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零转型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25 Sep 2024 16:53:1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世界经济论坛:东南亚净零转型的标签债券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1440.html Tue, 24 Sep 2024 21:00:03 +0000 //www.otias-ub.com/?p=1711440 加快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标签债券发行,需要利用东盟地区利益相关者的见解制定解决方案。

各种研究表明,要实现净零排放,从现在到2025年底,世界每年需要超过3万亿美元的投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在全球向可持续、净零排放的未来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面临着显著的资金缺口。绿色债券代表了将资金引向可持续项目的一个有希望的途径,尽管有效实施需要严格的指导方针。标签债券发行有所增长,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国家(不包括中国)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仍然相对较小,这突显了其巨大的未开发潜力。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扩大标签债券市场的挑战依然存在,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教训并非总能直接适用,因为当地环境存在差异,包括发行人类型、行业和市场成熟度水平。

报告旨在指出当今新兴市场国家标签债券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制定应对这些挑战的潜在解决方案。报告是在与东盟地区或在该地区工作的国际组织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磋商和研讨会的基础上制定的。

要支持和扩大新兴市场国家标签债券市场的运作,三个关键因素必须保持一致:有利的市场环境、发行人的优先事项和投资者的预期。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全球交通行业的净零转型,会促进哪些产业快速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274.html Wed, 12 Jun 2024 08:18:26 +0000 //www.otias-ub.com/?p=1701274

交通运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对气候变化造成了巨大影响。来自陆地、空中和海上的交通仍然严重依赖污染严重的内燃机(ICEs),并在2022年产生了大约8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GtCO₂e)。这约占当年全球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14%,使交通运输成为全球第二大排放源。

1990年至2022年全球温室气体(GHG)年排放量,按行业分列(单位:百万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数据来源:Statista.com

排放不断增加

2022年,全球交通运输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近5%,与2020年观察到的COVID-19相关的空前减排相比,运输业的排放量继续反弹。总体而言,自1990年以来,交通运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70%以上,目前占全球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0%以上。虽然交通排放因地区而异,但由于收入增长和汽车拥有量增加,发展中地区的排放增长速度比北美和欧洲快得多。以中国为例,自世纪之交以来,该行业的排放量增加了两倍多。然而,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是该行业最大的碳排放国。

1970年至2022年全球交通运输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十亿公吨)。数据来源:Statista.com

全球交通相关排放的大部分来自公路车辆,2021年,仅公路车辆的排放量就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2%。这使得公路运输成为仅次于燃煤发电的全球第二大排放源。交通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轻型车辆,即乘用车,其排放量自2010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加1%,超过3.5亿吨二氧化碳。

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分布(按行业划分)。数据来源:Statista.com

交通运输的净零转型

要实现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以内的气候目标,就必须对交通部门进行大规模转型。有几个关键的杠杆将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包括行为改变、航空和航运业转向使用低碳燃料,以及增加电动汽车(EV)的部署。与内燃机相比,电动汽车的生命周期排放更低,因此被认为是实现该行业脱碳的最重要技术。然而,到2022年,电动汽车仅占全球新轻型汽车销量的10%左右。如果要在2030年达到1.5摄氏度的目标,即至少75%的目标,这一比例还需要以更快的速度提高。

2021年全球按阶段划分的燃烧和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排放量(单位: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数据来源:Statista.com

]]>
亚洲企业是决定全球净零转型的关键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1830.html Mon, 29 May 2023 08:02:52 +0000 //www.otias-ub.com/?p=1601830

亚洲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将继续充当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并将能决定全球净零转型的成败。

世界经济论坛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思爱普公司(SAP)合作编写的白皮书《加速亚洲优势:企业气候行动指南》就探讨了这一关键的变革需求以及亚洲整个地区可以释放的巨大商业利益。

