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at, 28 Dec 2019 08:59:1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卡巴斯基实验室:2019年Q3检测到1.3万个手机银行木马安装包 //www.otias-ub.com/archives/978290.html Sat, 28 Dec 2019 18:00:37 +0000 //www.otias-ub.com/?p=978290 第三季度,卡巴斯基实验室检测到13129个手机银行木马安装包,仅比2019年第二季度少770个。

最常见的木马程序是Trojan-Banker.AndroidOS.Svpeng(40.59%)、Trojan-Banker.AndroidOS.agent(11.84%)和Trojan-Banker.AndroidOS.Faketoken(11.79%)家族。

2019年第三季度银行威胁排名前十的是木马程序Banker.AndroidOS.Svpeng家族:Svpeng.ak(16.85%)位居首位,Svpeng.q(8.97%)排在第三位。

第三季度排名第二、第四、第六和第十位的是Asacub木马家族。尽管活动减少,Asacub仍然遍布全球。

第三季度,俄罗斯升至第一位(0.30%),这影响了全球移动银行的整个格局。俄罗斯的用户最常被Trojan-Banker.AndroidOS.Svpeng.ak攻击(17.32%)。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Trojan-Banker.AndroidOS.Asacub.snt(11.86%)和Trojan-Banker.AndroidOS.Svpeng.q(9.20%)。

南非跌至第二位(0.20%),其中Trojan-Banker.AndroidOS.Agent.dx(89.80%)连续第二个季度成为最广泛的威胁。

科威特排第三(0.21%),最常见的是Trojan-Banker.AndroidOS.Agent.dx(75%)。

移动勒索软件

2019年第三季度,共检测到13179个移动勒索软件安装包,比上个季度减少了10115个。

第三季度,最常见的勒索软件木马是Trojan-Ransom.AndroidOS.Svpeng家族。与上一季度一样,Svpeng.aj(40.97%)位居榜首,Svpeng.ah(5.79%)位居第三。

与上一季度一样,最可能被移动勒索软件木马攻击的三个国家是美国(1.12%)、伊朗(0.25%)和哈萨克斯坦(0.25%)。

199IT.com原创编译自:卡巴斯基实验室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omScore:2018年第一季度 91%欧洲网民使用过金融网站或应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746606.html Thu, 26 Jul 2018 16:36:16 +0000 //www.otias-ub.com/?p=746606         2018年3月,欧洲五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网民中有91%使用过某种形式的金融网站或应用,70%的网民使用过网上银行。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业在采用移动技术方面健康发展,但仍然存在障碍,例如不同年龄的用户不使用手机银行的原因各不相同。

        西班牙网民最有可能访问银行网站或应用,2018年3月85%的西班牙成年网民这么做过。而德国的比例最低,只有61%,但从用户绝对数量来看,德国市场最大,有3300万德国人在2018年3月使用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

        网上银行使用高峰因国家而异,在法国、德国和英国,高峰出现在1月份;在西班牙高峰出现在5月;而在意大利则是在10月。

        西班牙和意大利手机银行业务普及率最高:2018年3月,48%网民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访问银行服务。

        20%的网络银行用户是活跃用户,但71%的时间花在网站上。


]]>
Juniper Research:2018年手机银行用户占全球银行用户的50% //www.otias-ub.com/archives/739078.html Thu, 21 Jun 2018 16:37:34 +0000 //www.otias-ub.com/?p=739078

根据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预测,2018年超过20亿人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和智能手表访问零售银行服务,同比增长10%。这意味着手机银行用户占全球银行用户的50%。

Juniper Research预测,2018年全球手机银行用户数量将超过网络用户,这比预期的提前2年。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领先的银行品牌包括:

  • 桑坦德银行
  • 美国银行
  • 巴克莱银行
  • BBVA
  • 法国巴黎银行
  • 花旗银行
  • 星展银行
  • 德意志银行
  • 汇丰银行
  • 摩根大通
  • 苏格兰皇家银行
  • 兴业银行
  •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
  • 富国银行

这些银行已经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成熟阶段,不仅接近数字化的最终目标阶段,而且在客户培训和员工发展计划方面也领先。

随着银行继续向数字化转型,技术产品也越来越先进。例如,聊天机器人和普通应用的体验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在客户服务方面。Juniper估计,到2022年,通过部署聊天平台节约客户服务成本达45亿美元。

199IT.com原创编译自:Juniper Research 非授权请勿转载

]]>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2016年马来西亚网上银行成交额超过1187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573796.html Sun, 26 Mar 2017 15:43:15 +0000 //www.otias-ub.com/?p=573796         199IT原创编译

        网上银行在马来西亚还不普遍,但是已经显示出增长之势。根据马来西亚国家银行,2016年马来西亚网上银行成交额达1187.4亿美元,和2015年(1075.9亿美元)比增长31.7%。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统计了移动设备上的银行交易额,2016年增长60%,到达62.9亿美元。

