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10 Nov 2024 09:47:2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WIPO:2024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5804.html Sun, 10 Nov 2024 22:00:39 +0000 //www.otias-ub.com/?p=1725804 中国(164万件)、美国(518,364件)、日本(414,413件)、大韩民国(287,954件)和德国(133,053件)是全球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印度(64,480件)的专利申请量增长了15.7%,排名上升一位至第六位,主要由印度经济快速增长支持下居民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所推动。

印度还首次在WIPI中的三类主要知识产权排名中都跻身前十位,专利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在2018年至2023年期间都增长了一倍以上,商标申请量增长了60%。

即便面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对知识产权的需求仍在增长。而且这种需求越来越本土化。例如,专利申请量的增长主要是由国内居民推动的,而非外国创新者。随着申请量的增长,要应对的挑战仍然是质量问题以及将知识产权产权申请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023年,全球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活动量[1]也有所增长,增幅为2.8%,达到152万项外观设计,其中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中有7个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商标申请活动总量为1,523万类,比2022年下降了2%,但降幅远小于上一年。

2023年,亚洲各局的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活动继续保持长期以来的趋势,分别占全球申请量的68.7%、66.7%和69%。在亚洲区域内,知识产权申请高度集中,中国、日本和大韩民国的主管局合计去年在亚洲的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活动中分别占91.1%、77.0%和87.2%。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美国商会:2023年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0517.html Sun, 11 Aug 2024 22:00:31 +0000 //www.otias-ub.com/?p=1580517 美国商会发布《2023年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该报告通过50个指标(9个类别)对55个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知识产权框架的强度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美国商会表示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提供的数据不仅可以支持论点,还可以用来激发政策变化、推动创新向前发展。

1、28个经济体的得分保持不变,表明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进展可能停滞不前。

全球市场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取得了适度进展,18个经济体的得分提高,9个经济体得分降低,28个经济体得分保持不变。摩洛哥、泰国和越南的总体得分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2.5%、2.5%、2.02%)。

除泰国和越南外,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得分也有所提高,亚洲区域平均得分进步最大。由于俄罗斯针对国际版权所有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俄罗斯的得分下降了21.62%。

2、多边组织和各国的讨论表明各经济体知识产权驱动的创新框架可能正被削弱。

知识产权对于新型疫苗、治疗方法和诊断方法的研发至关重要,这是全球应对COVID-19的基础。知识产权促进了31个国家在COVID-19治疗药物方面的143项许可协议。

但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内部进行的豁免知识产权的协商,将破坏创新生态系统并威胁到有效应对下一个重大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

继2021年关于促进美国经济竞争的行政命令和降低通货膨胀法案通过后,美国决策者正在考虑修改专利框架,以解决药品价格问题,这将破坏美国生命科学生态系统、影响由知识产权驱动的创新提供的许多美国就业机会。

同样,欧盟正在考虑限制知识产权保护、缩短监管数据保护期限以及削弱罕见病治疗投资的政策提案,这将危及欧盟在知识产权驱动创新方面的长期领导地位。

3、5G等移动技术帮助消费者在全球大流行期间保持联系,产生了重大积极的经济影响。

目前5G的部署已经为美国GDP贡献了超过1000亿美元,研究估计,到2025年5G标准将为美国GDP带来1.5万亿美元的贡献,并创造或转化1600万个就业岗位。

5G和其他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持续部署依赖于经济体通过强大的知识产权标准创造的有利环境,这说明了拥有最有效的知识产权框架的经济体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的ICT技术、更强大的数字环境、以及更高的5G部署能力。

相反,利用本地化政策、繁重的许可要求和强制技术转让的经济体将阻碍包括5G在内的ICT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

4、在去年积极执法的基础上,许多经济体在2022年继续采取措施解决网络版权侵权问题。

在拉丁美洲,秘鲁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巴西的“打击盗版404行动”关闭了数百个包含盗版内容的网站。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发布了一项动态禁令,要求加拿大互联网服务商禁止非法在线直播国家冰球联盟比赛。在美国,一个地方法院发布了禁令,要求美国互联网服务商禁止对侵犯网络版权的内容进行访问。但是,美国仍然缺乏一个全面、现代的法律框架来打击网络商业盗版。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知识产权扣押统计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25983.html Thu, 11 Jul 2024 00:07:31 +0000 //www.otias-ub.com/?p=1425983 199IT原创编译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了最新的“知识产权扣押统计报告”。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以“突出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工业设计和版权)在鼓励创新和创造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我们正在审视知识产权的另一面,即假冒商品的非法贸易。全球每年的假冒产品贸易额高达数千亿美元,只有一小部分商标侵权商品被查获并随后被海关扣押。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将其贸易执法工作集中在7个优先贸易问题(PTI)上。 PTI 代表可能导致重大收入损失、损害美国经济或威胁美国人民健康和安全的高风险领域。当前的 PTI 包括知识产权(IPR),它通过拦截违规商品和利用增强的执法机构来保护美国知识产权。

非法商品贸易与走私和其他犯罪活动有关,并且经常为犯罪企业提供资金。 CBP 保护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它们免受不公平竞争和恶意侵犯,同时维护美国的创新和独创性。 CBP 与许多合作伙伴政府机构和贸易组织合作,以减轻此类非法商品进口带来的风险。

在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每年扣押数千批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扣押的商品价值通常超过10亿美元。2020年,CBP 缉获的26503件商品的零售价值为13亿美元。

正如报告所示,手表、珠宝、手袋和钱包等奢侈品尽管仅占所有缉获量的30%,但占被缉获商品零售价值的50%以上。


199IT.com原创编译自: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 非授权请勿转载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1434.html Fri, 17 May 2024 22:00:40 +0000 //www.otias-ub.com/?p=168143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3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反映了2022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虽然世界各国继续寻求创新、创造力、技术和创业精神,但这是在通货膨胀上升、生活成本危机和货币供应紧缩的全球背景下进行的。

2022年,世界各地的创新者提交了近350万份专利申请,创历史新高。这种增长具有广泛的地理基础。在排名前五的专利局中,中国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的专利申请量都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美国的专利申请量自疫情以来首次恢复增长。将目光扩大到前20名,我们发现南非、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对印度来说,这是连续第六年增长,2022年的专利申请量激增了1/4。

在与疫情有关的申请激增之后,商标申请已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去年申请的人数下降了14.5%。但总体趋势仍然是增长,2022年的申请数量是2012年的1.5倍以上。我们还记录到申请中包含的设计数量下降了2.1%。但应用程序比十年前高出20%。

除了年度数据之外,新技术对知识产权申请的影响仍是一种长期趋势。即使在2021年,当世界各国都在与疫情作斗争时,计算机技术的专利申请也增长了11%,达到约38万件。这几乎是10年前水平的三倍。

重点:

2022年世界各地的创新者提交了346万份专利申请。

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46.8%。

2022年亚洲专利局受理了全球约68%的申请,比十年前增长了11.9个百分点。

2022年按GDP和人均申请的专利数量计算,韩国最多。

2020年独特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了8.4%。

2021年计算机技术是全球公开专利申请中最常见的技术,占全球总量的11.1%。

2022年中国专利局授予的专利比2021年增长14.7%,连续第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2年中国的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约占世界总量的1/4。

2022年处理的专利申请中,日本和美国授予了不到一半的专利。

中国专利局的未决申请数量几乎翻了一番,从2021年的约130万件增长到2022年的约260万件。

2022年在已公布的PCT申请中列出的所有21位发明人中,女性发明人的比例不超过17.1%。

2022年全球实用新型申请量增长2.9%,扭转了前一年2.5%的下降趋势。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MUSO:2022年电影和电视盗版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1086.html Sun, 24 Sep 2023 21:30:29 +0000 //www.otias-ub.com/?p=1651086 自2020年以来,电影和电视内容的数字盗版迅速增长。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从种子和下载转向未经许可的流媒体网站。这些非法流媒体网站的用户界面通常可以与合法平台相媲美,并在全球范围内免费提供新发行的和过期的内容。

不出所料,盗版给娱乐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和损失。但是,虽然盗版是对收入的主要威胁,但盗版数据为广播公司和版权所有者提供了大量机会。

随着盗版的增加,可以用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显著趋势和消费模式的数据量也在增加。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提供一个独特的优势,这反过来又可以使内容的生产比以前更有力地抓住目标市场的注意力。

从整体上看,盗版生态系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点播平台。盗版数据为娱乐行业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市场需求视图,以帮助推动其内容创造更多价值。

从历史上看,这些受众被视为利基市场,但忽视这些受众将错过了解真正需求的机会,并从迄今为止尚未开发的潜在客户转换中受益。盗版用户的意向和参与度都很高,衡量他们的需求可以发现全球和地区的新兴趋势和新市场。

报告概述了盗版形势,衡量了电影和电视盗版网站的访问量,并强调了显著的增长趋势。

此外,还详细介绍了流行电影和电视内容,分析了2022年观察到的一些趋势,并揭示了娱乐行业利用这些数据增加其知识产权价值的一些方式。


]]>
License Global:2023年全球顶级授权代理商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5620.html Thu, 25 May 2023 22:00:30 +0000 //www.otias-ub.com/?p=1605620 License Global发布了“2023年全球顶级授权代理商报告”。在授权代理的帮助下,授权行业去年取得了显著增长。

授权代理代表品牌的可销售的知识产权,它将与许可方合作,制定可扩展的战略,并采取必要的步骤通过经纪人零售商交易将产品推向市场。

授权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在短短一年内,零售销售额增长了100亿美元,从2021年的700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800多亿美元。这一增长是由于授权代理商及其所代表的品牌通过在去年以及2023年及以后引入品牌合作,继续改变消费品格局。

License Global的年度全球顶级授权代理商报告对全球领先的品牌推广代理商的零售额进行了调查,指出了“值得关注的”趋势,并按地区和细节细分了最大的代理商。该报告展示了前一年各机构自行报告的零售销售数据,代表了授权商品的全球销售额。

今年的报告以全新的面貌反映了授权代理商为全球市场带来的创新。IMG连续第五次蝉联榜首,为百事可乐、《堡垒之夜》、大众汽车等客户带来了154亿美元的零售额,同比增长12亿美元。

排在IMG之后的是CAA,零售额为137亿美元,Beanstalk为99亿美元,LMCA为76亿美元。

全球顶级授权代理商:市场概况

2022年,50多家品牌授权代理商的授权商品零售额超过800亿美元,代表着数千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报告深入研究了强大品牌背后业务的持续增长,这些品牌通过体验在零售领域掀起波澜,并通过高调的合作产生数十亿的展现量。


]]>
2022年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1578.html Mon, 26 Dec 2022 06:30:07 +0000 //www.otias-ub.com/?p=1541578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安排,前期,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我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工作。据统计,截至 2021 年底,广东共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近 2 万家,约占全国的 1/4;从业人员约 21 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 23.1%。本次抽样调查,采取网上问卷调查方式,共抽取原始样本 850 家,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791 份,回收率 93.1%。本报告基于调查回收的 791 份有效问卷,对比 2021 年、2020 年统计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形成。

一、主要结论

(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

对比 2021 年、2020 年受访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在 11-50 人及 50 人以上的机构占比逐年升高,机构规模正不断扩大。

图 1 2020-2022 年服务机构规模变化情况

2022 年,48.5% 受访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有招聘新员工,平均每家机构招聘人数为 3.09 人,调离(离职)2.43 人,平均单家机构净增加 0.67 人。在有新进员工的机构中,46.1% 的机构新进有应届毕业生,年龄主要集中在 20-30 岁之间。

(二)人才结构逐年优化

32.7% 受访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相较去年上升 5.2%,上升趋势明显。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数量共 1904 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14.8%,单个机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平均人数为 2.41。

2022 年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的机构占 15.4%,平均每家机构拥有 0.46 人;拥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的机构占 30.0%,平均每家机构拥有 0.91 人。

图 2 2020-2022 年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机构占比

(三)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受访机构中,有 710 家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占比为 89.8%;343 家有开展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占比为 43.4%;184 家有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占比为 23.3%;180 家企业有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占比为 22.8%;63 家机构有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服务业务,占比为 8.0%;44 家有涉及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机构,占比为 5.6%。

图 32022 年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情况

50.9% 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向国内企业或个人提供涉外知识产权服务,比 2021 年增长了 6.7%。18.8% 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海外客户提供服务。规模越大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涉外知识产权服务的比例越高。

图 4 各规模机构有开展涉外服务的占比情况

(四)数字化转型尚在起步阶段

在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生产服务产品相关环节中,29.2% 的受访机构已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网络通信等数字技术。有利用数字技术的机构,超过八成用于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服务,两成左右用于开展咨询服务、信息服务和法律服务。

图 5 各服务类型利用数字技术的情况

受访机构认为数字化转型对知识产权各类服务的效率质量提升有促进作用,其中对代理服务最为明显。规模较大的机构大部分已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50 人以上的受访机构中有超过六成已利用数字技术;而规模较小的机构虽认可数字转型的促进作用,但自身转型程度较低,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方面人才的招录意愿也相对较低。

图 6 各规模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利用数字技术的情况

(五)激励政策受惠面扩大

调查显示,享受过激励政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占比为 62.6%,比 2021 年上升 5.4 个百分点,政策受惠面持续扩大。其中,受访机构表示税赋减免和财政资助对营业收入的影响最大。

