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阅读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9 Apr 2017 11:05:3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6年人均阅读7.86本 //www.otias-ub.com/archives/583748.html Wed, 19 Apr 2017 10:26:38 +0000 //www.otias-ub.com/?p=583748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00分钟,较2015年增加了3.37分钟。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图书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据悉,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2016年8月开始全面启动,2016年8月至10月开展样本城市抽样工作,2016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执行工作,2017年1-3月开展问卷复核、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工作。

本次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52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22415个,其中成年人样本为16967个,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5448个,未成年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24.3%;有效采集城镇样本17091个,农村样本5324个,城乡样本比例为3.2:1。

以下为本次调查的主要数据:

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

(一)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39.7%,较2015年的45.7%下降了6.0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26.3%,较2015年的34.6%下降了8.3个百分点。

各媒介接触时长对比

(二)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00分钟;传统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20.20分钟,比2015年的19.69分钟增加了0.51分钟,但纸质报刊阅读时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微信阅读

 

通过微信进行的活动

(三)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纸质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分别为44.66期(份)和3.44期(份)。与2015年相比,纸质报刊阅读量持续下降。

上网从事活动


通过手机从事的活动

(四)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73.8%,较2015年的70.0%增加了3.8个百分点,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


手机阅读花费

(五)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的价格承受能力与去年相比略有提升,期刊的价格承受能力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电子书的价格承受能力与去年相比略有上升。手机阅读群体2016年手机阅读人均花费为16.95元,较2015年有所上升。

数字化阅读接触者年龄分布

阅读形式倾向

(六)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成年人中近九成为49周岁以下人群,纸质读物阅读仍是五成以上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对于同样内容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图书,在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有51.2%的人更倾向于购买电子版。

阅读数量评价

(七)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六成的国民认为2016年个人阅读量没有变化,近七成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

(八)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5.0%,较2015年提升了3.9个百分点,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较2015年增加了1.15本。

早期阅读现状

(九)在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90.0%,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24.15分钟陪孩子读书。

此外,2016年我国0—8周岁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3.07次,比2015年的2.98次有所增加。近五成(46.6%)的0—8周岁儿童家长半年内至少会带孩子逛一次书店,其中三成多(34.8%)的家长会在1—3个月内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以下为本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

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增长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高达66.1%。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时长连续八年增长。超过两成手机阅读接触者喜爱“都市言情”类小说。

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增长,2016年达到66.1%

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逐年提高,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达到66.1%,较2015年的60.0%上升了6.1个百分点。2016年成年国民选择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为72.6%,远高于通过电脑上网的比例(45.8%)。

不同人口特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存在一定差异。城镇成年居民、男性成年居民的手机阅读接触率分别高于对应群体;成年人中,年龄越小的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越高,18—29周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为92.8%;其次为30—39周岁群体,该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为87.3%。60岁以上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与中青年群体差距较大。

我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接触时长连续八年增长,2016年达74.40分钟

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接触时长持续增长,2016年达74.40分钟,比2015年的62.21分钟增加了12.19分钟。在手机接触者中,用于手机阅读的时长平均为47.13分钟。

接近四成的成年手机阅读接触者“看手机小说”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接近四成(39.9%)的成年手机阅读接触者会使用手机看小说。具体来看,有接近九成(89.1%)的手机阅读接触者选择将“微信”作为通过手机进行的主要活动,68.9%的人选择“听音乐”,有68.6%的人选择“看视频”,有48.1%的人选择使用“手机QQ、飞信等”,有45.9%的人选择“浏览手机网页”,有41.8%的人选择手机“支付功能”。此外,有19.8%的人选择“阅读手机报”。具体如下表所示。

超过两成手机阅读接触者喜爱都市言情类电子书

在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中,最受欢迎的电子书类型为“都市言情”,其次为“文学经典”。选择都市言情类电子书的比例为23.5%,选择文学经典类电子书的比例为17.2%。

月均手机阅读花费金额较去年有所上升

就手机阅读花费来看,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中有25.2%的人能够接受付费阅读。2016年,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人均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16.95元,较2015年的11.19元有所上升。

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达到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

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

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2016年达到55.3%,较2015年的51.3%上升了4.0个百分点。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为66.1%,同样连续八年上升,较2015年的60.0%上升了6.1个百分点。我国成年国民的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微信阅读飞速增长

