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2 Feb 2025 12:21:4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乘联会:2025年1月全国乘用车批发210.1万辆 新能源车同比增27.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1133.html Wed, 12 Feb 2025 12:21:41 +0000 //www.otias-ub.com/?p=1741133 近日消息,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公布的最新数据,1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0.1万辆,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31.6%。

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8.9万辆,同比增长27.1%,环比下降41.2%。

在1月的乘用车市场中,批发销量超过两万辆的车型共有22款。其中,比亚迪宋以83824辆的优异成绩继续稳居榜首。

紧随其后的同样是比亚迪旗下的海鸥,1月批发销量达到41212辆。长安CS75则以37881辆的销量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常常位列前茅的特斯拉Model Y,在本次统计中跌出了前三的位置,以32233辆的销量排名第四。这一成绩与排名第五的特斯拉Model 3(31005辆)相差无几。

除了上述车型外,进入前10名的还有吉利星越、大众速腾、日产轩逸、吉利星愿以及奇瑞瑞虎8等车型。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12月中国车市全球份额升至41%创历史新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0714.html Tue, 11 Feb 2025 13:41:45 +0000 //www.otias-ub.com/?p=1740714 近日消息,乘联会秘书长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国内车市逐步回归常态,且出口表现颇为强劲的有力推动下,中国汽车销量份额持续上扬。

具体来看,2024年3-4月,中国汽车市场热度逐渐回升。进入5-6月,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占比达到33%,与历年水平持平。而自8月以来,车市一路高歌猛进。

2024年12月,中国车市销量份额达到了令人瞩目的41%,成功站上世界份额的历史高位,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一大焦点。

从全球视野审视,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恢复力度堪称强劲。在众多车企中,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以及长安汽车等中国车企的回升效果尤为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世界前10车企的排名中,仅有两家中国车企实现份额上升。

其中,比亚迪表现格外耀眼,在第四季度一举跃升至世界第4位;吉利汽车则位居第9位,为中国车企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11月中国汽车市场份额达41% 创历史新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4670.html Tue, 31 Dec 2024 13:35:42 +0000 //www.otias-ub.com/?p=1734670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发文表示,2024年11月中国已占世界汽车份额41%。2024年11月,全球汽车销量达到818万台,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2%,与2017年11月的峰值基本持平,维持在历年的高位水平。

今年1至11月,全球汽车销量累计8201万台,同比增长2%。

自2020年以来,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2023年达到33.8%,而2024年进一步增至34.1%。

特别是8月以来,中国车市的强劲增长带动了全球汽车销量的增长,11月中国车市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41%,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汽车市场在全球的影响力巨大,2016至2018年,中国汽车占全球市场的30%左右,2019年虽下降至29%,但2020至2021年份额回升至32%,2022年进一步上升至33%。

2023年中国份额保持在33.8%,而2024年1至11月达到34.1%。

从全球各国销量来看,2020年以来中国份额持续提升,2023年达到33.8%,2024年中国车市前低后高,目前在34.1%左右。

中国车市的强劲表现,加之出口强劲,使得中国在全球的销量份额持续走强。

2024年3至4月中国市场回暖,5至6月中国占比世界份额33%,8月以来车市持续强增长,11月中国车市销量份额达到41%,创历史新高。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预计2024年12月乘用车零售270万辆 新能源渗透率达51.9%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3172.html Fri, 20 Dec 2024 11:29:47 +0000 //www.otias-ub.com/?p=1733172 近日消息,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1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预计约为270万辆,同比增长14.8%,环比增长11.4%。

其中,新能源车型零售预计可达140万辆,渗透率约51.9%。

乘联会预测,12月车市开局强劲,各企业为冲击年度目标加大力度,加之“双新”补贴政策即将到期,以及春节购车需求提前释放,共同推动了购车需求的增加。

12月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23.9%,保持稳定,头部厂商零售目标环比增幅约10%。

从周数据来看,第1周日均零售6.27万辆,第2周日均零售8.30万辆,第3周预计日均零售9.14万辆,第4周预计日均销量10.86万。

综合估算,12月零售量可达到270万辆左右,显示出年末车市的强劲势头。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10月乘用车零售226.1万辆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2.8%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8394.html Fri, 22 Nov 2024 11:42:40 +0000 //www.otias-ub.com/?p=1728394 近日消息,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最新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10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量达到226.1万辆,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7.3%,超出预期。

新能源市场零售量为119.6万辆,渗透率达到52.8%,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态势。

11月前三周,车市保持了10月以来的高水平运行,日均零售量分别为5.67万辆、7.71万辆和8.14万辆,同比和环比均呈现增长。

与去年相比,今年11月车市旺季特征明显,预计第四周日均销量将达到12.06万辆,综合估算11月零售量可达到约240万辆。

官方预计,11月车市将继续维持10月以来的高景气度,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政策效果持续释放,稳定拉动车市。

同时,各车企借助“双十一”宣传和广州车展提升消费者关注度,多重有利因素预计将进一步提升11月车市热度。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9月进口超豪华品牌在华销量471辆 同比下滑47%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5154.html Wed, 06 Nov 2024 12:39:46 +0000 //www.otias-ub.com/?p=1725154 近日消息,当前进口豪华车在中国市场愈发不吃香了,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进口超豪华品牌销量为471辆,同比下滑47%。

细分品牌中,销量最高的是宾利,同比下滑7%至229辆;法拉利和兰博基尼次之,分别为77辆和49辆,分别下滑21%和20%。

另外,劳斯莱斯、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迈凯伦进口销量分别为45辆、38辆、26辆、7辆,同样处于大幅同比下跌。

其中素有跑车“皇后”之称的玛莎拉蒂9月同比暴跌87%,劳斯莱斯9月只卖出了45辆,虽然比玛莎拉蒂稍微好一些,但不及2023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而今年1-9月份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

宾利1952辆,同比下滑60%;玛莎拉蒂878辆,同比下滑79%,它也成了超豪华品牌中跌幅最惨的一个;法拉利674辆,同比下滑44%;劳斯莱斯574辆,同比下滑57%;兰博基尼433辆,同比下滑48%;阿斯顿马丁225辆,同比下滑58%;迈凯轮26辆,同比下滑88%。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1-9月中国二手车交易量累计达到1422万台 同比增长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4859.html Mon, 04 Nov 2024 12:12:17 +0000 //www.otias-ub.com/?p=1724859 近日消息,中国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发文指出,得益于国家对二手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中国二手车市场潜力巨大。

2024年9月,二手车交易量达到166万台,同比增长4%,交易额为1064亿元,同比增长2%。

今年1-9月,二手车交易量累计达到1422万台,同比增长5%,交易额为9392亿元,同比增长9%。

2022年二手车交易额达到10596亿元,2023年增长至11795亿元,增长11%,预计2024年全年将接近1.3万亿元,显示出二手车交易规模的持续提升。

市场格局方面,轿车市场持续增长,而客车市场相对萎缩。

据悉,二手车市场结构总体与新车市场一样,趋向于SUV和MPV的消费高端化发展。

而次新车交易表现强劲,尤其是新能源车成为二手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手车交易结构显示,三年以内的二手车占比逐渐减少,2024年9月总体占比达到25%,而3-6年的二手车占比达到48.6%,增长显著,六年以内的二手车占到74%,7-10年的二手车仅占17.4%,10年以上的二手车从2023年的8.2%上升到2024年9月的9%。

中国车市相对于成熟国家的二手车交易车龄偏短,3-5年和1-3年的二手车交易占比较高,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交易的二手车大部分是5年以上,尤其是8年以上的二手车在法国和日本等国占比较高。

此外,二手车交易均价走势向中高端发展,15万以上的二手车占比增大,而3万以下车型占比下降,3-5万的产品逐步增长。

今年8万元以下车型的占比有所增长,尤其是9月的3-5万左右的二手车发展较好。

而新能源车的三年保值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这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属于正常现象。

自主品牌保值率呈下降趋势,厂商推出新品牌力求高端化,但在二手市场上价格并没有显示出优势。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 9月国内乘用车平均车价17.4万元 越降价越贵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1615.html Tue, 15 Oct 2024 12:16:07 +0000 //www.otias-ub.com/?p=1721615 近日消息,乘联会崔东树今日发布了9月份乘用车价格段市场结构分析。

崔东树指出,国内乘用车价格是越降价越贵,近几年的车市价格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2019年平均车价是15.1万元,2020年是16.2万元,今年累计平均是18.2万元,9月是17.4万元。

而影响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乘用车结构发生了改变,近几年,国内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升明显,中低价车型销量占比减少,这是消费升级的推动,同时也是因为换购群体的消费升级推动。

至于9月份17.4万元车价,较今年18.2万元的平均车价有所降低,是因为入门级电动车和插混销量占比提升,导致均价下降。

崔东树表示,从国内车市价格段来看,5万元以下车型今年9月份的市占率为4.1,较2023年增长1.6%;5-15万的传统车型的销量下滑与新能源车的增长抵消后,总体下降趋势仍存在。

15万以上车型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增长较快。20-30万元车型2023年国内零售占比17%,今年9月是19%。

近几年30万元以上车型的各类段占比均持续上升,30-40万车型零售占比2023年是10%,9月是9%。

40万以上车型2023年国内零售占比5%,今年9月是3%,自主高端化突破体现乘用车新能源增长带来高端化发展趋势明显,但传统豪华车下降的趋势较严峻。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1-8月中国插电混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77%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1623.html Tue, 15 Oct 2024 12:15:14 +0000 //www.otias-ub.com/?p=1721623 近日消息,根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八个月,中国插电混动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飙升至77%,其中7月和8月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83%,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在2024年前九个月的累计批发销量中,乘联会公布了TOP10榜单,比亚迪凭借其强大的产品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一举拿下了前9名,再次证明了其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这9款车型分别是宋、秦、驱逐舰05、秦L、海豹06、汉、唐、腾势D9和宋L。

而进入TOP10榜单的唯一一款非比亚迪车型是吉利银河L7,它对标的正是榜单第一——比亚迪宋。

插电混动汽车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主要得益于其在环保性能、燃油经济性、驾驶体验、政策支持、续航能力和充电便捷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使得插电混动汽车成为未来出行的理想选择。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74.9%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1491.html Mon, 14 Oct 2024 13:04:10 +0000 //www.otias-ub.com/?p=1721491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9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零售销量达到了112.3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9%,环比也实现了9.6%的增长。在9月的国内市场中,新能源车的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3.3%,与去年同期的36.9%相比,提升了16.4个百分点。

具体到品牌层面,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74.9%,这意味着每卖出4辆国产汽车中,只有1辆是纯燃油车,纯燃油车在国内市场中的地位已经日益边缘化。

而在豪华车领域,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为33.5%;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则相对较低,仅为7%。

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来看,9月份主流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零售份额为73%,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个百分点。而合资品牌新能源车的份额为3.4%,同比下降了2.3个百分点。

新势力品牌的份额为16.5%,其中小米汽车等品牌的表现拉动了新势力份额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特斯拉的份额为6.4%,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6个百分点。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8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了144万辆 同比增长1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1489.html Mon, 14 Oct 2024 13:03:55 +0000 //www.otias-ub.com/?p=1721489 近日消息,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2024年8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达到了144万辆,同比增长了16%,环比也有7%的增长。

从年初到8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997万辆,同比增长了20%。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在2022年,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超过63%的份额,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提升至64%。

而在2024年的前八个月,中国继续保持着67%的市场份额,尤其在7月和8月,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73%。

在全球纯电动车市场中,中国的表现相对稳定。2023年,中国的市场份额为62%,而到了2024年的前八个月,这一数字仍然保持在62%。

然而,能加油的插电混动车市场则大不相同。2023年,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了69%,而在2024年的前八个月,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7%,其中7月和8月的市场份额甚至高达83%。

这显示了中国人对能加油的新能源汽车的喜爱,毕竟能加油才真正没有续航焦虑。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8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的批发销量将达到105万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6532.html Tue, 03 Sep 2024 13:12:11 +0000 //www.otias-ub.com/?p=1716532 近日消息,据乘联会的预测,2024年8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的批发销量将达到105万辆,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11%。

初步数据显示,这也是今年月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后,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得到了提高。

新的补贴标准将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提高到2万元,而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则为1.5万元。

由于新能源车比燃油车多出5000元的补贴优势,新能源车市场消费热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发,入门级纯电动车与狭义插混市场的销量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根据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平台的最新数据,截止8月31日上午10点,已经收到超过80万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由此推算,仅8月下半月,单日新增报废更新就已超过1.33万份。

近几个月的报废更新申报量环比大幅增长,充分体现了报废更新政策拉动效果显著。在8月份,新能源车市终端销量呈现出“淡季不淡”的趋势,新能源车消费增量贡献巨大。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7月汽车零售销量排名快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036.html Mon, 12 Aug 2024 06:06:19 +0000 //www.otias-ub.com/?p=1713036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7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72.0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6%;1-7月份累计销量1,156.7万辆,同比增长2.4%。

7月分析:国家“以旧换新”的乘用车报废更新政策初见成效,各地相应政策措施也纷纷跟进。6月零售冲刺温和,没有对7月销售形成过度透支。7月底国家又将报废更新的新能源补贴提升至2万元,在上述各项措施的综合作用下,7月新能源渗透率突破了50%大关,助力新能源普及迈上了新台阶。

本文数据是基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月报表-初稿。

]]>
乘联会:2024年7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2933.html Mon, 12 Aug 2024 04:25:14 +0000 //www.otias-ub.com/?p=1712933

1.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零售: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0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55.6万辆,同比增长2.3%。其中7月常规燃油车零售84万辆,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7%;1-7月常规燃油车零售657万辆,同比下降15%。7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51.1%。

7月经济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内部有效需求虽然相对不足,居民消费预期不强。近期国家“以旧换新”的乘用车报废更新政策逐步见效、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政策推动下的消费潜力释放效果很好。因此7月新能源车走势好于乘用车厂商预测团队的预期。

在首购群体规模下降和新能源车冲击带来的传统燃油车市占率下降后,由于购车人群变化和新能源渠道的变化,市场季节性节奏减弱,“淡季不淡”的特点的确越来越明显。

由于7月高温多雨和旅游季,非商超店的进店客流量减少。但部分前期上市新品的订单保留较好,带来较好的增量。

今年6月零售冲刺温和,没有对7月形成过度透支,加之报废更新的新能源补贴提升至2万元,因而7月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由于200公里以下微型电动车5月底免税政策截止,带来的是月均两万多辆的短续航电动车急剧萎缩,导致6月纯电动市场低迷,7月纯电动经济型市场逐步恢复。报废更新补贴推动插混车型进一步分流燃油车需求,推动新能源车环比6月增长3%,燃油车环比6月下降7%的环比异常变化。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部分品牌努力在经销商利益和销量预期之间寻找理性和审慎,因此价格竞争动力减弱,用户观望情绪减少,有力地维护了市场预期。

7月乘用车车市的特征:一、7月环比增速下降2%是近期最小降幅,体现市场淡季不淡的特征。二、7月的市场价格拐点出现,恶性价格竞争苗头被抑制。三、批发与零售走势分化,厂商努力稳产降库存,实现更好的流通生态。四、出口强增长态势稍有下降,但乘联数据显示的海外市场零售总体仍较强。五、主流自主车企持续走强,新势力表现分化,国际品牌电动化仍需加速。六、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51.1%,实现首次月度突破50%。

7月自主品牌零售106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3%。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1.8%,同比增长8.5个百分点;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7%,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7.2个百分点。7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66.8%,较去年同期增长8.7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4万辆,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8%。7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7.6%,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9%,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5.8%,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7月豪华车零售22万辆,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14%。7月的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2.5%,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传统豪华车市场零售份额相对稳定。

出口: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强势增长特征。7月海关统计汽车出口55.3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4%;出口金额99.9亿美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4%。1-7月累计出口348万辆,增长25.5%,出口金额651亿美元,增长18%。

