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24 Jul 2023 12:46:2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超大城市8个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9801.html Mon, 24 Jul 2023 12:46:23 +0000 //www.otias-ub.com/?p=1629801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0月公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超大城市8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

全国特大城市11个,分别为杭州、东莞、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哈尔滨。

根据2014年下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有专家表示,8座超大城市和11座特大城市均位于胡焕庸线以东,广东省有3座,东北三省只有2座。高楼大厦只是城市的表象,人口才是城市的灵魂。

一个城市能不能发展,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的三个指标:产业、人口、城市配套。最核心的是产业,有了产业,才能吸引人才、吸纳就业、创造活力、形成集聚效应。

而有了人口的涌入,规模效应才会日益突出,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才能进一步释放。

自 财联社

]]>
Savills:2023上半年之成都、重庆、西安、贵阳房地产市场回顾及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7073.html Mon, 24 Jul 2023 09:55:52 +0000 //www.otias-ub.com/?p=1627073
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2023上半年成都、重庆、西安、贵阳市场回顾及展望。上半年,新项目的入市为西区地产市场注入新鲜活力,促进市场需求加快恢复,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未来西区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尚存,回升基础还需巩固。

上半年成都写字楼市场需求稳步复苏,退租面积环比显著回落,净吸纳量由负转正,得益于成都在新能源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集聚度上的显著提升,能源类企业成需求增长新亮点。成都零售市场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天府新区商业加速发展;天府和悦广场以高入驻率开业,开业期间优异的人流量和销售业绩增强了市场对天府新区商业发展的信心。物流市场供应量回落,降本增效成主流,市场需求回归理性。

新项目入市不断丰富零售市场品牌矩阵,其中万象城北区的入市带来众多城市首店。以戴家巷、民主村等为代表的城市更新项目的市场关注度也在持续提高,或将为重庆零售市场存量项目业态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场景的打造提供新的思路。甲级写字楼与高标仓物业整体租赁需求较往年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但净吸纳量较去年同期均回升明显,市场整体需求或将在未来保持缓慢回升之势。

上半年,西安甲级写字楼市场未录得新项目入市,截至目前已连续四个季度无新增供应。供应端放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租赁去化压力,市场呈平稳去化态势。西安零售物业市场上半年整体运营平稳,消费需求活跃度呈缓慢回升态势。将绿色自然与城市商业空间相融合,打造生态开放的商业空间成为近来商业地产的新发展关键词。

甲级写字楼市场虽受近一年内经济环境影响,外来租赁需求增长乏力,但优质项目的不断入市激发了本地租户升级搬迁需求,未来单一业权优质项目或将持续保持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贵阳零售消费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新项目入市有利于提升贵阳商业项目整体品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23新一线城市发布 成都、重庆、杭州排名前三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9389.html Tue, 30 May 2023 12:32:30 +0000 //www.otias-ub.com/?p=1609389 近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

这份榜单已经连续发布到第8年,通过近200个品牌、17家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围绕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一级维度来评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

从最新的排行榜来看,成都、重庆、杭州是排名前三的新一线城市。

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显示:共有4座一线城市,它们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共有15座新一线城市,它们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宁波、合肥。

值得一提的是,结果依然显示出了新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在分界线上的竞争焦灼。

相比上一年,昆明重新回归新一线,替代了此前攀升较快的佛山;此外,二线城市的头部还包括沈阳、无锡等曾经的新一线城市。

从不同维度来看,商业资源集聚度聚焦大品牌青睐度、城市商圈实力和基础商业能级,从空间来看,新一线城市商圈的物理边界仍在扩张。

城市枢纽性方面,云南、四川、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至全国第2、3、4位。从城市人活跃度指数来看,黄冈、宜昌、鄂州等湖北城市的外卖活力回归。

