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安全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26 Aug 2021 12:23:1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360:2021年上半年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02011.html Thu, 26 Aug 2021 12:23:13 +0000 //www.otias-ub.com/?p=1302011

360公司发布《2021年上半年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交友、虚假兼职、金融理财仍然属于手机诈骗中的高危诈骗类型,其次是身份冒充、赌博博彩。虚假兼职类诈骗人均损失最高,约为3.3万元。

根据《报告》,从举报用户的性别差异来看,今年上半年诈骗举报男性受害者占63.7%,女性受害者占36.3%,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而从人均损失来看,男性受害者的人均损失低于女性。其中,男性为15466元,女性为31538元。

从年龄群体分布来看,90后手机诈骗受害者占据总体的38.4%,其次为00后,占比为30%。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指出裸聊交友为90后交友受骗的主要类型。目前,许多不法分子以视频裸聊为名诱导安装含有盗取用户通讯录信息的恶意软件,通过录取受害人裸聊视频并以掌握受害人通讯录为要挟进行敲诈勒索。同时,不法分子还会针对不同人群“定制”诈骗话术,开展“心理战”。

虽然90后是当前网络诈骗的主要目标人群,但从损失金额来看,70后的人均损失最高。《报告》也指出70后缺乏防范意识,更容易点击诈骗短信中的钓鱼网址,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导致资金被盗刷。

此外,《报告》还指出,今年上半年综合各地区手机诈骗的举报情况,山东、广东、四川、河南、河北五个省份的受害人最多,举报数量约占到全国用户举报总量的33.9%。北京、广州、武汉、成都、昆明五个城市的手机诈骗举报数量约占到了全国用户举报总量的7.5%。

]]>
360: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25900.html Fri, 30 Jan 2015 12:24:44 +0000 //www.otias-ub.com/?p=325900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01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02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03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04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05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06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07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08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09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10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11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12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13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14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15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16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17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18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19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20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21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22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23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24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25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26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27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28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29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30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31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32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34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35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36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37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38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39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40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41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42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43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44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45 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_046

]]>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2014上半年Android系统手机安全现状 //www.otias-ub.com/archives/258917.html Thu, 24 Jul 2014 17:13:23 +0000 //www.otias-ub.com/?p=258917 Android病毒包: 2014年上半年是2012年的2.06倍

从曲线看出,2014年与2013年的Android病毒包数均在2月份均呈现急速下降的趋势,随后迅速反弹持续平稳增长。而这方面,与春节期间的各种因素干扰到制毒者与制毒机构的制毒行为以及与手机用户的群体跨省迁移行为等均有微妙关联。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手机病毒包数量在达到巅峰后会呈现暂时平缓与下降的趋势,但总体而言,Android的病毒包的整体量级依然在巨幅增长。2014年上半年,Android病毒包总数是2012年全年的2.06倍,Android手机的安全风险依然严峻。

2014年上半年Android感染用户数达到0.89亿

2014年上半年,手机染毒用户数最低月是2014年1月,手机染毒用户数为1370.3万。手机染毒用户数最高月是6月,手机染毒用户数为:1627.3万。在整个2014年上半年,手机染毒用户数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平均每月手机染毒用户数为1487.3万。

从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Android染毒手机对比可以知道,2014年上半年Android染毒手机是2012年全年的3.69倍。达到2013年全年Android手机染毒用户的89%。

上半年腾讯手机管家查杀Android病毒次数为1.4亿次

2014年上半年腾讯手机管家为用户查杀Android病毒次数是2013年上半年的2.12倍,同比增长112%。

2014年上半年Android手机染毒用户主要分布省份

从地域看,其中的六省份处于东部沿海,四个省份处于中西部内陆。内陆四省分别为:河南、四川、广西、湖南。染毒手机用户占比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七、第八、第十。从手机病毒的区域转移方向来看,国内的十大手机染毒省份渐趋稳定,总体呈现出以中东部发达省份为主,西部为辅的格局。目前制毒者或制毒机构依然重点瞄准东部沿海手机用户“掘金”。

从比例看,广东省以14.08%的比例远超排名第二的河南省,染毒手机比例接近河南省(6.53%)的两倍。

]]>
2014年Q1中国手机安全产品市场调研 //www.otias-ub.com/archives/229673.html Thu, 22 May 2014 15:06:48 +0000 //www.otias-ub.com/?p=229673  一、中国手机安全形势

  1、中国手机安全形势分析

  1)智能手机安全漏洞

  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移动智能终端的安全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垃圾短信、手机病毒、恶意软件等现象越来越猖獗,给智能终端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手机病毒样本数量正呈现爆炸式增长。

  针对智能手机安全问题,中国IT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用户手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最多安全问题为骚扰电话和短信,比例达到受访用户的63.2%。其次是“手机运行慢,死机”问题,占比47.2%,“无故消耗流量”问题占比达到45.9%。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分析认为,导致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引发了人们对于系统的深度研究,攻击者可以通过篡改或假冒官方应用的方式来植入恶意代码。另外,Android操作系统的发布与更新往往是由各个手机厂商独立完成的,而且每个厂商都会有自己的定制功能,因此手机的漏洞与修复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解决办法。

  2)智能手机面临的主要危害

  随着各类应用不断涌现,智能手机安全问题越来越显现,二维码藏毒、恶意软件、垃圾短信、木马病毒等多种形式袭击手机等智能终端安全。

  二维码随处可见,而且使用十分便捷,得到广大手机用户的青睐,但二维码也可能暗藏病毒,让用户难以防备;恶意软件同样让用户深恶痛绝,并已成为手机安全中难以根治的一个顽疾;而垃圾短信更是呈现出越来越泛滥的态势,影响了用户的日常生活。

