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6 Oct 2013 15:10:5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econsultancy:时间和空间变迁下的多屏情景营销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21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210.html#comments Wed, 16 Oct 2013 22:05:05 +0000 //www.otias-ub.com/?p=157210 BBC最近的全球新闻调查发现43%的平板电脑用户表示他们比5年前看的电视更多了,其中很多观众边看电视边使用平板电脑。

Deloitte的调研发现24%的观众在看电视时使用第二屏幕,这种混合了休闲时刻的设备带来了“后仰”式的营销机遇。一切的数据都在证明,桌面电脑的使用率在页面下降明显,手机和智能手机的使用在升高,不管哪个垂直领域都是如此。

这些工作学习之外的时间带入的是另外一种情绪状态,来自inMobi的研究支持了这个观点,认为用户在家里的这些时间处于更加放松的情绪状态,用户更可能使用平板电脑来进行大额购买。

这说明品牌可以将内容和唤起行动以天来进行划分,以更好地支持用户大采购的时间和动机。

Econsultancy最近的多屏市场研究发现,即便在那些只有电视和电脑的人群中,52%的人也表示他们有时候会在观看电视时使用另外一种设备。

随着新的屏幕加入到这个阵营中,60%的智能手机用户(三屏)和65%的平板电脑用户(4屏)表示使用多设备是他们看电视时的常态。

2012年9月份由Cable & Telecommunications Association对美国网民的调研发现Facebook对用户看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最大。说明品牌可以根据日时间段来安排内容和特惠,基于用户在Facebook上的状态来安排电视节目。

Ofcom在二屏研究中对用户的二屏行为进行了清晰的区分和定义。使用耦合(Meshing)来代表用户跟正在收看的电视内容相关的行为,使用叠加(Stacking)来表示跟电视关联度不同的目的。

耦合这种行为是16-24岁用户更常见的现象,他们在看电视时发短信或社交网络的行为都高于年龄在25岁以上的用户。85%的这部分人群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网购,超过1/10的人每周都进行网购。89%的人表示如果品牌提供折扣,他们会更喜欢。

品牌需要研究这种现象,从中挖掘可以利用的商机。

via:199it编译自econsultancy

]]>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210.html/feed 1
eMarketer:美大学生看电视时也不忘记社交和学习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558.html Wed, 26 Jun 2013 02:00:43 +0000 //www.otias-ub.com/?p=127558 尽管资源不足,但美国大学生们的联网设备还是非常多样的。根据re:fuel’公司由Crux Research执行的报告“College Explorer” ,2013年7/10年龄在18-34岁的受访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比2012年增长了14个百分点,平板电脑增长更快,在大学网民中的拥有率为36%,高于2012年的21%,笔记本电脑非常普遍,为85%,低于2012年。

移动对大学生的屏幕生活有显著的影响,2013年大学生使用电脑,看电视的时间都有所下滑,而花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时间则有明显的增长。

尽管大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在减少,仍然有数量可观的60%的大学生拥有平板电视,看电视仍然是不少大学生的主要媒体消费。大学生平均每天的电视观看时间仍有2.8小时。

当大学生们看电视时,二屏行为也是非常普遍,研究发现8/10的大学生一周时间里面看电视时会有几次使用,只有13%的人二屏行为每周少于1次或不用。

大学生在看电视时最流行的二屏活动是Facebook或Twitter,为63%。社交电视对于电视营销人员和广告主有吸引力,但也可能会让用户的注意力从电视内容转开。

浏览网页,玩游戏分别在58%和50%。当然学生们也没忘记学生,看电视的时候看看功课或做做研究的比例也有37%。

电脑是大学生看电视时最常使用的二屏,为54%,然后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分别为36%和10%。

via:199it编译自eMarketer

]]>
Symphony:1/3的电视广告时间被移动设备瓜分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918.html Fri, 26 Apr 2013 02:44:46 +0000 //www.otias-ub.com/?p=107918 用户边看电视边使用智能手机的事情在今天看起来是很平常的事,那么他们是不是就不看电视上的广告了? Symphony Advanced Media的研究给了我们一些答案。

分析三个全国性品牌电视广告曝光发现,用户30%~40%的电视广告播出时间在使用智能手机。这三个广告一个是CPG品牌,无线运营商品牌和医药品牌,这些都是全国性的广告活动。研究的对象均是那些在电视前使用移动设备的用户,所以这个不能代表全部移动用户的情况。

平均来看,这些参与者1/3的电视广告播出时间在看手机或平板电脑,研究者认为电视观众可能不会在商业广告播出时换台,但他们会拿起手机或平板电脑。但这个研究并没有像早先IAB那样研究广告的效果。

早先IAB的研究指出多屏观众会更好地记住电视广告传达的信息。IAB给出的结论是有第二屏幕的用户就不会切换频道,这为他们认知品牌提供了机会。虽然他们也许没在看,但至少听了。

Symphony Advanced Media的研究还发现平均来看,被这三个电视广告曝光的用户每周电视的消费时长高达24小时,而没有被曝光在这些广告面前的用户每周的电视消费时间只有10小时。这说得过去,因为看电视越多的用户更有可能被这些广告曝光。

如果用户被同时曝光在电视或网络广告前,他们的喜好度和未提及的认知率分别提升51%和22%

 

]]>
Think with Google: 多屏幕新时代-了解不同平台上的消费者行为 //www.otias-ub.com/archives/95194.html Tue, 19 Feb 2013 07:55:55 +0000 //www.otias-ub.com/?p=95194 这是一篇关于各种不同屏幕平台(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上消费者媒体行为的研究报告,来自think with google,全文由尹雅乐翻译

英文原版报告可以在这里下载:2012_The_New Multi-screen_World

结论:

