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在线视频预测报告指出,今年移动设备将超越“固定设备”成为最主要的在线观影平台。
全世界观众平均每日花费19.7分钟在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上观看在线视频,相比之下,花费在固定设备(台式电脑和智能电视)上的时间仅为16分钟。对移动设备而言,这一观影时长较去年的14.2分钟增加了39%。今年,固定视频消费将维持不变,智能电视上观影时长的增加弥补了台式电脑流失的视频消费量。
该报告是Zenith年度在线视频预测报告的第二版,包含了历史数据以及对于在线视频消费和广告的预测。此外,还有本地专家对于个别市场发展的评论。今年的版本收录的市场数量由去年的40个增至57个。
移动视频消费的增长主要受到移动设备普及的影响,尤其是低收入国家低价设备的普及、优质移动显示器的发展以及4G等高速数据连接的普及。Zenith预测,2017年移动视频消费将增加33%,2018年将增加27%,达到每日33.4分钟。2018年,移动设备将占据在线视频消费64%的份额。固定视频消费方面,2017年将增加13%,2018年将增加3%,达到18.7分钟。智能电视观影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2015年,广告商在在线视频广告上的花费从2014年的134亿美元增至175亿美元,Zenith预测,在线视频广告投入将以平均19.8%的年增长率增长,到2018年达到301亿美元。届时,在线视频将占据数字屏幕广告投放31.3%的份额,2015年仅为26.7%。
尽管大多数在线视频消费来自移动终端,但目前大多数在线视频广告仍投放在固定设备上。这一状况将持续到2017年。据Zenith估计,今年固定视频广告将占据所有在线视频广告的68%,较去年的75%有所下降。直到2018年,移动端广告才可能与固定端广告投放持平。由于视频广告在大屏幕上投放效果更好,因此广告商将继续为固定视频广告支付大笔费用。
在许多国家的市场中,品牌都将在线视频视作传统电视的一种补充,而不是竞争者。在线视频可以扩大电视推广活动的覆盖率,尤其是对于年轻观众,他们是在线视频的重度用户。在较小的市场中,广告商常常重复投放电视广告,但这并不是使用在线视频最有效的方法。在线视频广告通常在短于30秒时最为有效。Zenith广告支出预测报告指出,电视和在线视频在全球显示器广告中所占的份额在持续增加。2015年,电视和在线视频占据全球显示器广告48.5%的份额,2010年仅为43.8%,而到2018年该份额有望达到49.6%。
实力媒体最新发布的《全球30强媒体主报告》显示,全球最大的媒体所有者Alphabet(谷歌的控股公司新名称)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该公司的媒体业务总收入达到600亿美元,比第二大媒体所有者迪斯尼高出166%。在过去的几年里,Alphabet一直在稳步拉大与迪斯尼之间的差距,去年高出迪斯尼136%,比前年增长21%。
《全球30强媒体主报告》是唯一一份依据媒体收入做出的全球最大媒体公司榜单,由实力媒体推出。该报告自2007年起推出,上一版发布于2015年。实力媒体将媒体业务收入定义为来源于支持广告业务的所有收入,从而确定媒体公司对营销行业的重要程度。
这份报告中的四大媒体巨头——Facebook,百度,雅虎和微软,今年的排名都有所上升。Facebook从去年的第10名上升到第5名;百度从14名升到第9名;雅虎从18名到15名;微软也从21名到17名。Facebook是榜单里增速最快的媒体主,媒体业务收入较去年增长65%。百度是增速第二快的媒体(增长52%),Alphabet增速第三(增长17%)。
榜单上的五大数字巨头创造了880亿美元的媒体收入,相当于这30家媒体公司总收入的34%,代表了全球互联网广告市场的65%。他们在数字广告方面的集体优势意味着这五家公司已获得来自该行业快速增长的大部分收益。在过去的5年里,在多方面的驱动下,数字广告支出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这些驱动包括移动技术的普及、社会化媒体、在线视频以及以程序化购买、本地实时搜索为代表广告技术的改进等。而去年所有其他媒体的广告支出仅仅增长了0.6%。
面临核心业务收入停滞,传统媒体主纷纷将投资偏向其数字化业务,要么是扩大其现有品牌的数字业务,要么就创建新的独立的数字产品。报纸和杂志出版商尤为明显,在大多数成熟市场,他们的印刷品经历了长期的需求衰退。然而,大多数媒体主发现网络端的竞争比他们以往的传统媒体更为激烈,因为进入门槛非常低,并且其分销成本几乎为零。
高度竞争和数字巨头的统治地位,使得众多媒体主想要从数字媒体领域取得收入以填补传统领域丢失的份额可谓是越来越难。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30强广告主榜单里将近一半的媒体主收入受损,虽然其中两个案例是因为媒体主剥离了他们的部分媒体业务。时代华纳公司分拆了其杂志业务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时代公司,这使得它在本次报告中的首次亮相排名末尾。另外,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也退出了户外广告业务。
“五大数字媒体主控制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广告市场,其快速增长使得他们在榜单上名列前茅。”Jonathan Barnard,实力媒体预测部门负责人表示,“榜单上的传统媒体主们已经争先恐后地扩大他们的数字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随着数字广告技术,如程序化购买向传统媒体蔓延,它将进一步撼动传统媒体主,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新的增长机会。”
