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15 Jul 2024 15:51:5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2024年5月广东省基础电信业运行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8285.html Mon, 15 Jul 2024 15:48:12 +0000 //www.otias-ub.com/?p=1708285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1-5 月,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 803.8 亿元,占全国比例为 10.8%,同比增长 6.7%。

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924.6 亿元,占全国比例为 12.5%,同比增长 2.4%。

移动数据流量收入 389.8 亿元,同比减少 2.4%,占收入份额为 42.2%。

固定宽带业务收入 116 亿元,同比减少 2.1%,占收入份额为 12.5%。

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集成业务、物联网等新业务收入为 223.3 亿元,同比增长 20.4%,占收入份额为 24.2%。

固定话音业务收 7.8 亿元,同比减少 9.9%;移动话音业务收入 47.7 亿元,同比增长 6.4%;话音业务占收入份额为 6%。

省内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1.3 亿元,同比增长 13.2%。

二、通信能力建设情况

光缆线路长度为 411.6 万公里,其中长途、本地网中继、接入网线路长度分别为 6.8 万公里、61.5 万公里、343.3 万公里。

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总数为 10595.3 万个,其中 FTTH/O 端口数为 10257.1 万个,占固定宽带接入端口的比例为 96.8%。

移动电话基站总数为 106 万个。其中 4G 基站总数为 57.2 万个,5G 基站总数为 36.8 万个。

三、电信用户发展情况

电话用户数 1.9 亿户,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数分别为 1740.4 万户、17736.9 万户。

移动宽带用户:4G 用户总数为 7250.8 万户,较上年底减少 485.6 万户;5G 用户总数为 9687.9 万户,较上年底增加 1005.8 万户,5G 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例为 54.6%。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为 1.6 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为 127 户 / 百人。

固定宽带用户:固定宽带用户 4917.3 万户,其中 FTTH/O 用户 4683 万户;500M 以上用户 1757 万户;千兆以上用户总数达 1399.5 万户,较上年底增加 50.6 万户,占比为 28.5%。

物联网及融合用户:物联网终端用户总数为 4.3 亿户,较上年底增加 1758.7 万户。IPTV 用户 2783.7 万户,较上年底减少 97.1 万户,其中 4K 用户 2588.7 万户,占 IPTV 用户的比例为 93%。

四、电信业务使用情况

1-5 月,固定主叫通话时长累计达 62.8 亿分钟,同比增长 21.5%;移动来去话通话时长累计达 1463.9 亿分钟,同比减少 3.2%。移动短信业务量累计达 963.2 亿条,同比增长 21.9%。

1-5 月,移动互联网流量累计达 147.1 亿 G,同比增长 6.1%,移动互联网当月户均使用流量达 19.4 G;固定互联网流量累计达 671.7 亿 G,同比增长 12.9%。物联网终端接入流量累计为 17.2 亿 G,同比增长 128.6%。

(注:电信业务总量按 2023 年不变单价计算)

]]>
2023年5月广东省基础电信业运行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4306.html Wed, 12 Jul 2023 05:04:06 +0000 //www.otias-ub.com/?p=1624306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827.3亿元,占全国比例为11.3%,同比增长16.5%。

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3.4亿元,占全国比例为12.7%,同比增长5.3%。

固定宽带业务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长5.1%,占收入份额为13.1%。

移动数据流量收入399.2亿元,同比增长5.1%,占收入份额为44.2%。

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集成业务、物联网等新业务收入为185.4亿元,同比增长16.6%,占收入份额为20.5%。

固定话音业务收入8.7亿元,同比减少16.8%;移动话音业务收入44.9亿元,同比减少6.8%;话音业务占收入份额为5.9%。

省内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9亿元,同比下降16.6%。

二、电信业务使用情况

固定主叫通话时长累计达51.7亿分钟,同比增长9.9%;移动来去话通话时长累计达1512.8亿分钟,同比减少3.9%。移动短信业务量累计达790.1亿条,同比增长2.7%。

移动互联网流量累计达138.6亿G,同比增长19.9%,移动互联网当月户均使用流量达19.5G;固定互联网流量累计达594.97亿G,同比增长7.6%。物联网终端接入流量累计为7.5亿G,同比增长50.2%。

三、通信能力建设情况

光缆线路长度为383万公里,其中长途、本地网中继、接入网线路长度分别为6.2万公里、52.7万公里、324.1万公里。

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总数为10111.7万个,其中FTTH/O端口数为9766.2万个,占固定宽带接入端口的比例为96.6%。

移动电话基站总数为101.8万个。其中4G基站总数为55.1万个;5G基站总数为30.2万个。

四、电信业务发展情况

电话用户数1.89亿户,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数分别为1861.8万户、17062.9万户。

移动宽带用户:4G用户总数为8772.7万户,较上年底减少527.3万户;5G用户总数为7325.8万户,较上年底增加974.1万户,5G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例为42.9%。移动宽带用户数为1.6亿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为126.9户/百人。

固定宽带用户:固定宽带用户4767.5万户,其中FTTH/O用户4524.7万户;500M以上用户1514.2万户;千兆以上用户总数达1067.6万户,较上年底增加221.8万户,占比为22.4%。

物联网及融合用户:物联网终端用户总数为3.7亿户,较上年底增加3580.9万户。IPTV用户2980.4万户,较上年底减少9.7万户,其中4K用户2766.6万户,占IPTV用户的比例为92.8%。

]]>
2023年4月广东省基础电信业运行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8632.html Wed, 31 May 2023 07:03:55 +0000 //www.otias-ub.com/?p=1608632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656.8亿元,占全国比例为11.3%;同比增长16.3%。

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17.7亿元,占全国比例为12.6%;同比增长5.2%。

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8亿元,同比下降11.6%

固定宽带业务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6.8%,占收入份额为13.6%

移动数据流量收入307.5亿元,同比增长3.8%,占收入份额为42.8%

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集成业务、物联网等新业务收入为153.8亿元,同比增长17.6%,占收入份额为21.4%

固定话音业务收入6.9亿元,同比减少16.9%;移动话音业务收入40.0亿元,同比减少2.2%;话音业务占收入份额为5.2%

二、电信业务使用情况

固定主叫通话时长累计达40.77亿分钟,同比增长10.7%;移动来去话通话时长累计达1205.17亿分钟,同比减少3.7%。移动短信业务量累计达615.87亿条,同比增长4.1%

移动互联网流量累计达108.30亿G,同比增长19.0%,移动互联网当月户均使用流量达19.1G;固定互联网流量累计达467.15亿G,同比增长4.3%。物联网终端接入流量累计为5.76亿G,同比增长48.1%

三、通信能力建设情况

光缆线路长度为382.5万公里,其中长途、本地网中继、接入网线路长度分别为6.2万公里、52.7万公里、323.6万公里。

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总数为10114.7万个,其中FTTH/O端口数为9734.2万个,占固定宽带接入端口的比例为96.2%

移动电话基站总数为101.9万个。其中4G基站总数为55.1万个;5G基站总数为28.7万个。

四、电话用户发展情况

电话用户数1.89亿户,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数分别为1881.5万户、17015.3万户。

移动宽带用户:4G用户总数为8868.7万户,较上年底减少431.3万户;5G用户总数为7159.1万户,较上年底增加807.4万户,5G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例为42.1%。移动宽带用户数为1.6亿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为126.4/百人。

固定宽带用户:固定宽带用户4737.7万户,其中FTTH/O用户4495.3万户;500兆以上用户总数达1478.7万户;千兆以上用户总数达1024.0万户,较上年底增加178.3万户,占比为21.6%

物联网及融合用户:物联网终端用户总数为3.6亿户,较上年底增加2922.3万户。IPTV用户2997.2万户,较上年底增加7.1万户,其中4K用户2781.3万户,占IPTV用户的比例为92.8%

]]>
电信业变革:云计算带给运营商的五大益处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5839.html Mon, 16 May 2022 01:28:35 +0000 //www.otias-ub.com/?p=1435839 作者:亚马逊云科技战略和业务发展部电信行业副总裁/总经理Adolfo Hernandez

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挑战。他们必须开发更多的智能网络(包括边缘计算功能),以应对物联网(IoT)设备的快速增长,并研究如何确保5G的投资回报。此外,他们还要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财务影响,例如漫游、手机换机和延期支付带来的营收损失。