  1. 我们处于多屏幕时代。大多数消费者每天把大量时间花在各种屏幕前:电脑屏幕,智能手机屏幕,平板电脑屏幕和电视屏幕;
  2. 人们所处的情境决定了他们会使用哪种屏幕设备:在哪里,想干什么,有多少时间;
  3. 人们主要以两种方式在不同屏幕设备间切换:顺序性切换,即使用完一个屏幕设备再使用另一个设备;同时使用,即同时使用多个屏幕设备;
  4. 电视不再霸占人们的视线,人们往往在看电视时会同时使用其他屏幕设备;
  5. 便携式屏幕设备使人们得以方便地在不同屏幕设备间切换以聊天,购物或是娱乐。搜索引擎帮助人们将不同屏幕设备间的信息统一起来;
  6. 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同时使用多个屏幕设备,他们将注意力分散到不同屏幕上的各种活动上;
  7. 人们主要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浏览媒体。智能手机的每日使用频率是各种屏幕设备中最高的,它通常也是人们开始多屏幕活动的“第一屏”;
  8. 多屏幕设备让人们感觉效率变高了,因为他们可以同时在不同屏幕上进行操作,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人们感觉多屏幕设备为他们“找回了时间”。

 

研究目的:深入了解消费者在一天24个小时中的媒体行为,特别是

l  人们日常生活中是怎样使用媒体的?

l  人们在某一个屏幕设备上的活动将如何影响他们在其他屏幕上的行为?

l  消费者使用媒体的动机是什么?

l  智能手机是怎样与其他屏幕设备一起使用的?

l  消费者如何使用不同屏幕设备以完成任务?

l  搜索引擎在不同屏幕设备转换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研究方法:

Google与Sterling Brands和Ipsos合作,分两阶段完成研究

定性研究:在LA,Boston和Austin采用手机日记,线上问答和家庭采访的形式进行采样研究;

定量研究:参与者通过手机日记客户端登录各自的账户达24小时,以记录他们的媒体行为;随后,参与者完成一份在线调查问卷以解释他们对不同线上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特别是当他们同时使用不同屏幕设备时。

 

研究报告目录

  1. 多屏幕行为成为主流
  2. 不同情境中的屏幕设备
  3. 两种多屏幕行为:顺序性切换和同时使用
  4. 多屏幕时代下电视角色的变化
  5. “找回时间”
  6. 多屏幕设备与购物
  7. 对营销者的意义

1. 多屏幕新时代

绝大多数的媒体行为都发生在屏幕前

n  90%的媒体行为都发生在各种屏幕前: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电视;

n  仅有10%的媒体行为与屏幕无关:广播,报纸,杂志;

n  人们平均每天在屏幕前花费4.4小时;

人们浏览媒体的时间主要分散在四种主要屏幕设备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或台式电脑和电视。每次浏览的时间分别为17分钟,30分钟,39分钟和43分钟。

 

2. 不同情境中的屏幕设备

情境决定人们对不同屏幕设备的选择:今天消费者拥有各种屏幕设备,他们每天都很方便地在不同设备间切换。

n  人们拥有的时间,或完成活动需要的时间

n  需要完成的活动

n  所处的地点

n  态度和心情

2.1 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的效率最高,信息最丰富

–           情境:办公室或家中;高效率的,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需要较多时间,注意力集中;严肃认真的态度;

–           24%的媒体行为发生在笔记本和台式电脑屏幕前;

–           人们使用笔记本和台式电脑大多为了查找信息和了解最新资讯;

2.2智能手机使人们紧密联系

–           情境:在家或在路上;和人沟通交谈;时间短;需要马上迅速得到信息

–           38%的媒体行为发生在智能手机上;

–           人们使用智能手机是为了:和人沟通,娱乐

2.3 平板电脑是个娱乐工具

–           情境:大多在家使用;浏览或是娱乐;没有时间概念;放松和休闲心境

–           9%的媒体行为发生在平板电脑上;

–           人们使用平板电脑是为了:娱乐和沟通;

2.4 对不同的屏幕设备,消费者有不同的看法

“手机是我的私人用品,我很喜欢它。当我需要迅速,准确的回复时,它能满足我的要求。

当我需要更多信息时,我会使用平板电脑。另一种情况是,当我得以远离工作和日常生活,开始做着白日梦享受当下时,我也乐意用平板电脑。在做白日梦的时候,我可不能接电话或是看邮件。

笔记本是工作的时候用的。工作就是工作。一打开笔记本,我就觉得我要开始要处理大量数据或是做很严肃的工作。”—Bradley

3. 两种多屏幕使用方式

n  顺序性切换:在不同的屏幕设备间进行先后切换以进行购物,娱乐等活动;

n  同时使用:同一时间使用多种屏幕设备,不同设备上的活动可能是相关的(如在电脑上看到新型飞机同时在智能手机上查找飞机信息),也可能是完全无关的(如在电视上看篮球赛同时在平板电脑上玩游戏)。

3.1 顺序性切换很常见,而且这种切换往往在一天之中完成

–           90%的人从一种屏幕设备(如智能手机)切换到另一种屏幕设备(如笔记本电脑)以完成购物等活动;

–           人们在顺序性切换屏幕设备时最常进行的活动:浏览网页,在社交媒体上与人聊天,在线购物,搜索信息,金融交易,安排出行,观看视频;

–           多屏幕切换行为是常常从智能手机开始,转而使用笔记本电脑或是平板电脑;

–           进行复杂活动时,人们常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开始,转而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           平板电脑常常是人们进行购物和安排出行的首选;

–           消费者依靠搜索引擎在不同屏幕设备间转换。

3.2 人们也会同时使用多种屏幕设备:平均每天人们都会使用三种不同屏幕设备的组合,智能手机+电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电视。

3.2.1当同时使用多种屏幕设备时,智能手机是人们最爱的选择:

–           当人们使用智能手机时,57%的时间他们还同时使用了另一种屏幕设备(28%的时间他们同时在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29%的时间他们在看电视);

–           当人们看电视时,77%的时间他们同时使用智能手机(49%)或是笔记本电脑(34%);

–           当人们用平板电脑时,75%的时间他们同时在使用智能手机(35%)或是看电视(44%);

–           当人们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或是台式电脑时,67%的时间他们同时在玩智能手机(45%)或是看电视(32%);

3.2.2同时使用多种屏幕设备时,人们都在做什么?

