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报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at, 17 May 2025 04:52:1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阿里巴巴:2025年Q1减持小鹏汽车308万股,降幅8.1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57323.html Sat, 17 May 2025 04:52:15 +0000 //www.otias-ub.com/?p=1757323 近日消息,今日,阿里巴巴一季度13F持仓文件披露,其于2025年第一季度减持小鹏汽车308万股,减持幅度达8.13%。

据悉,阿里巴巴目前共持有4只股票。小鹏汽车位列第一,持仓约3487万股,持仓市值约7.2亿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82.4%。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阿里巴巴已多次减持小鹏汽车股票。如2024年12月曾出售2500万股小鹏汽车的股权,总价值约3.91亿美元。而今年3月旗下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也进行过减持。

此外,在2024年3月,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阿里巴巴旗下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出售3300万份小鹏汽车ADS,总价值约3.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61亿元)。

据小鹏汽车3月18日发布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小鹏汽车总营收为408.7亿元,较上年增长33.2%;净亏损为55.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94.4亿元;全年毛利率为14.3%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官方近日还发布了旗下全新一代小鹏P7的官图。官方表示“这不是一款概念车,我们只是把它从未来带到了现实”。

阿里巴巴一季度再减持308万股小鹏汽车 此前已多次减持

 

自 快科技
]]>
京东集团:2025年Q1总收入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 //www.otias-ub.com/archives/1755688.html Tue, 13 May 2025 13:24:58 +0000 //www.otias-ub.com/?p=1755688 5月13日,京东集团今日公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人民币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商品收入为人民币2,423亿元,同比增长16.2%;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88亿元,同比增长14.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情绪的提振以及京东供应链能力和用户体验的不断优化。

图片描述

经营利润方面,京东集团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05亿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77亿元增长了36.8%。经营利润率为3.5%,较去年同期的3.0%有所提升。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1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3.9%。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集团实现了人民币109亿元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1亿元增长了52.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8亿元,净利润率为4.2%。

在现金流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京东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总计人民币2,03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414亿元有所减少。

京东零售业务在第一季度表现强劲,收入达到人民币2,638亿元,同比增长16.3%。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28亿元,经营利润率为4.9%。京东物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70亿元,同比增长11.5%,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45亿元,经营利润率为0.3%。新业务方面,收入为人民币58亿元,同比增长18.1%,但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3.27亿元,经营亏损率为23.1%。

在业务亮点方面,京东集团与小米等品牌深化战略合作,推出多款新品,并宣布出口转内销计划,目标采购不低于人民币2,000亿元的出口转内销商品。京东外卖业务也在2025年2月正式推出,短期内取得了显著进展。京东健康在医药和健康管理服务方面也取得了多项进展。

此外,京东集团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给兼职骑手。截至2025年3月31日,京东生态系统下的人员总数约为70万名,过去12个月人力资源总支出为人民币1,288亿元。

自 凤凰网科技
]]>
比亚迪:2024年比亚迪销量427万辆 营收7771亿元 净利润突破400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755290.html Sun, 11 May 2025 14:55:43 +0000 //www.otias-ub.com/?p=1755290 又到了全球汽车界“放榜”时刻!就像期末要查成绩一样,随着国内外各大主流车企财报出炉,它们的“成绩单”也被曝光。刚刚过去的一年,对全球汽车产业来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新能源汽车狂飙突进的同时,局部市场却遭遇瓶颈,同时伴随着激烈的价格肉搏战。传统燃油车“腹背受敌”,部分区域虽有坚守,但整体结构性下滑已成定局。

在这场关乎生死与未来的年度“大考”中,中外主流车企究竟表现如何?谁顶住了重重压力,稳住了阵脚?谁又开始掉队呢?

中外车企“冰火两重天”

2024 年,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以及价格战双重夹击下,全球主流车企的运营状况呈现出分化格局。

跨国巨头普遍承压,深陷转型阵痛。除了表现相对稳健的 Stellantis,其他国外主流车企几乎都遭遇到销量下滑。

其中,欧洲车企集体失速,日韩车企却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背离”——销量和利润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与传统巨头在转型中深陷泥沼相比,中国车企交出了一份不错的年度答卷。

2024 年,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再次悄然改写——历史上首次,有两家中国品牌挺进全球车企销量前十榜单。

其中,比亚迪继续刷新行业纪录,年销量达到 427 万辆,强势跻身全球第五;营收飙升 41.2% 到 7771 亿元,净利润更是突破 400 亿;吉利集团则凭借 333 万辆的年销量,历史性地首次进入全球车企销量前十,营收也首次突破 2400 亿元。

除了营收和净利润这些“明面”上的成绩,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说,大部分制造业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 40%-60% 就算正常范围。但汽车行业因为产业链更长,还涉及到金融服务(比如买车贷款、租赁等),它们的负债率普遍更高。

