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云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25 Sep 2023 16:46:5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Omdia:IT 在公有云服务商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7452.html Thu, 28 Sep 2023 06:25:47 +0000 //www.otias-ub.com/?p=1647452

要点

Omdia最近对全球技术领导者的调研显示:IT 在公有云服务商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同时存储和服务器的支出有所下降。

想知道哪些公有云服务商让我们的受访者每年花费超过100万美元吗?

关于”是谁在负责技术支出”方面,这种喜忧参半的局面正在产生一些有趣的洞见,尤其是在云计算方面。

在花费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中,Azure在云计算领域领先。使用这一指标可以展示真正的多云战略的应用情况,因为每年超过100万美元的支出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项重大投资,这种支出规模将被CIO和CFO所关注。调查发现,根据这一指标,Azure是最受欢迎的云提供商,有27%的受访者使用,其次是AWS,占比为26%,Oracle排名第三,占比为16%。详见图表12。

Azure和AWS的组合是最受企业欢迎的,具有战略意义。在融资影响方面,近16%的受访者同时使用AWS和Azure。这表明,多云状态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而是取决于具体的衡量标准。然而,Omdia认为,有16%的组织每年在AWS和Azure上的支出超过100万美元,多云已经成为战略性决策。到2024年,这一比例可能超过30%。 

Omdia对 IT支出的分析提供了云计算支出增加的证据。我们的分析显示,与对服务器和存储的支出相比,云计算支出在IT预算的占比有所增加。2017年全球范围内,云计算占IT预算基础设施部分的26%,而服务器和存储占17%。到2022年,云计算的比例增加到近33%,而服务器和存储的支出略微下降至16.5%。

]]>
IDC:2022年中国公有云云工作负载安全市场规模1.0亿美元 同比增长18.4%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9745.html Tue, 01 Aug 2023 06:44:48 +0000 //www.otias-ub.com/?p=1629745

2022年,全球众多企业需要努力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干扰,导致企业将更多资源转向战略执行,以确保他们在过去、当前和未来的云投资中获得最大回报。中国公有云、私有云市场的持续发展为云工作负载安全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场景,技术提供商也在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和市场战略调整,试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客户资源。

IDC20237月正式发布了两份针对云工作负载安全市场份额研究报告,即:《中国公有云云工作负载安全市场份额,2022:伴云而生,随云而动》(# CHC50359523)和《中国私有云云工作负载安全市场份额,2022:合规为根基,技术为骨干》(# CHC50930823)。报告分别针对2022年中国公有云和私有云工作负载安全市场的规模、增长速度、主要玩家、市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研究。

中国公有云云工作负载安全市场

2022年市场规模1.0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市场份额详见下图:

中国私有云云工作负载安全市场

2022年市场规模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市场份额详见下图:

IDC认为,技术服务商应重点关注如下趋势:

  • 云工作负载安全应具备安全闭环能力。云工作负载安全产品需要从事前资产梳理、规避风险,事中监控威胁、实时告警,事后溯源分析、知识积累等方面实现安全闭环,帮助云上租户构建坚固的终端防线。
  • 多云、混合云工作负载安全的统一管理能力。企业希望通过单一的管理控制平台对多云、混合云环境下的所有工作负载进行统一管理,降低安全运维复杂性,提升资产管理的统一性和安全策略的一致性。
  • 安全左移和容器安全已经成为热点,无服务器(serverless)受到关注。容器和Kubernetes的发展将带来一些独特的安全挑战,现代应用开发需要有能力在应用的开发、部署和运行期间,持续保障应用安全、漏洞评估和配置检查。同时,伴随容器和serverless被大量使用,原本以代理程序为中心的插桩模式不再能适应所有的业务环境,无代理和平行容器的部署模式开始快速发展。
  • 云工作负载安全正在融入更多安全能力,CNAPP成为重点发展方向。融合了CWPPCSPM等综合能力的CNAPP将整合多种云安全能力,通过统一且紧密集成的安全和合规功能,提供云原生应用程序从开发到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
  • 安全服务的重要性正在提升。对于公有云上的租户,尤其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企业而言,需要借助公有云上的SaaS服务实现对云工作负载的统一安全防护,并在遭受网络威胁时由云端网络安全专家协助响应处置。对于私有云上的重点行业企业,则需要依靠自建的网络安全运营团队,或者专业网络安全厂商的服务团队进行全方位安全运营,并对重点时期或重要事件的安全保障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撑。

IDC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研究经理赵卫京表示,由于中国云计算市场发展的独特性,公有云厂商与专业安全厂商分别展现出各自的技术和服务优势。国内的头部公有云厂商仍然在公有云云工作负载安全市场占据着绝对的领先地位;私有云市场的主要玩家则是以专业网络安全厂商为主,其在深耕各自优势行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更广阔的市场覆盖,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层面,云原生应用保护平台(CNAPP)、无代理模式、容器安全均成为厂商重点战略规划。

]]>
IDC:2022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88.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2284.html Wed, 26 Apr 2023 03:58:52 +0000 //www.otias-ub.com/?p=1592284

国际数据公司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88.4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速15.7%,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31.8%。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2下半年同比增长19.0%,与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速(42.9%)相比下滑23.9%,与2022上半年同比增速(30.6%)相比下滑11.6%,增速明显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元市场份额调研数据受到汇率波动影响较大。受到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2022下半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明显高于2021下半年,部分中国云服务商美元同比增速下行压力更加明显。

2022下半年,持续三年的疫情深刻影响着整体IT市场环境的发展,公有云市场企业用户不稳定因素增加,上游企业预算缩减与建设周期的持续延长对公有云市场发展造成一定阻碍,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长稳中有降。具体表现如下:

企业对公有云市场的投入放缓:

2022下半年,三年的疫情冲击对企业用户在公有云的投入上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企业认可公有云在企业降本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公有云存量业务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企业在新增需求的决策和建设周期普遍延长,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有云整体市场的发展。有些互联网公有云用户出现自建云资源池和能力反向输出的趋势,为公有云市场带来更多变数和挑战。

传统行业数字化场景日趋丰富:

随着近年来企业云化程度的持续深化,企业数字化场景与行业需求结合更加紧密,数智化应用场景得到快速发展。智慧营销、供应链金融、应用IOT物联网、云边协同、一城一池等概念已经越来越多的走入大众视野,千行百业上云、用云场景日趋丰富。

互联网行业增长持续疲软:

随着疫情的持续,音视频、电商等互联网传统强势领域市场恢复不及预期,与之关联的公有云市场增长持续疲软。随着国家产业化结构调整逐步稳定,在线教育、游戏市场有所回暖,但距离发展高峰期仍然有较大差距;但是游戏、电商、制造等行业的中国企业出海势头强劲,为公有云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公有云服务商发展方向分化明显:

头部云厂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重视与各个行业线需求的深层适配,不断丰富与生态伙伴的合作维度,在降本增效和保持利润增长率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以运营商为代表的公有云服务商在IaaS资源建设上维持高增长的发展态势,在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公有云全行业的快速突破。

市场格局

在本期市场调研中,IaaS和IaaS+PaaS市场竞争格局保持一致,阿里云、华为云、中国电信天翼云、腾讯云和AWS为市场排名前五位。各大云厂商均在PaaS层加快发展节奏,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公有云大盘增速。与此同时,其他竞争对手攻势不减,前五公有云服务商市场份额集中度比2021年下半年略有下降。

阿里云深耕公有云大客户的实际需求,在互联网、金融、教育等行业增速明显,稳定占据公有云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华为云在保持传统领先优势的同时,坚持推进全行业的解决方案交付能力,持续扩充云资源底座和升级云服务品质,协助企业用户加速应用现代化进程;腾讯云进一步加强自研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在PaaS和SaaS领域积极赋能生态合作伙伴,坚定向产业互联网方向不断迈进;AWS注重国际先进理念与国内用户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不断打磨自身核心技术能力,深度赋能海内外合作伙伴。

值得关注的是,运营商公有云服务商维持了2022年上半年高速发展的增长态势,市场份额占比进一步提升。中国电信天翼云在政企、医疗、5G+云+AI等领域厚积薄发,并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大胆尝试,成功孵化“海南数据产品超市”等项目案例;中国移动不断提升自身云化影响力,打造“入网即入云”的全场景服务触达能力;中国联通加大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PaaS层相关产品的自研力度,在智慧城市、交通、教育、下沉地市场景创新等方面加速发力。

公有云出海市场分析

2022年下半年,公有云服务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继续加强国际业务布局;国际企业在成本驱动和本土合规的双重因素下,越来越多的选择公有云或者混合云的方案来实现中国内陆市场的IT系统建设。AWS在中国企业出海(计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使用海外公有云IaaS资源的市场中,依然以接近八成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领先优势;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腾讯云和移动云依托本土企业的良好合作历史和国内成熟的IaaS资源基础,在中国国内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中(包括中国企业和MNC使用国内公有云资源)中排名前五,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5.1%、14.0%、12.8%、9.9%和6.8%。

分析师观点

IDC中国企业研究部研究经理崔婷婷表示:虽然之前疫情的给企业用户上云用云带来一定阻碍,但是中国企业云化进程和发展方向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尤其是在2022年底疫情放开之后,公有云市场在年底冲刺的同时,也对新一年“疫情后时代”的到来充满期待。云计算在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AI模型、算力升级、存算分离、多地多活等领域的技术深耕和产品迭代,与企业数智化转型需求的集中爆发相结合,必然会在未来公有云和云计算市场上碰撞出新的火花,推动中国公有云市场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
IDC:2022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65.8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1480.html Fri, 28 Oct 2022 05:11:12 +0000 //www.otias-ub.com/?p=1511480 国际数据公司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65.8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长27.3%,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45.4%。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2上半年同比增长30.7%,与2021上半年增速(48.7%)相比下滑18%。

2022上半年,在疫情、供应链短缺、宏观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公有云市场压力加剧,发展态势逐渐从高增长趋于较快稳定增长:

  • 疫情对公有云市场的刺激效应已不明显:虽然大规模核酸检测、亮码等场景一定程度上驱动了政府对公有云服务的需求,但疫情之下企业IT投资和业务创新趋于保守,而除了业务互联网化、内外部协同需求外,创新型业务是企业公有云需求持续涌现的重要驱动因素。
  • 互联网行业对公有云市场的贡献度持续下降:一方面,互联网行业的公有云存量需求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电商、音视频对公有云的需求趋于平稳,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的需求持续减缓;另一方面,新业务驱动的规模化增量需求又比较有限,5G、IoT、AR/VR等尚未拉动公有云资源的大量消耗,元宇宙还处于概念和点状探索阶段。
  • 非互联网行业上公有云的格局有待打开:传统政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他们正在经历的是组织、流程和业务的重塑,是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变革,这为公有云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云服务商及其生态提出了新的考验,云服务商需要在帮助企业应对变革的过程中,完成云化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创造和引领。
  • 公有云服务商寻求多元化高质量发展:一是能力补齐,不断完善分布式云、云网、云数、PaaS和SaaS等综合产品和技术能力;二是行业深耕,头部公有云服务商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行业,并通过生态补齐短板;三是业务拓新,如推进汽车云、双碳云、国资云、业务出海等,不断激发业务增长新动能。

2022上半年,IaaS市场以及IaaS+PaaS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一定变化,虽然排名前五的云厂商一直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强烈攻势下,前五厂商的集中度比2021上半年略有下降。

近两年,公有云服务商纷纷加大海外投入,大力推动国内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时使用其海外云资源,在国内公有云业务竞争加剧的同时,出海业务正成为下一个竞争焦点。本期研究中,IDC对此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如果仅统计中国企业或MNC使用国内公有云资源的业务,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腾讯云、移动云分别占据中国国内公有云IaaS市场的37.2%、12.4%、11.9%、11.1%和5.0%;如果仅统计中国企业使用海外公有云资源,且计收在中国的业务,AWS占据了近3/4的市场份额(所有数据均为四舍五入)。

 

阿里云在强化数据中心、芯片、数据库、大数据和 AI 等核心技术能力构建的同时,深耕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挖掘和落地,并不断扩大海内外区域的覆盖以及全方位生态能力的建设;华为云持续深耕行业数字化转型,在保持金融、政府等传统行业优势的同时,不断在游戏、电商、汽车等领域发力,并加速了海外扩张的步伐;腾讯云更加聚焦PaaS和SaaS产品的研发,推进自身可持续化高质量发展,赋能产业数实融合。

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保持高增长和高投入态势。天翼云在持续强化云底座产品技术创新和丰富度的同时,加速实现产数业务、生态能力与云能力的全面融合;中国移动持续提升算网能力和产品能力,深入行业,持续加大视频云、安全云、监控云、园区云等场景的深耕;中国联通打造安全数智的“联通云”,并以专属定制、经济实用、多云协同的云服务为目标,持续打造产业数字赋能解决方案。