–           60%在发邮件,44%在浏览网页,42%在社交媒体上聊天,25%在玩游戏,23%在搜索信息,15%在编辑文件,9%在看视频。

–           78%的消费者在同时使用多种屏幕设备时,是同时进行几项完全不同活动。

“有了这些设备以后,我确实觉得自己在看东西的时候分心了。我发现自己会习惯性的拿起平板电脑或是智能手机到网上搜索信息。我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搜索,但我在看电视的时候就会这么做。我觉得有些沮丧,因为我觉得自己看电视的时候不能专心了。”—Bradley

–           22%的消费者同时使用不同屏幕设备来进行相关活动

“这取决于我在看什么节目,比如《火线》。我真的很想看看其他人怎么评论这部电视剧。于是我会上博客,看看其他人怎么说。又或者我看到一个我认识的女演员,但是我就是想不起来在哪个电视剧里见过她,我会到IMDB上很快的搜索一下。”—Andrew

 

4. 多屏幕新时代中电视角色的改变

4.1 电视不再霸占人们的注意力

77%的人看电视时会同时使用其他屏幕设备。

“有时我会边看电视边购物;或是找找菜谱,把它们打印出来;或是发邮件,读书;想干什么都行。我不太会坐在那里只看电视。”—Lori

电视驱动人们进行在线搜索

4.2 消费者搜索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

“当我在看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我会到IMDB上搜索男主角和女主角,或者我会google他们的照片,又或者我会看看电视剧是怎么拍的,什么时候拍的。我经常这么做,一般来说我都用手机来搜索。”—Kelly

 

5. “找回时间”

5.1 很多时候人们会随手拿起最近的那台屏幕设备:虽然人们做不同事情时喜欢用不同屏幕设备,但是他们仍然是图方便的

找资讯的时候,34%的人会随手拿起离他最近的屏幕设备

“如果我在看电视时发现了我感兴趣的产品,我不会上楼去拿笔记本电脑来查信息,我会随手抓起旁边的智能手机。”—Sophie

5.2 这样的搜索大多数是偶然的随性而起

–           80%的智能手机上的搜索都是冲动性行为,其中44%的搜索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

–           52%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上的搜索是冲动性行为,其中43%的搜索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

“现在我知道,有了这些设备,我的所有问题都能得到答案。这太简单了。比如,我在车站看到了一个广告,我觉得看上去不错,那我就会用手机打开维基百科查一查。或者我看到了一个新的电视剧,我也会这么做。几个月前我看了《广告狂人》,我想知道什么时候有续集。我用手机打开Google,输入‘广告狂人续集时间’,马上我就知道了。回家以后我把DVR设定时间就能把续集录制下来。”—Andrew

5.3 同时使用多种屏幕设备使人们觉得“找回了时间“

–           多屏幕设备使人们可以随时找到想要的讯息,让他们觉得效率提高了,“找回了时间”;

–           消费者们利用多屏幕设备在碎片时间里搜索资讯,购物,聊天,或进行娱乐活动;

–           这种用户习惯使营销人可以全天候多方位的接触到消费者;

“和从前相比,我现在上网时间多多了,每天浏览的讯息也多多了,因为这实在是太简单了。15分钟空闲时间就足够让我打开10个不同的应用程序,”我可以看看银行账户,也可以看看新闻,或者我可以去音乐网站瞧瞧。这真是不错。”—Leum

“我常在排队的时候去Groupon或者Twitter上找优惠信息。这是我管理时间的方式。我的决定什么时候处理工作上的事,什么时候给自己找点乐子。”—Maria

 

6. 多屏幕设备上的购物者

6.1 智能手机使人们即使在家或是在路上也能购物

在我们见到的购物行为中,

–           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的购物,59%发生在家里,41%在其他地方;

–           通过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进行的购物,84%发生在家里,16%发生在其他地方;

6.2 冲动性消费是在线购物的主要动力

–           在用智能手机进行的购物中,81%为冲动消费,19%为计划性消费;

–           在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进行的消费中,58%为冲动消费,42%为计划性消费;

6.3 用智能手机购物时,人们大多通过搜索引擎找到所需商品

6.4 购物时,人们经常会在不同屏幕设备间转换

–           67%的在线购物者从一种屏幕设备转到另一种屏幕设备以完成购物;

“我通常会在手机上查看网上是不是有我想要的商品,回家以后我才会下单。一方面因为我觉得这样比较舒服;另一方面我也想看看还有什么网上有而实体店没有的东西我也想一起买回来”—Jennifer

6.5 消费者的多屏幕购物路径

–           65%的人从智能手机开始,其中61%的人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上完成购物,4%在平板电脑上完成购物;

–           25%的人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开始,其中19%的人在智能手机上完成购物,5%在平板电脑上完成购物;

–           11%的人从平板电脑开始,其中10%的人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上完成购物。

 

7. 多屏幕新时代的启示

l  消费者的大多数媒体行为都是发生在屏幕前。因此不应该再将营销策略单纯视为“数字化媒体策略”或“传统媒体策略”。营销者应该了解人们使用各种媒体的方式,特别是数字化媒体,然后根据各种媒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

l  消费者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屏幕设备。营销者和网站运营者应该满足使用不同屏幕的消费者的需求。由于各种屏幕设备自身特点不同,其转化率也不同;

l  营销者可以利用消费者在多屏幕设备间进行“顺序性切换”的使用习惯,通过减少“登录账户”,“放入购物车”的次数,或提供“自动发送邮件到邮箱”的服务,使消费者可以方便地在不同设备间进行切换,增大消费者对网站的粘性;