根据各上市公司财报及招股书统计了 10 家国外及 4 家国内主流车企发现,这些车企 2024 年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 60%,部分车企甚至超 80%。在国外车企中,福特以 84.27% 居首,通用汽车为 76.55%,大众汽车为 68.92%。在国内车企中,奇瑞(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最高,为 88.64%,蔚来为 87.45%,比亚迪为 74.64%。

仅仅看负债率还不够,深入剖析负债结构,才能看清企业的真实底色。

企业负债大致可分为两类:无息负债和有息负债。其中,无息负债指的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产生的经营性负债,没有利息成本,如尚未到期的供应商货款、即将支付的员工薪酬、税费等,属于良性健康负债;而有息负债则是指企业需要付利息的负债,一般包括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以及在资本市场发行的债券。一旦企业经营不善,这些负债就会让企业陷入债务危机。

然而,有一个“反直觉”的现象:那些全球汽车巨头,虽然营收、销量都不少,但他们对“有息负债”的依赖程度却更高。比如,截至 2024 年底,丰田有息负债高达约 1.87 万亿元,占它总负债的 68%;福特也不例外,有息负债约 1.1 万亿元,占总负债的 66%。

反观国内主流车企,它们的“有息负债”相对低很多。吉利控股的有息负债约 860 亿元,占总负债的 17%;奇瑞和长城更低,有息负债分别约 211 亿元 和 168 亿元,在各自总负债里都只占 12%;比亚迪只有约 286 亿元有息负债,只占总负债里的 5%,在国内外主流车企中有息负债占比处于最低水平之一。

事实上,随着比亚迪在近几年快速发展规模上量,行业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其中不乏有些许质疑的声音。但从其负债结构来看,目前比亚迪的经营仍然非常稳健,其产生负债更多来自无息的经营性负债,偿债压力和行业相比明显较小。

为了未来而“烧钱”

此外,在企业内部,应付账款 (未到期的供应商货款)是衡量其健康运营的另一重要指标。通过应付账款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可判断其合理性:比例越低,企业未到期支付供应商货款的比例越低。

可以看到,在披露了这一数据的国内车企中,比亚迪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也是最低的,仅为 31%。在付款周期方面,据 Wind 数据,截至 2024 年末,比亚迪与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是 127 天,同样为业内最短之一。

总体来看,汽车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在制造业中偏高,但从已披露 2025 年一季报的国内车企来看,我们看到了一个积极信号:国内头部车企的资产负债率呈现加速下降趋势。其中,比亚迪一季度的资产负债率降至 70.7%,半年里下降了接近七个百分点。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需要天文数字般的资金投入。在这种背景下,适度的、结构健康的负债,是推动企业创新和扩张的必要“燃料”。

2024 年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改写,其底层逻辑不再是体量“大”与“小”之争,而是关于速度、关于效率的“快”与“慢”之战。

如今,中国车企利用“换道超车”,阶段性地取得了“快”的优势,多家龙头企业销量和利润都取得了大幅增长。国际主流车企虽然当下处于转型深水区,但全球市场依然广阔,关键在于加速组织、流程的再造,利用中国技术和经验,把当下的“慢”转化为未来的“快”。

这场决定行业未来的竞速,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

自 GeekPark极客公园
]]>
宝马集团财报:2025年Q1营收337.58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26.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55283.html Sun, 11 May 2025 14:55:32 +0000 //www.otias-ub.com/?p=1755283 宝马集团日前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宝马一季度营收337.58亿欧元,同比下降7.8%(经汇率调整后降幅为8.7%),其中汽车业务收入292.11亿欧元,同比下降5.6%。

税前利润(EBT)为31.13亿欧元,同比下滑25.2%,集团净利润为21.73亿欧元,同比下降26.4%。

销量层面,今年一季度,宝马集团向全球客户交付586,117辆汽车(同比下降1.4%),其中电动化车型为109513辆,占比达到26.9%,同比增长32.4%。

但在中国这个最大的单一市场,宝马一季度销量为15.52万辆,同比下降17.2%,是宝马全球销量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在中国市场已经呈现出连续下跌的局面,代表着愿意选择宝马豪华品牌的国人用户正在持续流失。

宝马集团此前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宝马中国区2024年销量71.52万辆,同比下滑13.4%,同样为宝马销量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自 快科技
]]>
丰田汽车:2026财年利润预计下滑20%至3.8万亿日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54964.html Thu, 08 May 2025 14:56:53 +0000 //www.otias-ub.com/?p=1754964 近日消息,当地时间本周四,丰田汽车表示,受美元疲软以及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双重影响,预计在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中,其利润将下滑超20%

丰田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本财年利润下滑的原因包括日元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关税政策的影响。

丰田预计,本财年其营业利润将降至3.8万亿日元(约合1913.76亿元人民币),相较于刚刚结束的财年下降1万亿日元(约合503.62亿元人民币)