乘用车厂商统计口径:7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7.6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持平;1-7月乘用车累计出口261.9万辆,同比增长31%。7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4.5%,较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随着南美等市场的恢复,7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30.6万辆,同比增长21%,环比下降5%;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6.8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7%。 

生产:7月乘用车生产198.2万辆,同比下降5.3%,环比下降7.1%。7月乘用车生产较2022年的历史同期高点216万辆减少18万辆。7月豪华品牌生产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4%;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18%;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5%,环比下降6%。

批发:7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96.5万辆,同比下降4.9%,环比下降9.4%。受总体乘用车出口环比持平和合资车企零售环比负增长的影响,7月乘用车批发未能创出新高。7月自主车企批发131万辆,同比增长9%,环比下降7%。主流合资车企批发41万辆,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17%。豪华车批发24.2万辆,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10%。

7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总体批发表现分化,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系厂商总体较强。7月万辆以上销量的乘用车厂商共32家(6月35家,去年同期31家),占整体市场份额95.3%,其中同比增速超50%的有2家,同比增速超10%的有8家,同比负增长的19家。万辆以上批发量的乘用车厂商环比正增长的有10家,其中环比增长10%以上的有4家,部分自主和新势力的环比表现较强。

库存:由于7月厂商生产相对谨慎,批发减量,形成了月度厂商产量高于批发2万辆,而厂商月度国内批发低于零售13万辆的淡季渠道去库存走势,改善了经销商运行压力。由于合资车企持续去库存趋势,因此近期总体的生产谨慎,1-7月厂商库存下降15万辆(去年同期下降4万辆)。总体乘用车国内渠道库存下降46万辆(去年同期下降14万辆)。

新能源:

7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93.3万辆,同比增长21.7%,环比持平。2024年1-7月生产551.3万辆,同比增长27.6%。

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94.5万辆,同比增长27.6%,环比下降3.6%。2024年1-7月批发556.2万辆,同比增长29.8%。

7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7.8万辆,同比增长36.9%,环比增长2.8%。2024年1-7月零售498.8万辆,同比增长33.7%。

7月新能源车出口9.2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8.2%。2024年1-7月出口67.7万辆,同比增长17.8%。

1) 批发:7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8.1%,较2023年7月35.7%的渗透率提升12.4个百分点。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2.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7.2%;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8.1%。

7月纯电动批发销量50.5万辆,同比增长0.9%,环比下降9.0%;7月狭义插混销量31.8万辆,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3%;7月增程式批发12.2万辆、同比增长115%,环比增长5%。7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53%、狭义插混34%、增程式13%,2023年7月为纯电动68%、狭义插混25%、增程式8%。2023年全年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69%、狭义插混23%、增程式8%,增程式有效弥补纯电动的续航焦虑,应该属于纯电动的分支。

7月B级电动车销量20.5万辆,同比增长43%,环比下降4%,占纯电动份额41%。纯电动市场的A00+A0级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回落,其中A00级批发销量8.3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11%,占纯电动的17%份额,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A0级批发销量11.3万辆,占纯电动的22%份额,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A级电动车8.7万,占纯电动份额17%,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各级别电动车销量分化,消费升级的高端化态势明显。

7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15个(上月17个),比亚迪宋:55,128辆、Model Y:41,405辆、比亚迪秦:40,600辆、海鸥:36,256辆、秦L:32,941辆、Model 3:32,712辆、比亚迪元:30,286辆、比亚迪驱逐舰05:25,558辆、海豹06:25,200辆、理想L6:24,856辆、朗逸:23,638辆、轩逸:22,561辆、瑞虎7:22,487辆、星越:22,228辆、瑞虎8:20,718辆。其中新能源位列总体乘用车车型销量前10位(上月前5位),燃油车主力车型国内表现艰难。

2)零售: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51.1%,较去年同期36.1%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乘联分会对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原因作了多维思考:1、中国制造业不断强大带来的产业链优势的赋能,装备制造业和零部件产业的电池、电机、芯片等具有超强优势;2、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中国车企全力发展新能源车,推动着中国汽车由大变强;3、乘用车行业开放发展的指导思想,促进了互联网企业、智能消费制造企业、国际新能源车企等全面进入,激活了行业竞争和创新能力;4、中国车企创新性的发展插混技术,实现狭义插混和增程式的技术突破,丰富了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技术线路,取得中国插混占世界插混市场78%份额的突破性优势;5、7月份国家加力乘用车报废更新政策,纯电插混等较常规燃油车补贴高出0.5万元,进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综上措施推动着7月淡季车市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了50%,助力新能源普及迈上了新的台阶;此现象值得关注。同时最近行业内关于“油电同权”的呼声也时有耳闻。

7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3.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7%;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8.3%。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7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4.2%,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9.0%,小米汽车等品牌拉动新势力份额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5.3%,同比增加0.4个点。

3)出口: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2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8.2%。占乘用车出口24.5%,较去年同期下降5.0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占比新能源出口的72.7%,作为核心焦点的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自主新能源出口的19%(去年同期51%)。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品牌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虽然近期受到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但长期看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光明。7月厂商出口方面优秀的企业是:比亚迪汽车30,014辆、特斯拉中国27,890辆、极星汽车6,752辆、上汽乘用车4,177辆、奇瑞汽车3,236辆、长城汽车2,953辆、小鹏汽车1,858辆、吉利汽车1,828辆、沃尔沃亚太1,749辆、华晨宝马1,720辆、智马达汽车1,692辆、赛力斯汽车1,416辆、长安汽车1,106辆、哪吒汽车955辆、上汽通用五菱728辆、江淮汽车713辆、一汽奔腾550辆。其他车企新能源出口也有一定规模。从自主品牌出口的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监控看,A0级电动车占比曾达到近50%,是自主出口绝对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小型电动车前期在欧洲表现较强,因此受到有针对性的加税措施,这也体现了小微型电动车是世界电动车的竞争核心,我们急需引导电动车发展小型化的财税政策,鼓励小微型电动车发展,这样才能让中国电动车可持续走向世界。作为与纯电动零碳车型对应的燃油车大类,在海外市场“油电同权”的大趋势下,插混车型依托低油耗长续航的优势,海外市场替代燃油车的表现日益突出。

4)车企:7月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总体走势较强,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理想汽车、赛力斯汽车、长安汽车、零跑汽车等为代表的增程式电动车表现尤其突出。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策略的实施,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厂商新能源月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达到17家(同比增加2家,环比减少2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9.6%(上月90.6%,去年同期87.6%)。其中,比亚迪汽车340,799辆、特斯拉中国74,117辆、吉利汽车59,051辆、理想汽车51,000辆、长安汽车42,714辆、赛力斯汽车40,968辆、奇瑞汽车40,121辆、上汽通用五菱29,791辆、广汽埃安28,287辆、长城汽车24,059辆、零跑汽车22,093辆、东风汽车21,196辆、蔚来汽车20,498辆、小米汽车13,120辆、小鹏汽车13,003辆、上汽大众11,496辆、华晨宝马11,073辆。

5)新势力:7月新势力零售份额19.0%,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小米汽车、理想汽车、问界、赛力斯、蔚来汽车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仍较强。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领先,上汽大众与一汽大众合计新能源车批发16,884辆,占据主流合资纯电动48%强份额,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7月的华晨宝马和一汽丰田的新能源车也逐步走强。

6)普混:7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7.25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下降4%。其中广汽丰田28,374辆、一汽丰田27,958辆、长安福特4,979辆、广汽本田3,387辆、东风本田2,752辆、东风汽车1,732辆、广汽传祺1,544辆、吉利汽车1,267辆,混合动力的自主品牌销量逐步提升。

2.8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8月共有22个工作日,相对去年少一天。随着车市增长的结构性分化,绝大部分企业的传统车产能充裕,休高温假的时间较长,车市处于休整期。

目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消费信心影响较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强,首购需求表现远不如换购需求大。虽然今年地方刺激购车消费的补贴金额与受益用户规模普遍比去年低很多,但启动时间的延后带来国家报废更新补贴翻倍政策,加力提振市场更新的热情,已经成为车市增长重要动力的换购增购需求,带动新车和二手车市场持续较强,也将继续作为支撑汽车市场维持现有规模的基石。

目前国内经济平稳向好,出口在高基数下仍保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正向支撑;但美国非农数据偏低带来衰退的风险加剧,世界性的降息潮即将启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不利于出口和国内消费。随着电动化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乘用车私车出行意愿和频次的增加也是必然趋势。8月的开学季前购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等家庭第二辆车的需求更强劲。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9.8万对,这对秋季的结婚用车市场却有一定的压力。

7月中下旬以来的厂商和经销商本着休养生息的心态,叠加夏季高温环境下的季节性人员、设备休整,在产销节奏保持良性互动的前提下,会以促销回收和稳定价格策略为主,进一步维护渠道的稳定。

伴随着8月改款新车上市潮的到来,短续航产品经过技术调整有望重新进入免征购置税目录,使得各细分市场形成更丰富多样的产品供给,将是拉动车市零售逐步回暖的一个有力因素。燃油车近期上市的新品,在保持驾驶性能品质的基础上,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也会迎来进一步的升级优化热潮,竞争力加强,市场关注度和认可度都将有所回暖。

根据乘联海外数据监控看,2024年1-6月份中国自主品牌车出口在当地市场零售同比增长了57%,其中6月自主车出口海外的零售同比增长45%,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的态势。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化有利于出口,由此判断中国乘用车8月出口仍会保持平稳增长,将有力地缓解国内燃油车大幅下滑带来的增长压力。

3.2024年1-6月汽车行业收入4.8万亿,增长5%、利润2,377亿增长11%、利润率5.0%

6月份,随着宏观组合政策落实落细、市场需求继续回暖,政策效果持续显现。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86万亿元,同比增长2.9%;发生营业成本55.31万亿元,增长2.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1%,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2024年1-6月的汽车行业收入47,672亿元,同比增长5%;成本41,730亿元,增长5%;利润2,377亿元,同比增长10.7%;汽车行业利润率5.0%,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4%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随着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下行,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车企利润总体稍有改善。

2024年1-6月汽车行业在低基数下的产销较好,但由于竞争压力大,利润主要靠出口和高端豪华,其它大部分企业盈利下滑剧烈,部分企业生存压力持续过大。随着各项宏观政策落实落细,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持续稳定恢复。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了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加大企业经营压力,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巩固。由于燃油车前期仍有微薄盈利,但市场萎缩较快,部分企业严重亏损;新能源车高增长,但亏损较大,矛盾压力较大。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推动报废更新的更强力实施,只有油电同强,未来汽车行业总体形势才能持续稳中向好。

4. 2024年6月中国汽车出口49万增长18%

2024年6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49万辆,同比增速18%、环比下降14%,同环比走势符合预期;1-6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293万辆,出口增速25%。一季度增速相对前三年的超高增速有所放缓,4-5月增速回升,6月回落较大。今年的主要动力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欧美市场的小幅增长及俄乌危机下的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尤其是中国的燃油车出口竞争力提升带来的出口增大。2024年1-6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52亿美元,出口增速18.9%。2024年1-6月汽车出口均价1.9万美元,同比2023年的1.9万美元,仍算基本持平。

2024年6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俄罗斯103,650辆、墨西哥34,408辆、阿联酋26,451辆、沙特25,331辆、比利时14,760辆;6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俄罗斯20,589辆、阿联酋13,934辆、美国8,922辆、沙特7,745辆、以色列7,440辆。

2024年1-6月整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俄罗斯478,480辆、墨西哥226,421辆、巴西171,068辆、阿联酋141,950辆、比利时138,883辆;1-6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巴西141,987辆、俄罗斯107,933辆、阿联酋69,383辆、墨西哥35,901辆、吉尔吉斯斯坦32,366辆。增量前5国家的的增量贡献度为66%,其中巴西出口贡献巨大。2024年1-6月澳大利亚、西班牙、以色列、泰国、厄瓜多尔等市场下降较大;中亚和俄罗斯市场都表现相对较强,甚至俄罗斯市场也成为增量的核心市场。

2024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前五的国家:比利时14,501辆、印度8,796辆、墨西哥8,584辆、英国8,018辆、泰国7,079辆;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2023年6月增量的前五国家:墨西哥7,555辆、印度尼西亚5,489辆、以色列5,344辆、印度4,122辆、阿联酋3,336辆。

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前五的国家:巴西133,185辆、比利时129,832辆、英国76,036辆、泰国62,043辆、菲律宾51,549辆;1-6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巴西116,607辆、墨西哥33,413辆、阿联酋21,510辆、韩国18,187辆、印度尼西亚17,979辆,增量前5国家的的增量贡献度为102%,其中巴西出口贡献巨大。

出口增长动力是天帮忙、高质量、人努力、地缘变。首先是天帮忙,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强;其次是高质量,新能源的出口贡献增大;第三是人努力,自主品牌企业很努力;第四是地缘变,中国出口的分化发展。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近两年西欧和南欧的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持续成为中国车出口亮点,6月稍有回落。而今年对巴西等美洲国出口走强。自主品牌的上汽乘用车、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型表现较顽强。虽然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6月暂时放缓,期待随着欧洲反补贴影响的逐步适应,中国对欧洲出口应该还能回升向上。

5.2024年1-6月中国汽车进口33万降4%

中国进口车进口量从2017年的124万辆持续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仅有80万辆。2024年1-6月汽车进口33.2万辆,同比下降4%。随着国产车的崛起和国际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几年汽车进口持续低迷,1-6月持续3年负增长。2024年6月进口汽车6.1万辆,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3%,这是历史少见的6月低增长。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强大,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燃油车需求持续萎缩,进口燃油车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前两年进口新能源车表现较强,今年进口新能源车的竞争力明显下降。6月进口纯电动的乘用车1,205辆下降68%、插混841辆下降67%,进口新能源车占比达到4.3%;1-6月进口纯电动乘用车12,328辆下降12%,插混乘用车6,942辆,降30%,进口新能源乘用车表现较弱。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复杂,还是要未雨绸缪建立更多的进口模式,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

6月匈牙利和德国等进口汽车增量很好。2024年6月进口最高的依次是德国19,428辆、日本17,648辆、美国10,612辆、斯洛伐克3,566辆、英国3,109辆。6月增量最大的依次是匈牙利1,838辆、德国1,060辆、比利时93辆、美国77辆、印度70辆。2024年1-6月进口量最高的依次是日本99,782辆、德国87,283辆、美国56,725辆、斯洛伐克27,384辆、英国24,159辆;1-6月增量最大的依次是日本25,351辆、匈牙利2,062辆、荷兰1,572辆、美国352辆。

6.2024年1-6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5%

2024年1-6月份世界主力国家汽车销量达到4,390万辆,新能源汽车达到739万辆。2024年1-6月的新能源车份额达到16.8%。其中纯电动车的占比达到11%,插电混动达到5.8%的汽车比例,混合动力占到6.3%。包含插混和普混在内的油电混动的汽车市场占比在提升。

2024年6月世界主要国家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48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12%。1-6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车达到717万辆,同比增长21%。因为欧美新能源走势放缓,世界新能源1-6月相对前几年的走势放缓较大。今年欧洲1-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39万辆,增速2%;北美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1万辆,增速10%。在燃油车供给增大的背景下,欧美的新能源市场表现一般。因为欧美新能源走势放缓,世界新能源1-6月相对前几年的走势放缓较大。欧美新能源的销量增速放缓值得关注,目前的早期尝试者和环保主义者都已经购买了电动汽车,主流消费者对充电基础设施、电池寿命、保险成本的担忧仍较大。在较高利率下即使放开自动驾驶的使用,但销量渗透率提升没有达到预期。

近期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速强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超过63%。2023年的中国占世界份额64%,2024年1-6月的继续保持64.5%的份额,其中二季度的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达到67%。其中:1)中国在世界纯电动车市场份额表现相对突出,2023年的份额达到61%的水平,2024年上半年59%的表现相对平稳。2)中国在世界插电混动份额表现持续走强,2023年上升到69%的水平,2024年上半年达到74%的超高水平,而今年二季度达到78%。中国在世界插电混动市场呈现超强的表现。