  手机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其危害不仅严重威胁到用户的个人隐私,还可能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Android系统由于其“开放性”,更容易成为病毒攻击的对象,容易造成资费消耗、诱骗欺诈、系统破坏、恶意扣费、隐私泄露等重大危害。

  用户调查显示,手要病毒带来的主要危害包括恶意吸费、诱骗欺诈、系统破坏和隐私获取四大类,占比高达96%,具体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显然,手机木马、恶意广告和恶意软件等所带来的危害中,恶意吸费类占比最大,达到39.2%;其次是诱骗欺诈类占到24.1%,系统破坏占比24.0%,隐私获取达到8.7%;此外,远程控制、流氓行为和恶意传播分别为1.7%、1.3%和1.0%。

  3)应用数量增长带来恶意软件泛滥

  近年来Android手机应用数量增长迅猛,各类应用大量出现在应用程序商店和网站上,其中充斥着很多山寨应用,用户在分不清真假的情况下很可能下载到植入有恶意代码的恶意软件。另一方面,恶意软件编写者正使用最新技术,使用户手机更容易被感染。比如,一些移动广告也隐藏了恶意代码。如果用户点击此类广告,将被转向恶意网站,然后用户手机将被自动安装恶意软件,造成资费消耗,隐私窃取,恶意扣费等不良后果。

  2、导致中国手机安全形势急剧恶化的原因

  1)手机安全隐患渠道分析

  手机安全隐患渠道越来越显现多样化方向发展。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安全隐患来源渠道中,应用商店比例最大,达到23.3%,手机论坛和软件捆绑次之,分别达到了18.2%和15.7%。刷机、二维码、和网盘传播比例分别为12.1%,12.6%和7.3%,其它渠道占10.8%。(如下图所示)

  显然,应用商店仍是手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这和手机病毒制作者的利益有着巨大的联系,越来越多的软件被病毒制作者二次打包,重新上传至第三方应用商店进行盈利;而伪装成热门应用依然是恶意软件传播的主要方法, Android平台大部分恶意软件仍以伪装成热门游戏和手机工具类应用的形式进行传播,主要目的为窃取用户隐私,进行恶意扣费;而为获得更大的利益,黑客也逐渐开始利用系统漏洞制作手机病毒来逃避安全审核。

  2)手机安全软件普及率

  尽管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的普及率在一、二级城市较高,但相关功能使用度不高,对于很多用户,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而言,虽然从功能机换到了智能机,但其所用的不过还是功能机时代的那些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手机安全软件的全面普及。

  而随着用户下载安装越来越方便,手机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令人担忧,恶意软件、垃圾信息、隐私泄露、恶意扣费等手机安全更是困扰着手机用户,手机安全软件无疑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机必备软件。

  此外,中国智能手机在不同操作系统中手机安全软件普及率有明显的不同, 在Android平台上普及率明显要高于在iOS平台上普及率。

  3)“移动支付”的普及带来严重手机安全隐患

  随着移动支付类软件的火爆,电商、支付客户端等软件成为黑客制作手机病毒的新宠,移动支付的普及给手机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在中国2009年手机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9.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到了2013年共发生手机支付业务 257.83亿笔,金额1975.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和29.46%,对于如此之大的消费支付金额,安全将是头等大事。

  用户调查发现,在移动支付各因素中,安全问题的用户关注度最高,达93.7%,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随着O2O热的不断升温,以及移动支付浪潮的袭来,安全软件也正处在从“系统管理”到“金融安全”过渡的过程中。毕竟,用户更关心自己的钱到底安不安全。

  关于用户最担心的移动支付漏洞的调查发现(如上图所示),对于“钓鱼网站贸然支付”表示担心的用户比最高,达68.7%,而“病毒、木马盗取账号和密码”和“个人资料被泄露”的占比也都在50%左右。这也侧面说明了目前用户对移动支付漏洞的普遍关注。

  3、国家出台相关政策

  为了加强对移动安全的管理,工信部于2013年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其中对生产企业不得在移动智能终端中预置的应用软件做了明确规定,其中包括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个人信息的;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

  4、主要手机安全软件厂商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些程序在用户手机上肆意发布广告,甚至有些恶意程序直接扣费,诈骗骚扰电话短信满天飞,种种迹象正在表明,Android手机越来越不安全了。另外,扫二维码导致银行卡被盗刷、点击短信链接导致话费被扣以及山寨电商软件频现等现象,让移动支付安全危机四伏。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仍是市民对于手机银行,手机支付避而远之的主要原因。

  针对目前的安全问题,国内主流手机安全软件厂商自然是不遗余力,迅速针对安全问题做出反应。

  以百度手机卫士为例。

  在防短信电话诈骗方面,目前手机骚扰肆虐、诈骗短信居高不下,据介绍,不法分子都是通过一种名为“伪基站”的设备发出,冒充银行、运营商客服电话或截获第三方手机号发送诈骗短信。百度手机卫士伪基站识别能力可以源头上揭露和终止伪基站诈骗,防止用户上当,可以识别超过80%的伪基站。同时,凭借领先的云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文字、语音识别技术,百度手机卫士首创的云拦截功能,可以精准识别诈骗短信和电话。通过这一技术,百度手机卫士拦截准确率达到98%,远远领先于行业其他安全产品。

  百度手机卫士4.4新版本中,还集成了吸费应用查杀、偷跑流量监控、山寨应用识别、病毒木马查杀、系统预装卸载、耗资源应用监控6大功能,打击Android市场中各类“坏软件”。

