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13 Apr 2020 14:30:3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TrendForce:大尺寸DDI短期供给紧张状况缓解,下半年或再现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4538.html Mon, 13 Apr 2020 14:30:36 +0000 //www.otias-ub.com/?p=1034538 根据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WitsView)最新调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面板厂第一季出货不如预期,加上欧美疫情持续延烧,一线电视品牌多已表示第二季将减少电视面板采购量;IT面板虽因远端工作需求增加而迎来急单,但整体看来急单之后的需求尚不明朗。因此,原本预期2020年大尺寸DDI供应紧张的状况目前暂未出现。

集邦咨询表示,一般来说,大尺寸DDI对面板的传输界面分为mini LVDS和高速点对点(P2P)两种。据集邦咨询估算,目前光是笔电、液晶监视器、电视面板三大应用一年仍有约15亿颗的mini LVDS界面DDI的需求,换算成晶圆的数量,每月需求量达5~6万片。从供应端来看,基于利润考量,包含联电(UMC)、台积电(TSMC)和世界先进(VIS)都倾向未来只保留P2P界面的DDI,希望IC设计厂商将mini LVDS界面的DDI转到其他晶圆代工厂生产。而目前最有可能增加mini LVDS投片的力积电(PSMC)和晶合集成(Nexchip)的DDI产能尚不足以支撑整体需求;而从需求端来看,电源管理IC和中低端CMOS传感器等需求并未降温,再加上自疫情爆发以来,额温枪内的MCU也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现阶段主要晶圆代工厂的8寸产能还是接近满载。因此,当疫情获得有效控制,下半年各主要应用的需求恢复,大尺寸DDI供应吃紧问题可能再次浮现。

统计各晶圆代工厂2019年用于DDI的月产能:8寸平均约在250 KSH~270 KSH;12寸平均在120 KSH~150 KSH;若以约当8寸来换算,用在DDI的产能共计550 KSH~600 KSH左右。以区域来分,台湾地区还是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合计超过50%,韩国34%次之,中国大陆10%,日本3%,其他地区1%。DDI产能前三大厂商分别是联电(UMC)、三星(Samsung LSI)、SK海力士(SK Hynix)。其中,产能最大的UMC因为是大中华区IC设计公司的投产重心,一旦有调整产能配置的情况,就会引起市场上对于DDI供应紧张的担忧。反之,由于韩厂的供应链较为封闭,也较少有大中华区的IC设计公司去韩国投片,因此两家韩系晶圆代工厂对于整体市场供需的影响较小。

]]>
IHS Markit预测,大尺寸平板显示器供需预计将在2019年第三季度趋紧 //www.otias-ub.com/archives/844149.html Mon, 11 Mar 2019 07:52:50 +0000 //www.otias-ub.com/?p=844149
根据IHS Markit(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NFO,一家全球领先的关键信息、分析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研究分析表明,大尺寸平板显示器(FPD)市场目前正处于供过于求状态,预计将在2019年第三季度走向供需更加平衡甚至偏紧的状态,虽然这种状态也许将是短暂的。

IHS MARKIT

对于9英寸以上的大尺寸平板显示器,目前的供需不平衡导致的面板价格下跌,正在严重影响面板制造商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下降已经导致产能稼动率趋向合理化,低价格预计也将对需求产生刺激作用。大尺寸面板的供需指数(供应面积/需求面积-1)预估将在第三季度降至8.2%,低于10%的供需平衡线。

大尺寸平板显示器产能在整体上以高于需求的速度增长,这种情况已经持续超过一年。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中国新的8.6代和10.5/11代工厂,再加上传统工厂生产率也在提高。

2018年第三季度的需求呈现季节性拉高,但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价格则持续恶化。在2018年第四季度,大尺寸面板加权平均价格下跌2.7%。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价格下降将加速至5.4%。

价格下跌也降低了利润,甚至导致台湾历史悠久的液晶显示器(LCD)制造商中华映管在2018年12月提出了破产保护申请。此后,该公司的生产几乎完全停止,目前还不清楚何时恢复,甚至不清楚是否还会恢复生产。

低价格和不断增加的库存最终导致面板制造商降低工厂稼动率。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全行业平均稼动率将降至84%,较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创下自2016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一些面板制造商还将关闭现有的LCD产线或将其转换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生产线,而另外某些制造商则可能将推迟对新设备的投资计划。

IHS Markit高级总监Charles Annis表示,“现有FPD产线的减产和关闭,以及在2019年第一季度降低利用率,这似乎预示了一个产业趋势。如此大量的新产能正在兴建,预计将有数量可观的传统产能因缺乏竞争力而下线,供需平衡是这个产业固有的运行机制。”

