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11 Feb 2025 17:36:2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世界经济论坛:为城市转型融资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296.html Tue, 11 Feb 2025 21:30:42 +0000 //www.otias-ub.com/?p=1739296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新报告“为城市转型融资”。融资是解决基础设施老化、水安全和人类健康等城市日益增加的压力的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经济城市化趋势的加剧,人口增长给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压力,资源也越来越有限。

城市是世界的经济中心,贡献了全球80%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近一半(44%)由于自然损失而面临风险。

目前,全球城市基础设施支出中仅有0.3%用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2018年至2023年期间,多边开发银行(MDB)批准的项目支出总额中,用于城市自然项目的平均不到10%。2018年至2023年期间,城市自然支出有所下降,在世界500个人口最多的城市中只有37%制定了可持续管理和保护自然的具体战略。

增加对自然的投资至关重要,但如果不同时处理对环境有害做法的投资,这是不够的。全球每年有近7万亿美元投资于公共和私营部门对自然产生直接负面影响的活动。如果不纠正这一趋势,城市就有可能失去自然所能提供的长期环境、社会和经济优势。在绿色债券等融资模式之外扩大对自然的积极行动,并探索改造和利用共同资金来源的新机会,这是一个重大机遇。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方式,可以推动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更可持续的投资,并创建持久的对自然有利的金融结构,以支持全球城市的保护工作。

随着城市继续投资于地方发展,它们必须同时将自然纳入城市治理政策,并直接投资于生态系统保护,以确保有弹性的城市环境。

目前,城市的大部分自然资金都依赖于公共资源。目前的生物多样性资金流动达到每年2080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1660亿美元。公共财政贡献了其中的83%(1730亿美元)。私人融资占350亿美元。城市利用发展融资作为催化剂,促进私营部门更多地参与城市发展优先事项,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机会。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世界经济论坛:城市物流转型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4321.html Mon, 30 Dec 2024 21:30:36 +0000 //www.otias-ub.com/?p=1734321 如果不采取行动,预计2030年城市中心配送造成的排放量可能会增长60%。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的期望,导致了快递量的激增。在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已经占零售额的20%以上,并在城市道路上增加了更多的送货车辆。虽然这带来了经济效益和消费者便利,但也带来了拥堵、排放和安全风险等挑战。因此,将城市配送转变为一个更可持续、更高效的系统至关重要。

在一切照旧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所有城市运输交通的碳排放量可能会增长60%。尽管许多消费者更喜欢可持续的送货方式,但如果不做出重大改变,只有不到30%的人愿意在成本上妥协,送货车辆的持续增加将加剧拥堵和排放,预计2030年,一些城市的送货车辆将增长80%。

报告呼吁整个价值链中的公共和私营部门利益相关者加速转型,并根据现有的最佳实践提出建议。这些包括:

公共部门

通过可持续城市物流计划(SULP),将配送业务纳入城市战略。

澄清和标准化定义操作员如何与建筑环境交互的框架和法规。

与私营部门合作,为安全、创新和可持续的实践创造激励机制。

私营部门

部署可提高运营效率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协作运营模式。

通过支持车辆推出和融资模式,加速向零排放车队的过渡。

为消费者提供信息,以推动对更可持续的交付的支持。

协作

在整个交付生态系统中进行规划、创新和协作,为转型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运营模式。