  在移动支付方面,针对广大民众手机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风险,百度手机卫士在3·15期间专门推出了手机支付安全“环形防护”解决方案。据介绍,这一机制包括“应用下载保真、运行环境加固、传输过程加密、验证短信保护”四大模块,针对用户支付前下载支付类、网银类应用,应用安装后,对支付过程中、支付完成后的整个支付链条进行保护。其中传输过程加密、验证短信保护两大功能重点在保护手机支付信息、短信的安全,百度手机卫士将为用户提供单独加密的网络隧道,保证银行卡、支付宝等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同时,还为支付宝、银行的验证短信提供单独存储域,避免遭到类似“网银大盗”病毒的盗取,全方位保障手机网购消费者手机的安全。

  二、主流中国手机安全产品与技术

  1、中国市场安全产品现状

  移动安全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移动安全1.0时代,手机病毒屈指可数,用户手机安全的需求重点在系统优化,安全需求相对较小;到了2012 年、2013年,移动安全进入2.0时代,广告、信息骚扰拦截、隐私保护等泛安全需求成为手机用户急需的安全服务;而到了2014年,移动互联网4G时代,手机用户爆发增长,诈骗手段、吸费病毒也呈现爆发之势,支付类、财产类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移动安全已经进入3.0时代。

  移动安全3.0时代面临的支付类、财产类安全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软件的吸费问题,例如软件的恶意扣除用户话费,诱导消费,诈骗、窃取用户个人敏感信息,从而盗窃用户财产等。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手机安全产品在功能方面基本上覆盖了移动安全的所有问题。

  2、主流手机安全软件产品

  (1)手机安全产品占用手机存储空间

  软件应用占用手机存储空间大小是用户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当智能手机长时间使用后,越来越多的应用安装到手机上,较小的存储占用空间意味着手机能够安装更多的应用。

  如上表所示,三款主流手机安全产品相关指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百度手机卫士以17.19M的最小空间占用位列第一,而360手机卫士消耗存储空间最大;在软件大小方面,百度手机卫士和腾讯手机管家也明显小于360手机卫士。

  (2)手机安全软件功能

  在基本功能方面,例如,内存清理,垃圾清理,应用管理,骚扰拦截,手机杀毒等方面,目前各个安全产品可以说都覆盖到了。而在目前用户普遍关注的防吸费功能方面,主要手机安全软件各不相同。

  手机中遇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恶意吸费及诈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吸取你的话费(例如流量偷跑)、电话短信诈骗和非法获取移动支付信息等。

  百度手机卫士在前几次更新后已经把“防吸费”功能独立出来,以防应用吸费、流量防偷跑、智能防诈骗和省流量助手作为核心功能,并且相当贴心地加入了安全话费充值和增值业务退订,避免用户误登陆到挂马网站充值而造成金钱损失。

  360卫士则有独立的流量监控功能,但不具有省流量功能。不过,在防吸费功能中多了防短信偷发,防电话偷拨和查杀盗版支付软件功能。

  而腾讯手机管家,则只有流量监控功能。

  3、中国手机安全技术创新

  移动安全3.0时代,手机安全的未来不仅仅是信息安全,更多的将涉及用户的资费安全和财产安全。对此,百度手机卫士开创了全球首个防吸费功能,通过领先的安全技术和功能设计,切实保护用户手机资费和财产安全。

  而360手机卫士则推出云拦截、云查杀、云备份功能。在百度打出防吸费,省流量和防诈骗概念后,也宣布提供相应功能。

  三、2014Q1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用户规模

  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4年一月底中国移动通讯用户达12.35亿,较上月增长0.5%,同比增长10.8%。按此计算,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中国手机用户规模在12.5亿左右。(值得说明的是,本报告以下所有内容都将以“至2014年3月份全国手机用户总数为12.5亿户”作为基本参考数据,并不再重述。)

  1、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及渗透率

  中国IT研究中心(CNIT-Research)而于2014年3月份针对手机用户调查中,为了能包括各个年龄段用户,调查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的数量对比时,采用家庭式调查,调查选项为:“在您所有直系亲属中共有(   )部手机,其中智能手机(   )部”。统计出的智能手机占比情况如下:

  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在所有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达57.2%,按目前手机用户总数为12.5亿户计,2014Q1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到7.15亿户。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和手机安全软件厂商的大力推广,用户对手机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同时,手机安全软件在手机优化、流量监控、防盗以及软件管理等功能上的整合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进一步促进了手机安全软件在中国手机用户中渗透率不断提升。

  2、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操作系统情况

  中国IT研究中心于2014年3月份对智能手机用户调查结果表明,手机操作系统仍以Android和iOS为主,具体结果如下图:

  数据表明,在智能手机用户中,在手机操作系统选择上,用户的手机系统以Android和iOS占比最大,分别为72%和18%,其总比例达 90%;其余的Symbian、Windows Phone和其他操作系统分别占比7%、2%和1%。Android智能系统一家独大,占比七成二。

  3、2014Q1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用户规模

  (1)2014Q1中国手机安全用户规模

  针对智能手机用户安装并使用安全软件的用户调查发现,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用户在智能手机用户中普及率达78.7%,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为7. 15亿户,由此可以计算出,2014Q1中国手机安全用户规模为5.62亿。

  调查还发现,存在一部手机安装并同时在使用多款安全软件的也不在少数,统计结果显示,用户的重叠度为33%,由此可以得出,2014Q1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的累计用户规模为5.62*133%=7.47亿。