另外,生活方式多样性主要测量出门新鲜度、消费多样性和休闲丰富度。

最后,在未来可塑性方面,新一线城市中,仅有青岛前进3位,其余城市排名变化不超过1位。

自 手机中国

]]>
Savills:2023年第一季度之成都、重庆、西安回顾及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6295.html Thu, 20 Apr 2023 05:08:03 +0000 //www.otias-ub.com/?p=1586295 进入2023年,西区三个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随着各地政府积极推进经济运行好转,提振市场信心,有望加快改善市场情绪,促进需求持续恢复。

2023年开年,成都房地产市场情绪逐渐向好,但市场需求恢复尚需时日。甲级写字楼市场去化压力仍然较大;随着优质办公载体的陆续入市,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天府总部商务区作为未来城市新中心加速起势。零售市场餐饮消费回暖明显,高端餐饮需求活跃,户外运动品牌继续布局;在经济复苏期,以政府平台公司为代表的开发商凭借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将成为未来成都优质零售物业项目的开发主力。物流市场集中供应进入尾声,未来市场去化压力有望得到缓解;物流与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深度融合,直播电商有望成为未来需求增长点。

2023年第一季度重庆零售、写字楼、物流仓储市场整体表现相对平淡。由于外部租赁需求恢复较为缓慢,整体市场活跃度较去年提升有限。需求的乏力也造成市场情绪仍较为谨慎,平均租金水平持续小幅下调以维持竞争力。但季内市场也不乏亮点,消费端新领域的活跃与优质项目的入市为市场注入新活力。随着各类扶持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消费端势能保持复苏,企业信心得到恢复,新能源等尖端产业项目布局持续加,各类物业市场或均将迎来缓慢复苏。

2023年一季度,西安房地产市场表现出逐步回暖态势,但与疫情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市场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甲级写字楼市场部分租赁需求得以释放,但吸纳量提振有限,相当部分企业持审慎扩张态度,短期内租赁市场仍面临需求活跃度较低的压力。零售物业市场消费分级现象明显,奢侈品高端消费需求稳健,反观大众消费品消费需求未得到完全释放,零售市场空置率水平持续上升。未来伴随经济稳步恢复,提振消费成为年度关键词,西安市场预计年内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

]]>
一场在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盛会,7月10号盛大开幕! //www.otias-ub.com/archives/746973.html Tue, 10 Jul 2018 08:26:27 +0000 //www.otias-ub.com/?p=746973 2018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于2018年7月10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展会是在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由中国电子器材有限公司主办,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承办,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成都市博览局协办,致力于推动西部乃至全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2018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围绕“芯芯向蓉 数聚成都”的主题展开,展会面积超20000平米,汇集超7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现场展示超过1800件新产品与新技术,全方位地展示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沿。此外,展会还同期联手“2018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举办超过30场涵盖电子信息产业热门话题的同期活动,展示业界最新成果,探讨行业发展方向。


设立八个展区 全方位覆盖产业链

如今,新兴电子正在迅速崛起,其高成长性和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在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专家指出,电子行业的众多新兴行业有望在本轮升级转型中脱颖而出,多层面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本届展会将重点设立半导体、大数据、军民融合、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测试测量、智能制造、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八个特色核心展区,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参展商,将带来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多维度、系统性地展示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领先科技成果和产品。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行业的关键领域,应用范围包括安防、医疗、通讯、电源、汽车电子、电力电气、家电等电子产品全领域。本届展会参展企业众多,包括CEC、多维科技、威迪电子、四川永星、君耀电子、Mouser、盛凌电子等。该展区重点展示压敏电阻、静电保护器件、半导体放电管、强效放电管、陶瓷气体放电管、卧室电容器系列、安规薄膜电容器系列、马达电容器系列等各种类型的产品,呈现行业最新生产工艺和技术。


智能制造近年来逐渐开始替代传统制造,本届智能制造展区重点展示了3D打印、无人机、智能机器人、SMT及半导体设备等。届时,大族激光、天衡智造、堃琦鑫华、云制造科技、捷多邦科技等行业知名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和产品。在智能制造展区观众会看到真空等离子清洗机、旋喷式等离子清洗机、等离子 + AF喷涂机、太赫兹分谐波混频器和倍频器、塑封引线框架钢带式高速镀锡设备、全自动半导体引线框架连续去溢料设备等智能化产品,领悟智能制造的优势和魅力。

