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网站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24 Jul 2013 16:26:1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eMarketer:团购网站在餐饮行业长盛不衰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886.html Thu, 27 Jun 2013 03:25:42 +0000 //www.otias-ub.com/?p=127886 根据eMarketer的报告,当每日一团(团购)在经济衰退出现时,这种折扣推销的方式吸引了一大批餐饮企业的参与和用户的趋之若鹜。随着经济的复苏,团购并没有消退,渐渐成为餐饮行业的一部分。

寻找好买卖的用户总不会错过商家们提供的团购机会。根据AYTM的研究,2013年3月,38.2%的美国网民至少订阅了一家团购站点信息,比2011年9月的45.3%低了。但订阅不代表实际的转换,很多用户不会购买邮件里面推送的商品,但有1/3的人表示他们会经常购买。

2012年11月由Mintel的调研发现71%的用户因优惠券或特价而选择了某家餐馆。

团购的一个争议点是这些网站吸引的只是一群只关心最优惠价格的人。但Cornell大学的教授Sherri Kimes发现这点并不确切。他指出大约20-25%的团购用户是喜欢便宜的人,他们不会画出比团购金额上高的钱,但剩下的75%到80%会花费高于团购面额的金钱,这些用户是商家想要的。

团购和忠诚度项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在2012年10月的报告中指出66%的用户更乐意去那些提供了忠诚和奖励计划的餐厅。

用户对便捷的需求激发了移动优惠券提供者的增长,移动互联网可以让优惠的投递变得更加智能。

via:emarketer

]]>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截至2012年6月31日共2859家团购网站退出市场 死亡率高达48% //www.otias-ub.com/archives/63054.html Tue, 14 Aug 2012 15:39:35 +0000 //www.otias-ub.com/?p=63054 2012年8月14日消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今日发布报告指出,2012上半年,我国团购网站数量“稳步精减”,从年初的3909家运营团购网减少到6月底的3210家,同时团购从业人员数量与平均薪资也在降低。这样现象的出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大量团购网站关停并不表示行业难以发展下去,相反,这是行业趋于规范成熟的表现。行业门槛的提高,行业格局的明朗以及资本市场回归理性都使得创业者对团购行业投资变得谨慎。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团购网站累计诞生总数高达6069家,累计关闭2859家,死亡率达48%,运营中3210家,已回落到2010年底的3200家左右。

与此同时,团购网站平均诞生率和平均复活率出现双降的趋势。6月20日以后,10天时间仅诞生2家新团购网,创团购兴起两年半以来新低。此外,二季度复活团购网51家,和一季度复活111家相比,复活率下降态势明显。

数据显示,2012年团购网站倒闭数量在增加,其减幅大于新增团购网站数量。2011年12月底,我国倒闭的团购网站达1960家。截至2012年6月31日,共2859家团购网站倒闭或退出团购市场。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测:未来这一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未来团购市场能够生存的综合性大型团购网站不超过5家,团购平台和专业团购门户将得到成长,其他中小团购网站需差异化、地域化求生存,并完成与团购平台和团购门户的紧密对接。

半年团购网站数减少18% 累计消失48%

2012上半年,我国团购网站数量“稳步精减”,从年初的3909家运营团购网减少到6月底的3210家,同时团购从业人员数量与平均薪资也在降低。这样现象的出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大量团购网站关停并不表示行业难以发展下去,相反,这是行业趋于规范成熟的表现。行业门槛的提高,行业格局的明朗以及资本市场回归理性都使得创业者对团购行业投资变得谨慎。

全国团购网站累计关闭2859家 死亡率高达48%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团购网站累计诞生总数高达6069家,累计关闭2859家,死亡率达48%,运营中3210家,已回落到2010年底的3200家左右。

全国团购网站累计关闭2859家 死亡率高达48%

与此同时,团购网站平均诞生率和平均复活率出现双降的趋势。6月20日以后,10天时间仅诞生2家新团购网,创团购兴起两年半以来新低。此外,二季度复活团购网51家,和一季度复活111家相比,复活率下降态势明显。

数据显示,2012年团购网站倒闭数量在增加,其减幅大于新增团购网站数量。2011年12月底,我国倒闭的团购网站达1960家。截至2012年6月31日,共2859家团购网站倒闭或退出团购市场。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启亨预测:未来这一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未来团购市场能够生存的综合性大型团购网站不超过5家,团购平台和专业团购门户将得到成长,其他中小团购网站需差异化、地域化求生存,并完成与团购平台和团购门户的紧密对接。

用户对团购新鲜感已过

全国团购网站累计关闭2859家 死亡率高达48%

2012上半年,我国网络团购企业日均覆盖人数成“倒V型”,由于受1月春节长假的影响,1月覆盖人群较去年12月锐减,之后呈稳定上升态势直到4月份开始出现下滑。日均覆盖人数保持在2700万人左右。

具体数值如下:1月2300万人,2月2650万人,3月2770万人,4月2890万人,5月3070万人,6月2960万人。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团购用户覆盖率受节假日影响较大。上半年用户增量不高,6月甚至出现了覆盖用户群减少的迹象。这与消费者对团购品质和售后服务不满直接相关。这不仅仅是团购网站的问题,商家的诚信是团购行业要解决的重要环节。

另外,进入2012年用户对团购的新鲜感已经过去,团购应用不再性感,冲动消费减少。但是团购依然实惠,善于使用团购导航的用户通过完善的比价和维权机制来保证自己的每单团购都能做到基本满意。目前这一批用户是团购行业的基石。怎样通过核心用户群传播口碑,用社会化网络拓展新用户是每个团购网站需要做好的事情。

含聚划算在内的中国团购交易额达146.5亿元

全国团购网站累计关闭2859家 死亡率高达48%

2012上半年,含聚划算在内的中国网络团购交易额达到了146.5亿元,而这一数字在2011上半年仅为65.4亿元,同比大增124%。但与2011下半年的150.6亿元相比却下跌了2.74%。这与下半年是团购旺季有关。

2012年跟2011年下半年相比,网络团购市场交易额出现滞涨,团购网站数量的减少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还有每单参团人数有大幅减少,虽然团购产品更多了,但是交易额却没有上去。聚划算的业绩也远不如去年下半年,受阿里系淘宝内部机制所累,聚划算出现了小二收受贿赂的情况被商家举报,整个上半年聚划算都处于调整期和尝试收费模式阶段。

对此,报告预测:在2012年中国网络团购市场交易额将超过去年,有望达到320亿元。团购网站数量的减少不会影响交易额的上升,相反,市场份额将被合理划分,缓解其他团购网站的市场竞争压力。制约团购体量的不是资本是团购网站提供的服务。

团宝网24券跌出团购前十

2012上半年,依据市场份额比例,前十名中除了两大团购平台聚划算和QQ团购分列第一、第二外,其他排名前八的独立团购网站依次为:美团网、拉手网、窝窝团、大众点评团、糯米网、58团购、F团、满座网,占据了整个团购市场86.6%的市场份额。

而团宝网、24券、高朋迅速跌出曾经在十强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千品网等新秀。随着行业洗牌的加剧,大批中小团购网站倒闭或停止更新,这使得它们与大型团购网站之间的距离拉大。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领团网数据监测显示,美团网于去年10月流量超过拉手网之后,2012年每月访问量和交易额都双双排列在独立团购网站的第一,但与团购平台聚划算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上半年团购行业最大的两匹黑马当属糯米网和千品网,这是两个逆势走高的团购网站。糯米网流量排名已经仅次于美团网位居独立团购网第二,千品网2012上半年发力进入独立团购网站十强。

上半年业绩下滑的团购网站除了团宝网、24券、高朋网之外,拉手网、窝窝团的流量和交易额也有所下滑,这与两家企业在得知IPO无望之后的撤裁调整和减少广告投放直接有关。

团购平台聚划算在2011年交易额达100.35亿元,占所有团购交易额的46%。但进入2012年聚划算进入调整期,上半年交易额49.62亿元只占约1/3的市场份额。

报告认为,目前网络团购格局仍不稳定,未来排名前十的团购网站还将发生巨大变化,团宝网已经破产,24券等一大批团购网站资金链也存在问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启亨预测:未来团购将会走向社会化团购,即由少数几家团购平台和团购门户做支撑平台的全国团购网站和商家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团购大格局。团购有效期也将从短期向更加长期,方便用户消费的方向发展。商家将更加主动地联系团购平台参加到社会化团购中,优惠券和团购交替使用会是本地商家今后的营销法则。

]]>
LivingSocial财报:2012年Q2 LivingSocial亏损收窄至9300万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59972.html Sun, 29 Jul 2012 15:56:19 +0000 //www.otias-ub.com/?p=59972 2012年7月29日上午消息,亚马逊提交的文件显示,第二季度,该公司投资的团购网站LivingSocial亏损已减小,而营收则同比翻番。

LivingSocial是Groupon的主要竞争对手,向用户提供餐厅、宾馆、活动,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折扣优惠券。

在截至6月30日的这一季度中,LivingSocial营收为1.3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900万美元。第二季度,LivingSocial净亏损9300万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98亿美元。

LivingSocial发言人拒绝对亚马逊提交的数据置评。亚马逊目前持有LivingSocial的29%股份。亚马逊表示,第二季度这笔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71亿美元,低于前一个季度的2.98亿美元。

市场研究公司BIA/Kelsey报告称,美国互联网团购市场的规模到2015年将增长至41.7亿美元,高于去年的19.7亿美元。LivingSocial也在开拓除团购以外的其他业务。今年4月,该公司收购了在线订餐服务Onosys。

]]>
细分领域的团购网站–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56643.html Fri, 13 Jul 2012 02:30:52 +0000 //www.otias-ub.com/?p=56643

上图列举了目前国外团购网站的分类。像Groupon、Livingsocial都属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团购网站。当然,别以为团购网站就这么些了, 也并非所有团购网站涉足面都那么广泛。上图中还列举了不同细分领域的团购网站,比如专为男士服务的The Manly Deal,专做奢侈品团购的Gilt City,还有旅游、女性、大学教育、夜生活、婴童产品等,还有一些团购聚合类服务。

在图的最下方,还列举了一些开辟一个细分市场的团购服务的好处有哪些?