  (2)2014 Q1中国手机月活跃用户规模

  针对用户使用安全软件频率的调查发现,84.8%的用户平均每月至少使用安全软件1次,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2014Q1中国手机安全软件月活跃用户规模5.62* 84.76%=4.76亿,而月活跃累计用户规模为7.47*84.76%=6.33亿。

  从活跃用户的比例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的用户活跃度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四、2014Q1中国手机安全市场格局

  1、2014Q1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累计用户市场份额

  根据“用户安装并正在使用的手机安全软件有哪些?”的调查,将重叠用户同时计算在内,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4Q1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累计用户市场份额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至2014 Q1中国主流手机安全软件中,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和百度手机卫士三款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其中360手机卫士排在第一位,市场份额达34.6%,其次为腾讯手机管家,为27.6%,百度手机卫士居第三位,市场份额为18.2%。

  360手机卫士和腾讯手机管家仍处于中国手机安全软件市场的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百度手机卫士自去年推出以来,依靠原安卓优化大师的大量用户基础,大力的市场推广和百度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迅速占据了市场第三的位置,取得超过18%的市场份额,而累计用户数达到1.36亿的骄人业绩,并且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2、2014Q1中国手机安全软件月活跃累计用户市场份额

  根据各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累计用户数据,以及其月活跃用户的比例统计结果,最终分析结果显示,2014Q1中国手机安全软件月活跃累计用户市场份额如下图所示:

  上图数据显示,月活跃累计用户市场份额方面,基本情况与累计用户市场份额类似,仍是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和百度手机卫士占据近80%的市场份额。其中360手卫士排在第一位,占32.3%的市场份额,而腾讯手机管家和百度手机卫士分列第二、第三位,市场份额分别为28.3%和 19.4%。

  同样最受到市场关注依然是百度手机卫士,月活跃累计用户市场份额接近20%,月活跃用户达1.23亿。

  百度手机卫士活跃累计用户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可以从其2014Q1在应用商店下载量增长率可以得到验证。

  为此,中国IT研究中心对还对各主要手机安全软件在六大第三方Android应用商店(包括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豌豆荚、91助手、安卓市场和应用宝)的下载量,分在于2013年底和2014年3月底进行了统计,最后得出的主要手机安全软件在六大应用商店下载量季度增长率对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结果显示,百度手机卫士2014Q1在六大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增长率达26.2%,居首位,联想乐安全以23.4%居第二位,而排在第三、第四位的腾讯手机管家和360手机卫士下载量增长率都只在15%-16%之间。这充分说明了百度手机卫士月活跃市场份额正快速增长。

  五、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用户行为

  1、超九成用户担心手机安全问题

  用户调查结果(见上图)显示,近90%的用户对手机安全问题表示担心,占比达到93.7%,表示不担心的仅为4.2%,另有2.1%的用户表示无所谓。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注意到手机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如今移动互联网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如何保护好资金安全和个人隐私是每个移动互联网用户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2、手机安全软件平台化逐渐得到用户认可

  用户调查结果(见上图)显示,近30%的用户认为手机安全软件应做成手机管理综合平台,手机安全软件平台化逐渐得到用户认可。其实目前主要的手机安全软件功能越来越丰富、全面,已成为了手机管理的综合平台,尽管仍有一定的用户仍不接受手机安全软件走向平台化,但这种现状逐渐得到改变。

  3、用户最常使用的功能分布情况

  针对用户最常用的手机安全软件功能的调查结果(见上图)显示,用户最常使用的功能是“防骚扰、防诈骗”,选择用户比例接近一半,达63%,其次是“病毒查杀”和“垃圾清理”,分别为45%和44%,再次是“进程管理和优化加速”,选择的用户也高达39%。此外,“流量管控”和“防恶意吸费”也都有超过20%的用户做了选择。

  4、影响用户更换手机安全软件主要原因不一

  针对用户更换手机安全软件主要原因的调查结果(见上图)显示,“影响手机速度”是用户更换手机安全软件的最主要原因,比例占到35%。而与此同时,“频繁弹窗”、“操作体验不好”也都有超过20%的用户做了选择,说明影响用户更换手机安全软件的原因并不单一。

  5、近半用户对目前手机安全软件功能表示满意

  调查结果显示(如上图所示),近半用户对目前手机安全软件功能表示满意,达43.6%,但也有38.9%的认为手机安全软件“功能太多,用不上”,有12.4%的人认为“想要的功能没有,不想要的太多”,此外还有5.1%用户认为功能仍然不够用。

  6、影响用户选择手机安全软件的主要因素

  上图所示,调查结果显示,“用户点评或媒体推荐”和“朋友建议”是影响用户选择手机安全软件的主要因素,都有超过42%的用户进行了选择;其次是品牌因素,达30.5%,选择“在线下载排名”的用户也占了23.2%,此外选择其它的占11.8%。由此可见,用户对于安全软件的安装理由,他人或媒体推荐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7、多半用户经常升级手机安全软件

  如上图所示,针对用户对手机安全软件进行升级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62.1%的用户对手安全软件升级频繁,其中选择“有新版本就更新”用户占35.4%,“经常更新”占26.7%。此外,“偶尔更新”的用户也占20.4%,而只有17.5%用户不更新手机安全软件。

  六、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用户体验调查

  1、百度手机卫士成为用户评选体验最好的手机安全软件

  如上图所示,在用户评选体验最好的手机安全软件调查结果显示,百度手机卫士用户好评率达71.2%,居第一位,成为用户评选的体验最好的手机安全软件。此外,腾讯手机管家和360手机卫士的用户好评率也都超过了60%。