]]>
乘联会:2024年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73.0万辆,新能源预计86.0万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1953.html Thu, 08 Aug 2024 07:28:19 +0000 //www.otias-ub.com/?p=1711953

6月市场回顾

6月厂商积极展开营促销活动,发力冲击半年目标,整体车市表现与此前预测基本一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76.5万辆,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同比-6.8%,环比增长3.1%,其中燃油车全月零售90.8万辆,同比下滑26.1%,市场仍维持20%以上降幅,与5月燃油车销量基本持平。新能源市场零售85.7万辆,渗透率48.6%。上半年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累计完成983.9万辆,同比微增3.2%,新能源上半年零售完成411.3万,同比增长33.2%,上半年累计渗透率达41.8%。 

7月车市展望

随着以旧换新政策发力以及豪华品牌发布退出价格战的宣言,消费者的观望心态开始有所缓解。在前期压抑的需求逐步释放以及高力度终端优惠等短期因素共同作用下, 7月车市预计呈小幅季节性回落,终端销量同比降幅有望收窄,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的趋势。

一、 厂商销售动向

最新调研结果显示,零售量占总市场八成左右的头部厂商本月零售目标同比-1.7%、环比-2.2%,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73.0万辆左右,同环比均微降2.0%左右。插电混动增长迅速,对新能源市场构成有利支撑,7月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86.0万,与6月基本持平,渗透率预计进一步提升至49.7%。    

二、 周度走势推算

7月第1周为完整周,日均零售3.92万辆,同比6.4%,环比8.8%,主要是去年同期受6月底政策退坡透支带来的低基数影响。第2周日均零售4.33万辆,同比-0.6%,环比4.3%。第3周豪华品牌宣布退出价格战之后,消费者信心得以稳定,车市热度温和维持,但与去年同期政策拉动下的高基数相比仍有一定距离,同比-1.3%,环比-14.0%。第4周至第5周车市温和维持当前车市热度,预计日均零售7.96万辆,同比-6.2%,环比-10.9%,综合估算7月零售可达到173万辆左右。

三、7月车市呈常规季节性走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汽车类消费品同比-1.1%,虽然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主要来源于服务消费市场,大宗消费品仍波动不稳,居民消费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4月底汽车报废换新开展以来,效果正逐步显现。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中午,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6.4万份,单日申请新增量超过1万份,申请量呈加快增长态势。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将补贴标准提高至购买新能源车补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1.5万元,补贴金额翻倍,前期政策中仍保持观望的车主的购车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对市场影响值得期待。

7月4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中国汽车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正面临日益增多的贸易壁垒,国内市场也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日趋白热化。终端调研结果显示,7月第2周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24.2%,较上月同期的23.2%再度扩大一个百分点,高力度终端优惠下,7月以来车市热度与6月相比起伏不大,客流表现相对平稳,预计今年7月整体车市热度将与今年6月维持在相近水平。随着市场内卷加剧,价格战带来的恶性循环让降价带来的效益变得十分有限,在“降价保份额”和“降量保价”之间,宝马做出了“降量保价”的抉择,于7月中旬宣布退出价格战,以缓解经销商压力。这一行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价格战带来的持币观望,消费者信心逐渐稳定,有利于车市进一步回暖。

综上,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173.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2.2%,环比上月-2.0%,新能源零售预计86.0万辆左右,环比持平,同比增长34.1%,渗透率预计提升至49.7%。

]]>
乘联会:2024年6月皮卡市场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1975.html Thu, 08 Aug 2024 06:57:17 +0000 //www.otias-ub.com/?p=1711975 2024年6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4万辆,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2%,处于近5年的中高位水平。由于去年6月皮卡基数相对稍高,因此今年的增速较好表现还是不错的。今年1-6月皮卡销量26.2万辆,实现同比增长3%,总体表现不错。

随着皮卡进城放开路权的效果远不如皮卡下乡的效果好,皮卡进城的伪命题凸显。西北、西南、中部地区、东北等皮卡市场持续走强,随着国家促消费的力度增大,限制消费的不合理措施逐步解除,限购城市和限行城市的皮卡需求低迷。由于国际车企的生产不足,供需矛盾大,中国与欧美各国的关系保持良好,中国汽车的海外市场需求暴增,推动2022年以来的中国皮卡出口持续增长,2024年1-6月出口仍呈现同比较强增长态势,其中长城汽车、上汽大通、江淮汽车等出口表现超强。

今年6月皮卡生产3.9万辆,同比下降13%,皮卡销售4.4万同比微降,6月皮卡出口占销量的49%,成为商用车中最强的出口占比。在房地产低迷的环境压力下,近两年中国皮卡产销依托出口贡献而相对平稳。国内皮卡市场的表现相对平稳,尤其是县乡市场的销量占比同比去年增长较好,有效的抵冲了大城市皮卡萎缩。

相对出口的火爆,6月皮卡厂商国内销量同比增长偏弱,主要是去年春季百业复兴的国内高基数的影响。长城汽车持续保持强势皮卡领军,国内外表现均很好。国内皮卡市场的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的表现持续较强。近两年的皮卡出口市场机遇较大,部分皮卡企业抓住出口机遇实现强势增量,长安汽车、上汽大通、长城汽车、江淮汽车的出口规模巨大,出口占部分厂商总量超四成。国内零售市场的传统主力厂商皮卡走势仍是较稳。国内皮卡市场的格局相对稳定,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的皮卡一超三强格局继续保持平稳。国内电动皮卡市场逐步启动,吉利雷达等电动皮卡逐步培育市场,未来预计更多的新能源皮卡产品满足国内外需求。

一、皮卡市场总体分析

1、全国皮卡市场6月走势对比
 
 

2024年6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4万辆,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2%,处于近5年的中高位水平。由于去年6月皮卡基数相对稍高,因此今年的增速较好还是不错的。

今年1-6月的皮卡销量26.2万辆,实现同比增长3%,总体表现不错。

2018年皮卡45万销量,增长10%;2019年皮卡累计销量44万辆,同比下降3%;2020年48万,同比增长9%是较强的;2021年皮卡销量55万,同比增长14%,达到近期峰值。

2022年的总体皮卡走势相对较平稳,达到51.3万辆,较2021年下降6%。2023年总体皮卡销量51.3万,同比下降0.1%,皮卡的走势相对较平稳。综合近两年走势,皮卡相对于轻卡等走势仍属较好。

2、历年皮卡市场逐月走势

2024年皮卡批发市场走势比较强,1月开局较强,3月冲刺的高点相对温和,6月的4.5万走势较强。2023年相对于历年的春节早,因此2-6月持续高位。今年4-6月的皮卡走势因春节较晚因素在春节后有更好表现。

皮卡属于生产资料车型,由于在春节之前一般购买皮卡相对较少,春节之后的3-12月皮卡销售进入旺季,这也是房地产、工程项目和单位购买的需求增长点。

乘用车的销量代表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以及追求,但是商用车的销量代表了中国小企业、小私营业主的发展状况,只有商用车的需求上来了,基础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乘用车市场才能有恢复的可能。

皮卡市场也是直接反应了小私营业主的发展情况,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皮卡市场,已经成为疫情后汽车市场回暖的先头兵。但随着房地产低迷,第三产业运营压力较大,皮卡市场回暖也艰难。由于海外皮卡出口市场的快速活跃,皮卡市场日益复杂。

随着中年群体的潮玩文化,自驾和郊野游的空间增大,大家更多选择皮卡游玩。

3、皮卡出口表现强

2024年6月皮卡出口达到2.2万辆,同比去年的6月均较好。长城汽车、上汽大通、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北汽福田等企业出口表现优秀。但近期的商用车出口增速放缓是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

全国皮卡市场2023年累计出口皮卡13.2万辆,增速4%。今年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皮卡总体行业出口超强,2024年6月皮卡出口2.2万,行业出口占比继续保持高位。2023年皮卡出口占比皮卡总销量的26%,2024年6月达到45%,较2023年出口占比增19个百分点,中国自主皮卡出口提升较好。

二、皮卡市场销售区域特征

1、皮卡市场区域变化

 

皮卡市场的主力区域在西北、西南为主,西部地区的皮卡需求较大。6月的西北地区的皮卡需求表现较强。目前来看,西南、西北地区的皮卡需求占到总体需求的44%左右,成为两大核心市场的需求,其中今年西南市场规模较大。

西部市场近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东部地区回落。虽然经济活跃,但华东、华南地区的皮卡市场并没有大幅的增长。

皮卡还是北方和中西部市场表现相对较强,这也是因为北方和中西部市场经济相对不活跃,主要是靠投资和工程建设为主拉动需求。

私人乘用化皮卡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京津沪的皮卡销量在今年有一定恢复,近期的长城汽车乘用化皮卡值得期待。

2、皮卡销售区域分析

 

皮卡市场主力销售区域还是在以中小城市和县乡市场为主,但县乡市场春节前的表现相对来说还是偏弱。2024年6月中型城市和北京等限购市场表现较好。而县乡市场持续稳定,大城市市场目前来看市场并没有明显的突破特征。

特大城市的市场逐步处于爆发后的萎缩特征之中,而限购城市市场中,北京市场因牌照紧张而皮卡表现较好。前期表现相对较强的深圳、天津等市场表现属于偏弱的一个状态。重庆、成都表现得相对较强。杭州作为全国地域面积大于北京的大市场,其茶农市场的皮卡需求较好。

三、中国皮卡市场竞争分析

1、皮卡厂商表现分析
 

2023年皮卡市场主力厂商表现较好,长城汽车皮卡保持较强的绝对优势地位,长安汽车6月国外出口市场表现很强,上汽大通和江淮汽车6月走势较强,江铃汽车、郑州日产等保持强势国内主力地位。

随着皮卡出口市场的暴增,上汽大通、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皮卡快速崛起,形成头部企业挤压尾部企业销量的特征。

近期传统大集团的皮卡强势厂商都很强,尤其是上汽大通等出口表现突出。长城汽车的皮卡国内外表现都很好,新品上市的活力较强。江铃汽车皮卡的回暖速度较快。相对属于新势力的上汽大通和长安汽车的皮卡表现较好。

2、皮卡厂商国内份额走势
 

2023年国内零售皮卡市场依旧保持1超多强的走势特征,但开始逐步体现分化的趋势。长城汽车的皮卡销量一枝独秀。

今年6月长城汽车皮卡内销份额以50%领先,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等保持较强地位,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近期很多厂商的出口表现较强,因此皮卡市场总体较强。

3、皮卡厂商出口走势
 

长城汽车皮卡出口历年累计仍是第一,但上汽大通、长安汽车等皮卡出口表现超强。由于上汽集团的出口基础好,自身出口体系强,因而上汽大通的出口增长较强。

近期皮卡等出口增速放缓,出口增长面临海外供给改善和需求减弱的影响较大。

4、皮卡市场销量月度走势
 

全国皮卡主力城市目前是乌鲁木齐、重庆、成都、哈尔滨、呼伦贝尔等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北京、深圳等大城市需求有一定规模。鄂尔多斯、伊犁、呼伦贝尔等矿业和特色种植业主力地区的皮卡需求也很强烈。

5、皮卡月度区域走势
 

2020年以来,伴随国六升级,皮卡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今年皮卡进入市场调整期。根据皮卡市场跟踪,长城汽车占据国内近50%的绝对主导地位,长城汽车在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份额突出。

皮卡1超3强的总份额达到85%,其中江铃汽车在西南和长江流域表现较强;郑州日产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很好;江西五十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表现很强。

2024年,增量主要来自西南地区和华北市场。销量主要是工程建筑、市政电力、农林牧渔、批发零售业原有的领域以及高端化、乘用化、越野玩车的这类全新客户。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农民工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工回乡趋势明显,带动小城市和县乡市场恢复。传统主流车企的主力车型表现很强,长城汽车的产品创新效果很好,金刚炮等新品表现突出。

]]>
乘联会:2024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度渗透率首次突破5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2268.html Wed, 07 Aug 2024 12:22:10 +0000 //www.otias-ub.com/?p=1712268 近日消息,历史性一刻终于来了,2024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首次超越油车!

乘联会初步统计显示,7月1-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72.9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降2%,较上月同期下降2%。

其中,7月1-31日,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零售87.9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7%,较上月同期增长3%。

照此计算,7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占比50.84%。

早在今年2月,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就曾预言:今年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将超过50%。王传福认为,当前汽车产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

从全年来看,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56.8万辆,同比增长2%;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499.1万辆,同比增长34%;年累新能源渗透率:43.1%。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总计439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39万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1599.html Mon, 05 Aug 2024 12:15:24 +0000 //www.otias-ub.com/?p=1711599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总计439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39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8%。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增长显著,持续超过全球平均增速。具体来看,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3%,2023年进一步上升至63.4%。

而在2024年的前六个月,这一比例更是保持在64.5%,在4月至6月期间,份额甚至高达67%。

从各品牌的销量份额来看,中国的比亚迪汽车在全球市场中遥遥领先,其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6.4%激增至今年第二季度的25.7%,是同期特斯拉份额的两倍多。

上汽集团初期表现良好,尤其是上汽乘用车和上汽五菱两家自主品牌车企表现突出。此外,吉利汽车和长安新能源近阶段的表现也相当强势。

在国际品牌中,德国大众在新能源车市场的表现强劲,而宝马集团和韩国现代等则稳定处于第二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豪华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尽管美国特斯拉的增长有所放缓,但宝马和奔驰的性能车型表现一般。

总体而言,中国品牌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明显,而其他国际品牌也在积极布局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6月皮卡汽车厂商批发销量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9580.html Mon, 29 Jul 2024 07:36:40 +0000 //www.otias-ub.com/?p=1709580

2024年6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4万辆,同比降2.9%,环比降2%,处于近5年的中高位水平。由于去年6月皮卡基数相对稍高,因此今年的增速还是不错的。今年1-6月的皮卡销量26.2万辆,实现同比增长1.8%,总体表现不错。

鉴于皮卡进城放开路权的效果远不如皮卡下乡的效果好,皮卡进城是个伪命题。西北、西南、中部地区、东北等皮卡市场持续走强,随着国家促消费的力度增大,限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逐步解除,限购城市和限行城市的皮卡需求进入低迷期。由于国际车企的生产不足,供需矛盾大,中国汽车的海外市场需求暴增,推动2022年以来的中国皮卡出口持续增长,今年1-6月出口仍呈现同比较强的增长态势,其中长城、上汽大通、江淮等出口表现超强。

今年6月的皮卡生产3.9万辆,同比下降15.9%,皮卡销售4.4万同比微降,6月皮卡出口占销量的49%,成为商用车中出口占比最强的品类。在房地产低迷的环境压力下,近两年中国皮卡产销依托出口的贡献而表现相对平稳。

长城汽车持续保持强势皮卡领军,国内外表现均很好。国内皮卡市场的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的表现持续较强。近两年的皮卡出口市场机遇较大,部分皮卡企业抓住出口机遇实现强势增量,长安汽车、上汽大通、长城汽车、江淮汽车的出口规模大,出口量占部分厂商自身总销量的四成以上。

国内皮卡市场的格局相对稳定,长城、江铃、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的皮卡一超三强格局继续保持平稳。国内电动皮卡市场逐步启动,吉利雷达等电动皮卡逐步培育市场,未来预计更多的新能源皮卡产品满足国内外需求。

注:本文数据基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月报表(商用车产销快讯)-终稿

]]>
乘联会:2024年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9241.html Thu, 25 Jul 2024 06:06:09 +0000 //www.otias-ub.com/?p=1709241 本文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权威深度市场分析报告,涵盖了:

一、总体市场

二、车型大类细分市场
三、国别细分市场
四、品牌定位细分市场

五、价格定位细分市场

]]>
乘联会:2024年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8940.html Mon, 22 Jul 2024 07:42:56 +0000 //www.otias-ub.com/?p=1708940

1.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零售: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6.7万辆,同比下降6.7%,环比增长3.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984.1万辆,同比增长3.3%,参照2023年上半年完成全年总销量43%的进度,今年全年有望突破2,200万辆。其中6月常规燃油车零售91万辆,同比下降27%,环比持平;1-6月常规燃油车零售573万辆,同比下降13%。