军民融合是国家重要战略之一,推进成都乃至全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是展会不可忽略的一大目标。本届军民融合展区重点展示军用电子元器件、指挥控制装备、电子对抗系统、仿真系统及军事物联网。参展企业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成都中电锦江、上海复旦微电子、成都宏明电子、沈阳兴华航空、中航光电、贵州航天等。展会的举办符合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帮助推进富国和强军的和谐统一。


大数据、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是近几年的行业热点话题,吸引了大量行业巨头的关注。本届展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包括迈普通信、中电数据、亨通光电、瀚荃集团、艾瑞智信、华为、一禾音视频等,群英荟萃,共同探讨国内外最新发展成果和科技前沿。


此外,诸多消费类企业也将携众多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新产品参加本次展会,包括北京京东方、金蝶软件、艾瑞智信等。现场观众可以体验目睹各类音箱,如无线智能便携音箱、无线智能家居音箱、无线智能旅行音箱和无线智能户外音箱,还可以亲身体验VR相关产品,不同玩家在游戏中的不同决定会获得不同的电影剧情走向,为人们带来更强的代入感和沉浸感。

1+1+5多场配套专业论坛


在展出最新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技术和产品之外,此次展会还配套了专业的论坛和活动,包括2018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2018中国(成都)半导体生态合作峰会、2018中国(成都)新型显示行业企业家峰会、2018中国(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军民融合高端论坛、第三届(成都)电源半导体技术论坛、中国西部智慧城市高峰论坛等多场峰会和论坛等,给与会者带来了更多探讨相关市场和技术的机会。在论坛上,行业大咖齐聚一堂,从资源、技术、人才等多个角度分享和探讨各个领域的发展,分享最新行业资讯,共话电子信息产业未来。

2018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展示交流平台,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电子信息产业新风口已现,期待您与我们共享产业发展新机遇。

]]>
成都美食之都促进会:2015成都餐饮业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82847.html Sun, 12 Jun 2016 10:33:59 +0000 //www.otias-ub.com/?p=482847 成都美食之都促进会近日发布《2015成都餐饮业调查报告(2015财政年度)》(下简称“调查报告”),有一个专项调查聚焦的是城市综合体。

对成都48个主要城市综合体及购物中心、1572个餐饮企业经营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

2015年,成都主要城市综合体及购物中心里面,餐饮企业亏损的占51.67%,与上年相比亏损面扩大;

盈利的仅占18.22%,与上年相比盈利面缩小;还有30.11%持平。

另一个数据同样耐人寻味,在受访的987个餐饮品牌中,本地(四川省内)餐饮品牌占50.17%,较上年下降7.27%;境外餐饮品牌占14.85%,较上年增加8.99%。

城市综合体的餐厅,尤其是本土品牌,201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经营之困

入驻综合体的餐厅,近4成没有活到一年;本土餐饮品牌,呈收缩趋势

5月5日中午,龙湖·天街三千集,位于4楼的青柠花园泰式火锅、肴拽韩国料理,只有稀疏的几桌客人,隔壁的辣芙蓉、小陶居、金翠河境况相似。一位不愿具名的餐厅负责人透露,去年10月起,客流明显减少,上座率只有3-4成。前来吃饭的顾客戴维说:“以前中午吃饭要排队,现在随时都有座位。”

小陶居是较早入驻龙湖·天街三千集的餐饮企业。提起经营状况,行政总厨叶扇兵揉了揉太阳穴,“上个月又亏了4万。”叶扇兵感叹,经营压力很大,年初隔壁的三国志火锅店关门的时候,他还有些唏嘘,可照这样亏下去,小陶居也不知道能撑到何时。

