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用户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09 Mar 2021 04:22:0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QuestMobile:2021“她经济”洞察报告 女性用户规模达到5.47亿 女神消费崛起正当时! //www.otias-ub.com/archives/1213924.html Tue, 09 Mar 2021 04:22:09 +0000 //www.otias-ub.com/?p=1213924

各位童鞋搭嘎猴啊,春节大报告看的咋样?有些童鞋不断在后台留言想要看XX号(你懂的)的数据,还一再放话说:“全民都在看,别的数据都不重要了……”(⊙o⊙)…童鞋,Mr.QM深深被您这自求知探索的精神所折服,不过,产业发展路径本身就是复杂又多样,多维度了解还是会更全面的,您说呢?

言归正传,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女神节”了,今天Mr.QM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移动互联网“她经济”的情况。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女性用户规模已达5.47亿,其中,24岁及以下女性用户月度使用时长突出,已经超过170小时,月人均使用APP超过32个,女性消费崛起正当时!

具体来看,受疫情影响,以及直播带货等形式的助推,女性逛街、购物方面的兴趣,在加速向线上转化,2021年1月,女性用户在综合电商领域渗透率已达84.3%,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6.1%;支付、网上银行分别提升了4.5%、7.1%。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偏爱,特色电商平台、潮流品牌开始差异化竞争,效果已然显现,例如,在年轻女性消费者带动下,国潮美妆品牌持续崛起,完美日记、花西子进入24岁及以下女性用户美妆品牌关注度前三位。

此外,“短视频+直播”的崛起,吸引了女性用户更多使用时间,例如,25-35岁女性对短视频使用程度最为突出,月人均使用时长已突破50小时!

具体如何才能打动女神?不妨看报告吧!

女性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她经济” 持续释放价值空间

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女性用户规模已达5.47亿,同比增速略高于男性用户,更多36岁及以上女性开始接触网络

2、女性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其中,24岁及以下年轻女性用户时长突出,每月上网时长已超170小时,人均使用APP个数突破30个

3、女性消费崛起正当时,线上中高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由于经济条件的大幅改善,年轻女性表现出更强的消费意愿

4、女性用户兴趣多元,不同人生阶段关注重心差异明显,青春年少元气满满,爱追星、爱美丽;孕育年龄段女性则更加偏向对母婴的关注

线上购物消费触达更多元女性群体
1、数字化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下,女性用户在购物消费、金融等领域渗透进一步加深

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21年1月,女性用户在综合电商行业渗透率已达84.3%,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6.1%,支付结算、网上银行行业分别提升了4.5%、7.1%。

2、更多36岁及以上女性、下沉市场女性加入到线上购物消费大军

3、综合电商平台仍是女性人群主流购物渠道,受疫情影响,女性逛街购物战场加速线上化,直播带货等购物形式助推电商平台加深对女性用户的吸引力

4、不同特性电商APP收获不同年龄段女性用户的偏爱,电商巨头对抢占女性消费者展开激烈竞争

年轻女性用户追求个性化,喜欢以潮流商品彰显独特品味。

25岁及以上年龄女性用户多数已经成家,日常消费多为家庭采购,更加追求多和省。

颜值消费引爆新国货,
新一代宝妈开启线上“一站式喂养”

1、女性群体教育、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自我意识崛起,促使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注重生活质量与品位,同时也考量性价比

2、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消费偏好从悦己向家庭转变

其中,24岁及以下女性更加关注美妆、食品,25-35岁女性是宝妈主流人群,对母婴类商品消费偏好显著;36岁及以上女性顾家属性更强,对饰品、洗护等品类表现出较高消费偏好。

3、新一代年轻女性更愿意为颜值消费,追求潮流,在国货崛起发展背景下,她们作为美妆主要受众人群,助推新兴国产美妆品牌持续发展

4、产品越来越丰富的当下,新晋妈妈们除了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关爱,也不乏对自己的关心,围绕准妈妈们的用品、穿搭类商品受到了更多关注