l  消费者依靠搜索引擎将不同屏幕设备间的信息统一起来。因此营销者可以通过多种设备上的搜索服务使消费者得以方便地找到品牌,同时应该将同一品牌在各种设备上的搜索关键字统一起来,这样消费者在不同设备上搜索时才能迅速找到目标品牌;

l  当消费者同时使用多个屏幕设备时,某一设备上的活动会促使他们在另一屏幕设备上的行为发生变化。因此营销者不要只看某一屏幕设备端的转化率,而应该考虑到不同屏幕设备间的相互影响;

l  大多数人看电视时都在同时使用其他屏幕设备。这为营销者提供了一个传递品牌信息和促使消费者立刻采取行动的绝佳机会。品牌的电视营销策略必须与数字化媒体营销策略整合到一起,随时保持一致;

l  不同屏幕设备端的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不一样,因此品牌应该根据其特点使不同屏幕设备端的消费者获得不同的购物体验。优化跨设备端的购物体验也很重要。例如,用智能手机购物的消费者需要迅速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从选定到付款的过程越简单越好;

l  智能手机是人们日常浏览媒体的主要屏幕设备。它是全天使用频率最高的设备,而且经常成为人们进行多屏幕活动的“第一屏”。智能手机端的营销必将成为营销的未来趋势。

翻译:尹雅乐

原文:http://www.thinkwithgoogle.com/insights/library/studies/the-new-multi-screen-world-study/

 

]]>
Nielsen:用户不再老老实实坐在那里看电视了 //www.otias-ub.com/archives/80039.html Wed, 21 Nov 2012 02:15:35 +0000 //www.otias-ub.com/?p=80039 用户不再老老实实坐在那里看电视了,根据Nielsen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还在通过平板查阅电子邮件,通过智能手机访问社交网络,或者进行网上购物。这种方式的多屏行为会受到是否拥有手持设备的限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并没有看上去地那么普遍),也更加清晰地表明了看电视的行为总是伴随着其他活动的进行,其中的某些环节将会使电视的广告商受益。
从数据反馈的趋势来看:根据Nielsen第二季度关于联网设备行为的报告显示,85%的平板或智能手机用户至少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过他们的设备一次,41%的平板用户和39%的智能手机用户基本上每天都这么做,这个比例在18-24岁年龄段的用户中能够达到50%。根据GfK的一则报告显示,平板用户的看电视的时间有41%都是处于双屏浏览的状态的,对于年轻用户这个比例能够达到46%。
用户怎样完成多屏行为很可能将会决定对于电视节目商或广告商而言这一现象的利弊,已经有数据指出这一现象有能够发挥积极价值的潜力。来自IAB的研究显示,尽管用户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用户的注意力大多都是留在电视上的,并且很不可思议地,多屏行为加深了电视广告留给用户的记忆(值得指出,上面所引述过的Gfk报告显示,平板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能够接近平分两屏的注意力,但手机是不是会分散注意力目前还没有结论)。
除了广告的效果,多屏行为还有其他的积极作用。Nielsen的研究发现,有36%的35岁至54岁用户,以及44%的56岁至64岁用户使用平板更多地了解他们正在观看的电视节目,有接近三分之一的18岁至24岁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有通过手机进行购物的行为,如果广告商可以吸引到这些年轻用户的注意,广告商们将可以直接从中获益,这也象征着广告商会更多地去考虑多渠道的推广。
还有,一些多屏行为发挥作用的程度将取决于正在进行的活动是否与电视节目中的内容相关。如果44%的18岁至24岁用户和50%的25岁至34岁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通过手机访问社交网站去分享对节目内容的一些看法,那这会是一种真正的获益。另一方面,如果手机用户访问社交网站或发邮件的这些行为和电视节目内容无关,那这些行为也会分散他们对电视节目的注意,对于电视广告商和节目商来说这是一个可怕的事情。
Gfk的研究显示,平板用户会更多地进行和节目内容无关的访问。只分析在特定一周内的数据,Gfk发现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平板的用户中,有55%的用户访问的是和节目内容无关的网站。与电视节目有关的行为比例是更低的,比如在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在网上发表评论的比例是34%,访问特定的网络,比如节目首页,或者粉丝的某个网站,或者某个特定的应用的比例是25%,想了解正在看的电视节目的更多信息的比例是21%。同时,28%的用户有去查找在电视广告中注意到的产品,有12%的用户因为电视广告最终购买了产品。这些数据对于电视广告商来说是很好的预示,可能也会促进电视广告在接下来的更多发展。
]]>
Nielsen:美国人每周在电视机旁消费时间超过34小时 //www.otias-ub.com/archives/78800.html Thu, 15 Nov 2012 02:45:00 +0000 //www.otias-ub.com/?p=78800  根据Nielsen最新的跨平台报告,2012年Q2,美国人每周在电视机旁消费的时间超过34小时,他们使用电视机来观看传统的电视节目,dvd或玩游戏。多数内容通过传统的通信方式如广播,有线电视,卫星或电信,而愈来愈多的内容正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美国人在电脑屏幕前使用互联网或观看视频内容的时间也增长了5个小时,这个季度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间也大为增长

 
随著我们越来越连接,同一时间对多个设备的使用率在不断提升。平板和智能手机作为新的方式增长了美国人与人和内容的互动方式。这些设备的使用几乎是跨越人口结构的。智能手机目前的渗透率超过50%,平板电脑则进入20%的美国家庭中。
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自由性,使得接近40%的美国人在每天观看电视时,使用它们的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而这个比例不仅限于年轻群体
今天有超过39%的人每天在观看电视时至少使用一次智能手机。62%的人表示他们每周有多次这样的行为,84%则每周至少有一次

 

]]>
Google:多屏互动的世界 //www.otias-ub.com/archives/67315.html Thu, 06 Sep 2012 01:45:37 +0000 //www.otias-ub.com/?p=67315 下面这份来自2012年8月,Google最新的报告解读了多屏下的用户生活形态,下面是报告数据的关键解读:
我们日常的媒体互动时间多发生在屏幕上面:90%的媒体互动基于屏幕,10%的时间则属于没屏幕类的媒体互动;每天我们的闲暇时间中有4.4小时用在屏幕互动上面

