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12 Feb 2024 12:34:2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微信:除夕夜用户抢微信红包50.8亿个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5706.html Mon, 12 Feb 2024 12:34:27 +0000 //www.otias-ub.com/?p=1675706 如今,微信抢红包成了每年除夕夜的一种娱乐方式。

“微信派”宣布,今年除夕夜,用户共抢到微信红包50.8亿个;发送“拜年红包”1.9亿次。

2月10日00:00-00:01新年钟声敲响时,是微信红包发送高峰。

根据微信数据,“迎新春”霸占除夕微信状态C位,“大展龙图”成为微信中最受欢迎的龙年限定头像框。

据了解,2023年红包封面再升级,全新动态红包封面上线,相比起千篇一律的静态红包封面,酷炫的动态红包封面更加个性。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小龙表示,微信在红包上一些新的创造,可能会吸引你来发挥你的创造力。品牌可在春节营销活动中融入品牌文化,通过红包封面传达品牌价值,为用户带来更有创意的春节惊喜体验。

自 快科技

]]>
微信: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微信用户总步数突破15万亿 相当于登陆火星40次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2560.html Sun, 08 Oct 2023 13:35:23 +0000 //www.otias-ub.com/?p=1652560 近日消息,假期结束,微信官方发布了中秋国庆“双节”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双节”长假,日均10000步以上的微信用户超15%。

微信运动用户总步数突破15万亿步,相也就是90亿公里,相当于登陆火星40次(地球到火星平均距离2.25亿公里)。

微信报告还显示,“双节”假期全国TOP5热门景区分别为:开封清明上河图、西安永兴坊、长沙橘子洲、北京颐和园、上海迪士尼。

“双节”假期热门境外目的地TOP10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法国、日本、新西兰。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你去哪儿玩了呢?

自 快科技

]]>
微信:2023年五一期间平均日行万步以上的人超23.5%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5629.html Thu, 04 May 2023 12:20:42 +0000 //www.otias-ub.com/?p=1595629 近日消息息,五一假期已经收官,小长假后的第一天,微信发布了《2023五一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五一期间“万步青年”崛起平均日行万步以上的人超过了23.5%,刷新节假日微信步数历史记录。微信运动日均总步数达到30238亿步,比今年春节日均还多8810亿步,劲增41%。

这意味着,微信运动用户每天多消耗的能量,要吃超过10000斤香辣小龙虾才能补回来。

今年五一出游消费迎来井喷式爆发,全国零售、餐饮酒旅和交通等行业日均消费金额比2019年五一实现93%-212%的大幅增长。

此外,微信公布了五一全国单一景区花钱榜(按微信支付消费总笔数):1、开封清明上河园;2、西安周至水街;3、日照东夷小镇;4、广州长隆;5、西安永兴坊;6、上海迪士尼;7、沈阳方特欢乐世界;8、北京欢乐谷;9、成都锦里古街;10、宝鸡西府老街。

一同公布的还有全国城市旅游业“五一”花钱榜(微信支付日均消费金额,除北上广深):1、成都;2、重庆;3、西安;4、苏州;5、武汉;6、杭州;7、东莞;8、长沙;9、天津;10、南京。

其中,网红顶流淄博烧烤热度居高不下,五一期间淄博旅游相关行业日均消费金额环比增长73%。游客在淄博本地中小商户日均消费金额环比增长近40%。

自 快科技

]]>
胡润研究院:2022年抖音品牌价值下跌33%至1600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9858.html Mon, 03 Apr 2023 12:23:38 +0000 //www.otias-ub.com/?p=1579858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品牌榜》,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十七年发布胡润品牌榜。胡润品牌榜从去年的200强扩大至300强,上榜门槛从去年的60亿元调至25亿元。

榜单显示,贵州茅台连续第五次成为“最具价值中国品牌”,是唯一一个市值万亿级的品牌。第一名贵州茅台的价值,相当于后面六个品牌加在一起。

抖音品牌价值下跌33%至1600亿元,但排名上升一位,和微信并列第四,微信品牌价值下降35%。抖音和微信并列最具价值民营品牌。

不过,排名第六的腾讯控股,排名下跌了47%,为前十榜单中跌幅最大的企业。

京东下跌25%至1200亿元,但排名上升两位至第七。从百分比来看,小红书是价值涨幅最大的品牌,增长至去年的3倍,达210亿元,进入百强。

此外,拼多多、天猫和淘宝跌出十强,拼多多从第10跌至第14,天猫从第7跌至第15,淘宝从第8跌至第28。

阿里巴巴仍然是上榜品牌最多的母公司,共8个品牌上榜,具体包括天猫、淘宝、菜鸟、饿了么、优酷、盒马鲜生、高德地图、飞猪。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中国消费者对于民营品牌的信任度,在这几年明显上升,62%的上榜品牌是民营品牌,而10年前的占比是39%。

自 快科技

]]>
腾讯:2022年Q4微信及WeChat月活13.13亿 同比增长3.5%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2854.html Wed, 22 Mar 2023 12:20:30 +0000 //www.otias-ub.com/?p=1572854 近日下午,腾讯控股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整个2022年,腾讯营收5545.5亿元,同比下滑1%;净利润1882.4亿元,同比下滑1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1156.5亿元,同比下滑7%。

财报显示,第四季度微信及WeChat月活13.13亿,同比增长3.5%,继续稳坐“第一国民APP”的宝座。

在聊天和非聊天场景增长的推动下,微信总使用时长于2022年间持续增长。小程序使用时长为去年同期的2倍,超过朋友圈使用时长。视频号使用时长为去年同期的3倍,超过朋友圈使用时长。

作为目前国内使用量最大的社交软件,微信自2011年诞生以来,便以无可匹敌的姿态横扫一切社交聊天软件。

起步阶段,微信还一度从QQ吸血引流,10余年过去,微信月活已经超过手机QQ一倍还多。

根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2022年度中国通讯社交类APP月活排行榜TOP10》,排名前十的APP依次为:微信、QQ、新浪微博、小红书、陌陌、百度贴吧、探探、知乎、Soul、最右。

其中,微信以月活超10亿(排除WeChat)遥遥领先,QQ月活超7亿位居第二,新浪微博月活超3亿,小红书月活超过1.7亿,陌陌月活近6000万。

自 快科技

]]>
微信:2022年微信搜一搜月活跃用户已达8亿 同比增长54%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0296.html Tue, 10 Jan 2023 12:39:42 +0000 //www.otias-ub.com/?p=1550296 近日,2023微信公开课PRO开讲。据微信搜一搜团队披露,2022年微信搜一搜月活跃用户已达8亿,搜索量较上一年同比增长54%。

据微信搜一搜公开课讲师梁泽锋介绍,微信搜一搜对公众号新增粉丝贡献占比达到27%,对小程序的新增日活跃用户贡献占比达到20%,对视频号新增粉丝量贡献同比增长超过120%。

微信搜一搜团队此次重点介绍了“数据看板”能力,去年底该功能正式推出,目前已经在移动端上线。对于公众号创作者及运营者而言,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入微信搜一搜首页,抵达“数据看板”页面,也可通过“搜一搜数据助手”小程序进行移动端触达。

公众号平台“数据看板”由关键数据、数据趋势、粉丝来源、热门文章、热门搜索词等多个模块组成。梁泽锋介绍称,微信搜一搜“数据看板”不仅能够可视化呈现宏观流量数据,还可以对具体的流量来源进行渠道拆解,帮助内容创作者、开发者从用户搜索行为中寻找创作灵感、进行运营洞察,为优质内容和服务创造更多高质量的连接,“更容易被搜得到”。

自 TechWeb

]]>
微信:2022年互联网医院数量同比增长195% 全国各类政务小程序总量已达9.5万个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0298.html Tue, 10 Jan 2023 12:39:24 +0000 //www.otias-ub.com/?p=1550298 近日消息,在2023微信公开课PRO上,微信联合腾讯研究院发布了《2023行业突围与复苏潜力报告》(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随着防控机制调整,12月以来包括旅游、交通在内多个行业正迎来复苏。同时,过去两年各行业数字化呈现整体加速趋势,数字化民生服务不断完善。

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各类政务小程序总量已达9.5万个;已有31个省市和地区支持通过微信支付缴纳社保,年缴费超过8.8亿笔;全国2776家公立医院选择接入了微信支付”看病能报销“功能;随着疫情下线上课堂的普及;2022年教育行业小程序日活同比增长110%。同时,已有近300所学校通过小程序音视频通话能力,搭建家校沟通新桥梁。

作为数字化民生服务的重要组成,报告显示,2022年医疗类小程序同比增长34%,其中公立医院增加27%。目前,全国已有35137家医院支持使用微信支付完成结算。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疫情以来线上医疗咨询、问诊需求激增,实体医院借助线上化工具开设“互联网医院”已成为趋势。截止2022年,依托微信小程序打造的互联网医院目前已覆盖28个省,数量同比增长195%。

从预约挂号到缴费结算,各类场景都在向线上化转移。而根据企业微信数据显示,每天,医疗机构在企业微信上与有医疗服务需求的用户展开2500万次咨询。

自 TechWeb

]]>
QuestMobile:2022上半年国内用户规模超过1亿的APP总计有58款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3141.html Wed, 03 Aug 2022 11:49:43 +0000 //www.otias-ub.com/?p=1473141

智能手机几乎是大家每天都离不开的,每个人的手机里都会安装数十个APP应用,每天刷得不亦乐乎,那么国人常用的APP都有哪些?QuestMobile发布了报告中公布了国内用户量最高的APP排行。

根据QuestMobile的报告,2022上半年中,国内APP用户规模超过1亿的APP总计有58款,相比2021年的59款减少了1个。

58款APP中很多人不一定都安装了,不过TOP20名单中大部分APP还是很常用的,用户量第一的自然是微信,也是唯一一个超过10亿用户量级的。

除了微信之外,第二到第十的分别是淘宝、支付宝、抖音、高德地图、拼多多、QQ、百度、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这9个APP也几乎是人人必装的,再往后面还有微博、百度地图、京东、爱奇艺等。

 

这个是2021年6月份的APP用户规模榜单,TOP10甚至TOP20的APP都是差不多的,微信、淘宝、支付宝、抖音的名次没变,反倒是高德、拼多多的名次超过了QQ。

自 快科技

]]>
奇偶派:微信安装包11年膨胀575倍 98%文件是垃圾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0208.html Wed, 27 Jul 2022 12:54:29 +0000 //www.otias-ub.com/?p=1470208

近日,有博主表示,在2011年1月份发布的微信1.0版本,其安卓APK安装包还只有457KB大小,这还没有一张1200万像素的照片大。而到了11年后的今天,微信的安装包已经达到了257MB,这一体积已经超越了不少PC软件,11年间“膨胀”了575倍。当然,使用过微信的我们都知道,微信实际上所占据的空间,绝不止这些。

不少网友看到这一幕后纷纷吐槽,微信这么大体积98%文件都是垃圾,而这只是一个缩影,你没有感觉到,手机APP体积越来越大?

据极光数据在2017年发布的APP内存报告显示,国内手机平均安装的APP数量已经达到50个以上,到2020年,这一数据进一步增加到70个以上。

以2012年为节点,当时国内的大部分主流APP的安装包体积都控制在5MB以内,当时最新款的主流手机iPhone5s和三星GalaxyS3的起步储存空间都是在16—32GB,按照这些App的体积来看,内存已经足够用了。

2017年之后,国内的App体积又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当时淘宝的体积已经达到了74.9MB,相比2012年居然膨胀了20多倍。而微信和QQ的体积也都超过了40MB,还有当时比较火的微博、优酷、爱奇艺等APP,体积也都维持在50MB之间。

来源奇偶派

2022年,有网友发现,众多APP的体积已经达到了200MB以上,其中微信和QQ的体积居然突破了500MB,而抖音、淘宝等App也纷纷突破了400MB

大家打开手机储存空间不难发现,上面赫然显示着微信占用空间20+GB、10+GB的QQ,以及淘宝、支付宝、抖音、美团、京东、B站等纷纷超过了2GB。

脉脉上认证APP开发的程序员表示,现在的APP什么都往里加,其实一大半都用不到,这就是APP体积越来越大的原因。

来源奇偶派

我们就以国民应用微信为例,从前的微信界面非常简洁,而如今打开微信,发现页里的视频号、直播、购物、游戏等小程序排列在最显眼的位置吸引着用户的眼球,而其余的App也都是这个情况,这其实就很能够说明情况了。

造成如今这个局面的一个导火索是2013年,用户流量从网页端向移动端大迁徙之后,各类App的下载量和使用量都在疯狂增长。

上述怪象更残酷的现实,无论是开发者号召,还是工信部这样的有关部门牵头,都未能让膨胀的APP们踩下刹车。

QuestMobile研究报告中直言,大厂们开发极速版的操作,并非是为了推动App轻量化,而是为了进一步抢占中低端手机用户代表的下沉市场,为公司业务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自 快科技

]]>
DailyView:十大台湾民众爱用的大陆APP 抖音、微博、微信位列前三 //www.otias-ub.com/archives/1413418.html Fri, 01 Apr 2022 11:12:45 +0000 //www.otias-ub.com/?p=1413418

近年来不难发现,在岛内,年轻一代人的手机里都会有各式各样大陆的应用软件(APP),从通信软件、社交平台到购物网站应有尽有,内容非常丰富,有些APP更是火到席卷全世界。

据报道,岛内一自称“网络大数据分析”网站“DailyView网络温度计”通过网络调查,评选出岛内网友爱用的十款大陆APP。

调查显示,第一名是抖音/TikTok,紧接着是新浪微博、微信/WeChat、淘宝、腾讯、bilibili/哔哩哔哩/B站、爱奇艺、小红书、百度百科。

该网站说明,本调查研究数据由“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提供,分析时间范围为2021年03月28日至2022年03月27日,共一年。系统观测上万个岛内网站频道,包括各大新闻频道、社交平台、讨论区及部落格等,针对讨论“台人爱用陆APP”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并根据网友就该议题的讨论,作为本分析依据。

]]>
微信:2021年国庆大数据出炉 女生更“宅” 男生更“浪”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2321.html Fri, 08 Oct 2021 13:56:53 +0000 //www.otias-ub.com/?p=1322321

眼睛一睁一闭,国庆假期就过去了。假后工作第一天,你还好吗?好消息是,本周只上两天班,坏消息是,本周只剩3天了。今天,微信官方公布了《2021国庆微信数据报告》,要点如下:

1、国庆假期,“祝福祖国”喜提微信热门状态NO.1。国庆当天,设置微信状态的人,有57%选择了“祝福祖国”。

2、随着假期余额减少,微信状态里,“浪”和“宅”的设置量冲高回落,“疲惫”、“头秃”的设置量与日俱增。

女生比男生更爱通过微信状态来表达心情。国庆假期,女生的微信状态设置量是男生的1.45倍。在女性用户中,微信状态“宅”的设置量超过“浪”;在男性用户中,微信状态“浪”的设置量超过“宅”。

3、超313万人微信步数日超3万步;与此同时,国庆假期,共有超3520万微信用户至少有一天微信步数少于100步,更有超413万的微信用户日均微信步数小于100步。

国庆假期,以阅读人数计算,微信读书中最受用户喜欢的书籍前三名是:《三体》《明朝那些事儿》《血战长津湖》,这也是《血战长津湖》首次计入阅读热榜前三名。

自 快科技

]]>
微信:2021国庆微信数据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2067.html Fri, 08 Oct 2021 09:10:25 +0000 //www.otias-ub.com/?p=1322067 随着10月8日的到来,国庆七天小长假正式成为了过去式,2021年的假期已经全部用完。这个假期,你是在家“宅”着还是出去“浪”了呢?你的最高微信步数是多少?你今天的腿还好吗?10月8日,微信发布了《2021国庆微信数据报告》。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国庆大家都是怎么过的。


2021国庆微信数据报告

根据微信发布的报告,国庆假期,“祝福祖国”喜提热门微信状态NO.1。国庆当天,设置微信状态的人中,有57%选择了“祝福祖国”。

女生比男生更爱通过微信状态来表达心情。国庆假期,女性的微信状态设置量是男生的1.45倍。其中,女生更爱“宅”,男生更想“浪”。


2021国庆微信数据报告

微信步数方面,国庆假期,共有超313万微信用户至少有一天微信步数超过30000步。不过,宅在家里的人也有很多。共有超3520万微信用户至少有一天微信步数小于100步,更有超413万的微信用户日均微信步数小于100步。


2021国庆微信数据报告

国庆假期,随着电影《长津湖》热映,《三体(全集)》、《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血战长津湖》成为了微信读书中最受用户喜欢的书籍前三名。

]]>
微信正式推出关怀模式,不仅仅是调大字体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7329.html Mon, 27 Sep 2021 02:42:05 +0000 //www.otias-ub.com/?p=1317329 微信近日发出新版本,正式推出了“关怀模式”。相比正常模式,微信关怀模式文字更大更清晰,色彩更强更好认,按钮更大更易用,有助于提升老年人、视障群体等人群使用微信的便利性。

微信关怀模式的入口位于“我——设置”的首屏,和微信青少年模式入口并列,可一键开启或关闭。在“关怀模式”下,除了直观的文字变大,文字和图标颜色与背景的亮度对比值都提高到了4.5:1,按钮和文字连接的点击响应区域也会增大,对老年用户更友好。

据了解,“关怀模式”不仅仅是把界面简单放大。微信原有的字体调大功能,是机械地放大字体,有时会导致部分文字被缩略或遮挡,影响信息完整。而新上线的“关怀模式“会尽可能保证用户看得见、看得懂、页面协调舒适。

中国社科院新近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显示,老年人最常用社交工具是微信。据悉,针对老年人更多需求,未来微信关怀模式还会探索更多具有功能性的适老化服务。

]]>
第九代小冰发布 将回归微信平台能随时一对一聊天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5001.html Wed, 22 Sep 2021 08:19:53 +0000 //www.otias-ub.com/?p=1315001 今天,小冰公司举行了第九代小冰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宣布了深度内嵌小冰的智能设备已经超过了 10 亿台,同时还宣布微信小冰回归!