“短视频+直播”,吸引
女性用户更多使用时间

1、随着短视频内容的日渐丰富,与直播的深度耦合,女性用户每月花费在其上面的时间大幅提升

2、短视频基于算法推荐差异化内容,俘获各年龄段女性用户

根据QuestMobile数据,25-35岁女性对短视频使用程度最为突出,月人均使用时长已突破50小时;24岁及以下年轻女性相比其他年龄段女性,花费更多时间在社交和在线视频领域。

3、24岁及以下年轻女性更爱追星,偏好偶像剧、综艺节目以及二次元、PUGC等内容

4、25-35岁女性用户需要顾及工作与家庭,更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刷短视频

5、极速版应用多配置了红包、金币类奖励运营措施,吸引36岁及以上女性深度使用

6、女性用户爱社交、分享,尤其是年轻女性用户,在社交类应用上偏好显著

爱看直播、易被“种草”
的她们,如何准确触达?

1、随着女性用户触媒方式的多样化,商品展示渠道越来越广泛,被“种草”、跟随KOL一起直播“拔草”越来越受到女性用户的欢迎,女性购物方式更加多元

2、直播对女性用户吸引力仍在不断加深,把握不同女性对KOL偏好,更有利于准确触达到她们

3、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美妆类KOL收获更多女性关注

根据QuestMobile数据,24岁及以下、25-35岁女性用户均表现出对美妆类KOL喜爱偏好,TGI均为132,不同的是,年轻女性更爱追星及关注时尚穿搭类KOL,而25-35岁、36岁及以上女性亲子萌娃、美食等KOL更加青睐。

更多阅读:

]]>
QuestMobile:2020女性新消费趋势报告 女性用户成电商主力军 直播、社交和种草,哪个招式更灵光?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1950.html Wed, 08 Apr 2020 05:13:20 +0000 //www.otias-ub.com/?p=1031950

各位童鞋逮嘎猴啊,上期“三大到家售模式PK”看的咋样?后台有童鞋很不过瘾地留言表示:“电商直播这么火,Mr.QM你不赶紧讲,讲什么宅家?怪不得你见了高考延期、见了奥运奇数年、见了美股四次熔断,还是没见到甜甜的爱情。”扎心了啊,童鞋,你这哪是老铁,这是烙铁啊,俺们单身狗、程序猿活的容易吗?

新产业杀手“罗永浩”罗老师杀入了电商直播,掀起了一波刷屏,对战李佳琦、薇娅的神话,就此吹响电商直播大战,最近Mr.QM在的一个单身狗群里看到:“老罗表现再差,一晚上也可能比你一辈子赚得多……”好吧,电商直播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今天Mr.QM就带大家看看女性同胞们是怎么贡献的。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2月疫情期间,女性用户规模虽然涨幅不大(保持在5.4亿左右),但是,月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了42.7%,大大拉高了全网用户时长均值,同时,女性用户打开的APP数量也从22个增加到了近25个!从领域渗透上看,短视频、综合资讯用户渗透率增加均超过9个百分点。从细分行业月人均使用时长增长率来看,由于疫情因素,效率办公、K12分别激增374%、161%,心疼那些一边在家工作一边还要陪娃上网课的老母亲。

具体来看,2020年2月,女性用户活跃渗透率Top10 的APP分别为微信、手机淘宝、QQ、爱奇艺、腾讯视频、支付宝、抖音、百度、拼多多、微博。这当中,电商APP占据两席。

在电商领域,女性用户规模已经增长至4.46亿,同比增长8.0%,月度人均使用时长416分钟,同比增长10.3%。同时,女性用户的购买路径,也从以前的单独刷电商APP,形成了三大典型路径,分别是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电商直播、拼团等种草玩法,从用户来源也能清晰看出这个路径差异:手机淘宝来自微信、抖音的用户分别为18.8%、6.6%,拼多多来自微信、QQ的用户分别为10.5%、7.1%。种草玩法,与KOL关系密切,例如李佳琦女性粉丝占比高达80%,线上消费能力千元以上的用户占比超过29.4%,可想而知。

当然,直播卖货是最受女性同胞喜欢的模式:简单粗暴、转化直接高效,支付率远高于普通的用户。比如,在手机淘宝,观看直播的女性用户支付率高达68.8%,相比之下,全体手机淘宝用户的平均支付率为56.8%!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抓住这些上帝呢?