根据IHS Markit的《AMOLED及LCD供需与设备跟踪》报告,大尺寸FPD面板的供应将会更加平衡,这将带来更为稳定的价格和盈利能力。一些电视制造商现在也预测今年晚些时候供应将会更为紧张,并开始增加面板采购,这些动向已开始引起面板制造商就提高某些尺寸面板价格展开谈判。2019年第三季度,对大尺寸平板显示器的需求预计将增加到5700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

Annis指出,“尽管对全球经济、年初乐观情绪和市场时机都有所警示,但较低的价格仍然继续刺激着需求预期。过剩产能被关闭,需求在增加,供求关系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我调整。”

]]>
IHS Markit:2018年大尺寸TFT液晶面板出货量仍有所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826364.html Thu, 24 Jan 2019 03:54:15 +0000 //www.otias-ub.com/?p=826364 根据全球领先的关键信息、分析和解决方案供应商IHS Markit的研究分析表明,尽管市场对于因中国产能扩张而导致面板价格大幅下降和竞争加剧感到担忧,2018年全球大尺寸薄膜晶体管(TFT)液晶显示(LCD)面板的出货量仍再次上升。特别是在电视和显示器面板的带动下,面板出货面积增至1.990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6%。

2018年,中国面板制造商京东方(BOE)的B9 10.5代工厂开始量产,点燃了65英寸和75英寸大尺寸显示屏的价格战。“由于京东方10.5代生产线投入运营,面板制造企业为消化产能,自2018年初起,在面板定价方面更加积极,”IHS Markit首席分析师Robin Wu表示,“大尺寸面板的利润仍要高于小尺寸面板。”

市场对电脑游戏和专业用途显示器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推动了高端大尺寸面板的出货量。Wu表示:“为弥补电视面板业务的糟糕表现,一些面板制造商已经将生产从以往的电视面板,更多地转向显示器面板。”

包括公共展示、汽车和工业显示器等其他应用的需求,按照面板面积和数量统计,增长率分别为17.5%和28.6%。“面板制造商将这些应用视为新的收入来源,可以弥补电视机、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价格的大幅下滑,”Wu说道。

2018年大尺寸TFT-LCD面板出货量(按面积)(百万平方米)
Applications 2017 2018 Y/Y(%)
9″+ Tablet            2.9             3.0 5.2%
Monitor           20.2            22.5 11.5%
Notebook PC           10.3            10.6 2.6%
Others            5.9             7.0 17.5%
TV         139.5          154.7 10.9%
Total         178.9          197.9 10.6%
Source: IHS Markit © 2019 IHS Markit
     
2018年大尺寸TFT-LCD 面板出货量(按数量)(百万台)
Applications 2017 2018 Y/Y(%)
9″+ Tablet           93.1            99.1 6.4%
Monitor         140.4          150.2 7.0%
Notebook PC         179.7          185.2 3.0%
TV         265.0          288.8 9.0%
Others           25.2            32.4 28.6%
Total         703.5          755.8 7.4%
Source: IHS Markit © 2019 IHS Markit

IHS Markit大尺寸显示屏市场追踪报告显示,按面积统计,LG显示器在大尺寸显示面板的出货量方面保持领先,2018年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京东方(17%)和三星显示器(16%)。按数量统计,京东方的市场份额达到23%,其次是LG显示器(20%)和群创光电(17%)。

预计在2019年,大尺寸TFT液晶面板的出货量将继续增长。针对三大主要产品出货量的初步预测显示,面板制造商将继续专注于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业务,今年上述面板的出货量将分别增长5.3%和6.6%,而电视面板出货量预计仅增长2.6%。

2019年,预计三条全新的10.5代线——华星光电T6产线、京东方的武汉第二条产线以及富士康/夏普位于广州的产线——都将开始量产。所有这些产线都规划生产电视面板,这将进一步增加电视面板的供应。Wu表示:“由于电视面板业务的状况预计依然艰难,考虑到2018年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的业绩相对较好,面板制造商可能会将重点放在IT面板业务方面。”

IHS Markit大尺寸显示屏市场追踪提供全球和各地区的大尺寸显示面板的全面信息,包括月度和季度收入以及各供应商按照显示屏面积、应用、尺寸和长宽比等指标划分的出货量数据。

]]>
IHS Markit:2018年Q3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TFT LCD)出货量达到1亿9,700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786199.html Mon, 22 Oct 2018 14:36:41 +0000 //www.otias-ub.com/?p=786199 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TFT LCD)出货量在2018年第三季达到历史新高水平。出货面积年比年成长14%,达到5,200万平米,而出货量则年比年成长7%,达到1亿9,700万片。因处于出货旺季, 相比上一季度,出货量以及出货面积也都有不错的成长,如下表所示。