  • 增强用户忠诚度的潜力以及更高的用户的贴身服务价值;
  • 更精准的消费者定位;
  • 满足消费者的具体偏好需求;
  • 和其他通用类的团购网站区别开来;

via:internet2share

]]>
Epsilon:加拿大网民仍然热衷团购 //www.otias-ub.com/archives/25565.html Mon, 28 May 2012 03:30:40 +0000 //www.otias-ub.com/?p=25565 尽管Groupon和LivingSocial这样的团购网站没能达到分析师、高管们和投资者的预期而负面信息频传。但人们依旧乐于团购,媒体的负面信息并不能阻碍他们参与有价值的团购。

当发展初期的狂热渐渐归于冷静时,Epsilon 2011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加拿大网民对团购网站的使用如去年夏天一样热情未减。2011年8月,42%的受访者称他们每天接受团购邮件,9%的人称他们每隔几个星期进行一次团购活动

鉴于Groupon,全球最知名的团购网站,在2010年4月推出其在加拿大的首个团购网站-Toronto-离该次调查16个月,这个发展水平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eMarketer预测2012年,加拿大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达到2640万,在线购买用户的渗透率将达到60.8%。随着在线营销渠道越来越拥挤,团购仍然是营销者比较重要营销手段。

编译者:@遛小象的大蚂蚁

]]>
Groupon:2012年1季度首次盈利 //www.otias-ub.com/archives/44861.html Wed, 23 May 2012 01:15:34 +0000 //www.otias-ub.com/?p=44861 团购网站鼻祖Groupon 2012年第1季财报首度出现获利,营收也好于市场预期,主因是营销成本下滑与国际市场营收攀升

Groupon 14日表示,上季不计部分费用的获利为1,630万美元或每股盈余2美分,好于去年同期净损41美分;营收为5.59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2.955亿美元激增89%。第1季营业利益为3,960万美元,同样优于去年同期的1.17亿美元营业损失。

Benchmark Co.分析师莫兰指出,Groupon上季国际市场营收增加逾1倍至3.207亿美元,显示未受海外市场经济动荡影响,”整体而言,事业正持续稳健成长”。
Groupon由毕业于音乐系的梅森创办,主要营收管道是贩售各种折价券,并和业者分享进帐。该公司表示,上月营销成本从去年同期的2.3亿美元降到1.17亿美元,主因是利用电邮打广告策略奏效。Groupon也说,上季57%营收由美国以外的市场贡献。此外,第1季北美市场营收比前季攀升33%,表现创1年来最佳,令市场松一口气

]]>
Background Check:Groupon的争议和财务问题 //www.otias-ub.com/archives/43075.html Wed, 16 May 2012 13:04:50 +0000 //www.otias-ub.com/?p=43075 Groupon自试图上市以来就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曝光,遭受的非议也越来越多。有人认为这种单纯的团购模式收入不可持续,下面这张信息视图回顾了Groupon的理念财务情况,受争议的事件,以及该业务模式存在的问题等

团购模式如何可持续?概念如何回归现实?如何正在在本地商业推广中寻找长久立足之地?相信这也是众多国内团购网站面临的问题

 

]]>
ForeSee:美国29%团购消费者都是新用户 //www.otias-ub.com/archives/26238.html Thu, 08 Mar 2012 03:02:07 +0000 //www.otias-ub.com/?p=26238 ForeSee:美国29%团购消费者都是新用户

据研究机构ForeSee的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团购网站Groupon和LivingSocial的大多数用户将成为回头客,至少是计划二次购买。

据该机构称,这些用户中29%都是新用户。其中17%知道零售商,但在团购之前从来没买过它家的东西,剩下的12%用户在团购之前从来都没听过该品牌。

与此同时,91%的受访团购者在完成首次团购后,要么会再次回到该团购网站,要么至少是计划这么做。其中44%已经再次访问了团购网站,剩下的47%表示他们未来会这么做。大约有90%的受访团购者表示,在最近三个月内,他们已经兑现过团购票。

团购用户整体在下降,但Groupon仍占主导地位

ForeSee于去年11月和12月在其索引系统中对1万名网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该公司的研究还发现了其它有趣的信息,具体如下:

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订阅了一个团购项目,较ForeSee2011年春天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得出的65%有所下降。

63%的团购用户在过去90天内购买过团购商品,低于2011年春季调查的67%。

52%的团购项目订阅用户使用的是Groupon,较2011年春季调查的51%稍有增长。30%使用的是LivingSocial,较之前的24%有所增长。去年大约10%的团购用户订阅的是Woot。

44%的团购项目订阅用户只使用Groupon,12%的用户仅使用LivingSocial,21%的用户只使用Woot.显然,Groupon在团购领域还是占据主导地位。

在过去90天内,有50%的受访者在Groupon进行过购买,但是,这段期间内大约只有25%的受访者在LivingSocial上进行了团购。不过,两家公司的这项数据都比2011年春天增长了3%。

]]>
StreetFight:中小企业使用本地营销寻找新客户 //www.otias-ub.com/archives/26063.html Wed, 07 Mar 2012 01:40:52 +0000 //www.otias-ub.com/?p=26063 许多全国性品牌也在增加对本地线上推广的花费,而中小企业仍然是本地网络广告支出的主体,对他们而言,把顾客迎进们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根据本地网站发布商StreetFight的研究,一半的美国中小企业者从事本地营销主要是因为想要寻找新的客户。不到1/4的人最关注其定向目标受众的能力,只有16%的中小企业从事本地营销是为了带来重复客户。

多数受访者表示超级本地化的发布商网站是达成他们本地营销目标的最有效平台,1/3的受访者认为团购网站是最好的达成他们目标的办法,显示团购不是主要作用域回头客,而是寻找新客户。

本地位置服务,同时只被1/4的受访者列为最有效的本地化平台。

研究机构对广告主花在本地营销方面的预算预测有分歧,主要是算法不同。但多数人都同意由于广告主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找到正确的用户,本地营销的支出将稳定增长至2014年。

]]>
美团网:2011年美团网销售额达到18.19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25966.html Mon, 05 Mar 2012 15:29:12 +0000 //www.otias-ub.com/?p=25966 3月5日下午消息,团购网站美团网(微博)今日披露销售数据,称过去一年销售额为18.19亿元,并称与团购商品原价相比,美团为消费者节省58.29亿元。

美团网成立于2010年3月,是国内首批上线的团购网站,去年7月美团完成第二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为阿里巴巴集团、北极光、华登国际以及红杉资本。

根据美团网CEO王兴披露的数据,美团上线一年后的销售额为2.3亿元,而截至2012年3月4日的第二年,美团网销售额则达到了18.19亿元。

不过美团网并未透露其他运营数据,而此前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接受媒体时曾表示,美团网2012年最大的目标是年底实现盈亏平衡

]]>
PriceGrabber:美国网购用户消费意向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25831.html Mon, 05 Mar 2012 02:03:45 +0000 //www.otias-ub.com/?p=25831 根据PriceGrabber 2012年2月的调研,45%的美国网购用户称2012年他们打算同时在网上、线下和移动渠道上购物,42%的受访者称会主要通过在线购买,12%选择实体店,1%称主要在手机上购物。在总体花费上面,受访者计划花费53%的支出在网购上面,花42%在实体店铺里,5%在手机购物上。

支出基本保持稳定

51%的受访者今年的计划支出和2011年不变,28%的人认为会减少,高于认为会增加支出的21%。那些打算增加支出的人,主要的原因是对经济状况的信心(36%),预期零售商会提供更好的折扣(36%),能赚到更多钱(30%),有6%的人则表示他们厌倦节俭了,5%表示信用额度增加了,另有5%称他们去年找到了工作。

而那些打算减少开支的人,主要的原因是汽油、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扬(40%),对经济状况缺乏信心(34%),今年赚的钱会更少(29%),16%的人则表示在2011年假日期间花费过多。

尽管美国网购用户消费信心不足,但是总体美国消费者的信心还是慢慢的。根据BIGinsight的数据,2012年2月,33.1%的用户表示他们对经济非常或比较有信心,高于1月份的30.4%,是自2008年1月的33.5%以来的新高。当然该水平仍然低于2007年的53.2%。

电子产品和衣服消费最高

当问及他们今年打算花费增加的产品类型时,超过一半的用户选择消费电子产品和衣服,然后是旅行和度假,家庭用户和餐饮。另外有29%的受访者打算在家具,图书和DVD上增加支出

团购网站继续流行

46%的受访者打算今年在团购上的使用多于去年,其中53%称他们会搜索食品和餐饮,搜索购物产品为46%,娱乐和演出为42%,家庭和儿童用品为34%。

数据方法:PriceGrabber的调查在2012年1月26-2月13号进行,受访者来自933名美国在线购物用户。

]]>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上半年团购网站增至5300家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87.html Sat, 11 Feb 2012 15:44:07 +0000 //www.otias-ub.com/?p=13987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日发布《2011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团购市场急速扩容,初具规模的团购网站从2010年底的2612家发展到5300家,6月份团购行业日均覆盖用户数量更是达到5220万。
报告显示,团购网站在今年第二季度发展势头尤为迅猛,进入4月后,团购企业以平均每日10家的速度快速增长。
报告同时还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2.95万亿元,同比增长31%。截至2011年6月,第三方支付达到8300亿元,增长率112%,预计未来几年仍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至2012年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将达22500亿元。
央行于2011年5月26日公布了第一批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而按照规定,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的非金融机构必须在9月1日前申领《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内人士预计,很多中小型第三方支付企业可能因为不具备申领牌照的条件而面临退出市场或被兼并的命运,支付行业不可避免地迎来一股兼并收购浪潮。

]]>
Hitwise:2011年6-12月中国团购网站访问量数据研究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22731.html Fri, 20 Jan 2012 01:12:41 +0000 //www.otias-ub.com/?p=22731 2012年1月18日2011年是团购行业迅猛发展、跌宕起伏的一年。国内团购市场经历了2011年的“千团大战”,成为中国互联网最热的行业之一。分析机构Hitwise竞争情报数据显示,2011年6月中国团购网站访问量占全行业中访问量份额的0.84%,到12月访问量份额则下降至0.61%。

这也验证2011年下半年来中国团购网站广告投放量逐渐萎缩,从年初广告战到团购网站融资困难导致各大网站裁员,地方站关闭,中国团购网站访问量份额呈下降趋势。其中,拉手网从十月份到十二月份两个月其访问量份额下降35%。

