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07 Oct 2024 12:58:4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智能车参考: 2024年9月比亚迪狂卖42万辆 理想销量超BBA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0053.html Mon, 07 Oct 2024 12:58:48 +0000 //www.otias-ub.com/?p=1720053 “历史新高”成9月关键词,中国车的金九银十来了。在大众市场,领头羊比亚迪势头不减,9月狂卖近42万辆,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国产冲高,理想和鸿蒙智行,分别在销量和均价上超越BBA。国产车正在重塑豪华格局,头部新势力格局也可能面临改写。

MONA M03大卖,小鹏重回纯电新势力销量第一,被曝最新周订单超越理想。

蔚来乐道上市后,今年产能迅速卖光,李斌也迎来“幸福的烦恼”。

“理鸿零”要重回“蔚小理”了?

自主三强与新势力三强

首先来看自主三强的销量表现。

9月,比亚迪销量再创新高,乘用车销量417603辆车,乘用车同比增长45.6%

若四季度保持增长,全年销量有望突破400万辆

其中海外乘用车销量为33012辆,同比增长17.7%,占销量整体比为8%。

其中王朝和海洋合计卖出401572辆,贡献了96%的销量。

另外三大品牌,腾势销量为10299辆,方程豹销量为5422辆,仰望U8和U9共售出310辆。

吉利新能源转型成果也不错,总销量为201949辆,其中新能源销量为91134辆,同比增长约76%。

长城的出海成绩颇为亮眼,整体销量为108398辆,其中海外销量为4.41万辆,占比超40%。

再来看新势力增程头部三强“理问零”。

理想继续领跑新势力,9月交付53709辆,再创新高,其中第三周单周销量首次超越BBA。预计国庆节后将迎来第100万辆车下线

紧随理想之后的是鸿蒙智行,双方销量差距逐渐拉大。

鸿蒙智行全系交付39931辆车,成交均价39.9万元,自称车市成交“均价Top1”,根据易车网统计,这项数据同样超过了BBA。

具体来看,问界仍然是销量主力,共交付35560辆车,同比增长577%

其中新M7交付超1.6万辆,M9交付超1.5万辆持续火爆,其中接替余承东任华为终端CEO的何刚,贡献了1辆。

然后是享界S9,首个完整交付月的成绩为2169辆

官方并未直接透露智界S7的销量,简单计算可知,9月交付了2202辆。

智界R7要到10月才交付,故未计入在内,目前大定成绩亮眼。

根据最新战报,鸿蒙智行全系在国庆节当天大定破5200台,其中智界R7单日大定再次突破2000台

对于R7的上市表现,近期余承东发朋友圈感慨:

智界爬了起来

稳坐第三把交椅依然是今年的黑马零跑。

零跑9月交付33767台车,创下新纪录,同比增长33767台,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与股东Stellantis的合作,零跑已打入欧洲市场,开启新增长点。

9月延续了“理鸿零”三强格局,新势力头部格局基本稳固…了吗?

2万辆俱乐部,蔚小氪紧追

不同于“理鸿零”的明显差距,2万辆俱乐部玩家咬得很紧。

小鹏9月交付21352辆车,同样创下历史新高,以微弱优势领先极氪,重回纯电新势力第一。

销量主力是上市不久的MONA M03,交付量破万。

有博主爆料,小鹏最新周订单数据超越了理想,以后谁来发布周榜,有变数了doge

极氪同期交付21333台车,同比增长77%,也是历史新高。

紧随其后的是蔚来,销量为21181辆季度交付创新高,连续5个月稳居2万辆俱乐部,同比增长30.1%。

这只是蔚来主品牌的销量。

乐道L60在9月28日才开启交付,9月交付的832台并未计入其中。

蔚来此前透露,乐道L60将在12月冲刺1万辆交付,届时蔚来整体销量或将超过3万台。

10月,2万辆俱乐部将迎来1位新玩家。

小米SU7销量稳居1万台梯队,连创新高后,雷军在央视节目中透露,小米10月目标冲刺2万辆交付。

1万辆梯队中,还有今年上市两款新车的哪吒,9月交付10118台车,相较上个月下滑10.1%,相比去年同期大跌30.6%

最后来简单看下传统车企的转型成果。

广汽新能源转型继续领先,埃安仍是“别人家的孩子”,但进入了增长瓶颈。

9月销量为35780辆,同比下滑30.65%,环比变化不大。

长安转型成绩持续亮眼,旗下三大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9月共交付22709辆车,长安启源交付11615辆车,阿维塔交付4537台。