        虽然移动银行增长强劲,仅占交易额的10%。eMarketer预计,86%的马来西亚网民是智能手机用户,是全球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根据2016年1月马拉西亚通信和多媒体委员会的调查,一部分马拉西亚网民使用网上银行(36.2%)。

        虽然马拉西亚消费者对使用网上银行感兴趣,其他马来西亚金融服务还没有行动起来。DBS Bank和EY的报告显示,2016年不到2%的网络银行消费者用过个人理财、借代或保险等网络服务。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eMarketer:预计2016年美国手银用户将首次超过五成 达51.2% //www.otias-ub.com/archives/332846.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32846.html#comments Mon, 16 Mar 2015 01:34:36 +0000 //www.otias-ub.com/?p=332846        199IT原创编译

        随着使用手机银行这种便利方式的消费者数量不断上升,未来几年手机银行将迎来几个里程碑。eMarketer预计2016年美国成年手机用户中使用手机银行的数量(51.2%)将首次超过不使用的,和2015年的47.2%相比有所增长。而且,到2017年半数美国成年人将使用手机银行,2015年只占43.0%。

186354

        而且,2014年第四季度ath Power Consulting 调查发现,手机银行蓬勃发展势在必行。在受访的北美银行消费者中,近8/10的人表示移动银行有些重要;3/10的表示必不可少,这一指数和2012比增长6个百分点;超过1/4的人表示手机银行是最佳选择,2012年这一指数是1/5.调查结果还突出了消费者态度的转变,2010年调查中半数受访者不认为手机银行很重要,但是最近的调查中只有22%的受访者认为手机银行不重要。

        在受访者使用最多的银行功能中,手机银行排在第三位,占45%;网上银行排第一,占91%;在线账单支付排第二位,占63%。要想成为消费者最常使用的选项,手机银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希望提高其手机应用使用量的银行应当关注消费者的活动模式。2014年9月Market Force Information 调查显示,下载过国家零售银行手机应用的美国网民最喜欢简单的银行业务,包括检查账户余额(84%)和支付历史纪录(62%);转账和储蓄也很受欢迎。

185670

        根据2014年9月Carlisle & Gallagher Consulting Group的调查,未来几年消费者会在手机上进行更多银行业务。在2014年到2016年美国网民还是最常使用手提电脑处理银行业务,但是比例会逐渐下降。同时,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的受访者同期增长10%,平板电脑也将吸引消费者使用。

        显然,消费者现在很关心手机银行业务,这意味着银行业也应当关注这一功能。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332846.html/feed 13
英国银行家协会:研究显示英国网银老年客户的增长速率要比年轻人还快 //www.otias-ub.com/archives/325356.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25356.html#comments Wed, 28 Jan 2015 17:00:49 +0000 //www.otias-ub.com/?p=325356 本周一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英国一些银行的手机银行及网银业务上,老年客户的增长速率要比年轻人还快。

英国银行家协会最近的报告显示,在英国超过70岁的人中,有230万人如今正在使用网银业务,占占该年龄段总人数的30%;而在60岁以上的用户中,有450000人是通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上的App来进行网银操作的。

近两年来,手机银行在包括英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迅速兴起,不仅促使银行升级自身服务,也要求其加速改进自身分销策略。据预测,网银及手机银行的兴起将导致上百家银行分行关闭,与此同时,老年用户在银行业务使用习惯上的改变也将加速分行的关闭。

一项基于英国各大主要银行的数据得到的研究显示,80岁以上的人有20%登记注册了网银,在70-79这个年龄段里,人数占比则为36%,比其他年龄段所占比重要低。但报告亦显示,这些使用手机银行或网银业务的老年人,使用频率十分频繁,甚至仅仅略低于年轻一代的使用频率。

以汇丰银行为例,其70-79年龄段的用户比其他年龄段用户登录网银的频率都要高;巴克莱银行的数据则显示,2014年下载其App的80岁以上用户比上一年增长了41%。在下载汇丰银行App的老年客户中,年龄最大的达到108岁。

2015-01-29_005920

]]>
//www.otias-ub.com/archives/325356.html/feed 1
CNNIC:较低的智能手机普及率阻碍中国手机银行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258336.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58336.html#comments Sat, 09 Aug 2014 01:46:31 +0000 //www.otias-ub.com/?p=258336         199IT原创编译

        数字银行增长主要依靠中产阶级增长、手机和互联网用量增长。

        在中国,中产阶级不断壮大、手机和互联网普及率扩大推动了数字银行使用,手机银行呈跨越式增长。总部在中国的几个高科技公司的移动金融服务已经获得了大量使用,这比传统机构提供的相似产品有更好的回报、也更灵活。

图片4

        2013年1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对在线银行使用量进行了官方预测,40.5%的网民会使用在线银行,人数达到6亿。

        iResearch Consulting Group和Ipsos OTX的其他研究也关注在线银行使用率达到七成。CNNIC没有提供预测的细节,但是比率较低是由于调查人口范围比较广,包括了农村网民,而其他公司首要关注城区网民。

