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21 Mar 2025 15:02:5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HEPI:2025年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5002.html Sun, 23 Mar 2025 21:30:57 +0000 //www.otias-ub.com/?p=1745002 基于2024年的AI调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通过Savanta对1041名全日制本科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的使用情况。

学生对AI的使用在过去一年中激增,几乎所有学生(92%)现在以某种形式使用AI,高于2024年的66%;约88%的学生在评估中使用过GenAI,高于2024年的53%。GenAI的主要用途是解释概念、总结文章和提出研究想法,但相当一部分学生(18%)直接将AI生成的文本包含在他们的作业中。

当被问及为什么使用AI时,学生最常认为它节省了时间并提高了工作质量。阻碍他们使用AI的主要因素是被指控学术不端行为的风险以及担心得到错误或有偏见的结果。女性比男性更担心这些因素,而男性在整个调查中对AI表现出更多的热情,富裕学生和STEM学生也是如此。与2024年发现的数字鸿沟比似乎扩大了。

机构在保护评估完整性方面保持了良好的记录,80%的学生同意他们的机构有明确的AI政策,76%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校会发现评估工作中AI的使用——这两项数据都比2024年有所增加。尽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具备良好的AI技能至关重要,但只有36%的学生表示他们的机构提供了支持来培养这些技能。希望提供AI工具的学生数量与目前提供AI工具的学生数量之间的差距扩大了。教职员工的AI素养有所提高,42%的学生认为教职员工“装备良好”可以帮助他们使用AI,而2024年仅为18%。

调查发现不到一半的学生(45%)在学校期间使用过AI,更多的学生同意AI生成的内容在他们的学科中会获得好成绩(40%),而不同意的学生占34%。但他们对由AI评估的考试可能性持冷淡态度:34%的学生会付出更多努力,29%的学生会减少努力,27%的学生努力不会改变。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Chegg:2025年全球学生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978.html Wed, 05 Mar 2025 22:00:56 +0000 //www.otias-ub.com/?p=1743978 Chegg发布了“2025年全球学生调查”,旨在揭示学生对影响他们生活的最紧迫关键问题的看法。鉴于学生现在面临的诸多挑战,Chegg对15个国家的11,706名本科生进行了调查,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经历、需求和对未来的期望。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学习

有多少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来支持他们的学习?

全球范围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采用率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学生,接受调查的所有本科生中有80%曾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来支持他们的大学学习。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比例达到90%或更高。平均来看,67%的学生报告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学习。

学生在寻求学术帮助时的首选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2023年的调查中,学生最常用的即时帮助来源是“免费在线资源”,只有10%的学生在遇到概念或作业困难时会首先求助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今,29%的学生首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超过了免费在线资源(24%)、朋友/同学(15%)、课程材料(14%)以及教授/助教(8%)。这标志着同比增长了190%。

此外,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支持学习的学生使用频率也比2023年更高。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学术支持的学生中有57%每天至少输入一次问题(高于2023年的50%),31%每周使用一到两次(与2023年相比没有变化)。在沙特阿拉伯,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学习的学生中有81%每天至少输入一次问题。在加拿大,70%的学生报告了同样的高频使用率;印度紧随其后,达到69%。

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做什么——它带来了哪些好处?

全球范围内,67%的学生表示他们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学术任务”——高于“职业发展”(43%)和“个人组织”(42%)。

Chegg还询问了学生认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学习的学生中,一半(50%)表示他们对复杂概念或主题的理解有所提高(高于2023年的44%);49%的学生表示完成课程作业的能力有所提高(高于2023年的44%);41%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组织工作量(高于2023年的40%)。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英国约克大学:2024年研究显示学生禁用智能手机21天后睡眠时间增加1小时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2437.html Mon, 16 Dec 2024 12:02:52 +0000 //www.otias-ub.com/?p=1732437 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的心理学家在为第四频道(Channel 4)拍摄的两集系列纪录片中测试了智能手机对儿童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学校禁止使用智能手机会对睡眠和情绪产生积极影响。《Swiped:禁止使用智能手机的学校》本周在第四频道播出。

由马特和艾玛-威利斯主持的”禁用智能手机的学校” 位于科尔切斯特的斯坦威学校,挑战一群八年级学生在 21 天内完全放弃使用智能手机。

该实验由大学的丽莎-亨德森(Lisa Henderson)教授和艾玛-沙利文(Emma Sullivan)博士领导,学生们接受了一系列测试,专家们全程监控他们的行为变化,并在三周结束时重复测试,以得出结论:放弃手机到底会对大脑产生哪些影响,包括睡眠、健康和认知能力。

他们发现,禁用手机组的学生在睡眠方面有明显改善。 平均而言,他们的入睡时间比禁用前快了 20 分钟,并表示每晚多休息了整整一个小时。

情绪提升

禁用手机组的儿童在禁用手机的几周内比禁用手机前一周平均提前50分钟入睡,例如,禁用手机后一周的入睡时间是晚上10:12,而禁用手机前一周的入睡时间是晚上11:02。 这些变化都是自我报告的,也通过睡眠跟踪设备进行了验证。