部署共享的基础设施、资产和其他资源,以支持最后一英里的运营,包括微中心、车队和包裹寄存柜。

共享数据,帮助开发交付操作的整体视图和可实现的见解。

通过促进对可持续和创新实践的共同承诺,交付生态系统可以实施变革,提高生活质量,支持繁荣的商业环境。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联合国人居署:2022年全球城市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0041.html Fri, 16 Dec 2022 22:00:02 +0000 //www.otias-ub.com/?p=1530041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了“2022年全球城市报告”,设想了一个乐观的城市未来情景。其依赖于协作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来解决多维贫困和不平等问题;促进充满活力、有弹性、多样化的城市经济和富有成效的城市未来;建设健康繁荣的城市;加强对绿色城市未来的推动;促进精心规划和管理的城市化进程;确保未来的包容性数字经济。乐观情景设想通过实施新城市议程促进协调一致的政策行动。自2016年通过《新城市议程》至今已有5年多时间,必须扩大实施框架,通过应对城市当前和未来面临的多重挑战方面取得变革性进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报告重申了城市未来的愿景必须以全民基本收入、全民健康覆盖以及全民住房和基本服务的形式体现“新社会契约”。该提议首次在2021年联合国人居署报告《城市与流行病:迈向更公正、绿色和健康的未来》中得到阐述,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除非城市和地方政府采取大胆果断的行动来应对长期和新出现的城市挑战,否则可持续和公平的城市未来愿景将无法得到保证。如果各级不采取紧急和变革性的政策行动,目前的情况只会变得更糟。城市转型变革新方法的紧迫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这个十年行动窗口内,城市和地方政府迫切需要采取创新方法,以营造乐观的未来城市情景。


]]>
报告:AI和城市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2855.html Mon, 21 Nov 2022 22:00:55 +0000 //www.otias-ub.com/?p=1522855 Mila和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了新报告“AI和城市”。人工智能是一种颠覆性技术,它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本报告对人工智能的一些战略应用进行了概述。报告还致力于提高了人们对使用人工智能的风险的认识。其目的是为地方当局提供工具,以评估人工智能在何处以及是否有价值和适用性,而不是指导在特定环境下采用的机会。

城市和地方当局时人工智能应用和决策的关键因素,因为他们定期就人工智能及其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做出日常决策。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更好地管理和装备城市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通过技术和创新重塑城市需要反映公民的需求,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作为促进平等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工具。城市、城镇和居民区的政策和风险评估能力可能低于国家。

本报告是联合国人居署指导地方当局支持其城市或住宅区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战略的一部分。与Mila Quebec人工智能研究所合作进行的研究覆盖了一个由100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的社区,致力于为所有人的利益开发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人居署通过与合作伙伴直接合作,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特别是SDG 11,帮助90多个国家建立安全、有韧性、包容和可持续的社区。联合国人居署的这一合作提供了一个愿景,即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知识、政策咨询、技术援助和合作行动支持社会和环境,发展可持续城市和人类住宅区。


]]>
Kisi:2019年工作与生活最平衡的城市 //www.otias-ub.com/archives/955217.html Thu, 24 Oct 2019 09:59:34 +0000 //www.otias-ub.com/?p=955217

在充满压力的工作周中找到 “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根据最近的一份调查,某些地方更容易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安全公司Kisi对全球40个城市进行了调查,以期发现哪些城市的居民工作与生活之间最平衡。该公司根据平均通勤时间、工作时间和假期等就业因素,以及福祉和公民权利等指标,对这些城市进行了评分。

 

1. 芬兰赫尔辛基

赫尔辛基的居民享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每周工作时间只有相对较短的40小时,平均通勤时间仅为26分钟。

每年最少有30天假期——这是受访国家中假期最多的国家之一。赫尔辛基还提供丰厚的带薪育儿假——1127天,远远高于除匈牙利以外的其它国家。

2. 德国慕尼黑

在排名前十的三个德国城市中,慕尼黑是压力最小的城市。每周平均工作时间比赫尔辛基多一个小时,通勤时间多一分钟。

排名前两位的城市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尽管大多数职员每年平均休假近30天,但最低年假只有20天。父母可以享受406天的带薪育儿假,这一数字大约赫尔辛基育儿假的三分之一。

3. 挪威奥斯陆

在接受调查的城市中,奥斯陆居民每周工作时间最少(38.9小时),只有一小部分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8小时。

该城市为父母提供带薪育儿假,并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城市中,性别平等得分最高,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紧随其后。奥斯陆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也处于领先位置。

