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出货量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7 May 2023 17:41:1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2022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再次下降,中国厂商夺取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2545.html Tue, 23 May 2023 06:38:43 +0000 //www.otias-ub.com/?p=1602545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智能电视的拥有率已经超过了50%。智能电视功能正迅速成为大多数新电视型号的标准功能,它们现在也成为极具竞争力的视频流平台,具有稳定、流畅的用户界面,定期更新的操作系统,并支持广泛的最流行的流媒体视频服务。长期以来,消费者在访问电视屏幕上的流媒体视频方面有广泛的选择,许多人选择使用外挂媒体流媒体盒/棒,如苹果电视、Roku播放器和亚马逊的Fire电视流媒体设备。然而,智能电视本身现在正日益成为首选的接入点,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现代第一和第三方电视流媒体平台的出现带来的用户界面和性能的改进。

然而,TechInsights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就全球出货量而言,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地缘政治冲突、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能源危机导致的生活成本紧缩,仍然对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消费者对包括平板电视在内的高价电子产品的需求减少。东欧的地区冲突导致该地区2022年的需求崩溃,也导致到2023年为止全球电视销售疲软。因此,TechInsights将2023年平板电视总出货量预测从之前预测的2.289亿台(同比增长3.6%)进一步下调至2.173亿台(同比下降0.03%);智能电视出货量从之前预测的2.022亿台(同比增长6.8%)下调至1.924亿台(同比增长2.9%)。然而,主要区域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亚太地区智能电视的出货量在2022年下降了3.3%,而北美的出货量下降了超过8%,西欧去年的出货量下降了10%。

TechInsights的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三星以近20%的全球出货量份额成为明显的市场领导者,其次是TCL (12.1%), TCL在2022年首次超过LG(11%)。海信是第四个拥有两位数市场份额(10.4%)的供应商,在几个关键地区确立了自己的领先地位,并发展了其零售分销合作伙伴网络,着眼于未来几年的进一步增长。TCL和海信这两个领先的中国品牌也进一步进军欧洲,并夺取了近年来欧洲所有主要供应商的份额,包括三星、LG和排名第三的飞利浦(预计将在2023年被TCL超越)。

在电视操作系统方面,三星的Tizen自2015年以来一直排名第一,但在2022年输给了谷歌的安卓电视/谷歌电视,至少比我们的预期早了一年。安卓电视已经被包括TCL、海信、索尼等主要厂商在内的大量电视OEM厂商采用。除了海信之外,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电视OEM厂商也在使用海信拥有的Vidaa平台,该平台的份额也在增加,到2022年达到近8%的份额。最后,Roku的电视操作系统正在稳步进军英国市场,并通过与Metz和TCL的合作,在德国推出了首批电视机型。

来自: TechInsights

]]>
2022年Q2印度主要智能电视出货量市场份额(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3327.html Wed, 14 Sep 2022 16:13:09 +0000 //www.otias-ub.com/?p=1493327

]]>
IHS:2015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首次突破1亿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475540.html Tue, 24 May 2016 11:37:15 +0000 //www.otias-ub.com/?p=475540 ihs_smart_tv

IHS研究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首次突破1亿台,其中,北美市场猛增,但中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IHS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为3420万台,占所有电视出货总量的48.5%。预计2016年智能电视出货量将达到1.09亿台,2020年将增至1.34亿台。

IHS Technology首席分析师Paul Gray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智能功能非常重要。市场动态化发展趋势已经由催生市场向内生互联网流媒体功能的自给自足需求方向演变。”

2015年中国四分之三以上的出货电视都带有智能功能,北美智能电视的普及率由36%激增至48%。IHS Technology研究指出,Netflix和其他服务的普及正在强化北美的需求。

其他地区也是喜忧参半。尽管电视市场低迷,但是拉美地区的智能电视出货量继续强势增长。墨西哥为推动数字化转换,增加资助基础类电视机,因而智能电视渗透率有所下降。此外,2015年第四季度拉美地区半数以上的出货电视都具有智能功能。

日本和欧洲似乎进入停滞期,2015年智能电视出货量有小幅下滑,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视品牌厂商大规模的推广活动即将结束以及本土优质内容的匮乏。

