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19 Sep 2016 08:01:5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航天科技加速重组车联网业务 注入优质资产将有效增厚业绩 //www.otias-ub.com/archives/518527.html Mon, 19 Sep 2016 08:01:58 +0000 //www.otias-ub.com/?p=518527 今年以来,众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华丽变身,在改善业务结构之后,力求业绩能够实现大幅提升。航天科工集团三院旗下的唯一上市公司平台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航天科技)积极响应国家央企整合的号召,大力进行汽车电子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并通过纳入海外资产提升自身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航天三院

重组事项已通过审核汽车电子业务迎来爆发

航天科技于2016年4月13日首次公开披露重组方案,后于2016年7月26日,经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第51次会议审核,重组获有条件通过。这意味着上市公司航天科技成功借助并购重组收购两大优质海外资产,实现汽车电子产品与车联网统一布局。

根据重组方案中介绍,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Hiwinglux公司100%、Navilight公司100%及IEE公司97%的股权。而前两者均为持股型公司,主要持有AC公司33%和24%的股权,另外IEE公司也同时持有AC公司39%的股权。因此,本次交易完成后,航天科技将直接持有IEE公司97%的股权,间接持有AC公司96%的股权。

上述标的公司均为海外资产,主攻汽车电子领域。IEE公司主要生产电子产品以及主动、被动汽车安全系统,2015年实现营收20.8亿元,净利润4156万元;AC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制造商,2015年实现营收16.6亿元。2014年起,航天科技加大了对车联网等庄闲游戏在哪 项目的投入以及对原有业务板块转型升级,增加了新的业绩增长点。本次资产重组后,汽车电子业务板块的注入意味着航天科技继续提高对车联网及工业物联网产品的投入和推广力度,在这一细分产品领域获得核心竞争优势。

业绩保持稳定资本运作有效提振股价预期

2016 年8 月27 日,航天科技发布2016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5 亿元,同比下降1.20%;实现归母净利润825 万元,同比下降47.22%,若剔除上半年计入损益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介费用1291 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35.33%;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过40%。

公司表示,上半年在市场拓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大资产重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而与此同时,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完成也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在获得汽车电子产品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可聚集IEE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AC公司世界领先的生产能力,协同发展现有其他业务板块,加快布局以车联网为核心的物联网战略平台。

据机构研报称,“车联网处于发展初期,市场空间广阔,截至2015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72亿辆,车联网渗透率达7.3%,预计到2020年渗透率达90%。航天科技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车联网系统实现全国22个省份的市场布局,累计在网运营车辆数突破30万辆,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近2年平均营收增长超过70%。军用物联网项目获得5个部队油库管理信息化业务,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发展,军用物联网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部分机构预测将有效带动航天军工相关概念。另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工资产证券化进程提速、国防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将成为行业的催化剂。航天科技控股股东为航天科工三院,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全资控股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事实上,作为航天三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是未来航天三院科研院所改制资产注入的最佳平台。随着军改和国改不断推进,军民融合也走上风口,通过此次的资本运作,三院的资产证券化率也将有望得到大幅提升。因此,本次重组完成后,不但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净利润大幅提升,同时还具有在军改上的战略性意义,前景值得期待。

]]>
车轮上的革命 – 汽车互联网 //www.otias-ub.com/archives/58627.html Tue, 24 Jul 2012 12:59:18 +0000 //www.otias-ub.com/?p=58627 移动互联网火爆的今天,人们的注意力大多被自己手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所吸引,但对于另一“移动终端” – 汽车来说,同样的一场革命也在悄然打响。互联网技术的整合让汽车这一传统的代步工具焕发了全新的生机,智能化车载技术开始成为众多汽车厂商重点着力的方向。

对于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实际实现的汽车互联网技术来说,它们更多采用了将人们熟悉的智能手机功能整合到汽车中去的方式。对爱车人士来说,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也许你现在的车里就内置蓝牙功能,可以让你连接手机,收听在线电台、语音拨号、收发短信、更新社交媒体状态等,但所谓的汽车互联网就局限于此吗?汽车厂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们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从福特的 Ford Sync、雪佛兰的 MyLink,到奥迪的 M.M.I、现代的 BlueLink,再到苹果、Google、微软,众多不同领域的参与者们都在探索如何打造更智能化的车载系统。

车载智能系统能实现什么?