4. 德国汉堡

和慕尼黑一样,汉堡居民每周工作41小时,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相对较低——虽然不那么安全。

德国是唯一有多个城市进入前十名的国家。这三个城市每周工作时间都很短,而且提供对家庭友好的政策。在德国人的生活中,休闲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5. 瑞典斯德哥尔摩

瑞典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以帮助居民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

斯德哥尔摩的性别平等方面的得分是76.9,在所有受调查城市中排名第二。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弹性工作时间和育儿假的结构。整个城市的社会平等程度也很高,LGBT+(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者)群体享受的平等程度达到了100%。

6. 德国柏林

德国柏林的员工平均在上午10点左右上班,比跻身前10的其它德国城市要晚一些,但是仍然早于榜单上的其它国家城市。平均通勤时间略长,但柏林的压力水平比汉堡高一倍、比慕尼黑高两倍。

7. 瑞士苏黎世

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苏黎世居民的工作时间最长,通勤时间也最长。

虽然它的心理服务位居第二,然而,这个城市的压力非常低,仅次于慕尼黑。

这座瑞士人口最多的城市空气污染较低,在居民福祉和健康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8. 西班牙巴塞罗那

在西班牙的一些城市,人们往往要享用漫长的午餐并且午后需要小睡一觉,这些城市正面临消除这些生活传统的压力。而在巴塞罗那,工作人员每周工作近41个小时,与其它排名前十的城市相差无几。

不工作时,巴塞罗那的居民休假时间比其它城市更长,平均30.5天,高于规定的最低22天年假。

9. 法国巴黎

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法国首都巴黎的通勤时间最长,平均44分钟,而赫尔辛基仅有26分钟。但是这两个城市都有30天丰厚的度假津贴。

积极促进健康的工作与生活平衡已经写入法国的法律法规。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5小时,员工可以选择下班后不收发电子邮件。

10. 加拿大温哥华

温哥华是欧洲以外唯一进入前十的城市。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通勤只需要半个多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约为40小时——与大多数排名前10的城市相差不多。

然而,与邻国美国一样,加拿大人的带薪假非常有限——尽管温哥华居民平均休15天年假,但每年的带薪假只有10天。

世界经济论坛为城市未来发展做了些什么?

城市代表了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最大的挑战。从不平等到空气污染,设计糟糕的城市感受到了压力,这是因为,到2050年,预计68%的人将生活在城市地区。

世界经济论坛支持一系列旨在使城市更清洁、更环保、更具包容性的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创立城市和城市化全球未来理事会,该理事会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创意,以此为城市领导人带来灵感;运作“未来城市开发与服务”计划。后者聚焦于如何利用循环经济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等主题来创建更美好的城市。为了阐明住房危机,世界经济论坛还编写了一份题为“在城市中实现经济适用房”的报告。

作者:Johnny Wood,Formative Content网站资深撰稿人。

]]>
WEFORUM: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十大城市都在印度 //www.otias-ub.com/archives/826330.html Sat, 16 Mar 2019 16:30:11 +0000 //www.otias-ub.com/?p=826330 想想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纽约、东京、洛杉矶和伦敦可能会首先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但根据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统计,亚洲城市,特别是印度的城市,正在超越其他城市经济体。

 增长最快的十大城市都在印度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所的调查,2019-2035年间GDP增长最快的十大城市都来自印度。

苏拉特是西北古吉拉特邦的一个大城市,将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2019-2035年,该市的年均GDP增长率将达到9.2%。

泰姬陵的故乡——阿格拉排在第二位,GDP增长率为8.6%。班加罗尔位列第三,它被称为印度硅谷,到2035年GDP将保持8.5%的增长率。海得拉巴排名第四,GDP增长率8.47%。

除印度之外,柬埔寨首都金边的经济增长也很快(8.1%),而坦桑尼亚印度洋沿岸主要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将以7.8%的经济增长速度领先其他非洲城市。

