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用户大规模迁移移动端
![]() |
微博用户已经大规模向移动端迁移,这一现象和趋势表现在从移动端访问微博的用户比例大幅攀升,从移动端访问微博的平均时长较长且占比很高,从微博用户的活跃情况看,移动端与PC端的用户活跃情况已经基本相当,且更具主动性。
据DCCI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目前仍有97.7%的用户通过PC端访问微博,但是通过智能手机迚行微博访问的用户已经达到了89.4%,仅次于PC端的登录情况;而通过平板电脑终端登录微博的用户比例也高达85.4%;非智能手机作为微博登录终端的使用比例为60.2%。
在微博访问时长方面,用户通过PC端、智能手机端、平板端、非智能手机端访问微博的每天平均时长分别为2.66小时、1.85小时、1.62小时和1.90小时。尽管在访问微博的绝对时长上PC端用户居首,但是移动终端用户在访问微博所花的时间占总的网络访问时长的比例更高,其中智能手机端、平板端、非智能手机端的比例分别为74.90%、83.58%、95.03%,而通过PC端的比例仅为48.85%。
在微博用户使用频率方面,移动端的活跃度与PC端的活跃度基本相当,但仅就单一的微博使用行为来看,移动端甚至占据明显优势。DCCI数据显示,移动端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表微博2.84条,转发4.38条,均高于整体微博用户的平均发布微博2.13条,转发3.32条。
移动网络的使用场景更为丰富,微博操作更为自由,DCCI预计,未来移动端在微博领域的使用将全面超越PC端。
微博平台电商导流效果明显
![]() |
微博平台电商导流效果明显 |
据DCCI对微博用户的调查发现,有51.9%的微博用户看到微博平台上的电子购物信息后会到电子商务网站如淘宝、京东等进行商品搜索;而且还有近50%的用户会直接点击微博上看到的电子够物产品的链接或图片,甚至进入产品官方网站了解详情。这一比例对电商导流的效果无疑是非常明显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官微用户中,这一导流比例更高。关注产品类别官微的微博用户,有60.7%的用户会进入到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进一步的搜索了解;而直接点击微博上的产品信息的用户近6成;进入到相关产品/品牌的官方网站的用户也占到56.2%。
而DCCI的统计显示,产品类官方微博的前五名分别为IT产品、服装鞋帽类、个人护理类、电子商务类和汽车。
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中国微博平台市场正积极探索盈利渠道,在DCCI分析看来,最为看好的可能性存在于微博平台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以及在移动端的深耕。
中国网站超过230万个
2012年 7月26日消息,互联网数据监测及研究机构DCCI今日发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微博用户总数已趋近网民数,19岁及以上国内网民近9成是微博用户。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其中手机网民3.88亿。DCCI数据显示,微博用户数已趋近中国网民数,其中19岁及以上国内网民中,微博用户占88.81%;近7成用户拥有唯一账号,用户规模趋向稳定;高频率访问微博用户占据主流;浏览转发及发布微博是用户基本操作,收看视频、聊天、参与商业促销活动已成为用户新的兴趣点。
DCCI表示,43.28%的微博用户会关注1-5个企业微博,20.83%的微博网民会关注5-10个企业微博;过半微博网民会关注折扣信息,及品牌最新资讯,网站、媒体、IT产品、服装类官方微博更受关注。
DCCI数据显示,中国网站超过230万个,网页超866亿,APP应用超135万,网络终端由过去的单一台式机变为台式机、平板电脑、电子书、手机和电视等多终端,网络服务的内容与范围得到很大扩充,用户对互联网的依赖度大大提高,由此产生的数据量大大增加。
DCCI通过调查还发现,移动互联应用使用度在向传统互联网应用靠拢,以社交聊天类、资讯阅读类、实用工具类应用为主。调查显示,每一秒会有60张Instagram照片被上传、60小时视频被传到Youtube;每一天,搜索引擎产生的日志数量是35TB(1TB=1024GB)。通过移动互联网、移动设备产生的数据将越来越庞大与丰富,移动互联网数据成为大数据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微博用户在19岁及以上中国网民中占比88.81%
2012年7月26日消息,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今日发布报告称技术和数据正在成为2012年行业核心焦点。报告指出,微博用户数趋近中国网民数,在19岁及以上中国网民中占比88.81%。其中7成用户拥有唯一账号,用户规模走向稳定。
DCCI对微博用户使用行为进行调查发现,高频率访问微博用户占据主流,使用行为以浏览转发发布为基本,收看视频、聊天、参与商业促销活动成为用户新的兴趣点。
分析用户在微博上的电商行为,其中一半的微博网民直接点击微博上的图片或者正文中的上品链接。43.28%的微博网民会关注1—5个企业微博,20.83%的微博网民会关注5—10个企业微博;过半微博网民会关注折扣信息,及品牌最新资讯,尤其是网站、媒体、IT产品、服装类官微更受关注。
在报告中,DCCI也就相关互联网行业数据进行了分享。截至6月,中国网民5.38亿,手机网民达到3.88亿。中国网站超过230万个,网页超866亿,App应用超135万。
截至2012年6月,三大智能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Apple App Store有65万余款应用,300亿次下载量,3.65亿设备激活总量;Google Play Marker的Apps达60万余款,下载数量200亿次,有4亿设备激活总量;即便是2012年10月才上线的Windows Phone Markerplace也积累了10万余款应用,1050万设备激活总量。分析师表示,移动搜索、应用商店、移动浏览器、操作系统等移动入口都将成为移动大数据的关键节点。
Cnnic发布的29届互联网调查显示,2011年12月底,中国有5.131亿网民,其中2.499亿微博用户和2.442亿sns网站用户。
2011年,微博用户增长了296%,SNS用户则增长慢于总体互联网用户数的增长。2012年微博是否仍保持该增长趋势不好说,因为中国强制将推行实名制,这可能会降低用户的使用情况。
来自 Constant Contact andChadwick Martin Bailey发现,关注品牌的用户占21%,而Compete发现同样行为的有19%的用户。
在 Constant Contact/CMB的研究中,很多品牌关注者只持续关注少数几个喜爱的品牌。他们的首要原因是(64%)本身是品牌或公司的用户,超过48%为了折扣和优惠而来的用户。
居然Twitter追随者本来就是忠诚客户,但这并不意味着微博营销对他们就没有影响。总体上50%的人称在关注品牌微博后,他们更可能购买公司的产品的比例为55%,更高比例的人称他们会推荐品牌给其他人,至少在他们所关注的少数几个品牌名单中。
如果品牌希望他们这样,他们得投粉丝所好。在促销到折扣外,信息—61%的人希望第一个知道什么最流行-以及排他性的内容(36%),还有则是可以分享转发给朋友的内容(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