在研究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时,电信运营商必须抓住机会,业务形成差异化,以更有效地竞争。两个有效的方法是,从现有的资产中挖掘更多的价值,并开发新型的5G服务以获得新的收入来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信运营商需要创新性新思维,破解从头开始建设新网络的传统方法,包括通过云计算的帮助和支持来推广5G。

但是,较新的运营商可以在最初就在云上进行原生构建,然而更多传统运营商如果要成功地将云整合到他们的运营中,就面临着升级传统数据中心、硬件、基础设施、流程和文化的挑战。

这些传统电信运营商必须通过他们的传统网络,包括固网、3G/4G/LTE,提供广泛的功能,并接受5G、专用网和公共边缘计算的最新创新。

运营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发展和转变运营模式,利用云计算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互联服务,同时以安全、同构、功能丰富和经济高效的方式提供从5G核心网到边缘的强大网络功能。

我们发现,电信运营商使用云技术推广5G,有以下五个关键好处。

1. 拥抱云,实现价值

云服务供应商能够帮助电信运营商加速数据中心的整合和迁移,推动向虚拟、更智能的网络演进。

通过利用云基础设施及其相关服务,电信运营商能够摆脱部署和管理支持5G网络的后端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和开销。这使他们能够直接为客户提供价值。

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 Tech提供低延迟服务

Telefonica Tech致力于促进云计算的创新,并计划推出几个增值解决方案,如边缘计算和在Amazon Outposts (在中国大陆区域 – 光环新网运营北京区域,西云数据运营宁夏区域,还未落地) 上运行的云原生5G专用网络,以便为客户的企业网络无缝提供低延迟能力。这将为5G和边缘计算、机器学习、物联网(IoT)、视频和游戏流以及工业4.0的使用案例带来新的机会。

2. 基于云的5G,改善服务和可扩展性

许多创新的电信运营商正在向基于云的5G过渡,部署连接到5G核心网的独立架构网络。

这种完全数字化的设置加快了网络功能的部署,提供了更大的敏捷性、弹性和可扩展性。它还允许网络切片,这使电信运营商有能力根据客户的独特服务要求来定制网络性能。

瑞士电信更快部署功能

瑞士电信公司Swisscom正在为公共5G网络推行云优先战略,以提高敏捷性,提高运营效率,并改善新功能和服务的上市时间。云优先的方法使瑞士电信能够提供可靠、实时、低延迟的服务。客户还可以从新功能和应用的快速部署中受益,并在境内数据处理和存储方面有更多选择。

当部署在专用网络上时,基于云的5G也可以为需要极致连接、数据处理和低延迟的行业带来变革,如制造业、娱乐业和运输业。

DISH卸载物联网和移动设备上工作负载

美国的DISH公司使用亚马逊云科技区域(Aamzon Regions)、Amazon Outposts以及亚马逊云科技本地区域(Amazon Local Zones)(在中国大陆区域还未落地)在云中构建了5G网络。企业客户可以创建新的跨行业低延迟5G应用和服务。通过基于云的网络,DISH可以将物联网和移动设备,如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连接到云以卸载这些设备上的工作负载,如分析、计算和机器学习。这意味着系统可以实时地对设备数据采取行动。

在固网方面也有新的云计算创新,比如边缘软件供应商BENU正在做的工作是将Liberty Latin America公司的宽带网络网关(BNG)和安全接入服务边缘(SASE)虚拟化。

3. 敏捷性和灵活性

由于云服务供应商提供的计算、存储和支持服务,建立在云上的网络可以更灵活地运行。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可以更容易地在业务高峰期(如母亲节或“黑五”)配置网络,以确保每个用户可以连接到他们需要的服务。通过自动化工具,网络资源可以扩缩容,或按需重新配置,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新的服务可以在几分钟内配置完毕,或者客户可以访问自助服务功能来个性化他们的服务。

威瑞森通信公司扩大视频会议规模

威瑞森(Verizon)的大规模流媒体业务完全建立在云上,这使其能够处理大量的客户并发高峰,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传输。在新冠疫情期间,威瑞森的视频会议平台BlueJeans需要快速扩展,以支持客户向远程工作的过渡。利用云计算,BlueJeans能够在使用高峰期连接5倍以上的日平均用户。

4. 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体验和价值

云正在改变5G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方式。通过减少管理网络基础设施的复杂性,电信运营商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新价值,并建立更好的客户体验。

Telenor创新5G边缘

电信运营商Telenor正在利用云技术加速电信系统的现代化,并向从制造业到医院的专业客户提供5G和低延迟数据服务。

5. 实现盈利

云技术使电信运营商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并在通往5G的道路上实现盈利。它为客户提供移动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的下一代能力,并为工业4.0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包括智能电网、自动驾驶汽车和高级数据分析。

越来越多的电信运营商正在利用这个机会,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2022年全球5G网络基础设施收入将达到232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191亿美元。这种增长将直接惠及电信运营商,使他们能够部署更多的专用网络,销售更多的移动套餐和设备,并解决以前未开发的市场难题。

对一些电信运营商来说,向5G的过渡将比其他运营商更具挑战性,但所有运营商都将通过使用云技术来帮助他们抓住5G带来的机会而受益。

通过拥抱云技术,电信运营商能够更好地克服推出5G所带来的挑战,无论是解决复杂的网络编排、整合新技术、应用和运营模式,还是开发运行新网络的技能组合。

云技术还可以使电信运营商重新思考他们的商业模式,并开发独特的5G盈利模式,超越现有的客户群体,为企业客户和开发商提供服务。在最初的磨合后,拥抱5G的竞赛正在进行,而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中国信通院: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电信业可持续发展 //www.otias-ub.com/archives/877240.html Fri, 17 May 2019 16:51:16 +0000 //www.otias-ub.com/?p=877240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信通传媒和百卓网络承办的“2019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于2019年5月16-17日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召开。在17日下午的“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高峰”分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数字化管理与营销研究部主任郭顺义发表了题为“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电信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

郭顺义在演讲中谈到,创新是推动电信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电信行业原有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运营商正在探索实施数字化转型。重构网络架构是突破数字化转型瓶颈的核心。在新的网络架构下,运营商将处于一个新的产业生态体系之中,需要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战略方向,找到最适合的生态位和演进路径,并据此调整组织形态、运营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

更多精彩,敬请阅读现场演讲PPT。

来自: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2018年9月广东省基础电信业运行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791377.html Sat, 03 Nov 2018 03:23:40 +0000 //www.otias-ub.com/?p=791377 一、电信业务总量、收入及固定资产投资

1-9月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5256亿元,同比增加119.3%,其中9月当月完成761.6亿元。固定话音、固定数据及互联网、固定增值及其他业务总量分别增长-20.6%、8.2%、19%;移动话音、移动数据及互联网、移动增值及其他业务总量分别增加-9.4%、167.2%、12.4%。

1540980383570070466.png

1-9月累计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317.2亿元,同比增加5.2%,其中9月当月实现收入133.5亿元。话音收入减少20.3%,非话收入增加11.2%,非话收入份额达到85.6%;固定、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分别增加3.7%、5.8%,固定通信业务收入份额达到29.6%。

1540980483991063419.png

表1  电信业务收入结构

指标名称 数值 增速 份额
2018年9月 2017年9月
话音收入 189.5 -20.3% 14.4% 19.0%
非话收入 1127.7 11.2% 85.6% 81.0%
固定通信 390.1 3.7% 29.6% 30.0%
移动通信 927.1 5.8% 70.4% 70.0%

1-9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4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9月当月完成投资57.1亿元。

1540980500017014914.png

二、电信业务量及提速降费情况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时长同比减少32.3%、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同比减少29.3%;移动电话来去话通话时长同比减少8.3%,固定、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分别增加25.2%、167.4%,手机上网当月户均流量达到6211.9M。

本月电信业务综合资费水平为0.2506,较上年底下降45.4%;家庭固定宽带接入资费水平为27.1元/月,较上年底下降17.4%;手机上网流量资费为10.5元/G,较上年底下降48.8%。

表2  资费水平情况

指标名称 2018.09 2017.09 2017.12 同比增幅 较上年底增幅
综合资费水平 0.2506 0.5223 0.4590 -52.0% -45.4%
宽带资费水平 49.3 58.6 56.6 -15.9% -12.9%
家庭宽带资费水平 27.1 33.6 32.8 -19.4% -17.4%
移动流量资费水平 10.6 24.8 20.7 -57.2% -48.7%
手机上网流量资费水平 10.5 24.6 20.5 -57.3% -48.8%