对全球780个城市的调查预测,世界主要城市经济将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长。

从西到东

印度在增长最快的城市名单中的主导地位说明了经济实力由西向东倾斜的趋势。预计到2027年,所有亚洲城市的GDP总和将超过北美和欧洲城市的总和。到2035年将增长17%。

中国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将进入2035年国内生产总值前10名。现在只有上海出现在这个名单上。

与其他中国城市相比,上海拥有更加自由的经济,以及更强大的国际商业联系,中国也希望将这座城市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泛亚金融中心。

北京将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最多,而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赢家。

199IT.com原创编译自: weforum 非授权请勿转载

]]>
IHS Markit:2017城市数字鸿沟情况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08527.html Mon, 10 Jul 2017 16:58:49 +0000 //www.otias-ub.com/?p=608527 199IT原创编译

IHS Markit和Wireless Broadband Alliance发布了新报告“城市未连接——网络社会的挑战、努力和机遇”。数字鸿沟仍然是全球和各国面临的一个挑战。报告调查了巴西、中国、德国、印度、日本、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平均有31.46%的人没有联网。其中,英国没联网的人数最少(838.4万),印度没联网的人口最多(8.53亿)。

虽然城市互联网普及速度比农村更快,正并不意味着城市不存在数字鸿沟。除了中国和印度,其他国家城市没联网的人数都高于农村。

23.76% vs. 44.17%——这是这些国家城市没联网人口比例与农村没联网人口的比例。

伦敦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领先于其他地区,伦敦只有7.11%的人口没联网。

即使是在国际性都市,联网情况也有很大差异,德里和圣保罗没联网人数最多,分别是533.1万人(29.20%)和434.9万人(36.13%),莫斯科未联网人口是123.1万人(10.0%),纽约没联网人口是160万(18.74%)。

数字融合面临着多重障碍,财政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可用性等。

消除数字鸿沟对于创建真正的智慧城市至关重要,连接个人不是最终目标,而是创造更多的机会。

各国政府和城市都在努力促进数字融合,促进城乡互联网普及。

 

PDF版下载可加入我们小密圈,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中国主流城市消费者群谱–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459566.html Thu, 07 Apr 2016 06:43:34 +0000 //www.otias-ub.com/?p=459566 China-Market

via:德勤

]]>
2015年城市应酬指数北京居首:36%是为讨债 //www.otias-ub.com/archives/421268.html Thu, 24 Dec 2015 03:17:38 +0000 //www.otias-ub.com/?p=421268 报告基于对24个主要城市市民酒后使用代驾的大数据研究,以及5000份调查问卷。报告显示,全国城市应酬指数排名北京第一,各地应酬平均花费每次为386元,北京平均应酬花费最高,每次660元。此外,今年高档餐厅和五星级酒店首次被中档餐厅取代,成为应酬首选场所。

报告根据应酬频率、应酬时间、应酬地点以及城市人口基数等维度加权计算得出中国城市应酬指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大陆主要城市平均应酬指数为67.8,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个百分点。

从地域上看,北京以83.2位居第一,上海和沈阳分列二、三位,济南、郑州、重庆、深圳、天津、西安、广州进入前十。此外,2015年高档饭店、五星级酒店应酬数量持续下滑,私人会所的应酬数量进一步萎缩,取而代之的是,中档餐厅首次成为应酬首选场所。

有7成受访者参加应酬并非自愿。在应酬理由上,36%的受访者是因为讨债、请款,位居应酬理由第一位。其次才是沟通感情、公司聚会,分别以19%、17%位居第二、三位。

在应酬人群中,男性占85%,女性占15%。从应酬人群的行业分布情况看,银行业以18%位居第一,其次为保险从业人员,占14%。

从职位分布来看,私企老板占36%,位居第一。应酬人群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年收入40万以上人群占38%。从年龄看,30岁至40岁的人应酬最多。