        中国手机银行使用量的预测也是针对广泛的范围,2013年12月,CNNIC报道23.4%的手机网民用过手机银行应用。但是Bain & Company发现,2013年8月60.0%的银行客户用过手机银行,是参与调查的国家中比例最高的。其他预测都在这个范围之间,从30.0%的移动买家到48.0%的网民,代表了中国手机银行使用率的更现实情况。

        eMarketer预测,到2014年底80.0%的中国公民(总人口13.6亿)使用手机,只有38.5%的居民使用智能手机,与发达国家相比普及率相当低,但是比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像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好得多,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超过5亿。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258336.html/feed 1
全球金融集团ING: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已经在使用手机银行 //www.otias-ub.com/archives/234796.html Tue, 03 Jun 2014 17:03:00 +0000 //www.otias-ub.com/?p=234796 mobile wallet_180936605-thumb-380xauto-2768

        全球金融集团ING近日公布了一份金融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已经在使用手机银行,42%的人通过手机来购物。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增长,驱动了消费者的购买冲动,超过1.395亿欧洲人通过手机进行购物,42%的人表示他们有定期的手机购买习惯,而25%的人并没有手机购物的习惯养成。

  在所有商品的购物支付当中,服装类购物占23%,屈居首位,21%是电子类产品,游戏类12%,节假日消费11%,音乐11%,食品杂货11%。

  在荷兰,47%的受调查者通过智能手机获得金融服务,而英国是31%,法国是17%,欧洲各个地区的情况大相径庭。

  调查还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现金替代支付方式,49%的欧洲人认为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使用现金的频率有所下降,40%的人表示已经非常少使用现金支付,45%的消费者认为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自己使用现金的频率将下降。

]]>
Marketing Charts: 美国年轻人与少数族裔率先使用移动银行 //www.otias-ub.com/archives/206481.html Tue, 01 Apr 2014 23:12:25 +0000 //www.otias-ub.com/?p=206481 FedReserve-Demographics-of-Mobile-Banking-Users-Mar2014

来源:联邦储备局

说明:这些人口形态与前几年的调查相一致(包括这一个)。总体上,33%手机用户在调查前30天内使用过移动银行,而一年前为28%;当中约半数(总人口17%)使用了移动支付,比一年前上涨了几个点。

关于数据:根据2013年12月6日至23日间,由GfK进行的面向2,657名美国成年人的一项调查。移动银行指的是消费者通过手机使用银行服务。

Via: 199it翻译自Marketing Charts

]]>
eMarketer:相比手机银行,智能手机用户更喜欢网上银行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5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50.html#comments Thu, 24 Oct 2013 16:34:06 +0000 //www.otias-ub.com/?p=159350 安全问题阻碍了手机银行的普及

由于美国人渐渐转向使用数字银行来管理个人财产,银行将更多的资源转移到开拓这条途经上来。面对面的客户服务需求逐渐减少,一些银行关闭了服务点。但随着用户网上支付倾向的变化,银行必须确定好资源配置,包括数字资源。

2013年六月,研究咨询机构Celent的一项调查指出,银行网站是人们,尤其是拥有只能手机的人理财的首选途径。调查显示,在美国42%的智能手机持有者依靠银行网站理财,而非智能手机用户使用银行网站理财的仅占27%。

 网银几乎覆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但是手机银行的普及多少有点滞后。研究发现,那些在18-29岁的年轻人比年长的人更容易接受注册手机银行。

 消费者对于是否使用手机银行犹豫不决的原因是多样的。智能手机用户不用手机银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问题,他们中47%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手机银行交易的安全性。用户单纯地喜欢通过其他途径理财也是手机银行普及的一大障碍,例如很多智能手机用户更喜欢使用人工服务或在PC端使用网银。

尽管有些阻碍手机银行普及的因素超出了银行的控制,但通过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仍有机会促进手机银行的普及。因为不确定银行是否提供该项服务,有14%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他们没有谁用过手机银行,而另外8%用户不用该项服务的原因是没人叫他们注册。

]]>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50.html/feed 1
手机银行的未来在哪里?–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166.html Wed, 02 Oct 2013 14:12:17 +0000 //www.otias-ub.com/?p=157166 建立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基础上,手机银行得到蓬勃发展,基本上各家大银行都推出了手机银行,虽然客户不断上升,但最令人担忧得当然是银行如何处理安全问题,采取何种安保措施来保障手机银行“固若金汤”

]]>
和讯:2013年手机银行调查报告:手机银行业务使用率达52%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18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183.html#comments Thu, 04 Jul 2013 01:07:55 +0000 //www.otias-ub.com/?p=129183 主要结论

1. 使用人群的趋势变化: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52%左右。同时,手机银行业务正显著地向收入高、购买力强的中年人群扩散。与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相比,18-29岁用户的比例显著减少,尤其是18-24岁的用户比例减少了10.6%。同时,30-39岁用户的数量显著增加。手机银行用户的成熟和用户结构的优化,预示着此业务良好的发展前景。