图 72020-2022 年享受过激励政策的机构占比

二、存在问题

(一)机构服务高端化多元化仍不足

目前,广东还缺乏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服务机构,受访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要开展一项服务类型,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受限于规模和专业度,业务主要依靠基础代理服务。同时服务机构信息化能力还不足,仅有一成左右的机构表示已实现数字化转型与集成,形成服务与管理一体化。

(二)服务机构的人才需求与人才队伍建设仍有差距

调查显示,服务机构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上升,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机构占比对比前两年有所上升,而单家机构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拥有人数对比上一年有所流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方面人才或其他复合型高端人才的缺口较大。

(三)服务业发展区域不平衡

调查显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地区上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服务能力较好的机构主要集聚在广州、深圳、中山、东莞等城市集聚的服务机构数量多,业务链条长、服务质量高、从业人员多的特点。其他城市的服务机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能力与产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突出。

(四)疫情等因素对机构发展有影响

新冠疫情对服务机构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拓展效率影响较大。受访的服务机构总体认为各知识产权服务类型的利润变化有所减少,尤其是知识产权代理服务,67.5% 的机构表示代理服务的利润对比上一年度有所减少。除新冠疫情影响外,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恶性竞争和需求不足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高水平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是广东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重要任务,针对本次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基础上加大对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政策扶持,特别是资金和人才支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知识产权服务业,形成汇聚各方力量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新局面。探索税赋减免和财政资助政策,加大对小规模服务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

(二)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

加强和规范知识产权服务领域事中事后监管,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制定和实施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建立知识产权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对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服务机构,在有关知识产权政策扶持、机构培育、人才选拔等工作中予以限制或取消资格。

(三)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创新发展

鼓励服务机构多元化、高端化发展,深耕细分领域服务与综合服务协同发展,拓展知识产权运营、投融资、专利保险、资产评估等业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开发便捷式查询检索工具、可视化数据统计分析工具,提升服务能力。

(四)提升知识产权涉外服务能力

广东是外向型经济,海外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旺盛。调查显示,服务机构的客户范围呈现扩大的趋势,应着力培育涉外服务机构品牌,加大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鼓励服务机构与国内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为创新主体提供海外知识产权服务。

(五)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知识产权人才激励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流动配置机制。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帮助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进、培育人才。针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需求,建立专业化、标准化人才培训体系,完善政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支持高等院校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专业硕士(MIP)学科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职称评价机制,满足不同层级、类别、领域从业人员的职称评价需求。

(六)夯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基础建设

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建设,建设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大数据资源和信息资源供给力度,提升服务机构获取数据的便利性、准确性、及时性。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预审、审查服务机制作用,提升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领域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专业能力。

(七)引导区域服务业协同融合发展

发挥珠三角城市知识产权服务业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以产业园为接口匹配供需,引导高端服务机构与粤东、粤西、粤北创新主体深度对接,促进高端服务业向产业区域纵深延伸。另一方面,建立区域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机制,在人才培训、业务拓展、资源互通等方面深化合作,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整体能力水平。

]]>
WIPO: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185页)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4499.html Tue, 22 Nov 2022 22:00:48 +0000 //www.otias-ub.com/?p=1524499 全球专利、商标和外观设计的知识产权申请量创下新高,展现了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在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期间的韧性。

产权组织昨日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与以往经济衰退期的趋势相反,在2020年的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高峰期,知识产权申请量依然强劲,并在2021年实现飙升。

2021年,世界各地的创新者提交了340万件专利申请,同比增长3.6%,亚洲各主管局受理的申请量占全世界总申请量的67.6%。

在中国(+5.5%)、韩国(+2.5%)和印度(+5.5%),2021年当地专利申请量增长强劲,推动了全球专利申请量的增长,促使亚洲申请量所占份额超过了三分之二的门槛。

美国(-1.2%)、日本(-1.7%)和德国(-3.9%)的当地专利申请活动量在2021年有所下降。

2021年,大多数国家的商标申请活动量实现增长,按类统计达到1,810万件,同比增长5.5%。新品牌注册的增长恰逢大流行病的混乱所引发的创业活动和风险投资交易的盛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活动量增加9.2%。亚洲各主管局的外观设计申请量增长最大。

专利

在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总共340万件专利申请中,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21年受理了159万件专利申请,这一数量与排名第二至第十三的12个主管局的总和相近。紧随中国之后的是美国(591,473件)、日本(289,200件)、韩国(237,998件)和欧洲专利局(188,778件)。这五大主管局受理的申请数量共占世界总量的85.1%。

在排名前二十位的主管局中,大部分——20家中的15家——在2021年受理的专利申请量高于2020年。增幅最大的是南非(+63.9%)、以色列(+18.3%)、墨西哥(+12.9%)、澳大利亚(+10.6%)和新加坡(+10%)。在这五家主管局中,每一家的非居民申请的增加都是整体增长的主要动力。

全球有效专利数量在2021年增长了4.2%,达到约1,650万件。中国的有效专利数量达到360万件,超过美国成为2021年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管辖区域。排在中国之后的是美国(330万件)、日本(200万件)、韩国(120万件)和德国(877,763件)。

由于保密专利申请和公布期之间的时间延迟,2021年的技术类型排名尚不得而知。但在可以获得完整数据的最近一年2020年,计算机技术是全球已公布专利申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技术领域,占所有已公布申请的十分之一(10.2%),位列其后的领域是电气机械(6.5%)、测量(5.7%)、数字通信(5.1%)和医疗技术(5%)。

商标

2021年,全球约有1,390万件商标申请,涵盖了1,810万个类别。申请中指定的类数在2021年显著增长了5.5%,连续第12年实现增长。

事实上,有11个主管局在2021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从韩国的12.7%到英国的61.8%不等。各主管局的增长来源不同。例如,国内申请的增长推动了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的整体增长,而国外申请的增长主要促成了加拿大、瑞士和英国的总增长。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活动的数量最多,按类统计约950万件;其次是美国专利商标局(899,678)、欧盟知识产权局(497,542),以及印度(488,526)和英国(450,815)的主管局。

亚洲各主管局占2021年所有商标申请活动量的69.7%,高于2011年的44.7%。欧洲所占份额从2011年的31.6%下降到2021年的15.7%。北美占2021年世界总量的5.9%,而位于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大洋洲的主管局在2021年的合计份额为8.7%。

研究和技术是2021年申请人在国外寻求商标保护最多的行业部门,占所报告的全球非居民商标申请量的20%。其次是卫生(13.8%)、服装及配饰(12.8%)以及休闲和教育(10.5%)部门。与家用设备(9.7%)、农业(9.6%)和商业服务(9.5%)相关商标占总数的份额排名紧随其后。

据估计,2021年149个知识产权局约有7,370万件有效商标注册——比2020年增长14.3%,其中仅中国就有3,720万件,其次是美国,有280万件,印度有260万件。