具体的,请看报告。

                                                            女性占据互联网半壁江山,
                                                   对于电商、视频等行业的使用增加尤为突出1、女性用户规模逐年增长,对移动互联网依赖越来越大,人均使用时长更是大增了43%,比全网高5个百分点

2、女性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更加丰富和深入,打开的APP数量、种类都在增加

3、女性用户对于多数行业渗透率均增加,与全网用户一样,女性对短视频的增长最突出,疫情以来,女性对于信息需求非常紧迫,对综合资讯、浏览器等应用人数增加明显

4、时长方面,女性用户用于视频、游戏等泛娱乐行业的时长增量较大,同时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妈妈用户不但要在家办公还要陪娃上课,对效率办公、K12行业的使用时长增幅巨大

5、女性用户最常用的APP集中在社交、视频、电商领域,其中,女性对于短视频的兴趣非常突出,用于刷抖音的时长仅次于微信

6、女性用户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城际方面表现在来自三线及以下女性用户越来越多;年龄结构越来越均衡,更多青少年和银发女性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

女性对电商依赖加大,
购物决策受社交/种草内容影响大
1、越来越多女性习惯网上购物,女性电商用户规模一路上升,使用时长也在增加

2、随着女性触媒方式的多样化,女性对于商品的了解渠道越来越广泛,因内容平台种草、社交推荐而下单购物的情形越来越普遍,突发冲动性消费明显;种草/促销/拼团/直播等对她们影响力大

3、女性购物时,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除了价格、品质等传统购物因素,社交推荐、颜值、明星代言、网红推荐都可能成为女性下单的理由

4、电商的促销玩法不断升级,从简单的打折降价,到好玩的社交拼团、直播,不断吸引女性用户参与

5、微信好友推荐,或者在抖音、快手、小红书中被种草,再去电商平台下单购买,成为很多女性典型购物模式,手机淘宝、拼多多、京东的女性用户中,来源于社交、短视频等平台的比例非常高

6、社交中购物乐趣多

6.1 女性热爱社交分享,购物时也不例外,在移动购物微信小程序中得到充分体现,以拼购为特色的京喜、拼多多微信小程序女性占比过半

6.2 社群电商更是主打女性及妈妈群体,依托她们在家庭购物中的决策者身份,希望能够以社群的方式增加采购品类,提高复购频率

6.3 以男性用户为主的京东、苏宁易购通过拼购、社交裂变等玩法,吸引了较多女性,其微信小程序女性用户占比均高于APP

7、种草越来越普遍

7.1 女性用户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刷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等内容平台,这些平台的KOL输出高质量的内容,向女性用户种草,充分激发其购物欲望

7.2 典型种草平台的带货KOL的女性粉丝占比较高,且线上消费能力突出

8、直播带货效率高

8.1 直播卖货尤受女性欢迎,电商平台的直播卖货简单粗暴,但在女性用户中的转化直接高效,支付率显著高于平台全体用户

8.2 以直播为主要特色的蘑菇街,以女性用户为主,其女性用户线上消费能力显著高于全网

9、品类偏好广泛

女性购物品类非常广泛,对于百货、食品增加较多,可能是受疫情影响,需要采购的生活必需品增加

不同女性群体都是消费潜力股
1、由于生长环境、年龄、收入等差异,不同群组的女性用户消费能力有所差异,但她们规模巨大,或出于照顾家庭需要,或出于提升自我需要,对某些品类的商品消费需求很高,值得重点挖掘

2、小镇女青年

她们生活节奏较慢,有很多时间享受生活,有很一部分已经成家有孩子,需要采购家人用品,如男装和母婴用品等,消费追求性价比

3、小白用户

多为学生或者职场新人,消费能力不高,刚开始使用电商,愿意尝鲜,对时尚敏感,购买商品多为自用,她们拥有较多的时间,乐于探索各类购物形式

4、妈妈族

年龄跨度大,她们普遍比较忙碌,用于娱乐放松的时间少,需要照顾全家,采购很多日用商品,购物精打细算

5、轻熟女剁手族

多为职场女性,收入高,线上兴趣广泛且非常活跃,网购频繁,是当前电商的优质核心用户

 