在大洋彼岸,美国团购网站访问量在美国所有行业所占份额从2011年6月的0.13%到12月的0.08%,同样呈逐渐下降走势。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前十位团购网站总访问量占行业访问量69.3%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Hitwise 排名分析数据显示,2011年12月聚划算访问量占中国团购行业总访问量的13.6%排名第一。美团网以9.3%的访问量份额位居第二,点评团以微弱差距(9.1%)排名第三。第四名至第十名依次为拉手网(6.9%),京东团购(6.3%),糯米网(6.0%),拍拍团(5.6%),窝窝团(5.4%),58团购(3.7%)及嘀嗒团(3.5%)。

前十位团购网站总访问量已经占到整体团购行业访问量的69.3%。美国团购行业则呈现两家独大的态势,排名前两位的Groupon和Living Social访问量占比在美国团购行业超过80%。

拉手网访问量份额明显下降35%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拉手网在中国团购网站中访问量份额从2011年10月份开始明显下降,从十月份到十二月份,两个月时间其访问量份额下降了3.5个百分点。

京东团购上涨迅速 访问量份额上升5倍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京东团购是中国团购网站下半年访问量份额增长的佼佼者,从6月份到12月份其访问量份额上升了5倍。

团购网站30.5%流量来自导航类网站

2011年是团购导航网站全面爆发的一年,团购导航网站汇聚中国各大团购网站每日的最新信息,帮助消费者更简单方便找到自己的所需,同时也为团购网站提供了大量的用户来源。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Hitwise访问路径数据显示,在2011年12月中国团购网站上游网站中,30.5%的流量来自团购导航类网站,其中百度团购更是以6.85%位居团购网站上游第一位。其次流量贡献较多的是电子商务类网站(15.6%),搜索引擎贡献量位居第三位(6.4%)。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团购导航类网站三甲(百度团购,360团购导航,团800)为中国团购网站贡献率从2011年6月开始成上升趋势,尤其6月到7月期间,贡献率增长了1倍。电子邮件类网站(Email营销)逐渐成为团购网站主要的流量贡献源之一。

京东及淘宝均为各自团购网站贡献高于65%流量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除了团购导航外,企业协同作用为同企业团购网站流量带来了不可忽视贡献。京东商城及淘宝网均为各自自身的团购网站贡献了高于65%的流量,大众点评也为点评团带来了近15%的流量贡献。

拉手美团在关键词搜索广告投入上高于对手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Hitwise搜索智慧数据显示,“团购”这个搜索关键词贡献访问流量最多的十个网站如下:百度团购从“团购”这个搜索关键词上获取流量以25.3%占比遥遥领先,而从Hitwise的搜索智慧功能报告中可以看到,拉手网、美团网在关键词搜索广告上的投入明显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中国团购网站访问高峰出现在星期二

团购三成流量来自导航网站 拉手市场份额下降

根据Hitwise数据显示,团购网站访问量呈现周期性变化。Hitwise从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数据统计来观察,中国团购网站访问高峰出现在星期二。周末与工作日相比有较大落差。从购买转化率来看,主流团购网站转化率在星期一最高。与访问量表现一致,周日的购买转化率最低。

]]>
团800:2011年中国团购行业数据统计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22696.html Thu, 19 Jan 2012 05:44:43 +0000 //www.otias-ub.com/?p=22696 2011年圆满收官,团800数据报告小组在此用一小段文字感谢众业内同仁对我们的关注,并提醒各位引用本报告数据时,请注意确保已经阅读并理解以下声明。请继续关注团800数据报告小组,我们2012年将会奉献更丰富和精确的内容或数据,谢谢大家。

 1、关于统计范围的声明

本报告仅统计服务类自主型团购网站,即明确定位(或基本符合)以生活消费类的本地化电子商务为主营业务的团购网站,对于以团购综合运营平台为主(QQ团购聚划算等)、主营实物团购(聚美优品等)、线下组团等形式的网站,因其平台内数据的封闭性以及对团购O2O方向一年来横向比对的干扰影响,暂不作为本报告的取样对象,还请读者知晓。我们会在2012年的统计报告中根据行业及公众的建议反馈尝试更多维度的分析,以展现中国内地团购市场的多元化与复杂性。

 2.关于数据来源的声明

本报告各项销售数据均来自各团购网站公开的API数据记录,因团购网站自身原因导致以上记录不准确的,团800将以监控到的数据结果作为本报告最后发布的依据。

  3.报告独立性声明

在不影响本报告如期发布的前提下,欢迎各团购网站主动反馈确凿可靠的当月销售详细情况,由团800核实但不保证采纳,仅作为制作本报告的参考,以确保报告的公正独立性。

 4.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作为团800(www.tuan800.com )资讯频道进行行业观察和数据研究之用,不代表任何商业立场。任何统计办法都存在相应的误差,自2010年7月起团800坚持月度统计工作,旨在客观反映行业态势,也得到了来自业内和公众的广泛认可。团购市场变化因素众多,某一个月份的统计情况并不代表各团购站的整体实力。我们建议各方理性对待月度报告,也不鼓励或支持任何利用报告局部数据做过分的解读和宣传炒作行为。如对报告数据有建议或者意见,请与团800资讯频道编辑联系(联系方式:zixun@tuan800.com )

  1、2011年网络团购行业销售数据盘点

  ◆3亿人次“抱团”消费 全年节省190多亿元

据团800统计,国内团购市场2011年全年共上线54万期团购活动,销售额总量超过110亿元,相当于2010年的5.5倍;超过3亿人次在团购网站购买了商品或服务,平均每人次消费金额约为35元,按照全年平均折扣3.6折计算, 2011年团购用户共节省190多亿元消费性支出,人均每次消费节省约62元。

根据统计部门公布的相关数据,2011年各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普遍上升,同比涨幅在9至12个百分点之间。以北京为例,居民因此需要在食品、衣着等方面较往年多支出2000至2200元。团购尽管未能全面影响万亿元级别的居民生活消费市场,但对于已经使用团购的消费者来说,2011年其消费性支出增长的部分平均被拉低了至少3个百分点。

2011年中国团购行业报告

  2、2011年团购网站数量变化盘点

 

  ◆洗牌≠速死 2012仍然值得期待

 

团购网站从“千团大战”到“批量消失”,大约经过了6至8个月。2010年年底至2011年上半年是团购网站最狂热的表演时间,团购站总数剧增,媒体关注及风投热捧,大型团购网站急剧扩张烧钱火拼广告,“团购就上XX网!”的雷同口号遍布于城市的每个角落,各地也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众多地方型中小团购站。然而这种火热仅仅维持了不到两个季度,多家大型团购站在尝试了几个月后纷纷裁撤当地分站。由于风投资金链断裂和营收有限,团购站们不得不在第三季度瘦身裁员以节能低耗的方法度过即将来临的寒冬。团购冬天来了、团购洗牌等质疑声四起,媒体也掉转镜头,开始大量关注团购网站诚信困局及”僵尸团购站”的问题,不少记者掘地三尺寻找倒闭网站的创始人或类似可以现身说法的“标本”来采访。这一时期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团购大跃进时代的结束,各家团购站开始闷头提高精细化运营能力,沉淀分层的调整期正式开始。

 

从团800数据来看,2011年9月份的确出现了大批团购网站消失的现象,10月至12月网站总数持续下跌至3000多家。根据我们8月底的调查,实际存活的网站数量可能更少。因此团购的大浪淘沙时代确实已经到来,这一趋势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但同时应该看到,团购洗牌并不意味着团购速死,12月份团购销售总额达到了15.8亿元,并且这一总额暂不纳入聚划算和QQ团购这种复合平台型网站的销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11年CPI上涨5.4%,因此团购这种模式对于节省生活开支仍有价值,并且大量年轻消费者已经养成团购习惯,2012年团购行业的发展仍然值得期待。

 

2011年中国团购行业报告

地方团购网站存活现状调查方法说明:通过访问广州天津南京武汉成都杭州长沙西安等8个热门城市本土团购导航网站,对其首页推荐位置上的本地团购网站进行存活状况调查,共采集近200个样本。

 

  3、2011年一线团购企业盘点

 

  ◆4家团购企业全年销售额过10亿元

 

  ◆销售份额拉手美团窝窝领先 均单利润点评糯米满座占优

 

不可否认团购站背后的资本力量以及彼此间的白热化竞争对团购概念的推广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与2010年相比,各大团购网站在这一年的规模、营收和服务体系都有了质的飞跃。从加强产品审核体系到“过期未消费可退款”等规则的初步建立,无一不证明团购站们在非议中的成熟与进步。而衡量这一成长最直观的方法,当属月度“亿元俱乐部”的诞生。2010年一家团购网站的月度最高销售额仅仅是6887万,而在2011年曾有7家团购站先后迈入“亿元俱乐部”,全年团购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团购网站达4家,依次为拉手网16.3亿元,美团网14.5亿元,窝窝团12.1亿元和大众点评团10.1亿元。10家一线网站全年销售额之和占行业总销售额之比达到88%。实际上这一比例被上半年数据摊平,下半年从7月份开始,由于团购入冬的大环境导致中小型网站市场份额萎缩,至9月份已大批出局,一线网站不论是开团期数还是销售份额都明显增加,到12月份10家一线网站销售额占比已经超过90%。

 

从销售份额上看,拉手网、美团网和窝窝团目前呈三强鼎立的态势,份额占全国总额之比依次为14%、13%和11%。

 

除了销售份额,另一个观察角度是团购网站的均单利润。将佣金率统一计为10%的话,根据公式“客单价×10%×均单销量”,即可计算出均单利润(注:均单利润,指平均每期团购所获佣金,并非佣金率;均单销量,指平均每期团购购买人次)。我们看到均单利润领先的网站依次是大众点评团10207.8元,糯米网4312.1元,满座网3611.1元。

 

2011年中国团购行业报告

  ◆“黑马”窝窝团6月崛起 下半年三强轮番坐庄

 

  ◆大众点评团、F团嘀嗒团“擅于长跑”稳健增长

 

从销售额月度排名上看,拉手网和美团网全年交替上升,互有领先,始终处于第一阵营,在全年来看拉手领先实力尚未被撼动。2010年还名不见经传的窝窝团在2011年3月至5月开始发力,6月份强势崛起,投身一线网站的“混战”,并一路杀入前三强,成为团购行业2011年度最引人注目的一匹“黑马”。

 

而从下图曲线中不难发现,有三家网站“大隐于市”,却始终保持稳健的增长势头——这三家网站分别是大众点评团、嘀嗒团和F团。点评团依附于“8年来专注于做吃喝玩乐内容”的大众点评网,嘀嗒团则坚持“稳健、平衡的做精品团购”,都属于“慢增长”的冷静型的团购企业。而F团在第三季度获得多轮高额VC投资后,不但资金储备殷实,更是开拓QQ团购和开心团购两大副线战场的运营,三剑齐发发力市场。