三、用户发展情况

(一)电话用户

电话用户总数为18833.8万户,当月增加83.5万户,普及率为168.6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数为2292.5万户,当月减少5.5万户,普及率为20.5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为16541.3万户,当月增加96.6万户,普及率为148.1部/百人。

1540980547282019141.png

(二)固定宽带用户

光纤用户占比超九成。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当月净增74.8万户,总数为3568.6万户,家庭宽带用户数为2997.2万户,较上月增加37.1万户,家庭宽带普及率为105部/百户。光纤接入用户3234.9万户,占宽带用户的比例为90.6%,环比增加2.2个百分点。

50M以上用户当月增加108万户,总数为2584.7万户,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为72.4%;100M以上用户当月增加87.9万户,总数为2008.4万户,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为56.3%。

1540980588029008778.png

(三)移动宽带用户

4G用户渗透率环比提升缓慢,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例首次低于上海。移动宽带用户数当月净增68.3万户,总数为14903.8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33.4部/百户。3G用户减少31.6万户,总数为1077万户,4G用户当月净增99.9万户,总数为13826.8万户,4G用户占比为83.6%,较上月仅提升0.1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由首位后退1位,次于上海。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为15446万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为13839.4万户。

1540980606954079115.png

(四)融合用户

50M以上4K用户占比超九成。IPTV用户数为1841.3万户,其中4K用户为1495.1万户,占IPTV用户的比例为81.2%,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50M、100M以上4K用户数分别为1355.2万户、1192.3万户,占4K用户的比例分别为90.6%、79.7%。

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光缆线路长度为262万公里,较去年底增加20.8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本地网中继光缆、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分别为5.63万公里、86.3万公里、170万公里,光纤宽带(FTTH)覆盖家庭数为12452.4万户。

光纤端口占比和4G基站占比双双略降。

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为8417.1万个,其中FTTH/O端口数为7196万个,占端口总数的比例为85.5%,当月下跌0.3个百分点。

1540980624821016845.png

移动通信基站数为61.3万个,其中3G、4G基站数分别为13.9万个、32.5万个,4G基站较上月增加0.4万个,占移动通信基站的比例为53%,较上月下跌0.2个百分点。

1540980641721095659.png

]]>
2018年8月广东省基础电信业运行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779845.html Sat, 29 Sep 2018 08:01:06 +0000 //www.otias-ub.com/?p=779845 一、电信业务总量、收入及固定资产投资

1-8月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494.4亿元,同比增加118.3%,其中8月当月完成724.3亿元。固定话音、固定数据及互联网、固定增值及其他业务总量分别增长-20.7%、8.1%、18.8%;移动话音、移动数据及互联网、移动增值及其他业务总量分别增加-9.3%、168.1%、10.7%。

1-8月累计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183.7亿元,同比增加5%,其中8月当月实现收入143.7亿元。话音收入减少19.5%,非话收入增加10.8%,非话收入份额达到85.3%;固定、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分别增加3.7%、5.6%,固定通信业务收入份额达到29.2%。

表1  电信业务收入结构

指标名称 数值 增速 份额
2018年8月 2017年8月
话音收入 173.6 -19.5% 14.7% 19.1%
非话收入 1010.1 10.8% 85.3% 80.9%
固定通信 345.8 3.7% 29.2% 29.6%
移动通信 837.9 5.6% 70.8% 70.4%

1-8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3亿元,同比减少1.2%,其中8月当月完成投资24.9亿元。

二、电信业务量及提速降费情况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时长同比减少32.4%、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同比减少30.8%;移动电话来去话通话时长同比减少8.1%,固定、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分别增加24.6%、168%,手机上网当月户均流量达到5910.2M。

本月电信业务综合资费水平为0.2634,较上年底下降42.6%;家庭固定宽带接入资费水平为27.7元/月,较上年底下降15.6%;手机上网流量资费为11.1元/G,较上年底下降45.6%。

表2  资费水平情况

指标名称 2018.08 2017.08 2017.12 同比增幅 较上年底增幅
综合资费水平 0.2634 0.5475 0.4590 -51.9% -42.6%
宽带资费水平 50.7 59.9 56.6 -15.4% -10.4%
家庭宽带资费水平 27.7 33.6 32.8 -17.6% -15.6%
移动流量资费水平 11.3 26.5 20.7 -57.5% -45.5%
手机上网流量资费水平 11.1 26.4 20.5 -57.7% -45.6%

三、用户发展情况

(一)电话用户

电话用户总数为18750.3万户,当月增加108.6万户,普及率为167.9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数为2305.6万户,当月减少9.5万户,普及率为20.6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为16444.7万户,当月增加118.1万户,普及率为147.2部/百人。

(二)固定宽带用户

百兆以上用户占比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当月净增32.9万户,总数为3493.8万户,家庭宽带用户数为2960.1万户,较上月增加27.5万户,家庭宽带普及率为103.7部/百户。光纤接入用户3089万户,占宽带用户的比例为88.4%,环比增加0.8个百分点。

50M以上用户当月增加68.3万户,总数为2476.7万户,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为70.9%;100M以上用户当月增加67万户,总数为1920.5万户,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为55%。

(三)移动宽带用户

移动宽带用户数当月净增91.7万户,总数为14835.5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32.8部/百户。3G用户减少50.9万户,总数为1108.6万户,4G用户当月净增142.6万户,总数为13726.8万户,4G用户占比为 83.5%。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为15365.7万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为13805.5万户。

(四)融合用户

4K用户占比超八成。IPTV用户数为1790.5万户,其中4K用户为1442.2万户,占IPTV用户的比例为80.5%,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50M、100M以上4K用户数分别为1288.8万户、1140.2万户,占4K用户的比例分别为89.4%、79.1%。

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光缆线路长度为253.5万公里,较去年底增加12.3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本地网中继光缆、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分别为5.61万公里、82.9万公里、165万公里,光纤宽带(FTTH)覆盖家庭数为12273.6万户。

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为8221.8万个,其中FTTH/O端口数为7056.3万个,占端口总数的比例为85.8%,当月提升0.3个百分点。

移动通信基站数为60.4万个,其中3G、4G基站数分别为13.9万个、32.1万个,4G基站较上月增加0.4万个,占移动通信基站的比例为53.2%,较上月提升2个百分点。

]]>
2018年6月广东省基础电信业运行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755720.html Tue, 31 Jul 2018 10:24:21 +0000 //www.otias-ub.com/?p=755720 一、电信业务总量、收入及固定资产投资

1-6月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070.5亿元,同比增加115.7%,其中6月当月完成637.3亿元。固定话音、固定数据及互联网、固定增值及其他业务总量分别增长-18.5%、8.5%、23%;移动话音、移动数据及互联网、移动增值及其他业务总量分别增加-8.7%、168.5%、6.1%。

1-6月累计实现电信业务收入896.4亿元,同比增加5.2%,其中6月当月实现收入149亿元。话音收入减少17.3%,非话收入增加10.7%,非话收入份额达到84.7%;固定、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分别增加3.2%、6.1%,固定通信业务收入份额达到29%。

表1  电信业务收入结构

指标名称 数值 增速 份额
2018年6月 2017年6月
话音收入 137.2 -17.3% 15.3% 19.5%
非话收入 759.2 10.7% 84.7% 80.5%
固定通信 259.7 3.2% 29.0% 29.5%
移动通信 636.7 6.1% 71.0% 70.5%

受季度末的影响,本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大幅上涨。1-6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同比减少1%,其中6月当月完成投资61.6亿元。

二、电信业务量及提速降费情况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时长同比减少33.2%、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同比减少35.1%;移动电话来去话通话时长同比减少7.7%,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增加27.6%;固定、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分别增加24.1%、167.7%。

本月电信业务综合资费水平为0.2919,较上年底下降36.4%;家庭固定宽带接入资费水平为28.1元/月,较上年底下降14.2%;手机上网流量资费为12.5元/G,较上年底下降39%。

表2  资费水平情况

指标名称 2018.06 2017.06 2017.12 同比增幅 较上年底增幅
综合资费水平 0.2919 0.5985 0.4590 -51.2% -36.4%
宽带资费水平 51.8 62.1 56.6 -16.6% -8.5%
家庭宽带资费水平 28.1 34.7 32.8 -18.8% -14.2%
移动流量资费水平 12.7 29.9 20.7 -57.7% -38.9%
手机上网流量资费水平 12.5 29.8 20.5 -58.1% -39.0%