有62.4%的成年国民在2016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5年的51.9%上升了10.5个百分点。从微信阅读使用频次与时长来看,2016年我国成年手机阅读接触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次为每天3.29次,较2015年(2.67次)增加了0.62次。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00分钟,较2015年的22.63分钟增加了3.37分钟。

电子书阅读率有所增长

对电子书阅读情况考察发现,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电子书阅读率为28.3%,较2015年的26.8%上升了1.5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与上年基本持平。同时,我国数字化阅读接触者对电子书的价格承受能力有所上升,2016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1.78元,价格接受程度比2015年的1.64元略有增长。

六成以上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 农村居民微信阅读时长高于城市居民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微信阅读增长显著,六成以上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

对微信使用情况的考察发现,有62.4%的成年国民在2016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5年的51.9%上升了10.5个百分点。

从微信阅读使用频次与时长来看,2016年我国成年手机阅读接触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次为每天3.29次,较2015年(2.67次)增加了0.62次。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00分钟,较2015年的22.63分钟增加了3.37分钟。

不同人口特征的微信阅读接触群体,日均微信阅读时长有所差异,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从城乡来看,农村居民微信阅读时长超过城镇居民。其中城镇居民的微信阅读时长为40.99分钟,而农村居民的微信阅读时长为42.70分钟。

从性别来看,不同性别居民的微信阅读时长较为接近,男性居民的微信阅读时长为41.07分钟,女性居民微信阅读时长为42.31分钟。

聊天(聊天、收发文字、语音、图片等)、查看朋友圈中的朋友状态这两项活动是成年微信接触者使用微信的主要选择,选择比例分别为85.7%、81.3%,均超过80.0%。而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也是很多微信接触者的主要选择,看新闻、阅读朋友圈中分享的文章、阅读公众订阅号发布的文章、信息的选择比例分别为76.4%、72.3%和32.4%。微信的一些实用功能,同样获得了部分微信接触者的青睐。其中微信支付的使用率增长最快,有57.1%的人选择微信支付,较2015年(34.0%)提高了23.1个百分点。在公众号上进行实用操作(如订票、打车、订餐等)、扫描二维码、微信游戏使用率增长也较快,分别为21.5%、44.3%和25.7%,均比2015年(11.3%、34.2%、16.6%)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

阅读新方式——近两成国民有听书(有声阅读)习惯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近两成国民有听书(有声阅读)习惯,近一半听书者选择收听评书联播,而情感故事是听书者的最爱。

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听书率为17.0%(有17.0%的我国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2016年,有过听书行为的国民人均花费在听书上的费用为6.81元。

有8.4%的国民接触过广播(书评联播和诗歌朗诵、故事节选、广播连载等),6.5%的国民接触过移动有声APP平台的读书类内容,3.6%的国民收听过微信语音推送的内容,1.0%的国民使用有声阅读器或语音读书机。

从听书内容来看,在有过听书行为的国民中,有47.7%的人选择“收听评书联播”,有42.5%的人选择“听故事(情感故事、少儿故事等)”,32.3%的人选择“听图书节选或连载”,11.2%的人选择“听诗歌朗诵”,6.2%的人选择“听英语或进行其他语言学习”,5.0%的人选择“听图书介绍与图书推荐”。

从听书偏好来看,在有过听书行为的国民中,有42.4%的人喜欢的内容类型为“情感故事”,42.0%的人喜欢“历史文化、经典诵读”,33.5%的人喜欢“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20.5%的人喜欢“传统评书”,选择比例均超过20.0%。

当问及不听书的原因时,没有听书习惯是首要原因,超过一半的人(50.8%)选择这一选项,还有19.9%的人“不了解有什么听书渠道”,12.7%的人“不喜欢听书的形式”,10.5%的人认为“没有感兴趣的内容”。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4年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224296.html Mon, 12 May 2014 14:06:59 +0000 //www.otias-ub.com/?p=224296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2年均有所上升。

到目前为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已经持续开展了十一次。此次调查从2013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2013年9月至11月开展样本城市抽样工作,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执行工作,2014年2—3月开展问卷复核、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工作。据了解,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2.20亿,其中城镇居民占51.4%,农村居民占48.6%。下面是初步研究成果: 

(一) 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0.1%,较2012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的54.9%上升了2.9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2.7%,较2012年的58.2%下降了5.5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38.3%,较2012年的45.2%下降了6.9个百分点;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0.1%,较2012年的40.3%上升了9.8个百分点。