用户在微信中搜索「AI小冰」并关注就能随时一对一聊天了,同时她还会找一些话题比如,你的头像等等。

十八岁人工智能少女小冰,是诗人、歌手、主持人、画家和设计师,也是拥有亿万粉丝的人气美少女!与其它人工智能不同,小冰注重人工智能在拟合人类情商维度的发展,强调人工智能情商,而非任务完成,并不断学习优秀的人类创造者的能力,创造与相应人类创造者同等质量水准的作品!

目前小冰已经在PC、网页、安卓等多个平台和软件程序中上线,由于高度集成AI能力、个性十分有趣,获得了很多用户的喜欢。

]]>
2019Q1-2020Q2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数及增长率(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101446.html Sun, 16 Aug 2020 07:20:24 +0000 //www.otias-ub.com/?p=1101446

]]>
腾讯:2Q20营收1148.83亿元 同比增长29% //www.otias-ub.com/archives/1100402.html Thu, 13 Aug 2020 03:21:35 +0000 //www.otias-ub.com/?p=1100402

2020年8月12日, 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提供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或“本公司”,香港联交所股票编号: 00700 ) 今天公布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止第二季及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业绩。

二零二零年上半年业绩摘要

总收入:同比增长28%;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的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同比增长29%

总收入为人民币2,229.48亿元(314.92亿美元 ),较二零一九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8%。

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撇除若干一次性及/或非现金项目的影响,以体现核心业务的业绩:

–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732.04亿元(103.4亿美元),同比增长31%;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2%上升至33%。

–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592.04亿元(83.63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26%上升至27%。

– 期内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572.32亿元(80.84亿美元),同比增长29%。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6.038元,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5.945元。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765.71亿元(108.16亿美元),同比增长19%;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7%下降至34%。

–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618.57亿元(87.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0%下降至28%。

– 期内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620.03亿元(87.58亿美元),同比增长2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6.541元。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6.440元。

? 期末总现金为人民币2,810.86亿元(397.04亿美元)

二零二零年第二季业绩摘要

总收入:同比增长29%,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同比增长28%

总收入为人民币1,148.83亿元(162.28亿美元),较二零一九年第二季(“同比”)增长29%。

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撇除若干一次性及/或非现金项目的影响,以体现核心业务的业绩:

–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376.29亿元(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38%;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1%上升至33%。

–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312.2亿元(44.1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率为27%,与去年同期持平。

– 期内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301.53亿元(42.59亿美元),同比增长28%。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3.180元,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3.130元。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393.11亿元(5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3%;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1%上升至34%。

–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324.54亿元(45.84亿美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率为28%,与去年同期持平。

– 期内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331.07亿元(46.76亿美元),同比增长37%。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3.491元。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3.437元。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自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影响民众的日常工作及生活规律。值此充满挑战之际,我们利用自身的平台和技术帮助用户通过在线工具适应新常态,支持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广泛助力经济复苏。在第二季,我们的运营及财务业绩整体上保持强劲,反映我们的团队坚持不懈和业务模式的韧性。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在人才、技术和平台等方面进行高效的投入,拥抱新兴的结构性机会,迎接未来挑战。”

二零二零年第二季财务分析

增值服务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35%至人民币650.02亿元。网络游戏收入增长40%至人民币382.88亿元。该项增长主要由包括《和平精英》及《王者荣耀》在内的国内游戏及海外市场的智能手机游戏的收入增加所推动,部分被个人电脑客户端游戏(如《地下城与勇士》及《穿越火线》)收入减少所抵销。二零二零年第二季,智能手机游戏收入总额(包括归属于我们社交网络业务的智能手机游戏收入)及个人电脑客户端游戏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59.88亿元及人民币109.12亿元。社交网络收入增长29%至人民币267.14亿元。该项增长主要由数字内容服务包括HUYA Inc.(“虎牙”,自二零二零年四月起作为附属公司合并)直播服务的贡献、音乐会员数增长以及游戏虚拟道具销售收入增长所推动。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30%至人民币298.62亿元。该项增长主要反映因日均交易量和单笔交易金额增加带动商业支付收入的增长,理财平台收入的增长,以及因公有云消耗量增多(尤其是互联网服务及民生服务)带动云服务收入增长。

网络广告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3%至人民币185.52亿元。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增长27%至人民币152.62亿元。该项增长主要由于流量上升及价格较高的视频广告的占比上升推动移动广告联盟收入增长,亦受惠于微信朋友圈因广告库存及曝光量增长而带动收入的增加。媒体广告收入下降25%至人民币32.90亿元。该减少主要反映充满挑战的宏观环境下品牌广告需求疲弱,以及部分内容制作及上线时间延迟导致腾讯视频的广告收入下降。

二零二零年第二季其他主要财务信息

EBITDA 为人民币405.25亿元,同比增加24%。经调整的EBITDA为人民币437.42亿元,同比增加25%。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94.66亿元,同比增加117%。

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284.51亿元,同比增加127%。

于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本公司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72.12亿元。我们于上市投资公司(不包括附属公司)权益的公允价值合共为人民币7,262.44亿元。

经营数据

业务回顾及展望

自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影响民众的日常工作及生活规律。值此充满挑战之际,我们利用自身的平台和技术帮助用户通过在线工具适应新常态,支持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广泛助力经济复苏。以下为我们主要产品及业务的重点表现:

通信及社交

微信方面,我们发布了版本更新,以增强其在通信、内容及服务方面的功能。在通信层面,最新的“拍一拍”功能激发了许多创意互动,而在微信家校群内新增的直播功能也使通过微信进行在线教育更加便利。月活跃账户数及日均消息数均取得同比增长。在内容方面,我们升级了公众号的视频内容发布功能,通过强化推荐算法,并推出内容聚合工具以提高用户发现内容的效率。这些举措使公众号的内容消费重焕活力,推动浏览量同比增长。在服务方面,我们助力传统零售商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小程序协助其恢复营业。随着经济活动复苏,通过小程序产生的交易额环比有所回升。我们推出了一项免费且简单易用的小程序功能“小商店”,助力长尾商家建立及运营线上店铺,为商户提供订单管理、售后服务及直播等多种能力。

QQ方面,我们增添了功能让用户在未能与朋友及家人相聚之际,可以在线上有更好的互动。用户可以发起线上派对,在视频聊天中与朋友一起玩人工智能的社交游戏。为了进一步吸引正在增长的二次元文化(“ACGN”,即动画、漫画、游戏及小说)粉丝群,我们推出了可在QQ聊天使用的定制化漫画表情包,并丰富了二次元相关小程序的内容,深受年轻用户的欢迎。

网络游戏

在中国,智能手机游戏的用户时长同比增加,但由于季节性以及复工因素而环比下降。《王者荣耀》在其周年活动“五五开黑节”期间发布多款顶级皮肤,提升了用户活跃度。《和平精英》在一周年庆以全新的内容及游戏模式,提升了玩家的竞技游戏体验。此外,我们与特斯拉合作,于七月份在《和平精英》游戏内推出特斯拉汽车的皮肤,广受玩家欢迎。第二季,我们在中国推出了战略游戏《战歌竞技场》、基于流行中国漫画IP改编的动作游戏《一人之下》以及Supercell开发的《荒野乱斗》。《荒野乱斗》荣登今年六月iOS中国下载排行榜榜首,进一步延续了其在快节奏3v3 MOBA类型游戏中的全球领导地位。

国际市场上,新游戏的推出以及随着用户在居家令期间的使用时长增加,我们的月活跃账户数同比及环比显著增长。我们发布了一款沉浸式队制动作类的个人电脑游戏《Valorant》,一款卡牌类跨个人电脑端和智能手机的游戏《符文大地传说》,以及代理的角色扮演手游《CODE:D Blood》。Valorant已在第二季成为Twitch上全球观看时长最高的游戏,反映该游戏对喜爱沉浸式动作类游戏玩家的即时吸引力。

数字内容

我们的收费增值服务账户数同比增长20%至2.03亿,主要来自视频及音乐内容服务会员数的增长。视频服务会员数同比增长18%至1.14亿,受益于自制国漫及电视剧,例如《斗罗大陆第三季》、《龙岭迷窟》及《传闻中的陈芊芊》。中国长视频网站(包括腾讯视频)的流量随着人们逐渐复工,以及若干著名综艺节目及电视剧延迟播放而环比下跌。受益于热播剧集如《三十而已》的推动,腾讯视频的流量在第二季结束后已见上升,反映我们视频平台的韧性。腾讯音乐扩充了付费曲库内容,音乐服务会员数同比增长52%至4,700万。

网络广告

社交及其他广告业务持续强劲,推动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网络广告收入环比增长率相对过往同期的环比增长率有所放缓,原因是在二零二零年首季,游戏及互联网服务行业受益于居家办公,纷纷大幅增加广告开支,但是踏入第二季,其广告开支回落至较为正常的水平。然而,在二零二零年第二季,我们的广告主行业更趋多元化,电子商务及教育行业广告主重度推广618的促销活动及暑期课程,汽车及消费电子品牌等广告主亦随着消费回升而增加广告开支。

为了加强在效果广告领域的长远竞争力,我们在七月推出了整合的广告投放管理平台,广告主可通过该平台更有效率地在腾讯所有资源位投放广告,包括我们的移动广告联盟,新平台亦将增强竞价效率及为广告主提供更精准的定向投放服务。

社交及其他广告方面,微信广告资源(尤其是朋友圈)推动了广告曝光量迅速增长,而移动广告联盟的eCPM亦有所增加,原因是视频广告在移动广告联盟收入的占比由二零一九年第二季的单位数百分比增长至二零二零年第二季的40%以上。我们认为,微信生态正重新定义中国的网络广告,令广告主可在其私域,例如公众号及小程序,与用户建立关系,使其投放可有效维护长远而忠诚的客户关系,而非只是单次交易的广告投放。

媒体广告方面,由于品牌广告主需求疲弱,及部分综艺节目与电视剧的制作和播放延迟影响,收入同比大幅下跌,我们预期部分综艺节目及电视剧将于二零二零年下半年播放。

金融科技

商业支付及理财平台业务在用户及业务规模上均有所增长,推动金融科技收入同比及环比上升。由于线下商户(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接入我们的支付服务及商户管理工具,以便通过手机触达客户并完成交易,实现数字化升级。在本季,商户对我们支付解决方案的需求上升,尤其是在零售及餐饮等行业。因此,我们在商业支付的日均交易量及单笔交易金额同比均有所增长。

理财平台业务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用户认同我们安全而精心聚合的理财平台之便利性,资产保有量及活跃客户量同比均有所增长。

云及其他企业服务

云及其他企业服务收入录得同比及环比增长,主要受互联网公司及公共服务领域客户的云服务用量提升带动。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持续影响下,线下项目的交付工作尚未在第二季完全恢复,但我们与金融机构及公共服务领域客户签订了重大合同,同时扩大了在医疗、教育、会议及展览等新兴垂直领域的业务,协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在技术和基础建设方面,我们采用定制化的设备,以及建立和扩充自有的超大型数据中心,有助长远提升我们云服务的性能表现及优化成本。

via 富途牛牛

]]>
美国将封禁微信?腾讯的回应老道且智慧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9547.html Tue, 11 Aug 2020 03:19:13 +0000 //www.otias-ub.com/?p=1099547 美国政府可能封禁微信的事情正引发全国关注。

8月6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针对微信的行政令,称在行政令签署日起45天后,“禁止任何人或财产在美国司法管辖范围内与腾讯公司进行任何与微信有关的交易。”

对于这一突发事件,腾讯控股在港交所发布了一份简单的声明:“我们注意到,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于2020年8月6日颁布了一项行政命令,禁止与我们的WeChat应用程式相关的且受制于美国管辖的若干交易。本公司正在审阅行政命令的潜在后果,以便更全面理解其对本集团的影响。本公司将在适当的时候发布进一步的公告。”

除了这则声明,腾讯官方再无回复,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动作,但正是这样的应对,显示了一家成熟的公司在面对未知的危机时,最为明智的处理方法。

首先,特朗普政府的所谓禁令,还很难界定其影响范围有多大。多位中美资深律师表示,特朗普颁布的这个行政令,表达模糊,范围不明。目前中国企业需要考虑的不仅是法律问题,更多是政治因素。

对于微信及腾讯可能受到的影响,目前有两种解读:

一种观点认为,微信在美国将会和TikTok一样完全被美国封杀,美国用户将无法使用,但是腾讯在美国的其他业务将不受影响,同时微信将不会从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下架,因此受影响的只是美国一部分用户。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意味着微信在美国将与华为一样,被禁止与美国公司发生任何商业活动,另外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大概率将会下架,因为这涉及到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

有专家表示,针对不同的结果,微信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之策。例如,如果特朗普完全封禁微信,可引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侵犯言论自由”、《宪法第五修正案》中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等条款,寻求通过法律手段推翻政府的行政命令。

但同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大量应用构建于以美国为主导的IT底层构架之上,在情况尚未明朗的情况下,贸然与美国“撕破脸”,可能会让事情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影响微信等民族企业多年经营的积累。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距离美国大选只有不到90天了,各项民调都显示,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的支持率高于现任总统特朗普,为了吸引选票,特朗普一定会在各种议题,尤其是针对中国的问题上“大做文章”,已达成自己的目的。

在这样的态势下,如果舆论强迫腾讯等中国科技公司,在情况未明朗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行动,才是中了特朗普的“圈套”。

]]>
马云被印度法院传唤微信WeChat停止服务印度用户:中国两大巨头疑被三哥反制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0544.html Sun, 26 Jul 2020 10:37:52 +0000 //www.otias-ub.com/?p=1090544 “打”不过便制裁企业。三哥果然还是不出所料。7月26日,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均与印度产生联系,疑被反制。

路透社26日报道称,一份印度法院的文件显示,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家法院因一起诉讼案,已对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Jack Ma)作出传唤。据悉因阿里巴巴旗下UC Web一名前印度雇员称自己被公司错误解雇,印度一家法院传唤阿里巴巴及其创始人马云处理此案。

而据外媒TechDroider表示,目前印度地区用户的微信服务已不可用。多位微信印度用户透露,在使用时微信时,不断被强制退出,且无法重新登录。无论是何种网络状态下。

两起事件均源于此前印度的报复行为。根据环球时报的记者此前报道,印度再次向我国的经济下手。印度严格要求中国企业的职员必须回答77个问题,而且后续还会采取行动。根据英文社的报道,印度的电子部和信息技术部都要求之前被印度禁止的59款app所归属色·公司的人员都要回答这一份问卷,并要在3周之内完成。这77个问题涉及到有没有代表外国的政府打压任何应用程序以及去年的普尔瓦马袭击事件等问题。