三、用户发展情况

(一)电话用户

电话用户总数为18551.4万户,当月增加89.4万户,普及率为168.7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数为2326万户,当月减少14.3万户,普及率为21.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为16225.4万户,当月增加103.7万户,普及率为147.5部/百人。

(二)固定宽带用户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当月净增55.7万户,总数为3431.8万户,家庭宽带用户数为2903.5万户,较上月增加36.3万户,家庭宽带普及率为87.8部/百户。光纤接入用户2994.5万户,占宽带用户的比例为87.3%,环比增加0.3个百分点。

50M以上用户当月增加71.4万户,总数为2352.6万户,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为68.6%;100M以上用户当月增加71.1万户,总数为1793万户,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为52.2%。

(三)移动宽带用户

3G用户略增,移动宽带用户增幅扩大。移动宽带用户数当月净增229万户,总数为14622.4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32.9部/百户。3G用户本月正增长,增加44.8万户,总数为1176.6万户,4G用户当月净增184.2万户,总数为13445.8万户,4G用户占比为 82.9%。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为15058.6万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为13607.6万户。

(四)融合用户

4K用户持续增长,但增量基本为新增IPTV用户,存量非4K IPTV用户转化速度近乎停滞。IPTV用户数为1703.1万户,其中4K用户为1346.7万户,占IPTV用户的比例为79.1%,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50M、100M以上4K用户数分别为1192.3万户、1053.6万户,占4K用户的比例分别为88.5%、78.2%。IPTV、4K用户当月增量分别为55.6万户、58.1万户,两者增量基本持平,可以认为,存量IPTV用户升级为4K的量非常少。

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光缆线路长度为251.6万公里,较去年底增加10.4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本地网中继光缆、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分别为5.6万公里、82.9万公里、163.2万公里,光纤宽带(FTTH)覆盖家庭数为12040.4万户。

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为7987.7万个,其中FTTH/O端口数为6803.1万个,占端口总数的比例为85.2%,当月提升0.2个百分点。

受口径调整影响,4G基站数略有减少。移动通信基站数为61.2万个,其中3G、4G基站数分别为13.9万个、31.3万个,4G基站占比为51.2%,较上个月提升0.5个百分点。广东移动本月调整口径,4G基站报送口径与集团公司保持一致,新口径不含FDD基站数量,受此影响,全省4G基站数较上月减少0.2万个。

五、地市情况

表7  地市主要指标情况

指标名称 电信业务收入 固定宽带用户 FTTH/O用户 4K用户 4G用户
全省 896.4 3431.8 2994.5 1346.7 13445.8
广州市 186.8 517.2 427.2 185.4 2589.2
深圳市 201.6 490.7 425.7 126.5 2441.7
珠海市 22.0 102.1 83.6 32.6 308.2
惠州市 35.4 185.9 168.1 71.7 605.8
东莞市 89.4 290.1 256.4 97.4 1492.0
中山市 35.6 180.9 158.0 55.6 589.3
江门市 26.5 161.3 145.1 70.8 453.3
佛山市 73.9 274.3 248.9 106.0 1081.5
肇庆市 16.2 95.5 84.2 48.7 308.3
汕头市 27.2 146.4 132.5 63.7 507.4
汕尾市 9.2 55.1 50.9 27.1 194.3
潮州市 10.5 72.6 62.0 33.3 217.2
揭阳市 19.2 119.4 106.4 57.7 391.6
阳江市 10.9 70.1 64.5 37.5 191.6
湛江市 26.6 156.0 126.5 63.8 504.9
茂名市 19.4 115.7 98.1 52.0 396.6
韶关市 11.1 77.3 67.7 42.0 217.3
河源市 10.4 65.1 58.9 34.9 201.7
梅州市 13.1 101.1 93.8 55.6 289.9
清远市 14.8 96.7 85.4 52.4 291.9
云浮市 8.5 58.5 50.8 31.9 172.0

六、全国排名情况

电信业务总量增速排全国第23名,较上年底后退11位;电信业务收入增速排全国第14名,较上年底后退3位;每百元收入完成投资15.4元,排全国第25名,较上年底前进5位;综合资费水平排全国第6名,较上年底前进7位。

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排全国第3名,次于北京、上海;FTTH/O用户占比排全国第19名,较上年底前进9位;50M以上用户占比排全国第30名,较上年底后退5位,仅高于四川;100M以上用户占比排全国第16名,较上年底后退8位;4G用户占比排全国首位。

FTTH/O端口占比排全国第21名,较上年底排名不变;4G基站占比排全国第26名,较上年底后退1名。

来自:广东信息通信业

]]>
2017年电信业值得关注的7大颠覆性技术 //www.otias-ub.com/archives/558147.html Sun, 15 Jan 2017 15:20:01 +0000 //www.otias-ub.com/?p=558147 2016年,就像是一场接力赛跑到了交棒点。

CT传棒给IT,4G传棒给5G,硬件传棒给软件,闭源传棒给开源…

只是这场接力赛的总长度太长,交棒绝不可能瞬间完成,它将持续好几年。

这也好,拉长了时间,让我们得以看到更多丰富的细节,因而注定了2017年的通信必将更精彩。

1、人工智能

把人工智能放在这里,看起来调子起得有点高,但我们并不这样认为。

2016年,人工智能着实火了一把,它已如洪流一般扩散并融入到IT领域的方方面面,开始掌管云接入和服务,并高高坐在价值链的最顶端。

2017年,在诸如MWC这样的通信展上,我们必将看到大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应用于电信领域。

人工智能让物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变得更有意义。比如车联网,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不断学些和优化,为用户提供智能导航出行方案。

语音将在物联网时代重新焕发生机。比如,这个3D全息虚拟人妻…

  有了她,你不必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家,你可以和她交流对话,她还可以控制你的家电,甚至在你外出上班之时可以随时掏出手机和她APP聊天,当然,回家之前,她会帮你打开空调、烧好热水…

同样,Google Assistant、亚马逊的Alexa、微软的Cortana等似乎都在强调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助手在家庭物联网时代的重要性。

当然,我们也一定会看到在网络维护管理、规划优化、SDN/NFV管理、客户服务等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引入,比如通过模式识别来发现网元异常行为,以在故障发生之前解决网络隐患。

这调子起得并不高,电信业如果不能抓住人工智能,就很有可能在这个ICT融合时代,在这个智能的时代再次被甩开距离。

2、虚拟化

在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爱立信、华为、诺基亚、思科四家企业共同发起NFV-ITI联盟,旨在帮助运营商解决多厂家互通和集成难题,加速云化网络商用步伐。

一直以来,人们的直觉是,软件的价格应该远远低于硬件,因此,虚拟化设备和传统硬件设备之间的价格差距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预期,从某种角度讲,这是NFV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NFV还受到了标准成熟度、兼容性、可靠性和系统集成难度影响。问题不少,但总是能解决。相信未来3-5年一定会走向成熟。

事实上,一些运营商已经开始在核心网里部署虚拟EPC和IMS。5G需要NFV来实现网络切片,否则,那些高大上的5G用例无法实现。NFV也必将以最初的孤岛式部署慢慢向网络扩散。

与此同时,运营商也将逐渐认识到从基于CAPEX的硬件时代向基于OPEX的软件服务时代转型的价值。而且,运营商将越来越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性,毕竟,对于运营商来说,最大的瓶颈不是技术实现,而是人才的匮乏。这也引申出一个问题:未来不重视技术的运营商是没有前途的。

3、开源化

开源和NFV是携手而来的,本来应该合并为一段,但为了充数,单独说明。

对于开源,长期以来,电信网络和设备领域就像是一块筑起围墙的高地。然而,随着2010年代开始,数据中心引入NFV,云计算、大数据的兴起,站在高地上的传统电信环顾四周,蓦然发现,与我们的围墙毗邻的区域已然被开源包围,这些技术包括:OpenStack、Docker开源引擎、开源微服务,大数据处理中的Hadoop和Cassandra,以及DevOps中的Spinnaker等等。

在CT与IT的交汇之际,我们似乎无法阻挡随着IT席卷而来的开源之势。

可是,当我们试图阻挡之时,不禁反思了一下这样做的动机,我们真的需要阻挡吗?