由于经营状况不佳,城市综合体及购物中心里,餐厅的更换频率非常高。成都339欢乐颂购物中心,高峰时期聚集了20多家餐厅,如今还在开业的只剩下几家。

调查报告显示,与2014年相比,2015年,成都48个主要城市综合体及购物中心的1572个餐饮企业中,有585家餐厅发生过至少一次品牌调整。也就是说,这些城市综合体及购物中心里面,近4成的餐厅没有活过一年。

另外两组数据更凸显了本土餐饮企业在城市综合体里的发展危机。

48个城市综合体及购物中心共有987个餐饮品牌,本地(四川省内)餐饮品牌占50.17%,较上年下降7.27%;省外国内餐饮品牌占34.98%,较上年下降1.72%;境外餐饮品牌占14.85%,较上年增加8.99%。

1465727607-9955-20160609

成都市城市综合体及购物中心开店数量排名前十(含并列)的连锁品牌有21个,本地连锁品牌仅4个,分别是良木缘、席罐罐罐饭、小乔砂锅和迷尚豆捞。与上年相比,蓉和小厨、碎蝶音乐咖啡、成都映象小场合等本地连锁品牌脱榜。开店数量靠前的连锁品牌如星巴克、肯德基、必胜客、赛百味等,无一不是外来品牌。“赚得到钱,才会扩张。开店数多,说明本身的经营状况好。”成都美食之都促进会会长何涛分析,在城市综合体餐厅经营状况欠佳的情况下,一些外来品牌却风生水起,进一步“吞食”市场,保持较高利润率,给本地餐饮连锁品牌带来更大的挑战。

连锁之困

面对同样的难题,与世界巨头相比,本土企业在现代餐饮企业系统管理方面整体滞后,难以迅速复制扩张

城市综合体餐饮企业为何面临如此困境?

据四川省商业地产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市开业运营和规划在建城市综合体数量已达130个以上,总量居全国第一。四川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表示,市场只有这么大,一下子挤进来这么多综合体,本身已经过剩,带来招商难、运营难等相关问题。

2015年,成都城市综合体和购物中心又是一个集中开业的高潮,新开业总面积近3000万平方米。由于综合体运营困难,许多店铺受电商冲击严重,而餐饮看起来人气还不错,因此餐饮区的面积不断增大,由以前占综合体30%左右,到目前一些地方能占到50%以上。

1465727607-4308-20160609

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成都主要城市综合体及购物中心餐饮开店数继续增加,排名前十位的成都城市综合体和购物中心,餐饮店总数为701个,较2014年增加18.81%。“可以说,随着城市综合体过剩,餐饮也过剩了。”一位餐饮界资深人士说。

城市综合体餐厅还普遍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

年营业额位列成都餐饮企业第一的大蓉和集团,于2013年开创了大众品牌“蓉和小厨”,目前,在成都共有10家店,其中5家位于城市综合体内,5家是社区店。董事长刘长明告诉记者,综合体店的利润大大低于社区店。城市综合体一般将“蓉和小厨”作为主力店进行招商,但房租依然在100元/平方米左右,物管费用在45元/平方米左右。而社区店的房租仅50元/平方米-80元/平方米,且没有物管费用。

叶扇兵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工作日客流量60人、周末200人、人均消费35元计算,小陶居每月营业额接近11万元。毛利率30%,一个月的毛利仅3.3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

另一方面,成本却在上升。龙湖·天街三千集4楼的租金约300元/平方米,小陶居每月仅支付租金就需3万元,再加上人工、税费、水电气费用、物管费等,入不敷出。

此外,今年以来,蔬菜进价普遍提高10%,肉价也在涨。4月,小陶居亏损4万元。“连锁是本土餐饮企业的软肋。”何涛说,连锁意味着标准化、系统化。世界餐饮巨头对连锁店的管理形成了从生产、加工到运输、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建立了高效、统一管理模式。与之相比,本土餐饮企业在农业、食品工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现代餐饮企业系统管理方面是整体滞后的。这也是难以迅速复制扩张、连而不锁的根源。

“你一开店,成本就数倍于外来的餐饮品牌,怎么竞争?”“消费习惯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刘长明说,他经过观察发现,北上广等城市街边的餐饮店不像成都这么多,大家形成了到商场里面吃饭的习惯,就算在七八楼的餐厅,一样生意很好。而成都街边餐饮店林立,位于城市综合体4楼以上的餐厅,如果地段不够黄金的话,基本都门可罗雀。

1465727607-6359-20160609

学习之困

全盘学习西餐连锁模式,复制到中餐连锁,一定行不通。本土企业路在何方?