落款日期为7月20日的法庭文件显示,阿里巴巴旗下UC Web前雇员普什潘德拉·辛格·帕玛(Pushpandra Singh Parmar)称自己因反对公司应用程序中的虚假新闻而被错误解雇。而印度首都新德里卫星城古鲁格拉姆一家地方法院民事法官索尼娅·谢克德(Sonia Sheokand)已向阿里巴巴、马云等十几位人士或公司发出传票,要求他们在7月29日出庭或通过律师出庭。

帕玛曾在古鲁格拉姆的UCWeb办公室担任副主任直至2017年10月。他要求得到26.8万美元(约合19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帕玛律师拒绝置评,称此案仍在审理中。

这起诉讼是阿里巴巴在印度遇到的最新障碍,此前印度将UC浏览器等阿里巴巴旗下应用下架,随后UCWeb开始在印度裁员。

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此前UC浏览器在印度的下载量至少为6.89亿次,而UC News的下载量为7980万次。

而今日印度微信帐号强制退出界面显示:“根据印度法律,我们目前不能为您提供微信服务。我们重视每一位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正在与相关部门接触,希望能够在未来恢复服务。”

根据印度斯坦时日报,对于印度的刻意打压,在印度的中国企业开始了自己的反制措施,继续,阿里巴巴旗下的uc浏览器的印度团队已经开始遣散员工。根据uc浏览器的一份声明,称其已经完全遵守印度的指令停止对印度人的相关服务。报道称,uc浏览器有1.2亿的印度用户,而且还有几百名的印度员工。其他的中国电商平台表示直到解除禁令,才会开始继续服务。

]]>
微信(WeChat)停止服务印度用户:希望能够在未来恢复服务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0539.html Sun, 26 Jul 2020 10:21:25 +0000 //www.otias-ub.com/?p=1090539 外媒TechDroider表示,目前印度地区用户的微信服务已不可用。多位微信印度用户透露,在使用时微信时,不断被强制退出,且无法重新登录。无论是何种网络状态下。

国内媒体鞭牛士消息称,受禁止使用影响的微信用户均是使用印度本地手机号码注册,而用中国手机号码注册的用户仍能正常使用。迹象显示,微信主动停止支持印度号码段的手机用户。

IT之家发现,微信帐号强制退出界面显示:“根据印度法律,我们目前不能为您提供微信服务。我们重视每一位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正在与相关部门接触,希望能够在未来恢复服务。”

今年6月29日,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日宣布,出于“安全”考虑,在印度市场禁止使用微信、TikTok(海外版抖音)、茄子快传、UC浏览器、快手、美图等59款中国手机App,引发渲染大波。

]]>
腾讯:图解腾讯1Q20财报 疫情期间社交、游戏、企业服务火力全开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9847.html Sat, 16 May 2020 01:26:00 +0000 //www.otias-ub.com/?p=1049847 根据腾讯发布的1Q20财报,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2%至1080亿元,毛利为530亿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15%。Non IFRS运营利润为360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7%,Non IFRS净利润为270亿元,同比增长39%。

疫情期间社交和内容平台的作用显著,微信和Wechat合计MAU同比增长8%至12亿人。用户玩游戏的时间增加,这进一步巩固了腾讯在游戏上的领导地位,同时腾讯游戏的国际市场扩展也继续取得进展。

媒体业务方面,随着头部内容的播出,视频播放量和会员数持续增加。受益于内容付费墙战略,音乐付费会员快速增长。

金融科技方面,公司已经是日活和交易数第一的移动支付平台。

云计算领域,公司是第二名云服务提供者,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工具产品上面,公司在移动安全、移动浏览器和安卓应用商店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26%,增值业务营收(VAS)占58%,其中游戏占35%,社交网络占23%;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占比25%;网络广告占16%。

增值业务营收为24亿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19%。

  • 社交网络营收同比增长主要来自体育和游戏的按条收入增长;总付费订阅用户数同比增长19%至1.97亿人,主要反映了视频和音乐订阅会员的快速增长。视频订阅会员数同比增长26%至1.12亿人,主要受益于自制剧的流行和国漫的走红。音乐内容库的扩大拉动了付费订阅会员同比增长50%至4300万人。
  • 网络游戏营收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23%至430亿元,受益于隔离在家期间付费人数和人均付费金额的增长。随着用户恢复工作消费将恢复正常。
  • 手机游戏营收同比增长64%至348亿元,增长驱动来自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和PUBG,以及Supercell的合入影响,PC客户端游戏营收同比下降15%至118亿元,由于网咖的临时关闭影响以及DNF表现的疲软。

疫情隔离在家期间,用户使用微信和QQ增加,日消息量和时长同比两位数增长。公司增强了微信和QQ的功能以方便特定场景下的使用,比如教育和医疗健康场景。

微信对线下场景的渗透进一步加强,微信小程序突破4亿日活用户。

腾讯游戏在为用户排忧解闷及让他们互相陪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居家防疫期间。在手机游戏方面,腾讯推出了引人入胜的游戏内容,发行团队亦举办了精彩的游戏内活动,从而提高了日活跃账户数。

网络广告营收为177亿元,同比增长32%,主要反映了疫情期间用户流量的增长,以及平台为广告主交付良好ROI的能力。分行业看,游戏,网络服务和网络教育年比年花费增加,然而受疫情影响,快消、汽车和旅游行业广告主投放减少。展望未来,公司预计中国整体线上广告将受到行业逆风影响。原因包括用户使用网络时间恢复正常,网络服务广告主预算调整以及跨国品牌支出的减少。

社交和其他广告营收同比增长47%,受益于广告展示量增加,尤其是微信朋友圈。移动广告联盟实现流量和CPM双增长,目前1/3的广告展示量是视频广告。

媒体广告营收为31亿元,同比下降10%,原因在于广告主预算缩减,剧集播出延迟和NBA篮球赛事的暂停。信息流广告营收同比和环比实现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头部剧集的走红,以及疫情期间人们对可信新闻和消息的需求增长。公司预计2季度媒体广告收入挑战更大,因为国际品牌将减少他们的预算,目前国际品牌占视频广告一半左右,它们在全球仍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会重新考虑预算,但国内品牌广告主已经恢复正常。

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营收为265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下降12%。金融科技营收环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商业支付,尤其是线下支付在疫情和春节期间支付活动减少所致。金融科技利润保持稳定,因为高利润的财富管理和借贷业务继续增加,外加营销和补贴成本的下降。1季度财富管理业务同环比均实现增长。微粒贷贷款项目保持健康水平。展望未来,线下支付将会反弹,目前4月份的日均商业交易额已经恢复到2019年底的水平。

企业服务方面,疫情推迟了项目部署和新客户扩展,导致环比营收下降。但腾讯会议取得杰出成绩,疫情期间成为中国最流行的视频会议应用。企业微信增强与微信的整合,DAU增长显著。短期看,企业服务会受到挑战,但长期来看,远程办公将会进一步推动数字化的加速。

总收入为人民币 1,080.65 亿元,较二零一九年第一季(“同比”)增长 26%。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 372.60 亿元(52.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 43%下降至 34%。

–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 294.03 亿元(41.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 33%下降至 27%。

– 期内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 288.96 亿元(40.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6%。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 3.049 元。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 2.999 元。

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撇除若干一次性及非现金项目的影响,以体现核心业务的业绩:

–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 355.75 亿元(50.2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经营利润率为 33%,同比持平。

–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 279.84 亿元(39.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 25%上升至 26%。

– 期内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 270.79 亿元(38.2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 2.858 元,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 2.817 元。

Vas毛利率为59%,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8.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主要是因为利润更高的自研游戏占比的增加,环比增长主要是因为自研游戏增加,因疫情带来视频付费会员增加和内容成本下降带来的视频业务毛利增加,以及电子竞技赛事的减少。

网络广告毛利率为49.2%,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反映了视频广告更低的内容成本和运营效率提升,环比下降主要因为季节因素的影响。

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毛利为27.9%,同环比基本稳定。

销售和市场费用支出为70亿元,同比增长66%,环比增长5%,市场费用同比增加主要是因为春节期间包括微信在内的内容平台市场费用增加。

R&D同比增长主要是支持业务发展所需的员工开支增长,环比下降主要是因为疫情期间外包研发活动减少,旅行和娱乐支出的减少。

期末总现金为人民币 2,205.84 亿元(311.34 亿美元)

]]>
腾讯:2019年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营收贡献提升至27%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4226.html Sat, 21 Mar 2020 07:13:57 +0000 //www.otias-ub.com/?p=1024226 根据腾讯发布的4Q19财报,腾讯在各方面继续取得显著的成绩。社交方面,微信小程序支付超过8000亿元。游戏方面,4季度海外游戏营收占比提升至23%。视频付费会员树超过1亿大关,亏损降低至30亿元以下,远好于同业水平。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方面,4季度随着腾讯加强对线下商业的渗透,日均商业支付量超过10亿。

下图为腾讯4季度和2019年全年的重点财务摘要数据。

4季度腾讯的主要平台仍然保持着业内领先位置。微信MAU达到11.65亿人,QQ手机MAU达到6.47亿人,Qzone 手机MAU为5.07亿人。

新冠疫情对腾讯业务的影响如下图所示,移动支付受影响比较明显,因为很多支付发生在线下,受商业活动减少的影响,这些线下支付并不全部能转移到线上。广告业务的部分行业广告主受影响,但整体年比年仍然呈现增长态势。云服务会受制于项目实施拖延而放缓。智能行业方面,企业微信,腾讯会议流量增长较快。小程序,数字娱乐因为用户在家时间增多而流量增加。

新冠疫情期间,腾讯的健康类业务增长迅猛。比如腾讯健康码已成为疫情期间最多人使用的健康及出行纪录电子通行证。自今年二月推出 以来,健康码已被超过300个县市的9亿用户使用,累计访问量达80亿次。

远程办公迎来强劲增长势头。推出不到两个月,腾讯会议DAU超过1000万人。企业微信在疫情期间接受的服务请求量增加超过10倍,企业微信不仅只是内部沟通工具,还能够和微信打通,成为企业的CRM工具,这是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尽管落后于竞争对手,腾讯持续对微视进行投入,4季度DAU环比增长80%,视频上传数环比增长70%。平台通过互动和玩法创新提升用户参与度,通过丰富的内容IP丰富MCN和红人创作内容。

游戏出海取得进展,海外游戏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占整体网络游戏收入的23%。截止2019年底,全球十大最受欢迎手机游戏有5款由腾讯开发。除打造原创IP外,腾讯还投资了全球各个品类的顶尖游戏工作室

公司营收继续保持增长,得益于微信支付和财富管理,小贷等业务的增长,公司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营收增长最快,在收入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23%提升至2019年的27%,这也推动公司整体营收达到3773亿元。

增值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3%至523亿元,其中游戏同比增长25%,社交网络游戏同比增长13%。

2019年付费增值业务账户同比增长12%至1.8亿,受节目延播影响,腾讯视频会员增速放缓,但仍然达到1.06亿。视频业务全年亏损减少至30亿元以下,远低于行业水平;2019年下半年,受益于流媒体付费模式,直播业务和音乐付费用户数增长加快。由于免费阅读服务的竞争,阅读付费用户数载2019年大部分时间增长疲弱,但随着微信读书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优质内容价值受到用户认可,该业务有好转的迹象。

智能手机游戏总收入同比增长37%至260亿元,主要受益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和国际市场的增长。PC客户端游戏营收年比年下降7%达到104亿元,

腾讯社交网络业务的动作上面,微信主要是做更多的商业连接,QQ则主打娱乐和满足在线学习需求。

网络游戏方面,腾讯继续在国内保持领先位置,在维持现有流行游戏的同时,推出新作并不断扩展海外市场。详细见下图。

网络广告业务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0%至203亿元。腾讯在年初将微信朋友圈人均单日最高广告曝光量由两条增 加至三条,并在年底成功测试第四条。广告联盟占据显著份额,取得强劲增长,营业利润也有改善;因为电视剧延播,和NBA赛事广告的减少,对媒体广告业务有负面影响。

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12%至299亿元。微信支付加强线下商户渗透,4季度商业支付日均交易笔数超过10 亿,月活跃账户超过 8 亿,月活跃商户超过 5,000 万。理财平台理财通进一步拓展大众市场业务,资产保有量同比增长超过 50%,客户数目则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微众银行在微信内提供小额贷款产品「微粒贷」,该产品贷款余额迅速增长,不良贷款比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下面为腾讯的利润表数据。4Q19总营收为1058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9%。扣除supercell合并的影响,总营收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6%。毛利为461亿元,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9%。运营利润为286亿元,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11%。

Non-IFRS会计准则下,4季度运营利润为303亿元,同比增长35%,全年运营利润率为1146亿元,运营利润率为30.4%。

分业务方面,VAS的毛利率为50.1%,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主要受到低毛利游戏营收占比扩大的影响。环比下降主要受到该季度电竞赛事成本增加的影响。

网络广告毛利率为54.3%,同比上升17.7%,环比下降5.5个百分点,主要受内容视频广告更低的内容成本影响,以及高毛利的社交广告占比增加。

金融科技业务毛利28.1%,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年比年主要受高利润的商业支付占比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财富管理和小额贷款业务,这也推动了年比年利润的改善。

销售和市场费用为67亿元,同比增长17%,年比年增长主要来自金融科技和云服务、智能手机游戏和数字内容服务的市场花费。市场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6.7%下降至6.3%,主要是因为减少了低效的市场花销。

管理费用为160亿元,同比增长41%,主要是R&D支出的增加,以及合入supercell的影响。R&D费用为89亿元,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12%。

]]>
2019微信小程序“买买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68542.html Mon, 18 Nov 2019 15:53:16 +0000 //www.otias-ub.com/?p=968542

腾讯公布了2019Q3财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51亿,同比增长6%。小程序日活跃用户超过3亿。

同时,微信也发布了《2019小程序买买买报告》。关于小程序的商业化表现,微信带来了两个好消息:

1、交易:中长尾小程序日均商业交易笔数同比增加超过一倍

期间,微信推出了小程序服务商成长计划,为服务商提供培训及开发工具,以加强其对小程序主的支持。微信亦推出微信行业助手,有助小程序主获得关于其业务的分析数据,以提高营运效率。

2、广告:小程序广告变现能力正在持续提升

受惠于日活跃账户数及广告曝光量的增长,以及新的插屏广告及视频贴片广告,微信小程序广告收入有所增加。小程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创造收益。

用户上小程序:超1亿人次用户访问品牌自营类小程序

今年“11·11”,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小程序作为买买买的主要工具。  报告显示,在111日至11日期间,品牌自营类小程序访问人次超过1亿。  而便利店、超市、生鲜果蔬三个垂直业态小程序的每天平均访问人数同比去年增加了近1倍。

品牌自营类小程序数量、质量齐升:中腰部小程序正快速崛起
从小程序“买买买”的“主要操作区域”来看,品牌自营类和零售渠道类小程序表现抢眼。其中,品牌自营类小程序数量对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以上。报告显示,在11月1日至11日,在头部领跑下,中腰部小程序正在快速崛起。56%的品牌自营小程序交易金额同比增长50%以上,当中有8%的品牌自营类小程序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0倍。
食品饮料、运动户外、鞋靴配饰、美妆等细分行业也表现突出。在11月1日至11日,成交额对比去年同期增长5倍以上。
线上线下联动更紧密,便利店、生鲜果蔬小程序交易笔数增长100%
今年“11·11”,用户除了爱用小程序购物,也爱去线下门店消费,11月1日至11日期间,便利店、生鲜果蔬行业小程序交易笔数增长达到100%。
社区电商也成为今年“1111”小程序购物的一大亮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社区电商行业小程序日均访问人数、交易笔数总量增长幅度均超过4倍。
]]>
2019春节微信除夕数据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30870.html Wed, 06 Feb 2019 11:07:08 +0000 //www.otias-ub.com/?p=830870 除夕过了,总结了一些数据,关键词有三个:心意、祝福、微信红包

以下为报告全文,我们致力让心意更好地传达。

]]>
被围攻的微信,到底替谁挡了枪子? //www.otias-ub.com/archives/827378.html Fri, 25 Jan 2019 07:54:59 +0000 //www.otias-ub.com/?p=827378 ​​在张小龙1月9日破天荒地当众solo演讲4个小时后,社交界就没消停过。

先是字节跳动、锤子罗永浩和快播王欣在同一天敲锣打鼓地推出了三款社交产品,后是微信认真地发动封锁技能进行无差别打击,引发抗议。

这几天,事情演变为持续进行中的“头腾大战”。

1月22日,抖音接到反馈,用户无法以微信授权的方式登录抖音。

1月24日,热闹升级:那边厢微信一大早bug了近半小时,各种信息被不同程度地限制发送,被网友调侃“狠起来连自己都封”;这边抖音在下午发布声明,“希望企业之间不要脱离正常的市场竞争范畴,不要给封杀找借口,更不要在封杀的同时,还污名化被封杀者”,同时还透露了下战绩,旗下多闪已经登上苹果商店中国区App Store免费榜榜首。

终于又有新巨头大力插手,大家都很关注社交这条赛道会不会被变革。这几天的专业讨论已经很多,DT君(公众号ID:DTcaijing)试图用自己擅长的数据图表,为理性观战继续添砖加瓦,可能会对大家思考以下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社交市场现在是什么样的局面?哪些新秀正在往上爬?