]]>
SuperData:研究显示女性用户更热衷于移动VR //www.otias-ub.com/archives/571404.html Thu, 09 Mar 2017 14:30:52 +0000 //www.otias-ub.com/?p=571404

       市场调查机构SuperData在报告《The Virtual Consumer》中指出,虽然虚拟现实市场主要由18-35岁的年轻男性主导,但年轻女性和中老年正在迅速赶上。

SuperData指出,当前的VR市场主要包括早期采用者的小众用户,而这往往会更多地向男性倾斜。18-35岁的男性在VR市场中占比37%,大部分都是非移动VR受众。这一群体占PC市场的76%,主机市场的73%。

然而,SuperData发现,移动VR市场更受主流欢迎,因为成本较低,没有进入门槛。女性占移动VR市场的41%。68%的女性(18-35岁)在移动VR头显中使用高端智能手机,54%的女性(35岁及以上)主要把移动VR设备作为观看实时音乐内容的工具。

该公司认为,随着时VR设备价格的持续下降,女性将占VR用户的更大份额。SuperData预测,女性将占未来主机用户的38%,未来PC用户的35%。

SuperData的研究和产品策略副总裁Stephanie Llamas说:“目前,潜在用户的收入比现有用户低至少10000美元,成本仍然是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引入更多经济实惠的设备将为普通消费者敞开大门,让他们购买设备时更加舒服,因为知道这不会令他们‘倾家荡产’。”

]]>
皮尤研究中心:研究显示女性用户使用社交媒体时更容易受刺激 //www.otias-ub.com/archives/402669.html Sat, 07 Nov 2015 16:35:12 +0000 //www.otias-ub.com/?p=402669 article-2158035-139171F5000005DC-892_468x350

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使用社交媒体与用户产生精神压力并无直接关联。但是,对他人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内容的了解,却对女性用户的精神压力有明显推动作用。

由于人们对他人压力事件的了解可能源自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因而社交媒体也间接增加了人们的压力。这种情况在女性用户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而皮尤研究中心将此称作“关怀成本”。

该调查的一大重要发现在于,在了解自己社交网络中的其他人生活中遭遇的压力事件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压力有一定的传染性。”罗格斯大学副教授、该报告首席作者基斯·汉普顿(Keith Hampton)说。

普遍来看,女性的压力水平比男性更容易增加。这可能源自多种原因,例如女性在生活中的需求有所增加,或者男性并不像女性那么在意或关注自己的压力水平。

但总体而言,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女性的压力水平,反而低于不经常使用这类数字技术的女性。“可能是因为社交分享存在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帮助她们通过降低需求来缓解压力。”汉普顿说。

与男性相比,女性通常更有可能了解自己的朋友和家人遭遇了什么事情。但调查结果也表明,在线分享和消费紧张信息所带来的循环效应,也会根据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而发生变化。

最容易造成女性紧张的因素,是当她们得知自己亲近的人遭遇爱人离世时。但该调查也发现,了解到关系疏远的人遭遇类似情况时,她们的反应会发生变化。

“这会缓解她们的紧张情绪。”汉普顿说。这可以被解读为“关怀成本”的一种延伸,是因为错过某些事情而产生的宽慰。该报告写道:“当女性看到比较疏远的熟人陷入紧张事件后,或许会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因为她们会庆幸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在与自己更亲近的人身上。”

总之,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承受的压力规模,部分原因在于它改变了我们与他人沟通和联系的方式。

]]>
Flurry:研究显示玩手机和社交游戏女性用户更多 //www.otias-ub.com/archives/130334.html Mon, 08 Jul 2013 04:37:40 +0000 //www.otias-ub.com/?p=130334 根据移动应用服务解析提供商Flurry的一篇报告来看,玩游戏的女人比男人多。至少在手机和移动社交游戏中是如此,比如说Zynga的开心农场和Popcap的植物大战僵尸的女性用户喜欢程度排在了最前端。