尽管第三季度面板价格在上涨,整机厂商为了备战第四季度销售旺季仍然在持续采购,而且由于此前经历了较长的下降周期,面板价格仍然处于历史低位,使得第三季度需求保持旺盛态势。另外,面板采购商也希望在面板价格处于低位的时候增加采购,以避免未来面板价格进一步上升所带来的成本增加。而驱动IC以及陶瓷电容(MLCC)等关键零部件的供应紧张,也使得大尺寸面板需求尤其是笔记本和液晶显示器面板的需求保持强势。

据IHS Markit公司《大尺寸面板市场追踪报告》(Large Area Display Market Tracker)显示,液晶电视面板也成为9寸以上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达成历史高位的重要驱动力量。第三季度,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7,500万片,年比年成长9%,而出货面积则达到4,070万平米,年比年成长15%。出货量及出货面积均达到历史新高。

面板厂商在2018年上半年持续受到面板价格下降所带来的经营压力。因此,面板厂商在此前以较低价格清理掉库存以后,当7月份由于备战第四季度销售旺季所带来的需求上升时,面板价格也顺势开始上涨。

液晶显示器面板在第三季度也大幅成长。出货量达到4,000万片,年比年成长14%,而出货面积达到610万平米,年比年成长19%。液晶显示器面板出货成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高端大尺寸显示器的成长,如专业显示器及游戏显示器等,27寸及以上大尺寸液晶显示器面板出货在第三季度成长17%即为证明。

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京东方在第三季度继续以23%的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市场份额领先竞争对手,而韩国厂商乐金显示以及台湾厂商群创光电以20%和17%的份额分列二、三位。 

不过,在出货面积上,韩国厂商乐金显示以21%的市场份额领先,而京东方及三星显示以18%及15%的份额紧随其后。液晶电视面板在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面积中占比最大,达到78%,而韩国厂商乐金显示和三星显示则仍然在该市场领先。第三季度,乐金显示出货面积份额为19%,三星显示和京东方则以17%和16%紧随其后。

2018年第三季度大尺寸面板市场出货量及出货面积各厂商市场份额一览

]]>
TrendForce:2014年6月大尺寸面板出货量达7178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256158.html Thu, 17 Jul 2014 06:49:51 +0000 //www.otias-ub.com/?p=256158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光电事业处WitsView最新大尺寸面板出货调查报告显示,6月大尺寸面板出货总量为7,178万片,月增3.4%。WitsView资深研究经理陈建安表示,整体市场对电视面板需求的热度并无减弱,面板报价持续小幅上扬,带动品牌商针对不同尺寸产品进行备货,6月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来到2,095万片,月增0.6%;显示器面板则受到电视产品需求挤压产能,出货量为1,348万片,月减1.4%;笔记本电脑面板总量为1,629万片,月减3%;而平板电脑面板整体出货达2,105万片,月增16.2%。

    WitsView预计,7月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货将下降6~8%。中国部分品牌采购力道有可能于7月进行间歇性下调,整体电视面板出货规模将衰退3~4%;IT面板产品受到手机、平板等行动装置产品排挤,面板厂供给将有所减少,预计监视器面板将衰退8~9%,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衰退10%,平板电脑面板出货则预计月减7%。

    第二季UHD电视面板市况符合原先预期,整体规模将近447万片,上半年合计达到627万片。UHD电视面板渗透率也由第一季的3.2%上升至第二季的7.2%,上半年整体渗透率为5.3%。陈建安进一步表示,2013年台系面板厂在整体UHD电视面板市场中,拿下高达76%的市场占有率。在UHD议题的持续发酵之下,吸引其他厂商急起直追,其中韩系面板厂积极调整产品策略,持续发展55吋以上高阶大尺寸UHD电视面板市场,加速研发量产40吋、42吋、48吋、49吋等50吋以下中尺寸UHD产品,同时推出增加白色画素且搭配60HZ的RGBW系列产品以强调节能省电,并针对不同市场的消费属性,删减3D功能以创造更亲民的终端价格。

    韩厂兼具弹性及攻击性的产品策略逐渐发威,不仅成功打进中国六大品牌的UHD电视面板供应链,连第二代小米电视也采用LGDisplay的49吋UHD面板产品而引发话题。依据WitsView的调查,在其他厂商的激烈竞争之下,台系面板厂在UHD电视面板市场中的合计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由第一季的54%下滑至第二季的43%,反观韩厂在第二季合计市场占有率已经正式超越台厂,大幅上升至49%。

           区域性面板厂UHD电视面板市占变化      Source:WitsView

区域性面板厂UHD电视面板市占变化 Source:Wits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