2.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依然最高,达44.3%,其次是建设银行,为36.0%。这一排名与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相比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35.1%)有了大幅提升,而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仅有小幅增长,两者的差距悬殊,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优势日益明显。

3. 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的使用率都有所增长,但中国银行的提升幅度更大。中国银行在不断拉大与第五名差距的同时,还努力缩小与行业领跑者的差距。

4. 手机银行业务竞争格局初显:调查显示,四大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占到了全体用户的88.4%。手机银行业务初步形成了以工商银行为首、四大银行为主的竞争格局。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竞争格局将得以维持。另外,四大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占到了全体用户的88.4%。可以预见,手机银行业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维持这一竞争格局。

5. 手机银行功能分群:对不同人群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表明,在校学生、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更倾向于商城购物,很少使用理财交易功能;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干部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银行的转账汇款功能与资金归集、理财交易、本地生活服务和银行服务信息查询功能;三资/民营/私营企业中高级主管和职员、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也更倾向于理财交易功能;专业技术人员倾向于转账汇款、缴费、商城购物和本地生活服务功能,而对理财交易和银行服务信息查询的使用倾向较低。

6. 用户对手机银行的评价:用户对正在使用的手机银行较为满意。超过四成的用户认为手机银行业务很好很强大,功能丰富,使用也方便。但同时,56.8%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有更多的安全措施;51.8%的人希望界面设计更好,操作起来更快捷更容易;37.8%的用户希望开通手机银行不要这么麻烦。由此可见,安全、易操作、易开通是手机银行亟需改进的三大方面。

7. 深度用户分析:在手机银行用户中,每周至少使用4次手机银行的用户占到了16.4%。这一群体是手机银行业务的深度用户,也是各大银行手机银行业务最核心的使用人群。相比其他用户,手机银行深度用户的受教育程度更高,他们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时间更早。在职业分布上,三资/民营/私营企业中高级主管、三资/民营/私营企业职员、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中的深度用户所占比例显著偏高。

  1. 手机网民对手机银行业务的整体使用情况

  图1.手机网民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使用情况
  图1.手机网民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使用情况

 

此次调查发现,在手机网民中,有51.9%的人使用过手机银行业务。这一比例基本与2011年调查发现的52.2%持平。这表明,近两年来,手机银行在手机网民中的扩散已基本完成,逐渐形成了一群成熟、稳定的手机银行用户。

  2. 手机银行用户的年龄分别状况

  图2:手机银行用户的年龄分布状况
  图2:手机银行用户的年龄分布状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手机银行用户以年轻人群为主,主要集中在18-39岁之间,占大约九成。与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相比,18-29岁用户的比例显著减少,尤其是18-24岁的用户比例减少了10.6%。同时,30-39岁用户的数量显著增加。这表明,手机银行业务首先在年轻人群中得到使用,随着业务的成熟,开始逐渐向中年人群扩散。可以预见,二十岁左右的人群在手机银行用户中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减少,而三四十岁的用户所占比例还将增加。

虽然近两年来手机银行的使用率并未大幅提高,但可喜的是,中年人群通常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购买力,这一优质用户群体的增加对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和成熟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 手机银行用户的性别分布

  图3:手机银行用户的性别分布
  图3:手机银行用户的性别分布

 

从性别分布来看,手机银行业务的用户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2011年2月的调查相比,男性的比例略有增加,而女性的比例略有下降。这与手机互联网用户的性别比例趋于一致,主要是因为男性总体上比女性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服务的发展。

  4. 手机银行用户的婚姻状况

  图4:手机银行用户的婚姻状况
  图4:手机银行用户的婚姻状况

 

此次调查发现,手机银行用户中已婚人士偏多,占47.7%。已婚和同居人群比例之和超过了50%,首次扭转了以往调查发现的单身人群偏多的现象。与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相比,单身人群所占的比重下降显著,从58.0%跌至现在的45.6%;已婚和同居人群的比重上升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手机银行业务不断向中年人群扩散,另一方面是因为原来年轻的单身手机银行用户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加,逐渐迈入婚姻的殿堂。

  5. 手机银行用户的文化程度分布

  图5:手机银行用户的文化程度分布
  图5:手机银行用户的文化程度分布

 

调查显示,在手机银行用户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占到了23.2%。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手机银行用户的文化程度略高于非手机银行用户的文化程度。

  6. 手机银行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分布

  图6:手机银行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分布
  图6:手机银行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个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手机银行用户的比例为19.2%,高于2011年2月调查发现的15.4%。这表明,越来越多收入较高的人群开始使用手机银行业务,预示着手机银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般来说,高收入人群比低收入人群更需要办理各种银行业务,因此对手机银行业务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随着手机银行业务的不断成熟,这一较为富裕的人群必然会成为手机银行业务的核心客户,并促进手机银行业务的繁荣。