工业品外观设计

2021年,全球共提交了约120万件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其中包含150万项外观设计。2021年,外观设计的数量增长了9.2%。2021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申请中包含了805,710项外观设计,占世界总量的53.2%。其次是欧盟知识产权局(117,049项)、英国(74,781件)、韩国(69,248件)和土耳其(65,924件)。由于英国脱欧,该国主管局在2021年受理的外观设计申请比2020年增加了2.3倍,是外观设计申请数量方面在2021年第三活跃的主管局,一年内在世界排名中上升了四位。

在排名前二十的主管局中,英国(+128.5%)、印度(+67.6%)、墨西哥(+38.4%)和土耳其(+38.3%)在2021年的外观设计申请活动量增长强劲。非居民申请活动的增加推动了墨西哥和英国的整体增长,而居民申请活动量的增加是印度和土耳其总增长的主要来源。

2021年,亚洲各主管局在全球所有外观设计申请中占69.3%,高于2011年的64.1%。欧洲的份额从2011年的28.9%下降到2021年的23.3%。2021年,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大洋洲的合计份额为7.4%。

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工业品外观设计注册总量增长了10.9%,达到约530万项。有效注册数量最多的是中国(260万项),其次是韩国(388,500项)、美国(381,549项)、欧盟知识产权局(268,150项)和日本(263,274项)。

2021年,全球申请活动中占比最大的是与家具和家居用品有关的外观设计(17.8%),其次是纺织品和配件(14.7%)、工具和机械(11.8%)、电力和照明(9.9%)以及信通技术和音像业(8.5%)。

地理标志

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主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约63,600个受保护的有效地理标志。地理标志是用于具有特定地理来源且具有源于该产地的品质或声誉的产品的标志,例如用于奶酪的格吕耶尔(Gruyère)或用于烈酒的龙舌兰(Tequila)。

中国(9,052个)报告的有效地理标志数量最多,其次是匈牙利(7,743个)、捷克共和国(6,272个)、斯洛伐克(6,112个)以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6,087个)。欧盟国家取得如此高的排名,是因为通过欧盟区域体系生效的5,076个地理标志在每个成员国都是有效的。

与“葡萄酒和烈酒”有关的有效地理标志占2021年世界总量的51%左右,其次是农产品和食品(43.6%)以及手工艺品(3.9%)。


]]>
欧盟委员会:欧洲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和商业化 //www.otias-ub.com/archives/1401508.html Sun, 03 Apr 2022 22:00:03 +0000 //www.otias-ub.com/?p=1401508 2020年欧盟科学、研究和创新绩效报告确定了欧洲需要更好地评估和利用的研究成果。与增值和利用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用和管理知识产权(IP)。许多研究都讨论了大学研究成果商业化的过程,一些研究确定了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方面的良好做法。但是,对不同欧盟国家的众多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实践仍然知之甚少。

报告介绍了知识产权管理和研究商业化的模型和流程。知识产权管理涉及培训和研究合同,但主要关注的是专利申请过程。

该报告还确定了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四个主要挑战。其中之一是缺乏用于概念验证工作的资金。另一个挑战是技术转让办公室(TTO)的资源限制,这促使他们主要关注专利申请过程,而不是与行业的互动。第三个挑战是 TTO 需要与广泛的技术和行业合作,这很难充分了解市场。第四个挑战是当地产业在尝试国际合作时存在合法性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不断扩大的国家的大学中普遍存在。

总而言之,这些挑战通常使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比私营企业更加困难。这凸显了大学知识产权专业人士需要应对的复杂现实。

报告批评了线性知识产权管理流程。研究还发现,受访者普遍认为有必要将重点转移到更好地与行业互动,我们必须首先关注智能使用 知识产权的目的而不是定义,后者完全取决于具体案例和背景。


199IT.com原创编译自:欧盟委员会 非授权请勿转载

]]>
WIPO: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232页) //www.otias-ub.com/archives/1341758.html Thu, 11 Nov 2021 22:00:15 +0000 //www.otias-ub.com/?p=1341758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天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全球商标申请活动不畏全球经济衰退,在2020年蓬勃发展,标志着创业充满活力,为应对新冠大流行而推出了新的商品和服务。统计数字同时显示,中国在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方面均处在第一位置。

这份名为《世界知识产权指标》的报告显示,专利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活动在2020年出现反弹,表明了即便在严峻的全球卫生形势下,人类创新仍具有的复原力。

报告指出,商标申请活动增加了13.7%,专利增加了1.6%,外观设计增加了2%。报告汇编了大约150个国家和地区主管局的新数据,显示了创新者、设计人和品牌如何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产权工具来扩张其企业并寻求新的增长。

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证实,尽管出现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萎缩,但知识产权申请量——一项强有力的创新指标——在这场大流行病中表现出显著的复原力。这与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专利和商标的申请活动都急剧萎缩。

在谈到2020年商标申请量尤为强劲的增长时,邓鸿森表示,这显示全球各地的企业如何为市场带来了新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点从2020年商标申请活动量在大规模经济冲击下仍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中可以看出。

他指出,尽管处境艰难,但企业正在寻找机会,以新的方式接触客户,开辟新的市场,并利用知识产权将其想法推向世界。

专利

全球专利申请活动量在由于中国的申请量下降而导致在2019年出现十年来的首次下滑后,在2020年恢复了增长。2020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报告增长,共受理了150万件专利申请。这一数量比第二大国美国的专利局(597,172件)受理的申请量多2.5倍。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日本、韩国和欧洲。这五大主管局受理的申请数量共占世界总量的85.1%。

在排名前十位的主管局中,只有三个主管局——中国(+6.9%)、印度(+5.9%)和韩国(+3.6%)——在2020年记录了申请量增长,而德国(-7.9%)和日本(-6.3%)则出现急剧下降。

专利申请量位列前十的主管局还有德国(62,105件)、印度(56,771件)、俄罗斯(34,984件)、加拿大(34,565件)和澳大利亚(29,294件)。

商标

2020年,全球约有1,340万件商标申请,涵盖了1,720万个类别。

在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期间,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活动相当低迷。相比之下,在排名前20位的主管局中有16个主管局的商标申请活动量大幅增长。有11个主管局在2020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从德国的12.2%到印度尼西亚的44.3%不等。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活动数量最多,按类统计约930万;其次是美国(870,306)、伊朗(541,750)、欧盟(438,511)和印度的主管局(424,583)。印度的主管局超过了日本,成为商标申请活动的第五大局。

全球商标申请活动的强劲增长是由与广告和商业管理;药品;外科、医疗和牙科商品有关的商品和服务的商标申请量的强劲增长推动的。与药品有关的申请份额从2019年的4.1%增加到2020年的4.6%,而外科、医疗和牙科商品的份额从1.5%增加到2.3%。

工业品外观设计

2020年,全球共提交了约110万件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2020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申请中包含了770,362项外观设计,占世界总量的55.5%。其次是欧盟知识产权局(113,196项)、韩国特许厅(70,821项)、美国专利商标局(50,743项)和土耳其(47,653项)。

