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互动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25 Apr 2024 04:56:2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每日互动:2024年第一季度5G智能手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0112.html Thu, 25 Apr 2024 04:56:29 +0000 //www.otias-ub.com/?p=1690112

5G 智能手机市场持续升温。日前,工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 5G 手机出货量达 5643 万部,同期占比 83.7%。每日互动大数据持续关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通过对智能手机激活设备数进行统计分析,从使用的角度反映市场变迁。每日互动大数据洞察发现,截至今年一季度,5G 手机占比 61%,同比增长 26.6%,较 2023 年末增长 15.4%。5G 智能手机市场 “春意浓”。

安卓 “进”,iOS“退”,魅族重归大众视野

就细分品牌来看,2024 年一季度各大品牌更加活跃,市场表现明显,排名各有进退。iPhone 整体持续领衔 5G 市场,但其相较去年底 33.29% 的市占率,市场份额萎缩明显。相对地,iPhone 丢失的市场份额被众多安卓品牌迅速瓜分。

其中,头部安卓机型优势明显,华米 OV 不仅持续上榜,且市占率均获得一定比例提升,其中 OPPO 反超 vivo 位列 5G 手机整体品牌市占率排行榜第二,领衔一众安卓品牌;荣耀、华为位次较 2023 年终虽无变化,但是二者市占率份额差距进一步缩小,华为取得了 14.37% 的市占率增幅。三星凭借其在机型及售价上的策略调整,本季度上榜第八位,较 2023 年底上升一个位次。令人惊喜的是,暌违已久的魅族登上本季度 5G 手机品牌市占率 Top10 榜单,重新回归大众视野。接下来,您将在本文看到魅族在更多细分项目中的亮眼表现。

iPhone15 系列挤进热门前十,OPPO 领衔安卓机型

聚焦一季度热门 5G 手机市占率 TOP20 榜单,对比 2023 年底数据,iPhone13 及 iphone12 以较高性价比稳居榜一、榜二大哥位置。iPhone15 系列经过半年的持续沉淀,此次终于有两款机型挤入前十,分别是 iPhone15 Pro Max(第八位)和 iPhone15 Pro(第十位)。十名开外,OPPO A58 表现稳定,领衔一众国产安卓机型。

每日互动大数据洞察发现,在一季度热门 5G 手机品牌新增市占率排行中,iPhone 增幅收窄;荣耀发力,以 12.46% 的新增市占率跻身榜单前三,相较 2023 年四季度提升两个位次。品牌新增方面,魅族表现仍然惊喜,位列第九。今年年初,魅族突然宣布退出传统手机行业,不再生产智能手机。消息一经公布,立马在网络上引发了一波 “回忆杀”;随后 2 月 29 日,魅族在特别活动上发布首款开放式 AI 终端魅族 21 PRO,并推出了多项全新 AI 功能,魅族还公布了‘All in AI’战略规划的详细内容,引发业内外广泛关注。

华米 OV 均上榜,荣耀受欢迎机型多

每日互动大数据洞察发现,5G 安卓手机新增市占率方面,各大机型表现相对稳定,华为、荣耀、OPPO 持续引领本榜前三。荣耀系列绵绵用力,本季度在该榜单十占其四,一举成为本榜最大赢家。

荣耀系列领衔 45 + 市场,OV 称霸 25-44 岁中坚人群

本季度的安卓手机市场,各大品牌在不同年龄段市占率进一步分散,魅族等小众品牌迎来更多机会。其中 realme 在 35-45 + 人群中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魅族从 Others 行列跃出,受到各年龄段的受众喜爱。就头部品牌而言,相较 2023 年末,小米一举取代 vivo 成 18-24 岁人群最爱品牌;小米、荣耀在各个年龄段份额进一步扩大。

就城市分布看,小米、荣耀一季度表现突出,市场份额全线提升;华为继续称霸一线、新一线城市,但是榜二品牌与之市场份额差距进一步缩小;OPPO 取代 vivo 成为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最受欢迎品牌。

