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29 Jun 2021 15:29:4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简知&壹心理:2021年中国家庭教育白皮书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0830.html Tue, 29 Jun 2021 19:14:28 +0000 //www.otias-ub.com/?p=1270830 《白皮书》围绕当下中国父母的教育态度、教养方式、教育分工、教育投入和需求等维度展开调研。根据对4259个调研样本的数据分析,总结成11个关键词,分别为成长最关注、学业问题、线上教育、亲子沟通、亲子陪伴、奖惩规则、共同育儿、隔代教育、多孩教育、教育最大难题、父母自我学习,并辅以真实的案例,多角度展示中国当下的家庭教育现状。

《白皮书》指出,在亲子教育中,家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凭感觉教育孩子,缺乏有效方法,其次是没时间陪孩子

《白皮书》显示,超半数以上的家长表示,心理健康、性格养成及品德培养是他们最关注的,认为学习成绩重要的家长仅占两成。

96.75%的家长选择希望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88.88%的家长选择我很注重培养孩子乐观、坚韧的性格94.92%的家长选择希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心:2020年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1151099.html Wed, 11 Nov 2020 02:22:51 +0000 //www.otias-ub.com/?p=1151099 疫情,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影响,对于父母和孩子而言,有了更多的时间相处在一起,但这个相处的时光到底是美好还是挑战?


当孩子不能去学校上课,在家里进行线上上课的时候,对这些家长来说是考验还是幸福?

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在今年8月份又进行了2020年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在此跟大家做一些简单分享。

18000份调研问卷,揭示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现状

本次调研报告采用线上调研的方式,共收集到18000多份家长的问卷,并且采访了部分家庭进行了定性方向的调研。

调研覆盖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及以下城市中小学家长人群。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总经理解琪女士

我们想让更多父母通过报告,思考经历疫情之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的亲子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带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在这个思考之下应该去做出什么样的行为调整。

1、妈妈们是“生活委员”&“学习委员”,爸爸们是“体育委员”。

关于家庭分工,调研数据显示,疫情前大部分中国家庭由妈妈们主要负责孩子的学习,但是在疫情期间,妈妈主要做孩子的生活委员和孩子的学习委员,而爸爸也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体育委员。

当然,随着学段的递升,妈妈的重心会从“辅导学习”向“后勤保障”迁移;而孩子对于爸爸陪伴自己进行户外活动的需求也会逐渐减少,爸爸慢慢会过渡到一个陪伴的角色中去。

2、近七成孩子参与线上课外辅导班,超六成家长仍是线下教育忠实粉丝。

那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我们也进行了调研,在疫情期间,近7成的孩子被安排了课外辅导班。

可能没法想象,很多的孩子,在既没办法去到学校里上课,也没办法到线下去上自己的辅导班的情况下,仍然是“停课不停学”。他们在线上参与学校里的课程同时,也继续在上我们的线上辅导班,尤其是初高中孩子,他们中大部分每天在线上课的时间超过了3小时。

但是我们也会去观察,这样的结果在疫情结束后,当我们恢复到校园去上课、到线下去上课的时候,大家对线上教学是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本次调研发现,仍有超过6成的家长是线下教育的忠实粉丝。其中有40%的家长认为,一旦能够恢复到线下教学,“我会坚定不移的恢复回去”;而有20%左右的家长认为,“如果有机会,我仍然会选择线下,线上同时保留,但是我不会放弃线下教学这个模式”。

这就告诉我们,其实家长更加期待的是我们的孩子能够与老师有更多的、亲密的师生互动,或者也能够说明我们的很多孩子可能在独立进行线上授课的时候,还没办法能够完全的、全程专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在电子产品普及的今天,很多人认为,云端上的孩子沉浸在一个网络时代,于是可能有人会恐慌,觉得孩子太多的沉迷于网络,不管是他的视力、还是专注力都会下降。

但是我们也很乐观的看到了不同的声音,近8成的家长对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是接受的态度。近半数的家长认为应该引导孩子适度使用电子产品,而不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在小学阶段我们还观察到一个现象,小学阶段的孩子户外锻炼时间其实是非常多的。

虽然我们没办法说这个数据到底有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但我们乐观的看到成绩靠前的孩子,他的户外锻炼时间也相对较多,所以我们乐观的估计,可能每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间效率也会相当的高。

3、亲子陪伴增多、亲子关系更趋紧密,但教育焦虑仍在。 在亲子陪伴篇中间我们观察到,在疫情期间约八成的家长认为我们的亲子关系、亲子之间的互动连接本身变得更亲密了


通过疫情期间的相处,更了解孩子的学习了,尤其是对中学生家长而言,之前完全没机会去了解到底孩子学习到什么程度了、他们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困难、老师授课方式是什么样的,可是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深入了解了孩子的学习,也因为疫情我们跟孩子的链接更加紧密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非常多的问题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大部分的家长还是对教育本身感到焦虑,而这个焦虑大多数还是聚焦在“我不知道怎么样去了解孩子的学习”、“怎么帮助孩子的学习”。

小学生的家长可能还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我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学习”、“辅导作业的时候,怎么控制住自己不发脾气”……