*媒体业务收入的定义
实力媒体对“媒体业务收入”的定义指来源于支持广告业务的所有收入,如电视、平面、搜索、社交媒体等的广告收入,以及从这些业务衍生出的其他收入,如报刊的发行收入等。这个排名清晰地展示了广告主和代理公司所面对的全球媒体主在规模和议价能力上的情况。报告包含了2014年财年的数据,以确保所有上市公司的收入数据的一致性。
今天发表的实力传播新媒体报告显示:在主要数字市场,66.5% 的人将会在 2018 年年底拥有智能手机。在 47 个领先国家,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从 2013年的 41.6% 上升到 2014 年的 49.5%,在今年,将会达到 55.7%。
该报告(实力传播第四版年度新媒体预测报告)提供了 47 个国家数字营销现状的概况,涵盖了诸如互联网接入,媒介消费和在线行为等话题,并且展望了互联网连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技术的发展。
智能手机使用率最高的是亚太和西欧地区,我们预计这些地区将会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领先。根据 47 个市场的研究,在 2014 年年底,新加坡以 89% 的智能手机普及率排名第一,并且由于政府正在推进通用的WIFI接入计划,我们认为到 2018 年将会达到 97%。西班牙和爱尔兰分别以 86.7% 和83% 的普及率紧随其后。其他排名前十的市场也都在亚太地区和西欧:韩国,挪威,日本,奥地利,瑞典,荷兰和香港。预计瑞士,澳大利亚和丹麦将会在 2018 年进入前十的行列,取代日本,瑞典和荷兰。
平板电脑的普及率也在增加:在这 47 个国家,普及率从 2012 年的 5.3% 上升到 2014 年的 14.8%,我们预计到 2018 年将会达到 19.8%。香港是平板电脑普及率最高的城市,在 2015 年达到 77%,我们预计到 2018 年将会达到 91%。新加坡以 2014 年 64% 的普及率占据榜单第二位,预计到 2018 年将会达到 82%。在此期间,荷兰的普及率从 58.3% 上升到 75%,占据榜单的第三位。
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速度放缓。在 47 个主要市场,到 2015 年年底,我们预计将会有 19 亿互联网用户,约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 60%,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3.9%。年度增长率从 2011 年的 7.9% 开始下降,当时在这些市场有 15 亿互联网用户,我们预计到 2018 年增长率将下降到 2.5%,到时候会有 20 亿用户。
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城市是韩国,从 2011 年开始互联网已经普及。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国家如丹麦(2014 年 98% 普及率)和荷兰(96.7% 普及率),拥有相对少的热衷科技的人群。在我们的报告里,到 2014 年年底,7 个城市享有 90% 以上的互联网普及率,包括:韩国,丹麦,荷兰,挪威,瑞士,芬兰和瑞典。到 2018 年年底,我们认为 47 个城市中的 15 个将会达到 90% 的普及率。
我们预计到 2018 年,韩国将继续保持高普及率,并且阿根廷和爱沙尼亚将进入前十,取代在 2014 年排名第八、九的新加坡和爱尔兰。
Jonathan Barnard,实力传播预测部门负责人表示,「移动技术的快速普及正在改变全世界的媒体消费和营销传播,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他们搜寻信息和娱乐的首选。营销人员需要掌握『移动优先』的方法与这些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次研究,使用了GWI的20万互联网用户样本,发现三年内,在全球最大的34个广告市场,16-24岁的年轻人,无论他们在哪里,其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将超过其他设备的总和。有些国家,比如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都已经达到了这个临界点。
巴西在达到这个‘手机临界点’的10个广告市场中排名第一。到2016年,巴西的16-24岁人口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将超过所有其他的设备。韩国和阿根廷也将在明年达到‘手机临界点’。中国和日本-第二和第三大广告市场(实力传播2015年9月广告支出预测数据)将会在2017年达到‘手机临界点’。美国和德国(第一和第五大广告市场)将会在2018年超过‘手机临界点’ ,英国(第四大广告市场)紧随其后,将会在2019年超过‘手机临界点’。
我们在2015年全球最顶尖的数字营销展会dmexco上提出了报告- ”移动势在必行“,实力传播和GWI在34个主要广告市场调研发现,41%的首选手机上网的用户(90%的上网行为通过手机进行)都是来自于16-24岁的群体。另外有31%的首选手机上网的用户来自于25-34岁群体。目前,移动端设备普及率最高的市场有中东(沙特阿拉伯11%,阿联酋8%)和斯堪的纳维亚(瑞典8%)。不足为奇的是,大部分(63%)的首选手机上网的用户生活在大城市。
首选手机上网的用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移动网络上,平均每天3.59小时,并且23%的人表示他们在上个月通过手机购买了商品。最受手机用户欢迎的移动网站是社交网站,达到了44%。紧随其后的是天气预报(38%)和在线视频(22%)-该发现对于广告主投放内容营销类的节目有重大的意义。