  百度手机卫士之所以能成为用户评选的体验最好的手机安全软件,主要得益于其新增的专业病毒查杀能力,以及主打的“防吸费、省流量”功能。百度手机卫士开创了全球首个防吸费功能,通过领先的安全技术和功能设计,切实保护用户手机资费和财产安全。

  2、用户对手机安全软件常用功能的看法

  针对手机安全软件最常用的七大功能的用户调查发现:“防骚扰”、“防吸费”、“病毒查杀”和“流量监控”四项功能均有80%或以上的用户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具体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数据,在七个常用功能中,觉得“非常有必要”用户比例不相上下,均在30%左右,而选择“有必要”用户在“防骚扰”、“防吸费”、“病毒查杀”和“流量监控”四大功能上比例较高,在40-60%之间。这说明这四大功能用户的关注度最高,反应了手机安全软件的发展潮流。

  3、用户体验最好的功能分布情况

  在用户认为的手机安全软件体验最好的功能方面,如上图调查结果显示,“防骚扰、防诈骗”成为用户体验最好的功能,选择的用户比例高达55%;其次为“垃圾清理”和“病毒查杀”,分别占29%和28%;此外,也都有超过20%的用户选择了“流量管控”、“防恶意吸费”、“隐私保护”和“进程管理和优化加速”。

  七、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用户群属分布

  1、用户性别比例

  调查结果显示(见上图),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用户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占53.6%,女性占46.4%。

  2、用户年龄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见上图),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用户中,绝大多数集中于18岁至45岁之间。其中18岁至35岁的人群占比最高,超过三分之二,达66.9%,此外,35岁至45岁、45岁以上和18岁以下的分另占18.2%、9.4%和5.5%。

  3、用户职业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见上图),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用户职业分布上,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职能人员和在校学生比例最大,都在20%左右,总占比近80%。这说明了上班族和学生是手机安全软件的主要用户。

  4、用户区域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见上图),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用户主要集中在中部内陆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分别占用户比例的43.2%和39.2%。此外,西部边远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用户占比分别为12.8%和4.8%。

  八、中国手机安全软件市场发展趋势

  1、中国手机安全软件市场特点分析

  1)市场格局呈现的特点

  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在手机安全领域市场份额方面仍位列前两位,但出现一定下滑,分别为34.6%和27.6%,相反百度手机卫士市场份额则在2014Q1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达到了18.2%,其他手机安全软件市场份额则变化不大。

  2)市场逐渐走向良性竞争

  手机软件安全市场一家独大的格局不复存在。百度手机卫士经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后,在2014年第一季度用户规模迅速攀升,市场份额已经逐步接近360手机卫士和腾讯安全管家,三家竞争的格局逐渐形成,市场逐渐走向良性竞争。

  3)用户安全意识得到加强

  在各大厂商对自身产品的大力宣传和激烈的竞争过程中,用户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逐渐认识到如何利用手机安全软件来保护自己手机的安全。

  4)市场要求安全软件自身的自律性

  安全软件在保护用户安全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用户使用感受和保护用户隐私,加强自身自律性,不骚扰用户,不胁迫用户,不偷窥用户隐私。否则一旦让用户反感,失掉市场是必然的。

  2、中国手机安全软件市场发展趋势

  1)手机木马及恶意软件数量仍快速增长

  据百度安全实验室统计,目前Android平台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去年第三季度病毒应用就超过了10万种,其中恶意吸费类病毒应用占比超过70%,到目前为止仍呈爆发之势。据统计,受恶意吸费应用感染用户人数已高达1400万,用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7000万。

  2)“防吸费、省流量、防诈骗和移动支付安全”成为主流趋势

  移动安全3.0时代,恶意软件已经从消耗手机资源,短信电话骚扰等方面转移到了直接威胁用户的支付、财产类安全上来。例如软件的恶意扣除用户话费,诱导消费,诈骗、窃取用户个人敏感信息,从而盗窃用户财产等。另外,移动支付过程也成为恶意软件的一个突破口。

  近年来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支付已经越来越普及,覆盖了人们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购物和充值比例最高,分别达到85%和76%(数据来源:百度手机卫士数据统计)。

  在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人们对手机支付的最关心和最担心的安全问题中,“手机丢失后,手机上的网银支付相关应用被他人恶意使用”、“网银等账号密码被窃取”、“有病毒、木马程序”占比较大,分别为81%,73%和69%。如下图所示。

  3)手机安全软件在技术和功能将不断提升

  随着手机硬件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手机安全软件会逐渐向PC安全软件的方向靠拢,越来越多先进的安全防范方法和技术手段会被加入到手机安全软件之中。

  九、CNIT观点

  (1)百度手机卫士快速成长,推动了手机安全软件市场的良性竞争

  市场的竞争需要更多实力相当的产品出现。百度手机卫士至2014 Q1月活跃累计用户市场份额已接近20%,打破了以前只有360手机卫士和腾讯手机管家两家独大的局面,百度手机卫士的快速成长必将推动中国手机安全软件市场的良性竞争,从而受益于用户。

  (2)中国手机安全软件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已然形成

  至2014 Q1中国主流手机安全软件中,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和百度手机卫士三款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其中360手机卫士排在第一位,市场份额达 34.6%,其次为腾讯手机管家,为27.6%。而作为正快速成长的百度手机卫士已位列第三位,市场份额达18.2%。

  月活跃累计用户市场份额方面也同样如此,百度手机卫士份额超过19%,这充分说明了至2014年Q1,中国手机安全软件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已然形成。