4G 手机长尾市场仍在,四线及以下城市人群成最大存量

时间来到 2024 年第一季度,5G 智能手机市场新机频出如火如荼,逐渐取得市场优势,但是 4G 市场存量仍不容小觑。每日互动大数据对一季度市场上仍在活跃的 4G 终端设备人群进行洞察,发现相比于 5G 市场的男性用户主导,女性群体在 4G 市场以 52% 的占比取得更大份额。从年龄分布来看,24 岁及以下人群用 4G 手机的最少,而 45 + 人群最多;同时在 35-44 岁年龄段,4G 和 5G 的用户规模不相上下。

可能是出于对设备功能的依赖或者要求,也可能是出于对价格的敏感,更多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留在 4G 手机时代。看来,各大厂商要继续撬动 4G 市场转化,性价比可能仍是突破的首选。

综观国内一季度 5G 手机市场,iPhone 涨幅收窄释放更多行业空间,除竞争激烈的一众头部品牌外,AI 技术创新或将成为小众品牌搅动市场格局的重要变量。我们共同期待,经过 “金三银四” 的上新旺季,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能够呈现怎样的增长活力,每日互动大数据也将为您持续关注。

]]>
每日互动:2023年苹果iPhone以7.54%的5G市占率排名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3965.html Thu, 25 Jan 2024 12:29:43 +0000 //www.otias-ub.com/?p=1673965 近日,每日互动发布了《2023年度5G手机报告》,公布了2023年度热门5G手机分机型市占率TOP20榜单以及2023年度5G手机品牌市占率TOP10榜单。

数据显示,在2023年度热门5G手机市占率方面,苹果iPhone占据了榜单前十中的9款,从苹果第一款5G手机iPhone 12系列到2023年9月新上市的iPhone 15系列,均榜上有名。

其中,iPhone 13以7.54%的市占率排名第一,成为2023年的年度最热门机型。

唯一进入前十的国产智能手机是华为P40,紧随其后的则是华为nova 7、OPPO A58、vivo Y52s、荣耀50、Redmi K40、荣耀X30、OPPO Reno6、iPhone 15 Pro Max、荣耀70。

在2023年度5G手机品牌市占率TOP10榜单上,苹果占率依然位列第一,占比达34.66%,较上一年度市占率增长了11.86%;

vivo以14.14%的市占率排名第二,在安卓5G手机市场中排位第一;

OPPO市占率为13.35%排名第三;

华为智能手机在2023年8月底强势回归后,市占率为12.12%,排在第四位。

紧随其后的则是荣耀(10.37%)、小米(8.62%)、realme(2.15%)、三星(0.89%)、Hi nova(0.85%)。

自 芯智讯

]]>
每日互动:2022年Q3国内5G手机市场依旧稳步扩大 市占率达37.9%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3674.html Fri, 18 Nov 2022 13:20:48 +0000 //www.otias-ub.com/?p=1523674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近两年的新机基本都无法使用5G网络,即使是最新旗舰Mate 50系列也只能搭载4G版骁龙8芯片。不过,凭借此前发布的多款5G手机,华为5G手机依然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甚至排名还进入了前五。

近日,每日互动发布《2022年三季度5G手机报告》,报告显示,国内5G手机市场依旧稳步扩大,市占率达37.9%,较二季度有小幅增长。

具体来看,iPhone 5G手机以19.4%的市占率,成为领头羊;vivo 5G手机市占率为18.6%,排名第二;OPPO 5G手机排名第三,市占率达15.0%;华为5G手机虽然“断更”,但市占率依然有14.8%,位列第四;荣耀5G手机市占率为12.0%,排名第五;小米5G手机市占率达11.1%,排名第六。

2022年前三季度,iPhone 13以5.1%的市占率排名第一,2020年上市的华为P40系列虽已经停产,但用户使用度依然很高,P40 Pro市占率排名第六成为国产手机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5G手机在45岁+年龄段品牌市占率占比更为领先。从分年龄段热门5G安卓手机机型分布情况看,华为P40系列均在各年龄段热门机型TOP5之列,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自 快科技

]]>
每日互动:2021年新能源车主人群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7939.html Wed, 18 Aug 2021 08:02:12 +0000 //www.otias-ub.com/?p=1297939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家庭将新能源车作为购车选择。

公开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0年,仅仅5年时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就增长到492.02万辆,市场规模扩大了4倍多。与此同时,新能源车主群体也日益庞大,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新兴消费群体。相比燃油车车主,新能源车主群体有哪些特别的属性特征和兴趣偏好?