此外,也有其它云服务商在本期实现了相对较快的增长。AWS持续领航云服务商出海业务的同时加快中国市场拓展,在北京区域推出免费套餐,涵盖了亚马逊云科技计算、存储、数据库、分析、AI/ML以及物联网等共39项重点服务;百度智能云持续深化“云智一体、深入产业”的战略,打造适合AI的云底座,加深AI与产业的融合。浪潮云通过深耕IoT、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场景驱动了不少能源、交通和服务等行业企业上云。京东云以数智供应链和混合多云为战略驱动,助力行业龙头和大型国央企构建产业云。

IDC中国企业级研究部助理研究总监刘丽辉表示:虽然疫情反复以及互联网客户对公有云的需求进入疲软状态制约了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增长,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为公有云市场带了新的机遇与活力,更多传统行业、国央企积极推动相关项目落地,他们往往更加关注对业务的实际推动作用、对质量和效能的提升作用、对行业和产业的带动作用,因此公有云服务商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产品性价比的同时,更应加强自身服务生态的建设,满足更多行业化场景化的需求,持续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

]]>
IDC:2021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51.3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8139.html Wed, 18 May 2022 15:55:51 +0000 //www.otias-ub.com/?p=1438139

国际数据公司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51.3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长40.1%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55.7%。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长43.0%,与2021年上半年增速(48.8%)相比下滑近6%。未来5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会以复合增长率30.9%继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7.6亿美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全球占比将从2021年的6.7%提升为9.9%

2021下半年,中国公有云市场增长回归理性,但是稳健增长中也蕴含新的机会:

  • 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以云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与深化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政企行业对云的需求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更多的企业选择深度用云而不是简单迁移上云从而带来更多云基础资源和云平台产品的消耗。

  • 部分互联网行业增长放缓:2021下半年,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网络游戏、在线教育对云计算的需求出现明显下滑;另外,后疫情时代,视音频场景对云计算需求的增长难以持续保持高位也对互联网行业增长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 国家政策推动:随着企业加速落实双碳政策驱动,IDCEDC从自建走向云化,而数据安全法规的落地推动最终用户会选择更安全的云,更多企业也将选择成本更低、更安全以及更绿色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替代传统数据中心老旧设备。

  • 云服务商进入优化发展阶段:虽然云服务厂商竞争持续加剧,但是云服务厂商进入理性发展阶段,逐渐从关注收入和高增长向关注利润和可持续发展迈进。另外,云服务厂商加大对云产品性价比、安全、技术优化等投资的同时,更加强行业生态建设和自身行业能力建设,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成功。

虽然IaaS市场以及IaaS+PaaS市场格局相对稳定,排名前五的云厂商一直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强烈攻势下,IaaS市场前五的集中度比2021上半年略有下降。同时,PaaS市场竞争逐渐加强,IaaS+PaaS的市场集中度有略微加强的趋势。

阿里云在不断提升产品优越性的同时在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上持续发力;华为云凭借技术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以及经验即服务的服务理念,在政企、互联网行业继续加速发展;腾讯云持续推动产业互联网数实结合,联合合作伙伴打造行业解决方案,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凭借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绝对优势,运营商阵营以在云计算上持续保持高增长和高投入态势。中国电信继续加强天翼云云网融合的差异化优势,打造全栈云产品能力;中国移动继续加强移动云的战略投入,在不断提升全栈云自研产品数量的同时,打造云网一体、云数融通、云智融合、云边协同的优势;中国联通发布联通云品牌。通过不断融入大、物、智、链、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联通云打造七大场景云,为千行百业上云、用数、赋智提供助力。

此外,其他部分厂商也在2021下半年保持了稳健的增长。AWS持续加速“5+1+1”的全球优势在中国全面落地的同时,更在服务企业出海、汽车行业以及AI上加强投入;百度智能云持续通过深化云智一体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金山云在金融和医疗等传统行业上云有所突破增长;京东云不断加强自身产品性能,并凭借产业优势,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上持续发力。

IDC中国企业级研究部研究经理王澄玥表示:虽然游戏、在线教育等部分互联网行业上云的持续高增速被打破,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化也为公有云市场打开了新的机遇,更多混合云、数据分析、互联网应用、精准营销等场景根据各行各业的需求不断落地,这为公有云厂商打磨自身产品性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公有云厂商在关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加强行业生态的建立,丰富行业场景方案,推进落地服务质量,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成功。

]]>
IDC: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23.1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333675.html Thu, 28 Oct 2021 17:23:08 +0000 //www.otias-ub.com/?p=1333675

国际数据公司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23.1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长47.5%PaaS市场同比增长53.9%。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8.6%,较2020年下半年(53%)有所下滑,但仍保持着全球最高增速。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大流行的当下,中国作为疫情防控的先进生,全国经济在2021年迎来强劲复苏,人们的工作生活逐渐归于平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愈发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云计算产业从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冲击中恢复,保持着稳健增长的态势:

  • 云计算领域的竞争由聚焦基础设施延展为综合云平台能力竞争。云厂商除了加大在IaaS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也不断加强芯片自研能力,完善PaaS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云原生、低代码开发等),构建领先、快速完善的方案服务能力及实施交付生态,打造更综合的云平台。

  • 政企数字化转型全面进入云时代。2021上半年,国务院提出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等决策,地方政府及监管机构纷纷发布云计算平台相关技术规范和应用标准,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加速推动各行业数字技术的应用和落地。云计算业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枢纽,在此背景下,政企领域云服务存在巨大的需求和市场空间。

  • 云原生进入黄金发展期。从用户角度看,传统行业用户逐步对外围系统、次核心业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的云原生化改造,云原生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创新。从厂商角度看,云厂商纷纷发布自己的云原生战略,从产品、合作伙伴、标准制定、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发力,抢占先机。