Img432308349

以下为报告中一些重点内容:

全国城市应酬指数排名,北京第一

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北京位居第一,其次为上海、沈阳、济南、郑州、重庆、深圳、天津、西安、广州分别列前十位。

应酬人群年龄与性别分布,30-40岁人群应酬最多

数据显示,全国应酬人群中,男性人群占85%,女性人群占15%。其中从年龄分布情况看,25岁以下人群应酬较少,70、80后成为应酬的主要群体。分析显示,30-40岁人群多为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因此应酬的机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应酬比例最高

报告显示,应酬人群的行业分布情况看,银行以18%位居第一,其次为保险14%、医疗14%、建筑12%、证券11%、物流运输9%、体育7%、互联网6%、教育6%以及其他3%。其中从应酬人群的职位分布情况看,私企老板占36%位居第一。而应酬人群的收入方面,则主要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其中40万收入以上人群占38%

要账成中国人年底应酬主要原因

报告对年底人群应酬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要账、清款等债务因素以36%占据应酬理由第一,沟通感情、公司聚会分别以19%、17%位居第二、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城市应酬数据显示,被迫应酬的比例占72.4%,也就是说近七成人是被迫应酬。

开宝马的用户应酬最多

报告数据显示,在所有应酬人群中,宝马车用户占比22%位居第一,而宝马、奥迪、奔驰用户整体占应酬人群的50%以上。

一次应酬需要花多少钱?

报告显示,全国各地应酬的平均花费是386元,其中北京地区平均应酬花费最高,为660元。值得一提的是,花费在500-1000之前的占比为37%,今年下降为22%。

十大应酬拒绝喝酒理由

伴随着互联网代驾行业的快速发展,开车已经不再成为应酬拒绝喝酒的第一理由。伴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准备生二胎已经成为2015年应酬拒绝喝酒的第一理由。

1、生二胎

2、一杯倒

3、脂肪肝

4、酒精过敏

5、赶早班飞机

6、约了体检

7、晕酒

8、吃中药

9、老婆不让喝

10、开车

]]>
阿里研究院:中国DT城市智能服务指数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395455.html Mon, 19 Oct 2015 08:50:09 +0000 //www.otias-ub.com/?p=395455

在IT时代,IBM提出“智慧城市”,以“信息化解决方案”为驱动力促进城市发展,智慧城市是以有限资源、集中式治理、解决城市优先级最高的少数问题。通常采用集中化的资源、思维模式、技术来解决城市中少数集中的问题,掌控在少数精英部门机构中,通过信息化产品、小数据实现城市的 “集中式”管理 ,从城市上层管理者出发,强调人为控制。

在DT时代,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微博推出“DT城市”,DT城市是以海量社会资源、生态化治理、解决每一位市民、每一个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开创性地采用分布式的资源、思维模式、技术来解决城市中每一个市民、每一个企业遇到的难题,充分发挥社会化力量与智慧,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先技术,从市民、企业等城市服务对象出发,以激活数据资源、社会化赋能,充分利用政府、传统服务业、互联网企业的各自优势,用社会的创新力量解决社会的问题,实现 “分布式”运营、”数据化”创新、”生态化”治理。

从“智慧城市”升级到“DT城市”,必须以“大数据创新”和“互联网平台”为城市赋能,帮助“IT智慧”升维到“DT智慧”。

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微博共同探索适合中国的DT城市生态,用“智能服务指数”来指引城市创新发展。

从IT到DT的城市服务

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正在走向激活生产力为目的DT时代。DT城市,是以“云网端”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以大数据为城市新型生产资料,以数据驱动的人机智能[1]为城市服务中枢大脑和创新经济引擎。“智能服务”即通过“DT城市”创新思想,逐步实现城市服务的在线化、平台化、数据化、智能化,是DT时代中国城市群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DT时代的快速到来,在城市经济体转型升级过程中已经初步展示出广阔无边的巨大潜力,以及一个令人心仪的美好未来。
城市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研究表明,在2014年,全球TOP 300的大城市创造了将近一半的全球经济(47%的世界经济产值和40% 的全球经济增长),而这一重大价值仅由占世界五分之一(20%)的城市人口创造。城市经济体的持续发展,是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