  (3)百度手机卫士的“防吸费、省流量、防骚扰和移动支付安全”等创新功能引领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的发展潮流

  手机安全的未来不仅仅是信息安全,更多的将涉及用户的资费安全和财产安全,百度手机卫士的“防吸费、省流量”功能便是为适合用户急切需求而推出的。作为百度手机卫士开创的全球首个防吸费功能,更是吸引了用户和市场的普遍关注,其它手机安全软件厂商也纷纷跟进,从而为用户手机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防护。百度手机卫士的移动支付安全解决方案采用独创的“环形防护”理念,在应用下载、应用运行环境、网络信息传输和短信验证机制四个环节保护用户移动支付过程,确保用户移动支付的每个环节的安全。可以说,百度手机卫士的“防吸费、省流量、防骚扰和移动支付”等创新功能,正引领中国手机安全软件市场的发展潮流。

]]>
Logic:只有13%的用户乐意在智能手机上存储信用卡信息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070.html Mon, 03 Jun 2013 03:30:31 +0000 //www.otias-ub.com/?p=120070 根据Logic Group的调研,只有13%的英国用户乐意在他们的智能手机上存储信用卡信息。

多数用户因安全顾虑不乐意在手机上存储信用卡信息

Logic的这份报告再次凸显了用户对移动计算的不信任感。只有30%的用户相信大型的零售商会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安全。这个问题对于那些通过存储个人信用卡信息来提升重复购买的移动支付体验的网络零售商而言无疑是个大问题。只有1/3的用户表示他们乐意在手机上存储他们的会员卡信息。

Logic的这个研究主要基于1010位英国用户的调研。这些发现同样也得到了另一个来自eDigitalResearch的证实,edigitalresearch发现安全顾虑(52%),欺诈(40%),技术问题(35%)是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技术的主要问题。

来自Vocallink的报告则发现在不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中,安全担忧和对技术信心不足是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障碍。40%的人表示他们不想存储信用卡信息在手机上,35%的人表示电话容易丢,32%则表示移动支付就是不安全。

当然也并非全是坏消息,VocalLink的调研还发现31%的智能手机用户已经在使用移动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场景和方式仍然非常分散

目前移动支付市场选手众多,而且市场非常分散,每一种支付方式都只吸引了一小部分的群体。向朋友和家人支付最为流行(6%),然后是支付停车费(5%)。

在用户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方面,Paypal手机支付是英国用户使用最多的移动支付方式,使用率为64%,然后是移动银行应用,为40%。

When paying for items through your mobile phone or tablet, what applications/functions do you use to do this?

位置营销也需要跨越信用槛

基于用户的位置提供优惠是一个具有杀伤力的工具,但是Logic Group发现这个技术仍需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只有2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乐意自己的位置信息被用于提供相关的忠诚度优惠信息。即便在那些相信零售商会保证他们信息安全的用户中,也只有46%的人热衷接受这类位置优惠。

]]>
Google与恶意软件的战争 //www.otias-ub.com/archives/8779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87791.html#comments Mon, 31 Dec 2012 02:44:52 +0000 //www.otias-ub.com/?p=87791 因为Android市场的开放性,针对Android系统的恶意病毒数量增长迅猛,而Google也承诺会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看起来事情并不是那么妙。

2012年2月,Google称会加强安卓系统的安全性。并推出了app 扫描工具针对上传到Google play的应用进行自动扫描。自此,Google采取了多个行动来提高安卓系统的安全。9月份收购了VirusTotal,在Android4.2中引入了可选的APP验证功能来让用户可以识别危险和潜在问题的apps。

但Google的这些策略似乎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恶意软件制造商则找到了更加隐蔽的方法。根据某家机构的测试,Google的app验证服务只识别出了15%的恶意软件。

那么Google android的安全形势有多严峻?

根据安全机构TrustGo在2012年10月份的数据,针对Android系统的恶意软件和病毒同比去年增长了580%;2月份,Juniper Networks报告称针对安卓的恶意软件威胁增长了3325%

TrustGo发现光在Google play上面Top500 APP中高风险的应用下载量就达1.75亿。这些高风险的应用未必是恶意软件,但是会潜在危害用户的隐私,盗取数据,进行非法的交易,追踪用户的行为和位置。在很多情况中,这些高风险的应用会使用不安全的广告网络来实现盈利。比如像号码和device IDS的数据会被交易给第三方,意味着用户会受到更多恶意软件,病毒的攻击,还有就是会替换你的手机浏览器的首页,增加图表到手机的主屏等。

Google如何应对

为了解决这个头痛的问题,Google自然也是作出了相关的对策,虽然没能解决这些问题:

Bouncer:在开发者上传应用到商店时,Google自动的apps扫描系统。通过模拟Android系统的环节,让app运行几分钟,观察app的行为从而判断是否有危险。Google宣称这个工具将40%的潜在风险程序排除了在外。听起来很好,但恶意软件开发商找到了诸如让app一开始表现良好,识别出Google的环境和特征等绕开的方式。当然Google也在一直升级,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争

App Verification:在安卓4.2开始引入的功能,只要用户安装了Google play,那么就可以对应用进行追踪监测,判断其行为,从而识别是否有风险。但根据外界的测试,Google的这个系统智能识别安卓常见恶意软件样本的15%。当然Google会不断提升其技术,其收购了VirusTotal就是出于提升安全技术的目的