适当引入开源这利用提升网络敏捷性、减少部署时间和成本,这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这也是我们在与互联网巨头残酷的竞争中所必需的。

基于SDN/NFV的开源解决方案,意味着网络将部分开放给第三方,也意味着为已经高度成熟的电信市场添加活力、激发创新。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也激起了一些运营商的兴趣。

截止2016年1月,德国电信、英国EE、韩国SK电信、美国电信巨头AT&T和Verizon先后加入了OCP(Open Compute Project,开放计算项目),并将这一生态扩展到由Facebook提出的TIP计划,其目标是将开源软件和硬件引入网络。

另一个例子是M-CORD。CORD旨在让电信中心机房重构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它将SDN/NFV、云、白盒设备和开源平台结合在一起,给电信中心机房带来数据中心的经济性和敏捷性。

M,即Mobile,M-CORD将CORD开放框架集成于移动网络中。M-CORD的推动者包括Verizon、AT&T、中国联通、NTT、SKT。

运营商们已经开始着手将他们的网络推向开源化。AT&T计划在2017年第一季度实现ECOMP平台开源。

2016年4月,ETSI开源工作组的首个项目OSM(OpenSource MANO)问世,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就是OSM的主要贡献者。

尽管开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随着IT巨头们的加入,比如Google与M-CORD、Facebook与TIP,这必将形成鲢鱼效应,加速SDN/NFV、开源的步伐。事实上,从早期的软件开源道如今已经扩展到硬件开源,这本身说明了开源之势正在蔓延。

开源,对于整个电信业来说,这是大事,毕竟我们从未有过,2017年将如何发展,值得关注。

4、物联网

物联网是2016年的热点话题,从工作于非授权频谱的LORA、Sigfox、RPMA,到工作于授权频谱的NB-IoT、eMTC,各种LPWAN技术林立。

继WiFi推出 “Wi-Fi HaLow”后,2016年蓝牙技术联盟宣布启用蓝牙 5.0 ,提升了带宽和覆盖范围,并支持mesh组网。

物联网,非常热闹。

2017年,运营商的NB-IoT和eMTC也将商用,我们将看到一些国家或城市级的物联网网络出现,也许我们还会看到各种物联网网络应用于农业、城市管理、交通等领域。

值得我们关注的,不仅是物联网的连接,还有很多更有趣的事。比如,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物联网与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的汇聚、物联网安全、云服务平台等等。

5、5G

随着5G标准的制定,5G已经成为热点。2016年,全球已经开始测试5G,主要集中在28GHz和39GHz毫米波频段、16*16MIMO技术和波束赋形技术等。

除了CT领域,Google和Facebook也在测试5G,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的目标是实现96*96 MIMO。

Verizon的5G固定无线能否在2017年实现商用?中国移动将在2017年选取4到5个城市做5G系统验证。

关于5G标准,R15一期将分别在2017年6月和12月完成第一、二阶段冻结。5G如何组网?如何引入NR?2017年值得关注。

6、共享频谱

不好意思,由于小编的新年愿望是早睡,所以后面两个小标题只能简单描述了哈。

2016年,美国FCC正式通过了CBRS使用条例,开放150MHz频谱(3350-3700MHz)用于商用,希望将非授权的CBRS频段应用于4.5G和5G。Google已申请在美国24个城市测试CBRS,而对于5G,Google的态度是”打破专属频谱模式“。2017年,CBRS能玩出什么花样?

7、旁路运营商网络

Google、Facebook、OneWeb、SpaceX企图用卫星、气球、无人机的方式打造低成本覆盖,2017年能否有所进展?

  另外,Google和Facebook等企业一直希望用点对点、Ad Hoc和认知网络,并结合云/人工智能来部署物联网、专用无线网络、公共安全、垂直市场等,2017年能否给出答案?

]]>
2016年中国电信业发展趋势:管道价值回归与重塑 //www.otias-ub.com/archives/439515.html Tue, 16 Feb 2016 15:20:29 +0000 //www.otias-ub.com/?p=439515 0013729e454e09dbf50431

管道价值重新回归电信业主流话语权

对做管道这件事情,运营商不再自卑,这是2016年最为积极的变化,面对互联网“迭代思维”和“用户体验”的狂轰滥炸,中国乃至全球的运营商都曾经迷失了。

网络质量是生命线变成了守旧思维代表着保守势力,专家学者咨询师以及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一度都曾经认为“纯管道”的运营商毫无前途可言,转型一次年年提,但是转型的方向在哪里却每年都莫衷一是。

回顾从2009年爆发的移动互联网大潮,在这个过去的7年里,从去电信化、到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从物联网的蓝海之梦到云计算大数据的癫狂,各种思潮的背后都是对管道的背离,而事实冷酷无情的回击了种种理论家和梦想派。

工信部的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电信业务总量增速是17.4%,随着三大运营商的转型探索,到了2012年几乎是熔断式的增速下降为10.7%,不到三年增速下滑7.4个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2014年中国发放4G牌照之后,随着4G网络覆盖快速扩大、资费价格大幅度下降、终端品类急速丰富,电信业务总量增速从2014年15.5%陡升到27.5%。

数据的背后是中国移动宽带网络和宽带网络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正是网络质量的大幅度改善,带来了电信运营商基础业务结构的变化,从2013年开始,非话音收入的占比就已经超过50%达到53%,到2015年已经高达68.3%.移动数据流量的收入占比也从2013年的17.0%跃升到2015年27.6%。

 

管道价值回归:4G网络竞争重新成为焦点

与花拳绣腿的创新相比,只有网络速度对用户的吸引力是致命的,只不过可惜的是转型很久的电信运营商忘了最早的初心。

在中国移动大跃进式的4G网络建设下,中国移动在4G用户争夺中所呈现出来的一边倒的优势,使得其竞争对手开始重新把注意力回到网络建设上。

中国联通明确了“聚焦战略”,要求在“移动业务要聚焦4G,加快网络建设” 在其发布的“沃4G+”中明确,聚焦4G网络覆盖更加完善、网速加倍提升、通话体验更加出色三大亮点,着力打造业内领先水平的4G精品网络。

以江苏联通为例,其规划的4G精品网络建设工程在“十三五”期间,拟投入300亿元建设资金,持续加大4G移动通信网络、宽带互联网接入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2015年下半年,江苏联通就投入100亿元,建设4GLTE网络。这相当于江苏联通5年的投资总额。按照江苏联通的规划,到2016年5月17日,江苏联通将新增超过4万个4G基站,基站总数量翻一番。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被视为夕阳业务的语音上,中国联通宣布率先全网开通高清语音,实现通话品质飞跃,在2015年底,中国联通已率先启动全网开通高清语音通话功能。中国移动在高清语音上更是动作频频,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多地省公司宣布商用VoLTE网络,主要亮点之一都是高清语音。

中国电信也在用户增速迅速下滑之后,开始重新大力推进网络建设,“2016年,中国电信将全力推动4G和全光网建设,提供更高速、更智能的网络基础设施,”中国电信总经理杨杰先生公开表示。

对中国电信而言,除了继续保持在固定网络方面的竞争优势,在2016年全力推进全光网建设,“基本实现光网全覆盖,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宽带接入网百兆起步”的目标之外,也在积极寻求领先竞争对手半步的优势,比如在上海、广东等地进行千兆宽带接入试点。

在移动网络的建设上,受限于资金限制,中国电信的策略是希望能够在4G基本网络的覆盖与竞争对手缩小差距,同时在“重点区域保持网络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快4G+网络覆盖”。

对中国移动而言,4G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网络覆盖的基本完成,深度覆盖和领先覆盖成为核心诉求。在2016年工作会上,中国移动明确表示,要全力加快4G发展,巩固领先优势,“公司上下要倾斜资源、汇聚力量,狠抓4G网络建设优化和4G新技术应用与4G业务创新。”

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国三家基础运营商而言,都重新开始重视管道的价值,把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发展的轮回。但是在管道竞争上,三大运营商还是略有差异化,中国移动希望以新技术和新业务驱动,带动4G用户的发展,同时因为网络覆盖的领先优势,也给中国移动主动采取更加具有竞争性的资费策略奠定了基础。

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为了尽快缩小差距,除了采取资源聚焦战略之外,通过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进行基站资源共享,开创中国运营商竞合的新模式。这都是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的竞争战略选择。

 

管道竞争布局:现实考量的4G+与未来之争的5G

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希望中国运营商承担起协助中国电信行业在国际上获得更高话语权的重任,因此在三大运营商的2016年工作会,出席发言的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先生提及希望中国移动积极开展5G研发和标准化工作。

5G对于运营商来说,毕竟还是几年以后的事情,眼下更为迫切的是如何在4G网络上保持领先。

尤其是对中国移动而言,4G+网络升级就成为2016年的重心。按照中国移动的规划,在2016年要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部署完成载波聚合和多流传输网络升级,建设10万个支持CA的基站,把下载速率提升一倍以上,超过300Mbps。