我们每天的媒体时间主要花在这四大屏幕上面

不同的情景,我们选择不同的屏幕:这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所在的地点,我们想完成的任务和当时的态度和心情

PC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信息获取更方便:我们24%的媒体时间用在PC上,家庭和办公场所是使用PC的主要场合,使用PC主要是获取信息

智能手机则让我们时刻连接:我每天与媒体的互动中,有38%花在智能手机上,沟通和娱乐是我们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目的

平板电脑让我们娱乐更轻松:9%的媒体时间花在平板电脑上,娱乐是主要的目的

在多屏互动方面,有两种模式,一种为次序使用,在不同的时间从一个设备转向另一个设备以完成一个任务;另一种为同时使用多个设备,从事相关或不相关的活动。

90%的人使用不同的设备来完成同一个任务,98%的屏幕之间切换的行为发生在当天

人们次序使用屏幕的最普遍活动是:

而智能手机往往是这些网络活动屏幕间次序切换的起点

而PC则往往是多屏间复杂活动的起点

而平板电脑则往往是购物和旅行计划的起点

搜索活动往往也在多个屏幕间切换发生

我们也同时在使用多个设备

智能手机是一心多用中最常出现的设备

而在同时使用多屏中最常的活动有电子邮件,网络浏览和社交网络

多数同时使用多个设备的用户都是一心二用型,他们在从事毫不相干的活动

当然用户也同时在多个设备间进行互补型的活动

电视不再是注意力的中心,很多人在玩多个设备

电视触发了用户不少搜索行为

网络购物中,多屏互动的行为时有发生

]]>
是多屏互联,不是移动互联 //www.otias-ub.com/archives/59411.html Fri, 27 Jul 2012 14:56:47 +0000 //www.otias-ub.com/?p=59411

编者按:本文作者劳莘是开锐创富投资管理公司CEO,VC,战略创新与商业模式设计专家,这是他的新浪微博。

7月12日,蔡文胜在一次演讲中表示自己“不再投互联网,只投移动互联网。”并进一步说明,新浪微博的拐点去年10月份开始,QQ第一季度开始同时在线人数已经不再增长了,微信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代表产品。

我并不认可蔡文胜的说法,未来不是“移动互联”的世界,而是“多屏互联”的世界,PC不会死,还会出现更多形态的屏,未来是多屏世界:有的屏会动,有的屏不动;有的屏是个人私用,有的屏是多人共用,还有的屏根本就没人用。关键不是“移动”,而是内容能在多屏之间平滑的显示、共享、同步。

未来帝K.K.在《走到哪读到哪》一书中有一个短篇“未来的一天”,开头就是“还没起床,我就开始使用屏幕”,结尾说“在天花板上阅读我最爱的故事,直至进入梦乡。”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刘慈欣在《黑暗森林》中的描写:

就餐的人不多,他们选择一个靠窗的桌子坐下,史强在桌面上点了一下,激活了一个操作界面,在上面点起菜来:“洋文不认识,我就只点汉字的了阿。”

“这个世界,好像就是用显示屏当砖头建起来的。”罗辑感慨地说。

“是啊,只要光滑点的地方就能点亮。”大史说着掏出那盒烟递给罗辑,“看这个,就一盒很便宜的烟。”罗辑刚把烟盒拿到手中,就看到上面开始显示动态图像,是几幅缩略图,好像是一个选择界面。

“这……也就是一种能显示图像的贴膜吧?”罗辑看着烟盒说。

“什么贴膜,用这玩意儿就可以上网!”

未来的世界,不是一种屏取代一种屏,而是多屏共存,不同的屏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交互特性。例如3~4寸,移动性非常好,开发者就要充分利用位置、拍照、支付、音乐等特性设计产品,7寸左右,很适合文字及图片阅读;10寸则接近取代笔记本电脑;20寸用来完成重度任务,例如游戏、工作、绘图;新概念的屏更值得重视,Project Glass提供了革命性的便携和移动能力;Surface则使得多人同屏交互成为可能,这时候是否移动变得毫不重要。

在多屏互联的世界中,“云”是“互联”的关键。我要投资,就要投有极好的云表现的产品。云有三种:资源云、功能云、内容云。前两种云由开发商推送,后一种云由用户自主积累。

比如说Evernote,容量随需扩展,这是资源云;有自己的插件、应用市场,用户可以随意增减功能,这是功能云;内容多屏平滑同步,无论是在iPad、PC还是Andriod手机都有相同的体验,更重要的是随着内容云的积累,又可以产生新的功能,例如购物单向导购的延伸。

新浪客户端算是个反例。新浪手机端APP装机量极高,已经“移动”了,可为何算不上一款好产品?关键就在于缺乏好的云表现。资源云体现为一个V盘,是割裂的;功能/应用就根本没有“云化”,大量的插件只能在PC上用,手机APP与PC脱节;仅剩一个内容云,但对用户累积内容的又极度缺乏开发,甚至连个像样的搜索都没有。

“多屏”与“互联”才是未来的世界,移动互联只是这个世界中的一个岛屿。产品设计不能只考虑加个手机APP,要全面考虑好整个产品\服务要在哪些屏上使用?不同的屏要利用、展现哪些应用特性?后端的“云”如何构建?能不能保证用户体验平滑衔接?尤其是用户自主积累的“内容云”是什么?能不能积累出高价值的数据?这些积累的数据能不能用于新功能的开发?这些都是产品经理要修炼的互联网新思维。

via:36氪
]]>
comScore:电视媒体品牌多屏消费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51202.html Mon, 18 Jun 2012 02:00:26 +0000 //www.otias-ub.com/?p=51202 电视仍然是领先的媒体渠道,过去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体品牌现在也通过很多新的数字接触点与用户进行活动。这些互动在提升品牌互动的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媒体购买和分析的难度。comScore试图通过他们的多屏监测Panel来为媒体品牌提供更加有效的受众定向和跨媒体策略优化。为此comScore发布了《How Multi-Screen Consumers Are Changing Media Dynamics》白皮书,其关键要点如下:

  • 用户在多个平台上消费电视内容
通过对10家广播网络&有线电视品牌5周的研究发现,90%的用户通过电视获取这些品牌的内容,25%的用户则在互联网获取这些内容,12%通过网络视频
  • 网络视频&多屏用户是电视视频内容最投入和最忠诚的消费者
网络视频消费和用户与媒体品牌的总体互动非常相关。对于多数媒体品牌,同时通过电视和网络视频渠道获取媒体内容的多屏用户花费的时间要更高,并且他们在电视上消费内容的时间也更长
  • 多屏用户恰好是媒体品牌的核心目标用户
分析发现这些多屏用户恰好是媒体品牌所希望获得的重要目标用户,说明了在其他平台上能够获取到媒体品牌的内容是这些核心用户重要的体验延伸,能够增强他们对媒体品牌的满意度。
  • 用户在观看电视时同时使用数字平台是为了丰富他们的体验
29%的媒体品牌用户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使用Facebook,说明数字平台可以用来补充他们的观影体验,并提升了多屏的互动体验。

]]>
VisionMobile:跨越4屏的战争-体验漫游 //www.otias-ub.com/archives/4978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49789.html#comments Mon, 11 Jun 2012 09:18:48 +0000 //www.otias-ub.com/?p=49789 VisionMobile发布了其对2012年移动市场的趋势判断,本部分内容为四屏演进的话题,关键解读如下:

融合的演进:从网络融合到设备融合,下一个趋势是什么?

网络的融合可视作国内外炒作沸沸扬扬的三网融合,核心在于通过IP网络提供多重业务的能力,竞争的要点在服务的价格;而设备的融合则在于设备,竞争着眼于APP

融合的新意义在于体验在多屏间的漫游
体验的漫游包括多个维度,如社交关系的漫游,开发者生态,用户数据漫游,服务漫游,UI漫游,设计和品牌漫游等,也就是很多公司所说的要在不同的设备屏幕上面提供统一的用户体验

苹果是体验漫游的最典型代表

智能手机不在独尊,接下来属于四屏时代

2015年是体验漫游的融合时代

竞争将从基于APP数量的竞争转向体验漫游的竞争
生态系统将基于Google和Apple建构;微软努力成为”第三者“;Facebook则是第四个参与者;平台竞争将从APP的数量转向体验漫游

]]>
//www.otias-ub.com/archives/49789.html/feed 1
IAB:智能手机成为看电视时讨论广告的利器 //www.otias-ub.com/archives/49201.html Fri, 08 Jun 2012 07:23:13 +0000 //www.otias-ub.com/?p=49201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一些可以用来和其他用户交流的电子产品的出现,一心多用的人越来越多了。所有人都有做某种事的习惯,一心多用的人就喜欢在做其他事的时候使用新一代电子产品,尤其是看电视的时候。

2012年5月,IAB和Ipsos MediaCT发表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是基于三份针对美国消费者的调查做出的分析,分析发现可以联网的数码设备没有压缩消费者对其它媒体介质的消费时间,两者的使用是同时进行的。根据Ipsos MediaCT的LMX机构调查,消费者平均每天花费在各种传统媒体上的时间从2009年的9小时上升到了2011年的9.6小时,与此同时,花在网络或者电脑上的时间从2.5小时上升到了3.1小时,特别要说一下的是,看电视这个项目所占的时间一直维持在3.4个小时。eMarketer估算出美国成年人用户在2011年平均每天接触各种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电脑、网络媒体)的时间为11.5小时。

毫无疑问的,上网时间的增长一部分是发生在用户看电视时间的。来自IAB和Ipsos MediaCT旗下HearWatchSay一份关于“媒体狂人”的报告指出,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上次看电视的时候使用了其它电子设备。总体上来看,这些一心多用的人看电视时更偏向于使用智能手机而不是平板电脑或传统电脑来和他人讨论或者互动。

智能手机用户也比平板电脑或者传统电脑用户更喜欢利用电子设备来讨论电视广告。智能手机用户讨论广告的时候用的最多的是短信、邮件以及即时通讯软件。平板电脑用户则更喜欢通过社交网络来做这些茶余饭后的讨论,传统电脑的用户行为也相对传统一些,他们还是更喜欢在论坛之类的地方灌水。

有了不同的选择,一心多用型用户的精力必然被越摊越薄,他们这种习惯则给了产品厂家一个机会,厂家可以进一步挖掘跨平台用户的使用习惯,通过满足用户需求来稳固用户的忠诚度以及发展潜在用户。

编译分析:Kendal

]]>
iAB:多屏用户通过数字研究和与品牌互动 //www.otias-ub.com/archives/47873.html Mon, 04 Jun 2012 00:30:11 +0000 //www.otias-ub.com/?p=47873 根据eConsultancy为iAB执行的研究,消费者使用的屏幕越多,他们在线发现和研究产品的可能性就越高,75%的两屏用户将线下渠道如口碑,目录和电视列为主要的新产品信息获取渠道,而在四屏用户中,该比例下降至63%。而且用户使用的屏幕越多,他们在购买后喜欢品牌通过线上渠道与他们沟通的意愿也更高。

第一印象仍在线下
即便在连接程度很高的四屏用户中,发现新产品的渠道主要在线下,只有25%的2屏用户提及数字渠道在新产品认知的作用,3屏和4屏用户则分别为29%和37%。通用和垂直网站常被提及为了解新产品信息的渠道,但社会化渠道如Facebook和Twitter也同样非常普遍。

数字渠道用来研究
在产品信息来源方面,所有的群体都青睐线上渠道,即便在连接性较弱的2屏用户中,61%提及信息渠道是数字媒体,在那些拥有平板电脑的,比例上升至72%,3屏用户中,数字渠道的比例为68%,四屏用户为72%。在线下渠道中,最常被提及的渠道是好友或家人的个人意见,数字渠道的作用同样在这里表现突出。社会化网络被提及的频率也很高,仅次于直接搜索产品信息。