实力传播和GWI还发现手机用户行为的改变对网上搜索有着显著的影响, eMarketer的研究表明,移动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去年价值1400亿美元。从研究中我们发现,使用搜索引擎的全网用户从2014年1季度的55%到2015年1季度的49%,下降了6个百分点。在16-24岁的群体,这个改变更加显著,从53%到43%,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不断上升的app使用频率是这个趋势背后的主要原因。手机用户行为从根本上是以app为基础的,86%的时间都花在app上(来源:Flurry),这对于移动浏览器的使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还看到‘社交发现’的兴起,去年排名前8的社交网络吸引了30%的流量,而前年只有22%。(来源:Buzzfeed)
Jason Mander, GlobalWebIndex趋势主管说到,“今天16-24岁的年轻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3小时,显示出智能手机已经改变了游戏规则。到2018年,我们的全球预测显示,他们在手机上花的时间将远远超越其他设备,这将是一个临界点,预示着手机上网成为用户首选的时代来临。”
Stefan Bardega,实力传播首席数字官说到,“按照年轻人的上网时间来算,在短短三年内手机将超过所有其他数字设备。这将对营销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许多营销人需要提升自己的移动端方案,以适应消费者的转变速度。“
编者注
每年,GWI横跨34个广告市场采访20万互联网用户。在每个季度的最后六周收集数据,受访者需要完成一个使用分层抽样技术的问卷,以确保他们代表了每个国家的16-64岁的上网人群(按照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来划分比例)。作为实力传播和GlobalWebIndex合作的一部分,GWI重新调查了年龄在16-34岁的1800名手机重度使用者,分别来自6个国家(巴西,印度,意大利,马来西亚,英国和美国),了解他们在手机上的使用行为,以及如何在手机上搜寻购买商品。
去年互联网在七个市场已经占主导地位,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荷兰、挪威、瑞典和英国,2017年中国、芬兰、德国、爱尔兰和新西兰这五个国家,互联网也将成为主导。今年英国互联网广告份额将超过50%,丹麦和瑞典明年将超50%,中国的互联网广告份额2017年将超50%。
移动端推动互联网广告份额及全球广告支出增长
互联网广告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移动广告。2014-2017年间,预计移动广告占全球广告支出的份额将从5.1% 增长至12.9%。桌面互联网的广告份额保持稳定,由2014年的 19.3% 至2017年的19.4% 。但其他媒体类型的份额将转移至移动端。同时,移动端也是全球广告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2014-2017年全球广告支出增长的70%都将来自移动广告。
2015年全球广告支出将增长4.2%
实力传播预计2015年全球广告支出将增长4.2%,达5310亿美元;2016年受里约夏季奥运会和美国总统选举的推动,将增长5%。而没有这些大事件的2017年,增长率将略微下降至4.3%。
较上次的预测,报告微调了2015和2016年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2%和0.3%,这部分是因为美元兑许多快速发展市场货币强势上涨,降低了这些市场对全球总支出的贡献;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拉丁美洲的疲软。
虽然速度减缓,但拉美仍然是全球广告支出增长的主要驱动者
油价和其他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以及巴西经济的疲软(巴西经济在Q1同比下降1.6%),使拉丁美洲放缓。报告下调了2014-2017年拉美广告支出的年均增长率,由12.0% 下调至 6.9%。拉丁美洲依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仍是全球广告支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报告认为阿根廷、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的仍将以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增长;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巴拿马紧随其后,2014-2017年年均增长率达8%-9% 。
全球广告花费份额 (%)
Source: ZenithOptimedia
实力传播全球CEO Steve King表示:“互联网正快速成长为最主流的广告平台,以现在的发展趋势,其份额预计将在2020年将超过电视媒体。然而,这里所指的电视只是传统的电视机平台。随着消费者在手提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看在线视频的时长迅速增长,广告主也将自己的广告预算转移到线上。互联网设备、新广告技术的普及将为广告主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学习,广告投放也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高效。”