6月经济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内部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及居民部分预期不强。但随着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逐步见效、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北京放号拉动消费,加之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618”促销拉动半年末冲刺,前期市场观望群体的消费热情被激发,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保持相对较好的发展阶段。由于去年6月面临非RDE车型处理带来增量,而今年是200公里以下微型电动车5月底免税政策截止,因此今年6月的零售增长质量较高。

近几年新能源车技术创新、新品竞争力不断增长,燃油车新品推出乏力。今年车市的年初价格战“启动早”、部分新能源热销车型近20%的降价“力度大”,从2月春节后延续到4月底的时间“跨度长”,参与降价的车型接近去年全年降价车型的数量,因此形成春季消费者暂时对价格的极度观望,加之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偏弱,暂时抑制了春季车市的启动;在油电不同税、不同权的背景下,新能源车高增长、燃油车负增长的差距日益明显。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执行细则的出台,地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持续偕行,社会积蓄的消费购买力在5-6月有所释放,推动新能源车半年末行情走强,新能源车走势好于乘用车厂商预测团队的预期。

6月乘用车车市的特征:一、4-6月零售持续负增长主要原因是燃油车同比下降25%的超预期低迷,6月的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增速差保持在55%;二、二季度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持续同比提升在13个百分点,6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48.4%。三、燃油车缺乏新品支撑,6月燃油车促销力度环比大幅增长,新能源车价格促销因新品和降价而回落;四、6月行业去库存特征日益明显,当前结构性调整压力更快从主机厂传导至渠道端,经销商持续经营信心不足。五、6月乘用车出口中燃油车同比强势增长31%,新能源车出口增长13%,燃油车的海外市场表现远强于国内市场。

6月自主品牌零售103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5%。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8.5%,同比增长9.3个百分点;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7%,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7个百分点。6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64.8%,较去年同期增长11.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6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8万辆,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1%。6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8.6%,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4.3%,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6.3%,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6月豪华车零售25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增长4%。6月的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4.2%,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传统豪华车市场零售份额相对稳定。

出口: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强势增长特征。乘用车厂商统计口径:6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7.8万辆,同比增长28%,环比持平;1-6月乘用车累计出口224.7万辆,同比增长33%。6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1%,较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随着南美等市场的恢复,6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32.5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2%;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5.4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7%。 

生产:6月乘用车生产213.4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增长6.9%。6月乘用车生产较2022年的历史同期高点221万辆减少8万辆。6月豪华品牌生产同比下降9%,环比增长8%;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29%,环比增长4%;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8%。

批发:6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6.9万辆,同比下降3.0%,环比增长6.9%。受总体乘用车出口环比持平和合资车企零售环比负增长的影响,6月乘用车批发未能创出新高。6月自主车企批发140.6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8%。主流合资车企批发49.6万辆,同比下降30%,环比增长4%。豪华车批发26.7万辆,同比下降18%,环比增长5%。

6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总体批发表现分化,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系、大众系厂商总体较强。6月万辆以上销量的乘用车厂商共35家(5月32家,去年同期30家),占整体市场份额96.4%,其中同比增速超50%的有3家,同比增速超10%的有10家,同比负增长的22家。万辆以上批发量的乘用车厂商环比正增长的有26家,其中环比增长30%以上的有7家,部分自主和新势力的环比表现较强。

库存:由于6月厂商生产相对谨慎,但批发冲量,形成了厂商产量低于批发3.5万辆,而厂商国内批发高于零售2.4万辆的半年末渠道加库存走势。由于合资车企持续去库存趋势,因此近期总体的生产谨慎,上半年厂商库存下降17万辆(去年同期下降7万辆),国内渠道库存下降33万辆(去年同期下降13万辆)。

新能源:

6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93.3万辆,同比增长26.6%,环比增长5.8%。2024年1-6月生产458.1万辆,同比增长28.9%。

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98.2万辆,同比增长29.0%,环比增长9.5%。2024年1-6月批发462.0万辆,同比增长30.3%。

6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5.6万辆,同比增长28.6%,环比增长6.4%。2024年1-6月零售411.1万辆,同比增长33.1%。

6月新能源车出口8.0万辆,同比增长12.3%,环比下降15.2%。2024年1-6月出口58.6万辆,同比增长21.2%。

1) 批发:6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5.3%,较2023年6月33.8%的渗透率提升11.5个百分点。6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0.7%;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4.4%;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4%。

6月纯电动批发销量55.9万辆,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5.3%;6月狭义插混总体销量30.8万辆,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12%;6月增程式批发11.6万辆、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28%。6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57%、狭义插混31%、增程式12%,2023年6月为纯电动70%、狭义插混23%、增程式7%。2023年全年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69%、狭义插混23%、增程式8%,增程式有效弥补纯电动的续航焦虑,应该属于纯电动的分支。

6月B级电动车销量21.8万辆,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10%,占纯电动份额39%。纯电动市场的A00+A0级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回落,其中A00级批发销量9.4万辆,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5%,占纯电动的17%份额,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A0级批发销量11.8万辆,占纯电动的21%份额,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A级电动车10.8万,占纯电动份额19%,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各级别电动车销量分化,消费升级的态势明显。

6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17个(上月15个),比亚迪宋:70,219辆、比亚迪秦:48,350辆、Model Y:43,951辆、海鸥:36,066辆、驱逐舰05:32,980辆、轩逸:30,337辆、Model 3:27,056辆、比亚迪元:26,117辆、理想L6:23,864辆、瑞虎7:23,023辆、朗逸:22,718辆、比亚迪汉:21,866辆、瑞虎8:21,862辆、速腾:20,753辆、锋兰达:20,748辆、星越:20,541辆、秦L:20,100辆。其中新能源位列总体乘用车车型销量前5位,燃油车主力车型国内表现艰难。

2)零售:6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8.4%,较去年同期34.9%的渗透率提升13.5个百分点。6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2.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9.8%;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4%。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6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68%,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4.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9.1%,小米汽车等品牌拉动新势力份额同比增长6.3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6.9%,同比下降4.3个点。

3)出口:6月新能源车出口8.0万辆,同比增长12.3%,环比下降15.2%。占乘用车出口21%,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占比新能源出口的72.6%,作为核心焦点的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自主新能源出口的27%(去年同期56%)。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虽然近期受到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但长期看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光明。6月厂商出口方面,比亚迪:26,995辆、特斯拉中国:11,746辆、上汽乘用车:6,718辆、长城汽车:3,299辆、华晨宝马:3,271辆、奇瑞汽车:2,826辆、吉利汽车:2,429辆、上汽通用五菱:2,410辆、小鹏汽车:1,840辆、沃尔沃亚太:1,796辆、东风汽车:1,783辆、一汽轿车:1,623辆、智马达汽车:1,312辆、哪吒汽车:1,229辆、赛力斯:937辆、长安汽车:889辆。其他车企新能源出口也有一定规模。从自主品牌出口的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监控看,A0级电动车占比曾达到近50%,是自主出口绝对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小型电动车前期在欧洲表现较强,因此受到相应的针对性加税措施,这也体现了小微型电动车是世界电动车的竞争核心,我们急需引导电动车小型化的财税政策,鼓励小微型电动车发展,这样才能让中国电动车可持续走向世界。作为与纯电动零碳车型对应的燃油车大类,在海外市场“油电平权”的大趋势下,插混车型依托低油耗长续航的优势,海外市场替代燃油车的表现日益突出。

4)车企:6月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总体走势较强,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赛力斯汽车、理想汽车、长安汽车、零跑汽车等为代表的增程式电动车表现尤其突出。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策略的实施,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厂商新能源月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达到19家(同比增加6家,环比增加3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90.4%(上月88.8%,去年同期82.7%)。其中,比亚迪:340,211辆、特斯拉中国:71,007辆、吉利汽车:65,959辆、长安汽车:53,827辆、理想汽车:47,774辆、赛力斯:43,850辆、上汽通用五菱:42,244辆、奇瑞汽车:39,764辆、长城汽车:26,034辆、广汽埃安:25,692辆、蔚来汽车:21,209辆、东风汽车:20,572辆、零跑汽车:20,116辆、小米汽车:14,296辆、华晨宝马:12,827辆、小鹏汽车:12,508辆、一汽红旗:11,402辆、上汽乘用车:10,944辆、上汽大众:10,373辆。

5)新势力:6月新势力零售份额19.1%,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小米汽车、理想汽车、问界、赛力斯、蔚来汽车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仍较强。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领先,上汽大众与一汽大众合计新能源车批发16,547辆,占据主流合资纯电动43%强份额,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6月的上汽通用和一汽丰田的新能源车也逐步走强。

6)普混:6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7.56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2%。其中广汽丰田 33,163辆、一汽丰田:21,459辆、东风本田 5,905辆、长安福特:5,159辆、广汽本田 4,068辆、东风汽车:2,080辆、吉利汽车:1,422辆、东风日产:1,204辆、广汽乘用车:1,159辆,混合动力的自主品牌销量逐步提升。

2.7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今年7月共有23个工作日,较去年的21个工作日多两天,有利于7月产销的平稳走势。随着车市增长的结构性分化,部分企业传统燃油车产能充裕,燃油车市场萎缩压力下的去库存特征明显,休高温假的时间较长,7月车市进入休整期。

近几年夏季车市淡季不淡的特征日益明显,2014年-2019年的7月车市零售占全年总量平均在6.9%,而2020年-2023年的7月车市零售占全年总量平均在8.4%,其中2023年达到8.8%的较高占比,日益向欧美老龄化市场过渡,普及化特征弱化。随着私车普及和智能电动车的快速增长,车主低成本出行游玩热情较高,私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推动的购车需求持续加速释放,购车、换车出游也是部分家庭的最佳选择,有利于居民消费潜力释放。

6月底至7月国内南北方极端天气或对线下集客产生较大影响,但新能源车型在全矩阵营销上的持续投入,在充电效率、充电保护上的逐代优化,应对极端天气的使用场景延伸,都有效地缓解和提升新能源车辆使用的便利性,有利于在夏季用电高峰期新能源车继续保持高渗透率的稳健运行。各地促消费热情较高,展会夜市活动较多,车企或将倾向于以户外夜展和商圈集客等手段来聚拢人气。请关注部分城市对高峰期商业用电费用上调对运营车辆的使用影响。

上半年持续增强的大幅促销扰乱了车市正常的价格走势,终端价格修复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加上二季度超强的促销力度对下半年购车客户的消费透支效应,7月以价换量的效果有可能减弱。车企结合上半年战果,也将对市场预期、产品结构及上市节奏进行优化调整,或将进入蓄力期。

根据乘联分会数据监控看,2023年1-5月份中国自主品牌车出口在当地市场零售同比增长了58%,其中5月自主车出口海外的零售同比增长43%,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的态势。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化有利于出口,由此判断中国乘用车7月出口仍会保持强势增长,将有力地缓解国内燃油车大幅下滑带来的增长压力。

3.2024年1-5月汽车行业收入3.9万亿,增长7%、利润2,047亿增长18%、利润率5.3%,汽车行业仍偏低

5月份,随着宏观组合政策落实落细、市场需求继续回暖,经济效果持续显现。2024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3.03万亿元,同比增长2.9%;营业成本为45.27万亿元,增长3.0%;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19%,同比提高0.02个百分点;2024年1-5月的汽车行业收入38,966亿元,同比增长7%;成本34,099亿元,增长7%;利润2,047亿元,同比增长17.9%;汽车行业利润率为5.3%,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1%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属偏低。随着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下行,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车企利润总体稍有改善。

2024年1-5月的汽车行业在低基数下的产销较好,但由于竞争压力大,利润主要靠出口和高端豪华,其它大部分企业的盈利在剧烈下滑,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加大。今年以来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巩固。由于燃油车仍有微薄盈利,但销量萎缩较快,部分企业同比严重亏损;新能源车虽高增长,但亏损较大,企业生存与发展存在巨大矛盾与压力。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稳定汽车生产,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汽车行业总体形势稳中向好。

4.2024年5月中国汽车出口56.8万增长29%

2024年5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6.8万辆,同比增速达29%、环比增长2%,同环比走势很好;1-5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245万辆,出口增速26%。中国汽车出口一季度增速相对于前三年的超高增速有所放缓,4-5月增速回升。今年的主要动力仍归因于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欧美市场需求的小幅增长,以及俄乌危机下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尤其是中国的燃油车出口竞争力提升带来的出口增大。2024年1-5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464亿美元,出口增速20.1%。2024年1-5月汽车出口均价1.9万美元,同比2023年的1.9万美元,仍算基本持平。

2024年5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俄罗斯103,763辆、巴西53,164辆、墨西哥42,192辆、比利时28,851辆、阿联酋28,661辆;5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巴西48,384辆、俄罗斯36,543辆、阿联酋15,882辆、美国7,544辆、韩国7,314辆。

2024年1-5月整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俄罗斯372,542辆、墨西哥190,897辆、巴西159,612辆、比利时124,081辆、阿联酋114,530辆;1-5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巴西138,093辆、俄罗斯87,675辆、阿联酋54,797辆、土耳其34,352辆、墨西哥32,892辆。增量前5国家的的增量贡献度为69%,其中巴西出口贡献巨大。2024年1-5月澳大利亚、西班牙、以色列、泰国、厄瓜多尔等市场下降较大;中亚和俄罗斯市场都表现相对较强,今年俄罗斯出口市场保持增量的核心地位,巴西等新增长动力建立。

5.2024年1-5月中国汽车进口27万下降4%

中国进口车进口量从2017年的124万辆持续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仅有80万辆。2024年1-5月汽车进口27.1万辆,同比下降4%。随着国产车的崛起和国际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几年汽车进口持续低迷,1-5月持续3年负增长。5月进口汽车6.3万辆,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22%,这是历史少见的5月增长。

2024年5月进口最高的国家依次是日本20,228辆、德国18,869辆、美国9,739辆、斯洛伐克4,317辆、英国4,297辆,其中增量最大的依次是日本4,735辆、美国2,231辆、英国1,410辆、匈牙利726辆、奥地利248辆。2024年1-5月进口量最高的是日本81,481辆、德国67,387辆、美国43,454辆、斯洛伐克23,818辆、英国21,050辆等主力国家,其中增量最大的是日本27,261辆、美国1,763辆、荷兰1,079辆、奥地利711辆、匈牙利225辆。2024年1-5月进口车下滑表现相对较大的是德国30,059辆、斯洛伐克9,887辆、印度4,356辆、意大利402辆。

2023年全年欧洲2.5L以上乘用车对中国出口达到19.6万辆,同比增长11%;进口金额179亿美元,同比增长3%。2024年1-5月达到5.55万辆,下降32%,进口金额51亿美元,下降32%,其中5月进口量1.1万辆,下降27%,5月进口金额11亿美元,下降16%。

]]>
乘联会: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以160.7万辆的成绩拿下中国车企销冠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8018.html Sun, 14 Jul 2024 12:48:18 +0000 //www.otias-ub.com/?p=1708018

乘联会日前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榜单,国产车企的销量十分强势,包揽了前四席位,前十独占六席,全面碾压合资车型。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销量表现异常亮眼,以160.7万辆的成绩,拿下2024年上半年中国车企销冠,并且,遥遥领先其它车企。

奇瑞紧随比亚迪之后,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05.7万辆;奇瑞半年销量突破百万辆大关,已成为国内增速最为迅猛的一匹黑马。