同时VoLTE要在2016年年中实现260个城市的商用,向市场提供时延更低话音质量更加清晰的语音服务。

按照中国联通公开信息,目前其4G+双载波聚合的峰值速率下行已超过300Mbps,上行已超过75 Mbps。

多个联通省公司在积极布局4G+:湖北联通的4G+双载波聚合的峰值速率下行已经超过300Mbps,上行已超过75Mbps;上海联通在1月28号宣布开通4G+试商用服务,年内实现全面商用。广东联通计划在2016年5.17期间基本实现4G+超卓网络覆盖,广东的21地市市区、县城、乡镇、交通干线和大部分行政村(自然村)将实现连续覆盖。

4G+的背后,是对竞争的考量,随着中国移动不断加速4G+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升级,使得中国联通和电信在竞争激烈的区域,比如广东,不敢有懈怠

这一点从中国移动的终端布局上,可以窥见其4G+竞争策略:2016年中国移动定制终端重点引导支持VoLTE、CA的五模产品。为推动VoLTE快速普及,允许500元以下的三模VoLTE低端机产品入库。2016年中国移动VoLTE、CA产品款数超100款,销量近1亿,其中,VoLTE手机将至299-399元,CA&VoLTE手机低于999元

就5G而言,目前中国移动的态度积极。

在2015年中国移动完成了5G愿景和需求研究,到2018年,按照中国移动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公开的信息,将完成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和试验测试,并在2019之后预商用和商用。

从国际上的角度看,一些欧洲运营商对5G也是跃跃欲试,比如瑞典电信运营商TeliaSonera和爱立信在1月22日宣布,计划于2018年在瑞典和爱沙尼亚推出5G服务;日本移动通信巨头NTTDoCoMo联手几大供应商在东京进行了5G实地测试。

但是在笔者看来,目前运营商畅想的物联网、车联网、以及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可能并不足以支撑5G的发展。

所以中国的运营商对5G还处于观察、跟踪、引导需求阶段。不过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或许这一局面会有所改观。

 

管道价值重塑:万物互联的星辰大海

管道价值的重塑在笔者看来主要是对新的增长空间的定位。

在新的增长空间上,全球的移动运营商都把目光对准了物联网——尽管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移动运营商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解决物物互联网的痛点,比如功耗和终端成本的问题。

中国运营商也已在积极准备,比如中国移动提出“大连接”目标,聚焦连接价值。:做大连接规模、做强连接应用、做优连接服务。

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指出:未来5年我国市场的连接数有望突破100亿,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量级。做好连接服务、提升连接价值、扩大连接规模是电信运营企业优势所在,是巨大的潜在市场。

中国电信在2016年明确将全面布局物联网,拓展新市场,并把这一全新的蓝海市场作为中国电信全新的战略性基础业务开展规模发展,希望在3-5年拓展出规模可比肩传统移动业务的新市场。仅在2016年其就计划销售1000万台以上的物联网终端。

中国联通在物联网领域则是另外一条路,在2015年8月份,中国联通与全球物联网 (IoT) 服务平台Jasper合作推出物联网服务。

也就是说在经过几年的轮回之后,中国的运营商开始重拾物联网,试图寻找新的用户增长空间。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20年,将有140亿基于网络的设备,而互联网用户大约是32亿。因此,物联网的连接将是一个全新的蓝海。

其实对运营商而言,管道价值重塑的基于还在于中国的互联网+,工信部迫切的希望运营商能够参与到 “互联网+制造业”的进程中,助力“中国制造2025”,比如希望中国联通大力支持“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发展,与工业企业合作探索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开拓行业发展蓝海。

中国工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将进一步对采集运营商聚焦管道,而回归管道,将是全球和中国运营商的主流选择。

作者介绍:陈志刚

]]>
大数据:电信业的下一代生产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260456.html Mon, 28 Jul 2014 15:10:50 +0000 //www.otias-ub.com/?p=260456 世界杯虽然已落下帷幕,但大数据在本届世界杯上的精彩表现仍被业界津津乐道。

取代章鱼哥保罗,大数据成为新一代的“预言帝”。来看一下大数据在本届世界杯发挥的威力:谷歌使用来自实时体育比赛数据公司Opta Sports的数据,通过其云计算平台成功预测了世界杯16强比赛每场比赛的胜利者;百度大数据则成功预测德国夺冠。

在帮助无数彩票购买者赢钱的同时,大数据更是使得运营商在本届世界杯尝到了流量经营的甜头。世界杯举行期间,中国联通推出“你看世界杯,我免流量费,天天有大奖“促销活动,向用户提供非常优惠的定制视频流量包。

“通过大数据,中国联通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推出差异化的定制流量包,实现了流量收入的增长。”中国联通集团信息化电子商务事业部副总经理耿向东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

两年前,《纽约时报》撰文“欢迎大数据的到来”。两年后,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已经显现。医疗行业、交通行业、金融行业和零售行业,我们都能看到大数据的身影。

相对于这些行业,电信行业拥有更加丰富的用户数据:用户详细资料、用户上网日志、位置信息、访问记录、终端信息等。

“电信运营商详细记录了人在现代化社会的信息指纹。数据俨然成为电信业的下一个生产力。”一位来自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的专家向记者表示。

微软委托IDC进行的一项最新全球研究发现,全球通信和传媒行业有望在未来四年内从数据挖掘中获得超过2350亿美元的数据红利。

面对诱人的数据金矿,运营商准备好了吗?

1

2

拥抱大数据

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数达到12.6亿户,3G用户累计达到4.71亿户,4G用户达到1397万户。

庞大数据体系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财富。然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这些数据白白流失,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价值。

“运营商一直在努力地建设智能管道。然而,由于成本很高以及企业管理粗放的原因,数据没有得到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建设的经分等系统也存在技术短板,无法高效支撑数据转换为价值。”耿向东表示。

面对2350亿美元的数据红利,是继续做“数据的搬运工”还是改做“数据的加工者”?显然,后者成为运营商的选择。

来看一下全球主流运营商的动作。法国电信借助大数据改善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体验;NTT DoCoMo则收集用户详细信息,改善CRM系统和知识库能力,提升业务办理成功性;AT&T则将与用户相关的数据出售给政府和企业以获利。

而且,这一次,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步伐并没有被落下。耿向东告诉记者,中国联通已经把大数据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IT系统也确定了以“集中大数据为核心,顶层设计引领IT建设,服务下层,助力客户感知”为总体战略。

去年3月15日,中国联通推出第一个大数据应用系统——用户上网流量查询系统,解决数据时代用户的透明消费问题。耿向东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国联通又建设了集中化的大数据平台。

“这个平台集中了BSS、MSSOSS三大系统以及信令系统的数据,各省分公司可以使用其中的数据做精细化营销。”耿向东告诉记者。

出于保护用户隐私的需要,耿向东告诉记者,中国联通暂时没有将数据出售给第三方的计划。相对应的,中国电信的想法则大胆一些。

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经理唐珂介绍,中国电信的大数据战略是双轮驱动。第一是对内实现智慧运营,为用户提供精细化营销服务;第二是对外提供增值化业务,将数据提供给零售行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实现数据的二次营销。当然,前提是保护用户的隐私。

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拥有最为庞大的用户群,其移动用户数达到7.9亿。从大云计划开始,中国移动就已经着手大数据的研究和实践。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项目经理何鸿凌介绍,中国移动大数据平台还在演进的过程中,目前形成的是集团一级和各省公司的1+31套系统,总的数据容量大约在10+PB。大数据应用则聚焦在客户洞察,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运营管理四个方面。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面对大数据带给电信业的数据红利,来自运营商的高层在不同的公开场合都曾表示,“面对OTT的冲击,大数据将给运营商带来全新的市场机遇。”

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对大多数运营商来说,想获得数据红利并不容易:海量数据得不到有效监管,形成一座座数据孤岛,企业中的技术平台互不相通。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机会,大型运营商做到了迅速反应,但是还没有一家运营商能够提供从服务到设备,端到端的所有服务。”微软电信事业部全球行业技术战略总监Rick Lievano指出。

运营商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数据与数据之间无法“对话”。

来看一组数据。中国移动,每分钟销售终端251部,每秒无线上网流量33GB,每天话单数据10TB,每秒发送短信2.4万条,每分钟800万次通话,每天信令数据100TB。