个灯依托每日互动全网大数据,使用人群洞察工具“个灯数盘”筛选出安装有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相关App的人群,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洞察。

接下来,本文为你360°全面解读新能源车主的人群画像。

注:本文所指的新能源车主群体指的是安装有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相关App的人群;燃油车车主人群指的则是安装有宝马、奔驰、奥迪等高端燃油车品牌相关App的人群。

一、新能源车主基础画像:年轻化、消费水平高、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我们首先使用个灯数盘对新能源车主的年龄层次、性别分布等基础属性特征进行了洞察,勾勒出新能源车主的基础画像。

新能源车主多85后和90后,年轻消费力量占主导

每日互动大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主以25-34岁年龄段人群为主,占比达48.51%,将近一半。近年来,年轻一族逐渐成为消费主体,基本具备了购车的经济硬实力。这些85后和90后们对新鲜事物接受度比较高,也更能够认同新能源理念。而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将“年轻化”作为核心战略。为了俘获年轻用户,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外型设计上更加扁平化,还内嵌智能网联系统,采用了很多全新的控制和驱动技术,能够充分激起年轻消费者的好奇心,赢得他们的青睐。

女性更爱新能源车,注重颜值、体验和安全感

随着女性消费力量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女性买起车来也是毫不手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女性的购车消费比例达到22.28%,已经超过男性的22.00%。同时,结合每日互动大数据,我们发现,相比男性,女性在购车时更愿意“尝鲜”新能源汽车。

数据显示,相较燃油车车主群体,新能源车主中女性占比更高,达26.62%,是燃油车车主中女性占比的1.22倍。我们认为,这也许和女性在购车时往往更看中外观、操控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有关。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不仅推出了更多车漆颜色的外观选择,操作更加简单、易上手,还融入了智能模块以辅助安全驾驶和高效停泊,从而受到更多女性车主的喜爱和Pick。

新能源车主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消费水平高

从城市分布来看,75%以上的新能源车主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其中,新能源车主中一线城市人群占比超30%,是燃油车车主中一线城市人群占比的1.72倍。

为什么新能源车主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呢?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一二线城市拥有更为完备的充电桩网络和更加便利的公共快充电站。同时,一二线城市人群的消费能力普遍更高,新能源理念在一二线城市的普及也更为广泛和深入。

我们还通过数据对新能源车主人群的消费水平进行了洞察。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主中高消费特征人群占比达46.44%,是燃油车车主中高消费特征人群占比的1.06倍,新能源车车主的消费实力着实不容小觑。

二、新能源车主属性特征:有娃、有二胎、还开BBA

汽车是高价值、低频次的大宗消费品,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购买的大物件。所以,我们还从家庭维度对新能源车主的特征进行了细致洞察。

新能源车主多奶爸奶妈,二胎父母占比高

每日互动大数据显示,相比燃油车车主人群,新能源车主群体的“母婴”和“二胎父母”属性更加突出。

一般来说,有娃的家庭尤其是二胎家庭在购车时会将车内空间大小作为优先级更高的考量因素。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推出了6座、7座的车型,不仅拥有更宽敞的乘坐空间与储物空间,而且相比燃油汽车,还强调高性价比、低能耗和舒适度,自然也就成为很多有娃和二胎家庭的购车首选。

不少新能源车主也开BBA,家里不止一辆车

我们使用个灯数盘对新能源车主的线上应用偏好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少新能源车主还同时安装了宝马、奔驰、奥迪等高端燃油汽车品牌的App,比如MyBMW、Mercedes me、My Audi等,这说明很多新能源车主同时也是BBA车主,新能源车并非他们家里唯一的一辆车。