  7. 手机银行用户的职业分布

  图7:手机银行用户的职业分布
  图7:手机银行用户的职业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手机银行用户中,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和来自三资/民营/私营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的员工比例较高。相比之下,在校学生仅占到14.6%。总的来说,手机银行用户中,全职工作着者多,因而收入较有保障,经济能力和购买力也被看好。

总之,手机银行用户的年龄结构在不断优化,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所占比例在不断提高。随着手机银行业务在较为富裕的手机网民中进一步扩散,手机银行业务将从发展期渐入成熟期,并得以繁荣发展。

  1. 各家手机银行使用情况

  图8:手机银行使用情况
  图8:手机银行使用情况

 

1) 在手机银行用户中,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最高,达44.3%,其次是建设银行,为36.0%。这一排名与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相比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35.1%)有了大幅提升,而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仅有小幅增长,两者的差距悬殊,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优势日益明显。

2) 农业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居第三名,为32.1%,比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28.1%)有一定的增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这三家手机银行在整个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他们的用户占全体用户的比例从2011年2月的80.4%增至现在的84.6%。

3) 虽然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仅居第四名,为22.7%,但相比2011年的数据,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在这两年中有非常显著地提升,在不断拉大与第五名差距的同时,努力缩小与行业领跑者的差距。此外,四大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占到了全体用户的88.4%。手机银行业务初步形成了以工商银行为首、四大银行为主的竞争格局。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竞争格局将得以维持。

  2. 用户经常使用的手机银行功能

  图9:用户经常使用的手机银行功能
  图9:用户经常使用的手机银行功能

 

调查显示,在手机银行众多功能中,用户最经常使用的是手机银行账户查询与管理功能,使用比例达76.3%,其次是缴费功能、转账汇款和资金归集功能,分别为50.1%和43.8%。商城购物功能的使用比例也较高,超过三分之一。

相比2011年2月的调查数据,手机银行各功能的使用率都有所提高,其中以账户查询与管理功能使用率的增长幅度最大,转账汇款功能和缴费功能的使用率也略有增长。随着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和成熟,可以预见,查询功能、缴费功能、转账功能将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3. 不同人群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

  表1:不同人群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
  表1:不同人群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

 

1) 对不同人群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表明,在校学生、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更倾向于商城购物,很少使用理财交易功能。该群体往往以年轻人为主,收入较低,甚至无经济收入,对理财功能需求低,倒是青睐网络购物,因此经常使用商城购物功能。

2) 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干部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银行的转账汇款功能与资金归集、理财交易、本地生活服务和银行服务信息查询功能。总的来说,该群体以中年人为主,收入较高,较少使用网络购物,但对转账、理财、生活服务等功能的需求旺盛,因此使用这些功能的倾向性非常明显。作为优质用户,他们应该是手机银行业务的重要目标人群。

3) 三资/民营/私营企业中高级主管更倾向于理财交易和本地生活服务功能。他们往往身居要职,工作繁忙,经济收入高,因此对理财业务有较大的需求。此外,三资/民营/私营企业职员、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也更倾向于理财交易功能。如果各大银行想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理财产品,上述人群将是宝贵的潜在客户。

4) 专业技术人员倾向于转账汇款、缴费、商城购物和本地生活服务功能,而对理财交易和银行服务信息查询的使用倾向较低。该群体一般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对新事物接受度高。

  4. 不同手机银行版本使用情况

  图10:不同手机银行版本使用情况
  图10:不同手机银行版本使用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手机银行用户中,Android版手机银行的使用率占据绝对优势,高达82.7%,其次是wap版,其使用率不足三成。在Iphone手机掀起“街机”风潮之际,Iphone版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仅占大约一成。

  5. 手机银行用户开始使用手机银行的时间

  图11:手机银行用户开始使用手机银行的时间
  图11:手机银行用户开始使用手机银行的时间

 

从上图可以看出,17.9%的用户最近刚开始使用手机银行,而24.5%的人在大约半年前开始使用,五成多用户至少在一年以前就开始使用手机银行了。

  6. 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手机银行的频率

  图12: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手机银行的频率
  图12: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手机银行的频率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手机银行用户中,46.6%的人每周至少会使用1次手机银行。仅13.8%的人很少使用手机银行。相比之下,约一成的用户每周使用手机银行的次数在6次以上。

  7. 用户最初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原因

  图13:用户最初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原因
  图13:用户最初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原因

 

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诸多原因中,方便随时查询账户是最主要的原因,70.6%的用户最初因此开通了手机银行。其次是快速转账,而且手续费更低,该原因所占比例超过了五成。相比之下,最初开通手机银行是因为银行礼品的用户仅占7.3%。由此可见,用户开通手机银行的最初动机仍然是功能导向的。手机银行因其能够便捷、快速地查询账户和转账而受到了青睐。

  8. 用户开通手机银行时是否为该银行的用户

  图14:用户开通手机银行时是否为该银行的用户
  图14:用户开通手机银行时是否为该银行的用户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手机银行用户中,绝大多数人开通手机银行时就已经是该银行的用户,这一比例高达93.6%。在开通手机银行时就已经是这家银行的用户的人群中,有82.0%的人开通了这家银行的网上银行,仅11.6%的人没有开通网上银行。