驾驶者想要的是什么?调查显示,除了常见的娱乐、社交需求外,驾车者对于车载系统的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如何能够让旅途更加安全、如何更快的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如何了解最新的信息资讯等。

针对这些需求,众多智能车载系统或利用附加的显示屏、或利用语音系统为驾驶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查询功能。除了凯迪拉克等厂商采用独立系统平台的策略外,更多厂商利用用户已有的智能设备与车载系统相配合使用的策略,实现了更加灵活的功能扩展。如丰田的 Enrune 车载系统,搭配用户的智能手机,在车载系统中实现了 Bing、Yelp 搜索、OpenTable 餐馆信息查询预订、MovieTickets 电影资讯查询订票等功能,同时还支持实时天气、交通状况、汽油、股票价格等信息的查询。

除了为驾驶者提供有用的旅途相关信息外,连接网络的车载智能系统与用户的手机结合还能够提供诸如远程控制、汽车监控等功能。福特的 Ford Sync 系统能够让用户在电脑、手机上提前设定好车内气温、座椅角度、后视镜方向等参数,让用户一进入车内,就能获得最佳的乘坐体验(如果你不想手动操作、或有多个驾驶者的情况,福特甚至还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者自动调整不同的车辆状态,以适合其个性化需求。)通用、雪佛莱的车载系统提供了轮胎状态、汽油量、电池电量等汽车信息,现代汽车的 Blue Link 系统更是提供了车辆状态监测、保养信息提示等功能,让用户随时了解汽车的健康状态。车主甚至还可以远程监控汽车速度、位置等,在车辆超速、离开指定区域范围时获得警报、远程降低汽车速度等。

智能系统与驾驶安全

很多人会担心,在本身就容易引发事故的汽车上加入如此多的功能、为驾驶者带来更多的信息是否会造成干扰,影响行车安全。这一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驾车者在开车时打电话和发短信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最大原因之一,美国很多州甚至开始考虑在开车时禁止一切电子设备的使用。

针对这个问题,大多数的智能系统都提供了语音控制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进行信息查询,系统会以语音的形式将需要的信息反馈给驾驶者,从而降低了驾驶者需要分心去看显示屏的必要。Ford Sync 的一个特色功能就是其全功能的语音控制系统,可以进行包括信息查询、导航服务、音乐及其他应用的控制等功能。当然,像电脑和手机一样,传统的车载语音控制同样存在控制命令比较机械的问题,但最新的一些系统已经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大的改善,例如用户可以用“I’m hungry.”这种自然的指令来查询附近的餐馆信息。

让很多人始料不及的是,除了传统的汽车厂商外,许多互联网厂商也开始进军这一领域。苹果上个月公布 iOS 6 时就宣布其已经与八家汽车厂商开始合作,将 iPhone Siri 整合进它们的车载系统中去。驾驶者将可以通过 Siri 的自然语言处理引擎,实现播放音乐、智能导航、通知提醒、查看日程、添加备忘录、预订酒店等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拥有于此类似功能的福特并不在苹果的合作名单中。而在 Android 上,像 Vlingo、Robin 这样的偏重车载辅助功能的智能软件也同样来势汹汹。

除了通过各种措施来降低对驾驶者的干扰外,汽车互联网技术在降低行车时的安全隐患方面也有许多尝试。奥迪的 M.M.I 系统提供了车辆安全距离监测、自动停车等功能,而福特的系统已经通过实时交通信息实现了自动降低行车速度、提示换道风险等安全功能。