三、新能源车主生活方式:爱炒股、爱港剧、热衷智能科技

为了更加全面立体地刻画新能源车主的画像,我们还使用个灯数盘对新能源车主的兴趣特征、媒体应用偏好等进行了立体洞察。

从数据来看,新能源车主的兴趣爱好相当广泛,下图是新能源车主的线上兴趣偏好Top10。

数据表明,相比燃油车车主,他们非常喜欢萌宠,懂得享受生活,爱旅游,热衷体育赛事,关注健康管理,是一群追求生活品质的讲究人。

新能源车主爱炒股,精打细算、奢侈消费两不误

同时,数据表明,新能源车主尤其爱炒股,对富途牛牛、雪球股票、腾讯自选股、陆金所等炒股类App的安装偏好要远高于燃油车车主。

在消费方面,新能源车主可谓精打细算和奢侈消费两不误。我们发现很多新能源车主安装了FarFetch发发奇和寺库奢侈品等奢侈购物类App,同时也普遍安装什么值得买和盖得排行等精明比价类App。他们有充足的经济实力作为底气,买得起单价高昂的奢侈品,但在花钱的时候也不是“大手大脚”,而是会多方比价,关注优惠和打折信息,精明得很。

新能源车主热衷智能科技,深度沉浸5G和万物互联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变革。而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大多也是走在科技潮流的前线,是各种智能设备的深度爱好者。

每日互动大数据显示,超一半的新能源车主已经抢先用上5G手机。5G智能手机在高端新能源车主中的覆盖率要远远高于全量人群,高达5G智能手机在全量人群中覆盖率的近3倍。

相较燃油车车主,新能源车主们对互联网的沉浸度也更为显著。从娱乐到家居生活再到健康管理,新能源车主已经全面使用智能音箱、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智能手表等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和科技产品,率先体验万物互联时代下的全新生活方式。

新能源车主追港剧,偏爱荔枝FM,为大牌听歌装备“发烧”

经常使用伴随性媒介以及电台、听书类App,是车主们的一大特征。相比燃油车车主,新能源车主在媒介的偏好方面有哪些不同呢?

数据显示,相比燃油车车主,新能源车主人群更喜欢的电台类App是荔枝FM和蜻蜓FM,更爱的听书类App则是喜马拉雅和番茄畅听。

同时,我们通过数据发现,新能源车主对耳机和音箱等设备有很高的质量要求,对Bose connect应用的安装率更高,在“听歌”方面舍得花钱,也是非常懂得放松和愉悦自我的一群人。

有趣的是,新能源车主中还有很多港剧迷,他们对粤语港剧社区平台“埋堆堆”的安装偏好明显。想来,不少新能源车主们在闲暇之余会重温经典港剧,说不定还会在线上社区为《法证先锋》《使徒行者》《宫心计》等很多被“封神”的港剧激情打call。

今年三月份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新能源车主的规模还将不断扩大。通过每日互动大数据,我们已经构建起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新能源车主画像。我们希望本报告的洞察结果,能够帮助相关行业的品牌主了解新能源车主的多维度特征,为后续针对性制定营销策略、升级服务体验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每日互动:2021年“五一”假期旅游数据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4263.html Tue, 11 May 2021 04:17:35 +0000 //www.otias-ub.com/?p=1244263 今年的五一假期有灿烂的天气,有充足的假期,又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的首个小长假,大家纷纷成为行动派,畅游祖国大好山河。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开数据,2021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超疫前同期,国内游收入恢复至疫前77%。数据智能服务商每日互动(股票代码300766)发布了《2021五一假期旅游数据报告》,通过人口与空间动态数据分析工具——“人口数盘,对五一期间全国各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进行洞察,从人口流动态势、景区游客态势等方面详细解读这个五一假期里的新看点。

五一假期人口流动活跃

广州、苏州、深圳迎来更多访客

 五一假期,人们出行意愿强烈,国内游火爆,各个城市的人口流动更加活跃。每日互动关注了全国各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的人口流动情况。

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假期期间,广州日均流入人口数达73.22万人,排名第一;苏州以日均44.15万流入人口排在第二位;深圳、杭州、南京排名第三至五名。

城市日均流出人口数据显示,2021五一假期期间,深圳日均流出人口数达75.03万人,排名第一;广州以日均69.25万流出人口排在第二位;北京、上海、成都排名第三至五名。