相比之下,仅6.4%的人在开通手机银行时还不是这家银行的用户。

  9. 用户了解手机银行的途径

  图15:用户了解手机银行的途径
  图15:用户了解手机银行的途径

 

从上图可以看出,约一半的用户是在营业厅看到或听到有关手机银行的介绍的,约四成的用户是自己查询到的。朋友的推荐占了近四分之一,说明口碑营销在手机银行的推广过程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通过广告活动来了解手机银行的用户仅占11.6%。

  10. 用户开通手机银行的途径

  图16:用户开通手机银行的途径
  图16:用户开通手机银行的途径

 

调查显示,在开通手机银行的用户中,超过七成的用户是直接到营业厅开通手机银行的。有17.5%的用户是在手机上自助开通的,有约一成的用户是在网银上自助开通的。此外,还有1.5%的用户不用开通,直接就能用手机银行。这一调查结果与用户了解手机银行的途径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到营业厅办理仍然是用户开通手机银行的主要方式,但由于通过手机或网上银行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具有很大的便利性,也受到了用户的青睐。

  1. 用户对正在使用的手机银行的评价

  图17:用户对正在使用的手机银行的评价
  图17:用户对正在使用的手机银行的评价

 

调查显示,用户对正在使用的手机银行较为满意。超过四成的用户认为手机银行业务很好很强大,功能丰富,使用也方便。超过三成的用户认为手机银行的功能基本够用,但是使用不方便。22.2%的用户认为手机银行使用还算方便,但是功能不足。仅6.3%的用户对手机银行的评价比较负面。

总的来说,手机银行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用户对此项业务的满意度也较高。

  2. 用户希望手机银行改进的方面

  图18:用户希望手机银行改进的方面
  图18:用户希望手机银行改进的方面

 

从上图可以看出,手机银行安全措施和界面设计是用户最希望改进的方面,有56.8%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有更多的安全措施,51.8%的人希望界面设计更好,操作起来更快捷更容易。同时,有37.0%的人希望功能更使用,34.4%的人希望功能更丰富。有14.0%的用户希望有更多类似语音控制、摇一摇等简单的操控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有37.8%的用户希望开通手机银行不要这么麻烦。一般来说,用户在开通手机银行时希望尽可能地简单、方便,既可以选择去营业厅,也可以有多种途径自助开通。无论选择何种开通方式,用户都希望开通流程简单方便。在已经开通手机银行的用户中,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希望开通手机银行不要这么麻烦,这表明,各大银行若想吸引更多人加入手机银行用户的行列,很有必要改进开通流程。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较低的入门门槛和容易使用,对任何一项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和普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到手机银行业务,简化开通流程和容易操作仍然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3. 用户对账户查询功能的期望

  图19:用户对账户查询功能的期望
  图19:用户对账户查询功能的期望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账户查询功能方面,手机银行用户最希望随时随地掌握账户余额变动情况。超过八成的人表示,希望最快速便捷地查到自己的账户余额。同时,大约三分之一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能帮忙分析账户历史数据,32.2%的人希望根据资金状况推荐相关的理财产品。

  4. 用户感兴趣的转账功能

  图20:用户感兴趣的转账功能
  图20:用户感兴趣的转账功能

 

从上图可以看出,手机银行用户对手机号码转账非常有兴趣,超过六成的用户对此功能有兴趣。同时,27.5%的人对摇一摇转账有兴趣,20.0%的人对二维码转账有兴趣,18.8%的人对批量转账功能感兴趣,13.9%的人对周期性自动转账感兴趣。

  5. 用户对手机银行理财的期望

  图21:用户对手机银行理财的期望
  图21:用户对手机银行理财的期望

 

在手机银行用户中,超过七成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理财业务能够更便捷地进行购买交易,这一比例达71.1%。34.8%的用户希望理财产品越全面越好,27.9%的用户希望提供对比分析工具自己研究,23.0%的用户希望可以直接联系理财顾问进行咨询。

  6. 全体受访者对开通和使用手机银行最担心的事情

  图22:全体受访者对开通和使用手机银行最担心的事情
  图22:全体受访者对开通和使用手机银行最担心的事情

 

在全体受访者中,开通和使用手机银行最担心的事情是手机丢时候产生较大的损失,这一比例高达62.1%,其次是手机信息容易被人窃取,这一比例为52.2%。47.2%的受访者担心手机银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通过对比全体受访者中的手机银行用户和非手机银行用户发现,没有使用过手机银行的受访者更担心手机丢失时产生较大的损失、手机信息容易被人窃取和手机银行操作繁琐,其比例分别达63.5%、57.5%和32.6%,而担心上述三方面因素的手机银行用户占比仅为60.8%、47.3%和22.2%。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银行用户对手机上网速度太慢的担忧占比35.8%,超过非手机银行用户的31.5%。这说明,手机银行用户在使用手机银行的过程中遭受了手机上网速度太慢的困扰。随着3G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上网速度的困扰在将来有望消除。