 

2011年中国团购行业报告

一年前有专家预言中国将只有不超过10家团购网站存活,而2011年的实际情况说明,虽然团购站因膨胀过快导致盛极而衰,但团购行业本身的商业价值在挤干水分后仍然“有斤有两”。自11年7月份团购交易总额突破十亿元大关后,一直保持在这个量级,12月份更以15.8亿元达到全年月度团购交易额的巅峰。2011年前10名的综合性的大型团购网站不但基本稳定,更逐步分化出“亿元俱乐部”、“两亿元三强”等重要角色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旅游、美妆等垂直行业类的团购网站以及拥有独特地方商户资源的中小型站仍然有自己的一块天空。这种“沃尔玛+社区超市”的并存模式,也许是最符合中国各级城市消费差异的选择。大浪淘沙终得金,不管外界如何评断,中国的团购市场在阵痛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4、2011年商户参团的团购类目盘点

 

  ◆得餐饮者得天下 全年餐饮团购“吃掉”39.5亿元

 

  ◆分淘宝一杯羹 1.5亿人次上团购网站“网购”

 

2011全年餐饮团购消费了39.5亿元,占团购消费总额的36%,可以说是“得餐饮者得天下”。约8000万人次通过团购网站进行餐饮消费,根据客单价(平均每人次消费金额)49元及折扣为4.8折计算,2011年选择“团吃”的消费者人均每次可节省53元。在外饮食消费是2011年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长较快的部分,天津市民上半年该项支出同比涨11.7%,哈尔滨更高达27.2%,物价上涨给中低收入市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团购省钱在这方面凸显出价值。但消费者对于团购消费的评价在2011年仍亟待提高,如果省钱要以降低消费体验甚至上当受骗为代价,任何消费者都不会愿意,这是团购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餐饮团购的另外一个“副效应”是增加了家人在外集体消费的频率,不但省力省心且经济实惠,使得向来节俭的长辈们也乐于参与,成为家庭温情的助推器。

 

除了餐饮团购之外另一个亮点是实物商品的团购。当然说分淘宝一杯羹稍显夸张,因为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对于还年轻的团购行业来说,卖实物商品也是无奈之举,因为需要聚人气,冲销量。2011年团购网站成交的订单接近一半来自实物团购。上团购网站进行“网购”,我们认为仅仅是阶段性的现象,是消费者在不规范的网购和目前阶段更不规范的团购之间的短暂徘徊。毕竟,3亿人次的“抱团”数字已经勾勒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养成了团购的习惯,并已然认识到这种模式对于日常消费生活的便利。

 

2011年中国团购行业报告

  ◆多收了三五斗 团购为影院刷低空座率

 

2011年前3季度团购为电影票房贡献约7%的份额,估计全年不会低于这个比例。对于空座率高的非一线以及新开张的影院来说,如何让空座坐满?团购是目前最有效的的方式。原本空着的座位不仅带来了客流量,全年还产生了接近9亿元的票房收入,至少看上去很美。就像某位院线高官私下坦承的一样,“团购毫无疑问拉低了高昂的电影票价,但也让每一块银幕前坐满了喜爱电影的年轻人”。

 

其他单项销售额可观的还有摄影写真和酒店旅游,全年成交额分别为7.24亿元和4.4亿元。

 

2011年中国团购行业报告

  5、2011年全国各地区、城市团购市场盘点

 

  ◆团购全年覆盖223个城市 近八成地级市有团购

 

  ◆24个城市年销售过亿 北京上海超12亿元

 

  ◆2012年三四线城市或成重要增长点

 

2011年团购通过上半年的快速扩张,覆盖了223个城市,接近八成地级市(注:非地级行政单位)的居民可以通过团购网站购买本地消费类生活服务。当然此处所说覆盖,也是就本地消费类团购而言,实物团购的覆盖范围受地域性影响较小。

 

 

数据显示,有24个城市全年团购销售额超过1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各自以超过12亿元的销售额领先,排名第三的广州约6亿元。

 

截至12月底,当月团购销售额大于100万元的城市达到109个之多,远超年初的30至40个。换句话说,2011年团购已逐渐普及,这种消费形态或许会在2012年蔓延至更多的三四线城市。类似于住在小县城的长辈向大城市的子侄辈请教如何网购,年轻的团购同样也需要一个“让用户教会用户”的过程。按照网购普及的案例,这个“科普”过程会长达两到三年,在此期间团购消费市场规模可能不会出现迅速增长,而是随着团购日趋规范,其为节省居民消费性支出方面的价值逐步凸显并形成刚性的市场需求,同时作为一种时兴且方便的本地消费方式平缓的向前发展,因此2012年的重要增长点可能在于对三四线城市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2011年中国团购行业报告

 6、团购投诉盘点

 

  ◆全年投诉超过1万起 解决率仅55.3%

 

2011年全年,团购用户在团800团购投诉区(bbs.tuan800.com/complain)发布投诉帖共计11483条,相当于2010年全年投诉量的10倍。其中6349条投诉获得解决,解决率为55.3%,低于2010年64.7%的解决率,但考虑到得到解决的投诉案例总量同样相当于2010年该项数据的10倍,总体而言团购企业的服务质量有明显提升。从每月投诉帖子发布的数量来看,3月份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一个触发点,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重点聚焦,对团购用户提高维权意识起到了推动作用。3月份以后的4至12月月均投诉量超过1100起,几乎与2010年全年的投诉量相当,其中投诉量最高的依次是8月份1316起,12月1286起和7月份1226起。

 

从全年趋势上看,随着投诉量在3月份以后的猛增,投诉解决率明显下滑。对于这一现象,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团购网站服务质量的下降,事实上下半年多数团购网站已经进入冷静期,对用户体验有所加强。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其一是如上文所说的,消费者维权意识提高导致投诉量迅速增长,团购网站应接不暇;另一个原因是大环境导致部分大型网站资金困难,服务质量下降,或一些不规范的中小型网站直接卷款跑路,消费者的订单和投诉都成了无头案,得不到解决。

 

总结一下全年投诉热点:退款问题,快递问题,假货问题最为突出。同时上半年深受钓鱼网站之害的团购用户也为数不少。

 

2011年中国团购行业报告

  7、2011年度十大团购新闻关键词

 

通过回顾团800资讯频道往期新闻,我们总结了2011年团购新闻十大关键词,如下表。

 

2011年中国团购行业报告

注:

 

“过期退”——3·15前后各网站纷纷以各种形式作出过期未消费退款等承诺,以回应来自社会的压力;

 

“融资热”——上半年行业融资总额达数亿美元,风投如此密集的进入互联网特定领域,历史罕见;

 

“裁员潮”——下半年团购入冬论盛行,风投撤退,团购网站普遍陷入资金困难,裁员传闻随处可见;

 

赴美“IPO”——第四季度,最开始以拉手将赴美上市的传闻为开端,多家团购网站发言人就是否上市表态,引发媒体热议;

 

“转型”——资金困难期的团购网站开始思考大投入和低产出的问题,转型成为大家的共识,目的也很一致——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挖角”——一场恩怨江湖的悲喜剧。最开始由Groupon挖角传闻引发国内同行结盟抵制,最终随着竞争白热化,互挖墙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据调查,六成团购企业员工尤其是中高管被猎头骚扰过。年度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拉手网大华东区员工集体跳槽和美团网上海城市经理被挖事件;

 

“广告大战”——应该说团购网站烧钱起始于广告大战,2010年年末至2011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地铁、网络、分众以及电视和各种户外广告曾遭到融资后的团购网站铺天盖地的轰炸。同时广告代言也喧嚣一时。这起烧钱或被迫烧钱的战役最终因为下半年风投撤退而结束;

 

“Groupon”——2011年对于团购鼻祖Groupon是破茧成蝶的一年,尽管上市一波三折,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成功落户纳斯达克;

 

“聚划算”——有业内人士评论,谁都没有想到千团大战之后的隐身人竟然是马云。争斗了一年多,进入2011年第四季度后几家一线团购网站突然发现自己被一个高大的身影笼罩,它就是聚划算。11年12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团购平台聚划算,对外公布了2011年运营成绩:通过170家运营商已开通41个城市的生活服务团购,并连续10月保持43%的高速增长,从零到12月的1.8亿元,2011年仅本地化服务合作交易额就实现了8.48亿;如果把聚划算源自淘宝系的强大网购吸金实力也算进去,那么它的团购交易额已突破100亿元!这不得不让团购站们感到压力很大——业务形态单纯的团购站们拼杀一年,交易额之和与聚划算一家旗鼓相当。我们预计在2012年像聚划算、QQ团购这样的复合型团购平台会成为中国团购赛场中的又一类狠角色,也值得业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团购站即将迎来电商们曾经遇到的头痛问题——“是坚持自立门户还是加入淘宝商城开旗舰店?”我们认为,就像自然界有共生和食物链,也许竞争与合作是可以并存的,老虎和兔子同处一片森林中才是最真实的商业写照。

 

“过冬”——下半年开始团购入冬的论调一面倒,团购网站为过冬焦急而又忙碌。很多网站倒下了,它们本来就没打算长久;也有很多网站在坚持,但是它们真的明白为了什么坚持吗?