  • 行业数字化、低碳化发展成为主流趋势。从自身而言,云厂商通过投资创新节能技术,持续提升产品能效,促使云产业自身低碳发展。从行业赋能而言,云厂商投资电力电子技术及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与传统能源数字化,把数字技术带给每个行业,支持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促进低碳发展。如智慧交通中减排二氧化碳,智慧农业中促进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在IaaS市场还是在IaaS+PaaS市场,竞争胶着,头部厂商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都牢牢占据了前三的位置,共同占据了六成的市场份额。阿里云推进云钉一体战略, 持续落地政企数据化转型,不断提升政企用户粘性,推动业务的持续增长;华为云发布了华为云Stack8.1、华为云SparkRTC等十大新服务,提出了云云协同战略,将华为云和华为终端云在能力和生态方面进行深度协同;腾讯云依托C2B的能力和生态多样性,在稳固互联网优势下,深耕金融、政务、智慧城市、文旅等领域,通过差异化竞争,保持稳定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运营商阵营云厂商在2021上半年增长迅猛,自主研发、云网一体是其关键词。位居第四的电信天翼云于2020年底形成全栈云产品体系,在2021年进一步向垂直行业和属地深化,将资源及服务团队下沉到地市,属地云业务快速增长,为天翼云打造了新增长级。移动云通过自主研发大云底座,加速构建云网一体、云边协同、云数融通、云智融合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端到端全栈云服务。联通云融合内部系统云原生能力,打造对内对外统一基座,布局云边、多云、视频、物联感知等领域,打造六大场景云,加速拓展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

此外,部分厂商也进一步明确了云战略布局并呈现较快业务增长。AWS正式发布全球优势 植根本地中国战略,服务好使用中国区域的中国客户、使用中国区域的全球客户、使用出海服务的中国客户;百度智能云推出云为底座、飞桨为核、生态为翼的全新架构,其所倡导的云智一体理念开始加速落地;京东云基于其在电商、零售、物流、金融等产业实践方面的综合优势,着力打造产业互联网,并吸引更多行业PaaS合作伙伴与其合作,走向产业用户。

IDC中国公有云服务研究经理诸葛兰表示,当下正处于数字化时代的开端,产业普遍在进行数字化升级,释放出巨大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云厂商在获得更大市场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局面。如何破局而出,在群雄环侍中占据一席之地,除了考验厂商的自身优势,更考验综合服务能力。除了加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研能力、大数据分析与数据管理能力、AI技术升级,积极拓展SaaS合作生态,发展更低碳节能的技术,都将提升厂商竞争力。一个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云平台,将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
亚马逊云科技成为瑞士电信首选公有云提供商 加速数字化转型迈向云原生5G网络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2094.html Thu, 01 Jul 2021 06:10:53 +0000 //www.otias-ub.com/?p=1272094 利用亚马逊云科技成熟而广泛的基础设施和云服务支撑其5G网络,提高运营效率并推动创新

瑞士电信计划借助即将开通的亚马逊云科技欧洲(苏黎世)区域,为客户在国内存储和处理数据方面提供更多选择,提供极低延迟的实时服务

2021年6月30,亚马逊云科技宣布正式成为瑞士领先的电信运营商和IT服务供应商瑞士电信(SMI: SCMN)的企业IT首选公有云提供商。瑞士电信正在推行云优先战略,并将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来提升IT敏捷性与运营效率,缩短全新信息通信技术(ICT)功能和服务的上市时间。作为整体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瑞士电信将把大量核心应用迁移至亚马逊云科技,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运营支撑系统(OSS)、业务支撑系统(BSS)、数据分析、联络中心和通信配置工作负载等。瑞士电信还将利用亚马逊云科技成熟的基础设施以及广泛而深入的云服务,探索如何在云中建立可靠、可扩展、安全且具高性价比的5G核心网,为客户快速开发和部署5G服务。

瑞士电信是瑞士最大的电信公司和领先的IT服务供应商之一。通过将企业运营的内部IT迁移至亚马逊云科技,瑞士电信力求降低复杂性,提高效率,并实现按需灵活扩展,为客户带来无缝化的创新服务。瑞士电信将使用亚马逊云科技全面的云服务,包括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容器、数据库和存储服务来实现应用程序现代化。瑞士电信的工程和开发人员还可以自动进行硬件配置、数据库设置、补丁和备份,并在几分钟内部署新的应用程序。

瑞士电信将利用亚马逊云科技先进的数据分析服务把整个公司当前的数据管道转换为基于云的数据网格(Data Mesh),使用诸如Amazon Kinesis实现可扩展和持久的实时数据流分析等服务。瑞士电信还将利用Amazon Glue进行无服务器数据整合服务,轻松发现、准备和整合数据,以进行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应用开发,同时也将采用Amazon Redshift数据仓库服务。通过迁移到亚马逊云科技支持的数据网格(Data Mesh),瑞士电信的工程师可以根据不同项目,选用最优工具和接口,节省传统解决方案的成本和运营费用,加快全新数字产品的上市速度,例如利用亚马逊云科技机器学习提供个性化程度更高的电视和在线服务。

通过携手亚马逊云科技,瑞士电信将尝试把当前基础设施上的5G网络迁移至由云原生5G核心网所支撑的全新独立的5G网络。这一全新的架构能够聚合和引导整个网络流量。按照规划,瑞士电信的5G核心网将在混合云基础设施上运行,主要包括:瑞士电信的基础设施、Amazon Outposts以及将于2022年开通的亚马逊云科技欧洲(苏黎世)区域。其中,Amazon  Outposts可将亚马逊云科技基础设施、服务、API和工具扩展至几乎所有的企业内部设施,包括工厂车间或5G基站等。云原生5G核心网按计划投入使用后,可使瑞士电信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虚拟化和自动化网络功能提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加快部署新功能和面向客户的应用。

瑞士电信首席技术和信息官(CTIO)Christoph Aeschlimann表示:” 亚马逊云科技为我们提供了所需的技术基础和灵活性,通过对我们的IT服务进行转型升级,提供坚实可靠的5G通信能力,满足了企业客户以及个人客户的需求,继而释放新的增长潜力。我们预计5G将成为打开一系列专业服务之门的钥匙。有了亚马逊云科技支持,凭借其成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无可比拟的云科技组合,我们可以实现创新和快速增长,并可靠地构建和运行企业运营所需的应用程序,同时确保低延迟、高可靠、可扩展,满足安全和合规性要求。”

亚马逊云科技电信行业事业部副总裁Adolfo Hernandez表示:”电信行业正在转向亚马逊云科技,以期在云中构建更灵活、更敏捷、性价比更高的网络,能够交付任意规模的可靠服务,同时不断改善客户体验。瑞士电信是瑞士领先的电信运营商,我们很高兴能以亚马逊云科技成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行业领先的云服务支持瑞士电信的数字化转型。我们与瑞士电信的合作彰显了亚马逊云科技对瑞士的长期承诺,我们期待着在明年开通苏黎世新区域后,可以赋能更多的欧洲客户以及更广泛的行业转型。”