根据报告,超过一半(准确地说有53%)的手机及移动社交游戏的玩家是女性,这正在颠覆着典型的以男人娱乐为主的游戏形式。根据该报告,只有40%的传统游戏玩家是女性。

报告中还发现,女性社交游戏玩家一般会比男性玩家年龄大,在26至65岁年龄段的玩家女性人数超过了男性。在18至24年龄段中,男性玩家人数勉强多于女性。大概三分之一的移动社交游戏玩家处于同一个年龄段(18至24岁),然而又有大概一半的移动社交游戏玩家是在26至44岁的。

根据报告,一大部分移动社交游戏玩家似乎是来自中产阶级的,他们的年薪会在5万到8万美元之间。移动社交游戏玩家一般挣的钱会超过美国平均收入的百分之五十,而且又有双倍的可能是拥有学士学位的。大部分(大概65%)移动社交游戏玩家也是白人。

根据报告,Flurry发现2亿5千万的设备运行着苹果iphone操作系统和谷歌的安卓移动操作系统,同时发现在这两种操作系统上,一天大约有75万次的新激活。Flurry还追踪到,大约2600万的独特玩家每天平均花在社交游戏的时间为25分钟。

[source: venturebeat.com]

]]>
Oscar Diele:阐述女性用户与游戏的涟漪效应 //www.otias-ub.com/archives/70295.html Mon, 24 Sep 2012 15:04:52 +0000 //www.otias-ub.com/?p=70295 “女性接触游戏频率大大超过以往,在所有游戏用户中占比超过50%”这种论调在今天的游戏行业中颇为盛行。尽管开发商已经就此着手采取行动,他们仍需掌握更多关于女性与游戏关系的情况,例如不同年龄段用户如何看待游戏,这些信息又将产生哪些涟漪效应?

senior-women-gaming(from venturebeat)

祖母与游戏

当今天的祖母还是孩子的时候,掌机游戏尚未上架,更别说进入中产阶级的家庭了。而隔代的祖母之前的娱乐方式就是纸牌,她们推荐给孙女玩的则是1959年发售的芭比娃娃。

今天已经是一个拥有多种不同娱乐方式的新时代,这也在许多方面对祖母们产生了影响。首先,孙辈们已经越发难以从自己所玩的设备中转移注意力。这促使许多高龄祖母也开始自学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免同孙辈产生巨大代沟。随着越来越多祖母学习玩游戏(多数是使用掌机和桌面电脑玩游戏),她们也从中收获许多好处。有调查结果显示,玩游戏有助于老年人克服抑郁心理,提高平衡性,促进心理健康。为此,有些老年人中心及养老机构也开始引进任天堂Wii设备,并展开在线游戏竞赛,而非仅用传统的Bingo游戏娱乐老年人。

对祖母们来说,玩游戏还有助于缩小她们与科技的鸿沟。《单人纸牌》等拥有简单导航系统的游戏,可以成为老年人接触在线世界的首个入口,让她们学会如何使用鼠标,触控板或触摸屏。而更高级一点的老年妇女则会通过Facebook体验休闲游戏,享受《Words With Friends》等益智游戏的挑战性及社交元素所带来的乐趣。这些科技体验也会延伸到其他设备,并让老年妇女更为理解购买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其他设备的好处。

妈妈与游戏

比起上一代,妈妈们从玩游戏中收获的益处更多。与祖母一样,妈妈们也将玩游戏作为与孩子沟通互动的重要策略,尤其是那些8-12岁的孩子。她们同女儿一起上网玩烹饪或装扮类游戏,同儿子玩掌机或在线冒险游戏,以此腾出时间陪伴孩子(游戏邦注:同时也监视孩子的在线活动)。忙碌的妈妈如果需要独自歇一会儿时,她们还会使用游戏来取悦孩子。

除了与孩子互动,她们也通过玩游戏来自娱自乐。对于这些时间有限的群体来说,玩游戏已经成了暂时摆脱日常琐事的一个出口。她们通常喜欢玩那些只需片刻功夫,并且有明确开头和结尾的游戏。猜字谜、文字游戏或策略游戏最适合这类群体。但比起自己的妈妈或女儿,她们玩在线游戏时的社交体验更少,因为她们通常将玩游戏视为“个人”娱乐时间。