更好的睡眠似乎也与情绪的提升相吻合。 禁用电话组的学生报告说,他们的抑郁情绪减少了17%,焦虑情绪减少了18%,总体上感觉不那么烦躁和紧张了。 睡眠质量较好的学生的心率甚至出现了变化,这表明他们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积极影响

该大学心理学系的丽莎-亨德森(Lisa Henderson)教授说:”这项实验采用了比以往研究更长的禁用期,使我们能够了解在学校禁止使用智能手机会对睡眠、健康、认知能力和警觉性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禁止14岁以下儿童使用智能手机会对睡眠产生积极影响,而与睡眠改善相关的是整体情绪的提升。”

有趣的是,研究并未显示认知能力有显著提高;禁用手机组的工作记忆提高了3%,而持续注意力没有提高。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结果可能意味着认知能力的变化可能需要比21天的研究时间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政策决定

大学心理学系的艾玛-沙利文(Emma Sullivan)博士说: “我们的研究结果正值英国政府部长们思考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澳大利亚等世界其他地区对16岁以下青少年实施社交媒体禁令的重要时刻。”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OECD:2015国际学生评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58118.html Tue, 09 Jan 2018 16:40:15 +0000 //www.otias-ub.com/?p=658118         199IT原创编译

        OECD发布了“2015国际学生评估报告”,基于对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评价。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表现

        新加坡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上的得分最高,日本学生紧随其后。

        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有28%的学生虽然并非完全不具备相关能力,但仅能合作解决直接的问题。相比之下,爱沙尼亚、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澳门和新加坡仅有不到1/6的学生不善于合作
解决问题。

        在经合组织国家中,8%的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上表现最佳,这表明他们一直都能认识到团队的动态,保证团队成员按协商的分工行事,解决分歧和冲突,为找到解决方案指出高效的路径,并监控进展。

        合作解决问题的表现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核心课程(科学、阅读和数学)的评估结果呈正相关,但与其他领域的相关性较低。

        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和美国的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上的表现大大超出了根据其科学、阅读和数学成绩进行的预测。

        学生的人口特征与合作解决问题技能的关系

        在参与评估的所有国家和经济体中,女生在合作解决问题上比男生的表现好得多。在经合组织国家,女生平均得分比男生高出29分。最大的分差出现在澳大利亚、芬兰、拉脱维亚、新西兰和瑞典,达到40 分以上,最小的分差则出现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秘鲁,仅不到十分。这与2012 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对个人解决问题的评估形成了反差,那时男生的表现通常比女生更好。

        合作解决问题的表现与学生和学校的社会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尽管弱于其社会经济状况与三门核心科目成绩间的相关性。

        在考虑到科学、阅读和数学成绩后,优势和弱势学生或移民和非移民学生的表现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即使在考虑了三门核心科目的成绩后,女生仍然比男生高25分。

        学生对合作的态度

        每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学生通常都对合作持积极态度。经合组织国家平均85%以上的学生认同以下说法:

        “我是好的倾听者”;

        “看到同学取得成功,我很高兴”;

        “我会考虑他人的兴趣”;

        “我喜欢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

        “我喜欢与同伴合作”。

        几乎在所有国家和经济体中,女生都比与男生更加看重关系,表明女生更有可能认为自己是好的倾听者,看到同学取得成功很高兴,考虑他人的兴趣,并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

        与女生相比,男生通常更重视团队合作,表明男生更有可能偏好团队协作而非独自工作,认为团队的决策比个人更好,团队合作提高了他们的效率并喜欢与同伴合作。

        与弱势学生相比,优势学生都更看重关系;而与优势学生相比,弱势学生更看重团队合作。

        在考虑到三门核心课程的成绩、性别和社会经济状况后,可以看出学生越看重关系,在协作解决问题上表现就越好。与此相似,学生越看重团队合作,表现也越好。

        学生活动,学校实践和合作惯例

        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越多,每周的体育课时越多,学生对合作的态度通常就越积极。

        在考虑到三门核心课程的成绩、性别与学生和学校的社会经济状况后,平均而言,在校外玩电子游戏的学生与不玩的学生相比在合作解决问题上的得分更低。但在校外上网、聊天或参与社交网络的学生则比其他学生得分更高。

        需要做家务活或照顾其他家庭成员的学生更看重团队合作和关系,在校外与朋友见面或和朋友打电话的学生也是如此。

        合作型学校

        表示不受其他同学威胁的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上平均比表示每年至少受到几次威胁的学生高出18 分。表示不受其他同学威胁的学生占比每上升十个百分点,得分便升高11分。

        即使在考虑到科学、阅读和数学成绩后,如果学生本人或同学表示老师对待学生很公平,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上的得分也更高。