在排名前十的主管局中,英国(+9.5%)和中国(+8.3%)在2020年的外观设计申请活动量记录了强劲增长。

2020年,全球申请活动中占比最大的是与家具和家居用品有关的外观设计(18.4%);其次是纺织品和配件(14.1%);工具和机械(11.6%);电力和照明(9.8%)以及建筑业(8.5%)。

地理标志

来自9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约58,800个受保护的有效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是用于具有特定地理来源且具有源于该产地的品质或声誉的产品的标志,例如用于奶酪的格吕耶尔(Gruyère)或用于烈酒的龙舌兰(Tequila)。德国(14,394个)报告的有效地理标志数量最多,其次是中国(8,476个)、匈牙利(7,566个)和捷克共和国(6180个)。

与“葡萄酒和烈酒”有关的有效地理标志约占2020年世界总量的56.1%,其次是农产品和食品(38.6%)以及手工艺品(3.6%)。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2019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国家TOP10(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4707.html Mon, 21 Dec 2020 04:53:20 +0000 //www.otias-ub.com/?p=1174707

]]>
WIPO:2020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68040.html Tue, 08 Dec 2020 21:45:35 +0000 //www.otias-ub.com/?p=1168040 2019年全球专利申请量为322.42万件,同比下降3%;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为136.09万件,同比增长1.3%;植物品种申请量为2.14万件,同比增长7.8%。

2019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为140万件,位居世界第一,是专利申请第二大国美国申请量(62.15万件)的两倍以上。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日本(30.8万件)、韩国(21.9万件)和欧洲(18.15万件)。这前5名的专利申请数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84.7%。中国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其专利申请量近24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国实行了旨在优化申请结构和提高申请质量的整体监管转型,从而导致其申请量有所下降。

2019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前十名的国家还有德国(6.74万件)、印度(5.36万件)、加拿大(3.65万件)、俄罗斯(3.55万件)和澳大利亚(2.98万件)。其中,加拿大和印度的专利申请量都有所上升,而澳大利亚、德国和俄罗斯则出现下降。

2019年,亚洲专利申请量占世界总量的近三分之二(65%),这与2009年亚洲50.9%的占比相比增幅显著,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推动。北美专利申请量仅略高于2019年世界总量的五分之一(20.4%),欧洲占比略超十分之一(11.3%)。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大洋洲的份额合计占2019年全球总量的3.3%。

2019年美国居民向海外提交了23.6万件专利申请,在此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日本(20.68万件)、德国(10.47万件)、中国(8.43万件)和韩国(7.68万件)。

2019年全球有效专利增长了7%,达到约1500万件。美国拥有有效专利数量最多(310万件),排在其后的是中国(270万件)和日本(210万件)。美国超过一半的有效专利来自国外,日本国内的有效专利约占80%。

2019年全球约有1150万件商标申请,涵盖1520万个类别,同比增长5.9%,而且连续十年实现增长。其中,中国的申请数量最多,涵盖了约780万类;其次是美国(67.27万类)和日本(54.62万类)、伊朗(45.49万类)、欧盟(40.77万类)。在前20名中,2018年至2019年增长最快的是巴西、越南、伊朗、俄罗斯和土耳其,分别增长22.3%、19.3%、18.4%、16.5%和15.5%。亚洲占2019年所有商标申请活动的70.6%,占比高于2009年的38.7%。欧洲所占份额从2009年的36%下降到2019年的15.4%。北美占2019年世界总量的5.7%。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大洋洲在2019年的合计份额为8.3%。2019年全球约有5820万件有效商标注册,比2018年增长了15.2%,其中仅中国就有2520万件,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有280万件,印度有200万件。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国知局:2020年1-9月知识产权数据统计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2078.html Mon, 26 Oct 2020 14:50:46 +0000 //www.otias-ub.com/?p=1142078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20年1-9月知识产权主要统计数据,根据统计三种专利类型申请量及授权量全部实现增长趋势:

发明专利申请 110.3 万件(同比增长10.5%),发明专利授权 36.1 万件(同比增长4.4%)。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213.3 万件(同比增长33.1%),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172.5 万件(同比增长50.1%)。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56.1 万件(同比增长6.1%),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55.5 万件(同比增长39.3%)

一、专 利

2020 年 1-9 月,我国发明专利申请 110.3 万件(同比增长10.5%),发明专利授权 36.1 万件(同比增长4.4%)截至 2020 年 9 月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 292.9 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 209.5 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15.0 件。

1-9 月,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213.3 万件(同比增长33.5%),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172.5 万件(同比增长50.1%)截至 2020 年 9 月底,实用新型专利有效量为 649.4 万件。

1-9 月,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56.1 万件(同比增长6.1%),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55.5 万件(同比增长39.3%)截至 2020 年 9 月底,外观设计专利有效量为 210.2 万件。

1-9 月,我局受理 PCT 国际专利申请 4.9 万件(同比增长24%),其中,国内 4.5 万件。

1-9 月,我局受理复审请求 4.03 万件(同比增长0.8%),结案 3.79 万件(同比增长30.7%)。受理无效宣告请求 0.44 万件(同比增长-12%),结案 0.61 万件(同比增长22%)

二、商 标

2020 年 1-9 月,我国商标申请量为 686.7 万件(同比增长20.5%),商标注册量为 413.1 万件(同比增长-19.2%)截至 2020 年 9 月底,有效注册商标量2871.7 万件。

1-9 月,我国商标异议申请 9.8 万件(同比增长-12.4%),完成异议案件审查 10.5 万件(同比增长66.1%)

1-9 月,我局收到中国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5836 件(同比增长28.2%)

1-9 月,我局收到各类商标评审案件申请 26.2 万件(同比增长-6.9%),结案 26.7 万件(同比增长7.7%)

三、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2020 年 1-9 月,我局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 670 家,核准注册地理标志商标 439 件。截至 2020 年 9月,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 2385 个,核准专用标志使用企业 9184 家,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 5757 件。

2020 年 1-9 月,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 8851件,发证 8024 件。

信息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
科睿唯安 :2020年度亚太知识产权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7894.html Sun, 05 Jul 2020 21:32:49 +0000 //www.otias-ub.com/?p=1077894 科睿唯安发布《亚太知识产权2020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亚太地区在专利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阐述了该区域过去十年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的成就,并指出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科睿唯安知识产权服务团队主管王天汉表示,过去10年,中国大陆的专利申请量持续快速增长,在全球总量中占比巨大,并推动了全球的上升趋势。2010—2018年,中国大陆基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WPI)专利族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公开量激增了440%,成绩傲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大陆的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以上。2018年研发支出总额达到1.97万亿元。专利申请趋势与同期的研发支出趋势呈现出较强的线性相关,表明专利申请量反映了创新活动的实际产出。