  7. 全体受访者认为最可靠的安全方式

  图23:全体受访者认为最可靠的安全方式
  图23:全体受访者认为最可靠的安全方式

 

调查显示,在全体受访者中,63.1%的人认为动态密码器最可靠,50.3%的人认为密码指令卡最可靠,46.9%的人认为安全验证码最可靠。

  8. 全体受访者愿意使用的手机银行支付方式

  图24:全体受访者愿意使用的手机银行支付方式
  图24:全体受访者愿意使用的手机银行支付方式

 

调查显示,在全体受访者中,71.0%的人愿意使用手机客户端进行手机银行支付,36.8%的人愿意使用近场支付,24.7%的人愿意使用WAP页面二维码支付。仅7.3%的人不能接受手机银行支付。

通过对比手机银行用户和非手机银行用户发现,手机银行用户更青睐手机客户端的支付方式。在手机银行用户中,愿意使用手机客户端进行手机银行支付的人占比81.1%,远高于非手机银行用户中60.1%的比例。同时,不能接受手机银行支付的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也远低于非手机银行用户。

由此可见,如果银行想推广手机银行支付业务,那么开发必要的手机客户端将很受手机银行用户的欢迎。

  9. 全体受访者是否希望把手机银行的各功能做成插件自主安装

  图25:全体受访者是否希望把手机银行的各功能做成插件自主安装
  图25:全体受访者是否希望把手机银行的各功能做成插件自主安装

 

从上图可以看出,73.6%的受访者希望把手机银行的各功能做成插件,供用户自主选择安装。

  1. 手机银行深度用户占比情况

  图26:手机银行深度用户占比情况
  图26:手机银行深度用户占比情况

 

本次调查将每周使用手机银行次数在4次及以上的用户视为深度用户。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手机银行用户中,深度用户占到了16.4%。其中,每周使用7次以上的用户占5.4%,每周6-7次的用户占3.8%,每周4-5次的用户占7.2%。这部分用户虽然只占了全体手机银行用户不到两成的比例,但他们却频繁使用手机银行业务,是各大银行手机银行业务最核心的使用群体。

  2. 不同手机银行用户受教育情况

  图27:不同手机银行用户受教育情况
  图27:不同手机银行用户受教育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手机银行深度用户受教育程度更高。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大约占了三成,显著高于非手机银行深度用户。

  3. 不同手机银行用户职业的指数分析

  表2:不同手机银行用户职业的指数分析
  表2:不同手机银行用户职业的指数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资/民营/私营企业中高级主管、三资/民营/私营企业职员、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中的深度用户所占比例显著偏高,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中深度用户所占的比例则明显偏低。

  4. 不同用户IPHONE版手机银行使用情况

  图28:不同用户IPHONE版手机银行使用情况
  图28:不同用户IPHONE版手机银行使用情况

 

深度用户和非深度用户在是否使用Iphone版手机银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深度用户中,有20.7%的人使用Iphone版手机银行,而在非深度用户中,这一比例仅为8.9%。

  5. 不同用户使用交通银行手机银行的情况

  图29:不同用户使用交通银行手机银行的情况
  图29:不同用户使用交通银行手机银行的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深度用户和非深度用户在是否使用交通银行手机银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深度用户中,有18.7%是交通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而在非深度用户中,这一比例仅为7.7%。这表明,虽然交通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仅为9.5%,但其用户中的深度用户偏多。

  6. 不同用户使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的情况

  图30:不同用户使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的情况
  图30:不同用户使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的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深度用户中,有13.3%的人是招商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而在非深度用户中,这一比例仅为7.5%,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7. 不同用户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时间

  图31:不同用户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时间
  图31:不同用户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时间

 

从上图可以看出,深度用户开通手机银行的时间要显著高于非深读用户。32.0%的深度用户在两年前就已经开通了手机银行业务,而非深度用户的这一比例仅为24.1%。

 8. 不同用户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

  表3:不同用户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
  表3:不同用户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深度用户更倾向于使用转账汇款和资金归集、理财交易、本地生活服务和银行服务信息查询功能。

  9. 不同用户希望手机银行改进方面的指数分析

  表4:不同用户希望手机银行改进方面的指数分析
  表4:不同用户希望手机银行改进方面的指数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手机银行改进方面,深度用户更倾向于开通手机银行时不要那么麻烦,希望手机银行的功能更丰富、更实用、更符合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如果各大银行要“讨好”广大深度用户,还需要在手机银行功能方面下功夫。

via:和讯银行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183.html/feed 1
eMarketer:美国手机银行快速普及 //www.otias-ub.com/archives/73612.html Thu, 18 Oct 2012 02:00:32 +0000 //www.otias-ub.com/?p=73612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率的攀升,对移动银行业务的使用也在上升。行走中的用户越来越依赖于他们设备来管理他们的金钱,并进行各种交易活动。