这些数据分散在BSS、MSS、OSS、信令系统和终端信息库中。然而,由于IT系统全部采用“烟囱式”架构,因此,数据之间无法形成合力。

“因此,运营商做大数据的前提是实现IT系统的集中化和一体化。”耿向东向记者表示。

他告诉记者,中国联通计划把所有IT核心的数据、网元侧的数据、互联网的数据,乃至与外部合作和关联企业或者第三方交换的数据,全部整合,形成能够反映企业全景、客户全景、所有产品/渠道的大数据平台。

此外,面对庞大的数据,运营商现有的系统还无法做到数据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大数据要求把分散在网络中各个环节的数据汇聚拼接出用户真正的全貌。然而现有的DPI的分析仅仅用作几张报表,无法清晰呈现用户的真正需求。”上述上海研究院的专家向记者表示。

不过,在何鸿凌看来,这些技术难题都可以解决,用户隐私和数据所有权才是运营商乃至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首先,解决数据所有权,可以通过不同的商业模式,比如免费或让利和用户签订契约;第二,明确告知数据收集的内容和用途;第三,通过技术手段保证数据的隐私。”

三思而后行

欧洲通信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65.2%的欧洲电信运营商认为他们抓住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但还可以做得更好。为了做得更好,运营商对上马大规模大数据部署方案和其他新技术的运用有着迫切的需求。

但是,Rick指出,这正是战术引导战略的典型失误。并非所有有价值的数据都是“大数据”,也并非数据都具有战略意义。

2350亿美元数据红利的引诱下,所有的行业蠢蠢欲动。但其实他们也很迷茫。“大数据到来后,所有的技术方案提供商都找到我们,宣传他们的方案有多么优秀。但是,我甚至还没有弄清楚大数据到底是什么,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意义。”一位来自运营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人员向记者表示。

对此,Rick建议,推翻原有IT基础架构,引入大数据解决方案之前,运营商首先要想清楚:要达成什么商业目标?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这点上,Telstra和韩国SK电信提供了范本。Telstra大数据部署只有一个目标:提升客户满意度。而韩国SK电信的目标则是抓住先机,在室内定位服务(ILBS)方面收获新的业务增长点。“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运营商就可以更好地选择能满足其目标的大数据部署方案。”Rick指出。

赛迪顾问分析预测,中国电信行业大数据应用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增长水平高于大数据整体市场增速,到2015年,电信业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5.3亿元。

对于国内大数据市场,耿向东也建议:“运营商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顶层设计。

]]>
工信部:2013年上半年电信业统计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37403.html Sat, 03 Aug 2013 01:41:55 +0000 //www.otias-ub.com/?p=137403 上半年,我国电信业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动宽带中国2013年专项行动,加快移动互联网等新型电信服务和应用普及,有力推动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全行业保持平稳运行。

一、 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一) 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达到5642.6亿元,同比增长8.9%,高于同期GDP增速1.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达到6870.2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保持缓慢回升的态势。

图1 2011-2013年各季度电信业务总量与收入增速对比情况

 

(二) 移动数据和互联网业务贡献日益加大

上半年,基础电信企业话音业务收入实现2630.2亿元,增速为0.9%;非话音业务收入实现3012.4亿元,同比增长17.1%,对电信业务收入的增长贡献达到95%。其中,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851.7亿元,同比增长55.8%,对非话音业务的增长贡献(原来为:占非话音业务比重)达70%。

图2 2010-2013年上半年非话音业务收入贡献

 

(三) 每用户创收能力有所下降

电话用户规模扩大和向低使用量用户渗透、一户多机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每电话用户的收入贡献呈下降趋势。上半年,移动话音业务收入2342.3亿元,同比增长2.4%;固定话音业务收入287.9亿元,同比下降10.2%;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收入627.4亿元,同比增长8.7%,在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稳占10%以上,达到11.1%。固定电话用户语音、移动电话用户语音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ARPU值(户月均收入贡献值)加速下滑,分别降至17.4元、34.1元和58.5元,同比下降7.7%、8.6%和2.7%。

图3 2011-2013年上半年固定-移动话音和互联网宽带ARPU值对比分析

 

(四)互联网应用改变增值业务发展格局
1、 增值业务收入增速下降

上半年,基础企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规模达1090.1亿元,增长5.7%,低于电信业务收入增速3.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达19.3%。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达5.3%,规模达到947.5亿元。固定增值业务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达到8.6%,规模达到142.6亿元,在增值业务收入的比重提升到13.1%。

图4 2011-2013年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各季度发展情况

 

2、 收入结构逐步发生变化

上半年,点对点短信量累计达到2313.7亿条,同比下降11.7%,降幅同比扩大了8.1个百分点。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短信业务收入规模同比减少4.5亿,连续12个月出现负增长。非移动短信业务收入规模达644.6亿元,在移动增值业务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5.8%上升到68.0%;其中,手机电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27.3%。

图5 2011-2013年基础企业非短信增值业务在移动增值中的比重

二、 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化宽带化趋势显著

(一) 用户普及率不断提高,移动化特点突出

上半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5846.2万户,总数14.49亿户,增长8.5%,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移动电话用户净增6370.3万户,总数达11.76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87.1部/百人,比上年底提高4.6个百分点;固定电话用户总数2.78亿户,比上年底减少524.1万户,普及率降低至20.2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的占比达81.2%。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和内蒙古等六省市移动用户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部分省市达到160部/百人。

图6 2011-2013年各季度电话用户发展情况

 
(二)3G替代2G加快,用户月净增突破1000万户

上半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6370.3万户。3G移动电话用户净增8606.6万户,超过去年全年净增量80%,总数达3.19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达提升至27.1%。TD电话用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累计净增4960.3万户,总数达到1.37亿户。在3G增量、总量市场中的份额为57.6%和43.1%,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4.1和5.0个百分点。

图7. 2011年-2013年3G电话用户和TD电话用户各季度净增比较

 
(三)移动替代作用加深,农村地区固定电话用户快速减少

上半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524.1万户,达2.73亿户,占电话用户总数比重降至18.8%。其中,农村固定电话用户净减342.5万户,几乎是城市固定电话用户的2倍,总用户数达到8579.3万户。城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8711.9万户,占固定电话用户比重由去年末的67.9%提升至68.6%。无线市话用户净减186.6万户,达到1038.3万户,所占固话比重萎缩至3.8%。

图8 2011-2013年固定电话用户各季度净增比较

 
(四) 宽带接入用户增长趋缓,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

2013年上半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1109.4万户,比去年同期净增减少293.7万户。总数达1.81亿户。高速率宽带接入用户占比提高明显,2M以上、4M以上和8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达到95.1%、72.3%、17.2%,比去年末分别提高0.8、6.5、1.2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4011.5万户,用户规模已达8.04亿户,同比增长13.8%,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由去年同期的67.2%上升至68.4%。

图9 2011-2013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各季度净增比较

图10 2011-2013年移动互联网用户各季度净增比较

 
(五) 互联网网民规模持续扩大,手机网民渗透率大幅提升

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网民数净增2656万人,达到5.91亿人,较上年末提升2%,网民规模增长持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4.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人,较上年末增加了2931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末的74.5%提升至84.2%。各类网络娱乐应用的网民规模无明显变化,手机成为各类应用的突破点。手机音乐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字用户规模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4.0%、18.9%、12.0%。电子商务应用在手机端应用发展迅速,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的网民较上年末增长43.0%,比全部网上支付网民增幅高出32.2个百分点。

图11 2002-2013年上半年互联网网民人数及普及率

图12 2006-2013年上半年手机网民人数情况(修正)

 
(六)用户业务使用习惯明显变化

1、固定通话量继续萎缩

上半年,固定本地电话通话时长为1522.1亿分钟,同比下降17.0%,下降幅度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固定本地电话MOU达到91.9分钟/月•户,同比下降14.6%。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为293.2亿分钟,同比下降17.8%,比去年同期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固定长途电话MOU同比下降15.4%,达到17.7分钟/月•户。

图13 2011-2013年固定通话量下降和MOU值各季度比较

 
2、移动电话通话量增速大幅下滑,MOU下降幅度超5%

上半年,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14287.0亿分钟,同比增长5.6%,比去年同期下降8.8个百分点。移动本地去话通话时长和移动长途通话时长分别为10997.6、3289.3亿分钟,同比增长5.6%和5.9%。移动语音业务量和用户增长呈现显著失衡状态,移动电话通话时长的增速仅为移动电话用户的一半。移动本地去话MOU达到160.2分钟/月•户,同比下降6.0%;移动长途去话MOU达到47.9分钟/月•户,同比下降5.8%。