综合来看,广州、深圳日均流入、流出人口数量都入围前三,也说明这两个城市人口流动最为活跃。北京、上海的人们五一期间出游的意愿更为强烈。苏州在今年五一表现尤其突出,凭借特色文旅活动催热了假日经济,特别是《山河令》苏州主题演唱会一度成为网络沸点话题。  

杭州西湖访客量排名第一

各大景区特色大不同

五一假期期间,每日互动对全国各大景区的到访客流进行了连续观察。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访客量排名前十的景区依次为:杭州西湖、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武汉东湖、西安城墙、北京什刹海公园、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南京中山陵风景区、杭州西溪湿地、天津五大道、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

对比去年发布的“2020五一假期访客排名TOP10”,杭州西湖及西溪湿地作为老牌网红景区,依然霸榜。西湖景区稳居首位;武汉东湖景区热度攀升,从去年排名第10位跃居第3;此外,西安城墙、天津五大道及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近三年首次入榜,可以猜想随着近年来国风潮流盛行,及今年建党百年的到来,民众对文化出游的热情更加高涨。

每日互动进一步分析了这十大景区的游客画像,发现各大景区特色大不同。

从游客性别占比情况看,五一期间访客流量排名前十的景区中,受男性群体喜爱的前三名景区分别是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武汉东湖景区及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受女性群体喜爱的前三名景区分别是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北京什刹海景区以及杭州西溪湿地景区。由此可见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男性更倾向于运动、冒险,女性更倾向于文化、休闲。

从游客年龄段占比情况看,“95后”“00后”人群爱“玩水”。数据显示,杭州西溪湿地、武汉东湖景区及杭州西湖景区在24岁以下年龄段人群中吸引力较高。此三处景点除了都拥有山水画卷般的景致外,今年五一期间也不约而同地举办了汉服文化相关活动。当汉服盛会遇上“五一”小长假,为这些充满“江湖韵味”的山水景色迎来了更多年轻人的追捧。

25-44岁年龄段人群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五一期间带娃、休闲两不误。数据显示,该年龄段人群占比较高的景区有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在运动、休闲的同时,让孩子跟自己一起感受一下历史文化的魅力,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70后”“60后”人群更倾向游览北京什刹海、天津五大道和南京中山陵人文历史风情的景区。

武汉旅游经济强劲复苏

知名商圈人流超疫情前同期水平

奔跑在疫后经济重振路上的武汉,今年五一的旅游数据也很亮眼。公开数据显示,武汉51家A级景区“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近273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2.31亿元,均高于2019年同期。每日互动发布的“五一”假期景区访客量排名TOP10中,武汉东湖开放式旅游区排名第三。

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假期武汉景区日均客流量较前两年有明显的增长,日均客流量超过疫前同期水平,其中5月4日为客流的高峰,客流量达38.8万人。

武汉市内TOP10热门景点访客量占比分布显示,黄鹤楼排名第一,有33%的游人到此“打卡”;东湖吹笛景区排名第二,有14.38%的游人选择来此亲近自然;武汉欢乐谷排名第三,游人占比达10.00%。

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假期期间,到访武汉的游客来源地排名前十的城市:黄冈市、孝感市、长沙市、鄂州市、北京市、上海市、南昌市、黄石市、郑州市、咸宁市,其中省外城市达半数。

同样恢复活力的还有武汉的商圈。数据显示,2021“五一假期期间,汉江路商圈的日均人流量最高,达12.36万人;街道口商圈排名第二,日均人流人流量达9.31万人;武广商圈日均人流量为8.94万人,排名第三。从商圈恢复情况看,各大商圈热闹程度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武广商圈的恢复情况最好,较2019年同期增长47.40%;光谷步行街日均人流增幅达43.29%,排名第二;街道口商圈的恢复情况排第三,较2019年同期增长29.46%

2021五一假期熟悉的人从众模式再度回归,后续旅游市场也或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国内旅游经济将会迸发出更为强大的活力。每日互动也将持续关注各城市间的人口流动情况,用数据去发现新现象、新看点。