查询账户和交易信息仍然是美国手机银行用户最为普遍的手机银行应用;近半的人下载银行提供的app应用;42%的人从事账户间的转账;33%的人接收银行的短信通知;26%的人从网页或app中支付账单;21%的人用来寻找银行网点

作为网络银行的补充和其独特的特点,移动正在显著改变用户与金融机构互动的方式。能够让用户创作一个方便的移动支付平台的银行,经纪行,信用卡公司,支付处理中心和其他金融业务提供者将能获得并挽留一批忠诚的客户,构建新的收入来源和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估计美国手机用户中大概有21%到23%使用移动银行服务。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的普及,手机银行业务也在高速增长,2011年6月,Javelin Strategy & Research发现美国用户对手机银行的使用在2010年到2011年间增长了63%,从3500万增加到5700万人。该公司估计到2016年,1.11亿的手机用户将会使用手机银行业务,占手机用户的51%

移动金融正在成为信息查询渠道演变成用户进行各种交易的渠道。首先手机金融让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提供给终端用户,使其方便查询;行走中的用户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手机接收转账通知,查询账户信息,查看收据,以及做其他业务;而现在用户则更开始从事更加复杂的业务,比如转账。

2012年1月来自Federal Reserve的研究支持了这个结论。目前最流行的手机银行活动仍然是查询账户收支和最近的交易情况,但也发现很多的移动交易行为,比如支付账单,转账和存入支票。

随着银行和投资机构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的支持,预计越来越多的交易活动将会在手机银行中开展,甚至有可能会取代网银的地位。

]]>
comScore:2012年7月欧洲五国手机银行使用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67312.html Thu, 06 Sep 2012 01:15:42 +0000 //www.otias-ub.com/?p=67312 2012年7月,欧洲五国(France, Germany, Italy, Spain and the UK)有3000万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登录银行帐号,比一年前增长85%。

当月访问银行帐号的英国用户规模最大,为730万人,是1年前的将近2倍,西班牙增长强劲,比一年前增长113%

]]>
Millennial Media:金融行业引领移动广告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49902.html Tue, 12 Jun 2012 01:00:32 +0000 //www.otias-ub.com/?p=49902 为了跟上高速增长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的采用率,各个行业正在加大他们的移动预算,金融行业则在其中引领潮流。5月份来自移动广告网络Millennial Media 和 comScore 的数据显示,全球金融行业的移动广告预算支出在Millennial Media上占比最高,预计未来增长仍然继续,comScore的数据显示金融相关的移动广告预算在2010年和2011年间增长了34%。

广告主称他们的移动金融活动重点在于用户引导潜在客户注册和开发;70%的受访者将这视为他们的首要目标。维持市场展示只有16%。目标方面,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相差甚远,在营销目标方面,总体来看,客户引导和开发,维持市场展示几乎是旗鼓相当。

Campaign Goals of Finance Mobile Ads vs. Total Mobile Ads Worldwide, 2011 (% of total)

而移动金融用户,研究发现他们智能手机的拥有率高达80%,他们也更可能拥有非手机的移动联网设备,如电子书。针对用户进行平板体验优化可以为金融品牌带来好处。

Ownership of Select Connected Devices Among US Mobile Finance Users vs. Total Mobile Users, Nov 2011 (% of respondents)

分析金融移动广告的点击数据发现,54%的二次行动包括注册,加入或订阅动作,是最流行的点击后的行动;51%的广告鼓动用户点击呼叫,24%则请求用户下载金融相关的移动应用。

Actions Prompted by Finance Ad vs. Total Mobile Ad Campaigns Worldwide, 2011 (% of campaigns)

当问及用户首选何种方式获取信息时,用户显示出了对APP的偏好。多数金融行业用户仍然首选通过浏览器获取金融信息的同时,也有很高比例的用户愿意使用品牌移动应用。当完成那些比较频繁的操作如查看账户明细时,用户更倾向于使用移动金融APP

]]>
Netbanker:2015年移动支付将成为银行业务最主要支付渠道 //www.otias-ub.com/archives/36986.html Sat, 28 Apr 2012 06:20:07 +0000 //www.otias-ub.com/?p=36986 iResearch艾瑞咨询整理Netbanker的最新数据发现,2011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量达到2400亿美元。该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量将达到6700亿美元,使用手机银行应用程序的用户数量较2010年将增加45%左右。另外,预计在未来18个月内还会有20个国家增设NFC服务。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正在重新界定整个支付领域,伴随着巨额资本的投入以及手机支付使用率的不断提高,手机将成为办理银行、支付业务最主要的渠道。移动支付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是提供手机支付业务服务的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数量增长迅猛,推动了整体市场的高速发展,根据调查显示,在美国排名前25的银行中有23家都开展了移动业务;其次是消费者的支付习惯正在向电子消费转变,安全、便捷和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正在成为用户的主要需求;另外,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促进了手机支付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更好地满足移动支付用户进行余额查询、确认存款、付款、转账和浏览账单等多样化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