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类衍生品是OTC衍生品市场重要的一类交易品种,2014年12月其名义持有金额达到7.94万亿美元,占OTC衍生品市场总名义持有金额的1.26%;市值达到6147亿美元,占国际OTC衍生品市场总市值的2.94%。
不同地区的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对比
BIS将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按照不同地区做分类统计,并且每半年公布一次持有名义金额和总市值。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在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市场中,以欧洲股权类衍生品持有名义金额最大,达到3.4万亿美元,占整个股权类衍生品名义持有金额的42.82%;美国股权类衍生品持有名义金额次之,为2.9万亿美元,占整个外汇衍生品名义持有金额的36.56%;占比最小的是拉丁美洲股权类衍生品,持有名义金额仅为1777亿美元。
图为不同地区的OTC股权类衍生品持有名义金额
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市场中的远期、互换和期权规模
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主要包括:远期与互换(Forwards and swaps)、场外期权(Options)两种。
据BIS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2月股权类期权的持有名义金额达到5.44万亿美元,占总体股权类OTC市场的68.57%份额,成为最重要的场外股权类衍生工具;远期与互换持有名义金额为2.5万亿美元,占国际OTC外汇衍生品持有名义总金额的31.43%。
图为2014年12月不同OTC股权类衍生品持有名义金额占比
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市场中的远期、互换和期权的期限
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市场中的远期、互换和期权的期限主要分为:1年以内(含1年),1到5年之间和5年以上。从历年持有名义金额数据看,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OTC股权类衍生品规模最大,平均占到OTC股权类衍生品总规模的54.16%。
图为2014年12月OTC股权类衍生品市场中以名义持有金额表示的期限分布单位:百万美元
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图为历年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市场不同投资者持有名义金额占比
BIS将投资者分为申报交易商(Reporting dealers)、其他金融机构(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和非金融投资者(Non-financial customer)。其中,申报交易商(Reporting dealers)是指总部位于国际清算银行(BIS)13个成员国之内,参与成员国数据统计的投资者,主要包括商业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等实际交易商。其他金融机构(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是指申报交易商未包括的金融机构交易者,主要包括中央对手方(CCPs)、银行、基金以及作为金融终端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货币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房屋互助协会、租赁公司、保险公司和中央银行)。非金融投资者(Non-financial customer)是指除以上两种投资者以外的其他投资者,主要包括公司、企业和政府。
自2010年以来,其他金融机构和申报交易商平分秋色,始终是持有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规模最大的两类投资者,平均持有名义金额占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的91.07%,非金融投资者最少,仅占8.93%。
值得一提的是,申报交易商和其他金融机构持有股权类衍生品的类别各具特色:其他金融机构持有64.75%的远期与互换量,而申报交易商则以场外期权交易为主,占据62.81%的份额。
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市场与场内股权类衍生品市场比较
国际场内和OTC股权类衍生品市场的比较一直存在统计口径的问题,本文以BIS提供的持有名义金额为标准,对场内股权类衍生品市场和OTC股权类衍生品市场进行比较。2014年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持有名义金额为7.94万亿美元,占国际OTC衍生品持有名义金额总规模的1.26%,国际场内股权类衍生品的持有名义金额为7.24万亿美元,占国际场内衍生品持有名义金额总规模的11.17%。
图为2014年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与场内股权类衍生品持有名义金额比
从2014年12月持有名义金额数据看,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规模略高于国际场内股权类衍生品规模,二者总计达到15.18万亿美元。
图为历年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与场内股权类衍生品持有名义金额比
从历年国际OTC股权类衍生品市场与场内股权类衍生品市场持有名义金额来看,除2010年和2013年外,场外股权类衍生品规模始终大于场内股权类衍生品规模,平均比率为1.189。其中,2008年该比值达到创纪录的1.35,最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导致场内衍生品交易量急剧下降。
via:期货日报
2014 年互联网医疗公司获得了超过 41 亿美金的风险投资,这项破纪录的数字比前三年的总和还要多。医疗技术的未来包括利用可穿戴设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利用 APP 提供更好的护理、利用软件系统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更好的关系,以及利用创新实现更好的研究和更有效的临床试验。
但是,开发医疗护理类 APP 和技术,开发者和创业者往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为了获得成功,他们需要创建软件、工具和其他技术,以简化医疗保健供应商的工作流程,使其能够更经济地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并产生更好的临床效果。
许多公司都在努力朝着这些目标奋斗。其中一些公司正在研发面向消费者的工具,有的则在创建面向医疗保健供应商的平台和软件,还有一些正在开发可以帮助更多的开发者投入互联网医疗创新的工具。在令人振奋的 2015 年,有哪些曾被低估的公司值得我们关注和留意呢?请往下看。
更好地进行医疗研究、更聪明地应用用户数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健康当然也不例外。数据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初创公司也在基因检测、个性化医学研究和更有效的临床试验中充分利用了数据的威力。现在,医疗保健供应商不仅可以收集他们病人的更多数据,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更好地洞察到个体的健康或疾病,或利用这些数据来提高护理质量、做出临床决策。
寻找医生或者得到诊断
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第一步往往是寻找一个可以提供咨询、诊断和治疗的医生。创业者正在努力帮助人们能更方便的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医疗保健服务,包括虚拟医生咨询、在线平台查询与预约医生、甚至可以改善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医疗计划。
提高治疗和康复水平
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工具和软件都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水平。它们有些将物理治疗的过程游戏化,另一些使患者能更轻松地管理他们需要服用的药物,还有一些能帮助风险高发患者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可能。
管理健康和慢性病症或疾病
作出诊断的医生及决定要改善自身健康状况的消费者都可以利用高科技工具来进行健康管理,或更有效的进行慢性疾病管理。这些工具有的可以帮助医疗保健供应商与患者保持联系,有的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做出与健康相关的日常决策,还有的能使用户追踪他们的健康和健身状况,或及时得知他们的疾病症状。
开发者背后的故事
在所有的健康和医疗初创公司中,最被低估的类别便是那些帮助开发者创建符合敏感医疗数据政府规章的 APP 的公司。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开发者们才能通过科技来改变人们对健康和医疗保健的看法。
美国民权办公室最近承认它在引导健康设备和 APP 的隐私控制上做得不够好,并承诺将更积极地在这方面提供指引。打造医疗保健类 APP 的开发者都想建立适当的隐私控制和数据处理政策,虽然时下的开发者指南早已不合时宜,但到目前为止,开发者们还没有得到他们迫切需要的正确指导,以创建符合 HIPAA 标准的 APP。
在此期间,一些初创公司正在为开发者简化创建符合 HIPAA 的 APP 的过程。
来源:vcbea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