东风旗下的岚图9月交付量也破万了,其中一半来自新款梦想家,品牌平均售价达到了33.6万元

上汽则率先公布了新能源整体销量,9月销售新能源汽车超12.9万辆,同比增长约38%。旗下智己销量大涨至4516台,同比提升150%。

总的来看,9月的国产新能源整体欣欣向荣。

大多数玩家销量大涨,甚至创下历史新高,背后反映出用户心智的改变。

即便是在高端市场,国产新能源已从销量和价值两个方面,实现对传统豪华的反超。

乘联会此前预测,9月新能源渗透率继续突破50%,达52.4%

新能源已经成为主流,正在成为人们出行代步的首选。

自 量子位

]]>
广汽集团财报:2023年广汽集团全年营收1287.57亿元 同比增长17.48%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2860.html Sun, 31 Mar 2024 12:08:32 +0000 //www.otias-ub.com/?p=1682860 销量涨了,营收上来了,利润却跌了。

广汽集团发布2023年报,全年营收1287.57亿元,同比增长17.48%。虽然营收增长不少,但归母净利润仅44.29亿元,同比下降高达45.08%。与此同时,广汽在2023年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在车企互相攀比的研发投入上,广汽集团2023年的研发支出为83.88亿元,尽管同比增长28.53%,但不及已经发布财报的比亚迪和长城,二者研发投入分别为395.7亿、110.3亿。

从全年趋势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出现不小的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达8190.5万元,上年同期则盈利150.5万元。

不过家大业大的广汽手里还是有不少钱的,截止到去年底,广汽集团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458.65亿元,较上一年增加83.86亿。

合资盈利能力下降

2023年,广汽集团的汽车产销都超过了250万辆,分别为252.88万辆和250.50万辆,同比增长1.97%和2.92%,产销规模位居国内车企第五,占据了8.32%的市场份额。

具体来看,广汽旗下自主品牌销量约89万辆,在集团总销量中的占比提升至35.4%。广汽乘用车销量40.65万辆,同比增长12.12%,广汽埃安的销量为48万辆,同比增长77%。

可以说广汽的自主品牌成长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埃安,去年曾连续10个月销量稳居4万辆以上。

虽然全年的销量同比增长,但净利润却下跌近一半。

和自主品牌一马当先不同,广汽的合资公司“两田”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广汽本田2023年销量同比下降13.66%至64.05万辆,广汽丰田的销量也同比下降5.47%,全年销量为95万辆。

一直以来,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都是广汽集团的营收大头,如今随着销量下跌,“两田”的营收也出现了下滑。

2023年,广汽丰田的营收为1528.69亿元,同比下降6.52%,广汽本田的营收更是跌破千亿至935.28 亿元,同比下降18.75%。

合资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也导致去年广汽集团投资收益同比下降39.52%至86.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57亿元。

除此之外,官方还表示受到了价格战和广汽三菱重组的影响,“尤其是广汽三菱重组影响最大。”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如果剔除广汽三菱重组一次性亏损的28.6亿元,广汽2023年整体业绩水平与行业相当。”

目前,广汽集团已经完成对广汽三菱相关资产的处理,由埃安接盘,利用其现有核心资产,扩充产能。广汽方面表示,既最大限度盘活利用广汽三菱核心资产,也避免了广汽三菱解散清算,同时还解决了埃安的产能瓶颈问题。

利润下跌的背后,除了赚得少,往外花的也变多了。

在2023年广汽集团的各项花销中,增幅最大的是销售费用,共计61.96亿元,同比增长57.94%。

具体来看,2023年广汽集团广告费用为30.41亿元,同比增长49.34%;售后服务及销售奖励为14.6亿元,同比增长161.56%。官方在财报中对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2.7亿元也给出了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广告宣传费增加,以及随销量增加而售后服务费相应增加等综合所致。

此外,广汽集团2023年的管理费用也同比增加13.3%至43亿元。

靠网约车提量存隐忧

或是早已意识到合资业务萎靡,广汽开始有意识地让自主品牌成增量主力。

从去年全年汽车产销来看,均超25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超89万辆,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在广汽集团总销量中的占比提升到了35.4%。

除此之外,广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54.96万辆,同比增长77.55%,销量占比达到21.94%,较上年提升超过9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更是提升到了58%。

目前,广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混动车型为主的广汽传祺,二是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