实力传播中国区研究与分析部门负责人马百良补充道:“我们预计中国的媒介花费将保持持续发展势头,尤其是电商和移动电商在二三线市场的增长,将带动数字和移动媒介投资的持续增长。但是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减速的”新常态“阶段,品牌主对于投资回报率正在变得更加谨慎。我们预计在未来会看到更加谨慎的投资策略。”
东欧状况恶化
乌克兰冲突严重影响了其国内经济;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反制裁的措施,以及 国际资本的撤离,严重影响着俄罗斯的经济。石油占俄罗斯出口量的 70%,石油价格下跌、货 币贬值更是雪上加霜。俄罗斯是白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所以这些问题也一定程度上波及到 了白俄罗斯。跨国品牌急剧缩减了他们在这些地区的广告投放,本土品牌为了最小化损失不得 不减少广告预算。2014 年乌克兰的广告支出下降了 51.2%,预计今年将减少 62.3%。2014 年 俄罗斯广告支出仅增长了 4.3%,这是它自 2009 年以来增长率首次低于两位数。2015 年预计 俄罗斯的广告支出将下降 16.5%。2014 年白俄罗斯广告支出增长了 7.6%,但今年其广告支出 将下降 33.5%。这三个市场占全球广告支出的 2.1%,其广告支出的骤然下降将使全球广告支出 增长有所下降,但不会影响到全球广告支出的整体趋势。
中国广告支出增长放缓,但其增长率仍超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中国广告支出增长放缓,但其增长率仍超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中国经济在连续多年的迅猛增长之后,开始放缓。中国与成熟市场的技术鸿沟已经缩短,使生 产率增长变慢。之前以债务推动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现面临大规模的偿付压力;大量未售卖 的房产拖累了房地产市场。然而,中国的增长速度仍是大多数国家艳羡的,2014 年 GDP 增长 了 7.4%,而今年政府将目标设在了 7%。中国广告市场也相应放缓,但从全球水平来看,仍处 于健康水平。报告预计今年中国广告支出将增长 9.1%,低于过去五年 10.5%的年均增长率,但 却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预计 2014-2017 年中国广告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 8.5%。
除希腊仍面临危机,欧元区整体走上正轨
虽然左翼联盟 Syriza 赢得希腊大选让外界担心他们重振经济、偿还债务的意愿和能力,甚至担 心希腊是否还会留在欧盟,但欧元区整体的广告市场已复苏。在 2012 年收缩 5.2%,2013 年 收缩 2.5%之后,2014 年该地区的广告支出增长了 1.5%。报告预计欧元区广告支出将持续缓慢 增长,从 2015 年 1.6%增长到 2017 年的 1.9%。
实力传播全球 CEO Steve King 表示:“在线视频兼具电视媒体与消费者感性连接的特点,以及数 字广告有效定位和效果可衡量的特性。在未来几年电视仍将是最大的广告平台,但广告主将越 来越多地将在线视频作为重要的补充投放渠道,并从其中发现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价值的新机 会。”
实力传播预测2015年在线视频广告将占数字广告总花费的12%。有部分消费者已经完全摒弃了传统电视,在线视频将逐渐成为传统电视的替代品。越来越多品牌将成为内容创造者,和网络名人合作,为特定的消费人群创造定制化的视频内容。
近距离营销已存在一段时间了。随着Beacon技术的普及,近距离营销会被提升到新的层次。Beacon技术通过低功耗蓝牙的方式,将信息发送到消费者的手机上。品牌将越来越多的使用这项技术,为消费者提供相关的优惠和服务,营造本地化的品牌体验。
对零售店来说,气味同样重要。一些品牌已经在利用气味改变消费者的心情,激发消费者的感性认知,创造不一样的体验。图书出版商也开始做相应的实践,例如在不同的章节使用不同的气味等。国外一款被称为Ophone的应用,让人们能像发送即时消息一样数字传递嗅觉体验。
这些年来,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推荐帮助推动了品牌传播。今年,这种现象会逐步向“个性化社交”发展。在品牌赞助的平台上,人们将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制作个性化的在线购物/旅游清单等,从朋友那儿得到自己需要的建议。例如荷兰航空KLM让旅行者可以邀请社交好友,一起制作专属的旅游地图,并寄送打印版的专属旅游地图给消费者。
那些能让人们定制自己喜爱的产品的科技将逐渐成为今年的主流。在201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大会上展示的一些价格适中的3D打印机将很快推向大众市场。这确实是改变市场游戏规则的产品,让消费者能更好地控制他们和品牌互动的方式,得到定制化的产品。
除了在线视频,图片也是品牌需要关注的方面。技术创新使得网络图片和可视化网站逐渐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从而使此类网站成为潜在的消费的渠道。品牌开始在图片网站,如Pinterest等,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并在高质量视觉图片方面投入更多,以更好的与消费者互动。