购买后的互动
在用户购买后,与用户保持信息沟通的方式有限,目录和直邮是最常被提及的线下渠道,分别为51%和49%。2屏用户偏好这些方式,但对于三屏和四屏受访者,数字渠道更为方便,上升至62%,电子邮件目前是最流行的线上方式,然后是通过社交媒体与品牌的沟通链接。

注:数据基于4月19号-4月25号针对美国年龄在18岁以上的消费者的调研,样本为1851

]]>
iAB:多屏时代的用户行为与营销 //www.otias-ub.com/archives/44234.html Mon, 21 May 2012 02:00:06 +0000 //www.otias-ub.com/?p=44234 多任务操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数字生活的主旋律,过去一双眼睛,一个电视屏幕,而今天是一双眼睛,四个屏幕。

多屏幕带来的必然是注意力的分散,带来媒体消费时间的增加,研究显示美国网民一天的时间因为多屏而增加了6个小时,相当于一天的延伸天为30个小时

这些增加的时间和活动主要在线上媒体消费这一块

2/3 的人在上一次看电视时至少使用过一次其他设备

显然,多个媒体设备拥有率的提高是推动多任务操作,多屏时代的主要原因

拥有的设备越多,用户在看电视时越多任务操作的可能性越大

多屏有时候未必是坏事,更多比例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从事和正在收看的电视相关的事情,智能手机用户更可能谈论和电视相关的内容,也更可能讨论和电视内的广告

平板电脑则有助于用户增加对电视内容的纵深挖掘,而用户通常不使用PC从事和正在收看的电视节目相关的事情

人们也在干不相关的事情,在PC上尤甚

通信和信息查找是常见的不相关的活动,在PC上的比例尤为高

电脑更常被用来购物和访问银行服务,很多人还使用来玩游戏

但是人们表示,他们的多数活动仍然跟电视内容相关

对品牌而言,多屏时代带来的多任务操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坏消息是用户的注意力在分散,媒体的边界在模糊,品牌和广告需要针对不同的屏进行内容优化;好消息是多屏提供了更好的与用户进行互动的机会,更多的触点和不同的体验方式能够提升品牌。在今天这个时代,营销需要:

知道在什么屏幕Know the screens
针对什么人Know the people
了解他们的意图和驱动Know their mindsets and motivations
了解他们的使用时间和大脑资源的方式Know the way they use time and brain resources

 

]]>
Nielsen:多屏媒体消费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2644.html Wed, 16 May 2012 04:15:00 +0000 //www.otias-ub.com/?p=42644 根据Nielsen的全球多屏使用调查,在网民中,在家中电脑上观看视频和在电视上观看视频节目几乎一样普遍。超过80%的56个国家的互联网用户每月至少一次在电脑上(84%)或电视机(83%)上观看视频内容。而在2010年,更多的网民在电视上观看视频(90%),高于电脑的86%。

当家中的电视机和电脑仍然是最流行的视频内容观看设备时,在线和移动技术对视频内容消费产生持续的影响,3/4的全球受访者通过互联网观看视频内容(包含任何一种设备),比2010年多了4个百分点。超过一半的全球在线用户(56%)称他们每月至少一次在手机上观看视频,28%则至少每天一次。

移动视频在亚太地区和中东,非洲地区尤其流行,74%和72%的网民每周至少观看一次移动视频,40%(38%和37%)表示每天观看至少一次移动视频。移动视频在北美的流行度不及其他地区,但增长确是相当迅猛,38%的北美受访者称他们每月观看一次移动视频,比2010年多了8个百分点。

移动连接的便捷性影响用户对数字内容的体验,随着智能手机的增长,移动内容的消费也随之增长,尤其在那些家庭宽带仍然很落后的国家,他们直接进入了移动内容消费时代。

]]>
Nielsen:2011年Q4美国跨屏视频收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9279.html Mon, 07 May 2012 01:00:46 +0000 //www.otias-ub.com/?p=39279 根据Nielsen跨平台报告,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观看视频的时长将近5小时,98%的时间花在了传统的电视机上面。尽管这个数据已经比几年前有所减少,并却仍在变化,但不争的事实是美国人并没有关掉电视。他们同时也在转向新的科技和设备去便捷获取他们想看的视频内容,随时随地随心所欲。

电视仍然是观影的中心

在过去一年,美国家庭对高清电视HDTV的拥有量增长了800万到8020万台,毫无疑问电视仍然保持着其在用户消费视频内容方面的主导地位。但电视内容传输方式却似乎正在变化。

传统的电视直播和时移电视观看仍然是电视的主要方式,每周所占的时间超过33小时,尽管比2010年Q4减少了0.5个百分点。而用户找了新的方法来使用他们的电视。

游戏机设备已经进入近半电视家庭

游戏机正在成为传送电视内容的第二关口,进入了45%的美国电视家庭,同比去年增长3个百分点。随着Netflix以及其他流媒体应用、蓝光播放功能,社交游戏和电商等功能的整合,用户使用游戏机完成多种功能就毫不为奇了。这些新的活动驱动了内容的消费。尤其的没有孩子的家庭,游戏机的拥有率也很高,显示出游戏机吸引了广泛的受众。

移动视频收看仍然很低但不断增长

随着屏幕的不断改进,联网功能以及其作为行走中的最佳屏幕。智能手机正在变成可移动的电视机。3350万手机用户在他们的手机上看视频,自去年来增长了35.7%,当然智能手机还无法替代其他屏幕,他们正在成为新的内容消费终端的一部分。