我国未来20年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从1949年我国城市化(10.64%)开始起步,长期发展较慢;从1998年(30.4%)至今(52.28%)加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快速膨胀,城市数量增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主导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预计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市化加速进程,全球增长最快的城市集中在中国。

 “互联网+”成为我国城市经济新常态
截止2015年6月,中国72.1%的网民(约4.82亿)是城市居民,城市网民覆盖率约为64.4%,网民需求决定服务供给,中国城市智能服务能够直接惠及接近5亿城市上网人口的日常生活。如何充分利用DT思想创新城市生态,帮助城市经济体升维,突破发展瓶颈(工作岗位、居住空间、配套服务、自然环境等),成为中国城市中长期的时代机遇与挑战。
 

 “DT城市”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核心

我国城市是居民、企业和其他组织开展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也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载体。DT时代的商业活动将城市的地理空间与信息空间合二为一,以“网”经“商”,以“业”兴“城”,大力发展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政务、医疗、健康、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城市服务,催生网上商店、移动支付、网络租车、社区服务、文化旅游等“衣食住行游购娱”的便民服务新业态,成为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增加政民互动的新途径,成为激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智能服务”是DT时代的“三民城市”的发展新方向

打造“智能服务体系”,应重点把握城市建设的三个主体方向: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基础服务。政务服务实现“C2G”治理模式(Citizen to Government),坚持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政务服务中心,打造“为民城市”。便民服务实现“一体化”保障模式,坚持为所有城市居民提供O2O、门对门、全生命周期的“淘宝式”综合服务,打造“便民城市”。基础服务实现“平台+端”运营模式,坚持以“云网端”为服务平台,运营“DT城市”新型生态,帮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庄闲游戏app官网 ”,打造“助民城市”。
 

 “DT城市”进程推动“智能服务指数体系”不断演进

城市智能服务指数体系包括政务服务指数(A)、便民服务指数(B)、基础服务指数(C),由3个一级指数,以及9个二级指标、数十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政务服务指标由传播力(A1)、服务力(A2)、互动力(A3)3个二级指标组成;便民服务指标由公共缴费服务(B1)、公共民生服务(B2)、商业消费服务(B3)3个二级指标组成;基础服务指标由保障能力(C1)、云服务能力(C2)、云应用能力(C3)3个二级指标组成。
 

“DT城市”发展路径包括互联网化、云平台化、大数据化、智能化

智能服务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可以把“DT城市”建设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触网城市(0-24分)、平台城市(25-49分)、数据城市(50-79分)、智能城市(80-100分)。每个城市经历“互联网+”(信息上网)、“移动互联网+”(平台上云)、“大数据+”(数据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运营)逐步具备DT时代的发展能力与创新服务空间。

 

沿海超级城市群领跑,中部城市群快速发展

中国城市智能服务指数平均分为34,处于“平台城市”的中期,“触网城市”8个,“平台城市”18个,“数据城市”5个,“智能城市”0个,浙江、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分别处于前五位,多数智能服务领先的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尤其是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中国这三大超级城市群,在“DT城市”发展方面遥遥领先,而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具有较大成长潜力。各区域“DT城市”发展的起步基础不同,其中信息化能力、电子商务能力、总体经济实力(GDP)对城市智能服务成熟度存在较大影响。“DT城市”平台逐步发展成熟后,城市智能服务建设、发展空间巨大。

 

中东部城市利用“互联网+”改造“政务服务”