吉利汽车位列第三,上半年销售95.5万辆,逼近百万关口;长安汽车排名榜单第四,上半年销量80.8万辆。

直至榜单第五名,才出现合资车企的身影,一汽大众上半年销量75.4万辆;上汽大众则排名第六,半年销量为51.2万辆。

令人唏嘘的是,前些年,大众汽车频频霸榜中国汽车销冠,南北大众更是常年包揽冠亚军,而今,南北大众的合计销量,还不如比亚迪一家,今非昔比。

榜单第七至第十名,分别为长城汽车、特斯拉、广汽丰田、上汽乘用车,这也就意味着,上半年销量前十的车企中,国产自主品牌独占六席,国产车的渗透率大幅提升。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5月汽车皮卡市场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5903.html Tue, 09 Jul 2024 07:01:51 +0000 //www.otias-ub.com/?p=1705903 2024 年 5 月份皮卡市场销售 4.5 万辆,同比下降 1%,环比增长 2%,处于近 5 年的中高位水平。由于去年 5 月皮卡基数相对稍高,因此今年的增速表现较好。今年 1-5 月皮卡销量 21.8 万辆,实现同比增长 4%,总体表现不错。

随着皮卡进城放开路权的效果远不如皮卡下乡的效果好,皮卡进城的伪命题凸显。西北、西南、中部地区、东北等皮卡市场持续走强,随着国家促消费的力度增大,限制消费的不合理措施逐步解除,限购城市和限行城市的皮卡需求低迷。由于国际车企的生产不足,供需矛盾大,中国与欧美各国的关系保持良好,中国汽车的海外市场需求暴增,推动 2022 年以来的中国皮卡出口持续增长,2024 年 1-5 月出口仍呈现同比较强增长态势,其中长城汽车、上汽大通、江淮汽车等出口表现超强。

今年 5 月皮卡生产 4.2 万辆,同比下降 4%,皮卡销售同比持平,5 月皮卡出口占销量的 45%,成为商用车中最强的出口占比。在房地产低迷的环境压力下,近两年中国皮卡产销依托出口贡献而相对平稳。国内皮卡市场的表现相对平稳,尤其是县乡市场的销量占比同比去年增长较好,有效的抵冲了大城市的皮卡萎缩。

相对出口的火爆,5 月皮卡厂商国内销量同比增长偏弱,主要是去年春季百业复兴的高内高基数的影响。长城汽车持续保持强势皮卡领军,国内外表现均很好。国内皮卡市场的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的表现持续较强。近两年的皮卡出口市场机遇较大,部分皮卡企业抓住出口机遇实现强势增量,上汽大通、长城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的出口规模巨大,出口占部分厂商总量超四成。国内零售市场的传统主力厂商皮卡走势仍是较稳。国内皮卡市场的格局相对稳定,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的皮卡一超三强格局继续保持平稳。国内电动皮卡市场逐步启动,吉利雷达等电动皮卡逐步培育市场,未来预计更多的新能源皮卡产品满足国内外需求。

一、皮卡市场总体分析

1、全国皮卡市场 5 月走势对比

2024 年 5 月份皮卡市场销售 4.5 万辆,同比下降 1%,环比增长 2%,处于近 5 年的中高位水平。由于去年 5 月皮卡基数相对稍高,因此今年的增速较好,还是不错的。

今年 1-5 月皮卡销量 21.8 万辆,实现同比增长 4%,总体表现不错。

2018 年皮卡 45 万销量,增长 10%;2019 年皮卡累计销量 44 万辆,同比下降 3%;2020 年 48 万,同比增长 9% 是较强的;2021 年皮卡销量 55 万,同比增长 14%,达到近期峰值。

2022 年的总体皮卡走势相对较平稳,达到 51.3 万辆,较 2021 年下降 6%。2023 年总体皮卡销量 51.3 万,同比下降 0.1%,皮卡的走势相对较平稳。综合近两年走势,皮卡相对于轻卡等走势仍属较好。

2、历年皮卡市场逐月走势

2024 年皮卡批发市场走势比较强,1 月开局较强,3 月冲刺的高点相对温和,5 月 4.5 万走势较强。2023 年相对于历年的春节早,因此 2-5 月持续高位。今年 4-5 月的皮卡走势因春节较晚因素在春节后有更好表现。

皮卡属于生产资料车型,在春节之前一般购买皮卡相对较少,春节之后的 3-12 月皮卡销售进入旺季,这也是房地产、工程项目和单位购买的需求增长点。

乘用车的销量代表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以及追求,但是商用车的销量代表了中国小企业、小私营业主的发展状况,只有商用车的需求上来了,基础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乘用车市场才能有恢复的可能。

皮卡市场也是直接反应了小私营业主的发展情况,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皮卡市场,已经成为疫情后汽车市场回暖的先头兵。但随着房地产低迷,第三产业运营压力较大,皮卡市场回暖也艰难。由于海外皮卡出口市场的快速活跃,皮卡市场日益复杂。

随着中年群体的潮玩文化,自驾和郊野游的空间增大,大家更多选择皮卡游玩。

3、皮卡出口表现强

2024 年 5 月的皮卡出口达到 2.2 万辆,单月及累计的同比表现均较好。长城汽车、上汽大通、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北汽福田等企业出口表现优秀。但近期的商用车出口增速放缓是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

全国皮卡市场 2023 年累计出口皮卡 13.2 万辆,增速 4%。今年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皮卡总体行业出口超强,2024 年 5 月皮卡出口 2.2 万,行业出口占比继续保持高位。2023 年皮卡出口占比皮卡总销量的 26%,2024 年 5 月达到 45%,较 2023 年出口占比增 19 个百分点,中国自主皮卡出口提升较好。

二、皮卡市场销售区域特征

1、皮卡市场区域变化

皮卡市场的主力区域以西北、西南为主,西部地区的皮卡需求较大。5 月西北地区的皮卡需求表现较强。目前来看,西南、西北地区的皮卡需求占到总体需求的 43% 左右,成为两大核心市场,其中今年西南市场规模较大。

西部市场近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东部地区回落。虽然经济活跃,但华东、华南地区的皮卡市场并没有大幅的增长。

皮卡还是北方和中西部市场表现相对较强,这也是因为北方和中西部市场经济相对不活跃,主要是靠投资和工程建设为主拉动需求。

私人乘用化皮卡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京津沪的皮卡销量在今年有一定恢复,近期的长城汽车乘用化皮卡值得期待。

2、皮卡销售区域分析

皮卡市场主力销售区域还是在以中小城市和县乡市场为主,但县乡市场春节前的表现相对来说还是偏弱。2024 年 5 月中型城市和北京等限购市场表现较好。而县乡市场持续稳定,大城市市场目前来看并没有明显的突破特征。

特大城市的市场逐步处于爆发后的萎缩特征之中,而限购城市市场中,北京市场因牌照紧张而皮卡表现较好。前期表现相对较强的深圳、天津等市场表现属于偏弱的一个状态。重庆、成都表现得相对较强。杭州作为全国地域面积大于北京的大市场,其茶农市场的皮卡需求较好。

三、中国皮卡市场竞争分析

1、皮卡厂商表现分析

2024 年皮卡市场主力厂商表现较好,长城汽车皮卡保持较强的绝对优势地位,长安汽车 5 月国外出口市场表现很强,上汽大通和江淮汽车 5 月走势较强,江铃汽车、郑州日产等保持强势国内主力地位。

随着皮卡出口市场的暴增,上汽大通、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皮卡快速崛起,形成头部企业挤压尾部企业销量的特征。

近期传统大集团的皮卡强势厂商都很强,尤其是上汽大通等出口表现突出。长城汽车的皮卡国内外表现都很好,新品上市的活力较强。江铃汽车皮卡的回暖速度较快。相对属于新势力的上汽大通和长安汽车的皮卡表现较好。

2、皮卡厂商国内份额走势

2023 年皮卡国内零售市场依旧保持 1 超多强的走势特征,但开始逐步体现分化的趋势。长城汽车的皮卡销量一枝独秀。

今年 5 月长城汽车皮卡内销份额以 50% 领先,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等保持较强地位,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近期很多厂商的出口表现较强,因此皮卡市场总体表现较强。

3、皮卡厂商出口走势

长城汽车皮卡出口历年累计仍是第一,但上汽大通、长安汽车等皮卡出口表现超强。由于上汽集团的出口基础好,自身出口体系强,因而上汽大通的出口增长较强。

近期皮卡等出口增速放缓,出口增长面临海外供给改善和需求减弱的影响较大。

4、皮卡市场销量月度走势

全国皮卡主力城市目前是乌鲁木齐、成都、重庆、石家庄、哈尔滨等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大城市需求有一定规模。鄂尔多斯、伊犁、呼伦贝尔等矿业和特色种植业主力地区的皮卡需求也很强烈。

5、皮卡月度区域走势

2020 年以来,伴随国六升级,皮卡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今年皮卡进入市场调整期。根据皮卡市场跟踪,长城汽车占据国内近 50% 的绝对主导地位,长城汽车在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份额突出。

皮卡 1 超 3 强的总份额达到 85%,其中江铃汽车在西南和长江流域表现较强;郑州日产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很好;江西五十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表现很强。

2024 年,增量主要来自西南地区和华北市场。增量主要是工程建筑、市政电力、农林牧渔、批发零售业原有的领域以及高端化、乘用化、越野玩车的这类全新客户。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农民工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工回乡趋势明显,带动小城市和县乡市场恢复。传统主流车企的主力车型表现很强,长城汽车的产品创新效果很好,金刚炮等新品表现突出。

来自: 乘联分会

]]>
乘联会:2024年6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6.9万辆 同比下降3.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6810.html Mon, 08 Jul 2024 12:39:27 +0000 //www.otias-ub.com/?p=1706810 近日消息,根据乘联会数据,6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6.9万辆,同比下降3.0%,环比增长6.9%。

受总体乘用车出口环比持平和合资车企零售环比负增长的影响,6月乘用车批发未能创出新高。

6月自主车企批发140.6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8%。主流合资车企批发49.6万辆,同比下降30%,环比增长4%。豪华车批发26.7万辆,同比下降18%,环比增长5%。

6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17个(上月15个),其中新能源位列总体乘用车车型销量前5位,燃油车主力车型国内表现艰难。

具体车型来看,比亚迪宋(70219辆)、比亚迪秦(48350辆)霸榜前二,特斯拉Model Y以43951辆位居第三。

以下是具体榜单: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75.0万辆,新能源预计86.0万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697.html Thu, 04 Jul 2024 07:22:15 +0000 //www.otias-ub.com/?p=1704697

5月市场回顾

随着四月底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落地,消费者预期有所稳定,前期压抑的购买力逐渐开始释放,“五一”假期叠加地方车展,车市温和修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71.1万辆,同比-1.9%,环比增长11.4%,其中燃油车节后热度迅速回落,全月零售91万辆,同比下降23%,已经持续两月降幅在20%以上。新能源市场零售80.5万辆,渗透率47.0%,成为5月整体车市的有力支撑。  

6月车市展望

6月初市场热度温和延续,中旬各厂商借势端午假期及“618”电商促销活动,积极开展各种促销营销活动,冲击半年度目标。车市价格进一步下探,整体车市内卷进一步加剧。

一、 厂商销售动向

最新调研结果显示,零售量占总市场八成左右的头部厂商本月零售目标相较上月环比持平微增,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75.0万辆左右,环比2.3%。新能源厂商目标相对乐观,6月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86.0万,环比5月增长6.9%,渗透率预计将再创新高,可达49.1%。 

二、 周度走势推算

6月第一周包含了完整的端午假期,交车节奏相较去年同期略有后移,第一周日均零售3.60万辆,同比-8.3%,环比-23.0%。第二周日均零售4.57万,同比-18.6%,环比0.9%。第三周伴随“618”活动造势,各厂商营促销进一步发力,市场热度有所恢复,预计日均零售5.52万,同比-22.4%,环比19.6%。考虑到厂商冲击半年目标及二季度财报,预计第四周日均零售10.41万,同比增长9.6%,环比28.8%,综合估算6月零售可达到175万辆。

三、6月车市维持当前平台运行

5月31日,财政部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预算,6月6日,商务部公布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突破4万份,由于补贴截止至年底,且不限额,对消费者观望情绪的缓解作用较为有限,加之各地方以旧换新细则也仍在陆续落实之中,短期内对车市的促进作用较为有限。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消费市场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其中汽车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4.4%,整体车市消费需求及消费意愿相对较弱,汽车类消费品终端销售疲软。随着“618”网购促销季的到来,各厂商以此为契机推出新一轮以限时补贴、置换补贴为主的新一轮价格优惠,终端调研结果显示,6月中旬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23.2%,较上月同期的-22.2%再度扩大一个百分点。价格的持续下探并未带来终端人气的显著回升,终端人气及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依然有较大幅度的下滑,消费者观望情绪仍十分浓厚,消费者对于降价保持较高期待,降价后的观感逐渐钝化,以价换量对整体市场的刺激效果十分有限,车市内卷再度加剧。新能源市场在新产品放量和价格下探的双重驱动下仍保持稳步增长,渗透率预计将达历史新高。

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175.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7.6%,环比上月增长2.3%,新能源零售预计86.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6.9%,同比增长32.7%,渗透率预计提升至49.1%。

]]>
乘联会&科瑞:2024年4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3246.html Wed, 26 Jun 2024 07:00:53 +0000 //www.otias-ub.com/?p=1703246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2024年5月销售95.5万辆,环比增长12.4%,同比增长33.7%,渗透率达到39.5%。其中乘用车销售91.1万辆,环比增长13.0%。
  • 商用车销售4.5万辆,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76.5%。由于较长一段时间的价格战,新车上市售价持续下降拉低了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导致目前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需求尚未得到完全释放,乘用车市场处于缓慢增长阶段。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

  • 2024年5月,新能源轿车占比44.9%,比去年同期下滑4.4个百分点。新能源SUV份额达到47.0%,超过轿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5月新能源市场表现良好,MicroVAN同比增幅较高,轿车、SUV作为占比较大的车型,本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促销费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商用车整体增幅较高。

装车率统计——级别分布

  • 2024年1-4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63.4%,L2+占比小幅提高,高价车型装车率表现好于低价车型,目前低端车型以纯视觉为主,高端车型搭载激光雷达。L3级自动驾驶也在加速推进,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成本会随之下降,进而带动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增长。

装车率统计——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

  • AEB整体装车率表现良好,24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中装车占比均在96%以上,32万元以上乘用车中装车占比在92%以上。AEB功能在辅助驾驶功能中开发逻辑相对比较简单,即检测到目标再确认是否制动,目前相关方案已经比较完善,但仍存在幽灵刹车等情况,提高AEB的障碍物识别能力将成为接下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装车率统计——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功能

  • 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是ADAS中的一项核心功能,通过雷达或激光雷达来监测前车的距离和速度,自动调整车速以保持安全距离。低价车型中装车率较低,该功能多在高端车型中,或以选装形式存在。24万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车装车率表现良好,占比超过80%。

装车率统计——ALC自动变道功能

  • ALC自动变道功能是一项基于车道居中辅助扩展的舒适性的辅助驾驶功能。在通畅的封闭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上,可以按照驾驶员的变道指令,辅助驾驶员进行车道变换。目前整体装车率仍较低,新能源装车率尚未到达20%,高端新能源车型装车率表现较好,随着成本的降低,ALC功能也逐渐下探至20万元以下市场,未来将有更多车型搭载该功能。

装车率统计——APA自动泊车功能

  • 自动泊车系统简称APA。搭载有自动泊车功能的汽车可以不需要人工干预,通过车载传感器、处理器和控制系统的帮助就可以实现自动识别车位,并自动完成泊车入位的过程。目前新能源乘用车装配率超过35%,分价位区间来看,目前32万以上乘用车装配率超过70%,24万以上新能源乘用车装车率超过80%,部分车型选配APA功能,在低价车型上目前装车占比仍然较低。
专题分析:汽车数字钥匙发展趋势分析
  • 在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在用户需求、技术、政策、行业规范等因素的驱动下,汽车钥匙的形态也逐渐从传统的机械钥匙向智能化、数字化、生物钥匙和无钥匙化的方向发展。每个阶段都是以便捷用户使用和智能化为方向进行发展。