尽管玩游戏具有缓解压力、益智等多种益处,许多妈妈仍然不喜欢公开讨论自己的游戏习惯,因为她们为这种体验感到“内疚”。所以,游戏公司需加强玩游戏的好处这方面的宣传,鼓励这一群体多多分享自己的游戏体验。

女孩与游戏

女生只是因为有趣而玩游戏,这个结论对少女群体来说再合适不过了,游戏开发商也开始注意到这一情况。这一群体与男生不同,她们偏爱与角色相关的社交游戏。对她们来说,玩游戏是为了与志同道合者沟通,模拟未来的生活,尝试不同的打扮风格,而非参与贴身肉博战。如果这类游戏中也植入了竞争元素(例如高分排行榜),那也基本上更适用于社交游戏,并且不可采用扣分形式(即分数只能上升不可下降)。

女孩可以通过游戏接触到一种可运用于自己将来生活的新世界。例如,许多女孩使用时尚游戏去尝试自己的装扮风格,这就有助于她们同妈妈购物时挑选开学时的行头。她们也喜欢玩厨师、企业家和兽医等角色扮演游戏,这可以让她们更了解和发掘自己的天赋及兴趣。

向女性推销游戏

随着越来越多女性及女孩进入在线游戏,开发者及营销人员不但需要掌握女性的特定心理,还需要了解这一群体不同年龄层的游戏习惯。女性及女孩的游戏习惯可以产生许多积极的涟漪效应,游戏行业越擅长鉴别和推广这些益处,就越可能培养出更大规模的用户群体。

via:游戏邦/gamerboom.com

]]>
Flurry Analytics:调查显示女性用户较少花钱消费APP应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6332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63321.html#comments Wed, 15 Aug 2012 16:58:58 +0000 //www.otias-ub.com/?p=63321 Flurry Analytics公司EMEA地区总经理Richard Firminger在最近的GDC欧洲会议上表示,iOS和Android游戏收益正在侵蚀任天堂3DS和索尼PlayStation Vita等手持电子游戏市场份额。

据其所称,iOS和Android游戏在美国掌上及移动游戏市场份额已从2009年的19%增长至2011年的58%(2009年整个市场规模为27亿美元,2011年达33亿美元)。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应用下载量增长并不意味着开发者能够获得新付费用户;用户留存率也并不乐观,从总体上看,多数开发者在12个月后都会流失96%的用户。

从付费用户性别比例上看,女性用户较少花钱消费,男性用户付费比例更高。较年长的用户消费比例更高,而较年轻群体多为免费用户。

]]>
//www.otias-ub.com/archives/63321.html/feed 1
Facebook和Google+的区别–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51030.html Thu, 14 Jun 2012 16:51:41 +0000 //www.otias-ub.com/?p=51030 在海外市场中,自从苹果聪明的放弃自家社交网络Ping后,Facebook最大心腹之患恐怕只剩Google+了。其实这两家社交网络的用户特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Google+的用户大部分都是IT技术男,而Facebook的女性用户就稍微多一点。两家的用户所关注的品牌、内容的偏好也有很大的不 同:Google+的用户无疑会对科技品牌保持高度的关注,而Facebook的用户更关心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品牌。Google+和Facebook还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图吧。

 

文/雷锋网

]]>
BlogHer:博客上的购买推荐对女性消费者的巨大影响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28215.html Mon, 19 Mar 2012 02:30:50 +0000 //www.otias-ub.com/?p=28215 BlogHer公司在2012年3月进行了一次对比研究,其两个样本组分别为一般女性用户和BlogHer社区的女性用户。研究显示,61%的女性活跃博客用户曾经根据博客上的推荐做出购买决策,这一比例在BlogHer的成员中则上升到87%。而与流行的社交网络相比,博客上的推荐更受青睐:在使用Facebook的一般女性用户样本中,仅有三分之一的用户报告她们曾经根据社交网络上的推荐做出购买决策,而在使用Facebook的BlogHer的女性用户样本中,这一比例则达到54%。