显然最好的方法是:用户自保

比如将OS升级到最新的更安全的版本,不要从链接和信息中下载APP;阅读许可警告;考虑安全软件等

编译自:digitaltrends

]]>
//www.otias-ub.com/archives/87791.html/feed 812
信息图:手机安全,应用和劫持 //www.otias-ub.com/archives/79028.html Fri, 16 Nov 2012 02:45:06 +0000 //www.otias-ub.com/?p=79028 移动APP开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在利益或恶作剧的驱动下,恶意软件和黑客也瞄准了这块市场。
移动APP被攻击一般会导致手机安全功能被禁止,解锁或被改变设置,盗取或贩卖你的个人信息,滥发未授权的信息或拨打高资费的电话,通过手机安装或散布恶意软件
目前智能手机有两大操作系统,从安全性能对比来看,iPhone比Android更为安全。
但养成好的安全习惯显然更为重要,在使用手机时,我们需要:
只从可信的渠道下载APP
没有阅读清楚就不要随便点击同意
下载前先看看用户评论
不要通过页面或邮件链接访问你的银行
不要在开放式的wifi中使用银行服务
只使用官方银行应用

]]>
McAfee:针对手机的攻击和恶意软件大增 //www.otias-ub.com/archives/67285.html Thu, 06 Sep 2012 02:30:12 +0000 //www.otias-ub.com/?p=67285 Intlel的子公司McAfee发布了最新2012年2季度的“Threats report”,带来对于苹果和google以及整个电脑行业而言都不是好消息的数据。

研究发现2012年2季度,有800万种恶意软件,比1季度增加23%。

报告还发现Macs和手机是黑客们的新目标,Google的android几乎是所有新恶意软件的目标。

]]>
Bitdefender:iOS应用19%未经允许访问地址簿 //www.otias-ub.com/archives/58131.html Fri, 20 Jul 2012 13:58:22 +0000 //www.otias-ub.com/?p=58131
杀毒软件公司Bitdefender研究了苹果应用商店的65000多份iOS应用,根据该公司的报告,19%的iOS app会在未经用户允许或不知情的情况下访问手机地址簿,41%者会跟踪你的位置。更令人担忧的是40%在收集到数据以后并不会对其进行加密。

许多数据都是由开发者保存下来的,其保存用户数据的原因各异。但是只有57.5%的应用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密。这会为黑客获取这些数据打开方便之门。

iOS应用的数据加密率如此之低而位置跟踪又是如此普遍,这些都是令人担忧的安全情况。同时,在未告知用户应用会访问哪些信息的情况下,很难控制用户放弃哪些信息。

不过iOS 6发布以后情况会得到改观。苹果在固件里面集成了新的隐私保护功能。当用户第一次使用新应用的时候,iOS 6会询问是否是否允许该应用访问你的地址簿、位置乃至于相机胶卷(Camera Roll),这样用户就可以确切地知道哪个应用在访问你的数据,哪些是你授权允许的。

不过加密仍旧是个问题,因为尚无办法了解获得用户授权的应用是否对其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加密。除非苹果强制要求开发者这么做,否则的话用户无从知道哪一个应用对用户数据进行了加密。

Via:cultofmac  36氪

]]>
360安全中心: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611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46111.html#comments Tue, 29 May 2012 10:01:21 +0000 //www.otias-ub.com/?p=46111 2012年529360安全中心发布《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Android(安卓)平台成“最暗黑”平台:第一季度新增安卓恶意软件及木马3336个,是Symbian(塞班)平台的2倍,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增长了1785%,被感染人数超过395万人次。

图1:安卓平台感染人数与新增木马数同比剧增,成为“最暗黑”平台
Android水货手机用户“最悲催”
  
  《报告》分析,Android平台之所以如此“暗黑”,与越来越多的Android水货手机不无关系。从360安全中心从已感染的Android水货手机与行货手机等比配额抽取的样本显示,Android水货手机的感染比例达72%,远高于行货手机的27%
 
  
  而更“悲催”的是,在已经感染的Android水货手机中,有80.5%的木马是通过ROM预植进行传播。除了直接在Android手机ROM中直接刷入木马之外,应用商店和应用市场也是Android木马传播的第二大途径,占到所有传播途径的28%
  
  即使从木马感染量分析,Android手机用户也难逃“最悲催用户”的命运:Android平台木马感染量高度集中,有近6成用户感染了“广告偷窥者”、“白卡吸费魔”、“流量杀手”、“系统组件伪装”和“功夫木马”这五大木马系列中的一个。其中,仅“广告偷窥者”系列木马感染数就将近70万人次。“隐私窃取”与“资费消耗”是Android平台手机木马的主要危害,分别占据Android平台木马总数的40%34%
图2:已感染的Android手机中,水货手机感染比例高达72%
北上广手机木马传播“最高危”
  
  根据360手机云安全的数据统计,《报告》还首次公布了手机木马传播的最高危地区。广东、北京、上海、江苏以及山东等五大地区分别以21.3%17%15.6%10.9%7.5%的感染比例“领跑”,排名全国前五大最高危地区,占据全国手机木马感染量的72.3%
图3:粤、京、沪、苏、鲁手机木马感染总量占全国七成
垃圾短信超400亿条“最泛滥”
  
  对于不少人都关心的垃圾短信,360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360手机卫士为近1亿用户拦截的垃圾短信总量已超过40亿条。如按此数据测算,预计全国超过10亿手机用户在本季度实际遭受的垃圾短信骚扰超过400亿条次。
图4:第一季度全国10亿手机遭垃圾短信骚扰超过400亿条次
通知栏强制推送广告“最流氓”
  