图14 2011-2013年移动通话量增长和MOU值各季度比较

 
3、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潜力巨大,人均流量使用量加速上升

上半年,移动互联网流量累计达到57704.3万GB,同比增长62.6%,比去年同期提高19.4个百分点。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22.8M,同比增长36.6%。其中手机上网是主要拉动因素,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的比重达到65.6%。

图15 2011-2013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各季度比较

三、 电信网络能力持续提高

(一) 互联网高速率宽带接入能力显著提升

截止6月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3.49亿个,增长38.9%。同时,高速率宽带接入能力显著提高。上半年,FTTH/0端口达到9591.6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302.1万个,FTTH/0用户新增931.1万户,每月净增超过150 万户,达到2969.2万户,在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由去年末的11.6%提升至16.4%。

图16 2011-2013年上半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发展情况

 
(二)3G网络覆盖和优化持续推进

上半年,电信企业加快了3G网络建设,新增3G基站13.5万个,3G基站累计达95.2万个,较去年增长34.1%,占到全部移动电话基站的42.8%。3G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扩大,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及88%的乡镇。农村地区网络覆盖力度明显增强,城市地区室内覆盖成为重点建设内容,WLAN网络热点覆盖继续推进,3G网络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

图17 2011-2013年上半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发展情况

 
(三) 国际出口带宽稳步增长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稳步增长,达到2,098,150Mbps,半年增长率为10.4%,较去年基本持平。中国电信位居首位,在国际出口总带宽的53.3%,达到1,118,249 Mbps。

图18 2009-2013年国际出口带宽及其增长率

 
(四) 传输网规模再创新高

上半年,全国新建光缆线路115.0万公里,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595.6万公里,同比增长18.8%,比去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图19 2011-2013年上半年光缆线路总长度发展情况

 
全国新建光缆中,接入网光缆、本地网中继光缆和长途光缆线路所占比重分别为61.6%、36.2%和2.1%。接入网光缆和本地中继光缆长度同比增长26.0%和14.3%,分别新建70.9万公里和41.7万公里;长途光缆保持小幅扩容,同比增长4.7%,新建长途光缆长度2.4万公里。

图20 2011-2013年上半年各种光缆线路长度对比情况

四、 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特点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首现缩减

上半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所回落。投资总额达1296.5亿元,同比下降12.7%,比去年投资规模减少189.1亿元。

图21 2011-2013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情况

 
(二)数据通信和传输投资比重不断提升

上半年,移动投资仍是投资的重点,累计完成430.0亿元,同比下降30.3%,增速回落25.9个百分点。3G投资完成296.6亿元,同比下降25.7%,增速回落26.7个百分点。数据通信和传输投资比重逐步加大。其中,互联网及数据通信投资完成224.1亿元,同比增长43.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去年的10.5%提升到17.3%;传输投资完成361.1亿元,占比提升到27.9%,同比增长9.5%。

图22 2011-2013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业务投资情况

五、 电信业地域发展差异发展特点

(一)东中西部收入差距日益缩小

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7%、9.3%、12.4%,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了1.6、1.4、0.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占全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比去年同期稳步下降0.9个百分点,达到55.0%,中部地区占比提升幅度较大,上升0.8个百分点。

图23 2011年-2013年各季度东、中、西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变化

 
上半年,东部地区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643.9亿元,占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0.4%,比去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东部与中部投资占比差距为28.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东部与西部投资占比差距为23.2%,比去年同期下降6.0个百分点。

图24 2011年-2013年上半年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变化

 
(二)电话普及率差距不断扩大

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132.8、87.1、93.5部/百人,分别比去年末提高4.4、3.3、4.2部/百人。东部与中西部的普及率差距不断扩大,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尤为明显。东部地区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06.2部/百人,与中、西部的差距拉大至35.1、28.3部/百人,比去年末提高1.1、0.6部/百人。

图25 2011年-2013年东、中、西部电话普及率变化

via:cnii

]]>
工信部:2012年电信业非话音业务增17% //www.otias-ub.com/archives/91938.html Wed, 23 Jan 2013 13:21:17 +0000 //www.otias-ub.com/?p=91938

2012年1月23日消息,工信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中,移动和宽带用户快速增长。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非话音业务收入业务增5322.1亿元,同比增长16.9%。

数据显示,1~12月份,全国累计净增电话用户11895.7万户,总数达到13.9亿。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减少694.5万户,为2.78亿户,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减少560.3万户,为1224.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2590.2万户,达到11.1亿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0438.0万户,达到23280.3万户。

话音业务持续移动化。1~12月份,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累计达到2931.4亿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8.2%(其中无线市话通话量累计达到91.5亿次,比上年同期下降62.3%);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累计达到700.7亿分钟,比上年同期下降18.2%;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累计达到27603.3亿分钟,比上年同期增长12.4%。

另外,电信业务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93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固定通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82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

]]>
德勤咨询:预计2012年电信业千元机用户将破5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26274.html Thu, 08 Mar 2012 16:06:25 +0000 //www.otias-ub.com/?p=26274 德勤科技、传媒与电信行业组3月5日公布的电信行业2012年发展趋势预测指出,100美元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将持续增长,以满足不断上升的通信和信息沟通需要。同时,这也将促进各种应用程序商店中应用程序数量的增加,提升应用程序的文件大小和多样性。

100美元智能手机用户突破5亿

随着对具备类似电脑功能的手机需求持续增长,至2012年年底,将有超过5亿的用户使用低成本手机(零售价格低于100美元)。100美元智能手机的崛起与上网本的增长原因类似,即消费者希望取代更加基础的手机,但又不需要高端设备的功耗或功能。新兴市场的互联网普及率较低,但是对通信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却不断增加,因此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同时,100美元智能手机也吸引着成熟市场的用户,因为这是青少年第一部手机的理想之选。这不仅要求整个供应链都要削减组件价格,也对应用程序供应商提出挑战,因为低成本智能手机用户不太愿意支付下载费用。

NFC功能远不只是支付

到2013年年底,配备近场通信技术(NFC)的设备数量将飙升到3亿台。NFC技术目前主要的应用是将信用卡嵌入手机进行感应式支付,但是这项技术不仅仅止于此,可能会有更广泛的应用。许多人并不习惯使用手机支付,而且消费者对于NFC安全性以及耗电的担忧也需要解决。但是,即使2012年只能是移动支付的“过渡年”,NFC的多样化应用在2012年也可能获得快速发展。NFC有成千上万种用途,涉及博彩、游戏以及医疗保健等诸多领域。

网络旁路成传输信息的第三选择

互联网作为用户之间交换信息和数据的方式无处不在,但是固定与移动网络的流量压力迫使更多用户转向短程无线连接传输数据。之前,这种技术主要以红外线和蓝牙连接形式存在,随着设备和用户之间数据快速传输需求的增加,这种技术开始以网络旁路的形式再次兴起,完全不需要连接互联网。在2012年交换的所有无线数据中,约有1%将无须经由互联网而在设备之间直接交换,较2011年将翻一番。鉴于电信公司需要平衡投资改进带宽与满足客户数据需求之间的关系,网络旁路将成为除固定宽带与移动网络之外传输信息的第三大网络选择。

数据封顶接踵而至

数据需求已经令许多移动运营商取消“包月套餐”方案,2012年类似趋势可能在固网宽带上演。今年,随着运营商通过设定每月带宽上限来缓解网络拥堵,数百万互联网用户需要开始关注流量限制的问题。流量需求以每年逾30%的速度递增,高峰时的网络堵塞迫使许多网络供应商降低网速。移动网络的上限设定使许多用户不得不转向Wi-Fi 网络进行数据下载。无论引入收费上限还是速度上限,“无限量”数据时代正在走向尽头。

应用程序多但下载量低

 

应用程序数量激增,2011年12月突破百万大关,到2012年年底将再次翻番。但是,付费下载比例仍然很小。仅有五分之一的付费程序下载次数超过1000次,未作推广的应用程序中更是仅有很小一部分能够取得成功。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种类的增加,对应用程序开发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进入全球目标市场,开发商可能需要编制360种不同的版本,这几乎结束了兼职应用程序开发商的生存时代。应用程序选择繁多,应用程序商店供应商应考虑如何确保并改进所提供产品的质量。为了脱颖而出,应用程序商店应关注多种类型或编辑精选程序的订阅模式,这可能形成“程序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