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01 Dec 2021 14:41:2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迈点研究院:2020-2021中国旅游景区品牌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2232.html Wed, 01 Dec 2021 14:41:27 +0000 //www.otias-ub.com/?p=1352232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10月1-4日北京199家旅游景区(地区)累计接待游客771.1万人次 同比增长3.1%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1296.html Wed, 06 Oct 2021 14:11:52 +0000 //www.otias-ub.com/?p=1321296 一、旅游市场综合统计情况

10月1日-4日,全市重点监测的199家旅游景区(地区)累计接待游客771.1万人次,同比增长3.1%,与2019年基本持平;营业收入55189万元,同比增长14.4%,比2019年增长82.8%。

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是:王府井接待70.0万人;前门大街景区接待65.9万人;南锣鼓巷接待40.1万人;什刹海风景区接待33.2万人;乐多港假日广场接待27.9万人;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景区接待22.7万人;颐和园接待20.5万人;天坛公园接待20.4万人;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接待19.2万人;中粮·祥云小镇接待18.7万人。

10月1-4日,北京环球度假区共入园人数10.5万人。

5A级景区接待情况:颐和园接待20.5万人,天坛公园接待20.4万人,故宫接待15.4万人,八达岭长城接待14.4万人,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接待12.8万人,圆明园接待12.2万人,恭王府接待8.2万人,慕田峪长城接待6.4万人,十三陵接待3.6万人。

乡村游累计接待游客240.2万人次,同比增长55.6%,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2.7%;营业收入33649.9万元,同比增长95.3%,比2019年增长37.6%。接待量前三位的是怀柔区、密云区和延庆区。其中,怀柔区接待游客67.3万人次,密云区接待游客64.7万人次,延庆区接待游客57.8万人次。

二、文化活动及剧院演出情况

10月1日-4日,围绕欢度国庆佳节、庆祝建党百年、喜迎冬奥等重要主题,全市通过举办音乐会、文艺演出、主题展览、文化讲座、知识科普等各类主题文化和演出活动,满足首都市民假期精神文化生活。共组织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活动715项、941场、参与市民群众约272.54万人次,举办营业性演出共计164台、593场,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北京市曲剧团等多家院团上演“国庆”系列演出,带领观众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幕以来,4天累计吸引游客约4.8万名,来自京津冀三地44家专业院团及民间社团带来143场精彩演出、280场次互动活动。尤其今年设计的任务闯关、有奖打卡等戏曲互动游戏新颖别致,吸引了青少年积极参与,寓教于乐,推动戏曲艺术活态传承。

]]>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0 //www.otias-ub.com/archives/1139820.html Thu, 22 Oct 2020 21:23:05 +0000 //www.otias-ub.com/?p=1139820 《报告》首先以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为依据,分析了旅游景区市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其次是从负责任的政府、积极创新的市场主体以及热爱旅游生活的人民和宏大扎实的市场基础论述了景区振兴的基础和必然性。第三是指出小康旅游时代,景区的振兴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面向未来。

《报告》认为,景观之上的美好生活是景区振兴和复苏的方向,文化和科技是旅游景区的发展动能,旅游景区不仅是自然空间和历史遗址,也是生活空间和当代场景,为推进景区高质量发展,既要考虑强制和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更要考虑企业标准。

《报告》指出,夜间旅游产品是景区发展的新蓝海,冰雪旅游、避暑旅游进入高速通道,助推相关景区提质发展,红色景区、文化类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日渐增强,生态类、休闲度假类景区日益受到游客关注,乡村旅游转型和提质发展成为景区发展的新机遇。

《报告》分析认为,对景区的振兴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未来已来,但任重道远。小康旅游时代,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困扰景区发展的痼疾不会一蹴而就地消失,需要景区人的智慧、力量和担当,在新发展格局中继续发挥景区的旅游业核心载体作用,走出景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报告》还系统分析了2020年以来景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投资情况、景气指数、景区消费需求与服务质量以及景区相关政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报告》称,过去的一年,景区观光旅游占比首次上扬,文化类景区持续升温,夜间旅游快速增长,而未来景区的蓝海将是面向游客,面向日常生活,小即是美将会成为未来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的趋势。景区投资进一步凸显文化特性,投资尤为看重有成熟IP的景区企业。景区企业家在开年之初对景区行业信心高涨,随后经历低谷并恢复平稳。游客追求更高品质的景区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游客的出游半径呈现出散客越游越远、团队越走越近的局面,且家庭同游景区明显增多。景区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景区的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势在必行。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