 

  8. 2012年团购发展三大趋势展望

 

  ◆从单纯的团购模式向上生长至“优惠券/会员营销”等复合模式

 

2011年的团购发展不只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也让全国大小城市中的传统商户见证了互联网的神奇和创新。截止2011年12月底,月交易额突破百万的城市已经达到109个。团购不仅为商户快速聚拢人气、增加销量,更包含着优惠券认证、会员制营销等后续的营销机会。商户们开始思考,除了提供给团购站2-3折的特价套餐,能否在毛利率和服务周期上获得更灵活的弹性空间,比如4-7折的优惠套餐?是否能够把团购用户进行二次筛选,找到其中少量具备高价值的回头客,并纳入自己的会员营销体系?可以说,团购在2011年为商户的O2O营销打造了坚实的用户群基础、消费习惯、商户资源储备以及消费认证体系。而在智能手机以及3G移动网络的普及下,团购的普及和常态化也将加速O2O行业的演进。

 

  ◆从PC平台主动平移至移动互联网平台

 

团购模式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商户的销售问题,但却不足以解决用户随时随地的优惠需求。截止2011年底,真正能让用户通过手机方便完成支付的团购站还只有寥寥几家。从家里的电脑走出去,如影随形般跟随用户的行踪而提供更好的推荐,会成为团购站在2012年的潜在增长点。据了解,除了原本的团购,拉手网等团购大鳄已经在近日推出了专门的优惠券频道,尝试为消费者和商户提供更多样化的优惠选择,而其中也充分考虑到了移动互联网情况下的使用场景。作为行业领先者,它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更多团购站的效仿跟风,而“PC+团购”搭配“移动互联网+优惠券”的本地消费平台模式,或许会成为团购站们2012年新一轮的流行风潮。

 

  ◆从单纯团购平台演变成电商营销的标配工具

 

在推动地面商户前行的同时,团购这一概念又在中国催生了新的变化。2011年中多家垂直类团购网站摇身一变成为B2C商城,而团购大鳄中也有不少在实物产品类上收获颇丰。这固然是竞争环境下利润率考虑的必然结果,但团购到电商的进化似乎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对一样在2011年挣扎的电商来说,除了在团购站上分发优惠券吸引新顾客外,他们也开始通过自建的团购频道来热推一些促销款。这似乎成了电商营销继秒杀后的又一“标配”工具,是否电商们也会反哺团购,把生活服务类内容扩充到现有的商城架构中呢?让我们静静期待。

 

  结语

回首2011年,从追捧到跃过低谷后的再生长,这一年的中国团购驾驶的是一列翻滚前行的疯狂过山车。2011年是中国O2O行业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一年,团购也在中国O2O行业的发展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祝福大型团购站翻过新的一页再上征程的同时,那些曾经在这个行业中奋力求生的中小团购站们一样值得尊敬。2012年绝对不是团购行业的“末日”,相反还将创造更多的记录印证其自身存在的价值,移动互联网下各类优惠消费的空间将会诞生更多的新商机。整架生活消费的引擎从团购按钮被按下的一刻既已发动, O2O新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
LinkShare:调查显示56%的消费者会选择团购 //www.otias-ub.com/archives/18986.html Sun, 27 Nov 2011 17:39:47 +0000 //www.otias-ub.com/?p=18986

本月初,团购巨头Groupon在纳斯达克市场成功上市。Groupon首日表现不错,开盘价28美元,较发行价20美元大涨39.95%。随着时间推移,Groupon的股价逐渐下行,在本周三跌破发行价20美元,报收16.96美元。不可避免地,股价疲软的表现再度引发了外界唱衰和质疑。福布斯在一篇分析文章就直言不应该买入Groupon的股票,“保守投资者应该远离这支股票”。团购真的没戏唱了吗?在线市场调查网站LinkShare不这么认为,据据他们的调查结果,仍有56%的消费者会选择团购。

LinkShare调查了1000名消费者,统计结果显示:56%的受访者会团购那些提供优惠但并不熟悉的品牌,41%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手中有优惠券的话,将会团购那些根本没计划买的商品。

在这份调查研究中,LinkShare提出了一个观点:团购网站应该提供类似“随机产生”的团购商品,增加选择的多样性,为用户创造选择团购商品时的惊喜感。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团购网站变成“发现偏好商品的StumbleUpon”。这与目前团购转型倡导的“个性化团购”的观点不尽相同。“随机团购”强调制造惊喜,消费者是被动接收,“个性化团购”则更多包含了消费者偏好的主观因素。

不管团购转型选择的是什么方式,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疯狂烧钱和野蛮生长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文章来自36氪

]]>
eTao:2011年10月中国团购消费报告 超两成团购网站30天不更新 //www.otias-ub.com/archives/18529.html Thu, 17 Nov 2011 15:39:15 +0000 //www.otias-ub.com/?p=18529

2011年11月17日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www.etao.com)发布了10月团购消费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10月底,国内的团购网站中有超过两成(20.5%)网站在近一个月类已经没有更新商品,也就是说截止10月底,我国5000多家团购网站中有超过1000家团购网站已经停止更新。

报告显示,在所有团购网站中,一个月内没有进行商品更新的团购网站数量对比9月并未有减少的趋势(56.5%),相比之下,能够保持一周内更新商品的团购网站数量急剧减少至21%。

分析认为,照此趋势下去,在未来两到三个月类,或有超过8成的团购网站将在“大考”中迎来自己在大限,并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

目前,业内绝大多数行业人士都不看好国内的“千团大战”,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曾直言,国内“99%的团购网站都会死掉,只有四五家能活下来成为市场主宰”。而包括拉手网、糯米网等业内人士也对李开复的评论表示认同,就连持乐观估计的满座网马征也认为,“85%的团购网站会死掉”,团购行业将是“剩者为王”。

就目前来看,中国团购消费市场增长停滞,融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烧钱”也无法继续,对于一线团购网站而言,其遭遇的冬天更多是资本上的冬天。在中小型团购网站大规模倒闭潮的背后,是TOP类团购网站紧缩银根,解决资本严寒,思考走出困境的身影。

一方面,国内包括窝窝团、拉手、团宝、24券等团购网站都开始通过裁员、减站、降薪等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以期成为大考后的“剩者”;另一方面,一些团购网站也加强了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如拉手网频频冲击美国资本市场。

一淘网发现,目前包括满座、美团等TOP类团购网站开始向O2O模式(Onlie to Offline)进行转型尝试,即通过与线下商家合作,将线下商家的商品及服务以促销、打折、批发价等方式直接展示给消费者;同时,国内一些其它团购网站也开始尝试走B2C的路线,如拉手网、窝窝团等都在近期大了商品实物类团购的推广力度。

一淘网分析认为,基于消费者需求的本地化商品、服务类团购服务符合消费需求,团购网站向O2O模式及B2C模式转型,证明了中国团购行业已经逐渐脱离了团购鼻祖GROUPON的影响,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团购行业进入了以消费需求为导向、而不是资本驱动为导向的发展阶段,表明中国团购行业开始逐步走向成熟与健康。(

]]>
团800:2011年9月中国团购统计报告 全国团购网站达5058家 //www.otias-ub.com/archives/1766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7669.html#comments Mon, 31 Oct 2011 14:14:36 +0000 //www.otias-ub.com/?p=17669 一、9月团购市场概况

  ◆ 9月仅新增19个站点 团购网站总数5058个

  ◆ 开团次数仍维持较高水平,达7.4万期

  ◆ 重点城市客单价继续攀升,达50.8元

  ◆ 团购投诉次数环比下降20.5%

  1、市场概况

2011年9月中国团购市场概况

  9月份数据显示,团购网站数量增长基本停滞,全国新增团购网站仅19家,总计达5058家。计入倒闭站点和僵尸站,团购网站规模实际上已经呈现衰退趋势——这也是行业无序增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与行业大环境相对应的,是一线网站对全国战略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在摒除前期资本驱动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之后,一线网站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细节管理,加强修炼内功,提高盈利能力。尽管媒体及部分观察人士将近期团购行业的表现视为“寒冬”,但业内专家却从竞争和淘汰背后,看到了团购企业自我减负、成本下降和盈利能力逐步显现的本质变化,或许此时用“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形容再恰当不过——团购经历涅槃,已逐渐回归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据团800统计,9月份一线团购网站共推出团购活动7.4万期(其中实物网购类团购3637期),环比增长1.6%,继续维持较高水平。本地推出服务类团购的222个城市总计产生成交额11.7亿元,销量3319.8万份(即3319.8万人次购买团购,其中实物网购类团购销量约1092.7万份),均略有下降——分别环比下降5.1%和6.1%。仅从数据的直观表现看,显示的是市场的萎缩,但数据的本质,却是艰难环境下市场总量的基本稳定,小幅下滑,背后起到支撑作用的就是消费者对团购这种新模式的刚性需求。如若团购能更有序的发展,消除消费者的疑虑,这种需求当可以放大到不可思议的巨大规模。

2011年9月份我们仍提取了本地服务类团购成交额排行前40城市的数据,以便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显示,13家一线网站在这40个城市共推出本地服务类团购活动约4.8万期,产生成交额约9.2亿元,销量约1790.8万份,分别占全国222个城市本地服务类团购开团次数、成交额和销量总数的69.05%、86.37%和81.77%,市场集中化趋势依旧。同时,40个主要城市的人均消费金额(客单价)上升到50.8元/次,环比增长10.4%,核心用户的价值正在逐步展现。

另外,根据团800资讯频道的观察和统计,9月团购投诉数大幅减少到1046期,环比下降20.5%,反映了团购网站放慢地域扩张和人员增长以保证和提升重点地区服务质量等措施的成效,一方面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体现。

2、优质单笔团购

本频道将9月销售详单中数据按照单期团购活动的成交额排名,并人工剔除购物卡、充值卡类团购以及实物网购类团购,下图展示了前50名本地消费类团购大单。

2011年9月优质单笔团购TOP50 

美食天下分类下的自助餐团购可以说是个慢热的团购类别。自2011年暑假以来开始逐渐升温,取代了曾占领各城市单笔团购成交额前几位的电影票团购和充值卡团购。在上图所示的9月单笔团购成交额TOP50排行中可以看到,自助餐团购有12单,合计成交额超过1274万元,销量超过18万份,折扣在6.5折以上的有9单。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消费者外出就餐的需求量大,而低于市场价格的团购自助餐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第二,自助餐团购比起同为餐饮团购的其他类型团购来说,有着不限量自取的优势,就很难出现其他餐饮团购常遭到投诉的食品分量不足,团购用户遭到区别对待等问题。虽然自助餐团购的折扣相对较高,但随着团购行业和消费者走向理性,迎合这一趋势的自助餐团购的潜力和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

 二、团购类别观察

1、餐饮美食、酒店旅游团购市场份额上升

2011年9月各类团购类别详情

  本期,美食团购和酒店旅游团购两个分类的市场份额增长较为明显,分别环比增长2.02%和2.77%。其中,美食团购共计产生活动27269期,销量约为939万份 ,位列榜单首位;酒店旅游团购共计产生活动5734期,销量约为60.9万份。

9月,恰逢“教师节”、“中秋节”等节日集中,假日消费需求有效拉动了餐饮、户外郊游等团购项目销量的上升,以上两个团购类别受益明显。与此相对,休闲娱乐和网购精品市场份额则低于8月。其中,休闲娱乐成交额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受到电影票团购成交额减少的影响。