江苏省政务服务能力位居首位,从地域分布上看,浙江省开设政务微博最多,为7268个,江苏、河南、广东紧随其后。同时,四川、山东、北京等地也处在较高位。从总体上看,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务服务能力较强,而西部大部分地区偏弱。但是,四川、甘肃、新疆等少数西部省份的政务服务指标也超过了部分中东部省份,这种现象与当地政府对互联网应用创新(例如政务微博)的重视程度有关。经过多年耕耘之后,综合影响力在一定程度已呈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主流话语权向政务微博大v集中化趋势明显,开始呈现“金字塔”结构。

东部城市引领“便民服务”创新

城市便民服务得分排名前十的依次为: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湖北、江苏、广东、河南、重庆和福建。31个省市自治区行政区便民服务得分平均值为29.1,其中有12个在平均水平之上。东部地区城市平均分最高,各地区城市便民服务DT发展进程差异较大,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便民服务较为落后,有待提升。“便民服务”站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风口中,充分发挥“DT服务业”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精益优化和集约作用,将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运营基础和创新模式的经济发展“新业态”。

 

超大型城市与中型城市争相构筑“DT基础服务”

综合评估全国各省份的“DT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机制体制保障、平台保障、应用上云、数据共享、服务上网,以及公有云应用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排名前十的城市包括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和山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沿海城市,这些城市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发达、信息化基础扎实;同时,贵州、河南、重庆也成功晋级前十强,与当地中高层领导重视“DT平台”建设与运营有关。超大型城市存在城市基础设施体量巨大、架构复杂等挑战,中型城市的历史遗留包袱较小,更容易在全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持续发展弹性灵活、领先可靠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实现城市服务的互联网化、大数据化、电商服务化,将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与创业环境。

 

杭州树立浙江省“DT城市”标杆

浙江省11个地市的城市智能服务发展各具特色,杭州市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和基础服务三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宁波、温州、绍兴单项排名均在浙江省前5位;嘉兴和湖州总体排名中游偏上,但个别排名落后,如嘉兴在“便民服务”指标上处于第8位,湖州在“基础服务”指标上排在全省最后11名;综合指数排名靠后的地市也有亮点,如衢州市的“基础服务”位列全省第3名,金华、台州的“便民服务”分别位列第5、6名。随着浙江各地市全面接入“城市服务”,市民通过阿里云上以微博、支付宝为核心的移动终端享有更贴心、高效、便捷的“政务到厅服务”、“便民到家服务”,医疗、出行、就业、上学、餐饮等诸多民生领域的问题变得容易解决,人们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大幅度提升,居民的满意度更高,从“平安浙江”逐步跨越到“幸福浙江”。


城市智能服务,“DT化”升维

我国城市在“DT化”的演进中,一站式智能服务向移动化、云端化、数据化、信用化、市场化发展,尤其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群,加快构建城市信息经济新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城市服务数据化进程,加快政府数据云端化,建立城市数据开放制度,建设统一的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建立城市数据官制度[2]和企业首席数据官[3]制度,鼓励数据社会化开发利用,形成丰富的城市服务创新浪潮和应用市场,坚持以市场化思路政企合作共同推进城市智能服务,通过统筹规划、组织机构保障、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保障,全面强化DT时代的城市智能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基于领先可靠的技术、清晰的发展路径,DT城市将重构“智慧城市”。

来源:阿里研究院

]]>
大城无小事:城市生活压力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381476.html Sun, 06 Sep 2015 15:20:12 +0000 //www.otias-ub.com/?p=381476 众所周知,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奋斗的年轻人“亚历山大”,具有事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生活上的无奈和竞争的残酷。近年来,逃离北上广深的现象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然而,二线城市是不是就如传说中的那样轻松,幸福感飙升?