以美国热门的约会手机应用Tinder为代表,用户可以向右划动以表示“喜欢”。向右划动这一动作被广泛的运用在许多其他类别的应用程序中,例如时装零售等,通过简单的划动方式,让人们可以轻松创建自己的购物清单。我们预计2015年将会有更多跨界的手机应用出现。
传感器让人们身边的大量设备能相互连接,这种高度联结的状态帮助人们更好地规划生活。虽然近些年讨论得更多的是未来的可能性,但在201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大会上,传感器驱动的连接形式已经随处可见,价格实在。可连接性和自动化让品牌能够创建在线互动,帮助消费者管理他们的生活。
品牌故事的传递方式变得更加沉浸式,这主要得益于不同类型媒体的整合以及新的互动技术的出现。品牌能够用最适合的内容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并在不同的平台上传递。消费者可以从不同设备上无缝融合的内容中受益,甚至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重组内容。
千禧一代更加注重和周边环境的互动,他们会利用定位技术来实现这种互动。在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推送方面,品牌将发现新的机会,进而创造沉浸式的基于地理位置的品牌体验。
实力传播全球战略洞察总监陈秀玲表示:“那些关注‘理念’的品牌,将会从众多新技术中受益。利用这些新技术,品牌能为消费者创造更真实的、更有价值的体验。在消费者通路的每个阶段创造个性化的体验,这是品牌得到可持续的投资回报的重要方式。”
via:socialbeta
报告预计今年全年的全球广告支出将达到5230亿美元。互联网依然是增长最快的媒体类型,今年将增长17.1%。不断完善的数字广告技术使互联网广告成本降低而效果更好。相对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广告媒体的增长受益于多方的推动,包括数字化专业公司、科技公司以及广告主等。
新技术在很多层面上推动着互联网广告的发展,例如广告形式,新技术让互联网展示广告更具互动性,更吸引人,消费者更愿意浏览、互动,也会记住这些广告。同时,程序化购买迅速发展,对受众的定位越来越精准高效,能提供更优质的品牌传播。实力传播预测2013至2016年,传统展示广告的年均增长将从12.3% (2010-2013年)提升到15.8%。在展示广告中,广告主对移动社交媒体的运用爆发性增长,并能够触达从桌面到移动端的用户,进而使得社交媒体展示广告的增长更加迅速,2013到2016年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9.9%。在线视频已经扩展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设备以及智能电视,它正在为广告主提供更多与消费者互动的机会,在线视频广告在2013到2016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4.2%。
在展示广告中行之有效的工具被应用在付费搜索领域,极大的促进了后者的增长。现在,广告主能更好地控制广告曝光的地域、时间和受众,并对曾访问过网站的消费者进行重新定向,对其推送定制化的广告内容。这些改进将有助于付费搜索广告在未来三年里保持14%的年均增长率,比之前三年的13.5%有少许提升。
今年互联网广告预计将占全球广告支出的23.6%,首次超过报纸和杂志广告份额的总和(22.7%)。2016年互联网广告预计将占全球广告支出的28.3%。在中国市场,互联网广告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1.5%,预计2016年将超过43%。
Share of global adspend by medium (%)
移动广告是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广告类型
移动互联网广告(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所有的互联网广告,包括展示广告、分类广告、搜索广告和应用程序APP中的广告)是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广告类型。消费者对移动技术的快速应用,更好的广告形式,让广告主能更有创意的和用户互动,减少对用户的干扰。移动互联网广告今年将增长67%,比桌面互联网广告增长快7倍,占所有互联网广告的20%。随着移动设备的持续增加和多样化,这一数值在2015年将增长到25%,2016年为30%。
移动互联网广告是全球广告支出的增长引擎。2013至2016年间,移动互联网广告预计将增长350亿美金,占全球新增广告支出的42%,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则分别是电视广告(占30%)和桌面互联网广告(占28%)。
实力传播全球首席执行官Steve King表示:“互联网广告迅速发展,新技术让广告主能以更好的价格,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尤其是移动设备越来越智能,并在不断普及,这将使互联网广告在未来几年持续增加,稳步增长。”
2016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
美国仍是全球新增广告支出的最大来源,中国紧随其后,2014-2016年,全球新增广告支出总额的17%将来自中国。2016年中国广告支出总额预计将达到573.74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广告市场。
Top ten ad markets ten ad markets
US$ million, current prices. Currency conversion at 2012 average rates.