2、自助餐团购登二级分类成交额榜首,电影票退居第五

2011年9月团购二级分类成交额TOP20

休闲娱乐分类下的电影票团购成交额在8月就出现下滑, 9月终不敌美食天下和生活服务类团购,以7512.6万元成交额退居第五。这20个分类的成交额平均值约为4976.3万元,由图表可以看出,在这一水平之上的分类有7个,依次是自助、火锅烧烤、地方菜系、摄影写真、电影展览、食品饮料和酒店。其中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是自助和火锅烧烤,二者均属于美食天下类团购。销量最高的则为网购精品下的食品饮料团购,即以地区配送或上门店自提为主的食品饮料团购。

定价方面,平均现价最高的三位依次是摄影写真、旅游和其他网购,最低的三位为蛋糕甜品、电影展览和快餐休闲。平均折扣最高的三位依次是自助餐、食品饮料和门票郊游。自助餐团购虽然折扣偏高,却往往凭借其不打折扣的商品和服务获得较高的人气和成交额,从7、8月开始频频出现在各个城市的二级分类成交额排行首位,是含金量较高、市场模式相对较成熟的一个类别。

 三、城市观察

  ◆26个千万元级城市当月平均成交额近3200万元

2011年9月团购成交额千万元以上城市 

据统计,9月成交额超过1000万元的城市共有26个,其成交额平均值为3197.3万元,在这一水平以上的城市有6个,按成交额降序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前4者的成交额均超过5000万元,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以1.5亿元、1.2亿元成交额的绝对优势保持领先地位,占222个城市本地服务类团购总成交额的25.62%,占40重点城市的29.35%。

四、团购网站观察

  1、亿元俱乐部成员减少到6家

2011年9月全国销售10强团购网站

  受全球金融危机扩散化影响,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寒冬”,证券市场人气低迷,团购行业融资瓶颈凸显。三季度以来,仅有F团完成C轮6000万美元融资,Groupon再次延迟IPO以后,窝窝团、拉手网等赴美上市融资计划也相应后延。由于资金链断裂以及同质化竞争导致营收下滑,根据团800资讯频道观察,8月份以来,中小团购网站出现集中倒闭潮,一线大站纷纷收缩三四线城市站点建设,重点转向一二线城市进攻。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9月份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的团购网站为6家,环比减少1家。其中,排行榜中前6家网站合计成交额约为7.88亿元,占据整个团购市场67%以上的份额,窝窝团、美团网、拉手网等行业大佬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团购行业洗牌加速以后,目前已经初入十进五的竞争格局,60%以上的团购市场份额逐步向前3-5家大站集中,经历过混沌、洗涤之后,行业玉宇澄清之日已经不远。

2、团购网站本地化服务比例明显提升

团购网站本地化/非本地化服务成交额比例

  如图所示,以上团购网站本地化服务比例都有明显上升,平均比例达到79.7%,其中58团购更是高达93.4%。从简单复制Groupon的“一日一团”模式,到“一日多团”模式,国内团购模式在摸索中不断创新,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在家居建材、化妆品等垂直营销类团购网站抢滩登陆形势下,综合团购网站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唯有在本地化服务方面进行精耕细作,才能保持优势市场地位。

时下,团购行业的趋势日趋清晰,特别是O2O理念逐渐被消费者、商家乃至公众接受后,依靠提供生活类电子商务服务起家的网络团购,最终还将回归本质。

3、城市覆盖增速放缓 开团次数整体保持增长

一线网站覆盖城市个数及团购活动期数

  根据团800统计,与7、8月数据相比,9月各网站覆盖城市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甚至个别网站出现下降。年初以来,由资本驱动的无序扩张,导致团购站点建设质与量的增长不对称,在行业进入优胜劣汰的关键时期,“木桶效应”严重拖累企业的整体盈利。因此,团购网站需要调整节奏,梳理全国布局,剔除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站点。

从活动期数方面来看,大部分网站保持增长,个别网站活动期数环比减少。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为58团购和赶集团购,分别为40.9%和35.1%;另外,嘀嗒团、窝窝团和糯米网的也有一定幅度增长,分别为18.2%、17.9%和16.3%。

五、团购投诉观察

9月团购投诉情况

  9月份,团购行业整合进入关键时期,团购网站迎来集中倒闭潮和裁员风波。在寒冬中,大量中小团购网站生存艰难而选择停止开团或关闭,而大团购网站为应对寒冬也积极提升用户体验和走精品运营路线。据团800团购投诉区统计,9月份共计收到团购投诉1046起,比8月份环比下降20.5%。

9月团购投诉典型案例:

● 中秋团购月饼网站携款潜逃每当端午、中秋等节日来临,也是粽子、月饼等季节性食品的团购消费旺季,同时也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问题高发期,更有少数黑心站点,打着节日低价团购的幌子诈骗消费者钱财。网友夏澄火炼投诉称,8月底,她连续两次在某网站订购月饼以后,却一直没有收到货,在9月初给客服打电话却以各种理由一再推脱,最后登录网站才知道,网站所有工作人员已经全部神秘消失。据不完全统计,该网站以“团购月饼”的名义,先后骗取了132人次购买,团友损失金额将近百万元。

● 秒杀电影票后无法兑现为吸引人气,各家网站先后推出了各式的秒杀团购活动,如“0元秒杀”、“1元秒杀”等,当消费者秒杀成功后兑现商品或者服务时,却又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网友科隆23投诉称,在某网站周年庆活动中,他与朋友一道参与了“1元秒杀电影票”团购活动。在秒杀成功半个月后,却没有收到电影票,先后两次打电话给网站客服,都没有得到答复,第三次打电话时被告知与朋友的两个注册号IP地址一致,秒杀无效只能退款,这让网友无比愤怒,事先秒杀规则里并没有说明同一IP地址只能注册一个账号,而三次电话询问后才告知秒杀无效。

● 团购酒店遭遇预订难题无法入住时下,通过网络团购预订酒店已经成为年轻白领出行、旅游的新时尚,省时也省心,但遇到节假日等入住高峰期,消费者难免遭遇预订难题而导致无法入住。网友小精豆在团800论坛发表投诉贴称,中秋节前,由于朋友过来出差,于是在某网站上预订了一个房间。由于朋友是中秋入住,在距离中秋还有一个星期时,他就提前打电话到酒店进行预约,酒店方告知预约提前时间太长不能接受,只需提前两天预约即可,而当他中秋前两天电话预订时,则被告知房间已满,这让消费者心里特别窝火,于是乎只好诉诸团800,希望网站与酒店方能够引起重视,不能忽悠消费者。

转自:http://zixun.tuan800.com/a/tuangoushujubaogao/20111026/23417.html

]]>
//www.otias-ub.com/archives/17669.html/feed 2
iRsearch:2011年8月中国团购网站排行榜单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13.html Tue, 18 Oct 2011 01:10:10 +0000 //www.otias-ub.com/?p=17113 为实时监测中国团购行业发展动态,继2011年7月中国团购网站排行榜单发布后,艾瑞咨询根据网络用户行为监测工具iUserTracker、EcommercePlus的监测数据,以各团购网站月度用户访问及下单转化数据为主要指标,推出2011年8月中国团购网站排行榜单。

  1. 主要评选依据

延续2011年7月份中国团购网站排行,8月份艾瑞咨询仍选择“日均覆盖人数”、“月度总访问次数”、“访问到下单转化率(按日均人数计算)”三个指标对团购网站进行评价排名。其中,“日均覆盖人数”用以体现团购网站的用户普及率;“月度总访问次数”表征用户对团购网站的认知及忠诚度;“访问到下单转化率(按日均人数计算)”则反映网站团购活动对用户的实际吸引力。

  2. 评选指标统计方法说明

  日均覆盖人数

统计口径:该月中,该网站平均每天的独立访问用户数,用户重复访问不重复统计

计算公式:日均覆盖人数=当月每日的网站覆盖人数的平均值

  月度总访问次数

统计口径:该月中,用户访问该网站的总次数

注:用户访问的时间间隔超过30分钟,访问次数+1,单页打开时间小于3秒不计

  访问到下单转化率(按日均人数计算)

统计口径:指在本月度该购物网站下单的日均用户数与访问该网站的日均用户数之比

计算公式:访问到下单转化率(按日均人数计算)=日均下单用户数/日均访问用户数ⅹ100%

  3. 2011年8月中国团购网站排行榜单

  艾瑞点评:

2011年8月,中国团购网站整体日均覆盖人数达2930.5万人,较6月环比上升7.2%。TOP10团购网站排名较7月,24券和QQ团购互换位置外,其余网站格局基本稳定。对每家网站的日均覆盖人数而言,除淘宝聚划算较上月有小幅下滑外,其余网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QQ团购、美团网、窝窝团较上月有较大增长,增幅分别为16.5%、10.5%、10%。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8月份团购市场受暑期以及双节(8月的七夕情人节及9月上旬的中秋节)的影响,在吸引用户方面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势头,其原因有二:1)团购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加之广大用户对物价上涨的敏感度进一步加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团购的潜在用户,2)暑期、情人节以及中秋节团购消费一定程度前置,较大的刺激了团购网站用户规模的增长。

  艾瑞点评:

2010年8月,中国团购网站用户月度总访问次数达24.1亿次,较7月环比上升7.8%。从网站排名来看,淘宝聚划算以4亿的月度总访问次数稳居第一,但相比7月的4.2亿有所下降,点评团的该指标也下降5.1%,其余网站的月度总访问次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QQ团购、窝窝团、24券的月度总访问次数提升较快,增幅为21.7%、17.6%、16.7%。从TOP10榜单格局来看,相比7月,嘀嗒团以27%的月度总访问次数增长率排在第十位,F团排在前十以外。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团购网站用户月度总访问次数的上涨,反映了用户对团购网站关注程度的进一步上升。此外,淘宝聚划算、拉手、美团、窝窝和嘀嗒团的月度人均访问次数较为领先,体现出较高的粘性。艾瑞咨询认为,这一方面与这些团购网站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日臻完善导致忠诚度逐渐提升直接相关,另一方面,暑期与双节叠加下团购商家推出较大力度的营销推广,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站的关注度。

  艾瑞点评:

按网站日均人数计算,除去淘宝聚划算不计外,8月份中国团购从访问到下单的转化率较7月有较大变化。满座网继7月3.6%的转化率上升至4%,成为转化率第一的网站,窝窝团转化率也略有上升,其余8家网站转化率均有所下滑,而7月转化率榜首的QQ团购转化率下降程度最大,由5.2%降至3.1%。