  • 以数字钥匙为例,截至目前汽车数字钥匙共经历了三代发展,分别是NFC、BLE和UWB,凭借安全性和厘米级定位精度,第三代数字钥匙选择了以UWB为主的技术路线,此外,新一代数字钥匙还结合了NFC和BLE技术。目前蔚来、比亚迪、问界、小鹏等品牌已经搭载了UVB数字钥匙,装车量正在逐渐提高。
  • UWB技术全称Ultra Wide Band(超带宽技术),是一种基于脉冲无线电、低功率宽带信号的无线通信和定位的技术,最早是为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军事通信而设计的,该技术具有超精准、超可靠、超宽带和低多径效应等特点,其可以通过对比信号在两个设备之间的传输时长或基于三角定位算法,实现厘米级精度的距离和位置测量,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室内定位、军工、工业等领域。

  • 相关政策标准方面,在海外市场,GSMA和CCC都基于现有标准开展一些自愿性认证工作,得到认证的产品可以展示其在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方面的优势,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此外,美国的FCC和中国的GB 15740国家标准对于汽车数字钥匙的安全可靠性以及电磁辐射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例如在防盗性上需要具备绑定匹配认证。随着高通、NXP等上游芯片方案商不断推陈出新,汽车UWB赛道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高。此外国产UWB芯片的异军突起,进一步降低了零部件成本。政策稳步推进加之产品逐渐完善,将帮助UWB数字钥匙进一步扩大装车率。
]]>
乘联会:2024年1-5月插混车销量暴增70.1% 增速是纯电车4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270.html Tue, 25 Jun 2024 13:29:04 +0000 //www.otias-ub.com/?p=1704270

据乘联会的报告显示,2024年1-5月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BEV和PHEV)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4%。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BEV)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7.4%,体现出稳健的增长趋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销量增幅更为显著,同比大幅增长70.1%,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和轿车的销量更是激增约80%。

分析人士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初始购车成本上相较于纯电动车型更具优势,并且由于配备了燃油箱,有效减轻了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的担忧。

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涵盖了轿车、SUV及跨界车等多种车型,特别是中价位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其价格通常与多数纯电动车相当或更低,这使得它们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3210.html Mon, 24 Jun 2024 07:52:18 +0000 //www.otias-ub.com/?p=1703210 本文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权威深度市场分析报告,涵盖了:

一、总体市场

二、车型大类细分市场

三、国别细分市场

四、品牌定位细分市场

五、价格定位细分市场

]]>
乘联会:2024年5月皮卡厂商批发销量排名快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3188.html Mon, 24 Jun 2024 07:45:33 +0000 //www.otias-ub.com/?p=1703188

2024 年 5 月份皮卡市场销售 4.5 万辆,同比持平,环比增长 1.7%,处于近 5 年的中高位水平。由于去年 5 月皮卡基数相对稍高,因此 5 月的成绩还算不错。今年 1-5 月的皮卡销量 21.8 万辆,实现同比增长 4.1%,总体表现不错。

由于皮卡进城的放开路权效果远不如皮卡下乡的效果好,皮卡进城也成为水中捞月的伪命题。西北、西南、中部地区、东北等皮卡市场持续走强,虽然国家促消费的力度加大,限制消费的不合理措施在逐步解除,但限购城市和限行城市的皮卡需求仍显低迷。在房地产低迷的环境压力下,国内县乡市场的皮卡销量占比同比去年增长较好,有效的抵冲了大城市的皮卡萎缩。

今年 5 月皮卡销售同比持平,其中 5 月皮卡出口占销量的 45%,成为商用车中出口数量最强的品类。由于国际车企的生产不足,供需矛盾大,近年来中国汽车的海外市场需求增长较快,推动 2022 年以来的中国皮卡出口持续增长,2024 年 1-5 月出口仍呈现同比较强的增长态势,其中长城、上汽大通、江淮等出口表现超强。近两年部分皮卡企业出口数量占其部分厂家自身的皮卡总量超四成。

5 月皮卡厂家国内销量同比增长偏弱,主要是去年春季百业复兴后高基数的影响。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等在国内皮卡市场的表现持续较强。国内零售市场的传统主力厂家皮卡走势仍是较稳。国内皮卡市场的格局相对稳定,长城、江铃、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的皮卡一超三强格局继续保持。国内电动皮卡市场逐步启动,吉利雷达等电动皮卡逐步培育市场,未来预计更多的新能源皮卡产品可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注:本文数据基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月报表 (商用车产销快讯)- 初稿

]]>
乘联会:2024年5月份中国出口汽车56.8万台 同比增加29%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3951.html Sun, 23 Jun 2024 13:15:33 +0000 //www.otias-ub.com/?p=1703951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发布了,1-5月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分析。5月份中国出口汽车56.8万台,同比增加29%,环比增加2%;而1-5月出口245万台,出口增速26%。

崔东树指出,今年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动力,是国产车竞争力提升和欧美市场的小幅增长,以及俄乌危机下的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尤其是中国的燃油车出口竞争力提升带来的出口增大。

今年5月份出口总量前五国家分别是:俄罗斯103763辆、巴西53164辆、墨西哥42192辆、比利时28851辆、阿联酋28661辆。

1-5月整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俄罗斯372542辆、墨西哥190897辆、巴西159612辆、比利时124081辆、阿联酋114530辆;

而澳大利亚、西班牙、以色列、泰国、厄瓜多尔等市场下降较大;中亚和俄罗斯市场都表现相对较强,甚至俄罗斯市场也成为增量的核心市场。

此外,中国汽车的出口单车均价也在不断上涨,2021年出口均价1.6万美元,2022年汽车出口均价1.8万美元,2023年上升到1.9万美元,今年出口均价1.9万美元同比去年的均价基本稳定。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2024年中国能否继续蝉联全球汽车出口冠军,仍需看下半年出口量级。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5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3134.html Fri, 21 Jun 2024 07:37:15 +0000 //www.otias-ub.com/?p=1703134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5 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 171.0 万辆,同比下降 1.9%,环比增长 11.4%;1-5 月份累计销量 807.3 万辆,同比增长 5.7%。

5 月分析: 国家 “以旧换新” 政策出台、北京车展举办、各地对应措施到位、新品价格战降温、重磅产品发布等等措施都对 5 月整体车市起到了激发与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头部企业的燃油车 “保价回购” 政策也淡化了市场持币观望的情绪。5 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进入相对较好的发展阶段,但也避免不了市场分化和企业分化。

本文数据是基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月报表 – 初稿。

]]>
乘联会:2024年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3016.html Thu, 20 Jun 2024 09:12:00 +0000 //www.otias-ub.com/?p=1703016

1.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零售: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1.0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增长11.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07.3万辆,同比增长5.7%。其中5月常规燃油车零售91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增长6%;1-5月常规燃油车零售482万辆,同比下降9%。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平稳,虽然受节假日错月、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但随着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落地实施、北京车展拉动消费热情、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加之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保价回购政策进一步打消用户顾虑,头部企业的重磅产品发布带动产品供给稳定预期,前期市场观望群体的消费热情被激发,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进入相对较好的发展阶段。

今年车市的年初价格战启动早、部分热销车型近20%的降价力度大,从2月春节后延续到4月底的时间跨度大,参与降价的车型接近去年全年的降价车型数量,因此形成消费者暂时对价格的极度观望,加之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偏弱,暂时抑制了春季车市的启动;随着4月末政策执行细则的出台,积蓄的消费购买力在5月有所释放,推动新能源车红5月行情,走势好于乘用车厂商预测团队的预期。新能源车车购税优惠政策6月1日起剔除200公里以下微型电动车等入门车型,因而5月车购税优惠政策退出前的抢上牌因素也促进了新能源市场的持续增量。

5月自主品牌零售98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2%。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7.6%,同比增长7.3个百分点;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6%,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6.6个百分点。5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64%,较去年同期增长9.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5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9万辆,同比下降21%,环比增长8%。5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8.6%,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4.8%,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6.7%,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5月豪华车零售24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19%。5月的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4%,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传统豪华车市场需求并不很强。

出口: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年末强势增长特征,5月海关统计汽车出口56.9万辆,同比增长30%,当月出口金额达到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7%。实现较强的增长。今年1-5月份,汽车整体出口达到245万辆,同比增长27%,汽车出口金额达到4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乘用车厂商统计口径:5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7.8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下降9%;1-5月乘用车累计出口187万辆,同比增长34%。5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4.8%,较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随着南美等市场的恢复,5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31.9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下降7%;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5.8万辆,同比增长5%。

生产:5月乘用车生产199.7万辆,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0.5%。5月乘用车生产较2023年的历史同期高点199万辆高出0.7万辆,创历史新高。5月豪华品牌生产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3%;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24%,环比增长2%;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1%。

批发:5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3.1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3.9%。受市场企稳回暖和出口促进,5月厂商销量较2023年5月历史高点200万高2.8万辆,创历史新高。5月自主车企批发129.8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4%。主流合资车企批发48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增长3%。豪华车批发26万辆,同比下降9%,环比增长5%。

5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总体表现分化,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系厂商总体较强。5月万辆以上销量的乘用车厂商共32家(4月32家,去年同期30家),占整体市场份额95.4%,其中同比增速超100%的有2家,同比增速超10%的有10家,同比负增长的17家。万辆以上批发量的乘用车厂商环比4月正增长的有20家。

库存:由于5月厂商生产相对谨慎,但零售回暖,形成了厂商产量低于批发3万辆,而厂商国内批发低于零售6万辆的去库存走势。厂商与渠道3月加库存,4-5月一般是去库存特征,今年4月因“五一”备库存而稍高,5月的厂商库存稳健调整。

新能源:5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88.1万辆,同比增长31.0%,环比增长9.9%。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9.7万辆,同比增长32.1%,环比增长13.8%。5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0.4万辆,同比增长38.5%,环比增长18.7%。5月新能源车出口9.4万辆,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18.8%。

1) 批发:5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4.2%,较2023年5月34.0%的渗透率提升10.2个百分点。5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9.8%;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2.7%;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8.0%。

5月纯电动批发销量53.1万辆,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14.8%;5月真插混总体销量27.6万辆,同比增长84%,环比增长8%;5月增程式批发9.1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增长27%。5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59%、真插混31%、增程式10%,2023年5月为纯电动71%、真插混22%、增程式6%。2023年全年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69%、真插混23%、增程式8%,增程式有效弥补纯电动的续航焦虑,应该属于纯电动的分支。

5月B级电动车销量19.4万辆,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23%,占纯电动份额36%。纯电动市场的A00+A0级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回落,其中A00级批发销量8.1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5%,占纯电动的15%份额,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A0级批发销量12.7万辆,占纯电动的24%份额,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A级电动车10.9万,占纯电动份额21%,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各级别电动车销量分化,消费升级的态势很好。

5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15个(上月11个),比亚迪宋:82,174辆、比亚迪秦:52,072辆、Model Y:45,359辆、海鸥:35,370辆、比亚迪驱逐舰05:32,883辆、轩逸:28,709辆、Model 3:27,214辆、比亚迪元:25,711辆、瑞虎7:23,789辆、朗逸:22,346辆、比亚迪汉:22,003辆、瑞虎8:21,640辆、博越:20,405辆、锋兰达:20,293辆、帕萨特:20,197辆。其中新能源位列总体乘用车车型销量前5位,燃油车主力车型国内表现不强。

2)零售: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7.0%,较去年同期33%的渗透率提升14个百分点。5月国内零售,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1.2%;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8.4%;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5%。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5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4.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6.3%,小米汽车等品牌拉动新势力份额同比增长3.5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6.4%,同比下降0.5个点。

3)出口:5月新能源车出口9.4万辆,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18.8%。占乘用车出口24.8%,较去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占比新能源出口的78%,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自主新能源出口的61%。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虽然近期受到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但长期看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光明。5月厂商出口方面,比亚迪:37,499辆、特斯拉中国:17,358辆、奇瑞汽车:7,198辆、上汽乘用车:6,487辆、长城汽车:2,905辆、哪吒汽车:2,764辆、吉利汽车:2,501辆、东风本田:2,492辆、上汽通用五菱:2,293辆、小鹏汽车:1,578辆、极星汽车:1,455辆、长安汽车:1,450辆、江苏悦达起亚:1,389辆、智马达汽车:1,022辆。其他车企新能源出口也有一定规模。从自主品牌出口的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监控看,A0级电动车占比近50%,是自主出口绝对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前期在欧洲表现较强,比亚迪在东南亚和南美等市场崛起。除了传统出口车企的靓丽表现,近期新势力出口也逐步增量,海外市场也有数据开始显现。

4)车企:5月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总体走势较强,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赛力斯汽车、理想汽车、长安汽车、零跑汽车等为代表的增程式电动车表现尤其突出。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厂商新能源月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达到16家(环比增加2家,同比增加4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8.6%(上月86.7%,去年同期82.1%)。其中:比亚迪:330,488辆、特斯拉中国:72,573辆、吉利汽车:58,673辆、长安汽车:50,272辆、奇瑞汽车:39,444辆、理想汽车:35,020辆、赛力斯:34,177辆、上汽通用五菱:33,870辆、广汽埃安:30,420辆、长城汽车:24,549辆、蔚来汽车:20,544辆、零跑汽车:18,165辆、东风汽车:14,709辆、上汽大众:12,393辆、小鹏汽车:11,724辆、上汽乘用车:10,026辆。

5)新势力:5月新势力零售份额16.3%,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小米汽车、理想汽车、问界、蔚来汽车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仍较强。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领先,上汽大众与一汽大众合计新能源车批发18,957辆,占据主流合资纯电动45%强份额,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

6)普混:5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7.5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14%。其中广汽丰田:29,941辆、一汽丰田:23,852辆、东风本田:6,616辆、长安福特:5,153辆、广汽本田:3,312辆、东风汽车:1,834辆、吉利汽车:1,666辆、东风日产:1,107辆、广汽乘用车:986辆,混合动力的自主品牌销量逐步提升。

2.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今年6月共有19个工作日,较去年的21个工作日少两天,不利于6月的半年销量冲刺。乘用车市场进入半年收官期,各地方和车企努力冲刺销量业绩的意愿很强烈,新车型交付量伴随制造企业体系能力提升,快速释放产能占领先机,因此6月仍是销量走势较好的月份。

2024年高考人数1,342万,创历史新高,这也将带来高考后的学车热和旅游热,有利于6月的车市持续走强。随着智能新能源车第三空间的体验提升和综合使用成本的稳定预期,今年夏季自驾游火爆程度又将有提升,私车自驾等个性化、低成本出行方式成为更多人选择。

春季新车降价潮结束,北京电动车号牌的5月底发放,以旧换新的更新拉动,共同推动6月购车热度的延续。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需求不同,不是能简单全面替代的,常规燃油车消费的持续低迷是抑制车市全面回暖的重要因素,此次以旧换新等政策合理保证了燃油车消费群体的换购需求,对车市平稳发展意义很大。国家对当前“促进消费、提振内需”的通盘考虑和细节把握日趋清晰和精准,市场“淘汰更新”和“换购更新”的消费潜力将逐步得到释放,有益于未来几个月的车市逐步走强。

从乘用车厂商监控数据来看,2024年1-5月份中国自主品牌车出口在海外当地市场零售同比增长了57%,其中5月自主车出口的海外零售同比增长57%,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的态势。由此判断中国乘用车的6月出口仍会保持良好增势,将推动着6月份总体乘用车的国内外销售总量继续环比有较好的增长。

3.2024年1-4月汽车行业收入3万亿,增8%、利润1428亿,增29%、利润率4.6%

4月份,随着宏观组合政策落实落细、市场需求继续回暖,效果持续显现。2024年1-4月的汽车行业收入30,742亿元,同比增长8%;成本26,882亿元,增长8%;利润1,428亿元,同比增长29%;汽车行业利润率4.6%,相对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5%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属偏低。

2024年1-4月的汽车行业在低基数下的产销较好,但由于竞争压力大,利润主要来源于出口和高端豪华,其它大部分企业盈利下滑剧烈,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巩固。由于燃油车仍有盈利,但市场萎缩较快;新能源车高增长,但亏损较大,两者矛盾较大,增加了企业经营压力。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稳定汽车生产、稳定燃油车消费的总体思路,将保持汽车行业总体形势稳中向好。