电视媒体仍居主导地位
2013年,电视广告支出占全球广告总支出的40%,近互联网广告支出(21%)的两倍。电视媒体在提升到达率、创建品牌知名度和联想度方面优势明显。作为冬季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及美国中期选举的最大受益者, 2014年电视广告支出预计将增长5.2%。
2015年展示广告支出总额将超过付费搜索广告
互联网仍是增长最快的媒介。2014-2016年互联网广告将以16%的年均增长率增长。其中,展示广告是增长最快的细分类型,预计2014-2016年 其年均增长率为21%。这主要得益于程序化购买的发展。传统展示广告(横幅及其他标准形式的广告)每年增长16%。而社交媒体广告(年均增长率29%)及 在线视频广告(年均增长率23%)也开始从程序化够买中受益。2015年,互联网展示广告支出总额将首次超过付费搜索广告;2016年其支出总额预计将达 744亿美元,而付费搜索广告支出总额为711亿美元。
Internet adspend by type 2013-2016 (US$bn)
2016年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第四大广告媒体
移动广告发展迅猛,增速为桌面互联网广告的六倍。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2013-2016年移动广告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达50%。相比之下,桌 面互联网广告的年均增长率仅为8%。2013年全球移动广告支出占互联网广告总额的12.9%,占全球广告支出总额的2.7%。2016年,移动广告支出 将增至450亿美元,占全球广告支出总额的7.6%。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将于2016年,超过广播、杂志和户外广告,成为世界第四大广告媒体。
实力传播全球首席执行官Steve King 表示:“全球经济回暖,广告主信心增强,他们会发现快速发展的数字媒体中蕴育着的众多营销机会,获得更高的营销投资回报。但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媒体在到达大量乐于参与品牌互动的受众方面,依然魅力不减。“
趋势一:“电子商业街”时代来临(The Age of The i-Street)
互联网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购物方式,实力传播认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将使零售店发展为“体验中心”,提供多种感官体验,让消费者与品牌和产品进行互动。事实上,现在的繁华商业街(High street)将变身为 “电子商业街”。品牌可以根据系统里的用户信息,及传感器收集的顾客店内行为,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和一系列的交互式显示屏为顾客量身打造店内体验。人们大部分的购买行为将在线上完成,在我们有空的时候,有些特别的产品,我们也可以自行设计,并通过3D打印机生产出来。
趋势二:“崛起的市场”现象(The Rising Markets Phenomenon)
未来25年,全球经济版图将发生重大变化。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30年,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将占全球GDP的二分之一。 “灵猫六国”(CIVETS)——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持续增长。实力传播不再将这些国家定义为“新兴市场”,而将其归为“崛起的市场”。同时,我们预测未来将迅速增长的新市场有:秘鲁、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加纳、菲律宾和缅甸。
趋势三:负责任的消费主义 (Collectively Responsible Consumerism)
现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消费习惯对世界的影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参与保护地球和改善生活的活动。实力传播相信这将促进“负责任的消费主义”的发展。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将为人类共同的福祉携手合作。
趋势四:社交合作带来契机(Welcome to the Social Cooperative)
社交媒体把人们连接成了可以互相帮助的网络。未来25年这个网络将会逐渐扩大,消费者对企业和组织的联合影响力和议价能力增强。现在各公司主要将社交媒体作为传播平台,但未来社交媒体将转变为其商业模式的基础,促进品牌与消费者的合作。在新世界里,消费者将参与产品设计,为品牌的发展做贡献,同时获得相应的奖励、折扣或其他回报。
趋势五:万物互联(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
未来25年,互联网将延伸至实物领域,出现各种能够帮助人们打理生活的智能设备,这些设备整合了传感器和相关数据,并能连接网络。可穿戴设备、甚至是可植入皮肤的芯片都将变得司空见惯,把人们和生活中接触到的所有物质连接起来。这使得品牌可以提供私人定制服务,提供满足人们每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但在这种高度个性化的时代里,人们会不会失去“惊喜”带来的乐趣?