其中美元贬值预计将使其利润减少7450亿日元,此外丰田还预计,仅在4月和5月期间,关税政策就将使其损失1800亿日元。

截至今年3月的三个月内,丰田的营业利润仅微幅增长0.3%,也即1.12 万亿日元。

与其他在美经营的全球汽车制造商一样,如果丰田决定进一步扩大其在美国的生产基地,可能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需要增加投资的压力。

此外,它面临的风险还包括因消费者信心下降而遭受更广泛的冲击,尤其是在美国市场,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信心下滑,进而影响汽车销量

自 快科技
]]>
高通财报:2013年Q2高通总收入61.2亿美元 净利润20.7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944.html Thu, 25 Apr 2013 15:02:12 +0000 //www.otias-ub.com/?p=107944 智能手机市场最近两年发展极为迅猛,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老大,高通自然也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今天发布的2013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高通在收入、利润、出货量方面取得全面丰收,市场领头羊地位不可撼动。

2013第二财季,高通总收入达到61.2亿美元,净利润达20.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和17%,第二季度高通总共出货1亿7300万片移动芯片,出货量,净利润,总收入都稳居行业第一。高通预测下一季度出货量将基本维持现有水平,但收入和利润都将上涨至少25%和14%。就目前情况来看,市面上各款中高端安卓和Windows Phone手机基本都使用高通芯片,高通想要达成这样的盈利目标似乎完全不成问题。

文章来自:爱活网

]]>
阿尔卡特朗讯:2011年Q3阿尔卡特朗讯净利润2.67亿美元 同比增67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922.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7922.html#comments Fri, 04 Nov 2011 06:02:11 +0000 //www.otias-ub.com/?p=17922 2011年11月4日下午消息,阿尔卡特朗讯(简称“阿朗”)刚刚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期内实现营收38亿欧元(约合53亿美元),同比下跌6.8%;净利润1.94亿欧元(约合2.6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500万欧元,同比增长6.76倍。

在第三财季收入未达预期后,阿朗今天下调了全年利润率预期,并扩大了成本压缩的规模。

阿朗宣布,将全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从之前5%以上下调至约4%。该公司第三财季实现销售收入38亿欧元(约合53亿美元),同比下滑6.8%,未达分析师40亿欧元的平均预期。

阿朗还计划将2012年的成本压缩计划扩大5亿欧元。在阿尔卡特和朗讯2006年合并成立阿朗后的3年半时间内,该公司亏损近100亿欧元。该公司CEO韦华恩(Ben Verwaayen)制定的3年复兴计划也已经接近尾声。为了重建公司,他已经出售了多项资产。

阿朗第三财季实现净利润1.94亿欧元(约合2.6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500万欧元。分析师此前平均预计该公司净利润为5720万欧元。

在电信设备领域,阿朗不仅要与爱立信等老对手竞争,还要应对华为(微博)和中兴等中国企业的挑战。与此同时,尽管苹果iPhone等设备的普及推动了移动数据消费量,但移动运营商的整合也可能会降低网络开支。

作为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厂商,爱立信也在剥离资产,该公司上月同意将所持的索尼爱立信半数股份作价15亿美元出售给索尼。

阿朗股价昨天在巴黎证券交易所报收于2.01欧元,上涨6.1%。该股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7.8%,市值约为47亿欧元

]]>
//www.otias-ub.com/archives/17922.html/feed 2
EA财报:2011年Q2 EA净亏损3.40亿美元 盘后跌幅超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552.html Wed, 26 Oct 2011 14:29:46 +0000 //www.otias-ub.com/?p=17552 北京时间10月28日凌晨消息,EA今天发布了2012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报告显示,EA第二财季营收为7.15亿美元,经调整后为10.3亿美元;EA第二财季净亏损为3.4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净亏损2.01亿美元有所扩大。EA第二财季业绩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但盘后股价下跌4%以上。

在截至9月30日的这一财季,EA净亏损为3.40亿美元,每股亏损1.03美元,这一业绩不及去年同期。2011财年第二财季,EA净亏损为2.01亿美元,每股亏损61美分。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EA第二财季净利润为1700万美元,每股收益5美分,这一业绩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EA第二财季每股亏损为5美分。

EA第二财季净营收为7.1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31亿美元。经游戏销售递延数据调整后,EA第二财季营收为10.3亿美元,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EA第二财季营收为9.648亿美元。

EA预计,在截至12月31日的2012财年第三财季,EA调整后营收为15.5亿美元到16.5亿美元,符合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6亿美元;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EA第三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为85美分到95美分。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EA第三财季每股收益为94美分。

当日,EA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上涨0.11美元,报收于24.50美元,涨幅为0.45%。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6:43(北京时间28日4:43)为止的盘后交易中,EA股价下跌0.99美元,至23.51美元,涨幅为4.04%。过去52周,EA最高价为25.28美元,最低价为14.67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