4.2024年1-4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4%

2024年1-4月份世界汽车销量达到2,836万辆,世界新能源汽车达到449万辆。2024年1-4月的世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了15.8%,其中纯电动车的渗透率达到10.4%,而插电混动达到5.4%的渗透率。

2024年4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9万辆,同比增长24%,环比下降10%。1-4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车达到436万辆,同比增长22%。其中欧洲新能源乘用车今年1-4月净增量仅有7万辆,同比增速8%;欧洲新能源乘用车4月销量22万辆,增长14%;今年1-4月美国新能源的销量48万辆,增长9%,美国新能源增速放缓。欧美新能源的销量增速放缓值得关注,目前早期尝试者和环保主义者都已经购买了电动汽车,主流消费者对充电基础设施、电池寿命、保险成本的担忧仍较大。在较高利率的金融政策下,即使放开自动驾驶的使用,销量渗透率的提升仍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近期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速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2023年的中国占世界份额64%,2024年1-4月继续保持64%的份额,其中4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达到67%。2023年中国纯电动车份额达到世界62%的水平,2024年1-4月纯电动车份额达到世界的59%,表现相对平稳。中国插电混动在世界市场呈现七成占比,表现出众,其中2023年中国的插混世界份额的69%,2024年1-4月进一步提高到71%的超高水平。

2024年1-4月的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8.2%,同比增长7.2个百分点。欧洲新能源渗透率16.1%(同期16.2%),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9.1%( 同期8.5%),欧美新能源渗透率相较去年同期基本没有变化。

5.2024年4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5.6万辆,同比增长31%

2024年4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5.6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3%;1-4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187.8万辆,出口增速26%。一季度相对前三年的超高增速有所放缓,4月增速回升。今年的主要动力仍来自于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欧美市场的小幅增长以及俄乌危机下的俄罗斯市场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尤其是中国的燃油车出口竞争力提升带来的出口增大。2024年1-4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359亿美元,出口增速21.2%。2024年1-4月汽车出口均价1.9万美元,同比2023年的1.9万美元,仍算基本持平。

2024年4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俄罗斯93,478辆、巴西47,389辆、墨西哥38,997辆、阿联酋31,237辆、比利时27,293辆;4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巴西43,134辆、阿联酋17,560辆、俄罗斯16,902辆、英国7,673辆、比利时7,137辆。

2024年1-4月整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俄罗斯268,779辆、墨西哥148,705辆、巴西106,448辆、比利时95,230辆、阿联酋85,869辆;4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巴西89,709辆、俄罗斯51,132辆、阿联酋38,915辆、墨西哥31,940辆、吉尔吉斯斯坦30,812辆,增量前5国家的的增量贡献度为65%,其中巴西出口贡献巨大。2024年1-4月以色列、澳大利亚、西班牙、泰国、法国等市场下降较大;中亚和俄罗斯市场都表现相对较强。

6.2024年4月中国进口汽车5.1万辆,同比下降17%

中国进口车进口量从2017年的124万辆持续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仅有80万辆。2024年1-4月汽车进口21万辆,同比下降8%,下滑趋势延续。4月进口汽车5.1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3%;4月日本和英国等进口车增量较快。2024年4月进口量最高的日本16,791辆、德国12,507辆、美国9,774辆、斯洛伐克3,699辆、瑞典2,070辆。4月增量最大的是日本5,221辆、美国1,483辆、奥地利882辆、匈牙利830辆、荷兰479辆。2024年1-4月进口车最高的是日本61,853辆、德国48,904辆、美国36,227辆、斯洛伐克19,501辆、英国16,753辆等主力国家;1-4月增量最大的是日本22,875辆、荷兰1,430辆、韩国565辆、比利时219辆。2023年欧洲2.5升以上乘用车对中国出口达到19.6万辆同比增长11%、179亿美元同比增长3%,2024年1-4月达到4.4万辆下降12%、41亿美元下降16%,其中4月进口量0.85万辆,下降46%、4月进口金额8.5亿美元,下降42%。随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强大和健全,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燃油车需求持续萎缩,进口燃油车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

]]>
乘联会:2024年4月皮卡市场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523.html Wed, 19 Jun 2024 07:25:11 +0000 //www.otias-ub.com/?p=1701523 2024年4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4万辆,同比增长4%,环比下降13%,处于近5年的中高位水平。由于去年4月皮卡基数相对正常,因此今年的增速表现较好。今年1-4月的皮卡销量17.3万辆,实现同比增长6%,总体表现不错。

随着皮卡进城放开路权的效果远不如皮卡下乡的效果好,皮卡进城的伪命题凸显。西北、西南、中部地区、东北等皮卡市场持续走强,随着国家促消费的力度增大,限制消费的不合理措施逐步解除,限购城市和限行城市的皮卡需求低迷。由于国际车企的生产不足,供需矛盾大,中国与欧美各国的关系保持良好,中国汽车的海外市场需求暴增,推动2022年以来的中国皮卡出口持续增长,2024年1-4月出口仍呈现同比较强增长态势,其中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大通、江淮汽车等出口表现超强。

今年4月的皮卡生产4.4万辆,同比增长4.2%,皮卡销售同比增长4.4%,4月皮卡出口占销量的42%,成为商用车中最强的出口占比。在房地产低迷的环境压力下,近两年中国皮卡产销依托出口贡献而相对平稳。国内皮卡市场的表现相对平稳,尤其是县乡市场的销量占比同比去年增长较好,有效的抵冲了大城市的市场萎缩。

相对出口的火爆,4月皮卡厂商国内销量同比增长偏弱,主要是去年春季百业复兴的国内高基数的影响。长城汽车持续保持强势皮卡领军,国内外表现均很好。国内皮卡市场的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的表现持续较强。近两年的皮卡出口市场机遇较大,部分皮卡企业抓住出口机遇实现强势增量,上汽大通、长城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的出口规模巨大,出口占部分厂商总量超四成。国内零售市场的传统主力厂商皮卡走势仍是较稳。国内皮卡市场的格局相对稳定,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的皮卡一超三强格局继续保持平稳。国内电动皮卡市场逐步启动,吉利雷达等电动皮卡逐步培育市场,未来预计更多的新能源皮卡产品满足国内外需求。

一、皮卡市场总体分析

1、全国皮卡市场4月走势对比

2024年4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4万辆,同比增长4%,环比下降13%,处于近5年的中高位水平。由于去年4月皮卡基数相对正常,因此今年的增速还是不错的。

今年1-4月皮卡销量17.3万辆,实现同比增长6%,总体表现不错。

2018年皮卡45万销量,增长10%;2019年皮卡累计销量44万辆,同比下降3%;2020年48万,同比增长9%是较强的;2021年皮卡销量55万,同比增长14%,达到近期峰值。

2022年的总体皮卡走势相对较平稳,达到51.3万辆,较2021年下降6%。2023年总体皮卡销量51.3万,同比下降0.1%,皮卡的走势相对较平稳。综合近两年走势,皮卡相对于轻卡等走势仍属较好。

2、历年皮卡市场逐月走势

2024年皮卡批发市场走势比较强,1月开局较强,3月冲刺的高点相对温和,4月4.4万走势较强。2023年相对于历年的春节早,因此2-4月持续高位,今年4月皮卡走势因春节较晚因素影响,应该能在春节后有更好表现。

皮卡属于生产资料车型,由于在春节之前一般购买皮卡相对较少,春节之后的3-12月皮卡销售进入旺季,这也是房地产、工程项目和单位购买的需求增长点。

乘用车的销量代表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以及追求,但是商用车的销量代表了中国小企业、小私营业主的发展状况,只有商用车的需求上来了,基础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乘用车市场才能有恢复的可能。

皮卡市场也是直接反应了小私营业主的发展情况,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皮卡市场,已经成为疫情后汽车市场回暖的先头兵。但随着房地产低迷,第三产业运营压力较大,皮卡市场回暖也艰难。由于海外皮卡出口市场的快速活跃,皮卡市场日益复杂。

随着中年群体的潮玩文化,自驾和郊野游的空间增大,大家更多选择皮卡游玩。

3、皮卡出口表现强

2024年4月的皮卡出口达到1.9万辆,同比表现较好。长城汽车、上汽大通、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和北汽福田等企业出口表现优秀。但近期的商用车出口增速放缓是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

全国皮卡市场2023年累计出口皮卡13.2万辆,增速4%。今年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皮卡总体行业出口表现超强,2024年4月皮卡出口1.9万,行业出口占比继续保持高位。2023年皮卡出口占比皮卡总销量的26%,2024年4月达到31%,较2023年同期出口占比增16个百分点,中国自主皮卡出口提升较好。

二、皮卡市场环境分析

1.郑州官宣皮卡解禁

郑州市宣布自2024年4月15日开始,将取消所有对于轻型多用途货车(皮卡)的禁限行政策,皮卡将在河南正式获得乘用车同等路权。

2.140万人取得C6驾照

202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增“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C6),目前2023年底已取得C6准驾车型驾驶人数量达140万人,更好满足群众驾驶小型旅居挂车出行需求,促进房车旅游新业态发展,更好满足群众驾驶小型旅居挂车出行需求,便利驾驶房车旅游。

三、皮卡市场销售区域特征

1、皮卡市场区域变化

皮卡市场的主力区域在西北、西南为主,西部地区的皮卡需求较大。4月西北地区的皮卡需求表现较强。目前来看,西南、西北地区的皮卡需求占到总体需求的44%左右,成为两大核心市场的需求,其中今年西南市场表现较强。

西部市场近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东部地区回落。虽然经济活跃,但华东、华南地区的皮卡市场并没有大幅的增长。

皮卡还是北方和中西部市场表现相对较强,这也是因为北方和中西部市场经济相对不活跃,主要是靠投资和工程建设为主拉动需求。

私人乘用化皮卡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京津沪的皮卡销量在今年有一定恢复,近期的长城汽车乘用化皮卡值得期待。

2、皮卡销售区域分析

皮卡市场主力销售区域还是在以中小城市和县乡市场为主,但县乡市场春节前的表现相对偏弱。2024年4月中型城市和北京等限购市场表现较好。而县乡市场持续稳定,大城市市场目前来看并没有明显的突破特征。

特大城市的市场逐步处于爆发后的萎缩特征之中,而限购城市市场中,北京市场因牌照紧张而皮卡表现较好。前期表现相对较强的深圳、天津等市场目前属于偏弱的一个状态。重庆、成都表现得相对较强。杭州作为全国地域面积大于北京的大市场,其茶农市场的皮卡需求较好。

四、中国皮卡市场竞争分析

1、皮卡厂商表现分析

 

2023年皮卡市场主力厂商表现较好,长城汽车皮卡保持较强的绝对优势地位,长安汽车4月国外出口市场表现很强,上汽大通和江淮汽车4月平稳走势,江铃汽车、郑州日产等保持强势国内主力地位。

随着皮卡出口市场的暴增,上汽大通、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皮卡快速崛起,形成头部挤压尾部企业销量的特征。

近期传统大集团的皮卡强势厂商都很强,尤其是上汽大通等出口表现突出。长城汽车的皮卡国内外表现都很好,新品上市的活力较强。江铃汽车皮卡的回暖速度较快。相对属于新势力的上汽大通和长安汽车的皮卡表现较好。

2、皮卡厂商国内份额走势

 

2023年国内零售皮卡市场依旧保持1超多强的走势特征,但开始逐步体现分化的趋势。长城汽车的皮卡销量一枝独秀。

今年4月长城皮卡内销份额以50%领先,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等保持较强地位,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近期很多厂商的出口表现较强,因此皮卡市场总体较强。

3、皮卡厂商出口走势

长城汽车皮卡出口历年累计仍是第一,但上汽大通、长安汽车等皮卡出口表现超强。由于上汽集团的出口基础好,自身出口体系强,因而上汽大通的出口增长较强。

近期皮卡等出口增速放缓,出口增长面临海外供给改善和需求减弱的影响较大。

4、皮卡市场销量月度走势

全国皮卡主力城市目前是乌鲁木齐、成都、重庆、武汉、哈尔滨等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大城市需求有一定规模。鄂尔多斯、伊犁、呼伦贝尔等矿业和特色种植业主力地区的皮卡需求也很强。

5、皮卡月度区域走势

2020年以来,伴随国六升级,皮卡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今年皮卡进入市场调整期。根据皮卡市场跟踪,长城汽车占据国内近50%的绝对主导地位,长城汽车在中部黄河地区和华北地区份额突出。

皮卡1超3强的总份额达到85%,其中江铃汽车在西南和长江流域表现较强;郑州日产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很好;江西五十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表现很强。

2024年,增量主要来自西南地区和华北市场。增量主要是工程建筑、市政电力、农林牧渔、批发零售业原有的领域以及高端化、乘用化、越野玩车的这类全新客户。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农民工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工回乡趋势明显,带动小城市和县乡市场恢复。传统主流车企的主力车型表现很强,长城汽车的产品创新效果很好,金刚炮等新品表现突出。

]]>
乘联会:2024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快讯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634.html Tue, 18 Jun 2024 07:52:45 +0000 //www.otias-ub.com/?p=1701634 5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判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平稳,虽然受节假日错月、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但随着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落地实施、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加之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市场观望群体消费热情被激发,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进入相对较好的发展阶段。

近期新能源领军企业的市场优势持续扩大,市场分化加剧。根据初步数据,全国乘用车市场2024年4月新能源批发销量万辆以上的厂商销量,占4月总体新能源乘用车全月销量的86.6%,这些企业的5月预估销量为79万辆,按照上月结构占比预测,5月的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91万辆左右。

综上,根据月度初步数据综合预估,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91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6%。

5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新能源批发销量

]]>
乘联会:2024年4月皮卡厂商批发销量排名快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307.html Thu, 13 Jun 2024 07:19:50 +0000 //www.otias-ub.com/?p=1701307

2024年4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4万辆,同比增长4.4%,环比下降13.1%,处于近5年的中高位水平。由于去年4月皮卡基数相对正常,因此今年的增速较好还是不错的。今年1-4月的皮卡销量17.3万辆,实现同比增长5.1%,总体表现不错。

由于皮卡进城放开路权效果远不如皮卡下乡的效果好,皮卡进城仍属伪命题。西北、西南、中部地区、东北等皮卡市场持续走强。随着国家促消费的力度增大,限制消费的不合理措施在逐步解除,对皮卡是利好,尤其是县乡市场的皮卡销量占比同比去年增长较好,有效的抵冲了大城市的皮卡萎缩,限购城市和限行城市的皮卡需求仍低迷。

由于国际车企的生产不足,供需矛盾大,中国汽车的海外市场需求暴增,推动2022年以来的中国皮卡出口持续增长,2024年1-4月出口仍呈现同比较强增长态势,其中长城、长安、上汽大通、江淮等出口表现超强。4月皮卡出口占销量的42%,成为商用车中最强的出口占比。

长城汽车持续保持强势皮卡强势领军,国内外表现均很好。国内皮卡市场的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的表现持续较强。近两年的皮卡出口市场机遇较大,部分皮卡企业抓住出口机遇实现强势增量,上汽大通、长城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的出口规模巨大,出口占部分厂家总量超4成。

国内零售市场的传统主力厂商皮卡走势仍是较稳。国内皮卡市场的格局相对稳定,长城、江铃、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的皮卡一超三强格局继续保持平稳。国内电动皮卡市场逐步启动,吉利雷达等电动皮卡逐步培育市场,未来预计更多的新能源皮卡产品满足国内外需求。

注:本文数据基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月报表(商用车产销快讯)-终稿

]]>
乘联会:2024年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65.0万辆,新能源预计77.0万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484.html Wed, 12 Jun 2024 06:18:45 +0000 //www.otias-ub.com/?p=1701484 4 月市场回顾

4 月国家层面政策落地时间临近月底,对 4 月车市影响十分有限,4 月车市整体表现较为疲软,消费者观望情绪较为浓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4 月狭义乘用车零售 153.5 万辆,同比 – 5.5%,环比 – 9.2%,弱于一般季节性表现。随着价格的下探、北京车展前后新能源新产品上市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带来的声量提高,新能源市场持续走高,4 月新能源市场零售销量 67.7 万辆,同比增长 29.0%,渗透率 44.1%。