综合以上各媒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的76.3%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二) 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


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与2012年相比,纸质图书、电子书的阅读量略有提升,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与2012年的4.39本相比,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人均报纸阅读量较2012年的77.20期(份)下降了6.35期(份),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也比2012年的6.56期(份)下降了1.05期(份)。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的2.35本增加了0.13本。此外,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25本,比2012年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6.74本上升了0.51本。

(三) 电子阅读器接触时长略有下降


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电子阅读器接触时长略有下降。

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电子阅读器接触时长略有下降。

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报时间最长,为15.50分钟,但比2012年的18.91分钟减少了3.41分钟;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比2012年的15.38分钟减少了1.95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时长为10.05分钟,比2012年的13.19分钟减少了3.14分钟。

从新兴媒介来看,人均每天上网接触时间最长。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上网时长为50.78分钟,比2012年的46.77分钟增加了4.01分钟;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12年的16.52分钟增加了5.18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2.26分钟,比2012年的2.94分钟减少了0.68分钟。

(四) 41.9%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均有所上升,光盘阅读和PDA/MP4/MP5阅读接触率则均有所下降。电子书和电子报阅读率有所提升,电子期刊的阅读率略有下降。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均有所上升,光盘阅读和PDA/MP4/MP5阅读接触率略有下降。具体来看,2013年有44.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2012年的32.6%上升了11.8个百分点;41.9%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2年的31.2%上升了10.7个百分点;5.8%的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较2012年的4.6%上升了1.2个百分点;0.9%的国民用光盘阅读,比2012年的1.6%下降了0.7个百分点;有2.2%的国民使用PDA/MP4/MP5等进行数字化阅读,比2012年的2.6%下降了0.4个百分点。

对电子书报刊的阅读情况考察发现,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电子书阅读率为19.2%,较2012年的17.0%上升了2.2个百分点;电子报的阅读率为8.5%,较2012年的7.4%上升了1.1个百分点;电子期刊的阅读率为5.0%,较2012年的5.6%下降了0.6个百分点。

(五) 有74.2%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59.2%,较2012年略有上升,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59.2%,比2012年的55.6%增加了3.6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有超过半数(54.2%)的国民通过电脑上网,有42.7%的国民通过手机上网。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我国成年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信息获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重视,其中,有74.2%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5.0%的网民将“查询各类信息”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同时,互联网的娱乐功能仍然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有70.3%的网民将“网上聊天/交友”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52.4%的网民将“在线听歌/下载歌曲和电影”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6.8%的网民将“看视频”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还有37.0%的网民将“网络游戏”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17.6%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六) 能够接受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平均价格为13.68元

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期刊的价格承受能力与去年基本持平,电子书的价格承受能力略有下降。手机阅读群体2013年手机阅读人均花费为21.43元,较2012年有所下降。

对于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价格,有26.3%的国民能够接受8—12元的价格,有27.4%的国民能够接受12—20元的价格;19.4%能够接受8元以下,17.3%能够接受20元以上,另有9.5%的国民认为只要喜欢多贵都买,我国国民能够接受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平均价格为13.68元,比2012年的13.67元增加了0.01元。

对期刊价格的承受能力分析发现,我国成年国民平均可接受一本期刊的价格为6.80元,比2012年的6.76元增加了0.04元。

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38.7%的国民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这一比例比2012年的40.1%下降了1.4个百分点。受智能手机普及各类移动阅读终端各类阅读内容免费推送等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1.28元,价格接受程度比2012年的3.27元有较大幅度下降。

手机阅读群体中41.8%能够接受付费阅读,而有58.2%的人只看免费的手机读物。手机阅读群体在2013年全年人均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21.43元,较2012年的23.31元有所下降。

(七) 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7


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成年人中超过九成为49周岁以下人群,纸质读物阅读仍是六成以上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有7.1%的数字阅读接触者在读完电子书后还会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

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到45.1%,30—39周岁人群占29.1%,40—49周岁人群占18.4%,50周岁及以上人群占7.4%。可见,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92.6%是18—49周岁人群。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5.0%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有2.4%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0%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另外,有7.1%的数字阅读接触者表示,在阅读过某一电子书后还会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本,较2012年的9.4%下降了2.3个百分点。