]]>
2323 亿元的公有云「服务器」市场:浪潮 366亿、戴尔 192亿、华为 216亿、联想 148亿、HPE 112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230162.html Tue, 13 Apr 2021 03:47:59 +0000 //www.otias-ub.com/?p=1230162

市场调研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2020年最终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软硬件方面的支出与2019年相比增长4%,这归功于公共云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猛增22%,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云计算提供商继续大力投入于数据中心,以满足对其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企业在自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的支出比2019年下降了6%2020年每个季度都比上年出现大幅下降。

就市场份额而言,原始设计制造商(ODM)这个群体占公共云市场的最大份额,浪潮、华为和戴尔是领先市场的三大供应商,它们在这一年的市场份额都很相似。就增长幅度而言,浪潮、华为和ODM显然是去年的大赢家。

2020年企业基础设施市场的领导者是微软和戴尔,其次是HPE、思科和VMware,但差距较大。

2020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备的总收入达到了1650亿美元,这包括云和非云硬件及软件,公共云基础设施占总额的43%。服务器、存储和网络中面向硬件的主要细分市场共占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的77%。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云管理和网络安全占了剩余份额。

按细分市场划分:

  • 戴尔是服务器和存储收入方面的整体领导者;
  • 浪潮显然是向公共云提供商出售服务器方面的领导者;
  • 思科在网络细分市场处于主导地位;
  • 而微软由于其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和虚拟化应用程序中的地位而在排名中名列前茅。

除了这四家供应商外,市场上的其他领先供应商还有HPE、华为、VMware、联想和IBM

全球公有云基础设施(服务器)市场数据

Synergy对公有云基础设施服务器市场定义:统计厂商出货给公有云服务的服务器(含电信运营商的公有云))。

1、整体市场情况:疫情加速线上化变革

疫情让原本需要数年的数字化转型被压缩到几周甚至几天的时间里,线上会议、线上教学、线上购物等场景用户数激增,云提供商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促使全球整体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大幅增长,公有云基础设施服务器市场2020全年销售额达355.3亿美元(约23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8%

2、市场竞争格局情况:国内厂商浪潮位居首位

2020年中国厂商在公有云基础设施计算及服务器市场销售额排名全球第1,头部厂商的份额优势较去年进一步拉大,浪潮的持续增长和其在公有云市场的长期布局紧密相关。

2020年公有云基础设施服务器市场销售额份额:Inspur  15.8%、Dell EMC 9.3%、华为8.3%、联想 6.4%

3、市场洞察:未来数据中心发展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的趋势,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创纪录增长

这种趋势带动了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也更促使设备厂商开发符合这一趋势的相关技术,如资源融合池化技术、L11整机级交付、液冷散热、高速自动光网络传输和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自动化运维等。

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首席分析师John Dinsdale说:整个数据中心设备市场继续稳定增长,我们预测在未来五年它会继续保持增长。然而,公共云提供商和企业的支出组合仍在继续向云服务转移。在服务器这个细分市场,向公共云提供商交付的单位出货量已经超过了向企业交付的数量。目前,由于平均销售价格(ASP)比较高,企业服务器市场的价值仍然更大,但是随着公共云服务器数量持续增加,这一幕也将很快改变。

另一份报告也显示,到2020年,超过100个新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设施建成,总数达到近600个,自2015年以来增加一倍多。亚马逊、谷歌、微软、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企业是领先的互联网运营商,也是领先的云计算运营商。

来自:云头条

]]>
Frost & Sullivan:2020年Q1中国公有云市场达到299.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7.4%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0520.html Sun, 26 Jul 2020 09:20:32 +0000 //www.otias-ub.com/?p=1090520 根据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对于中国公有云市场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Q1市场达到29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4%,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应用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增长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IaaS市场来看,Top5厂商占据了总体85.4%的市场份额,阿里云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腾讯云位居第二,华为云保持第三,天翼云和金山云(KC.US)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阿里云继续保持行业内龙头老大的地位,并在卫生事件期间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2000亿元人民币改善其云软硬件。腾讯云位列行业第二,通过把握在视频、教育及零售行业的机会而带来云业务的收入增长。华为云保持行业第三,在第一季度中增速最快,市场份额达12.8%,与市场前两位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多个领域如数字化研发、智能抗疫、在线教育、智能协同办公、智能运维等实现了产品服务创新。天翼云作为央企云继续发挥着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云网融合以及云安全生态建设。金山云保持行业前五,源于其在AI驱动、边缘计算平台支持的视频云解决方案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并在游戏、教育、AIoT等领域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中国公有云IaaS层前五服务商市场份额,2020Q1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

从PaaS市场来看,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天翼云以及金山云共同占据85.9%的市场份额。阿里云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腾讯云位居第二;华为云排名第三;天翼云和金山云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中国公有云PaaS层前五服务商市场份额,2020Q1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

在新基建时代背景之下,公有云服务作为基础设施的载体,在未来将能够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把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客户,赋能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产业转型和智能升级。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下,公有云服务将成为政府与企业实现智能升级的重要助推器。随着卫生事件逐渐接近尾声,未来中国公有云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发展。

]]>
Gartner:预计2015年成熟亚太区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73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403016.html Mon, 09 Nov 2015 08:22:43 +0000 //www.otias-ub.com/?p=403016 Gartner预计,成熟亚太(AP)市场2015年的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增长8.7%,从2014年的67亿美元增长达到73亿美元。在成熟的亚太地区,云管理和安全服务仍然是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在2015年的收入预计将增长21%达到2.343亿美元。

14470390135228

2015年,在成熟的亚太区公有云的开支略低于日本的73亿美元开支。到2019年,Gartner预计在成熟的亚太地区公有云服务总体开支将增长到129亿美元。

到2019年,在成熟的亚太地区,业务流程即服务(BPaaS)将在整个公有云服务市场中占有7.7%的份额,平台即服务(PaaS)将占有2.7%的份额,软件即服务(SaaS)将占有25.7%的份额,云管理/安全服务的份额为3.8%,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份额为8.3%,剩下的51.8%来自于云端广告。

到2019年,SaaS和云管理及安全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公有云服务。

Gartner高级研究分析师Fred Ng表示:“企业机构继续寻找能更好地响应公有云这样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的IT解决方案交付模式。推动云的关键因素包括组织的敏捷性、成本效益、更多创新潜在推动转型,以及用户自助服务和使用云时的控制等要素。部署速度也是推动云普及的一个主要动力,可以将部署时间从数天/数周缩短到数天/数小时。