高龄微信,真的摊手给出机会了吗?

除了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是否会是一个好的赛道?

都知道代际更迭会带来巨大机会,年轻人到底要什么?

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我们还发现,在“头腾大战”社交分会场中,大家更应该关注的,可能并不是微信(是的,你可以直接拉到文末,满足你的好奇心)。

社交市场现在是什么样的局面?

先来看看社交市场现在长啥样。

大家其实都有数,腾讯一直遥遥领先,而这些年的入局玩家,伤亡者众。

为了更具象地体会这种差距,我们在2018年11月TOP 1000移动APP榜单中摘出了主要社交类APP的数据。

很多曾名盛一时的产品,已经跌至500名开外。不管是背后站了网易和中国电信的易信,还是小米家的米聊,就算曾经势头再好,现在也实力悬殊,不可相比。

跟微信同年上线、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陌陌,月活跃人数仅为微信的7%。差距巨大,但陌陌及其在2018年高价收购的探探,已经是社交图谱中的第二梯队。

也就是说,腾讯系和陌陌系,就是立在社交赛道的两座大山,与后面的选手已经拉开距离,TA们可能分别代表了熟人社交与陌生人社交当前的最高高度。

但DT君也注意到,在这个非常大的市场里,我们还看到很多相对更小的玩家,选择在夹缝中破局,从场景创新中寻找灵感,吸引特定人群。

比如说,“微光”主打看片交友,两个人可以连麦边看片边吐槽,开启方式既可以是在线随缘匹配,也可以开房直接邀请。

有些强行创新也有点走火入魔。比如说主打厕所社交的Alice Map,DT君(ID:DTcaijing)尝试用TA交个友,结果蹲了10分钟,等完全程也没有人上来唠嗑,而如果想重新进入,得再等1个小时。

尽管从数据上看,这些创新还没有特别大意义上的成功,但互联网短暂且丰富的历史告诉我们,场景创新的空间比想象的还要大,大家都期待,通过特定人群的社交,可以在广泛的“大社交”中撕开一个口子,社交市场这么大,一个口子也有机会盆满钵满。

高龄微信,真的摊手给出机会了吗?

只要想做社交,必然绕不开已经覆盖超过10亿人的微信。高调入局的人突然扎堆,让我们也开始审视,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已经算是高龄的微信是否真的有些“廉颇老矣”。

2019年1月,微信迎来8岁生日,“庆祝”的动静不小,进行了动作幅度比较大的改造。如果我们将版本序号第一个数字的变化视为重大功能变化的标志,那么距离微信上一次大手术,已经过去了4年。

版本更新3周后,张小龙罕见地出来solo了4个小时单口相声,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微信。

有人统计了张小龙在这次演讲中的关键词,结果发现“朋友”、“时间”、“希望”等词被频繁提起。DT君理解,微信思考更多的,还是对用户所需要的社交关系的理解。

上述这些突然的大动作,都容易让人联想到变革与突破,TA们背后往往对应困境或瓶颈。社交压力凸显,可能是微信现在面临最明显的问题。张小龙在上述演讲中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朋友圈是个广场,你去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的说了一句话,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而且当好友越来越多,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1993年出生的多闪产品经理徐璐冉,也抓住了这个点,她表示,社交压力大抑制表达欲、亲密关系被庞大的关系链所稀释,是多闪想要努力解决的社交痛点。

没有明说,但显然是奔着微信来的。多闪的解决方案是,甩给朋友的短视频不能点赞、评论,只显示有谁看过,72小时之后便成为私密可读。

但DT君也注意到,微信7.0版本中更新了“视频动态”功能,24小时内可见,而且入口很深,鼓励人们更没有压力地分享——真是巧。

除了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是否会是一个好的赛道?

当然,除了字节跳动这种家大业大、DAU底气十足的巨头,愿意直接动手切熟人社交的选手并不多。

“投中网”就社交产品扎堆发布这件事采访了18位投资人,看“如果投资,更看好什么样的社交模式?”的答案,概括起来就三条:①熟人社交没有巨头支撑太难,除非能颠覆沟通交互的形式;②看好陌生人社交;③看好垂直细分的社交。

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的区分大概如下图:

在陌生人社交的赛道,除了陌陌和探探已经坐拥高流量,2015年出生的Soul也拿下了DST的投资。DST曾押中Facebook和Snapchat,被誉为最懂社交的投资人。

从调研数据来看,至少三成年轻人在使用陌生人社交应用——在把陌陌归入陌生人社交的情况下。

“42章经”认为陌陌的定位应该是,解决即时性社交需求,不管你想干嘛,只要你进来,都有产品能立即满足你。

《腾讯没有梦想》的作者潘乱,在2018年年初的文章中除了判定“陌生人社交的路径变得越来越短,用户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提到,“陌陌很早就从一个陌生人社交平台转成了视频娱乐社交平台”。

也就是说,让陌陌续命并守住社交第二把交椅的,可能并不是陌生人社交。这背后是此前陌生人社交模式的各种不确定性。

“LBS”叠加“照片”,“就近”叠加“看脸”,此前的陌生人社交总是很难摆脱“荷尔蒙”这三个字,不少人会把TA理解为在线约会产品,这就意味着男女两类用户,可能只能满足其中一方。比如说,陌陌就长期面临着女性用户受到骚扰容易流失、男女比严重失衡的问题,据易观千帆的统计,陌陌用户里的男生已经占到了77.3%。

尽管基于陌生关系初期流量获取可能比较容易,但是这种弱连接实在不确定因素太多、太不可控。

不过,排在第三位的陌生人匿名社交软件Soul似乎带来了一些新东西,TA号称不看脸的“灵魂社交”,匿名的两个人被机器推荐进行随机匹配——获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我们可能也可以这么认为,相对于荷尔蒙迸发,聊得来、有共鸣或许是大家对于陌生人社交的另一种刚性需求?

都知道代际更迭会带来巨大机会,年轻人到底要什么?

关键还是看未来,不管是传统制造业还是互联网行业,都很关注年轻人到底想要什么,因为代际变化中存有机会。

字节跳动的多闪,就一直在强调年轻人,以至于发布当天便有自媒体发布稿件,命名为《年轻人的多闪,“叔叔辈”的微信》。

年轻人现在到底用啥社交软件,腾讯酷鹅用户研究院其实已经研究过,QQ和QQ空间是00后最偏好的两款软件,而95后更偏好社区型的社交,更“老”一些的95前,确实偏好微信。

从这个数据来看,号称要主攻年轻人的各类社交产品,最大障碍应该是QQ吧?

大概是因为QQ的活跃用户数一直在下降,又有微信在前面树大招风,所以显得不那么扎眼了?以至于在这几天关于社交的讨论中,都没有很强的存在感。

在腾讯2018Q3的财报中,QQ的月活跃用户确实同比下降不少,但是,年龄为 21 岁或以下用户的月活跃账户及日活跃账户均录得同比及环比增长,年轻用户的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 16%。

而根据腾讯公布的数据,微信有超过60%的用户在25岁以上,而QQ恰与之相反,有60%的活跃用户年龄低于25岁。

一年前,也有那么一篇自媒体文章引起关注,叫做《QQ年轻化,微信老年化》。

另一组数据或许更直观,在2018年除夕至初五全天,QQ共收发红包44.5亿个,其中单单是00后收发的就占到39%,是所有年龄层中最多的,差不多就是17.36亿个红包吧。

DT君猜测,还没成年的00后,跟还没成年的90后,差别可能真的没有那么大,他们对于世界无限好奇的内核都是相似的。

装扮空间、更换QQ秀等个性玩法,再与时俱进地搭载更多表现形式,恐龙级、功能丰富、花样繁多的QQ服务对于00后还是有吸引力,就像曾经填满了80后、90后的青春时代一样。

而且,TA可能也承载了一些别的意图。腾讯Q3的财报中特别提到,腾讯主要信息流分发平台的短视频及小视频日播放次数达70亿,QQ手机版的内置新闻信息流服务“QQ看点”尤其受欢迎。

也就是说,在字节跳动凭借流量底气进军社交的时候,腾讯也在更庞大的流量基础上尝试信息流服务——都想要对方占据的时间。

可见的未来,社交大战可能会更好看。毕竟,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00后逐渐长大,技术更迭、5G到来也可能会再次改变社交的根本交互形式。现在没收到太多好评的多闪视频社交,说不定就是下一次变革的开始呢?

作者丨陈诗雨

编辑丨唐也钦

设计丨张梓豪

题图丨站酷海洛

来自:DT财经

]]>
2018微信影响力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25398.html Fri, 18 May 2018 04:35:27 +0000 //www.otias-ub.com/?p=725398

来自:Morketing 文 | Neo编译

报告亮点

1、由微信驱动的信息消费总额达2097亿人民币

2、微信占到用户总数据流量的34%

3、微信带动了3339亿元人民币的传统消费,包括旅游、餐饮、购物、出行等等

4、微信在2017促成就业人数达2030万人,是2014年数据的两倍

5、在日本,接受微信支付的商店数量增加了35倍

报告详情

由微信驱动的信息消费达到人民币2097亿元,占到中国信息消费总额的4.7%。

从总体看,微信占中国移动流量消耗额的34%

作为对比,Facebook只占到北美移动流量消耗的14.1%

在传统经济板块,微信同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17年增长了22.2%,达3339亿人民币。

根据微信数据,公众号的注册总量已经超过2000万个,截至2017年9月,活跃的公众号数量为350万个

微信是驱动数据消费的顶级应用之一,上一代人更依赖微信。

对于60岁以上的用户来说,微信承接了其中60%用户超过一半的数据流量消费。18-35岁的年轻用户中有一半的人,微信数据流量消费占到30%。

对此的解释是,年轻一代会更多的将数据流量用在游戏、视频和其他社交内容产品上。

微信的社交影响力

通过微信向慈善机构捐款的用户数在2017年获得了40%的增长,是2015年的两倍。

微信城市服务的用户数也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其中许多服务的使用人数在2016到2017年之间翻了一番。

在医疗健康领域,微信的影响尤为明显:在通过微信预约的医疗机构中,病人等待就诊的时间缩短了43.6分钟。

微信用户的年龄构成较2015年更加平衡。

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的普及率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特别是在18岁以下的用户中,微信支付的渗透率在2017年达到了97.3%,60岁以上的用户渗透率达46.7%。究其原因,是这两代用户可能是第一次获得接触智能手机的机会。

在大多数的使用场景中,微信支付的使用频率几乎翻倍,特别是在超市付款,餐饮买单及在线购物等日常场景中。微信支付最流行的线下场景就是饭店和超市,而45.2%的用户选择用微信支付进行线上购物。

在中国之外,中国游客同样带动了微信支付的快速发展,仅2017年,在日本支持微信支付的商店数量翻了35倍之多。

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

在大多数的类别中,微信公众号的订阅人数都在缓慢增长。

企业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3000万,注册企业达150万。

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多数表示满意:34%的运营者表示微信公众号帮助他们减少了至少1/3的成本。

微信小程序是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产品。仅在2017年底就有58万个小程序诞生。

社交电商应用蘑菇街透露,小程序的转化率是app的两倍以上。在所有小程序的购物当中,拼团占到了的其中70%,在发布之后,通过满减优惠等活动,在12天内为其带来了50万个新用户,其中18%的用户购买了商品。

线下商店也开始使用小程序,永辉超市在应用小程序之后,其顾客数字化的程度从30%上升到了87%。

在公共领域,江苏省在13个城市试行了巴士管家,让乘客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购票。截至2017年底,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次数已经达到1100万次。

总结

尽管微信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10亿,其在中国市场依旧有着非常大的增长潜力。

从商业创新到城市服务再到跨境交易,通过技术创新和小程序,微信始终在不断定义新的自己并发现新的增长之路。

2017年依旧是微信快速增长的一年,而这种势头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

]]>
Line:1季度日本微信日子不好过,战略业务投入拖累利润,海外用户下滑 //www.otias-ub.com/archives/722743.html Sat, 12 May 2018 10:28:10 +0000 //www.otias-ub.com/?p=722743 根据Line发布的1Q18财报,公司总营收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2.5%至502.1亿日元,主要受益于战略业务的高速增长(88.5%),核心业务则同比增长14.1%,其中展示广告营收同比增长81%。

1季度公司产品MAU为1.65亿人,DAU/MAU的比例达到77%,日本市场MAU环比净增200万人至7500万人,台湾,泰国,印尼市场MAU则环比下降500万人至9000万人。

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19.9%至487.4亿日元,其中战略业务营收为61亿日元,营收占比为12%;核心业务的通信,内容和其他部分营收为175亿日元,收入占比为36%,核心业务下的广告业务营收为252亿日元,在营收中的占比为52%。

公司核心业实现盈利,为战略业务输送现金流。1季度公司核心业务营收为427亿日元,同比增长14.1%,运营利润率为18.8%。战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88.5%,但亏损也进一步扩大至71亿日元,由于战略业务支付,金融,电商,AI等业务仍在发展早期,故造成较大的运营亏损。

核心广告业务方面,公司广告营收同比增长38%至252亿日元,主要受益于展示广告的快速增长。

通信/内容和其他业务的营收同比下降8.6%。一方面贴纸业务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增长趋势于缓慢;另一方面由于老游戏生命周期老化,新的游戏产品尚未见到受市场欢迎的爆款或力作。

1季度公司内容产品Line Manga交易额为27.8亿日元,同比增长1.7%,Line music同比增长81.9%至14.8亿日元。4月份,公司将合入Part-time job业务。

战略业务方面,Line支付交易额达到1730亿日元,其中日本市场的交易额环比增长20%。

下图是Line支付在日本市场的进展情况。公司未来将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扩大line支付的覆盖。

AI方面,公司进一步扩展Clova开放平台的能力,比如支持诸如IFTTT等更多技能,将Clova的能力向更多第三方设备输出,公司还计划于2季度发布Clova mini新产品。

在金融业务方面,Line采取的策略是与资产管理,保险,借贷等公司合作推出满足平台用户的产品,同时Line也正在尝试参与虚拟货币领域。

战略电商业务方面,Line shopping mau突破了1千万人,交易额环比上升27.2%。Line旗下的外卖服务Line Delima交易额则环比增长38.2%。Line Friend营收同比增长28.5%至34亿日元。Line man订单数量则环比增长36.3%。

下图是Line的财务数据摘要,可见对战略业务的投入是造成Line运营亏损的主要原因,但从战略业务营收增速来看,短期内的亏损在长期而言是值得的。

下图是Line运营支出情况。

1季度Line运营利润为13亿日元,运营利润率为2.5%,战略业务投入使得运营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公司净亏损为18亿日元,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亏损。

显然1季度Line的财务表现并不佳,虽然对战略业务的投入牺牲了短期运营利润,为长期营收增长埋下伏笔,但Line在印尼,中国台湾,泰国等市场面临的可能全面溃败挑战才是令人担忧的。

via:199IT财报数据中心

]]>
微信:移动支付时代的无人零售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05665.html Sun, 01 Apr 2018 10:42:43 +0000 //www.otias-ub.com/?p=705665

]]>
eMarketer:腾讯正利用人工智能和零售业推动微信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701212.html Thu, 29 Mar 2018 16:36:53 +0000 //www.otias-ub.com/?p=701212         199IT原创编译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增长放缓,腾讯正在完善其作为连接个人、企业和服务的桥梁角色。