艾瑞咨询认为,在暑期即将结束、上旬有情人节、之后紧跟中秋节的8月,TOP10中绝大多数团购网站转化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团购商家在向市场提供更优质、更多元化的团购选择时,团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日趋理性,造成下单人数的增幅小于访问人数的增幅。

团购究其本质,是将服务业电子商务化的一种模式,即如何将线下的剩余服务能力与线上的消费结合的模式。针对当前消费者日趋理性的趋势,团购网站以往粗放、求全求大的策略效果已然有限,精细、有特色的服务是今后团购网站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一方面来自团购网站与服务提供商的紧密合作,另一方面来自团购网站自身服务支撑能力的不断完善。目前领先的团购网站均纷纷将经营的重点向这种核心能力的塑造转移,在与服务商家紧密合作推出特色服务方面,美团推出体育赛事门票的团购,拉手推出话剧演出门票的团购,满座网与广州家乐福的合作,并推出相声专场门票的团购等;在提升自身服务支撑能力方面,各家有实力的网站纷纷加强质量控制力度,部分网站甚至计划针对实物团购提升物流配送能力。此种迹象表明,团购网站正在加紧对”内功”的修炼,相信团购市场将进一步整合和趋于成熟。

]]>
团800:2011年8月中国网络团购统计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43.html Sat, 24 Sep 2011 07:48:06 +0000 //www.otias-ub.com/?p=16143 2. 8月团购市场概况

  2.1 概述

  ◆8月新增168站点 团购网站总数达到5039个

  ◆第一阵营着手控场开团次数猛增至7.3万期

  ◆销量及销售额均较大幅度增长分别为3497.4万份和12.5亿元

  ◆单价和折扣继续走高带来更大利润空间 团购企业向健康发展

据团800统计,8月全国新增168家团购网站,总计达到5039家。另据观察,在新成员加入的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团购网站面临关张。团800近期抽样数据显示,约12%的地方团购网站超过一个月以上没有更新,另有4%的网站以改版、调整、维护或其他理由暂时停止了营业。分析认为,团购经历18个月的过热发展,必然会积累大批准备不足、判断不足的冒进或投机主义者,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属于正常现象。据观察,这种被称为僵尸站的团购网站以作坊式的小型地方网站居多。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8月份是团购网站第一阵营进一步框定格局的一个月,但要讲大势已定还为时过早。截至8月底,赶集团购网以超4000万元的销售额不失时机的挤进了一线网站的行列,使得第一阵营网站增加到13家。

8月份第一阵营网站有明显的控场行为,总计在204个城市推出7.3万期团购活动,相较于7月份的4.75万期约增长了53.9%。这种突进式增长不仅收复了因大批团购网站沦为僵尸站所带来的市场空白,还推动全行业向纵深发展迈出一大步,对目前出现的唱衰团购行业的气氛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场作用。

2.2 主要城市逐渐形成团购核心用户群 对团购接受度提高

 

从上图可以看到,5月份以后,40个主要城市的团购销量(购买人次)稳定在2000万以上,同时销售额从7.62亿元增长到了9.83亿元,也就是说人均每次消费了更高的金额。这种人均每次消费金额提高的趋势,从4-8月一直存在,以下为4-8月份40个主要城市的团购用户人均每次消费金额增长折线图:

可以看到,在主要城市,团购核心用户群正在形成,直观的表现就是这批城市的团购用户对团购的接受度快速提升,消费力也相应的有大幅提高,人均每次消费金额由4月份的29.7元上升到8月份的46元。

8月份13家一线网站总销量为3497.4万份,销售额约12.5亿元,较7月份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团购单价和折扣也保持了上升的势头,其中团购单价(平均现价)为133.6元,平均折扣由7月份的3.7折上升到3.8折。这意味着8月份的团购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相较于以往以烧钱为代价抢占市场份额的发展方式更为健康。

2.3 优质团购TOP50惊现LEXUS 单价35万元创成交单价之最

自8月起,我们将按照单期团购活动的销售额排名,并人工剔除购物卡、充值卡类团购以及实物网购类团购,每月评出前50名的本地消费类团购大单——通过这批团购活动可从细节上观察团购网站“落地”的决心。

8月份电影票团购大单稍有减少,餐饮类大单明显增多,二者各占据19个席位。汽车团购成为本月亮点,不仅有2单上榜,而且排名非常靠前。据观察,本月汽车整车团购或购车抵用券团购共20期,其中最引人注目是糯米网广州站推出的LEXUS ES 240典雅升级版整车团购。该款轿车在汽车之家网站的报价为41.9万元,购车优惠2.9万元,糯米网团购价在此基础可再优惠4万元,也即团购价35万元,创下了网络团购有史以来最高的成交单价。该期团购最终成交4笔,总销售额140万元。

3. 团购类别观察

  3.1 暑期电影热潮渐退 休闲娱乐销售份额下降

随着暑假的结束,电影旺季也告一段落。8月份电影票团购的销售额明显下降,相较7月份约减少1400万元。休闲娱乐类团购销售份额在8月份因此下降了约3.4个百分点。相应的,随着开学季到来,各种学生市场的实物类团购实时推出并受到欢迎,带动实物类团购的销售份额在8月份中上升约3.6个百分点,恰好填补了电影票团购销售额下降的部分。

3.2 细分领域销售额TOP20电影票团购总量依然领先

尽管相较于7月电影票团购销售额有所下滑,但总量上依旧领先于其他细分领域,8月份电影票团购贡献1.09亿元销售额。其29.5元的平均团购价,略低于省级城市和发达城市的黄牛票价,但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不过,随着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15元甚至低于10元看大片”的电影票团购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一些综合因素如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影院档次等被考虑进来,消费者变得不那么好忽悠了。因此29.5元的团购价应该是非常合理的。

细分领域销售额TOP20的榜单中,隶属餐饮美食类团购的最多,占9个席位,其中火锅烧烤、地方菜和自助餐团购分列TOP榜的第2、第3和第4位。

人气方面,实物类零食团购最受欢迎,销量达787.8万份,遥遥领先于含电影票团购在内的其他细分领域的团购。

4. 城市观察

  4.1 北京8月销售1.5亿重夺第一 月销售额千万级城市达29个

8月份北京团购销售额达1.5亿元,超过上海的1.4亿元,重新夺回销售冠军的宝座。京沪2个城市销售额之和占全国204座城市销售总和的23.2%,比重和绝对值均与其他一线城市(如广州等)拉开非常大的差距,成为保障国内团购市场总量向前发展的“超级引擎”。

 

不管“团购网站控场”的说法是巧合还是事实,我们从数据看到的结论是,一线网站密集的推出团购活动,同时也收获了销售额的较大幅度增长。在城市方面,月销售额千万级的城市在8月份达到了29个,而一个月之前才22个。新上榜的是长沙哈尔滨石家庄太原常州南昌宁波这7个城市。

 4.2 团购向纵深发展:13家一线网站覆盖204个城市 各城市开团次数明显增加

尽管在团购网站的页面上我们已经看到开通300个500个城市分站的为数不少,但这种数字并不靠谱——只要一家实物类团购网站愿意,它可以在全国所有城市开通分站,尽管它的物流实际上到达不了这么多城市。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得出更确切的结论。通过从团购网站提供的API数据中,找寻在某城市推出的本地消费类团购内容,我们抽验认定后才会记录为该城市做到了地面覆盖。根据团800统计的数据显示,8月份13家一线网站合计覆盖到了204个不同的城市。

将这些城市的团购数据与7月份对比,我们发现各主要城市的开团次数明显增加。如日均开团30次以上的城市,7月份仅10个,8月份达到了26个——这也解释了为什么8月份团购活动总数会增长到7.3万期之多。

在主要城市以外,团购向纵深发展的趋势也显而易见。日均开团次数低于5次的城市减少了17个,与之相应的是日均开团次数在5-20次之间的城市增加了16个。

5. 团购网站观察

  5.1 团购网站抢占前排座次 亿元俱乐部成员达7家

在行业被唱衰和大洗牌在即的大背景下,团购网站意识到必须在舞台追光灯的光圈内表演才能获得掌声,因此抓紧时间跨入第一阵营成为一线和准一线网站的目标。月销售额过亿或销售额进入行业10强,成为目前被各方认可的相对统一的标尺,被用于丈量并初步确定最终大洗牌后能留下的5家或10家大型团购网站名单。

 

8月份的亿元俱乐部成员增加到7家,24券、大众点评团和糯米网新晋上榜。

 

5.2 本地消费类团购的销量隐含团购网站硬实力的比拼

在团购类别细分的销量一栏可以看到,零食类团购的销量遥遥领先。但是就如中国团购发展指导中心秘书长王保新所说,团购网站卖实物商品肯定卖不过淘宝。我们的疑问是,中国团购行业的未来是否在本地消费类的电子商务化方向上,也即所谓的O2O?目前来看,团购网站扩张的成效大小似乎也取决于本地化的程度。现阶段单纯依赖实物团购,暂时的数字会过得去,但最终传统电商和这前10家团购大鳄们双重清剿时,又该如何应对?——实物商品做不过传统电商购物网站,本地服务又没有扎实落地,腾挪空间恐怕也就有所局限了。

根据以上分析,团购网站在本地消费类团购活动中所获得的销量,较大程度上说明了该网站的硬实力——一方面因为这种销量更难做,另一方面也因为这种销量对团购网站今后的发展更有利。

5.3 城市覆盖数和开团次数比较直观的看到团购网站当前规模

与7月数据比较的话,各团购网站覆盖城市的数量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开团次数无一例外的猛增。其中窝窝团和24券绝对增长最大,分别达到5415期和3769期,美团也增长了1896期。一个月下来,团购网站想要获得更大的销售额,就必须有大批线下的业务团队输送足够多的团购活动到线上。因此综合开团次数和覆盖城市数两项数据,可直观的观察到目前各团购网站的规模大小。一家规模非常小的团购网站,既做不到将团队铺到几十上百个城市,也做不到一个月里推出几千上万次团购。

 6. 团购投诉

 

  ◆团购投诉次数创历史新高 环比增长7.3%

8月的团购市场十分的不平静,一方面行业内外秋风刹起,唱衰氛围日渐浓厚;另一方面小网站成批消失,这其中有经营困难关张的,也有卷款潜逃的钓鱼网站,两种情况均让团购用户应激性的提高的警惕,投诉次数也相继增加。据团800团购投诉区统计,8月份团购投诉次数再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7.3%,达1316起。