(八) 52.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8


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4%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有37.6%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52.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从国民对个人纸质阅读内容和数字阅读内容的阅读量变化情况的反馈来看,有7.2%的国民表示2013年“增加了纸质内容的阅读”,但有13.8%的国民表示2013年“减少了纸质内容的阅读”;有4.9%的国民表示2013年“减少了数字内容的阅读”,但有8.0%的国民表示2013年“增加了数字内容的阅读”。

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有21.0%的国民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比2012年的19.1%有所上升;有23.5%的国民表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比2012年的22.8%有所上升;另有55.5%的国民表示一般,这一比例较2012年(58.1%)略有下降。

我国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2013年有66.3%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其中,城市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阅读活动的比例为64.8%,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高达68.0%。

(九) 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

9


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6.1%,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

(十)补充


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2013年我国0~8周岁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3.40次,比去年的3.75次略有降低。其中37.4%的家长半年内至少带孩子逛一次书店,28.2%的家长每一到三个月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21229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12291.html#comments Tue, 22 Apr 2014 13:54:11 +0000 //www.otias-ub.com/?p=212291    

       “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长,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达到50.1%,首次超过半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1日公布了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在连续11次调查中,成年国民的数字化阅读接触率第一次超越了50%。


  本次国民阅读调查自去年9月启动。74个调查样本城市覆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有效样本量40600个,成年人样本29782个,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10818个。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对成年人群的调研放开了年龄上限70周岁的限制。


  网络在线、手机阅读增幅惊人


  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长,从2009年的24.6%、2010年32.8%,到2011年38.6%、2012年40.3%,去年更是直接攀升至50.1%。


  “在具体方式上,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呈现出惊人的大幅度增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举例分析,去年44.4%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41.9%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5.8%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显示超过九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在阅读电子书后表示将不再购买该书的纸质版。


  青少年每日手机阅读超30分钟


  青少年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首次接近六成,也是此次国民阅读调查的新发现。统计表明,2013年我国14至17周岁青少年手机阅读接触率为56.8%,较2012年44.7%增加12.1个百分点,增幅高达27.1%。
  “即时通讯、娱乐和小说阅读是青少年手机阅读接触者的首选,三成以上青少年偏爱‘青春’类小说。”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研究员介绍,同时,也有部分青少年通过手机进行“手机游戏”(40.9%),“手机网页浏览”(34.4%)和“看视频”(32.9%)等活动,这些选择也占据较高比例。
  调查显示,青少年每日手机阅读时长超过30分钟,月均手机阅读花费1.25元。

]]>
//www.otias-ub.com/archives/212291.html/feed 1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2年第十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140.html Mon, 22 Apr 2013 14:15:42 +0000 //www.otias-ub.com/?p=107140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有31.2%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1年的27.6%增加了3.6个百分点,增幅达13.0%。手机阅读人群平均每天进行手机阅读的时长超过40分钟,平均每年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23.31元。娱乐内容成为手机阅读接触者的消费重点,这也与手机阅读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相关,与此同时,博客和微博相关阅读内容增势强劲。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纸质图书阅读率、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我国国民对纸质图书的价格承受能力上升,对单本电子书的价格承受能力基本保持稳定。此外,我国国民对传统纸质图书的购买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电子书也凭借其获取的便利性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国民的选择。

(一)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受报纸阅读率下降等影响,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6.3%,比2011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

(二)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77.20期(份)和6.56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2.35本。与2011年相比,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均有下降,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上升。

(三)我国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时长有所增加。新兴媒介中,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上网时长和电子阅读器接触时长均有所下降。

(四)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的接触率均有所上升,但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电子书阅读率有所提升,电子报和电子期刊的阅读率略有下降。

(五)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上网率为55.6%,较2011年略有上升,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97.9%的网民表示上网进行与阅读相关的活动。

(六)我国18—70周岁国民对图书、期刊的价格承受能力分别比去年提高了0.24元和0.16元,电子图书的价格承受能力略有下降。手机阅读群体2012年手机阅读人均花费为23.31元,较2011年增长了2.56元。

(七)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成年人中超过九成为49周岁以下人群,纸质读物阅读仍是七成以上国民偏好的阅读形式,有9.4%的数字阅读接触者在读完电子书后还曾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

(八)超五成的18—70周岁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接近七成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这一比例比2011年增长了6.6个百分点。

(九)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7.0%,比2011年有所下降,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也较2011年均有所降低。

(十)在0—8周岁儿童的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7.5%,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6.67分钟陪孩子读书,比2011年的陪读时长有所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