近日,国内知名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发起《大城无小事:城市生活压力调查问卷》,重点围绕工作、生活、消费、文化几个维度调查不同城市的差异化特点,聚焦了大家普遍关注的强二线城市和特色二线城市,希望能够给应届毕业生选择哪个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强二线城市:压力不弱一线,幸福难超一线

针对“大部分时候的工作生活状态”这个问题,调查显示,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准一线城市天津,这几个城市工作生活压力最大,平均39.9%接受调查的受访者表示,日常的工作生活状态是“倍感生活压力,感觉一直很疲惫”;而如合肥、济南、武汉、沈阳等省会级强二线城市,此选项的人群比例并不比一线城市低,平均达到47.04%。合肥市更是高达63.64%,远超一线城市中“倍感生活压力”人群比例最高的城市广州(50%)。

c03fd5535e9c1755fa7140

不仅压力比想象中更大,同样“违背常理”的是,强二线城市没有通常人们想象的幸福指数那么高,一线城市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幸,压力虽高但并未影响幸福指数和增加消费压力。例如在“目前所在城市生活幸福指数”调查中,认为北京幸福指数在三颗星以上的人群(包括四颗星和五颗星),总占比达到了65.01%;而长沙幸福指数在三颗星以上的人群仅占45.45%,在南京这个数字是36.36%,远低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c03fd5535e9c1755fa7141

强二线城市由于正处于向一线城市过度的进程中,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发展、政策调控随之变化,直接影响了时代变革中人们的心态。而已经经历过的一线城市加上已经完善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们心态趋于平衡。

特色二线城市:压力平均小,个别高;幸福平均大,个别小。

除了强二线,还有一些特色二线城市,例如云南、苏杭等自然风景秀丽夺目的城市,或者像南京、西安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这些都是让都市人心仪之所,成为假期中的旅游胜地、退休后的宜居港湾。事实上这些城市的压力如何呢?

根据58同城城市压力问卷调查显示,杭州、昆明、南京、西安、哈尔滨这几个城市平均31.92%的接受调查的受访者表示日常的工作状态是“倍感生活压力,感觉一直很疲惫,每天得过且过”,整体水平低于济南、武汉、沈阳等强二线城市平均值47.04%,略低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平均值39.9%。当中,南京和哈尔滨的生活压力值为45.45%和42.86%,远高于一线平均值,可见这些特色二线城市也有不少“亚历山大”人群。

虽然哈尔滨人压力不小,但与此同时超人精神也不少(没有超人的裤衩,但有超人的精神,时刻充满活力),接受调查的受访者当中有25%的人表示日常工作生活当中时刻充满活力,这一比例远高于任何强二线城市。这也印证了东北人的特色文化:性格豪爽、热情好客,且亲朋好友大多居于本地,文化融入感强。

c03fd5535e9c1755fa7142

在“城市生活幸福指数”的专项调研中,部分特色城市的幸福感普遍居高。如大家都知道最巴适的城市成都,其幸福指数在三颗星以上的人群达到67.49%,超过了北京的65.01%;适合宜居旅游的苏州、杭州、扬州、昆明、桂林、哈尔滨六城,幸福指数3颗星以上的人群皆超过55%。“成都的美食、桂林的山水,四季如春的昆明”,可见这些特色二线城市在自然环境的舒适度上,在经济环境的稳健发展上,带来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是大家能够感受到的。

对比以上幸福感居高城市,也有个别城市,压力居高,幸福感并不高。如长沙、南京的幸福指数在三颗星以上的人群分别仅占45.45%和36.36%。

c03fd5535e9c1755fa7143

不仅如此,还有31.82%的长沙受访者在幸福指数中选择了不幸。看来芒果台快乐中国的发声,还是没能战胜这些强二线城市向一线城市规模发展进程中带来的心态影响。

根据58同城此次调查问卷数据结果显示: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大、工作时间长、政策限制多,但也拥有相对公平可获得更好的事业发展机会、开阔的眼界及新潮文化环境;强二线有着不弱于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甚至更低的幸福指数;同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旅游宜居城市,成为很多人心仪的选择。适合到哪一座城市发展生活,希望年轻人能够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