5 月车市展望

4 月末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落地,一定程度使消费者浓重的观望情绪得以松动,有利于前期压抑的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五一” 假期的到来叠加假期各地方车展吸引消费者关注,市场热度回升,展温及销量均有所增长。但节后车市快速回落,低于往年同期,五月车市恢复乏力。

一、厂商销售动向

最新调研结果显示,零售量占总市场八成以上的头部厂商,本月零售目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微降 5% 左右,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 165.0 万辆左右,同比 – 5.3%。由于上半月市场热度明显低于往年同期,“五一” 之后终端人气回落,各厂商纷纷出台加码促销,据调研结果显示,5 月中旬乘用车市场终端折扣 – 22.2%,相较 4 月底,总体市场价格仍在下探。新能源市场相对稳健,5 月全月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 77.0 万,环比 4 月增长 13.7%,渗透率预计为 46.6%,再创新高。

二、周度走势推算

今年 “五一” 调休节奏与去年不同,五天假期完整落在了五月初,终端交车节奏相对去年同期有所后移,5 月第一周日均零售 4.66 万辆,同比 – 8.8%,环比 27.6%。“五一”节后终端进店客流及集客均有较大幅度下滑,日均零售 4.86 万辆,相较第一周并无明显增长,同比去年 2.2%,环比上月 7.4%,终端热度不高。第三周消费者观望情绪有所松动,市场加速恢复,预计日均零售 5.38 万辆,同比 9.0%,环比上月 – 20.4%。第四周日均零售预计为 7.47 万辆,同比 – 17.1%,环比 – 1.0%,与上月底基本持平。综合估算 5 月零售可达到 165 万辆。

三、5 月车市恢复乏力

4 月底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了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自 “五一” 起各地方也开始加紧落实国家报废更新政策,各地报废更新细则基本与国家标准一致,部分如广东、广西、湖南等省份在国家报废更新补贴的基础上,另外提供了置换更新补贴,以期进一步拉动汽车市场。但由于报废到购买新车需要一定时间,政策的影响仍暂未体现。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也早于去年发布。5 月 15 日,五部门也正式下发关于开展 2024 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并公布了第一批下乡车型目录,从政策端对车市形成了稳定支撑。终端调研结果显示,“五一”节后终端人气下滑明显,其中燃油车和新能源热度分化显著。各传统厂商 “五一” 中上旬普遍表现不及预期,陆续于节后出台促销政策,燃油车市场价格进一步下探,预计 5 月底有所恢复。新能源市场稳定发力,对 5 月车市构成有力支撑。

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 165.0 万辆左右,同比去年 – 5.3%,环比上月增长 7.5%,新能源零售预计 77.0 万辆左右,环比增长 13.7%,同比增长 32.7%,渗透率预计进一步提升至 46.7%。

]]>
乘联会:2024年4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291.html Mon, 10 Jun 2024 09:18:05 +0000 //www.otias-ub.com/?p=1701291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4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53.2万辆,同比下降5.7%,环比下降9.4%;1-4月份累计销量636.4万辆,同比增长8.0%。

4月分析:4月因国内车市价格调整新闻频出,导致消费者观望气氛浓重,整体乘用车零售量出现环比下行的行情。一方面是新能源车的新车价格战,虽然带来一定增量,但持续力不强,内部分化也特别严重;另一方面是燃油车市场已经没有了持续降价的空间,燃油车市场被新能源车加速侵蚀。用户在两厢观望,进一步抑制了整体乘用车销量的提升。

本文数据是基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月报表-初稿。

]]>
乘联会:2024年4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4%创历史新高 自主品牌已达66.8%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6468.html Wed, 15 May 2024 13:11:31 +0000 //www.otias-ub.com/?p=1696468 近日消息,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零售市场的渗透率达到43.7%,较去年同期的32%提升了12个百分点。

在各类品牌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表现不一。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达到66.8%;豪华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2.6%;而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相对较低,仅为7.5%。

4月份,传统汽车的零售量同比下降了22%,而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量同比上升了28%,这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国家针对汽车行业出台了多项政策指引,目的是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市场。

随着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的推出和逐步实施,商务部组织了全国范围的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也开展了相应的配套促销活动。

许多地区通过中央财政安排的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以旧换新,这些政策与企业的促销活动共同推动了“五一”期间车市的良好发展。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占据57.5%份额 同比增长11%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6297.html Mon, 13 May 2024 12:59:14 +0000 //www.otias-ub.com/?p=1696297

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4月份中国汽车市场的自主品牌份额已经攀升至57.5%。在4月的销量中,自主品牌汽车共售出88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相比之下,主流合资品牌的零售量下降至45万辆,同比下降26%,而豪华品牌的零售量为20万辆,同比减少了12%。

从国别品牌来看,德国品牌在4月的零售份额为1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个百分点。日本品牌占据了15.2%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3.6个百分点。美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为5.9%,也下滑了2.6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占据了64%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了2.0个百分点。而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市场份额仅为4.3%,同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不断壮大,自主品牌在这一领域的增量显著,特别是一些传统车企如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安和长城等,它们的品牌份额明显提升,展现出了在转型升级方面的卓越表现。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Q1中国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达到47万台 同比增长40%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5054.html Sun, 05 May 2024 13:44:52 +0000 //www.otias-ub.com/?p=1695054

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3月,中国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达到了47万台,同比增长了40%。这一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燃油车的国际性价比提升以及新能源车出口量的激增。

在众多品牌中,比亚迪、上汽、吉利和长城等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近期的海外销量上尤为亮眼。

2024年1-3月,比亚迪累计出口了47238辆,超过了上汽(31018辆)和吉利(13384辆)的总和。

其他进入前10名的品牌包括长城(5177辆)、合众新能源(2927辆)、小鹏(1432辆)、广汽(1348辆)、奇瑞(1052辆)、塞力斯(914辆)和长安(870辆)。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3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82万辆 同比增长33%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3190.html Wed, 03 Apr 2024 09:29:15 +0000 //www.otias-ub.com/?p=1683190 近日消息,乘联会发布了2024年3月的新能源车销量排名。

数据显示,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82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84%。

乘联会指出,近期新能源领军企业市场优势不断扩大,市场分化也日益明显。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的统计,2024年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上有9家厂商的新能源销量超过了10万辆,占据了总体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76.5%。

在3月的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名中,比亚迪以30.16万台的销量位居榜首,特斯拉以8.91万台紧随其后,长安汽车以5.29万台排名第三。

比亚迪和特斯拉的所有车型均为新能源车,因此占据了新能源榜单的主要份额。

相比之下,长安、吉利等品牌除了新能源车型外,还有传统燃油车型在售,这反映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转型进程和受欢迎程度方面的不同。

同时,由于传统车企基本上都在混动和纯电市场有所布局,并且有多个品牌参与,因此部分传统车企在销量数据上超过了新势力品牌车企。

在排名上,位居前列的车企通常拥有明星车型的支持,也有一些采用了“广撒网”的策略。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2月全球汽车销量为598万台 同比下降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2910.html Mon, 01 Apr 2024 11:32:23 +0000 //www.otias-ub.com/?p=1682910 近日消息,乘联会崔东树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在全球占据着重要地位,1~2月份中国汽车销量达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据了解,2024年2月全球汽车销量为598万台,同比下降7%,环比1月下降10%。

与2018年相比,2024年2月销量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历年中位水平,1-2月销量达1265万台,同比增长3%。

在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整体表现强劲,其中比亚迪、奇瑞、长安、上汽等自主品牌尤为突出。

然而,除了特斯拉外,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普遍下降,丰田集团下降1.7个百分点,而大众仅微增0.4%。

而韩国现代汽车的表现相对稳定,略有下降0.5%。尽管在亚洲其他市场表现良好,但在中国市场却显得相对薄弱。

德国奔驰、宝马集团的表现稳定,而传统豪华车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有所改善,尤其在今年年初,豪车市场呈现出低基数高增长的态势。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1月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海外零售约3.3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9288.html Fri, 08 Mar 2024 11:35:56 +0000 //www.otias-ub.com/?p=1679288 近日消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撰文《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海外部分数据跟踪》。

数据显示,2024年1月,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海外零售3.3万台左右,其中比亚迪一家就占到1.69万辆,占比超过一半。

前五名还有上汽集团(8575辆)、吉利集团(2857辆)、哪吒汽车(2052辆)、长城汽车(1367辆)。

崔东树表示,我国自主品牌出口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就是进入了新能源发展的机遇期,以新能源为主的自主品牌出口与燃油车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他看来,在燃油车方面,我们技术相当于欧美国家的产品仍明显处于落后的状态,而新能源技术我们明显处于相对先进的状态,因此中国新能源出口有较大的空间。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乡镇市场A00级车的销售比例在整个县乡市场中目前占到36%左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9277.html Fri, 08 Mar 2024 11:20:40 +0000 //www.otias-ub.com/?p=1679277 近日消息,乘联会撰文指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是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动的工作,成效显著。

A00级电动车具有购置成本低、使用成本低、维护保养成本低的巨大优势。

A00级乘用车从本世纪初占比曾达到近20%逐步萎缩到不足1%,随后纯电动A00级车的推出复兴了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其中县乡市场对经济型电动车需求巨大。

乡镇市场A00级车的销售比例在整个县乡市场中目前占到36%左右,A0级占到32%左右,总体上讲远高于城市市场的小微型电动车占比。

农村市场小微型电动车占比比较高,体现了农村目前总体购买力相对不强,从电动三轮和两轮摩托车市场升级的潜能巨大,部分消费者个人代步出行的刚性需求较强。

随着国家努力推动充电桩下乡,农村电动车充电问题逐步改善,新能源车在农村的销量会进一步增长。

有网友表示,大多数老年代步车都是四轮电动车,本质上跟现在热卖的新能源汽车没啥两样,不用上牌,还不需要驾照,是马路上的一大隐患。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2月特斯拉销量60365辆 同比下降18.9%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8681.html Tue, 05 Mar 2024 11:58:49 +0000 //www.otias-ub.com/?p=1678681 近日消息,从乘联会刚刚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特斯拉中国2月批发销量为60365辆。

与去年同期的74402辆相比,下滑18.9%,与上月的71447辆相比,下滑了15.5%。

据悉,2023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180.86万辆,同比增长38%,正好达到年了初设定的180万辆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24开年国产新能源品牌激烈的“价格战”,特斯拉也对其价格进行了调整。

近日,特斯拉宣布,将为Model 3和Model Y后轮驱动版车型提供限时保险补贴,并全系车型提供指定车漆福利。

其中,保险补贴为8000元,车漆最高优惠可达1万元。

按照特斯拉的说法,公司目前正处于两个主要增长浪潮之间:第一个增长浪潮始于Model 3/Y平台的全球扩张,而下一个增长浪潮将由下一代汽车平台的全球扩张引发。

特斯拉表示,在研发下一代汽车之际,2024年的销量增速将“明显下降”。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2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45万辆 同比下降9%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8683.html Tue, 05 Mar 2024 11:58:41 +0000 //www.otias-ub.com/?p=1678683 近日消息,乘联会公布了《2024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快讯》。

数据显示,2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45万辆,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34%。

分析认为,由于春节假期前后的汽车消费较淡因素的影响,可以预计 2月车市销量将会处于年内绝对谷底期。

其中,比亚迪121748辆继续保持第一,并遥遥领先。特斯拉以60365辆位居第二。吉利、五菱分列三四名,销量均突破3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塞力斯(主要是问界汽车)杀入前五,2月销量28062辆。

前十名还有:长安(23000)、理想(20251)、埃安(16676)、长城(12253)、上汽大众(8303)。

近期新能源领军企业的市场优势持续扩大,市场分化加剧,随着新一轮降价促销大幕的拉开,中国汽车市场有望迎来新格局。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1月世界汽车销量达到671万台 中国份额达66%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8587.html Mon, 04 Mar 2024 11:50:40 +0000 //www.otias-ub.com/?p=1678587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通过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称,2024年1月份(世界)汽车销量达到671万台,新能源汽车达到106万台,燃油车销量总占比相对下降。2024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世界新能源66%的表现较强。2024年1月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超强,在东南亚和欧洲市场表现很好,这也是中国产业链强大,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和出口的双增长。

2023年1-12月份,世界汽车销量8901万台,其中新能车汽车销量1429万台,燃油车销量总占比相对下降。

中国新能源车2023年1-12月的销量887万台,继续大幅超越欧洲和北美洲的销量,优势明显。

世界燃油车销售比例2024年1月达到世界汽车比例为78.1%,比2023年又明显下降了0.2个百分点的水平,而广义新能源车达到了22%的水平表现是相对较强的一个状态。

2024年1月纯电动车的占比达到10.1%,而插电混动是达到5.6%的汽车比例,而混合动力是6.2%,油电混动的占比提升。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预计2024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8万辆 暴降43%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7382.html Fri, 23 Feb 2024 12:07:13 +0000 //www.otias-ub.com/?p=1677382 近日消息,乘联会预计,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115.0万辆左右,环比-43.5%,呈常规季节性走势。

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38.0万辆左右,环比-43.0%,渗透率约33.0%。

分析称,2024年春节时间为2月中旬,2月仅有18天的工作日,受春节车市淡季及灵活休假影响,很多企业都会在春节前后多休假,今年2月的乘用车有效产销时间显著低于去年同期。

不同于去年的逐月环比递增,今年的2月为全年车市销量最低点,恢复至历史常规季节性走势。

今年春节时间较长,返乡人员规模较大,随着春节后的复工,节后市场将持续恢复,稳步回温。

受春节长途出行及长江流域寒潮影响,新能源的续航及补能问题被更多的消费者关注,一定程度影响了消费者购买信心。

新能源头部厂商的新一轮价格战已然拉开帷幕。龙年伊始,经济型插混市场率先价格下探,10万以下汽车市场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随后多品牌迅速跟进,针对各自车型推出了力度不同的优惠措施。

新一波价格战愈演愈烈,市场观望情绪加重,短期内不利于终端需求的释放。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3年中国汽车进口79.9万台 同比降10%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5147.html Mon, 05 Feb 2024 11:10:46 +0000 //www.otias-ub.com/?p=1675147 近日消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今日发文表示:2023年我国汽车进口79.9万台,同比降10%,但近期汽车进口逐步回暖,4季度创出今年进口新高。

其中,进口车增长主要靠豪华车的增长,豪华车占比大幅增长。

从增速上看,奔驰和宝马、奥迪、路虎的表现总体较强,而雷克萨斯和沃尔沃的近期表现偏弱。

详细来看,宝马2023年共卖出进口汽车18.7231万台,增速23%;奔驰2023年共卖出进口汽车17.4273万台,增速11%;奥迪2023年共卖出进口汽车6.2212万台,增速41%。

此外,路虎2023年也卖出了5.335万台进口汽车,增速最快,达到了43%。

崔东树表示:进口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仍然是乘用车的消费升级,因此相对于普通燃油车,豪华车与进口车的走势总体是很好的,但电动化转型改变了燃油车需求,因此进口燃油车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

而超豪华车的进口总体强势,过去几年持续增长,2023年出现下滑。

未来,还是要未雨绸缪建立更多的进口模式,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收入超10万亿 单车收入33.5万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4244.html Sun, 28 Jan 2024 13:53:15 +0000 //www.otias-ub.com/?p=1674244 近日消息,乘联会崔东树在公众号撰文称,2023年1-12月的汽车行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0976亿元,同比增12%。

汽车成本87627亿元,增13%;利润5086亿元,同比增5.9%;汽车行业利润率5.0%。

数据还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行业产业链的总体单车收入33.5万元,单车成本29.1万元,单车利润1.69万元,单车税费2.74万元。

分析认为,随着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下行(生产价格指数),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车企利润总体稍有改善。但相对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5.8%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

崔东树指出,由于燃油车盈利,但萎缩较快;新能源车高增长,但亏损较大,矛盾压力较大。

自 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