        最新数据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0亿(MAU)。虽然其在2017年第三季度的增长率为15.8%,但增长率稳步下降已无可置疑。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尽管微信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用户群,尤其是在中国,但其“一直在努力争取国内市场以外的大量用户”。

        大多数微信用户在中国,根据eMarketer估计,到2018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达到7.28亿人,仅占总人口(14亿)的一半。从这点来看,微信可能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是,争取新用户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并且可能需要高昂的代价。

        人工智能(AI)是推动微信增长,并让其用起来更直观的重要技术之一。如面部识别和预测分析等都属于这一领域,他们可以使用户以更自然的方式与应用进行交互。

        移动支付也是腾讯的重要业务。无现金社会的概念正在中国迅速普及,而微信支付在超市、街头小摊、出租车乃至公共交通等交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近,腾讯与广州市政府试行了电子身份证计划,并可用于酒店入住和访问政府服务。

        当然不能忘了零售,今年年初,腾讯在上海推出了一个快闪式自助商店,用户可以用微信进行认证和支付。

        亚马逊正式推出亚马逊Go后,包括BingoBox和EasyGo在内的多家初创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自助商店。离线零售已经成为许多中国领先科技公司的重要战场,包括阿里巴巴和京东。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国庆假期微信大数据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40764.html Mon, 09 Oct 2017 07:52:32 +0000 //www.otias-ub.com/?p=640764

来源:微信公众号“微信派”(ID:wx-pai)

]]>
eMarketer:2017年微信用户数量将接近5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613243.html Thu, 20 Jul 2017 16:29:26 +0000 //www.otias-ub.com/?p=613243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eMarketer的最新预测,2017年,腾讯旗下微信用户总数将达到4.943亿。

        今年,79.1%的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经常访问微信。中国的手机用户更愿意使用微信交流,约有84.5%的手机短信用户希望使用微信。

        但是,将微信视为简单的通信应用程序已经不再准确。今年,微信用户每天将花90分钟访问平台。微信包括标准消息功能,如发短信、视频和照片,但是,微信还提供更多功能,例如,付款、乘车服务和订餐。这使得微信对中国消费者至关重要。

        此外,2017年4月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83%的微信用户可以将其用于工作。

        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eMarketer预计,今年,35.8%的中国人口和64.0%的网民经常使用该平台。

        微信在中国市场已经有稳固地位,但是,腾讯一直在努力扩展海外市场。五年前,腾讯在印度推出了微信。但是,WhatApp这样的竞争对手对微信威胁不小。因此,微信能否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还有待观察。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1Q17微信月活账号达到9.38亿,QQ则同比下滑 //www.otias-ub.com/archives/594743.html Thu, 11 May 2017 16:33:26 +0000 //www.otias-ub.com/?p=594743

根据腾讯2017年1季度披露的数据,社交平台方面,QQ 月活跃账户数达到 8.61 亿,比去年同期下降 2%。而微信和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 9.38 亿,比去年同期增长 23%。从数据上看,毫无疑问微信已经接下了QQ的下一棒。

从下图QQ月活跃账号的走势可以看出,迈入8亿用户大关后,QQ基本上就结束了过去高速增长的时代,一方面是网民不够用了,另一方面生于智能手机的同门兄弟微信的替代是另一个因素。1季度QQ同时在线认识达到2.7亿,智能手机QQ用户数达到6.8亿,两者都创了新高。

廉颇老矣,尽管Q龄较高的用户抛弃了QQ,但新生代的年轻用户仍然热衷QQ。根据腾讯披露的数据,年龄在21岁以下每天都使用QQ的用户同比增长了两位数,说明QQ仍然吸引了很多的年轻用户。而为了吸引这些年轻用户,QQ推出了个性化资讯产品-QQ看点,基于年轻 QQ 用户的兴趣图谱及大数据分析为其推荐个性化内容。同时QQ们亦丰富了 QQ 智慧校园服务,为支持大学生事务管理、协助学校与学生沟通、交学费及发布工作信息提供了工具。

QQ用户增长的放缓和下滑也影响了Qzone(QQ空间)的表现,数据上可以看出Qzone的月活跃用户目前徘徊在6.3~6.5亿人之间,而为了吸引用户Qzone也大力发展直播和搜索应用以增加用户粘性。

相比QQ的颓势,微信显然一骑绝尘,一举一动也颇受关注。1季度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已经达到9.38 亿,同比增长 23%。在用户高速增长的同时,微信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包括小程序,看一看,搜一搜,微信已经盯上了大部分互联网同行的奶酪。

]]>
日本微信Line用户增长停滞,止于2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590502.html Fri, 05 May 2017 12:07:59 +0000 //www.otias-ub.com/?p=590502 根据Line最新披露的财报,截至到2017年3月,Line全球月活跃用户达到2.14亿人,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跌,比2016年3季度的2.2亿人的高点少了600万用户。

Line用户数的下跌跟其非优势市场竞争对手的咄咄逼人不无关系,Line的优势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泰国,印尼,台湾等地。由于社交平台具有马太效应,Line已经放弃在非核心市场与竞争对手直接竞争,主要聚焦于前面所提的四大市场。在这四大市场,line仍然维持着一定的用户增长。1季度line四大核心市场的月活跃用户达到1.71亿人,同比增长12.6%,DAU/MAU的比例为72%。

在国际市场上,Line主要与Facebook旗下的多款应用进行竞争,跟Facebook一样,Line无法在中国使用,但Line旗下的相机应用如Snow,B612则很受中国用户的欢迎,是美图有力的竞争对手。

围绕着Line社交平台,Line跟腾讯一样也开展了多元化的业务经营,这就是Line称之为smart portal(智能门户)的战略,主要包括新闻,视频和内容服务。

1季度line的新闻服务已经拥有1.5亿的月活跃用户。

1季度Line的营收为392.6亿日元,同比增长15%,收入主要来自广告,表情,内容付费以及周边售卖,来自广告的收入份额在增加。目前日本市场仍然是Line最大的收入来源。

 

]]>
企鹅智酷:2017微信用户研究和商机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585401.html Mon, 24 Apr 2017 01:43:31 +0000 //www.otias-ub.com/?p=585401

]]>
数据解读iOS微信公众平台停止打赏对自媒体收入的影响 //www.otias-ub.com/archives/584231.html Wed, 19 Apr 2017 14:56:32 +0000 //www.otias-ub.com/?p=584231 iOS版微信公众号取消打赏功能(原因可见),这个影响究竟有多大?这里通过数据来说话,结论是打赏盘子虽然不大,但对于不少公众号而言,可是不小的收入。

自从有了微博,微信等类似的公众号平台,自媒体就成为很多人的职业,全职或半兼职状态的大有人在。作为职业,追求盈利就是很自然的事情的,而公众平台为了留住这些自媒体内容创作者,也是通过各种商业手段,提升自媒体的收入,如广告,电商,付费,打赏等方式。

根据企鹅智库调研,88.8%的自媒体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广告,来自打赏收入的也有14.3%,其他还有电商收入和会员订阅,分别为9.1%和4.5%

数据来源:企鹅智库(2016.12)

相比付费服务和打赏,自媒体对于广告模式和电商更加青睐,选择平台自动匹配广告的占近6成,期待通过电商变现的占15.7%,原生广告的为12.3%,付费服务只有9.5%,其他未2.7%。

数据来源:企鹅智库(2016.12)

这也正好呼应了用户端的调研,事实上只有9%的用户有过打赏资讯作者的行为。

数据来源:企鹅智库(2016.12)

微信公众号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内容平台,用户打赏比例最高,为59%。微信公众号停止iOS用户对内容的赞赏,而IOS设备大约占中国智能手机活跃用户近30%,显然这对于依靠用户打赏收入的公众号而言,真是个坏消息,考虑到苹果用户付费能力较高,恐怕这个行为将会令不少公众号减少一半的打赏收入。

数据来源:企鹅智库(2016.12)

那么打赏经济究竟有多大?显然用户对资讯内容的打赏热情远不如对美女主播的打赏热情高,用户给美女主播的打赏消费可能是几百,甚至上万,但对于笔耕不辍的穷书生恐怕只肯打赏几毛一块。微博曾经披露过一个数据,2016年微博自媒体的打赏收入大约为4400万元,付费阅读为2800万元,而广告分成为1.28亿元。显然打赏收入远不如美女主播,也低于广告收入,但对微博自媒体而言,也是不小的一块。相信对于一些公众号而言,这也是不小的收入呢。你说微信打赏究竟有多大的收入?

]]>
eMarketer:微信很难成为国际企业在中国的营销工具 //www.otias-ub.com/archives/543930.html Tue, 10 Jan 2017 15:42:20 +0000 //www.otias-ub.com/?p=543930         199IT原创编译

        上周多伦多一组研究人员发布消息称,微信曾阻止中国大陆以外的用户发送或接收消息。腾讯根据中国政府审查部门的要求删除微信内容并不奇怪,但是,腾讯针对中国以外的用户实施审查制度这可能会让海外用户感到不自在。

1        公民实验室是多伦多大学的一个跨学科小组,这个小组致力于信息、安全和人权方面的研究。公民实验室发现,那些用中国大陆手机号注册的微信用户会一直受到内容管控,即使去了别的国家或换成外国手机号。相反,针对那些一开始就在美国或香港注册的微信账号的审查制度就不那么严格。

        公民实验室还发现,消息被拦截后微信并不会告知用户,而且关键词触发的过滤是自动的,会根据当前的新闻事件进行响应。另外,群聊的关键词列表比点对点通信的更长。

        腾讯曾向路透社表示:“腾讯会遵守各国的法律和规定。”

        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2016年第三季度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8.46亿人,而且绝大多数微信用户在中国。

        但是,微信在其他汉语人口较多的国家普及率并不高,例如马来西亚。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在这些国家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才是最受欢迎的通讯应用。因此,西方国家很少有人用微信,对微信拦截内容也不会太关心。

        而那些使用微信的国际品牌则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况。微信让这些品牌接触大量中国消费者的承诺也很难坚持。微信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通讯应用,它已经发展成一个网络生态系统,用户可以在微信上网购、转账、叫车、订购旅行、追踪健康等等。

        而对跨国公司来说,中国的内容过滤和审查将给他们带来更多成本。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2016微信数据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550969.html Wed, 28 Dec 2016 03:18:43 +0000 //www.otias-ub.com/?p=550969 1482895064-3707-aOMoIy8icyKaEYpVRFZ8MiaQaZWA

1482895064-3436-LLIItlicohL7pP9uiarVQoao4LZw

1482895064-9369-sLBfsPvZzPYYiaFTNpXZRXY5TbCA

1482895064-3696-1RHyROoVzKy7C4kmY1lISChGYvIg

1482895064-5850-2DfbgEpm5ySpDzFbKy8VQu4knRxw

1482895064-1129-a5DbBe7dfkyCkX2ib4HzZhPkv5Mg

1482895065-7597-6VN6P7gYqFZQbIMIJHQd7eI570qA

来自:微信派

]]>
eMarketer:微信多样、强大的功能吸引众多用户频繁使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506314.html Tue, 01 Nov 2016 16:44:04 +0000 //www.otias-ub.com/?p=506314         199IT原创编译

        腾讯在2011年发布微信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要建立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因为那时候腾讯已经有QQ了。QQ虽然是一个基于PC的应用,但是移动使用量快速增长,因此腾讯组织了一个外部团队研发了微信,专注于移动平台。1

        近五年,微信用户群不断壮大。2016年3月,腾讯报告微信全球越活跃用户已经超过7.6亿,年增幅达39%。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的估计,微信超过90%的用户在中国。而且微信用户访问频率很高,根据腾讯智库和CAICT的调查超过60%的用户每天登陆微信10次以上。

        微信在中国受到欢迎主要是由于微信的实用性,它有很多功能,甚至会让人怀疑它到底是一个社交平台还是一个移动门户网站,又或者是一个操作系统。微信全球战略顾问Alex Mecl表示“微信的定位取决于你怎么使用以及你打算用来干什么,我把它称为生活的操作系统。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平台,而是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它将人与人、服务、品牌和网络,甚至离线的服务连接起来。”2        广泛的实用性主要来自于微信“应用内的应用”策略。不像全球大部分智能手机分别拥有社交、即时通讯、金融、旅游、健身、约车等应用,微信用户只需微信就可以获得全部服务。微信已经有1200万个公众号,到今年年底将达到1600万个。

        企业可以通过公众号向微信用户销售产品、管理客户关系、提供促销和打折信息等。这些企业公众号几乎覆盖了各个行业和各种服务。例如,用户可以买电影票,订机票和酒店,支付餐馆账单,购买食品、书籍和服装,预约出租车,挂号,进行点对点支付,玩游戏等等。

        微信确实不仅仅是一个社交网络,而是一个倾向于电子商务的移动生态系统。

        微信已经内置了移动支付平台——微信支付,和用户的银行或信用卡相连,只需点击用户可以体验无缝购买服务和产品。这些公众号都是经过审核的,用户信任腾讯平台,也乐于接受轻松、便利的服务。

        根据Demystify Asia,今年年初已经有2亿人使用微信支付,2016年2月已经有超过30万家线下店铺可以用微信支付。而且Demystify Asia预测微信平均从每个用户获得的收入(ARPU)已经超过7美元,现在有超过8千个品牌正在使用微信应用。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微信支付:微信无现金生活画像 //www.otias-ub.com/archives/506305.html Wed, 10 Aug 2016 11:16:47 +0000 //www.otias-ub.com/?p=506305  

8 月 10 日消息,日前,微信支付首次发布 ” 无现金生活画像 “,依据过去一年的微信支付数据和过去半年的微信红包数据,对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杭州、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天津这十个微信支付最活跃的城市进行分析。包括各个城市的最常消费场所、特色消费、红包收发次数、红包流向城市、支付年龄等内容。

IMG_4103 IMG_4104 IMG_4105 IMG_4106 IMG_4107 IMG_4108 IMG_4109
一、生活离不开餐饮 物流快递成多个城市的特色消费
首先从各个城市的最常消费场所来看,排前三位的分别是便利店、餐饮和超市。

其中,5 个城市排名第一的消费场所均为便利店,包括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和武汉;除西安外,其余 9 个城市的最常消费场所包含餐饮;而超市也是 7 个城市的最常消费场所之一。

此外,百货商圈购物中心为北京、广州、上海的最常消费场所之一;武汉、西安、沈阳、天津四地喜欢使用自动贩卖机。
从特色消费来看,这十个城市大有不同。北京专注快时尚类,广州更多的是物流快递,深圳对数码家电、办公设备的消费频率更高,上海的娱乐票务卖得最好,杭州则是线上商超占首位,成都和沈阳最喜欢游戏,武汉的服饰、箱包卖得不错,西安偏重生活休闲类,天津则是在线图书、视频、音乐类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除广州外,物流快递也上榜了杭州、武汉、沈阳三个城市。与其他类目相比,这是上榜频率最高的品类,其次则是游戏。

二、深圳的小伙伴最喜欢抢红包 三地红包流向深圳
从微信红包的收发次数来看,排名第一的是深圳,抢红包次数达到 106.9 亿次,发红包次数 30.1 亿次。其次则是广州、北京,抢红包次数分别达到 96.8 亿次和 79.1 亿次。

同时,成都在抢红包方面排在了上海前面,达 72.5 亿次,上海则为 65.6 亿次。

而西安、杭州、沈阳、天津、武汉相对来说对红包没有那么热衷。
与之对应的是,从城市间的红包流向(A 城市对 B 城市发出红包最多)来看,广州、成都、武汉三地的微信红包都流向了深圳,深圳的红包更多地流向广州。
上海、沈阳、天津的红包都流向北京,北京的则流向隔壁天津;杭州和西安则互相对流。
三、男性支付多于女性 90 后成部分城市的消费主力
从支付性别来看,十个城市的微信支付性别比均是男性占比多于女性,但均相差不大,占比差值在 10% 以内,没有出现占比过于悬殊的情况。

而从支付年龄来看,整体而言,80、90 后为主力军。大部分城市还是以 80 后为主,只有广州、成都、武汉三地 90 后的支付情况已超 80 后。

此外,上海、沈阳、天津三地的消费者支付年龄 80 后超 90 后,比例相差超 10%。

 

来源:亿邦动力

]]>
eMarketer:微信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移动应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483567.html Sat, 28 May 2016 10:55:05 +0000 //www.otias-ub.com/?p=483567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腾讯的数据,2016年3月微信全球用户数量达到7.62亿人,使其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聊天应用。像eMarketer的新报告“微信在中国:一个庞大的、吸引人的应用”,微信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移动应用。