趋势六:全民内容创造(Democratisation of Content Creation)
在新技术和社交媒体的推动下,未来25年,消费者创作和传播的内容将和专业人员创作的新闻和娱乐内容不相上下。“全民内容创造”时代将会涌现更多个体内容提供商和发布商,其创作的内容将由个体发布,或由传统媒体发布。尽管消费者创作的内容显著增长,但对主流媒体和娱乐公司提供的专业内容需求仍然强劲。
从“预见2038年”项目中剖析的六大宏观趋势中,实力传播发布了2014年,由于科技发展而改变的十个消费者行为。
移动互联网让信息随手可得,越来越多人将摒弃大众消费主义,追求自己的体验。品牌可以为这一转变提供帮助。
今年测量健康状况的手腕设备将更加普及。品牌可以借助大数据的力量,给消费者提供奖励,鼓励人们进行健康管理。
由于经济压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联合起来获得更多折扣,并分享自己的资源。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公司的出现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品牌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
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革新了摄影。人们可以拍下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分享。今年照片的展示将更加智能和有选择性。
用户自制内容将从简单的自我表达转变为有价值的信息和娱乐内容的创作。媒体将与最佳内容制作者合作创造内容。
虽然很多消费者期望免费的数字内容,但付费的内容订阅正在兴起。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付费租赁或观看优质的、可在不同设备播放的内容,而不是购买和保存内容。
起居室将转变为仿真数字影院,人们可以在大屏幕上欣赏和分享内容,玩高科技在线游戏及其他各种在线体验。
2014年生物识别技术将成为主流。通过识别肢体语言的细微差别,品牌可以按人们的情绪提供相关内容。
移动设备越来越了解人们的行为,如能够预测我们日常需求的应用程序的涌现,将使2014年的数字广告会更加个性化,推送的讯息将会更加精准,且干扰性越来越小。
2014年电子购物街将诞生。零售店将鼓励顾客使用移动设备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并且店内传感器会自动识别老客户,促进互动。
各媒体类型概览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7月中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从线上平均媒体消费时长来看,观看在线视频是最热门的在线活动,访问社交媒体和搜索紧跟其后。此外,游戏、在线购物、新闻阅读和娱乐,占据了中国网民的大部分在线时间。
从媒体消费时长来看,电视目前仍是最受欢迎的媒体,2012年平均每周达到19.2小时,但与2009年的22.7小时相比,存在下滑趋势,纸媒的情况趋同。毋庸置疑,互联网和手机的媒体消费时长增长势头强劲。2011年至2012年间,互联网从每周10.4小时增长到了10.8小时,手机从每周1.4小时增长到了1.8小时。
社交网络
由于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桌面社交网站的到达率下降。目前,用户使用移动端微博多于桌面微博,72%的用户同时使用两种设备上网。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并在2012年以WeChat为名推向国际市场。截至2013年7月,微信拥有了4亿用户(包括7千万海外用户),他们全部使用移动设备登陆。年轻人的追捧推动了社交聊天的爆炸性增长;绝大多数(74%)的微信用户年龄在20岁或以下。
与众多其它市场相同:移动社交只是多屏现象的一种。根据实力传播最近的《移动化的社交媒体》显示,约67%的用户在观看电视的同时活跃于社交媒体,56%的用户边看电视边浏览网页,49%的用户边看电视边浏览在线视频。
电子商务
2012年,约2.42亿中国人有网购经历,相当于全部网民的43%。约54%的用户在线下购物前会先上网搜索相关信息。
广告
在线视频越来越受欢迎,预计其广告的千人成本(CPMs)将随之增长。在线视频广告的需求预计将超过电视广告,虽然在中国这还不是普遍现象。
越来越多网民观看在线视频的时长与电视持平,甚至更长,2012年年底这部分网民比率上升至16%,2013年3月月底达到了23%(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估算数据)。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网民,越倾向于观看在线视频,而不是电视。
尽管实时竞价(RTB)还不是主流的购买方式,但RTB平台能更好的跟踪广告数据,提供优质的第三方广告服务,其影响力越来越大。绩效营销(广告转化)和曝光营销(展示广告/视频广告)都将有所增长。
IT、金融、互联网、房地产等重视广告转化率的行业,未来会趋向于集中投资高效的营销渠道,如搜索和RTB广告,这些渠道将给他们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预计其广告花费将相应减少。
而快消、化妆品、汽车等需要大量曝光的行业(将进一步增加其在展示广告和在线视频广告上的投入。
搜索
2012年的搜索量达到了3.668万亿次,预计2013年会增长20%,达到4.402万亿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85.2%的人群使用台式电脑上网搜索,只有56.2%的手机用户上网搜索,但后者人数在不断上升。男性更常用搜索;20岁左右年龄层比其他年龄层更常用搜索;从教育程度来看,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更常用搜索。
百度持续主导搜索市场,2012年第三季度占据了80.3%的市场份额(较2010年第一季度的67.8%有大幅攀升),谷歌中国的市场份额为14.6%(较之前的29.5%骤跌)。与谷歌争夺市场份额的还有搜狗和腾讯搜搜,但和百度相比,市场份额仍相对较小。
移动设备
截至2012年6月,手机网民的数量达到了5.38亿。中国新兴中产阶级主要使用其智能手机进行网页浏览、搜索和新闻阅读,访问社交网站和微博。
平板电脑的使用也很热门;根据官方统计,平板电脑渗透率于2012年年底达到了0.6%,我们预计其在2016年会增长到5.5%。然而,官方数据可能会忽略一部分非官方活动,低估了其渗透率。例如,iPad3在中国正式发布时间为2012年7月,但在2012年3月(第三代iPad全球发行)iPad3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2%,到2012年6月竟然达到了14%。)。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旅客在官方发布之前,就已经从香港和澳门购买新品,带到中国大陆地区。但是这也推动了iPad在中国深圳的生产业务。
