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对农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20 May 2024 12:41:2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FAO:2023年灾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中文版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7300.html Mon, 20 May 2024 22:00:57 +0000 //www.otias-ub.com/?p=1697300 灾害的定义是导致社区或社会正常运行受到严重破坏的事件。灾害正在对各国农业 造成前所未有的损害和损失。灾害日益频繁和严重,从20世纪70年代每年约100起增加 到过去20年每年约400起,从多个层面冲击农业粮食体系,危及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的 可持续性。

反映灾害对农业和农业粮食体系影响的数据并不完整,也缺少一致性,在渔业及水 产养殖业、林业这两个子部门更是如此。收集数据的工具和系统亟待改进,方可确保政 策、措施和解决方案有据可循,以减少农业风险和建设韧性。本份新的旗舰报告克服了 数据局限性,首次就灾害如何影响农业进行全球评估。

过去30年,灾害事件造成的作物和牲畜产量损失约为3.8万亿美元,相当于平均每年 损失1230亿美元,即全球年度农业总产值的5%。相较而言,过去30年的损失总额大致相 当于巴西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

过去30年,灾害给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造成的相对损失最大,分别占其农业总 产值的10%到15%。灾害也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这些国家损失近 7%的农业总产值。

要增强农业粮食体系的韧性,关键在于了解各种系统性风险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各种 深层次因素如何驱动灾害风险。气候变化、疫情、地方流行病、武装冲突都会影响农业生 产、价值链和粮食安全。因此,只有增进对这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了解,才有可能全面 把握当前的风险状况。

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产量异常和农业减产现象 更为地频繁发生。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等全球危机此起彼伏,武装冲突持续不断,不仅 影响了农业生产,也影响了投入品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危及整个农业粮食体系和整 体粮食安全。

主动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农业风险,增强韧性。现有信息表明,在农场 层面投资于减灾措施能带来可量化的切实效益。一些国家通过预警系统采取前瞻型行 动,例如非洲之角2020-2021年对沙漠蝗虫进行综合防治,证明投资开展防灾和抗灾工作 具有优越的成本效益比。

当务之急是提高多部门和多危害减灾战略的优先度,将其纳入农业政策和计划,为此 需要完善现有实证,推广现有创新,在农场层面实施可扩展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加强前 瞻型行动所依赖的预警系统。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FAO:2023年灾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4033.html Tue, 17 Oct 2023 21:30:27 +0000 //www.otias-ub.com/?p=1654033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今天发布全新报告指出,在过去30年中,灾害事件导致的作物和牲畜产量损失高达约3.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年度农业总产值的5%。其中,灾害给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农业部门造成的相对损失最高,占其农业总产值的15%。

《灾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是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旗舰报告,也是首次针对灾害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所开展的全球评估。报告的重点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但同时指出,由于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以及林业这个两个细分部门缺乏系统数据,实际损失数字可能被低估。

报告强调,当务之急在于完善农业所有部门的灾害影响数据和信息,以形成数据体系,并将其作为制定有效行动的基础和依据。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指出,农业发展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因此在面对灾害时,是风险最高和最为脆弱的部门之一。灾害频繁发生,有可能侵蚀在粮食安全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并破坏农业粮食体系的可持续性。

他说:“报告发挥粮农组织的技术优势,展示了在农业粮食体系内应如何主动抓住机会应对风险,以及如何将减灾思维贯穿于农业实践和政策的方方面面。”

按产品类别分列的损失

报告还指出,各大农产品类别的损失都呈上升趋势。过去三十年中,谷物损失平均每年高达6900万吨,相当于2021年法国谷物总产量。其次是水果、蔬菜和糖料作物,平均每年损失都接近4000万吨。水果和蔬菜损失相当于日本和越南2021年水果和蔬菜产量的总和。

肉类、乳制品和鸡蛋平均每年损失约1600万吨,相当于墨西哥和印度2021年肉类、乳制品和鸡蛋产量的总和。

区域差异

透过全球损失,可以看到各区域、次区域和国家组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报告显示,亚洲一直在全球损失总额中占据最大比例,但非洲、欧洲和美洲的损失与之颇为接近。然而,亚洲的损失仅占其农业附加值的4%,而非洲的损失占其农业附加值的近8%。不同次区域之间的差异甚至更大。

从绝对值来看,高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损失更高,但在低收入国家,尤其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损失在农业附加值中的占比最高。

灾难的连锁影响

过去20年,全世界灾害事件的发生频率从1970年代的每年100起增加到每年约400起。灾害事件的频率、强度和复杂性都在上升,不仅如此,灾害事件的预期影响也在恶化,因为气候引发的灾害加剧了社会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报告强调,灾害发生时,很有可能对多个系统和部门产生连锁冲击。深层次的灾害风险驱动因素包括气候变化、贫困和不平等、人口增长、疫情引起的紧急卫生情况、不可持续的土地使用和管理实践、武装冲突和环境退化等。

一场灾害会造成多大损失和破坏,取决于危险因素与脆弱性和既有风险相互作用的速度和空间范围,也取决于资产或生计的暴露程度。

极端情况下,灾害会导致农村人口流离失所和向外迁移。地处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是一个典型例子,表明渐进和突发的危险因素通过相互叠加,将引发流离失所,破坏农业粮食体系,危及粮食安全。

建设农业粮食体系韧性

农民,特别是从事雨养农业的小农,是农业粮食体系中最为弱势的利益相关方,往往首当其冲受到灾害影响。在农业生产一线推广减灾措施,可以帮助小农避免损失,提高韧性。与现行做法相比,在农业生产一线投资减灾措施带来的收益平均高出2.2倍。

针对预测到的危险因素,主动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农业风险,这是提升韧性的关键。例如,几个国家采取前瞻型行动的经验表明,投资防灾和抗灾极具性价比。报告显示,前瞻型行动每投入1美元,农村家庭可以获得高达7美元的收益,并避免农业损失。

报告提出了三个关键优先行动领域:完善农业灾害影响数据和信息,涵盖所有细分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及水产养殖业、林业;制定面向多个部门和多种灾害的减灾方法,并使其成为各级相关政策制定和方案编制的主要方式;增加对韧性的投资,以减少农业灾害风险,改善农业生产和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