近年来,中国大陆专利申请量的迅猛增长受益于多个因素,包括国家创新战略、不断增加的研发支出以及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激励政策。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实施的各种相关计划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争相投身于专利申请活动。

进一步研究中国大陆的专利数据会发现,在每年公布的专利总量中,大约有40%—50%是实用新型专利。显然,实用新型专利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策略被广泛使用。

中国大陆机构每年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巨大,从2010年到2018年几乎增长了5倍。近年来,中国大陆在许多行业处于技术引领地位,尤其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领域,包括电信和移动互联网。

基于2018年DWPI专利族数量排名,数字计算机(电子数据处理器、接口和程序控制、机械数字计算机)位列第一,拥有37万多个专利族。

《报告》认为,中国大陆是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充满活力的市场。全面充分了解中国大陆的知识产权形势,制定明确的知识产权策略,是企业迈向成功的关键。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2018中国知识产权影响力榜单 //www.otias-ub.com/archives/869787.html Mon, 29 Apr 2019 15:21:15 +0000 //www.otias-ub.com/?p=869787 2019年4月26日是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发布了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榜单。

本次发布的榜单包含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县域、创新主体和人物三个方面的内容。榜单基于对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环境等几个维度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评价得出,全面反映了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主要发展状况及重要创新突破。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00家企业入选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创新主体,其中中国国内企业79家、国外企业21家。

2018年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创新主体:

来自:云头条

]]>
WIPO: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 //www.otias-ub.com/archives/670225.html Mon, 01 Jan 2018 16:56:14 +0000 //www.otias-ub.com/?p=670225 《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关于全球知识产权活动的权威年度调查。

《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涉及专利、商标、工业产品设计以及植物品种权保护等知识产权形式;报告还首次包括了地理标识(Gls),使内容更为全面。专题章节提供了关于专利局审批能力、专利申请处理时间及审批结果的统计。

该224页报告要点:

一、专利权

1.2016年,世界各地提交的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300万件,比2015年增长8.3%。

2.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超过了欧洲专利局、日本、韩国和美国的总和,列世界第一。

3. 韩国单位GDP的专利申请量最高。4)计算机技术仍是全球专利申请最频繁的技术领域。

二、商标

  • 2016年世界范围内商标申请量估计达700万件,比2015年高16.4%。这标志着商标申请连续第七年保持增长。
  • 2016年中国商标局商标申请量占全球商标申请活动年增量的75%;其后为日本商标局,占总增量的9%。3)德国商标申请继续居国外商标申请之首。

三、工业产品设计

  • 2016年世界范围内工业产品设计申请量估计达96.31万件,年增长率达10.4%。中国工业产品设计增量占全球总增量的90%。
  • 2016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工业产品设计申请量占到全球工业产品设计申请量的一半以上。
  • 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申请巩固了其在工业产品设计申请领域的领先地位。
  • 2016年世界范围内工业产品设计注册量降低,主要归因于中国工业产品设计量的大幅下降。

四、植物新品种

  • 2016年世界范围内植物新品种申请量约为16510件,比2015年多8.3%,为15年来申请最大增幅。
  • 2016年受理植物品种申请量最多的知识产权局依次为:欧盟植物品种局(CPVO):3299件,中国:2923件,美国:1604件,乌克兰:1274件,以及日本:977件。3)荷兰植物品种申请者在世界范围内表现最为活跃。

五、地理标识

据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享数据的54个经济体或地区的统计部门获得的数据,约有42527个地理标识受到保护。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5 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518368.html Sun, 18 Sep 2016 06:47:28 +0000 //www.otias-ub.com/?p=518368 2015 年,《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 见》(国发〔2015〕71 号)发布实施,提出到 2020 年,我国要“在 知识产权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知识产权授权 确权和执法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 权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知识产权创造、 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逐步形成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知识产权新优势,基本实现知识产权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 国奠定坚实基础。”

知识产权

2015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各方面 工作都取得显著进展。2015年,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10.2万件,首 次超过100万件并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含 港澳台地区)为96.8万件,占总量的87.8%,同比增长20.9%;受理PCT 国际专利申请2.75万件,同比增长18.25%;商标注册核准件数为197 万件,同比增长67%;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2321件, 同比增长 8.46%;作品登记量134.82万件,同比增长35.9%;植物新品种权授权 1488件,同比增长70.0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7件,同 比增长30.70%。全年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556亿元,同比增长13.06%; 全年著作权质押融资金额29亿元,同比增长9.42%;2015年商标质押 金额较之2014年虽然略有下降,但商标质权登记申请数量970件,同 比增长40%;法院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量13.02万件,同比增长 2015 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 2 11.73%;法院审结知识产权一审案件量12.31万件,同比增长11.68%; 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数与提起公诉的涉及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数略有下降;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35653件, 同比增长45.84%;全国海关知识产权备案有效量达到22137件,其中 2015年备案数量2917件,同比增长19.7%。同时,根据《中国统计年 鉴》等获得的数据,2014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达到29.70万项, 同比增长7.15%;技术市场成交额8577.18亿元,同比增长14.84%;软 件业务出口额486.71亿美元,同比增长3.74%;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 许费总计232.90亿美元,同比增长6.25%。 受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自 2013 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知识产权 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编制和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

《国 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 71 号)提出要“建立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制 度”、“发布年度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的要求。编制和发布《中国 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主要目的:一是综合、客观反映我国专利、 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和工作成效,展现知识产权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促进作用;二是逐步建立指导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 展的指标体系,及时监测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反映地区差 异,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 依据。 《2015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下称“本报告”)为第 四期。根据全面普遍、客观明确和持续易得的原则,本报告评价指标 2015 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 3 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构成,与上一年 度的评价指标相比,一、二级指标保持一致,三级指标略有调整。本 报告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环境等4个维度,对2015年我国 知识产权综合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对2010~2015年我国知识产权发 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进行 了排序。同时,本报告基于“数据可得”、“国际可比”的原则,构 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国际比较指 标体系。对全球40个科技资源投入和知识产权产出较大的国家,从知 识产权能力、绩效和环境3个维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我国知识产权发 展状况在全球中的位置,找出与世界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为我国知 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参考借鉴的抓手。 本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5年,全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稳步 提升,以2010年为基准分100分,2015年达到187.35分。其中,知识 产权创造发展指数为164.83分;运用发展指数174.48分;保护发展指 数达到211.75分,环境发展指数198.34分。地区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 数排名前5位的省份与上年相同,依次为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和 江苏。部分后发地区发展步伐加快,贵州的位次上升2位,甘肃、青 海等省市的位次上升1位。本报告显示,2010~2015年,各地区知识 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平稳增长。地区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幅前 5位的省份,依次为安徽(5.32%)、湖北(5.28%)、陕西(4.60%)、 重庆(4.54%)和天津(4.00%)。 在国际比较方面,本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 2015 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 4 国际指数在40个样本国家中,排名从上一年度的第9位上升至第8位。