预计2012~015年间,互联网广告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占全球新增广告支出的66%。增长主要得益于数字创新,如更好的广告曝光衡量方法,更多本地化,以及与移动端的整合等。在线视频和社交媒体广告将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移动端是互联网广告增长最快的领域。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实力传播预计:2013年移动互联网广告(包含展示、分类和搜索等所有类型互联网广告)将增长67%;2012~2015年间,将以年均51%的速率增长。而桌面端互联网广告年均增长率将仅有10%。到201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广告支出预计将达294亿美元,占互联网广告支出的21.9%,占所有媒体广告支出的6.1%。eMarketer美国的数据显示2012年,移动端占消费者媒介消费时长的11.7%,但移动端广告支出只占所有广告支出的2.5%。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快速增长将缩小媒介消费时长和广告支出之间的差距。
从地域来看,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广告市场,占2012年全球广告支出的33%。中国2012年广告支出总额为372.02亿美元, 预计2015年将达到502.41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广告市场,占全球新增广告支出的18%。
实力传播全球CEO Steve King表示:“全球广告市场稳步复苏,互联网广告推动了广告支出增长。在大家翘首企盼了多年之后,移动端广告终于开始爆发。现在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全球消费者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营销人员还未触及这一广阔的营销蓝海,通过更加个性化、互动性和非常高效的方式来和消费者互动。
2012年美国报纸行业展望:前景暗淡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著名传媒行业杂志《MediaLife》网站12月22日报道,事实是今年的报纸行业不容乐观,2012年的也将不见起色。鉴于2011年急剧下跌的广告收入和发行量,出版商在努力调整其新闻编辑部和广告销售人员“网络第一”的心态。
与此同时,有关新闻报纸长期前景的真正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本月初,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份报告预测,大多数印刷版报纸在5年内将会销声匿迹;而像《纽约时报》这样的超级报纸和地方性周刊等超小报则会幸存下来。
至少可以说,这样的前景很严峻。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印刷模式的处境比几年前预料的还要危险。那时人们认为,广告收入和发行量的下滑趋势将会减缓,然后在某个假定的时刻保持稳定,但这个“假定的时刻”却进一步延伸到了未来。
分析人士称,在广告收入和发行量在2012年必然下跌的情况下,新闻报纸所能做的就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迎接新媒体。加拿大咨询公司KubasPrimedia高级副总裁艾德-史塔佩尔(Ed Strapagiel)表示,“新闻报纸转向数字化很关键,而那些没有推行数字化的报纸,如果不是像其他报纸那样拥有以印刷形式存在的特殊原因,则会最终走向灭亡。”
如今,数字化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互联网设备,它还包括一系列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虽然报纸已经开始尝试这些设备,但仅仅是暂时性的,因为它们担心会失去印刷版读者,而且也不确定如何将其货币化,以挽救印刷版报纸发行量下滑的局面。
实际上,新闻报纸在以前就曾尝试过采用数字化或类似数字化的途径。在十几年前互联网兴起之际,出版商还在犹豫是否要在网上报道新闻消息。他们所担心的是,这样做会使读者放弃原来的付费订阅,而选择在网上免费浏览新闻,从而导致报纸发行量下跌。尽管如此,多数出版商依然认为他们别无选择,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他们的出版物将会被边缘化,而那些仅依靠互联网的媒体则会赢得大量的读者和被网络广告低成本吸引的广告商。结果证明,发行量的确有所下跌,而新竞争对手也的确博得了读者和广告商的欢心。但那时也毫无回旋的余地,因为读者本来就倾向于免费的网络内容。
如今,出版商所面临的挑战是,启动付费墙和其他能够付费的项目。虽然《纽约时报》 在该领域做得很出色,而且其他报纸也都已推出各自的版本,但这是否能被广大读者所接受还尚不清楚。尽管如此,他们也别无选择,只能先行尝试。史塔佩尔说,“新闻报纸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推行数字化。”
虽然报纸的联合印刷和网络广告收入已在1983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有所攀升,但在明年其情况将不会有所好转。根据实力传媒公司(ZenithOptimedia)的数据显示, 2012年美国的报纸广告支出将比2011年下滑8%,其总支出将会达到249.75亿美元,或者少于2006年经济繁荣期时的一半。
分析人士称,新闻报纸不仅要为迎接数字化时代进行重组,还要严格审查其广告价格和复杂过时的利率结构。史塔佩尔称,“报纸越大,其周边出版物就越多,其复杂性也就越高。如果报纸以各种风格和形式投入数字化,那么情况将会急剧恶化。这样,购买报纸也会变得异常困难。而要解决该问题,则可以采用普遍的消费基于合同和模块化广告规模等办法。其中较为困难的是,不把报纸卖给广告商,而是卖给报社。”
根据阳狮集团旗下实力传播10月3日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球数字广告市场的规模为640.3亿美元。谷歌的数字广告营收排名第一,是排名第二的雅虎的364%。
Facebook去年的广告营收为18.6亿美元,低于微软,但高于AOL。Facebook的盈利才刚刚起步,预计该公司未来将对数字广告市场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