大蓉和已经开始调整策略。“‘蓉和小厨’之前的定位是以城市综合体为主,但现在我们会以社区店为主。”刘长明透露,最近“蓉和小厨”新开了两家店,均位于社区内。

成都映象餐饮有限公司的子品牌“小场合”,目前在成都城市综合体内有4家店,董事长杜兵告诉记者,受经济大环境和综合体商业氛围的影响,他们将放缓扩张步伐,暂时不会开新店。

廊桥、狮子楼等高端餐饮品牌在向大众化转型过程中,纷纷在城市综合体里面开设了子品牌店,但均是尝试着开了一两家店,没有大举扩张。

何涛认为,另辟战场、收缩战线只是权宜之计,本土餐饮连锁品牌和外来品牌在城市综合体内必然会有正面交锋。

刘长明认为,外来品牌在管理上确实做得好,但他指出,全盘学习西餐连锁的模式,复制到中餐连锁,一定行不通。“蓉和小厨”的管理模式可以说很粗放,甚至量身打造出“母子店”的模式。每一家大店管理一家小店,比如339欢乐颂店,与距离它不远的大蓉和沙河店“结对子”,“蓉和小厨”不再单设店长,而是由大蓉和沙河店长直接管理;店内的酱汁等,均是每天上午在沙河店炒制完成后送来,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也使得新手亦能上阵操作招牌菜品,不必再花高工资聘请技术高深的大师傅。

“管理没有模式,挣了钱模式就出来了。”刘长明说,对于川菜这样手工操作的传统服务业,过度严格的管理,有时候会把经营压死,“我主张先发展后规范。”他说,随着“蓉和小厨”店数越开越多,可能会借鉴现代连锁管理。但在现阶段,“母子店”这种模式最适合“蓉和小厨”。

“这未必不是一件幸事。”四川省饭店与餐饮娱乐行业协会负责人说,外来餐饮品牌强劲的发展势头,势必会倒逼本土餐饮企业自我淘汰、自我调整,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一方面要走出去,去学习了解国际先进餐饮企业的做法。”何涛说,位于日本新潟的行形亭餐厅,300多岁了还像小姑娘一样花枝招展,生命力旺盛,这里面有太多值得研究的精髓。“更要引进来,引进先进的理念、人才,为我所用。”

抱着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加强管理,控制成本;同时坚持用“工匠精神”来做餐饮,提升品质感。这或许是解决城市综合体餐饮困局的两个方向。

]]>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2014年成都市民阅读指数为54.84分 //www.otias-ub.com/archives/333643.html Thu, 19 Mar 2015 09:24:21 +0000 //www.otias-ub.com/?p=333643
f8a96343fdbe1673e02549
f8a96343fdbe1673df6e31
f8a96343fdbe1673df6b2b
f8a96343fdbe1673df7238
f8a96343fdbe1673df6523
f8a96343fdbe1673df611f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用时两个月开展了“2014年成都市国际通识阅读指数调查”,发布《2014年成都市民阅读指数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14年成都市民阅读指数为54.84分(百分制),阅读指数在年龄上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青年阅读指数最高;成都各区(市)县阅读指数不均衡,郫县阅读指数最高,双流县阅读指数最低。  成都市民阅读种类以报纸、期刊为主 电子阅读兴起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成都城市居民人均阅读了6.04本纸质图书,人均阅读电子图书7.39本(包括电子书籍或图书连载),阅读量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4本(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青年人仍是上网阅读的主体,中老年的各年龄段也有不同程度的加入。但受访市民中,喜欢纸质阅读的任占主流,装帧精美、设计独到的纸质书十分受读者欢迎,部分市民读完电子书之后,还会专门购买纸质原著来收藏。