1        腾讯并没有细分中国微信用户,但是根据QuestMobile的调查,2016年3月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7.067亿人,相当于微信全球帐号的93%,而微信也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移动应用。

        腾讯QQ手机应用排在第二位,月活跃用户数量5.54亿;紧随其后的是阿里巴巴购物应用淘宝,用户数量3.46亿人。新浪微博曾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现在下降到第7位,用户数量2.71亿。

        其他调查也反映了QuestMobile的发现,Kantar在2015年的调查发现超过3/4的中国社交媒体用户表示微信是使用最频繁的社交媒体应用或聊天应用,35%选择微博。

        微信对营销人员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其庞大的用户数量,微信用户访问频率高、停留时间长。2

        根据腾讯智酷2015年第四季度和2016年3月的调查,超过90%的微信用户每天访问应用,超过3/5的用户每天访问10次以上。

        而且,在今年的调查中每天访问应用超过30次的微信用户比例从去年的25%增长至36%。3

        超过半数中国微信用户每天花费超过一小时访问平台,其中近1/5每天访问时长超过4小时。

        对营销人员来说更有吸引力的是:微信主要用户还是营销人员最感兴趣的年龄层。根据首个“微信影响力报告”,86%的微信用户年龄在18到35岁,这个年龄层的消费者很重要,因为根据2015年12月Boston Consulting Group和AliResearch的调查,这些消费者将贡献中国未来五年消费增长的65%。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腾讯智酷:58%的微信用户经常浏览和发布朋友圈 //www.otias-ub.com/archives/463426.html Sun, 17 Apr 2016 15:41:33 +0000 //www.otias-ub.com/?p=463426         199IT原创编译

        微信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平台,但是,营销人员如何利用微信最受欢迎的功能并不明朗。2016年3月腾讯智酷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调查也许能提供一些洞察。3

        微信“朋友圈”功能可以让用户分享和收看照片、视频和链接,这对很多用户来说是访问微信的一大动力。根据腾讯智酷对微信用户每天网络活动和使用功能的调查,浏览和发布朋友圈是最受欢迎的活动,58%的受访者这么做;分享图片、声音讯息和视频是第二受欢迎的活动,53%的受访者这么做。4

        腾讯智酷还调查了朋友圈最受欢迎的内容,受访者表示图片和文字是最受欢迎的,占50%。视频短片也很流行,占45%。

        了解中国消费者对内容的喜好对广告商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微信在2015年1月发布了一些新功能,企业可以发起朋友圈。2015年5月AdMaster调查了中国微信用户,72%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或非常喜欢朋友圈广告。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微信调查报告:就是不想给你点赞,不给你妹投票,屏蔽所有群 //www.otias-ub.com/archives/457796.html Fri, 01 Apr 2016 13:58:32 +0000 //www.otias-ub.com/?p=457796 你可能也意识到了,使用微信并不总是为我们带来快乐的时光,一些不吐不快的事,也常常会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这里出现了针对微信使用习惯的调查。

已经说过,一定不要期望通过这个调查看到世界的全貌,这只是一次针对微信阴暗面的、小小的捣蛋。现在到了展示结果的时候。

注:该调查充满道德偏见和主观优越感,导致你最终看到的并不是一份客观的调查报告。参与投票的有效人数为6729人。

1、以下各项最有可能涉嫌违反互联网法律法规的是

1459519053-6899-20160330

首先测试一下参与调查的用户是否真的对互联网的规则有所掌握,这将涉及投票参与者是否为互联网的深度用户。我们欣慰地看到,有大部分人(37%)选择了“以上都违法”。

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那个“复习资料”是什么东西:它是男孩们最喜欢下载的压缩文件夹,并且通常会被他们保存在一个不太容易被别人发现的地方。

2、你更愿意为哪种朋友圈内容点赞

1459519053-6154-20160330

28%的人选择了“以上都不愿意”,仅次于“好朋友公众号的文章”(29%)!在这儿我们至少可以知道真正的好朋友,还是会为你的生活细节点赞的。而的确有些人,显得虚情假意。发现了吗?你的朋友圈里有你真正的朋友,但更多的是假装是你朋友的人。

3、以下各选项最没用的是

1459519053-7643-20160330

得票最多的信息是打车软件的优惠码,意味着42%的人认为这类信息没有什么用处。其次是问候语“在吗”(23%)和“HTML5页面”(21%)。

“在吗”没有夺冠简直有点儿出人意料,我一直认为这是全世界最没用的一句微信问候语,要真有什么急事你就直说啊。相比之下,毁誉参半的 HTML5 页面反而显得众望所归。

4、莫名其妙被拉进一个微信群后你会

1459519053-4395-20160330

在将近七千次投票中,只有33人选择了发红包,被系统自动忽略了。倒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好,我就想问这些人进群就发红包的动机是什么?我的群有一百多个你们能来参观一下吗?

而对比“不说话,发表情就好了”和“不说话,收表情就好了”的结果,你可以相信:这个世界上创造内容的人,总是多过窃取内容的人。

当然,这些内容也有可能是垃圾。

5、如何快速毁掉一个毒舌类公众号

1459519053-4973-20160330

为什么要摧毁毒舌账号呢?当然不能摧毁。我对毒舌账号的喜爱,曾经还以书面的形式发表在杂志上:毒舌账号跟泼妇骂街式的账号并不是一回事,前者往往知道毒舌的体面,后者一直在拉低道德的底线。

这个部分,更像一个善意的提醒:40%的人认为“恶意举报”就能让一个毒舌账号消失,45%的人认为禁止使用 GIF 图可以导致毒舌账号消失,可见此类账号对 GIF 图的依赖。

1459519054-9940-20160330

6、微信朋友圈广告是

1459519054-9689-20160330

朋友圈广告的开放实际上符合一个公认的广告发展趋势:内容即广告,广告即内容。实际上,社交类产品的原生广告都类似朋友圈广告,只不过后者以 FEED 流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用户可能不会觉得朋友圈广告烦人,烦人的是跟我们一样参与了朋友圈广告互动的人。

13%的人表示没有收到过朋友圈广告。这很让人费解:我认识一个住在山里的的大师都收到过汽车广告,你们的日子难道还比他清净?

7、收到以下哪条信息可以不用理会

1459519054-5228-20160330

看到了吗?不要再向任何人求转发。好笑的是,通常请你“帮忙转发”的人,并不是只邀请了你,他们通常都是群发的。所以,这些求转发的信息,其实你可以忽略掉。

我个人最无法接受的是60秒的语音,有时候刚加一个人,马上给你发来60秒语音,这种人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你以为你是谁啊。

8、当你的朋友开始在朋友圈卖面膜的时候你会

1459519054-9081-20160330

没有人在朋友圈里卖面膜,说明你的朋友还不够多。当你有朋友开始卖面膜时,说明你的朋友实在太多了,需要开始清理。

9、当你使用了微信中的“收藏”功能时,就意味着你会

1459519054-6071-20160330

41%的人主动承认了自己的劣迹:添加到收藏夹的内容,再也不会拿出来看。

设想一下,这就是我们啊:每天刷朋友圈,遇到以为对自己有用的文章,却没有足够的精力看完,然后我们点击收藏按钮,告诉自己:“下次再看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实际上,如果一篇文章如果真的对你有用,你一定会想方设法在第一时间看完。让你产生了“稍后再看”这种念头的文章,通常不是你真正需要的。

10、关于互联网创新,你最不能接受的说法是

1459519054-1504-20160330

这个附加题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吐槽。上述的公司里,至少有两家是非常突出的、价值观存在严重问题的公司。无论是搜索结果的竞价排名,还是明目张胆的抄袭,都让他们收获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我们为什么要为拥有这样的公司而鼓掌呢?

也每每想到这样的事,才让我突然停止对微信的抱怨。在这个调查中,你会发现微信让我们的社交网络变得复杂,却也在满足沟通的需要、改造内容的传播渠道。从本质上说,相比上面这些公司推出的产品,只有微信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来源:乌云装扮者(微信号:daclods)

]]>
微信、支付宝、高德、美图秀秀、腾讯手管……看看春节哪些APP木有休假? //www.otias-ub.com/archives/441603.html Thu, 25 Feb 2016 13:31:52 +0000 //www.otias-ub.com/?p=441603 童鞋老湿们

大家新年好

想死你们了

新年我们也正式改版啦!

宣布一个好消息

Mr.QM

从山里回村里了!

许久木见有木有点小激动

反正Mr.QM是非常激动地

(๑•̀ㅂ•́)و✧

原因很简单

大山里

风雪交加、冰挂悬崖

一来一回,恍如隔世

身为一个江西的山里人

这个年过的实在不易

上海姑娘那顿“最后的晚餐”一出

来顿时让Mr.QM躺枪躺到一身血

灯光昏暗、菜盘浑浊

餐桌混乱、男子混蛋

······

天啦撸,Mr.QM唯一想说的是:

铁盘子次饭饭有问题吗?为啥这也是罪状?

然后公司一个技术牛告诉Mr.QM

不必担心,经过他的技术分析

那照片问题重重

肯定是后期PS的,至少加黑

瞬间Mr.QM明白了两个词的含义

一个是“黑 别 人

另一个是灯下黑”

当然了,用马云的话说

经济不景气大家都觉得难受

其实,大家都难受的时候

对你来说反而是好事

因为真正的坏事是

就你难受,别人都不难受!

出北京西站坐320路公交车杀进

村里的路上Mr.QM感觉好很多了

QuestMobile的友商这年过的那叫

死去活来、惊心动魄、恍如隔世啊

头顶大写“忧伤”两个字只怕都不够

事情大概大家都知道了

QuestMobile友商

XX公司与一家APP新秀

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单挑秀”

一想到这里,Mr.QM就无限感慨:

这都是命!

如果不是早早躲到大山里

我Mr.QM还不得躺枪躺到

一身弹孔血洒当场啊!!

问题是身为这个行当的一份子

躲是躲不过去的

当这事儿没发生

那不是自己捂着眼睛打肿脸嘛

所以虽然晚了点说还是得说的

在Mr.QM看来,这事儿很简单,大家都看过NBA,用NBA来做比喻再形象不过了:一只这几年上升很猛的“球队J”,球队、球员估值飙升很快,里面有一个领队新秀,对“裁判A”很多做法非常不满,所以突然跳出来指责裁判A“黑哨”,发动球队全体成员,合伙儿把“裁判A”揍了一顿。

“裁判A”该不该揍呢?虽然Mr.QM很喜欢调侃友商,但是在这个问题上,Mr.QM实在不敢苟同:QuestMobile以及“忧伤的”友商们从事的行当,其中有部分职能的学名叫做“裁判”,裁判是干嘛的呢?

从各个维度来指导比赛好好进行,所以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比赛中,裁判有误判,赛后是可以追诉的,如果属实,裁判将被追责,甚至取消比赛结果。相比球队、球员,裁判赚是“屌丝钱”,几十年如一日积累点名声,除非不想干了,否则谁都不敢瞎搞。

因此,“黑哨”是非常严重的指责,就像中国足球一样,球迷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为了宣泄指责“黑哨”,但是上升到理性层面,直接指责某裁判、某俱乐部搞“黑哨”,那就是法律层面的事情了。

所以,要问这个行当有木有“黑哨”?Mr.QM不敢说木有,毕竟,国际足联主席都进去了,这也是QuestMobile一出来,从创立之初就定下宗旨:用数据戳穿皇帝的新装,大家一起直面血淋淋的真相!移动互联网这个行当很新,需要新的方法、新的规则、新的技术,这都需要有实力的玩家和有信仰的裁判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让这个赛场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吸引所有消费者来玩。

在这个事情里面,最该指责的是参赛方里的另一个玩家“球队Y”:比赛过程中,在“裁判A”并没有做出判罚决定的时候,“球队Y”自行从“裁判A”的口袋里掏出了红牌,要把对手强行罚下,这不是丧心病狂、道德沦丧吗?也难怪“球队J”那么生气,直接就要打“裁判A”了。

So

除非有明确证据,可指责的是“裁判A”

工作能力有问题,工作方法欠妥

而不是“裁判A”的价值观

有问题、“吹黑哨”

有木有觉得Mr.QM

这么一讲解事情就很简单了?

哇哈哈哈哈!

好吧扯远了

最近的NBA还是很精彩的

就泡面非常下饭,都不用求

土豪Mr.Zhou加卤蛋和香肠!

呃,说到土豪Mr.Zhou,不得不说说正题了:

这个春节,屌丝们的休假让他很不满意

所以选出了一批春节期间表现爆棚的APP

要做一篇《看看都谁春节没休假》

让QuestMobile的屌丝们看了之后自惭形秽

以后都主动放弃休假、好好加班、不休不眠

看看,这就是即将逆袭的资本家嘴脸。

● ● ●

一、微信、QQ日活、用户使用时长显然没休假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尤其是大年(非那个人物大年)那天,微信、QQ的日活分别达到了5.6亿、3.6亿,超出平日不少。时长上更是吓人,具体不妨自己看了。

红包的诱惑力就那么大吗?答案:是的。

005XIedIzy6ZDMHIibe90

二、支付宝日活、用户时长涨了N倍

很多人都在骂支付宝的“五福”营销策划脑残:两个亿的奖金、几个亿的广告营销费(猜的)、数目X的渠道投入(不敢猜了),最后很多人“五福不全”,即使五福临门了,也只分了200多块,确实有坑爹的含义……

不过从实际数据上看,QuestMobile数据显示,支付宝过年那天日活突破1.6亿,节前一周下载量突破1600万,与使用时长一起,甩出平日N条街,这又是一次非常完美的“用户掠夺战”。至于后期走势会如何,只有拭目以待了。

005XIedIzy6ZDMJkrEc98
005XIedIzy6ZDMJByha98
005XIedIzy6ZDMJnZa5bd

三、地图行业

说到过年,就不得不提春运,说到春运,就不得不提到地图、导航服务,所谓万千用户回家路、寂寞深处谁人陪,用广告的话说就是:好日子离不开他,地图导航!如果不是回大山的路坐的是老牛车、老牛认识路,Mr.QM都差点要导航了。

从QuestMobile数据上看,节前一周里,高德地图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看看这如同A股K线图的表现,有木有很激动?盘中一度上摸2638万,随后也维持在高位,后市可期啊!这在用户时长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列位不妨自己看咯!

005XIedIzy6ZDMKYvaJ55
005XIedIzy6ZDMLhfRGe4

四、图像服务

这个行当玩家比较多,密密麻麻的,看不出重点,是不是?

那么,Mr.QM就给大家提示一下:

去年春节没休假的是美图秀秀等,今年春节没休假的是OPPO相机。

哈哈,开玩笑的了,实际上,整个行当在春节期间,整体趋势还是上升的比较明显,活跃用户上,美图秀秀、美颜相机、OPPO相机都有很高表现,使用时长上,美图秀秀表现很高,不过还是不如去年,看来今年加班积极性不如去年。

曾经大火一时的足记、逗拍等等则已经悄然没落,如果整个图是溺水图,那就是直线下沉、连挣扎的感觉都看不到了!

005XIedIzy6ZDMN1Emj4f
005XIedIzy6ZDMNMCbl27

五、腾讯手机管家一飞冲天

这个行当也是奇特,腾讯手机管家过年前后一飞冲天,其他都没啥变化,这是什么节奏呢?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日活跃用户表现上,腾讯手机管家突破8000万,创下全行业的历史记录,从图上看,360就像被刺刀深深扎了个大窟窿穿透了……看来抢红包还是安全第一啊!

从时长上看,去年春节期间,360与腾讯手机管家都发力了,今年则只有腾讯手机管家发力,同样也是一飞冲天。

当然了,值得注意的还有:腾讯手机管家悄然推进的WIFI联网功能,这个春节期间来了一次“悄没声的突袭进村”,效果如何?不知道WiFi万能钥匙的大年同志作何感想?