]]>
每日互动个推大数据:2020年3月线上消费率先恢复,在线购物APP迎来春天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2099.html Wed, 18 Mar 2020 08:04:46 +0000 //www.otias-ub.com/?p=1022099 2020注定是特别的一年,人们在经历了疫情下的春节和最长隔离期之后,随着生活逐步迈入正轨,被压抑的购买力正在复苏。作为复工后的第一个“消费节日”,3月的“女王节”成了观察消费力恢复的重要节点。每日互动(股票代码:300766.SZ)个推大数据通过对相关在线购物APP的数据洞察,发现人们在线消费力增长迅速。

复工+促销拉动消费 

在线购物类APP活跃率较春节期间上涨15.45%

个推大数据研究了以淘宝、天猫、苏宁、拼多多等为代表的在线购物类APP的活跃率情况。数据显示,因受疫情的影响,在线购物类APP活跃率在春节期间(1月25日前后)跌至谷底,随后跟着复工的节奏逐步回升,并在3月5日“女王节”主场活动正式开启的当日达到峰值。相较于春节假期期间,在线购物类APP在女王节期间的平均活跃率增长明显,提升了15.45%。此外,相较于元旦促销期间,在线购物类APP在女王节期间的平均活跃率提升了1.63%,基本与元旦期间持平。

个推大数据洞察了热门在线购物类APP的平均活跃率增长情况,数据显示无论是相较于春节期间还是元旦期间,淘宝、天猫、苏宁易购等在线购物类APP在女王节期间的平均活跃率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相较于元旦促销期间,苏宁易购在2020年女王节期间的平均活跃率增幅最大,达10.11%,其次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在2020年女王节期间的平均活跃率分别增长了7.96%和7.18%。另一方面,相较于2020春节假期期间在线购物类APP的平均活跃率都有大幅提升,提升最快的是天猫,增幅达54.95%

总体而言,随着复工的开始,人们的在线购买力已逐步恢复。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大在线购物APP将“女王节”的营销看得十分重要,不仅较2019年同期延长了促销时间,更增加了促销力度。因此在今年3月5日“女王节”出现了春节后首轮消费的高峰。

消费水平分布变化明显

3月在线购物类APP活跃用户出现新特征

个推大数据通过分析“女王节”在线购物类APP活跃用户画像发现,2020年“女王节”在线购物APP活跃用户在消费水平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

对比在线购物类活跃用户消费水平分布,2020“女王节”在线购物APP活跃用户中,中等消费水平的用户占比高达60.49%,相比于2019双十一和全量人群呈现出较高的活跃偏好;而高消费人群占比最低,仅14.22%,远低于2019双十一的31.4%和全量人群的27.40%。

快递业的复工和线下商店的运力不足

或成线上购物迅速回暖背后的原因

个推大数据洞察发现,相关行业的恢复情况也对线上消费回暖起到推动作用。

从菜鸟、顺丰等快递类APP的DAU趋势来看,2020年DAU曲线在2月3日复工第一周开始呈现出逐步上扬的态势,在“女王节”之后增长明显,并在3月11日达到2020年以来的峰值,且较春节假期增长55.82%。而2019年“女王节”同期,快递类APP的DAU较春节假期增长22.99%,且低于春节复工后和元旦促销期间。因此在2020“女王节”我们再次看到了双十一大促时快递员在小区门口摆摊的繁忙景象。

如果说快递业的恢复为2020女王节线上消费增加了推力,那么线下商场的运力不足也促使消费者转战线上渠道。由于疫情还未结束,线下商场虽然在2月末陆续恢复营业,但是餐饮和柜台的运营能力还未达到日常水平,人流量更是大不如前。以喵街、大众点评、美味不用等为代表的线下导购类APP的DAU趋势也反映出这一现状,2020“女王节”期间线下导购类APP的DAU较春节假期和元旦都呈现下降趋势,而2019年“女王节”却是线下导购APP的狂欢日。

综上所述,进入3月,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国家经济与国民生活都逐渐恢复了正常运转,人们的消费欲望正在复苏。当商家的促销运营与人们的需求不谋而合之后,在线消费便迎来了“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