        结论

        教育体制能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能。例如,体育能自然地加入合作性活动,为培养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提供机会。研究结果还显示课堂的多样性也能提高合作技能。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前程无忧:2013年应届生面试爽约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1279.html Thu, 09 May 2013 13:19:44 +0000 //www.otias-ub.com/?p=110291 2013005010.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一份关于“应届毕业生面试爽约”情况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应届生面试爽约率再创新高,近二成雇主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面临着超过75%的面试爽约率。

 

尽管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求职季”,但是毕业生似乎全然不顾市场的低谷,“从容”和“挑剔”比往年更甚。

 

此次调查采取网络在线投票方式,共有2357家企业和1230位应届毕业生在15天内参与调查。调查显示,高爽约率的成因复杂多样。企业HR将其归咎于求职者“职位申请太多,答应的面试太多”以及“毕业生比较挑剔”的最多。受访的应届生也将这两项作为自己“爽约”的主要原因, “企业提供的薪酬比较低”也是他们直接放弃面试机会的原因。

 

教育部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699万,成为历年之最,而目前为止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毕业生签约率还不及三成。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应届生似乎却依然不珍惜宝贵的面试机会,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就此现象分析:“今年的低签约率和2009年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09年初,雇主对经济走势正处于观望期,缩减招聘数量成为相对安全的选择。但如今的低签约率则更多是由于年轻人的就业观与以往有所不同,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对薪酬的期许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学生求职“盲”、HR应对“忙”

“职位申请太多,答应的面试太多”是应届生给出最多的面试“爽约”理由,达到25.7%。海投、海申仍然是90后求职的主要方式,但是对互联网越来越依赖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却呈现“退化”态势。对25位应届生的电话访问显示,在接到面试通知的一刻不知如何回答,到最后就造成面试都答应了,却无法妥善安排时间,有的发现地方不熟或路程较远,就放弃了。与人交往,特别是和比自己年长的职场人士交往、沟通能力的缺乏,也同样反映在大学生的企业实习中,对25位HR的电话访问发现,对实习生的满意度半数以上评价“不如上一年”。

 

对于爽约原因,HR们也在努力了解,有24.3%的雇主认为自己被“放鸽子”的原因正是学生面临的选择多,机会多。而学生盲目的投递简历也让他们苦不堪言。冯丽娟介绍:“面谈是雇主招聘的核心环节,为了确保人才和雇主需求匹配,多数企业的招聘面试还不止一轮。每安排一次面试,HR事前都会做许多准备,从筛选简历,到确定候选人,安排面试官……被‘爽约’的面试背后是HR大量的重复劳动和面对公司用人部门主管的压力。”

 

求职不匹配,前途不着急

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20%的学生承认“其实工作不难找”,只是自己比较挑剔。而挑剔的背后,是对“上班”的缺乏兴趣。受访的学生中竞有超过六成的应届生认为,求职是需要父母帮衬的,如同当年他们的求学和未来的婚姻。

 

一位受访的毕业生曾被两家雇主看重,但家长认为还可以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慢慢找,总有机会的。她表示她的理想工作是成为一位时尚杂志的编辑,但是基本无望,除外 “无所谓”了,就听父母的。类似的观点并不少见。冯丽娟说,毕业生们普遍对自己的定位是受到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但是在实习、求职和面试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期望的“礼遇”,适合的职业机会难得,这使他们对职场提不起兴趣。“找不到好的宁愿不做”是不少学生更是不少家长普遍的心态,所以“薪酬比较低”“工作不适合我”成为学生面试“爽约”的藉口。

 

但显然雇主并不如此认同,仅有10.1%的雇主认为自己提供的薪酬比较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放缓,这意味着雇主大幅提薪没有可能。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转型,这意味着对人才技能知识的需求正在改变。企业主已经非常努力地在满足学生对薪酬的期望,特别是民营企业,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在薪酬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学生却依然不买账,90后年轻人自我意识不断加强,擅长比较,对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发展性和体面程度等均在学生的考量范围。

 

via: 前程无忧

 

]]>
TCS:印度高中生社交网络应用行为 //www.otias-ub.com/archives/46442.html Wed, 30 May 2012 08:59:05 +0000 //www.otias-ub.com/?p=46442 在印度,正有越来越多的Y一代群体首选通过社会化网络平台来与好友沟通联系,而手机是他们用来连接的首选工具。

根据2011-12有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TCS)针对12000名年龄在12-18的高中生的调研,大都市里的几乎88%的受访者拥有Facebook账号,而像Orkut和Apna Circle,Ibibo和HI5那样的社交网络平台则在小城市比较流行。

研究显示40%的Y一代使用手机连接互联网,85%访问Facebook那样的社交网站,84%家中拥有互联网连接,79%拥有手机,28%将智能手机视为他们最喜爱的产品。

大约有38%的都市人使用Facebook和Twitter,在研究中,Twitter在学生中的使用率达到1/3,尽管只有1%的人认为这是他们的首选网站,短信和聊天室是用户首选的替代话音的沟通方式,50%的人使用短信的更加频繁,45%使用即时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