成都人酷爱读报,每年人均阅读报纸 174.30份(包括纸质和电子),阅读杂志期刊10.54本,在茶馆、店铺、公园、车站、小区等城市各个角落随处可见读报人。阅读人数最多的前五类是:报纸、杂志期刊、社会科学类、文化类、军事类。

f8a96343fdbe1673bab501
  阅读正在成为市民一种生活方式。市民每天阅读传统纸质图书的时间(不包括报纸、杂志期刊、教科书、工具书)大致为39.20分钟;使用电子设备阅读图书的时间大致为35.67分钟。三成市民陪同孩子进行过亲子阅读。

近六成市民家庭藏书数量在100本以下。电子阅读的兴起,公共图书馆藏书的丰富,市民对纸质图书价格的承受能力都会影响家庭购书、藏书数量,很多人选择从网上下载图书。

  阅读指数:青年高于中老年 郫县最高双流垫底

成都城市阅读指数水平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青年阅读指数最高,中年人次之,老年人最低。成都各区(市)县阅读指数不均衡,郫县阅读指数最高,为63.62分,双流县阅读指数最低,为46.84分,两者相差16.78分。

f8a96343fdbe1673bac202
 
f8a96343fdbe1673bac703
  近六成受访市民每月至少到图书馆1次

成都共有共有21个公共图书馆,拥有外文阅览室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动中心)315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活动室3363个,社区(农家)书屋3136个,实现了每个区(市)县有图书馆,每个街道(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每个社区(村)有社区(农家)书屋。2013年全市文化场所拥有藏书总量1133万册,其中:外文藏书总量1.8万册,全年文化场所新采购书籍总量282万册,全年文化场所的书籍被借阅总次数561万人,政府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读书活动平台。

受访市民中,四成多去过当地公共图书馆阅读且满意度较高,近六成受访市民平均每月至少到当地公共图书馆阅读1次,四成多去过社区书屋阅读,六成每月到书店购书或阅读1-3次。

 调查反映问题:深度阅读不足 家庭藏书量偏小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较低的国民人均阅读量上,令人堪忧的是浅读现象比较普遍。浅阅读可以快速获得信息,增长见闻,但同时却易让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反映出一种浮躁心态,难以进行独立深入的阅读乃至思考。碎片式阅读挤占太多时间,似乎整天都在学习,却如食物经过身体而营养却没有被利用。

近六成市民家庭藏书数量在100本以下,11.67%的市民家里没有藏书,而广州一小贩家中藏书万卷,称“生命里可以没猪肉但不可以没有书”。成都人酷爱读报,但是通常翻阅的不是头版的时事政治,而是副版的娱乐资讯,各类街头巷尾的社会新闻,吃喝玩乐,娱乐休闲,对国际事件、政治不太感兴趣。

另外,近四成家庭没有进行过亲子阅读,阅读科学知识的人不足3%,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使用率不高等等,都是值得注意和反思的问题。

  迎接全民阅读 彰显城市软实力

全民阅读水平反映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历史性地把“全民阅读”写入报告,全国两会上,“倡导全民阅读”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活动的高度重视,说明阅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提高市民素质和培育城市文化灵魂,从2006年起,成都市已连续开展了九届全民读书活动,每年有不同的主题。同时,通过开办主题图书展、读书大赛、捐赠图书、名家讲座、签名售书、阅读讲座、安放市民喜爱的藏书盒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了市民读书热情,对提升城市人文精神和城市文化软实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西南财大&成都红娘:2015年成都婚恋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323376.html Wed, 21 Jan 2015 14:13:17 +0000 //www.otias-ub.com/?p=323376
本次抽样调查样本说明:

在成都红娘微信公众号粉丝和爱哟APP的本地用户 中随机抽取20000名作为样本人群(有效样本19557名),对用户已公开的资料和行为轨迹进行分析。样本人群男女比例1.02:1, 绝大部分样本的年龄集中分布在适婚年龄阶段,其中比重最大的26~30岁阶段占48%,其次是20~25岁阶段占 40%,31~35岁阶段占10%。

变化
要求有房的变成了男人

cd1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对知名婚恋交友平台成都红娘&爱哟用户数据的分析,成都女子的理想男士为30岁左右,176cm,大专或本科以上,月薪5k以上,不一定有房;成都男人心中的“黄金单身女”则要25岁左右,164cm,大专以上,有属于自己的住房。

数据分析显示,男性普遍希望找到比自己小4~5岁,比自己矮10cm左右的女生;同时男性对目标配偶的收入水平存在底线,最好对方能有房。

女性想找一个比自己大3~5岁,比自己高15cm左右的男人;半数女性要求男方要有高收入,对房车状况表示无所谓。

解释
女方看重发展空间潜力股受捧

cd2

女生们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大概之后一段时间不大会有人不怀好意地问“你是嫁男人还是嫁房子”了吧?不过,婚恋报告也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女神越来越不好当了,先得有房!

对于这种变化,有分析人士把“男性更看重对方的住房条件,女性更注重对方月薪水平”的新变化理解为:男性用户看重女方当前条件,女性用户关注男方发展空间。

换言之,.男性对期望女性的条件是以减值为前提的,所以男性用户关注女方的现有个人条件——年龄、身高、住房,男性择偶条件是基于生育需求和经济负担的判断;女性对期望男性的条件是以增值为前提的,所以比起住房状况,女性更看重男方的自身经济实力——月薪水平,女性择偶条件是基于对未来生活质量的判断。

惊讶
害你单身的竟然是身高

cd3

你一定没想到,屌丝单着不是因为太(mei)宅(qian),女神剩下也不是因为优(gao)秀(leng),大数据会告诉你,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其实都是因为身高啊!

不论男女,都是个子高更受欢迎。但是女性对男方身高的要求更为严格。男性用户觉得比自己矮8~10cm比较合适,女性用户觉得15cm的身高差才是理想,中间相差的5cm是美丽的错过。

一般来说,我们遇到气儿不顺的时候,总想着去找找星座的麻烦,这一回,《2015成都婚恋报告》显示,女双鱼、男摩羯的脱单倾向最高,最容易单身的星座是天蝎,处女座终于扳回一局!

新鲜
成都90后们的炫酷择偶观

或许是审美方式的转变,对80后的女性而言,她们更青睐“阳光帅气”的青春型男生,而90后的女性却更欣赏“成熟稳重”的大叔型。90后女性群体的思想更加开放,更能够接受比自己年长更多的男性。而对于90后男性,也有一部分倾向于选择“成熟”的女性伴侣。

另外90后女性觉得“大叔型”男性经济实力更好,工作生活也趋于稳定,相对来说更适合走进婚姻。随着社会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我们觉得女性对男性年龄的要求也会随之而变。

颠覆
70%成都男不爱志玲爱谢娜

从性格角度讲,“开朗”是最受欢迎的,37%的男生和30.8%的女生喜欢开朗的异性,此外,“温柔”也排名靠前:男生喜欢女生开朗、温柔、孝顺,女生则希望男生开朗、稳重、温柔。

嫌弃
天蝎座成单身男女大本营

2015-01-21_174136

调查显示,高于26 岁的单身女性以天蝎座和射手、天秤座居多,双鱼最少,这可能与其性格相关,星象学提示,天蝎座比较粗犷倔强,射手可能比较花心,分不清爱情和友谊,天秤则多选择恐惧,这些可能是其迟迟单身未婚的原因。