]]>
2014年和2015年公有云市场份额调研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93943.html Tue, 13 Oct 2015 14:50:02 +0000 //www.otias-ub.com/?p=393943 前言

竞争激烈的公有云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之中。软件即服务(SaaS)仍然处于动荡中,新的进入者成功地抢占份额,老牌的许可软件提供商则在努力开发SaaS解决方案,试图夺回保持了十多年的市场领导地位。由于规模效应,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这个领域的领导厂商开始显山露水,而平台即服务(PaaS)刚开始渐成气候。正因为如此,企业需要留意哪些提供商成为赢家和输家(以及输赢的领域),但更重要的是,要留意自己想借助公有云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Wikibon认为,应用程序和业务流程是IT价值的两大来源。这对公有云解决方案来说毫无二致。SaaS正在遍地开花,跨行业业务解决方案(财务、销售、营销、人力资本管理和供应链)已趋于成熟,备受追捧。一些企业将应用程序功能的核心价值扩大到针对特定行业和企业的工作流程,充分利用PaaS对它们来说很重要。而这种定制正是核心的SaaS解决方案所缺少的,PaaS平台让这成为了可能。IaaS有助于让IT业务流程和预算大众化,而PaaS为创造或扩大业务流程的价值提供了一种方法。

选择公有云合作伙伴时需要考虑下列几个重要因素:

  • 解决方案的质量
  • 与相关业务流程(或IT流程或应用开发流程)的兼容性
  • 解决方案的宽度和深度
  • 与老牌厂商的关系
  • 价格
  • 每家企业在风险:回报方面的容忍度

虽然现在处于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无法单单选择任何一家云服务提供商,但是Wikibon认为,每家企业都应该为合适的工作负载部署公有云。现在开始启动这需个战略,让IT部门能够在公有云技术及其经济因素方面获得经验,让他们为前方的云迁移之旅作好重要准备。

公有云概况

公有云解决方案涵盖从托管应用程序(SaaS)、应用程序开发(PaaS)到基础设施(IaaS)的整个IT解决方案领域。除了一小批市场领导厂商外,大多数云服务提供商只参与这其中一个领域,这有其意义。虽然近期公有云会继续以SaaS解决方案为主,但是IaaS和PaaS会在今后十年更快速地发展,而同时SaaS会开始达到应用软件历史增长率的渐近线。

对SaaS来说,较长远的挑战将是,现有的应用软件开发商能够针对公有云模式为解决方案重新设计平台,尤其着眼于提供更多的价值,支持针对特定垂直市场的、复杂的、大规模的应用程序(包括针对特定行业的内联分析以及为针对特定企业的解决方案进行的定制)。

IaaS解决方案继续在改进和提供颠覆性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替代企业数据中心、外包和主机托管等解决方案。然而,后面这种第三方解决方案包括全面的基础设施管理和定制解决方案,会继续吸引许多企业,这些企业为特定的基础设施功能选择IaaS时更是如此。

PaaS的优点在于,可以大大简化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开发及维护,并且让企业能够更快地创造价值。这是为核心SaaS解决方案增添的一大价值,而且有机会借助标准化解决方案,加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软件即服务市场

公有云SaaS市场的产值会从2014年的560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49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到2026年占应用软件开支总额的42%。软件总体上会日益是信息技术提供的业务价值的核心。这个趋势从领先的许可证开发商(甲骨文和SAP)以及应用程序交换平台面向企业资源规划(ERP)核心产品的补充性公有云解决方案的发展中可见一斑。会依然保持稳步迅猛增长的势头,一直持续到2026年,但是SaaS会开始接近总体应用软件增长的渐近线(每年约5%至10%)。

93d64fd562696bfef16ff9106dd2ebd1

表1:2015年上半年SaaS厂商收入(单位:100万美元)来源:Wikibon 2015(参阅附录A的预测方法)

如今公有云SaaS市场非常分散,有100多个厂商参与应用软件市场的大多数领域,包括跨行业ERP应用程序、生产力应用程序和一些特定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与如今基于许可证的应用软件市场一样,这个领域在将来也会呈现高度分散的现象。Wikibon预测,跨行业ERP和生产力应用程序会是将来SaaS的两个主要领域。

ff541cd931dc7251afe90c05ad13abd2

图1:2015年上半年SaaS市场份额构成(来源:Wikibon 2015)

跨行业业务应用软件 

跨行业业务应用软件包括销售和营销、财务、人力资本管理、供应链以及客户关系管理(CRM),这是增长最迅猛的SaaS领域。Salesforce是如今的领头羊,占有11%的SaaS市场,它凭借在销售云(Sales Cloud)领域的领导地位,打入了营销、人力资本管理和CRM以及最近的数据分析和社交这些领域,并且涉足为金融行业打造面向垂直领域的CRM平台。它们应该会继续获得成功。

就许可软件领头羊:SAP(5%)和甲骨文(3%)而言,收购是它们在SaaS领域获得发展的一大秘诀。然而,它们现有的软件商业模式以及可能颠覆大企业客户的现有系统是它们获得市场份额的两大障碍。它们的公有云战略将是尽量减小影响的稳步迁移,除了公有云解决方案外,还涉及私有云和混合云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微软正将其Dynamics解决方案积极大胆地迁移到公有云。微软在中小企业领域的业务高度集中,而在这个领域,标准化和解决方案相对简单有助于这种迁移。

生产力应用软件

生产力这个领域(办公、内容管理和通讯等)的准入门槛非常低,因而有许多参与者。像DropBox和Box.net这些面向消费者的服务正被许多企业采用,作为一种成本低廉又足够好的内容管理和通讯解决方案。无论在消费者当中还是在企业当中,微软的Office 365采用率一直以同比翻番的势头增长。加上其Dynamics解决方案,微软占SaaS市场的8%份额。微软在该领域的增长已经持续了多个季度,势不可挡;似乎仍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

Adobe(6%)拥有营销云和创意云解决方案,同时涉足跨行业和生产力这两大领域。

份额虽小,增长迅速

IBM在过去几年收购了多家公司,这让它在SaaS市场占有3%的份额,但是它并没有试图改变传统的许可证应用软件产品组合。如今Workday(2%)和ServiceNow(1%)在CRM和人力资本管理这两个领域拥有非常出众的解决方案,增长非常迅速。Athenahealth(2%)在SaaS市场十大厂商中独树一帜,因为这是一种针对特定行业(卫生保健)的解决方案。思科(2%)和思杰(1%)在公有云会议和通讯领域都拥有久负盛名的解决方案。