]]>
isuppli:2015年付费电视网络的多屏设备数量将达到3亿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89.html Wed, 25 Apr 2012 10:36:35 +0000 //www.otias-ub.com/?p=34989 IHS分析师预测,2015年付费电视网络的多屏设备的数量将达到30,370万,是2010年2,950数量的十倍之多。而在此期间机顶盒的增长趋于平稳,年增长率只有9%,多屏设备的年增长率则高达59%。

下表是IHS预测多屏设备在付费电视网络的发展前景。在付费电视行业,多屏意味着支持多平台的视频播放,而不是传统的电视通过线缆接到机顶盒。多屏设备策略支持一系列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移动媒体设备、视频游戏终端、个人电脑以及网络电视。

与此同时,机顶盒也将继续保持增长,对美国的有线公司而言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随着多屏设备的强势增长,多屏设备将成为运营商标准化大规模部署的核心。IHS的高级TV技术分析师Tom表示:为了在这种大趋势中获得收益,运营商需要DRM技术以及能够支持跨平台的统一用户接口。在美国电缆领域充斥着关于并购和销售的各种流言–核心业务将从机顶盒硬件转移到多屏设备的软件和服务业务。

NDS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随着和思科、摩托罗拉机顶盒业务以及电视基础设施业务的整合,在并购后该项业务将会变得非常重要,据传未来将带来1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纵观付费电视机顶盒、付费电视软件和安全以及付费电视基础网络三个市场规模都是非常巨大的。他们估计可分别达到130亿美元、40亿美元以及100亿美元这样的规模。

编译:angel_huntor@译言网

]]>
DisplaySearch:未来18个月将有2亿的网络电视设备推向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28295.html Mon, 19 Mar 2012 07:30:29 +0000 //www.otias-ub.com/?p=28295 随着网络带宽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电视正成为互联网新的必争之地。有像苹果、Google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有类似Netflix这样的后起之秀,还有那些传统电视运营商。我们曾分析过互联网没有伤害到传统电视的原因,也对苹果那可怕的电视美梦进行过解密,还对电视的未来进行过探索。这个既传统又新颖的领域为何得到如此之垂青,目前发展的瓶颈又在什么地方,人们始终希望能将这些问题搞明白。首先说明一下这里谈论的网络电视主要包括互联网上的电视服务(电视软件、视频网站)以及通过外接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传统电视。

根据DisplaySearch的研究预计,未来18个月将有2亿的网络电视设备推向市场,如果加上Xbox(目前有2300万活跃用户)、PS3以及苹果电视等,这个数字可能超过3亿,与如今市场上的Android设备数量差不多。从另一个角度说,如今网络电视的生态系统与2010年的Android生态系统所处的位置非常相似。像Netflix这样的企业已经打造出10亿美元的网络电视业务,而尼尔森的一份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传统的客厅电视转向网络电视。

而随着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等)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的主流工具,新进入的网络电视玩家将在该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发现机制将在网络电视过程中的一个瓶颈

谈到发现机制,我想很多读者应该不陌生,因为我们之前曾在苹果收购APP搜索与发现引擎Chomp一文中对该问题做过深度探讨。它可能成为APP商店发展过程中的阻碍,网络电视同样面临此困境。如今驱动我们网络发展的两大因素是搜索和通讯(社交),这两大领域的代表Google与Facebook反映着人们的一些基础行为。而网络电视与这两者有非常巨大的差异。就像传统电视一样,人们打开电视时往往是没有特定目的的。他们既不会去搜索特定的内容(选择很被动),也很少通过电视来与朋友进行沟通聊天,他们只想在这个接入频道过程中享受生活并发现灵感。

根据数字内容发现与管理机构Rovi发布的研究数据,只有14%的用户在使用外接电视过程中会搜索特定的节目而进入特定频道,而86%的用户基本使用默认的指南进入自己感兴趣的频道。这也就是说,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无论电视设备如何演绎,由于选择的东西实在太多,人们还是更多的愿意被选择,也即接受电视的自动推荐选择。因此,这意味着网络电视带来的体验与搜索或者通讯完全的不一样,如何主动推送用户喜欢的内容或者说如何让用户更容易发现有趣的内容将成为关键,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现机制。一旦供给用户的内容选项太多,这个发现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平台的分裂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移动领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挑战。但是在网络电视领域,这个问题更甚。电视的体验必须跨越各种各样的平台环境,传统电视之所以仍然受到人们的欢迎,我想其统一的平台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只要接入,大部分节目都可以观看。以网络为基础的网络电视由于设备的多样化、平台的多元化,造成了这个领域各自为政的壁垒。事实上,相对于其它竞争对手来说,新兴的Netflix一个最核心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在几乎所有的网络设备上使用。要在近百种设备上达到一个统一的用户体验,对很多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竞争优势。

人们对电视内容的胃口大过任何其它网络设备

人们对网页内容和电视内容的消费时间存在巨大差异。这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电视内容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比如说在网页上看一篇文章可能很快就浏览完成,而看一部电影花费的时间就要长很多,更不用说电视剧了。但是这同时给电视内容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果内容质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那么面临的问题就是直接失去用户。

人们使用网络电视的时间在工作日晚上与周末达到最高峰

网页内容与电视内容消费时间差异

这也许就是网页内容与电视内容最大的区别所在,在桌面网页上,人们表现出的是一种快餐式点击消费。而网络电视则是一种长时间的娱乐体验式消费。如果说网页消费是工作过程中的一种零食了话,那么电视就是回家后的一顿大餐了。因此,用户对这两种内容的需求不太一样,零食追求快与简单,而大餐讲究慢而有内涵,需要经得起“品”。

而随着各种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手持设备)的快速普及,网络电视不再仅仅是家庭的设备,它越来越走向我们的手中。但是不管这些设备如何演绎,内容永远是成功的首要因素,而让高质量内容的能得到及时发现、传播,则是发展过程中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就像搜索与通讯(社交)定义了我们的网页一样,简单快速的发现机制将定义我们的网络电视。

因此,网络电视的发展,高质量的内容是基础,简单易行的发现机制是桥梁,而跨越多平台则是走向大众化的必要因素。

文章来自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