亚洲人口现在占世界一半以上,其一次能源消耗也占全球一半以上。在过去的三十年间,这种人口变化非常重要,因为亚洲已经将经济雄心催化为加速增长。然而,亚洲富有活力的增长环境里并非没有挑战,因为其排放负担已经随着经济动能的增长而飙升。亚洲现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占全球碳排放的51%。

经济增长与无节制的排放

亚洲的能源需求变化是近几十年来其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该地区的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从1991年的28.8%增长到2021年的53.5%。亚洲在全球电力需求中的份额则从1990年的18%扩大到2025年的预计51%。不管是在经济还是电力上,亚洲都充满了强大的能量。

亚洲在全球供应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反映了亚洲所面临的复杂经济平衡,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区域间嵌入式排放网络。亚洲处于气候危机的中心。它既是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也是最容易受到无节制排放增长影响的地区。

亚太地区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的50%。 Image: 世界经济论坛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世界在达到至关重要的《巴黎协定》1.5°C升温目标上仍在艰难前行。如果不能实现该目标,将对亚洲产生十分极端的影响。研究显示,如果全球温度严重上升3.2°C,将使亚洲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26%。东南亚的情况则更糟糕,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将受到37%的打击。在经济因素之外,还将有深远的社会和健康影响。

解决这一气候挑战给亚洲带来了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亚洲是一个极其多样化的地区,这意味着要想实现平衡安全、可负担的和可持续的公正能源转型,就不会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所有国家推广。

国际能源署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情景中,一半以上的减排量都将由亚洲来承担,但其中的机遇与挑战是相称的。

预计到2030年,扩大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交通和农业的能效以及提高生产行业的循环性等活动将能释放10.1万亿美元的收入机会,其中亚洲将占43%(4.3万亿美元)。就业增长的前景同样引人注目。这些机会需要3.95亿个相应的工作岗位,而其中一半以上(58%)都将在亚洲。

通过气候行动减轻风险、创造价值 Image: 波士顿咨询公司

大企业,大责任

企业在实现亚洲的这一机遇和应对总体气候风险方面至关重要。企业必须通过行动来适应一个正在变暖的世界,同时减轻不断扩大的气候危机对其的影响。

风向已经愈发明晰。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指出,2019年时做出净零承诺的企业仅涵盖全球经济的16%,而今天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90%,反映出全球对解决气候变化的态度发生了强有力的转变。

亚洲每个国家所面临的气候挑战都有细微且重要的差别。与此同时,企业所面临的复杂挑战也没有一个对策足以全面解决。企业必须根据最佳实践经验和对企业气候行动的深刻理解来确定和实施适应和减缓战略。

在亚洲,实施这些战略的挑战将更为艰巨,因为在有效实施的同时还须确保公正的能源转型,其中就包括公平和包容性行动,让当地的所有社区都参与进来。

这份白皮书认识到了这些复杂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个新的“企业行动框架”,概述了在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最佳做法,以指导企业的战略旅程,无论其行业或规模如何。

该框架考虑到了企业立即采取行动的必要性,将全组织范围内的气候行动列为优先事项。另外,框架指出需要通过动员全组织上下并支持从生态系统到行动的变化来实现转型。最后,需要着眼于在现有的和新兴的价值链中释放新的增长动力,使全亚洲的企业都有能力在这一重要转型所能释放的数十亿美元价值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份额。

企业气候行动框架 Image: 世界经济论坛

这份新报告还提供了明确的案例研究,介绍有哪些亚洲企业正在关键行业中推动切实的气候成果,包括房地产、能源、交通和农业等。

报告已将证据列举清楚:气候变化如果不能缓解将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企业、社区和国家所造成的最大威胁。企业在气候问题上的不作为会产生负面的商业影响,而及时的企业气候行动将产生巨大的增长机会。亚洲企业领导人是时候为了企业和地区的利益做出大胆改变了。

本文作者:

Paul Marriott,思爱普公司亚太与日本地区总裁

Neeraj Aggarwal,波士顿咨询公司亚太地区主席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