汽车互联网的未来 – Internet of Things

汽车互联网还能做些什么?也许很多人会想到 Google 尚处于实验状态的无人驾驶汽车,这一项目在试驾中已经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这一技术的市场化显然不是 Google 一家能够完成的,而需要从政府、汽车厂商、服务提供商整个环节上进行协调才可能实现。

与此相比,通过汽车对驾驶者血糖浓度、过敏状况等身体指标进行监控,整合手机应用实现持续的健康状况追踪和预警;根据电网的峰谷状况,自动选择最省钱的充电时间;将汽车参数在云端备份和进行管理,让驾驶者能够更方便的调整汽车的状态,甚至在不同车辆间实现参数同步… 类似这样的智能化功能在目前来说更具实用价值。

这让我们回想起很久以前就受到广泛期待、但仍未实现的物联网概念:当生活中的一切都相互联通时,现实将会是多么的梦幻,也许汽车互联网终于可以成为这一市场的敲门砖。

还记得我们认为手机只能打电话、汽车只能代步的年代吗?

]]>
汽车里的数字技术 //www.otias-ub.com/archives/5699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56991.html#comments Sun, 15 Jul 2012 03:25:16 +0000 //www.otias-ub.com/?p=56991 汽车电子技术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下面我们来看看爱车都能安装那些先机的电子技术


via: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02557/299997

]]>
//www.otias-ub.com/archives/56991.html/feed 1
J.D.Power:汽车电子的用户满意度创新低 //www.otias-ub.com/archives/52611.html Sat, 23 Jun 2012 12:15:45 +0000 //www.otias-ub.com/?p=52611 J.D. Power最近发布了2012初始 质量调查报告(Initial Quality Study, IQS),雷克萨斯、捷豹、保时捷、卡迪拉克和本田等公司排名靠前,但报告的关键点在于:消费者对汽车中日益增多的电子技术的满意度创下26年新低。

虽然调查显示2011年汽车产品初始质量水平提高了5%,但是汽车音响、娱乐设备和导航设备的问题却增加了8%。

J.D. Power的全球汽车业务副总裁David Sargent认为,虽然过去高科技仅限于豪华汽车,但是近年来已经成为主流汽车产品的标配。

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汽车电子,包括音响、娱乐设备和导航系统成为质量问题投诉最多的汽车部件,这在该报告推出26年来还是首次,这主要是因为汽车厂商纷纷开始在主流车型中安装语音导航等电子设备。

语音技术是汽车用户投诉的重灾区,与厂商预置的免提技术有关的质量投诉过去四年增长了137%。但这并不是语音和导航技术的错,问题在厂商的执行上。

以福特汽车为例,自从与微软合作推出MyFord Touch,其产品在J.D.Power的质量排名极具下滑。而福特也是在汽车电子化方面步子迈得最开,最为积极的厂商。

由于MyFord Touch存在不稳定等问题,福特最近已经把MyFord Touch的系统升级列为头号任务,今年三月开始向用户提供升级用的U盘,但是福特的努力没有赶上质量报告的结束窗口。

J.D.Power汽车初始质量调查报告2012

结果福特从2010年的第五名高速下滑到2011年的第23名,2012年继续下滑到27名。

不仅仅是福特,梅赛德斯奔驰也受汽车电子质量问题连累从第四名下滑至第九名,这为汽车行业敲响警钟:汽车电子设备的质量问题会牵连整车质量排名。

宝马汽车(从第十三名爬升到第十名),和奥迪(从18名上升到16名)是汽车电子领域的两个佼佼者,消费者对这两个品牌产品的电子设备较为满意,这归功于其用户界面较为简洁,且采用了高端硬件。

对于那些争相往产品中整合新潮电子技术的汽车厂商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确保产品的用户体验能够跟上最新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设备。

Via J.D.Power IT经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