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充电基础设施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02 Jan 2025 13:17: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中规智库:2024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5179.html Thu, 02 Jan 2025 21:30:58 +0000 //www.otias-ub.com/?p=1735179 2023年,中国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保有量从2022年的520.9万台增加到2023年的859.6万台,同比增幅超过65%。其中,私人充电桩的增量高达245.8万台,占充电桩总体增量的72.6%,私人充电桩总体占比也从2022年的65..5%增加到2023年的68%。同时,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渗透率超过3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22年的1310万辆增长到2023年的2041万辆,同比增幅达到56%,车桩比由2022年的2.5进一步下降至2023年的2.4。

36座主要城市公用桩的平均密度为34.3台/平方公里。深圳、上海、海口、广州和武汉排名靠前,公用桩密度超过47台/平方公里。公用桩密度低于10台/平方公里的城市有3座,分别为大连、莆田以及烟台。超大城市的公用桩平均密度最高,为66.8台/平方公里,其次为特大城市32.9台/平方公里,|型和II型大城市的公用桩平均密度不足25台/平方公里。

按地域统计,25座南方城市的平均公用桩密度为38.3台/平方公里,高于11座北方城市的均值25.1台/平方公里。规模密度排在前八位的均是南方城市,泉州、常州等在南方城市中排名靠后的城市,其公用桩密度仍然高于大连、烟台等北方城市。

36座城市四类乘用车的占比平均为88.6%,其中私人乘用车占比平均达到56.6%,相对去年提升3.6个百分点,继续占据最主力车型的地位。36座城市中心城区四类乘用车与新能源汽车整体保有量占比排序中,杭州、上海、青岛超过95%,占据前三。其中,私人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中占比处于40.1%至77.1%区间,北京、南宁、上海、天津、温州等城市私人乘用车占比位居前五位。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中规院: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5532.html Mon, 04 Sep 2023 20:00:51 +0000 //www.otias-ub.com/?p=1645532 2022年,中国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保有量从2021年的261.7万台增加到2022年 的521万台,同比增幅超过99%。其中,私人充电桩的增量高达194.2万台,是公共充电桩增量的3倍,私人 充电桩总体占比也从2021年的56.2%增加到2022年的65.5%。同时,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渗透率超过 25%,提前三年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提出的20%目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从2021年的784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1310万辆,同比增幅达到67.1%。2022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 535万辆,与上年相比增加240万辆,增长81.48%。“车桩齐飞”的发展节奏加快延续,车桩比由2021年的 3.0进一步下降至2022年的2.4。

空间密度指标统计结果表明,36座主要城市中心城区的公用桩密度平均为26.5台/平方公里。深圳、上 海、广州、海口排名靠前,中心城区的公用桩密度超过40台/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的公用桩密度最高,达 到154.9台/平方公里。公用桩密度低于10台/平方公里的城市有5座,分别为泉州、常州、莆田、大连以及烟 台,其中烟台市的公用桩密度最低,仅为4.8台/平方公里,与同为II型大城市的海口市相比密度不足其1/9, 与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密度差距更加明显。

按地域统计,25座南方城市的平均公用桩密度为29.2台/平方公里,高于11座北方城市的均值20.5台/平 方公里。规模密度排在前六位的均是南方城市,泉州、常州、莆田等在南方城市中排名靠后的城市,其公用 桩密度仍然高于大连、烟台等北方城市。

中心城区四类乘用车的占比平均为87%,其中私人乘用车占比平均达到53%,为最主力车型。36座城 市中心城区四类乘用车与新能源汽车整体保有量占比排序中,杭州、青岛、上海超过95%,占据前三;其中, 私人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中占比处于33.5%至76.5%区间,南宁、北京、上海、温州、天津等城市私 人乘用车占比位居前五位。


]]>
中规院: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0409.html Thu, 16 Jun 2022 21:42:47 +0000 //www.otias-ub.com/?p=1450409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强化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国家层面出台促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等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环境。中国城市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从2020年的167.2万台增加到2021年的261.7万台,同比增幅超过5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20年的492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784万辆,同比增幅超过充电桩近3个百分点。在“车桩齐飞”的发展节奏中,城市充电设施建设紧跟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步伐。

为有效监测国内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在空间发展与运营效能等方面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技术领衔,组织设在我院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联合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北京满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的研究工作,编制完成了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中规院: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5036.html Thu, 12 Aug 2021 20:48:54 +0000 //www.otias-ub.com/?p=1295036

为进一步助力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2020年初,国家明确将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相关部委从规模结构配置、工程技术、财政补贴等方面出台政策,明确管理办法,规范编制标准,不断促进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发展。

以此为背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北京满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的研究工作,编制完成了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报告》选取25座大城市的充电公用桩为研究对象,探索构建面向充电基础设施监测的指标体系,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重点解析中心城区公用桩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对典型城市群区域内高速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估,归纳总结了充电基础设施在空间发展与运营服务等方面的特征和问题,最终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为国家部委和有关部门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的管理提供参考。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