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rn Ferry发布了一项预测显示,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全球员工的实际工资增长率预计仅为1.5%,低于2017年的2.3%和2016年的2.5%。
澳大拉西亚工资增长率最低
预计澳大拉西亚工资将增长2.5%,实际工资增长0.7%。澳大利亚将实现2.5%的增长和2.1%的通货膨胀率,因此,实际工资仅增长0.4%。在新西兰,预计工资增长2.5%,通货膨胀率为1.5%,实际工资增长1%。
北美滞后
在美国,预计工资增长3%,与去年相同。根据2018年预期的2%的通货膨胀率,实际工资增长率为1%,比去年的1.9%有所下降。加拿大的工资增长率为2.6%,通货膨胀率为1.7%,实际工资增长率为0.9%。
东欧比西欧更好
根据Korn Ferry的预测,东欧在2018年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6%。但是,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后,实际工资仅上涨1.4%,与去年的2.1%相比也有所下降。在西欧,预计工资增长更低,平均增长2.3%,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实际工资增长0.9%。
英国脱欧带来持续的不确定性,其工资仅上涨2%。加上2.5%的通货膨胀率,实际工资预计下降0.5%。这与2017年形成对比,当时英国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工资上涨了1.9%。欧洲两个最大经济体法国和德国的实际工资分别上涨0.7%和0.8%。
中东地区小幅增长
在中东地区,工资预计将增长3.8%,而去年则为4.5%。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实际工资增长预计为0.9%,去年为2.5%。在阿联酋,通货膨胀率为4.6%,加上工资增长率仅为4.1%,这意味着实际工资将下降0.5%。
约旦和黎巴嫩是该地区下降最大的,约旦实际工资增长率为1.6%,而去年是6.3%;黎巴嫩预计为1.8%,去年是6.1%。
非洲通货膨胀影响加薪
尽管非洲工资将增长8.5%,但高通胀意味着实际增长率仅为1.7%,这比去年的0.7%有所上升。在埃及,工资将增加15%,但通货膨胀率为18.8%,意味着员工实际工资将下降3.8%。
拉美实现第二高的实际工资增长
拉丁美洲的工资增长6.2%,且该地区通胀放缓,实际工资增长率将达到2.1%,高于去年的1.1%。在哥伦比亚,2018年的通货膨胀率预计为2.7%,预计工资增长率为5.3%,这使哥伦比亚的实际工资上涨2.6%。在巴西,预期的薪资增长率为7.3%,通胀率为4%,实际工资增长率将达到3.3%。
亚洲实际工资增长最高
在亚洲,薪资预计将增长5.4%,比去年的6.1%有所下降。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实际工资增长率预计为2.8%,居全球之首。中国2018年预计工资增长率4.2%,与去年一致(4%)。
在近日于美国旧金山举行的SemiconWest展会上,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2015年芯片销售额成长率将仅有2.2%,明年度成长率则会是更平缓的1.3%;该机构并预测,芯片市场成长率将在2017~2019年间回复较典型的4~5%之间,主要是来自传统市场的适度推动力。
Gartner现在预测,今年整体PC销售量将衰减8.7%;而包括笔记本电脑、ultramobile销售将衰退1.9%──原本该机构预测这些产品今年有6.2%的成长。Gartner分析师BobJohnson表示:“微软(Microsoft)即将上市的Windows10以及英特尔(Intel)准备在秋天推出的下一代处理器Skylake如果有任何差错,可能进一步拉低我们的预测数字。”
Johnson指出,甚至手机销售量也出现衰退,估计年度成长率仅0.7%,远低于先前预测的3%:“我们看到终端用户需求遭遇问题,而这恐将拉低整体半导体营收。”
在内存部分,因为三星(Samsung)与海力士(Hynix)的新产能上线,DRAM将会在今年下半年出现供应过剩;好消息是NAND闪存市场到2019年将以8.1%的年复合成长率持续成长,主要是来自于固态硬盘需求的增加。
不过Johnson指出,三星的3D NAND只会应用于商用固态硬盘,因为良率低、成本仍高;美光(Micron)/英特尔以及海力士将会在今年底开始推出3DNAND,接着是东芝(Toshiba)/SanDisk。
“到2018年,我们认为将有一半的闪存位出货量 将会是3D NAND,而该比例将会在2019年急遽增加;”Johnson表示:“我的直觉是其中有很多来自于现有晶圆厂的制程转换。”
芯片市场的缓慢成长也将抑制资本设备支出;Gartner预测,今年整体半导体设备支出成长率仅2.5%──该预测数据在三个月以前是4.1%。Johnson表示,半导体资本设备销售额在2016年可能出现3.3%的衰退。
来自物联网与中国市场的助力有限
Gartner预期,物联网可望在2020年贡献435亿美元的半导体销售额,但这仅占据届时可达4,000亿美元规模的整体半导体市场之一成左右;对成本敏感的物联网市场恐怕不会成为芯片的大买家。该机构分析师Dean Freeman表示:“我们一开始将会看到(物联网市场出现)很高比例的8位与16位微控制器(MCU)。”
在包括Apple Watch在内的可穿戴式装置领域,今日的炒作与明日的现实之间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差距;Gartner分析师Michelle Reitz表示,目前可穿戴式装置市场成长快速,但其中的芯片内容却很少,到2019年仅会为整体芯片销售额带来1%左右的贡献度。
Reitz指出,虽然可穿戴式装置出货量到2019年可达到5亿个,但该类装置内含的芯片相当简单:“其主要价值不是在硬件,而是在服务。”
在此同时,中国政府承诺以200亿美元资金发展半导体产业;Gartner的中国分析师SamuelWang表示,最终估计中国中央、地方政府与私人投资者,总计将会拿出1,000亿美元的资金。不过不同于以往的策略,中国政府这次的投资并非补助款的形式,而是一笔要求回收的投资,也会考虑并购。
SEMI中国区总经理AllenLu指出,中国这次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策略与过去非常不同,包括国有银行、国营企业都贡献了一部份的资金,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将更依赖高科技产业。
但迄今鲜有人知,到底中国将投资多少钱以及其时间表;最近业界消息才传出,具中国官方背景的紫光集团(TsinghuaUnigroup)出价230亿美元求购内存大厂美光,美光却否认此事。
Lu表示,中国在过去十年积极扶植本土半导体资本设备与材料供货商,不过到目前为止那些厂商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仅为个位数字,而且需仰赖西方业者提供关键零组件与原料:“那些公司还需要大幅精进,才能凸显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