Gray表示:“智能电视将继续缓慢增长。中国是智能电视增长的主要引擎,但增长空间有限。其他发达市场也日趋饱和,新兴地区也仍然存在宽带连接不足的问题。”

]]>
广电总局:2011年中国智能电视的保有量已经超过千万台 激活率不足10% //www.otias-ub.com/archives/32344.html Wed, 18 Apr 2012 13:03:39 +0000 //www.otias-ub.com/?p=32344 彩电厂商纷纷发布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已然升级到最新的Android4.03,但最后发现,那些卖出去的智能电视绝大部分都不过是“僵尸”。近日广电总局科技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底国内智能电视的保有量已经超过千万台,但与CNTV、百视通等互联网电视牌照商的后台完成对接并经常使用的用户数量只有100万台左右。


超低的接入率 长期以来超低的利润率,年轻的电视观众逐步转向PC和视频网站,让传统的彩电厂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了提升产品利润率,并让电视重新成为家庭娱乐中心,中国彩电企业2009年开始推广尚不成熟的互联网电视,即智能电视。 2011年,智能电视在中国进入快速普及期,当年中国市场智能电视出货量达到了800万台。调查机构中怡康的最新报告也预测, 2012年中国智能电视的出货量有望达到1873万台。 售价比普通液晶电视高出20%,智能电视的确让国产彩电巨头长期低迷的毛利率大为提升。海信电器2011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6%超过16亿元,而TCL多媒体也成功扭亏为盈。 但对于彩电厂商来说,这远远不够。如何从智能电视中内置的视频、游戏等获取更多收入,这是彩电厂商的下一步目标。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两会期间曾透露智能电视的接入率只有40% ,业内认为这已经是很乐观的数字。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我们与多家市场调研公司合作的调查结果,其实真正的互联网电视活跃用户(平均每天开机1小时以上)的比例不到10%。” 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的解释是:“此前的互联网电视操作上非常不方便,传统的遥控器成为智能电视利用率提高的障碍,而部分地区的互联网接入带宽过低,以及互联网电视内容缺乏特色也是原因。” 据悉,虽然彩电厂商不断对遥控器进行改造,推出无线键盘甚至电视与移动终端的多屏互动,海信、TCL等还引入了科大讯飞的语音操控系统,但智能电视的操作依然无法做到PC那样方便。 由于智能电视逐步成为液晶电视的标配,其售价已开始逐步下降,以一台国产品牌46英寸智能电视来讲,其单价已经从两年前的近万元跌至4000元 左右。而彩电商购买Android平台的使用权、采购ARM等芯片,还有购买大量正版版权都投入了大量资金,随着智能电视硬件毛利的下降,它们更希望从内 容服务上获取更多收入。 互联网公司受限 海信、TCL等彩电企业为其智能电视开发的内容网站有广州欢网、蓝擎网、酷开网,以TCL与长虹合资的广州欢网为例,其前期投入的资金就达6000万元,而康佳等从百视通采购互联网电视版权的费用也达几百万元。 要收回这些投入,智能电视需要新的商业模式。记者了解到,康佳、TCL等联合百视通、中国银联试图将互联网电视与电视购物结合,打造电视支付的商业模式,甚至开发出付费的互联网电视内容,但至今没有成功案例。 事实上,彩电厂商的内容相当同质化,凭其自身能力,根本无法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智能电视需要互联网行业和彩电、IT行业的共同努力,但从目前来看,互联网行业对智能电视兴趣不大,因为其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有更多的商业模式。” 记者了解到,乐视、PPTV、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是对智能电视最为感兴趣的互联网企业,但其进军智能电视内容领域却遇到了广电总局的政策限制。根据广电总局的有关通知,这些视频网站必须与获得牌照的CNTV等7家广电系牌照上合作才可以。 乐视网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本来智能电视领域就难以找到成熟的支付模式,也就是我们提供的内容难以收费或者得到广告分成,现在又有广电总局的限制就更难合作了。” 对于同样希望借助智能电视拓展自己用户群的腾讯、新浪等SNS网站来说,智能电视目前的用户群与其目标用户群则有一定的差距。创维集团总裁杨东 文告诉记者:“虽然我们与很多互联网进行合作内置了其客户端,但对于腾讯来说,在智能电视上目前没有找到商业价值,增加的大多是无效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