平台即服务市场

公有云PaaS市场的产值会从2014年的17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68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6%。如今,它处于成熟阶段的早期。Wikibon给PaaS所下的狭窄定义是,一种全程管理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套件的总体架构,详见《Wikibon平台即服务(PaaS)拓扑结构》。它使用来自应用程序的微服务(micro-service)来做到这点,以便在堆栈的较低层面管理资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大大简化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开发及维护,并让企业可以更快地创造业务价值。对开发运营而言,它是一种理想的环境,因为PaaS平台管理基础设施的较低层面。

许多领先的公有云SaaS解决方案还有PaaS工具,可以扩大其核心解决方案的功性。明智的用户正在弄清楚如何利用Amazon Elastic Beanstalk、Salesforce Heroku和Force.com之类的工具,增强/扩大核心PaaS解决方案的功能/价值,并充分发挥公有云的这一潜力:为业务流程提供针对特定企业的实时升级方案。最后,造就企业和决定成功的关键业务流程是企业需要公有云重点关注的方面。

现在有两种公有云PaaS:IaaS上的PaaS和SaaS上的PaaS。IaaS上的PaaS包括亚马逊的Elastic Beanstalk和Pivotal Web Services(基于Cloud Foundry)之类的解决方案。SaaS上的PaaS包括Salesforce上的Force.com和ServiceNow PaaS扩展之类的解决方案。由于我们给PaaS所下的面向应用程序的狭窄定义,Wikibon的预测是,在一段时间内,PaaS在公有云市场(具体来说IaaS)仍占很小的比例,不过随着PaaS平台日趋成熟、SaaS受到更多企业的追捧,它会日益壮大。除了能够对实际上的标准化产品进行更高程度的定制外,SaaS上的PaaS还让厂商能够加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并帮助将客户牢牢锁定。

总的来说,Salesforce.com(24%)、亚马逊(17%)和微软(10%)是如今PaaS市场的三只领头羊。

4930a46614812c6952e545740b95c183

表2:2015年上半年PaaS厂商收入(单位:100万美元)来源:Wikibon 2015(参阅附录A的预测方法)

在IaaS上的PaaS这个领域,亚马逊的Elastic Beanstalk是领导者,它提供了一系列微服务,包括数据库服务和存储服务,比如亚马逊RDS、亚马逊DynamoDB、亚马逊SimpleDB、微软SQL Server、甲骨文、IBM DB2和Informix。Wikibon认为,亚马逊会大力投资于Elastic Beanstalk,会迅速改善微服务。这些改进将包括支持MySQL及衍生版本,以及支持可能除甲骨文之外的保护自家IaaS数据库服务的所有其他数据库。

大企业拥有相应的技能和经验,便于采用和利用IaaS上的PaaS(比如Pivotal Web Services、IBM Bluemix和CenturyLink AppFog),但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可能太过复杂,所以对这些用户来说业务价值可能有限。对IaaS上的PaaS来说,大数据和分析(尤其是内联分析)可能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有望高速增长的应用领域,但是就这个市场而言眼下仍处于早期阶段。

6e26f5a1f7ced2fb81c9c81a5841e06c

图2:2015年上半年PaaS市场份额(来源:Wikibon 2015)

基础设施即服务市场

公有云IaaS市场的产值会从2014年的151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2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占基础设施硬件、软件和服务开支总额的25%。在这段预测时期的后半程,IaaS会日益并入到PaaS应用领域。

亚马逊(27%)是这个行业的领头羊,微软(16%)、IBM(12%)和谷歌(4%)紧随其后。规模和资本获取能力是实际上在大众化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够进行提高销量、降低价格所需的投入,亚马逊和微软在IaaS的这个方面脱颖而出。亚马逊和微软在解决方案及其生态系统的宽度和深度方面是佼佼者。微软在解决方案的宽度和深度方面出类拔萃。IBM的优势在于,拥有许多企业客户,能够在它们头上大做文章。谷歌和亚马逊是价格领导者。很显然,IaaS解决方案的另一个主要特性就是可靠性、一致性,以及与特定工作负载需求相一致的延迟和容量管理。成功的IaaS提供商需要为SaaS厂商提供一种诱人的环境,同时为企业提供面向全球、又高度本地化的服务。规模大,以及能够在技术和价格方面为市场定基调,这是领导者的两大要素,亚马逊和微软似乎很有希望继续推动市场发展,并为正面较量的竞争者设立相当高的门槛。

c7a1198c07bb41294f6eda132299b70a

表3:2015年上半年IaaS厂商收入(单位:100万美元)来源:Wikibon 2015(参阅附录A的预测方法)

虽然规模和资本可获取能力是两大成功因素,但是在选择IaaS合作伙伴时还应该考虑其他因素。品牌信任和生态系统对许多用户来说很重要,对计划结合使用私有云和混合云作为战略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微软无所不在,加上Office 365、Dynamics和活动目录等资产,可能会吸引许多注重与当前的数据中心和业务流程兼容的用户。在Wikibon最近针对IaaS用户开展的一次调查中,IBM在“信任”方面的得分高于其他IaaS提供商。IBM的关键任务型业务流程专长、化解复杂性的能力以及数据分析技能,可能会吸引需要这种基础设施带来的深度和宽度的客户(尤其是大客户)。而谷歌备受力求简单的中小企业的关注。

虽然眼下IaaS领导者似乎局限于三四家提供商,但是IaaS竞争格局远未尘埃落定。托管基础设施主机服务提供商为一些服务提供了混合的传统基础设施托管、私有云、托管服务和公有云,比如CenturyLink(Savvis)、韦里逊、富士通、Dimension Data、Interroute、AT&T和EMC/Virtustream。VMware vCloud Air和惠普Helion 等一些提供商专注于附带一些公有云组件的混合解决方案。来自惠普、EMC/VMware和思科等云部门的解决方案将让其合作伙伴能够为中小企业和针对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云就绪的解决方案。

Wikibon公有云指引

就像在赛马运动领域那样,在公有云领域,“各有千秋”。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切入公有云,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充分利用SaaS、PaaS和IaaS。如今每个领域都有领头羊,但是每家企业应该考虑,将来公有云适合其战略的哪个环节。有一些明显的容易见效的机会(比如生产力),但是企业应该规划和部署公有云,让业务流程、IT流程和开发流程创造最大的价值。

