套电池供应系统,以应对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需求。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