同时,在快速增长的社交网络中,Pinterest在一般女性用户上的表现要优于Facebook,而略逊于BlogHer:在使用Pinterest的一般女性用户样本中,有47%的用户报告她们曾经根据社交网络上的推荐做出购买决策),而在使用BlogHer的女性用户样本中,这一比例则达到了53%。而Twitter的活跃用户中,根据twitter上的推荐而做出购买决策的比例仅为30%(这一比例在一般女性用户样本和BlogHer的女性用户样本中均为30%)

此外,此次研究也发现博客影响力在时间跨度上的一致性:事实上,2012年1月BlogHer的研究表明,一般女性用户样本中,曾经借鉴博客上的建议而进行相应网络购买的用户比例(69%),要高于曾经利用社交网络上更新的信息而进行网络购买比例(53%),其差异达到30%;而这一现象在BlogHer的女性用户中体现地更为明显,BlogHer的女性用户中,有84%曾经借鉴博客上的建议作出购买决策,而仅有56%曾经利用社交网络上更新的信息进行网络购买,其差异高达50%。

大多数女性消费者信任来自博客的信息和推荐

同时,根据BlogHer“2012年女性和社交媒体报告”,博客对于女性顾客购买决策的影响力,可能与她们将博客视为一个获取信息和建议的可信任的来源有关。在BlogHer社区的女性用户样本中,博客活跃用户的98%信任来自于博客的信息,这一比例高于其它媒体活跃用户对所在媒体的信任比例:仅有分别86%、85%和85% 的Facebook、Twitter和Pinterest的活跃用户信任各自所在媒体来源的信息。而在一般女性用户样本中,博客和Pinterest获得了最多的信任:信任来自博客和Pinterest上的信息的用户比例均为85%,这一数字要高于信任Twitter(73%)和Facebook(67%)。

Facebook更多的是一种社交空间

Facebook之所以信任度较低,可能是因为女性用户更习惯将Facebook视为一个共有的社交空间而不是一个信息来源。事实上,当面对多种选择时,一般女性用户样本中有更高比例的用户愿意选择Facebook而不是博客,作为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的方式(87% vs. 20%)、玩乐的方式(77% vs. 41%)、娱乐的方式(69% vs. 50%)以及向社区做贡献的方式(41% vs. 28%)。

相反地,更高比例的女性用户认为,与Facebook相比,博客更适合于发掘新产品(41% vs. 24%)、寻找建议和推荐(39% vs. 35%)、获取产品信息(37% vs. 17%),并且帮助顾客做出购买决策(36% vs. 17%)

研究的其他发现

· 更高比例的一般女性用户表示,她们更愿意使用Pinterest而不是Twitter来了解新产品(39% vs. 24%),进行玩乐(58% vs. 47%),以及获取产品信息(26% vs. 18%)。

· 与一般女性用户的总体样本相比,样本里那些日常博客读者中有更高比例的用户将打开社交媒体网站,作为购物时的第一个步骤(35% vs. 23%),也就是说,日常博客读者将社交媒体网站作为购物起始的用户比例,要高于一般女性用户52.2%;此外,样本的里那些日常博客读者中在购物时从不登录社交媒体网站的比例也要远远低于一般女性用户的总体样本(19% vs. 41%)。

· 根据Fleishman-Hillard和Hearst Magazine于2012年1月合作发布的白皮书显示,40%的女性消费者报告,网络上发现的信息是她们做出(购买)决策时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一比例要高于其他信息来源:她们中分别有30%、27%和24%认为父母、朋友和孩子是(购买)决策时的关键因素;而从媒体角度看,分别有17%、17%和16%的女性消费者认为杂志、报纸和电视是他们购买决策中的重要信息来源。

· 与一般女性用户相比,BlogHer社区的女性用户使用FaceBook的比例更高(94% vs. 84%),使用YouTube的比例也更高(75% vs. 62%),然而看电视的比例更低(85% vs. 93%)

关于数据来源的说明:BlogHer的调查基于2012年2月收集的两组线上样本,包括BlogHer社区的1060名女性用户以及1011名一般女性用户,其中一般女性用户的数据由Vision Critical调查获得。

编译者:王若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