2014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国际指数为55.38,较上一年增长1.19; 但与美国、日本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我国知识产权能力指数为64.94, 稳居第3,与第二名日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绩效指数得分达到50.20 分,较上一年提升3.96分,排名第3位;环境指数得分42.32分,较上 一年度提升0.49分,在样本国家中仍然排名第30位。 本报告在指标体系构建、数据获取等方面,得到了指导委员会各 位专家的具体指导,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版权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海关总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由于时间有限, 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我们真诚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对报告的研究和编 制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对本报告的不足之处,敬请提出批评和改进 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报告全文:

2015 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

 

]]>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双创”环境下我国知识产权相关创投基金发展概况统计报告(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518361.html Sun, 18 Sep 2016 06:32:05 +0000 //www.otias-ub.com/?p=518361 作者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二处 李瑞丰 老  马

统计显示, 近十年来,我国面向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创投基金数目逐渐曾多,相继出现一批专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运营基金,知识产权与金融的渗透在明显加快。

投资

国外经验表明,大部分依赖知识产权的初创企业在创业阶段的资金是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获得,而创业投资暨私募基金是这些资金的重要来源。

本文选取了近十年来对创投基金中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的高新产业,或以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投资对象的基金,或用于推动技术、专利等科技成果的实施转化和产业化的项目的创业投资私募基金为统计样本,并对这些基金的数量、计划募集规模、类型以及投资领域进行了梳理,以期能够为我国知识产权基金的合理化运作提供参考。

一、2015年以来基金数量和金额双双呈现井喷态势

统计显示,截止2016年6月,中外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共募集50支基金,披露募资金额36支基金,共计划募集金额196.97亿元。在2003年-2013年的十年间,创投及私募基金稳步增长,在2010年达到峰值,在经历了三年的小高潮后又迅速滑落。2015年之后才又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近两年,新计划募集基金的数量和资金总量快速增长,同2014年相比,2015年的基金数量增长了1倍,计划募集金额翻了近15倍。近一年中,新设立20支基金,披露目标规模14支基金,计划募资96.4亿元,其中7支新设立基金完成了募资。2016年增长迅速,仅上半年,新发起的基金数量已和去年全年的数量相当,募集金额增长了1.4倍。

二、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募集规模近年来遥遥领先

统计结果显示,在50支知识产权相关创投基金中,募资规模最大的前五支基金分别为粤科国联知识产权运营基金(30亿)、广州知识产权基金(24亿)、IDG原创技术基金(3亿美金)、华融渝富股权投资基金(20亿)、山东省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基金的体量均超过了10亿元。

表1.募集规模排在前5位的基金排名

排在首位的粤科国联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规模最大,认缴规模30亿人民币,该基金由广东省政府及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由广东省粤科国联知识产权投资运营基金负责管理,首期规模5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于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产业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业。

排在第二位的是广州知识产权基金,由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局与汇桔网共同发起设立,目标规模24亿人民币,首期规模3亿元人民币,由广州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负责管理,投资的对象70%为广州市内的、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创客和创新企业。

第三位的IDG原创技术基金由IDG资本成立于2012年4月,一期基金规模为3.00亿美元。该基金将专项用于投资技术专利和原创型科技企业,支持技术创新与交流。

表2. 2016年募集规模前3位的基金排名

截止到今年6月份,已设立基金11支,预期的资金规模已达68亿元。除了上述两支体量过10亿的基金外,紧随其后的还有湖南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该基金目标规模5亿人民币,首期规模1.5亿人民币,由湖南省政府发起设立,国家财政部出资,重点围绕湖南省内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工程机械产业两大产业开展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工作,促进产业升级。

三、成长基金占据主导,政府主导型基金逐渐发挥撬动作用

自2003年以来发起设立相关基金50支,有36支基金披露募资金额,计划募集资金规模196.97亿元,平均募集资本金额3.86亿元。

 

表3.募集基金的类型统计

从基金类型来看,创业基金最多,共有22支,占所有募集基金数的43%,披露募资金额的有15支,预计募集资金59.76亿元。这类基金主要助力转化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孵化中小企业发展,或投资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

募集资金规模最大当属成长基金,预计募集资金规模94.8亿元,占所有募集资金总和的48%,涉及基金17支,其中有11支披露资金募集情况。平均募资规模5.58亿元。这类基金主要针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服务类企业,提供用于促进专利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的资金,或投资于科研机构的里程碑阶段知识产权和部分早期研发型企业的股权。

FOF基金5支,全部披露募资情况,基金规模26.3亿元。这类基金重点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团队或青年科技人才携带科研成果创建或新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种子期、起步期等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高成长性、高带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

此外,还有并购基金3支,募资金额13.1亿元。天使基金2支,披露募资金额的有2支,募集资金3亿元。证券类资金2支,未披露资金募集情况。

可见在涉知识产权投资的投资市场,成长基金仍占据主导地位。FOF基金虽然资金份额不高,但政府以资本的力量推动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产业发展,对资金的投向发挥了引导和示范效应。

四、先进智能制造、IT/互联网、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基金投资的重点方向

从基金投资的行业来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成为关注焦点。机械制造、IT/互联网、电子光电设备和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为投资的热点,新材料、新能源、清洁技术、电信业务以及文化等大知识产权类项目紧随其后。

从已披露的募集基金拟投行业的金额来看,大量资金投资于互联网、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及机械制造、电子光电设备这几大行业。在所统计的板块中,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机械、设备的制造是投资金额较高的热门行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处于前列。

其次是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传统的互联网/IT行业也仍旧是投资的焦点之处,但投入金额明显少于上述两种标的。新能源、新材料、清洁技术、等环保相关题材也出现在投资的选项中。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其投资的金额远不如以上行业,房地产行业没有出现在统计结果中。

五、结语

我国知识产权相关基金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强化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的资本供给,加快知识产权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推动重点产业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近日获悉,中央财政又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南昌与重庆、青岛、广州等十个知识产权资源聚集、产业需求大、基础条件好的试点城市,开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工作。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试点工作将围绕试点城市的区域特色和重点产业发展,开展专利收储、布局、组建专利联盟、构建专利池等专利运营服务。

随着“双创”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我国将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力度,通过知识产权服务来护航创业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势必看到知识产权投资和运营在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1]成长型基金是以资本长期增值为投资目标,其投资对象主要是市场中有较大升值潜力的小公司和一些新兴行业的公司。

[2]创业投资基金是指由一群具有科技或财务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士操作,并且专门投资在具有发展潜力以及快速成长公司的基金。

[3]FOF基金是以政府主导成立的基金,其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基金吸引投资成立创业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等其他投资基金。