广汽埃安的下面更是拥有“AION埃安”和“Hyper昊铂”双品牌矩阵,包括SUV、轿车、跑车等多款车型在售。

具体到单独品牌,广汽传祺在2023年全年销量实现40.6万辆,同比增长12.12%,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特别是广汽传祺,全系列车型都实现了混动化,其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销售超4.5万辆,一举拿下国内自主HEV市场销量冠军,广汽传祺MPV车型全年销量达164159辆,同比增长59%,也成为中国MPV市场的销冠。

2023年,广汽埃安的产销量分别为48万辆和50万辆,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7.02%和82.84%。其中,AION S系列全年销量22.1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91.3%;AION Y系列全年销量达22.8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91%。可以看到,这两大热门车型销量就占据了埃安总销量超95%。

不过因其过于单一的销售结构,乏力的信号也开始显现, 刚进入2024年,埃安便迎来当头一棒,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

根据广汽集团2024年以来披露的数据显示,2月广汽埃安实现销量为10006辆,与去年同期的30086辆相比,同比大幅下滑66.74%;而在今年前两个月,广汽埃安的累计销量仅为21011辆,销量大幅下滑了45.13%。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两个月累计销量排行榜,去年常居第三的埃安已然滑落至第九名,被吉利、长安,长城等车企超越。

要知道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广汽集团的销量还有4.59万辆,对比来看,如今广汽埃安的销量出现了相当明显的下滑。

虽然2月份有春节假期的影响,车企销量整体走低在预期之中,但埃安66.74%的降幅远超新能源市场整体水平。

而对于广汽埃安销量下滑的原因,目前普遍的观点有两个,其一是依靠网约车市场起家的埃安,会随着市场饱和而逐渐式微。

2023年网约车迎来“井喷”,目前已经是严重的供过于求——珠海、济南、遂宁等城市先后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告,提醒大众该市网约车数量已经饱和。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全国网约车新车约85万台,其中埃安就有约22万辆,在全国排名第一,埃安的新车中,超四成是网约车。

随着网约车市场走向饱和,甚至过剩,埃安的销量自然会受到影响。

第二种观点则是受到了车企价格战的冲击。2月中旬,比亚迪接连推出多种车型的荣耀版,引发了新春车市的又一轮降价潮,随后上汽通用五菱、长安启源、哪吒、吉利、理想、小鹏等车企纷纷跟进,下调售价。

值得注意的是,埃安的主销车型是 AION S,AION Y 这两款紧凑家用车,全都在比亚迪等大打价格战车企的射程范围之内,被炮火波及在所难免。

价格战还会打多久?

2024年新一轮价格战已经开打,广汽没有理由避开。

“价格是用来定位的,不是用来打仗的。”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长期打价格战,就不利于打价值战。但如果不跟,市场份额就会被别人抢走。“打价格战时,必须迎头痛击,用各种方式促使成本下降。”

早在去年,广汽集团的董事长曾庆洪,就曾直言,价格战打来打去,想找死的企业就早点降价。他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将保持微增长,肯定要进入淘汰赛。

所以除了坚持自主和合资两条腿走路外,广汽也在推进出口业务,2023年广汽集团共出口新车7.58万辆,同比增长130%,市场布局覆盖4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服务网点设置236家。

出口的同时,广汽集团还开始在国外投资建厂,比如总投资额达23亿泰铢、设计年产能达5万台的广汽埃安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将于泰国动工,第一期计划今年7月份建成,三季度实现量产。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财报中称,今年力争实现全年海外销量超15万辆。

对于2024年,广汽集团方面称,面对电动化转型较慢、国际化规模较小、新增量培育较慢等困难与挑战,集团将努力挑战销量增长10%的目标,并力争实现自主品牌销量超100万辆。

想要在今年的价格战中杀出一条血路,广汽就必须要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广汽集团的全年研发投入约8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6亿元。

尽管如此,作为老牌车企的广汽,这样的研发投入其实并不算多,日前发布财报的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395.7亿,甚至超过了同期净利润100亿,而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和理想,研发投入也均超过百亿。

和广汽同一时间,长城汽车也发布了自家2023年财报,研发投入也超过了100亿,达到了110.3亿。

财报显示,2023年长城汽车营收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销量方面,2023年,长城共计售出12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5.85%。但销量和收入的增长却并未带来净利润的增长,同样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

年报显示,2023年长城的归母净利润为70.22亿元,比2022年度的82.66亿元下滑15.06%。

车卖得多了,利润却少了,大家都是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下,价格战又还能打多久?

自 猎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