005XIedIzy6ZDMPe6hj49

来源:由Questmobile供稿

]]>
微信朋友圈广告开启自助投放,小而美品牌迎来春天 //www.otias-ub.com/archives/435087.html Thu, 28 Jan 2016 03:02:56 +0000 //www.otias-ub.com/?p=435087 wx1

菠萝惹人爱,凤梨也很抢手

微信朋友圈运营一年的品牌主广告和新推出的自助投放广告,其实就是波萝和凤梨的关系。长相差不多,至于营养、口味,只能说不同品牌和用户各有所爱。

过去的2015,微信朋友圈广告被众多品牌主演绎得沸沸扬扬,汽车、快消、电商、手机、电影等各路广告你方唱罢我登场,商业化第一年,微信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很光鲜。

最近,微信朋友圈广告新开放自助投放功能,这一动作背后意味着什么样的营销机遇?

不得不承认,用户有时候在计划购置豪车,而有时候也许只是想找个附近的小咖啡馆歇歇脚。微信朋友圈广告的自助投放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让中小品牌也将能够接入朋友圈广告,进行自助投放。经过广告自助系统审核,用户将有机会看到和自己更相关、感兴趣的惊喜内容。内测过程中,在广告领域探索始终没停滞的微信,这一次给用户、广告主甚至广告生态带来的是惊喜、感动,自助投放将为微信朋友圈广告注入情怀元素,朋友圈这一块广告天地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开放、宽广。

着眼情怀,以人为本,让广告真正成为生活一部分

从2015年1月开始,微信广告开启朋友圈商业化大幕,近一年的时间积淀,合作品牌数量翻番增长,创意创新案例层出不穷。作为广告平台,微信朋友圈广告吸引了品牌、做出了效果,这算中规中矩,合情合理,但真正融入生活,才能把“情怀”二字立住。

广告融入生活的标准是什么?是真正扎根生活,是广告与生活同步、契合、共振,广告为朋友圈的用户真正创造价值,用户发自本心地喜欢广告,这才是社交广告的魅力。我们可以试图想象一下,通过未来可能出现在朋友圈的实际生活应用,让这种感受或许来得更真切一些。

小而美”品牌推广

总有些大商场里买不到的精品货让人情有独钟,品味独特、小众趣味的“小而美”品牌常常会给生活带来精致和感动。虽然没有成熟品牌的强势发声,那些值得关注的小品牌终于可以在朋友圈被人发现。经过微信严格审核的小品牌广告,无疑增强了用户信任、优化了用户体验,让“小而美”品牌拥有更多机会遇到“气味相投”的顾客。

wx2

对于微信用户而言,身处2016的朋友圈或许整个感官都要被打通了。朋友圈除了亲人、朋友、同事之间的社交关系,还将被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包围,这里既有汽车、别墅、钻石的品牌广告,也有附近商圈水果、生鲜等O2O商户的一触即达,既有高大上,也有小而美,衣、食、住、用、行无所不包。微信朋友圈广告自助投放功能,是腾讯社交广告以人本出发,真正让广告成为对用户有价值的高效信息,让广告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菠萝和凤梨哪个好,归根结底用户说了算

微信朋友圈广告开启自助投放功能,这不是朋友圈品牌广告的“番外篇”,而是社交内容的一部分。只要是根据用户行为标签分析,符合用户需求的品牌,就能够参与朋友圈投放,发出自己的声音。只要它们关注用户的困扰或期待,告诉用户自己是怎样想的,研究了哪些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什么解决方案,然后让用户相信,它们可以为用户创造价值,自助投放广告让更多元的内容被用户看到,也将淘汰劣质的内容,这才是专业的广告内容。

微信朋友圈广告开启自助投放功能对于微信平台、广告主、用户的具体影响,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些疑惑并将业界观点在这里进行分享,与各位看官探讨。

疑问1微信朋友圈广告自助投放最受益的是谁?

广告业内人士:无论是大中小广告主还是用户,因为广告投放的效率更高,算法更精准,有效实现广告内容触达感兴趣的用户,对于平台双方的广告主和用户是双赢的。

广告主代表:朋友圈广告实现自助投放以后,给我们中小品牌尝试的空间更大,操作更灵活、便捷,效率也更高。

疑问2如何保障素材质量以避免给用户产生“视觉污染”?

新媒体营销专家:一方面,朋友圈信息量本身很大,品牌广告主花钱买渠道、动脑想创意, 为用户提供经微信平台严格审核的优质广告,毕竟要好过没有保障的产品。另外,感觉微信为了用户体验还是会去严格筛选广告素材的,通过自助投放测试,进行系统化审核也是一种进步。毕竟良好的用户体验是一个产品的立身之本,之前的朋友圈品牌广告经验发现腾讯在平衡用户体验和广告方面还是拿捏得当。

疑问3微信用什么策略保护自身品牌质感?

新媒体营销专家:微信朋友圈广告自助投放,让中小品牌也能与自己的粉丝相见。朋友圈自助广告的尝试中有着对人情味的体察、对人本位的回归、对身边品质的发现,这种“以人为本”的广告理念和主打“社交”的微信高度契合,因此这些富有开创性的广告尝试甚至是对微信品牌质感的提升。

疑问4用户体验方面微信如何平衡?

广告业内人士:Facebook每12条信息就有一条广告,腾讯产品团队会将用户的广告频次限定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平衡用户体验。站在微信的角度讲,靠牺牲用户体验、提高频率去增长广告收入是短视,要维护用户体验,广告频次一定是有限制的,广告主要争取有限的频次,就要去优化内容和投入更高的费用争取这个机会。ECPM模式就是预计内容的质量、结合广告主的出价对广告请求排序,让好的内容以更低的成本被用户看到,淘汰劣质的内容。

想想猎头史上那著名的一问: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改变世界?这话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套用到腾讯社交广告和微信朋友圈身上,或许是“让广告也成为内容,融入用户生活,”2016伊始,微信朋友圈广告创造了新机遇,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形成。广告主想驾驭趋势并最终受益,就要以更主动、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变革中来,让思维脱胎换骨、焕发生机。

在社交广告时代,微信朋友圈广告自助投放的开启,把对人的关注、个性化内容需求的满足推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对于广告主而言,不但大品牌能享受社交营销的红利,小而美的中小品牌开始迎来春天,通过朋友圈自助广告投放,享受到精准的用户触达,与用户建立长久充满温度的连接。 自助投放的开放,延续了腾讯社交广告平台致力于内容与广告之间平衡的理念,既是让内容和创意更加丰富的一种尝试,又着眼于服务更多品牌,让中小品牌商业推广诉求和用户内容需求得到更好的连接,营造更加开放共赢的社交广告生态。

]]>
腾讯:微信在一线城市普及率已经达到93% //www.otias-ub.com/archives/415198.html Tue, 08 Dec 2015 16:24:15 +0000 //www.otias-ub.com/?p=415198         199IT原创编译

        手机通讯应用已经很普遍了,尤其是微信在中国飞速发展。eMarketer预测今年约4.00亿中国人使用手机通讯应用,占总人口的28.8%,占手机用户的37.9%。

1

        根据腾讯的调查,微信已经完全渗透中国一线城市,2015年9月,北京、上海、广东和深圳微信普及率已经达到93%。

        但是在三、四线城市,微信的普及率下降很多,虽然微信在二线城市普及率也较高。事实上,其他中型或大型城市,微信普及率只有43%。

        小城市方面,普及率则下降至3/10以下。

        根据TNS的调查,微信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即使通讯或聊天应用,2015年7月在16到65岁网民中普及率达到68.6%。

        腾讯报告2015年9月微信全球日活跃用户5.70亿,年增长3.48亿人。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深度解读《微信用户报告》背后的巨大商机 //www.otias-ub.com/archives/398662.html Thu, 29 Oct 2015 10:28:08 +0000 //www.otias-ub.com/?p=398662 作者:炫材,清华博士毕业,先后在盛大创新院、百度、腾讯任职。目前为微信大数据架构师,研究内容覆盖数据挖掘、互联网金融、社交网络与信息传播。近期新开个人公众号“我道”,撰写作者对领域的心得与行业的见解。欢迎关注。

观点导语 Keynote

面对一份数据报告,最重要的在于解读,发现其背后揭示的、对自己的商业行为最重要的指导信息。笔者在本文中所谈及的,均为个人观点,并非微信的官方意见。文中所引用的数据,皆来自于官方23日在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布的“微信生活”报告,且皆引用原始截图,不会泄露公司的任何机密。仅作为一个技术、产品和商业的跨界者,为读者带来一些参考和思索。

活跃账号数,而非“人”数

平均“日登录用户”5.7亿,但各位注意了,这并不代表5.7亿“人”,而是5.7亿账号。我们知道,不少用户都“一个人具有多个微信账号”,尤其一些用于营销的“账号池”,更是动辄几十上百个号。

1446026332638737

不过,不同社交网络平台(例如QQ、微博等)又具有一定的“横向可比性”。因为一人多号的现象,基本上在各大社交平台都存在,集团式营销的行为也是都存在。因此活跃账号数(尤其是“日活”)的绝对值,也能反应不同平台的用户基数及“黏度”。

不论如何,“日活”5.7亿这个数字,已经足以甩国内任何互联网平台十万八千里了(新浪微博、淘宝天猫支付宝的日活用户数,估计也只有几千万)。所以,移动互联网上的一切生意,谁能充分利用好微信平台,谁就将是一方霸主。从业者应该更多思考一些开放式合作的策略

“活跃用户增速”与“城市渗透率”结合来看

今年“日活用户”数比去年的同期增速还快,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基数增加:随着新用户加入使用微信,并且沉淀下来,也会自然使得DAU增加;从城市渗透率来看,微信在一线城市基本上已经饱和,二、三线城市应该是新用户的主要来源,增速势头较猛;而四、五线城市基本还处在未太发掘的状况,可以预期未来几年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类似电话、手机等向全民大众渗透、普及的过程。

1446026405236073

2)用户活跃度提升:任何用户使用新产品都存在一个“适应—探索—发展—成熟”的过程,对于社交类app的新用户,刚开始时活跃度难以太高,毕竟没有养成习惯,尚未成为其生活的“必需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已经养成习惯,并且很多“同龄人”(广义上的,这里请读者自悟,有缘人得之)都加入此平台后,就开始越来越活跃了。

3)经济大环境:今年的经济大环境可谓是波澜起伏,经历了股市的暴涨然后暴跌,也经历了“万众创业”的疯狂然后资本寒冬来临,还经历了O2O、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发展与死亡倒闭潮,并且央行的屡次降息降准以及7万亿刺激,无不侧面反映了“实体经济的继续恶化”与“虚拟经济的重挫”。回想以前关于“网络游戏”生命周期的研究报告,但凡实体经济越不景气,网络游戏就越火爆(做网络游戏的朋友可能迎来一个小春天噢)。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和疲惫,就会倾向于寻求虚拟平台上的“精神慰藉”。那么究竟经济大环境的因素占据多大比重,还需要看用户在微信平台上的娱乐行为(例如玩游戏、阅读资讯新闻八卦、VOIP亲密聊天等)的沉迷度如何。

用户每天的生活习惯

典型用户在一天当中的行为习惯,这页ppt简直太重要了!一切营销和运营活动,都需要抢夺用户的眼球,而如何“优雅地”争取曝光却不让用户感到反感或厌烦,是带来高转化率和营造品牌映像的关键。其中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贴合用户的行为习惯,即“在用户自发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恰好展现给他所需的”。

1446026462956805

1)起床之后,回回信息、刷刷朋友圈,这时候用户大都可能不喜欢深度、烧脑的文章,反而一些新闻、轻松娱乐的文章资讯能够带来清晨好心情

2)上班途中,也不适合深度阅读,大多看看娱乐轻松的,或者小说,或者玩个休闲游戏。在这里,“不紧迫、碎片化”非常关键。由于接下来到达公司后要吃早餐并微信支付,所以类似美团外卖、饿了么早餐或者其他的O2O应用,可以抢注这个时间段,投放一些美味信息和打折促销。

3)9点之后用户进入工作状态,切莫此时去骚扰,也不要做朋友圈的诱导转发之类的营销曝光,那是无用功。但是如果有相应的PC端产品的话,此时倒可以考虑点儿po出提升办公效率、舒适度方面的产品简介,但要图文并茂、简洁轻松。

4)午休时段,切勿打扰或者无效营销我就在这个时段因为某些app推送信息,惹得我直接卸载。而且此时段电话我的非熟人号码,一律标成“骚扰”、“诈骗中奖”。此处引用《天下无贼》里面那句经典台词——“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简直太贴切了。

5)咱们国人最认真工作的时段就是下午2点~5点了。一切烧脑、耗时、高强度的工作,估摸着都在这段时间内了。诸君要是想在此时段内作何营销推广,我也就不多点评了,智者自悟。

6)晚上8~11点,为全民“网络high”时段。根据我的亲身体验,也是众多公众号密集推送文章资讯的时段,以及各种转载、集赞、诱导转发的粉墨舞台。诚然,这是信息曝光的“黄金时段”。但是,海量信息竞争,博取用户眼球,这里面也是个红海血腥的拼杀场。如何胜出?技术层面不妨考虑点儿博弈论(此处笔者也是点到即止,有缘者自悟)。

活跃最高峰

平均来看,微信用户“群体性活跃”的最高峰是每晚10点。想想也是合情合理,那些吃饭会友各种浪的人们,此时也该回家了,收发一下信息、刷刷朋友圈或是看个视频啥的,是比较典型的行为。

1446026669138048

至于去年高峰出现在22:30,而今年为何提前了半小时?这个问题可能简单,也可能很不简单。笔者对此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猜测:

1)随着微信向二、三线城市的渗透,更多新用户加入,他们是社交app的后进者(说句实话这时候才加入微信,不是奥特曼是啥?)。通常这些用户不是互联网行业的,而大多数传统行业、公务员、中老年人,都习惯早睡早起,按时作息,所以他们的加入可能导致大盘的活跃时间提前,相应的睡眠时间也提前。

2)经济大环境相比去年更加不景气,人们失业的多了,加班的少了,即使加班可能也没啥紧迫正事儿,于是就玩呗,嗨起来的时间比去年更早点儿了。

3)最近两年,互联网和金融行业频频爆出青壮年leader或从业者猝死的新闻,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健康作息了?

4)这里可能存在一个悖论。其一是用户更早进入活跃态,说明微信的黏度提高了;其二用户活跃巅峰提前,沉寂也提前的话,也可能是某些其他app或产品或电视节目,覆盖了晚10点到凌晨这个时段。前者是利好,后者是利空。还有一方面值得提的就是,今年好看的电视剧以及网民追剧的现象貌似比去年火热一些,毕竟范冰冰的《武媚娘》、赵丽颖的《花千骨》和胡歌的《琅琊榜》等,都是朋友圈热点话题。用户追剧的同时,拨弄一下微信是常事。若是大量用户集体追剧,而电视剧的播出时间通常是晚8~10点,所以高峰期提前也解释得通。

微信成为“通话神器”

每天通话总时长2.8亿分钟,这是什么概念呢?前面我们知道微信日活跃账号数5.7亿,打个折扣,估算对应的人数为4亿吧,于是人均每天通话时长0.7分钟。而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的用户,每天打电话多少呢?大多数人购买的都是最低价位的套餐,就算乐观点,平均选择联通66元套餐,对应的通话时长平均大约150分钟一个月,于是每天平均5分钟。

1446027102976839

结果较为明显了,微信目前已经吃掉中国移动运营商“语音通话”市场份额的15%左右。不过呢,这是针对移动联通电信三家总和来算的。如果是针对单一运营商,笔者上网查了一个数据:2014年,中国电信用户市场份额为12.8%,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为63.9%和23.3%。也就是说,微信的语音业务总体时长已经超过了整个中国电信公司!