 

 8月投诉热点总结:

 

  1)七夕团购鲜花送货慢退款难

 

团购业首次意识到物流瓶颈是在今年春节前后。随后团购网站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自建物流和同城物流最终还是没能解决发货慢的问题。网友雪落今香在团800团购论坛发帖称, 提前一周购买的七夕鲜花团购最终没有赶在七夕(8月6日)前送到。由于节后送花失去原有的意义,该网友只好撤单。没想到又遇上另一只拦路虎,团购退款难。该网友拨打了送花网站及团购网站客服电话,送花网站表示撤单即可退款,团购网站客服却说该团购不在7天无条件退款之列,不同意退款,这让网友气不打一处来,只好通过团800团购投诉区寻求解决办法。

 

2)零负团费旅游借团购之名引消费者上钩

 

零负团费旅游早已不是新鲜的欺诈手段,近期因为跟团购绑定又被媒体提及。已有不少消费者轻信超低价旅游团购,着了零负团费的道。武汉市民肖女士投诉称,前段时间在某团购网站低价团购了海南6日游。购买时觉得价格挺实惠,让她没想到的是接下来6天几乎没看什么景点,全在逛商店。团购这种图文极尽渲染和折扣极具诱惑的销售模式,为零负团费旅游提供了极好的隐形外衣,消费者应时刻提醒自己没有免费的午餐,以防上当。

 

 3)团购电影票各方解读不一坑骗消费者

 

相信很多人都有买黄牛票的经历,在讨价还价时黄牛会一个劲的承诺不需要加钱,直接兑换。如果说作为非法渠道的黄牛的话不可信是理所当然,而团购网站的话有时候也不作数,这就有些尴尬了。目前不少团购网站都会用团购电影票“不限时间,不限场次,不用补差价”的承诺条款来吸引网友购买,实际上却暗地设下陷阱,会有影院方用另一种解读方式让消费者有口难言。北京的陈先生就遇到了这种情况,38元买的团购网站声称“价值90元,且仅3D场需补差价”的电影票兑换券,兑票时影院却解读为,“这种券本来就是卖30元一张,而且只能兑换70元以下的场次的电影票,其他均需补差价。”这两种解读完全对不上号,消费者怎么也绕不清其中的规则,惟一的解释就是上了团购网站的当。

]]>
团800:2011年8月份10强中国团购网站销售额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37.html Sat, 24 Sep 2011 05:28:26 +0000 //www.otias-ub.com/?p=16137

根据专业团购导航网站团800最新发布的《2011年8月份中国团购统计报告》显示,8月份的国内团购网站亿元俱乐部成员增加到7家,其中,24券、大众点评团和糯米网新晋上榜。

 

在行业被唱衰和大洗牌在即的大背景下,团购网站意识到必须在舞台追光灯的光圈内表演才能获得掌声,因此抓紧时间跨入第一阵营成为一线和准一线网站的目标。月销售额过亿或销售额进入行业10强,成为目前被各方认可的相对统一的标尺,被用于丈量并初步确定最终大洗牌后能留下的5家或10家大型团购网站名单。

 

对此,团购消费专家、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表示,从8月份来看,整个市场销售额12.5亿元,比7月份的10亿元大幅提高。但是提高主要是靠13家主流的团购网站他们销量的提高,有不少小型的团购网站关闭或者转型。据统计,截止到今年8月底,全国团购网站数量已经达到5039家,有超过300家团购网站已关闭,仅北京地区就有100多家关闭。胡琛说,打一个比方,以前的千团大战像一杯浑浊的液体,现在大的网站已经往上升,而小的就会落下去。现在基本上层次比较分明了。

 

团购网站的春天比想像中更短,尽管几家大的团购网站获得了第二轮投资,但他们现在花钱明显谨慎很多,广告预算压缩,户外和地铁网站都比上半年明显减少。美团网CEO王兴表示,因为市场竞争很激烈,还需要大量投入。那些没有拿到第二轮投资的企业在接下来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里,会比较困难。人人网CEO陈一舟也表示,现在投资机构已经十分谨慎了,一些没有表现出强有力竞争力的团购网站,下半年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

 

由此看来,尽管各大团购网站依然“门庭若市”,但背后的现实却是冬天已经来了,而且这个冬天还很冷。

]]>
Yipit:美国近1/3团购网站已关闭或出售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05.html Mon, 19 Sep 2011 14:30:09 +0000 //www.otias-ub.com/?p=15905 2011年9月19日美国团购市场吸引了数百万美元风险投资,也催生了众多效仿团购市场领导者Groupon和LivingSocial的团购网站。但是,现在这个行业已开始重新洗牌,很多团购网站被迫出局。

激烈竞争导致1/3团购网站出局

根据团购信息聚合网站Yipit.com的统计,在美国530家团购网站中,将近有1/3(约合170家)团购网站已被关闭或出售。这些团购网站包括Scoop St.和RelishNYC等等。甚至一些较大的企业,例如Facebook和Yelp,它们原本是准备利用其用户数量优势来推出团购业务的,最近也宣布放弃了。

Scoop St.团购网站的创始人、26岁的大卫-安布罗斯(David Ambrose)说,团购业务已演变成了一场“军备竞赛”,竞争对手都不惜花重金吸引用户,吸纳人才,想方设法把别人甩在后面。在上个月,Scoop St.团购网站已出售给了竞争对手BuyWithMe Inc.。

行业洗牌的背后是团购市场出现的变化。在以前,你要进军团购市场,只需要建立一个网站、开通几个电子邮箱,说服本土商家提供折扣商品,你就能开始赚钱了。但是,随着团购行业逐渐成熟,运营团购业务的成本已开始飙升。

团购网站的高管们说,在过去两年中,团购网站获得用户的成本正在急剧提高。早期的用户所需要的市场营销成本微乎其微,因为他们对于新推出的团购业务充满了好奇。但是,现在团购网站需要耗费更多的市场营销费用来留住用户,以及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以今年6月上市的团购市场领导者 Groupon为例,在2010年第一季度,它获得每个用户的成本大约为7.99美元;而在2011年第二季度,这个数字几乎增加了两倍,达到了23.46美元。整体而言,在2011年上半年,Groupon网站的市场营销费用约为3.787亿美元;而在去年同期,这个数字仅为3550万美元。许多小型团购网站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参与竞争。

与此同时,团购网站还大幅扩招了销售人员,并派他们向本土商家争取折扣商品。在2010年,Groupon网站在北美还仅有201名销售员;但是现在,这个数字已飙升到了990名。第二大团购网站LivingSocial也将其销售团队从去年的191人增加到了今年的700人。

据知情人士透露,Groupon网站支付给销售员的工资大约为每年3.5万美元,再加上业务提成,销售员的年薪可高达10万美元。团购行业的一些高管说,小型团购网站通常只招聘有几个销售员,而且不支付底薪,只有业务提成,因此它们的报酬很难与大公司的薪酬体系比拼。

大小团购企业均受冲击

Scoop St.团购网站创始人安布罗斯说,他根本筹不到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日益增加的运营团购业务的成本。在2009年,尽管投资者提供了大约1000万美元的资金,但是他最后只能抽出120万美元做市场营销。在2010年上半年,他花费了将近20万美元做市场营销,结果发现消费者要么不购买折扣产品,要么难以转变成回头客。Scoop St.网站在出售时已有了5万名用户。“团购业务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安布罗斯说。

现年31岁的瓦利德-卡巴兹(Waleed Khabbaz)是在2009年10月利用信用卡举债3万美元,开始筹备RelishNYC LLC公司的。他在2010年5月推出了RelishNYC网站,几个月后又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推出了RelishCharlotte网站。卡巴兹将所有资金均用于开发和维护网站,根本没有余钱支付营销费用或员工薪水。他说,他把团购业务利润分给四个销售员,让他们从每笔业务中赚取100美元。

在2010年6月,为了吸引更多商家给他的网站提供折扣商品,卡巴兹主动将提成比例从50%削减到了20%。很多时候,他甚至不抽取任何提成。他还尝试提供一些价格在4-5美元之间的小商品。但是,尽管费尽心机,但是他的网站仍然难以赚到足够的钱。卡巴兹说,不做市场营销,他的网站就“不可能”获得新的用户,他的每笔业务也难以吸引到20个以上的消费者。在今年4月,当他关闭自己的网站时,他已有了1万名用户。“我本不该跟风的。”卡巴兹说。

即使是大型网站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Facebook在4月开始测试自己的团购服务。该公司拥有11个团购网站合作伙伴,例如Gilt City网站,在其社交网络上提供折扣商品。但是,测试一段时间后,Facebook感到这项业务并不值得投资,于是在上个月,它宣布关闭了其团购业务。Facebook发言人称,该公司认为专注于其他核心社交体验要比团购业务来得更划算。

上个月,本土商铺评论网站Yelp宣称,它将会缩减其团购业务。在一篇博客文章中,Yelp网站CEO杰雷米-斯托佩尔曼(Jeremy Stoppelman)说,这家旧金山公司将会削减一半的团购销售员。斯托佩尔曼补充说,团购市场“正面临着真正的挑战。”

]]>
Yipit:2011年8月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 营收为1.207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76.html Tue, 13 Sep 2011 16:54:27 +0000 //www.otias-ub.com/?p=15676 2011年9月12日团购行业分析公司Yipit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 8月份营收为1.207亿美元,环比增长13%。Groupon 7月份营收为1.06亿美元。

Yipit报告显示Groupon 8月份营收环比增长13%Yipit报告显示Groupon 8月份营收环比增长13%

  Groupon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平均每笔交易所售优惠券数量上涨10%,平均每笔交易价格上涨5%。这两项数据的上升抵消了交易量下降给公司带来的影响。

Groupon与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合作推出的旅游折扣网站Groupon Getaways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基石。8月份,该业务的营收为960万美元,与7月份相比增加了近390万美元。

数据显示,与Groupon营收保持稳定两位数增长态势相比,另一家美国团购网站LivingSocial在8月份的营收出现了下滑,这也是该公司营收连续第二个月下滑。

Yipit指出,美国团购产业8月份整体增长9%,营收总额从7月份的2.09亿美元增长至2.28亿美元。

Yipit还指出,Groupon今年8月份占据了美国网络团购市场53%的份额,而LivingSocial的份额则下降至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