但是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会发现,到了中学以后,家长更加关注、更加困惑、更加焦虑的点,变成了“我不知道怎么该跟我的孩子去沟通”,亲子沟通问题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逐渐成为大多数家庭最困惑的一个问题。

相比于焦虑型的家长,也有一部分家长他们认为其实疫情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了。

因为原来可能我没有那么多时间跟孩子相处,但是在这段时间因为跟孩子的亲密相处,我认为我们互相之间的亲密度更加好,我们的沟通程度也更好了。

4、关于孩子的难题:拖延、生活不规律、懒散、意志力薄弱、青春期难沟通拖延仍然是中小学生在家长心目中存在的最重要问题。


孩子中学以后,父母参与变得越来越少,对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期待逐渐变高,往往更容易暴露拖延问题。

超五成的家长认为,疫情期间孩子的生活不规律。

因为可能在此之前,有部分中学生家长,不太了解孩子在学校里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因为疫情的关系,父母更清晰地知道了每个孩子是如何安排自己每天24小时的。

所以就会发现可能我们的孩子作息不够规律,这也是我们父母的担忧。

我们也对应的调研了部分青少年,他们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他们觉得我自己的生活习惯跟父母有差异,相对来说是正常的。

我们也遗憾的看到,一小部分父母会觉得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些语言暴力或者身体暴力的倾向,这也是让我们比较担忧的点。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未来需要去关注的重点,家长认为,孩子意志力薄弱是一个普遍问题

关于“优秀孩子”的定义,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每一个人都会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重新审视亲子关系。 我们乐观的发现,通过这次调研每一个家长都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大部分家长认为,一个优秀孩子的标准,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学业成绩优秀,更重要的是他的身心健康。


69.8%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优秀最重要的含义,还有65%的家长认为乐观积极是优秀非常重要的标志,而学业成绩好已经是最不重要的一环。

同时,我们也看到爸爸妈妈对于优秀孩子的定义在这次调研中高度一致,大家共同认为身心健康、乐观积极、有上进心、自控力强、学习习惯好这些因素才是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

我们还乐观的发现,99%的家长认为家校共育的理念应该是达成了共识,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我们和学校是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 并且,绝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为了改变孩子,更多的家长愿意自己去学习,先去改变自己。


家长们对于家庭教育的学习方式也呈出多元化特点,大家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

从网上去找公众号、文章,去找亲朋好友、和其他父母聊天,甚至购买书籍,去网上学习,去购买线下课程、购买线上课程,利用短视频学习,这些都是家长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方式。 并且各个学龄段的家长,都愿意为自己学习家庭教育、提高自己的育儿理念进行投入,大多数家长已经在为自我成长付费。

这个数据让我们非常感慨,我们发现无论家长是来自于哪个城市、哪个学历层次,他们大多数都愿意购买书籍、购买家庭教育的线上线下课程,在微信群里面学习知识、公众号里面学习文章时,也愿意为这部分的学习进行付费。

]]>
平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44450.html Mon, 21 May 2012 03:00:31 +0000 //www.otias-ub.com/?p=44450 new-nanny

平板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在加速向低年龄的儿童渗透。触屏界面使得计算机更加易用,成为了儿童可以很快上手的上网、娱乐和学习终端。虽然平板的娱乐性会让人担忧,但是只要家长善于引导,它也可以帮助儿童学习知识、提高智力,成为一个出色的教育工具。School.com 网站最近制作了一副信息图,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平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 2011 年 12 月的时候,1/10 的美国成年人拥有平板;2012 年 1 月,比例达到了 1/5。
  • 22% 的家长会给孩子一个智能手机、iPod 或者 iPad,以便自己去做事。
  • 拥有平板的家庭中,7/10 的孩子用过平板。
  • 77% 的孩子会用平板玩游戏;57% 的孩子用作学习目的;55% 的孩子用作旅途中的娱乐;43% 的孩子用来看电视和电影;41% 的孩子用来聚会时用;15% 的孩子用来与朋友和家人交流。
  • 77% 的家长认为平板对孩子有益;77% 的家长认为平板会促进孩子的创造力。
  • 超过 25% 的家长为孩子下载过应用。
  • 0-8 岁的孩子们使用什么应用呢?游戏仍然占有很大比例,46% 的孩子会玩游戏,同时教育应用占有比例也不错,43% 的孩子会玩教育游戏,比如谜题、数学、阅读和记忆力游戏。
  • 0-8 岁的孩子中,38% 的人用过平板和智能手机,这个比例随着年龄段增长会加大,5-8 岁的孩子中,52% 的人用过手机和平板。
  • 从 5 年级的一个案例中,可以发现,iPad 上的数学应用可以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兴趣和能力,95% 的孩子认为数学游戏有趣而且有益。高等学校的一个案例中,iPad 的一个教育应用 HMH Fuse 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
  • 教育应用排行中,免费应用占了很大比重,涉及到的类别有科学、历史、数学、识字识图、阅读、家庭作业等。

对于平板在家庭中的作用,你怎么看?你是否为自己的孩子下载过很多教育类应用?它对孩子的智力增长有作用吗?当你要做事的时候,是否会扔给孩子一个手机或平板,让他自己去玩?

new-nanny

 via:ifan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