高于29 岁的单身男性也是如此,天蝎座未婚男性明显多,其次是”王者”狮子和爱情友谊傻傻分不清楚的射手,再次是个性偏柔的水瓶和双鱼,而成熟稳重的摩羯男多已结婚。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处处为人所诟病的处女座反倒不是盛产“剩男剩女”的主要星座之一,他们可能追求完美到吹毛求疵的程度,但其往往兢兢业业,无论男女,都给人踏实、值得信赖的感觉,可能因而比较受欢迎。

哭泣
IT行业剩男多,金融行业剩女多

cd4

明显地,在适龄未婚女性中,从事金融类工作的居多,而从事管理类和生产制造工作的相对较少。一方面是因为金融类工作压力比较大,终日忙碌,没有太多时间谈恋爱,忙于工作成为当今社会多产“剩女”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从事生产制造的女性一般来说接受教育的时间比较少,大多是高中及以下学历,较早踏入社会,在工作过程中接触的男性更多,并且对另一半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在适龄未婚男性中,计算机类行业的未婚男性明显高于教育、医疗等其他行业,极可能是因为此类IT 男献身于工作,接触的女性不多,从事建筑类工作的未婚男性多也大都是这个原因。还有一个行业剩男较多,即生产制造类,这部分男性之所以未婚,大都是因为其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达不到女方的要求。相反地,从事教育、医疗、贸易等工作的男性可能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与女性接触的机会也相对较多,所以剩下的不多。

]]>
成都市电子商务协会:2011年成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000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54310.html Thu, 28 Jun 2012 16:14:26 +0000 //www.otias-ub.com/?p=54310 最新出炉的成都电商服务业发展报告显示,在成都,电商间接就业人数累计超过36万人

最新出炉的成都电商服务业发展报告显示,在成都,电商间接就业人数累计超过36万人

  昨日,由成都市电子商务协会主持编写的《2011年成都市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报告》正式出炉。报告披露,去年成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0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成都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6000亿元,占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的15%。作为电子商务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去年成都电子商务服务业同样发展迅猛,多层次的电子支付格局初步建立,目前成都本土已有3家企业获得国家第三方支付牌照。

成都电商交易额 今年或突破3000亿元

2011年,成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并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昨日发布的报告披露,近年来,成都市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连续3年财政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其规模从600万元扩大到5000万元。

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成都市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累计超过7000家。在2010年1000亿元的基础上,去年成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增长1倍。其中,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5亿元。

报告预计,今年成都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3000亿元。根据此前发布的《成都市电子商务产业倍增计划》,到2015年,成都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力争突破6000亿元,网上零售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

此外,昨日发布的报告还披露,目前成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已达到40%,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更是高达50%。入驻成都,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已有10家,直接从业人员累计超过4万人,间接就业人数累计超过36万人。

3家本土企业 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在成都市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电子商务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电子商务服务业,去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报告显示,去年以来,成都已初步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电子支付格局,尤其是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本地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去年,成都摩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商通事业有限公司、现代金融控股(成都)有限公司3家本地企业获得国家第三方支付牌照。在移动支付方面,成都本地中国银联手机支付用户已超过15万,累计交易金额超过5000万元。

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去年成都电商物流同样发展迅猛。京东商城(微博)、当当网(微博)、亚马逊(微博)中国等国内电商巨头在成都建仓,20余家国际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电子商务运营商进驻成都新都物流中心。其中,截至去年底,京东商城在成都新都物流中心的营运规模已经扩大到30000平米。

除此以外,成都电子商务创新服务方面也有诸多亮点。报告显示,云计算与物联网已经有力助推成都电子商务发展;团购与O2O模式催生了成都电子商务市场新的增长点。在新兴的代运营电子商务方面,成都电子商务服务业也已经涌出一批代运营公司。其中,四川易网科技公司目前已为四川3000多家企业提供了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天府早报记者程浩

数据点击

◆2011年

成都市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累计超过7000家。

成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增长1倍。3家本地企业获得国家第三方支付牌照。

◆截至目前

成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已达到40%,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更是高达50%。

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已有10家。

直接从业人员累计超过4万人。

间接就业人数累计超过36万人。

◆预计

今年成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30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