作者:李瑞丰 老  马

编辑:李瑞丰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二处

]]>
Rampant Coyote:阐述知识产权对独立游戏开发者的价值 //www.otias-ub.com/archives/53311.html Sun, 24 Jun 2012 09:27:57 +0000 //www.otias-ub.com/?p=53311 我将通过本篇文章陈述有关知识产权(简称IP)的相关内容,即为何它们如此重要,为何独立开发者必须重视它们等等。

让我们以早前的一家大型发行商为例。这家公司已经在10年前彻底消失在世人面前,尽管在90年代早中期它还是当时最强大的发行商之一。

早前,这家大型发行商(让我们暂时将其称为“BP”)经过了各种努力最终获得了摔跤游戏的授权。BP向摔跤联盟表示:“你的用户是来自于我们未涉及的潜在市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大扩展机会,你也可以利用授权而从中盈利。”

因为资金短缺,摔跤联盟接受了这笔交易——他们与BP达成了独家交易。

而这一交易结果也比他们想象中的来得有利。游戏最终真的获得巨大的反响,并为BP赚的了大量的收益。同时游戏的成功对于摔跤联盟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他们的业务来说。除了只是带给BP更多用户,通过授权也帮助摔跤联盟也吸引了更多玩家成为他们的观众,并推动着这些玩家开始在电视上观看摔跤比赛。

不管怎么样,这两家公司的合作都是正确的选择。

IP value(from ipfrontline.com)

IP value(from ipfrontline.com)

多年过后,这两家公司都获取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人们却也开始对摔跤联赛产生厌倦。所以这种维系多年的独家合作开始出现裂痕,即双方公司开始抵触这种不再有效的合作。但是BP甚至认为自己才是“造王者”,所以摔跤联盟必须报答BP。

最终他们中断了这种独家授权关系。正如我们所预想的那样,现在变得更加出名的摔跤联盟开始大幅度提升今后的授权价格。他们对BP放话道:“现在,你们必须在应有的支付价格基础上再加价。”

BP回答:“既然是我们成就了你们,所以我们也有办法帮助其他人获取成功!希望你们没有我们之后还能继续交好运!”

最终BP和摔角选手还是分道扬镳了。BP找到了一个新的且非常努力的摔跤联盟,就像他们之前的合作者那样;而之前的摔跤联盟也找到愿意支付高额授权费去发行游戏的公司。

所以到底是谁赢得了这场争辩?

在我看来,没有哪一方算得上是真正的赢家。

那时候的摔跤联盟的确达到了发展顶峰。但是我认为这只是“一时的风潮”。造成这种“风潮”没落的原因很多,并且我也不认为改变游戏发行商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

那这家大发行商的下场又是怎样的呢?就像我之前所提到的,他们最终也消失在世人眼前。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并且与摔跤游戏并不会扯上直接关系,更客观地来说应该要归咎于该公司未拥有每一款游戏的IP。他们既然经历了一段惨痛的授权合作纠纷,也会在今后的发展中再次遇到相同境况:也就是当他们获得更大成功之时,他们今后的发展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新的摔跤联盟最终也遭遇了失败。因为它们也难以避免当初的摔跤联盟所经历的惨痛过程。

关于这种类型的故事比比皆是,而我们需要做便是将其当成是一种经验教训。

BP曾经在杂志上鼓吹自己是运用他人IP的核心策略。这在电子游戏授权还很廉价之时自然很有帮助,他们只需要重新塑造现有的游戏去匹配相关授权并将其推出市场便可。但是随着游戏业务的壮大,授权也变得越来越昂贵,使游戏开发不再能够以低成本快速换取高额利益了。

对于依赖于短暂的创造性作品并需要不断收集各种信息的产业来说,IP就等于生命线般的存在。不管你是租,卖还是免费分发或授权别人共同使用你的产品都没关系——IP所有者始终合法主导着产品的创造与分配。就像是共生体为了生存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依赖于宿主一样。

在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依赖”这个词。而与之相对立的便是“独立”。

也许这说来并不公平,但是共生体为了获得生存就必须有所牺牲。而BP自身使属于一种共生体,如果缺少来自宿主的这种生命线,他们很快便会衰竭并死亡。

所以IP真的至关重要。

我认为拥有自己的IP对于独立游戏开发者来说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尽管如此,这里也存在着一些模糊区块。尽管对于某些人来说游戏是独立的,但是对于我而言却不是如此,因为我经常需要面对独立游戏的外包工作,或者有时候也需要将一款游戏移植到其它平台上。而这是否就能够将我自己定义为非独立游戏开发者?我既不是律师也不是一名优秀的商人,所以自然在阐述中会持有一些保留态度。但是不管你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这篇文章都有可能给你一些帮助。

我想说的是,对于独立游戏开发者而言IP既是最无价值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内容。

为什么说是无价值呢?如果我们放宽视线便会发现各种游戏理念比比皆是。一整天呆坐着幻想“知识产权”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帮助。尽管某些理念或所谓的属性也具有一定的参数和内在潜能,但是如果没人欣赏这种潜能,它们的价值也就体现不出来。

加之,我们必须往IP中注入各种价值,这便使得别人很难去复制或取代这种属性。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吧,就像一个只拥有3个条纹的webcomic于其它同样拥有3个条纹的webcomic相比便没有任何内在优势。尽管这三个条纹并不是完全微不足道,但的确也没有多大价值。而如果是50个条纹就不同了,这是一种伟大的成就,是别人在短短时间内难以复制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赋予IP价值的3大元素应该是:该理念的内在潜能(大大超越于内在价值),执行与用户。我们必须重视这三大元素,但是不幸的是,甚少有游戏能够真正体现出其中的某一理念,甚至是我们的独立游戏。

所以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是IP到底具有何种价值?

如果是用金钱来计算的话,IP的价值就在于相对于做其他事情,你利用IP可赚到的收益。

但是有趣的是,这对于不同人来说也有不同价值。

这便能够解释早前的游戏工作室为何要如此依赖于发行商。对于那时候的游戏工作室来说,他们没有多少资产,专业人士和门路,所以对于他们来说IP便不可能拥有多少价值。而对于那些依赖于IP过活的发行商来说,IP便拥有巨大的价值。所以工作室将这种对他们没有多大价值的内容出售给那些重视其价值的人便也是合情合理吧?这便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交易。

这并不是问题的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工作室只会通过出售IP而换取对自己来说有价值而不是发行商认为有价值的内容。而这种不合理的交易一直持续到IP的控制成了发行合同中至关重要的一大内容。

对于各个工作室来说,将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卖掉并换取巨大的利益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从价值范围来看这也不是一种公道的价格。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营销资本去估算我们投入于游戏中的价值。我们还必须相信,发行商永远不可能斥资百万去推销一款自己甚至没有控制权的游戏(游戏邦注:即别人还可以控制并利用这款游戏的续集,移植,甚至是最初游戏而赚钱)。

via:游戏邦/gamerb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