  除了手机恶意软件及木马,《报告》还强调,Android通知栏强制推送广告,手机广告插件流氓化现象加剧。经360安全中心检测,目前已有超过5万款Android应用使用了第三方公司开发的“通知栏广告插件”,会频繁向用户匿名推送各种广告,强制下载软件,且无法关闭,上述行为严重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如果任其发展,不但将极大地伤害广大手机用户的体验,而且从长远上来看,也不利于移动互联网建立起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报告》最后,360安全中心给全国智能手机用户提出了保障手机安全的五大建议:从正规渠道购买手机、从大型、可信站点下载手机软件、安装软件时注意观察软件权限、不要轻信不明短信、安装有效手机安全软件为手机保驾护航。
]]>
//www.otias-ub.com/archives/46111.html/feed 2
赛诺研究:2011年Q4手机安全市场现状与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2862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8625.html#comments Thu, 22 Mar 2012 17:05:58 +0000 //www.otias-ub.com/?p=28625 2012年3月22日消息,赛诺市场研究近日发布《2011年Q4手机安全市场现状与趋势》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四季度手机安全产品注册用户数达到1.005亿。其中网秦、360手机安全卫士、QQ安全卫士在已注册用户中市场份额居三甲,网秦以62.8%的市场份额居首;普通用户安装使用率最高的手机杀毒软件是360手机安全卫士,安装率和使用率分别为31.8%和26.1%,有效安装率达82.08%。

赛诺:去年四季度手机安全产品注册用户超1亿

此外,该报告分别从操作系统、3G制式、厂商类别三个维度,对手机安全软件预装率进行了分析。分析称,18.6%的安卓系统手机预装有网秦安全软件,24.9%的塞班手机预装有F-secure软件;中国电信主导EVDO制式手机与网秦合作较多,预装率达45%,联通主导WCDMA手机安全软件分布较均衡,360和F-secure分别以4.9%和4.3%的预装率居首;国内智能手机以千元安卓机为主,24.7%的国产智能机预装有网秦应用,相比之下360及F-secure更注重与国际厂商的合作。

赛诺:去年四季度手机安全产品注册用户超1亿

该报告还对3G市场近两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塞班市场份额下滑至12.6%,安卓系统市场份额增长开始放缓,去年四季度达75.7%。报告显示去年4季度TD-SCDMA制式手机略有上涨,而WCDMA和EVDO制式手机的市场份额均表现出轻微的下滑分别降至42.7%和30.6%。

赛诺:去年四季度手机安全产品注册用户超1亿

]]>
//www.otias-ub.com/archives/28625.html/feed 28
360安全中心:2011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24227.html Tue, 14 Feb 2012 16:30:12 +0000 //www.otias-ub.com/?p=24227 360发布手机安全报告:2011年2753万手机中招

2012年2月13日电360安全中心今日发布《2011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指出,2011年全年新增手机恶意软件及木马8714个,被感染智能手机用户数超过2753万人次。其中,Android(安卓)手机操作系统成为安全问题最为严重的平台。

根据360手机云安全中心统计,2011年是Android平台恶意软件及木马的“井喷年”,相较2010年全年共发现12个木马样本相比,今年捕获新增Android木马样本4722个,被感染手机用户数超过498万人次。从今年8月起,Android平台更是每月新增木马连续4个月超过Symbian平台,在新增安全威胁的增速与增量上全面居首,成为新的移动互联网安全攻防主战场。

《报告》分析,虽然老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平台恶意软件及木马数量有增无减,全年达到了3992个,但由于诺基亚的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下降,再加上Symbian平台本身严格的应用审核机制的限制,2011年下半年该平台被感染人数达到了1049万人次,比上半年的1206万人次下降了13%。不过, Symbian在国内依然拥有数千万忠实用户,虽然恶意软件及木马增速不及Android平台,但被感染人数却是它的4.5倍,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360安全专家经过分析认为,除恶意扣费外,窃取用户隐私已经上升为手机木马的主要危害之一。例如惊动全球的“CIQ内核间谍软件”,会暗中收集用户隐私信息,甚至每按下一个键盘都会被秘密地记录在案。木马的传播途径也由传统的Wap/Web下载转向水货存储卡/ROM预装、应用商店/市场、手机下载站及手机论坛,传播途径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

除了手机木马,垃圾短信骚扰也是困扰中国手机用户的一大难题。《报告》显示,360手机卫士2011年为国内7000万用户拦截的垃圾短信超过100亿条,如按此比例测算,预计全国近10亿手机用户全年实际遭受的垃圾短信在千亿条左右的规模。其中,根据用户举报上传的垃圾短信内容统计分析,打折促销类垃圾短信占比近四成,高居各单类别榜首,而冒充亲友欺诈、中奖钓鱼诈骗、虚假慈善捐款等恶意欺诈类短信比例也达到了24%。

《报告》结尾,360安全中心给智能手机用户提出了保障手机安全五大建议:从正规渠道购买手机、从大型、可信站点下载手机软件、安装软件时注意观察软件权限、不要轻信不明短信、安装有效手机安全软件为手机保驾护航。

]]>
Juniper:针对Android系统恶意软件增长了472%-数据信息视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8411.html Thu, 17 Nov 2011 03:01:55 +0000 //www.otias-ub.com/?p=18411 移动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商业中,76%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用户用来获取商业敏感信息
这些设备的使用行为为公司的信息安全带来威胁;针对智能手机的恶意软件在2009-2011年间增长了250%
随着Android的日趋流行和开放的特点,针对Android操作系统的恶意软件更是增长了472%
其中这些恶意软件的类型主要是间谍软件,占55%;然后是短信木马,为44%
而防范设备安全的在于提高防范意识,形成IT使用规范,以及安装安全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