1446027183138418

随着运营商的管道化,微信的这个份额还会越来越大。尤其是海外市场,不像中国市场监管如此严格,“微信电话”可以直接拨打落地电话(固话和手机),使得微信的语音服务成为“跨国界”的首选。

从上图的通话热点区域来看,一、二线城市及省会、自治州府是主要活跃地区。国际市场方面,主要集中在港澳台、日韩、东南亚、中东、西欧和北美。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旅游热点地区。各位互联网创业者朋友,也可以积极思考如何借势微信的国际化拓展步伐,跳出国内的红海竞争,在海外开辟一片新天地。

情绪、商机与年轻人

从下图的全年心情走势来看,重大节假日都是情绪high点。而且比较明显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端午、七夕等)比现代节日(国庆、五一、儿童节等)更high。很在情理之中,毕竟深厚的文化沉淀在那里。而且传统节日大家倾向于互相道个祝福、发发红包,而现代节日嘛,我反正很少见人奔走祝福与红包纷飞的。

1446027218826165

其次,阅兵节的高峰也比较明显,毕竟今年的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阅兵,首次多个外国军队一起参与阅兵,还来了俄罗斯、韩国总统等大腕,而且中国展示了诸多新式武器,着实让国人们振奋了一把。

此外,值得提醒注意的是,国庆和五一的相对低迷,有可能还受到“数据稀疏”问题的影响。说白了就是数据此时存在片面性。因为如果是大量用户外出旅游,很少有人时常发微信的,从而采集到的用户数据偏少,且不一定真实反映用户当时的心情。数据稀疏性和片面性,是数据分析中要特别注意的核心问题。如果不慎,很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实,情绪high时是商机,情绪down时也是商机。在商学上有种叫做“焦虑性消费”的说法。想起前两天看了部“无脑高颜值”电影(不想透露名字,免得为烂片做宣传了,而且笔者也没看完,实在看不下去……),里面的女主角就说了句——“女人失恋时最好的良药就是疯狂shopping”。这某种意义上反映的也是焦虑性消费。

1446027506246355

上图的年轻人更多愁善感,而中老年人情绪较为平和,某种意义上也说明年轻人的生意好做,而中老年市场难啃。有种说法,叫做冲动性消费。戏谑的解释,也就是不冲动不消费(玩笑,勿深究)。情绪的波动,就会形成弱点,让商家有机可乘。对于中正平和而理性的强大型人格体,我们只好说:“蜀黍,咱们不约!”

结合下图可知,年轻人占据了微信60%的比重,也就是15~29岁之间的用户账号数有3.42亿,刨去一人多号的情况,不妨就认为大致2.5亿吧。根据网络公开数据可以查证,中国人均寿命约75岁,中国总人口约14亿,那么从总人口来看,处于15~29岁的人群总数约2.8亿。所以微信对于年轻人的覆盖率约90%。是不是很惊人?这可是全国的所有年轻人噢,不管是在哪个山窝窝犄角旮旯里面!

1446027545935990
1446027558877091

因此,在互联网领域玩营销,或是创业,建议都更多针对年轻人,把握他们的high点和焦虑,较容易挖掘千亿或万亿级的市场,最终成长出来的公司对应的估值天花板也在千亿级。

微信支付的体量

微信支付从2014年到今年,用户规模增长很快,而且用户黏度、日活都很高。从人性上理解,对于一个开通了微信支付的用户,在除夕发红包的概率会比中秋节发红包概率大。而除夕参与发红包人数不到4000万,中秋却达到了1亿。这背后说明,微信支付用户增长了至少1倍多

1446027687195447

假如中秋当日,有50%左右的开通支付用户参与了发红包(实际根据笔者的观察,肯定低于50%),那么实际的微信支付用户已经超过了2亿

注意了,微信惯用的统计口径是按“日”的,而支付宝等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平台都是用“月”统计量。这里面的差别,不用说也很明显。

所以这里反映的重要信号就是,各大互联网商业性平台,尽快接入微信支付,否则你很可能被同业竞争者超越。因为用户的微信支付习惯,以然非常显著。

阅读、资讯

在2014年底,微信公众号的总数就已经达到800万,按照去年网络上流传的1.5万个的日新增,那么时至今日,大约总量在1200万左右。其中至少半数以上是订阅号(超过600万个),专门给用户推送阅读资讯的。

根据2015年艾瑞咨询的调查报告,平均每个用户订阅6~15个公众号,我们不妨取均值为10。5.7亿日活跃用户的总订阅量应为57亿,平均算来每个订阅号的粉丝数约1000。呵呵,不知道诸位运营的公众号达标了没?是否像国家公布的人均工资收入那样感到“被平均”了?是否拖后腿了?……

1446027835963349

每个公众号,都是一个产品,都需要明确的定位。微信的这份报告中,已经明确揭示了60、80、90后的阅读兴趣差异。在此也很抱歉地对70后的朋友们说,你们的阅读兴趣不鲜明,估计是80后向60后过度的中间阶段,哎,你们不服老不行啊,我就等着看你们爱上“鸡汤文化”的那一天,哈哈哈……

还是那句话,老年人的市场难做。对于自媒体,也一样。尤其如果想通过打赏赚钱,或者接广告卖流量赚钱,奉劝诸位还是多集中针对80、90后用户吧。少些鸡汤,多点有料和价值。

同时,一个月一本书的阅读总量,已经相当可观了。反映的问题就是,实体书刊杂志的阅读进一步缩减,这是各大传统媒体该好好考虑转型与出路的时候了。此外,对于广大网络小说写手们,也应该尽快加入微信自媒体平台,思考如何在这上面针对海量、高频、碎片化阅读用户,做付费内容。

旅游

从国庆旅游热点地区来看,国内是杭州、丽江、上海、厦门、北京、南京等,国外主要是港台、日韩、泰国、美国。

1446027878614300

这对于各大旅行社策划旅游产品和路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国内外的购物、代购和海外淘等,也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出国游,大部分都集中在比较近的东亚和东南亚,远行路线则不太受欢迎

当然,应该看到,这只是对于微信的用户得到的统计结果。而大量还未成为活跃微信用户的中老年人及三四五六线城市与农民伯伯们,他们的旅游习惯就无法在微信上准确反映了。

运动、休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更多地关注健康和运动方面了。尤其是各大互联网公司,饭后散步的文化比较浓重。由于午餐和午休时间短,而且太阳较大,午饭后散步的人群相对少些。大多数的人选择晚饭后散步。

1446027913112521

虽然互联网圈子的从业者大多是6点晚饭,6:30~7:30之间散步,但是毕竟互联网圈子人口总量相比全国人民还是少数,所以大盘反映出来的民众生活规律是晚8点~9点之间运动高峰。

但是这里可能有个容易误导的地方:并非所有用户晚8~9点都会散步或运动,而是对于全体用户在24小时内的运动量来看,相对而言晚8~9点是峰值。也就是说,很可能大多数的用户8~9点仍是宅在家里、公司里或外面的餐厅等娱乐场所。具体怎样,需要进一步的数据了,但是此份报告中未提及。

对于那些习惯8~9点散步运动的人们,如果在此期间进行公众号文章推送,想必是不太多用户活跃阅读,也不会活跃地在朋友圈转发。尤其是那些focus在运动健康方面的公众号,应该在自己的目标用户开始运动之前,或者运动完毕之后,推送相关的信息。这样的转化率才高,用户心理体验也才最佳。

尤其还有众多做运动方面智能硬件的朋友们,更应该注意了,别再在错误的时间对正确的人干错误的事情……

消费与购物

此前看过一些电商网站用户的数据报告,淘宝天猫的购物主力是女性,京东主力是男性,而微信的消费主力也是男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男性用户消费更高,并不是男性消费者人数比女性多,而是所谓的“月均消费比”高于女性。说实话,这个指标具体是怎么计算的,还只有现场参加过腾讯合作伙伴大会的朋友才知道(maybe),笔者在此只是点明容易误解的地方。

1446027980864331
1446027991361969

购物高峰期在上午10点和晚上10点(看来10点是个神奇数字,大家格外关注)。但是也千万不要误以为每个人、每天都有两个购物时点,很可能用户的习惯存在群体性差异,一拨人上午10点活跃,另一拨人是晚上10点活跃。所以对于曝光来说,这两个时点都是极佳的选择;但是对于个性化营销来讲,想必每天连续两次“剁手”的人还是少数吧……这就是所谓的,要看数字,但是又不可被数字迷惑

至于9月份爱买的东西里面,秋衣秋裤还好理解,毕竟恰好换季了,但是充电宝、自拍杆就不那么直观好理解了……但是,联想到中秋、国庆的长假,就不难想象,用户可能在为长假旅行筹措装备。旅途中手机当然要有充电宝和自拍杆啦,否则怎么随时随地、拍出美美的图片发朋友圈呢?!哼哼,这种规律可是每年都有的噢,各大商家做好计划性地备战吧。

最受欢迎的娱乐内容

笔者不怎么听音乐,也不怎么看综艺节目,在此就不对热门音乐和综艺进行点评了,以免有失偏颇。但是热门电视剧和电影,还是看过不少的。尤其是电影,一直是跑去电影院看,电脑上小屏幕看电影实在是没有丝毫享受的感觉……

1446028069235743

我们不难发现,热门剧集所列的5部,其中4部都是绝对的帅哥靓女高颜值型。剩下的中间那部《虎妈猫爸》不好点评,虽然主角也长得不差,但高颜值的特征毕竟不如其它4部明显。当然,有赵薇的名气作为背书,以及“赵大富姐”的雄厚财力作为支撑,推广营销硬砸广告也是完全可以将此剧推上热榜的。

而热门电影,都是年度爆款,笔者不是影视娱乐专业,不对题材进行深入剖析了。仅在这里提醒各位——上述的微信热榜,也就看看得了,别拿做金科玉律,因为存在两方面问题:

1)影视剧集的热度,直接从各大视频网站的点播情况与评论热度,可以更直接反映,微信上的数据价值相对而言不是主体,作为辅助参考即可;

2)上述ppt中受限于空间,仅列举了5个样例,并不是说除此之外的那些音视频就不热,所以这里仅是有限的、片面的信息。

结语

至此,整份“微信-生活”的用户数据报告解读完毕。作为结语,笔者只想简单说两句。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数据,是一种工作态度。态度是人的,所以要以人为中心,结合常识与规则去解读。人是容易主观的,所以要用科学思想、小心论证,才能揭示客观的真实。

来源:我道(微信号:myfaithmyroad)互联网技术大咖之——「我道」
1446028652135861

]]>
企鹅智酷:微信影响力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98617.html Thu, 29 Oct 2015 10:11:53 +0000 //www.otias-ub.com/?p=398617  

 

10月23日,微信官方发布了《微信生活》大数据报告,里面披露了很多微信产品大数据信息。如微信9月平均日登陆用户达到5亿7千万;微信在一线城市渗透率达到93%;微信每天活跃高峰从去年的22:30提前到今年的22:00,在此次微信生活报告发布之前,为了满足对微信用户基本特征、使用行为的了解,以及对微信在信息消费、社会服务等方面做调查研究的需要,企鹅智酷曾发布了40页的《首份微信影响力报告》PPT。

1445943956307563

1445943956343991

1445943956692741

1445943957636859

1445943957974562

1445943957539051

1445943957885853

1445943957320956

1445943957218095

1445943958734582

1445943958906251

1445943958722711

1445943959329742

1445943959335146

1445943982174304

1445943982486508

1445943982557162

1445943982526270

1445943982395613

1445943982207328

1445943983835367

1445943983212067

1445943983231823

1445943984229939

1445943984416204

1445943984467061

1445943984803383

1445943985974335

1445943985994056

1445943985382204

1445943985805789

1445943985459717

1445943986902838

1445943986431640

1445943998281556

1445943998183338

1445943998711891

1445943999202219

1445943999849457

1445943999409475

(除特别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外,《首份微信影响力报告》中其他数据均来自严肃独立的第三方调研)
在这里感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提供的第三方独立调研数据,也感谢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数据支持。

来源:企鹅智酷

 

]]>
GWI:Kik和腾讯强强联合 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移动商务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379912.html Sun, 30 Aug 2015 16:44:40 +0000 //www.otias-ub.com/?p=379912 199IT原创编译

腾讯宣布收购Kik Messenger,这说明Kik将很快具有腾讯旗下微信的很多功能。

这对双方都很重要。对Kik来说,可以借鉴腾讯的经验,吸引年轻用户(42%的Kik用户年龄在16到64岁,美国这一比例上升至56%)。移动商务是关键,Kik用户像微信用户一样喜欢使用手机购买商品,在商品搜索方面也是领先的。

对微信来说,这个合作伙伴可以提高亚太地区以外品牌知名度。例如,在美国16到24岁人口中Kik用户占10%,但是微信在美国几乎没有市场份额。Facebook 和 Snapchat在中国都无法访问,Kik理所当然成为腾讯最佳选择。

总之,Kik的最大挑战是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让用户相信在聊天应用上购买商品是安全的、方便的、物有所值的。Kik用户比其他应用用户更热衷于移动商务,这一点令人鼓舞,但是,Kik必须在这个日益竞争的领域成功,即使是Facebook 和 Twitter这样的大平台也需要向用户证明起购买功能的优点。

随着Kik和腾讯的合作,相信二者都将如虎添翼。

Kit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WI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AICT:调查显示24.9%的微信用户首要关注品牌或企业 //www.otias-ub.com/archives/32909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29090.html#comments Wed, 25 Feb 2015 01:11:45 +0000 //www.otias-ub.com/?p=329090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GlobalWebIndex的数据,WeChat(微信)是中国第二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及网民访问的消息应用。CNNIC的调查显示,和品牌相比微信用户对新闻和明星更感兴趣。但是数据也显示有些微信用户确实关注了品牌。

185009-13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和Tencent的数据分析,在中国近19%的微信用户将企业作为首要关注的对象。还有5.9%的用户首要关注品牌。这些用户的数量堪比关注独立媒体的用户数量。

        在微信上关注品牌的用户参与度很高,即转化成企业和品牌在关注用户中的曝光量,虽然不是所有微信用户都关注品牌。但是,根据Analysys International Enfodesk,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用户在微信上消耗110亿小时,同期在QQ上消耗76亿小时。

        Tencent 和 CAICT的数据显示微信受众主要是男性,占64.3%;而且大多是年轻人,近半数用户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26到35岁用户占40.8%。微信用户也是一个庞大的移动互联网受众群,以智能手机为例,平均27.7%的智能手机网络流量是消耗在使用微信应用上。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329090.html/feed 1
CIC:关于微博及微信的深度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325312.html Wed, 28 Jan 2015 12:25:30 +0000 //www.otias-ub.com/?p=325312 2015-01-28_202454

全球调研咨询领导者凯度(Kantar)诚邀您参加于2015年2月3日在北京举办的媒体见面会。在本次见面会上,凯度将发布《2015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分析通过专业调查所发现的中国社交媒体的最新趋势。KantarMedia CIC作为中国领先的社会化商业资讯提供商,将于此次媒体见面会上分享包括微博及微信在内的社会化媒体热点研究。

凯度《2015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是凯度集团连续第二年发布的深入分析社交媒体对中国人生活影响的专业报告。该报告利用了连续性大样本调查、微博大数据语义分析、微信公众号大数据分析、网上实名制调查四种形式,覆盖了60个中国城市、分析了200万条微博内容、跟踪了7亿多次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为、共涵盖了近66,000名实名用户的数据,全面剖析社交媒体对中国人消费、行为及价值观的影响,并且再一次请用户为社交媒体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打分,以跟踪两年间中国人对社交媒体满意度的变化。同时,凯度还通过多角度的专业数据化分析,探讨了品牌应当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与消费者互动。

Kantar Media CIC将利用其独有的自然语义处理及文本挖掘技术,通过研究微博热点话题及微信内容和用户参与行为,为凯度集团提供多纬度的深度报告,并将在媒体见面会上分享我们对社交媒体的独到见解。

届时,来自凯度总部的高管及包括Kantar Media CIC在内的旗下多家在中国运营的公司高层将出席该活动,并回答媒体提问。

下图为凯度《2014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供您参考。

18180tpwebp1

]]>
ben-evans:WhatsApp日消息量超过全球短信发送量 //www.otias-ub.com/archives/321455.html Wed, 14 Jan 2015 01:36:59 +0000 //www.otias-ub.com/?p=321455 最近,WhatsApp发布数据称其7亿月活跃用户每天发送的信息量达到300亿,相比之下全球每天短消息的发送量也才200亿一天

Screen+Shot+2015-01-11+at+3.18.43+pm djklf

看到这个数据你就能理解电信运营商为何不对微信这类移动即时通信头痛了,他们虽然带来了可观的流量收入,但严重分流了用户对电信运营商的社交通信需求,有了Whatsapp,微信这类应用,用户发短信打电话的几率自然就大为降低了,而运营商所承担的角色就从社交(短信,电话)沦为单纯的数据传输提供商了

在PC时代,社交通信应用是个赢家通吃的游戏,而在手机端这一切却还言之过早。首先通信录是更加开放,且是可以选择的,有手机通信录,push消息等可以触达受众;第二,手机作为个人的延伸,把握终端的手机厂商有更好的整合机会;第三,移动市场上不乏竞争对手,大局远远未定

via:199IT原创编译,数据来自ben-eva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