虽然如今的市场似乎相当分散,但公有云是一种在迅速发展的交付技术,会继续颠覆几乎每一个传统的IT市场。企业选择公有云、私有云及/或混合云,将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要是工作负载方面的要求。对公有云而言,业务部门主管将控制更多的IT驱动型业务流程。IT主管会继续把尽可能多切实可行的日常IT功能卸载到公有云。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会使用公有云,迅速扩展当前应用程序,并创建新的应用程序,从而积极影响业务流程和价值。企业人员(包括业务和IT)需要积极主动地了解现在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公有云。

af8ac2f57ca08471105628744c455dac

图3:2015年上半年IaaS市场份额(来源:Wikibon 2015)

附录A:预测方法

Wikibon公有云预测方法

有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说过:“如果你预测不准,那就应该经常预测。”考虑到如今云给IT市场带来的动荡性,Wikibon预测方法非常重视这个忠告。这份预测基于许多相互关联的信息来源和校准点,可以每个季度更新,体现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

公有云评估和预测方法

Wikibon运用了一系列广泛的信息来源,制作这份《公有云评估、市场细分和预测报告》。

  • 《全球云开支评估和预测》――我们针对云行业每个领域的增长率和渗透率是从云服务提供商的约100名业务部门主管报告的收入获得的。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厂商很重要,发布的数据又不明确,这时Wikibon的分析师进行尽量准确的估计。这种方法在过去一年变得更容易了,因为许多最大的提供商在报告云收入。
  • 《评估云领域收入》――Wikibon对云用户开展了调查,评估应用程序和使用场合。我们将这些数据运用于切实可行的收入模型,校准如今开支很大,用户打算未来扩大云使用场合和增加开支的市场领域。
  • 《Wikibon专家分析》――最重要的是,Wikibon动用其专家分析师,校准近期数据,并且根据对用户、提供商和技术发展的了解,展望云市场的未来走向。技术发展会继续推动云进入到越来越多样化的使用场景。
  • 《全球IT开支基本预测》――最后,我们的增长率和渗透率按照基于公开报告的季度财务数据的全球IT开支市场模型以及趋势统计分析规程来加以校准,旨在为每家提供商(约150家)和报告收入的业务部门估计这段预测时期内最有可能的收入结果。这种方法假设,领先厂商的财务报告为市场的总体增长率提供了正确的指引。数据经过加权处理,针对每个IT行业领域进行了整合,以便确保我们的增长率在渗透率和渗透程度与可用开支方面很合理。

这种方法让我们的预测能够结合最新的可审计数据,保持当前预测可以重新校准,从而体现新的信息和实际的市场趋势。

附录B:公有云厂商收入方面的详情

公有云市场领导者2014年上半年、2014年下半年、2015年上半年和同比增长率

ea5f9e48db9daf0101a234c7ff931790

表4: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公有云厂商收入(单位:100万美元)和增长率(来源:Wikibon 2015)

公有云市场领导者2014年实际数字、2015年全年估计数字和同比增长率

2015年收入数据是Wikibon对2015年年底前市场形势的最准确估计。它们基于Wikibon模型,并不体现来自任何提供商的指引或反馈意见。此外,公有云市场在过去一年动荡不安,尤其是在领导者当中,但我们认为这些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8f7737bc489dc42a43a36ffb60ef1410

表格5:公有云厂商收入和增长率2014年实际数字和2015年估计数字(单位:100万美元)来源:Wikibon 2015

来自:云头条翻译

]]>
四张图看未来十年的公有云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383829.html Sun, 13 Sep 2015 12:18:20 +0000 //www.otias-ub.com/?p=383829 Untitled

 

 

Wikibon最新报告《Public Cloud Market Forecast  2015-2026》提到:从2015年到2026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将保持20%的复合增长率,2026年达4930亿美元。其中,PaaS、SaaS、IaaS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6%、18%和19%。

Untitled_2

从2012年开始算起,综合分析预测出从2015年到2026年公有云服务商的营收增长变化。

Untitled_3

这张图全面展示了公有云从上到下的堆栈元素,从SaaS、PaaS和IaaS层,用户的自主权越来越大。

下面两张图则分别展示了2014年公有云市场各部分收入,并预测了2026年的市场情况(这张图里的单位应该是Billion哈~)。

 

 

Untitled_4

 

 

Untitled_5

 

 

不难看出这几个趋势:

  • SaaS一直会是最大的盘子,发展趋于成熟稳定
  • IaaS厂商变化不大
  • PaaS潜力最大,迎来发展机遇期
]]>
Gartner:预计2015年亚太和日本地区公有云市场规模达7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32251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22519.html#comments Sun, 18 Jan 2015 16:35:08 +0000 //www.otias-ub.com/?p=322519 1313162-bpaas-ou-la-gestion-des-processus-metiers-dans-le-cloud

Gartner称,在成熟的亚太和日本(Asia/Pacific and Japan,APJ)地区,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65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74亿美元,增幅达14.2%。其中,云管理/安全服务是该地区云服务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预计在2015年将大增29.9%,达到2.654亿美元。

Gartner预测,在2018年成熟的APJ地区公有云服务开支将增长到115亿美元。

Gartner研究副总裁Ed Anderson表示,“成熟的亚太和日本地区的很多国家都拥有稳固可靠的电信基础设施和较为先进的技术配置。尽管全球经济仍存挑战,但我们预测,该地区公有云市场在2018年之前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Gartner的预测,2018年业务流程即服务(BPaaS)将占到APJ地区整个公有云服务市场的9.2%,平台即服务(PaaS)将占到该市场的3%,SaaS将占到21.5%,云管理/安全服务占4%,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将占9.8%,剩下的52.5%将来自于云端广告。

2018年,云管理、云存储和SaaS是增长最快的公有云服务板块,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用户已开始采用这些云服务。

“APJ地区越来越多的跨服务跨行业内部区域整合将推动公有云的运用,该地区各个国家通过贸易集团协议打破了贸易壁垒,如东盟经济一体化2015和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等,这些都将推动更多的移动、大数据共享和分析、公有云基础设施和应用支持等技术的发展。”Gartner高级研究分析师Fred Ng如是说道。

]]>
//www.otias-ub.com/archives/322519.html/feed 2
2013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商业务现状——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81244.html Mon, 23 Dec 2013 07:53:27 +0000 //www.otias-ub.com/?p=181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