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招聘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17 Apr 2014 16:08:5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Kapost:社会化招聘内容营销官的趋势图–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210641.html Thu, 17 Apr 2014 16:08:53 +0000 //www.otias-ub.com/?p=210641 随着社会化营销的兴起,企业对社会化营销方面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增长。那么企业需要哪方面的营销人员呢?营销人员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和特性呢?根据Kapost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4.2%的企业打算在明年招聘更多内容营销方面的雇员,对内容营销人员要求最高的技能是写作和编辑……

社会化招聘1

]]>
mediabistro:1/5的科技公司因为社交网络的页面而拒绝应聘者 //www.otias-ub.com/archives/28601.html Fri, 23 Mar 2012 01:00:39 +0000 //www.otias-ub.com/?p=28601 社交网络让一个的信息和喜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些信息可能让人非常满意,也可能激怒人;1/5的科技公司管理者表示他们的公司因为应聘者的社交网络页面而拒绝了该应聘者。

在社会化媒体花费上面,49%的企业打算增加支出,但57%的企业无法衡量社会化媒体的产出;

只有50%的企业称他们有正式的社交倾听流程

]]>
CNNIC:社会化招聘为什么没在中国兴起? //www.otias-ub.com/archives/2543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5433.html#comments Tue, 28 Feb 2012 14:20:08 +0000 //www.otias-ub.com/?p=25433  春节已过,职场人也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然而并不是所有职场人都准时进入了工作状态,更有大批人员开始了跳槽的举动,准备在新的一年开始新的起点。在企业出现用工荒的同时,各大招聘网站的访问量也逐日增多。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招聘网站的数据显示:春节前一周(2012-1-16至2012-1-22)此类网站访问量和总覆盖人数仍呈下降趋势,而在春节期间(2012-1-23至2012-1-29)已经出现上升趋势。其中,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的总覆盖人数均已超过120万。

 

   而在2012-1-30至2012-2-5这一周内,前程无忧的访问量更是达到了187.7万人的峰值。

 

    目前我国求职者通过网络求职的主要途径是各大招聘网站,而美国已经兴起了社交化招聘网站的浪潮。据统计,美国54%的求职者会通过Facebook,LinkedIn或者Twitter来获取工作机会。近86%的求职者都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Facebook占有量为84%,其次是Twitter-39%和LinkedIn-35%。近31%的求职者在以上三个网站都拥有个人主页。

   那么美国的社会化招聘效果如何呢?Facebook上16%的求职者可以通过好友推荐得到工作机会,LinkedIn上的求职者得到工作机会的几率为9%,Twitter为6%。社会化活跃度越高的求职者得到工作的机会也就越大。

   那么美国民众对这种社会化招聘的信任度如何呢?1840万的美国人相信facebook可以给他们带来工作机会,LinkedIn为1020万,Twitter为800万。

  

   然而在中国,目前仅新浪微博出现了微招聘的形式,其他很多的社交类服务商都未推出类似服务。我们知道,在美国一个新应用一旦推出,在中国都会很快形成众多的模仿者,那么,中国的跟随者为什么没有模仿社会化招聘呢?

   中国社交网站为什么不能成为招聘平台呢?

    1)由社交网站用户职业占比特征决定:学生是主要应用人群,求职需求较低。

   在社交网站用户的职业占比中,学生占比最高,为37%,学生群体的求职需求低,降低了社交网站求职应用的使用强度。

   然而需要关注的是,最近几年,我国网民的职业结构在不断变化:专业技术人员、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以及公司职员等所占比例均在不同幅度的提高,社交网站应用正在向不同职业人群,随着用户结构的变化,社会化招聘在未来有走强的可能。

    2)中国社交网站用户通过此平台侧重与朋友保持联系,而非求职。

   在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目的中,保持与朋友的联系与沟通、浏览感兴趣的信息,包括关注好友的动态的比例分别占53.6%和41.6%,排在前两位,其次是打发时间和玩游戏。

   3)中国企业主在自己的官方社交网站中维护力度不够

   分析认为,目前很多知名企业(如百度,麦肯锡,google等)都在社交网站中建立了官方账号,并获取大量粉丝。但企业对其维护力度仍有待加强。如果企业主能有意识的利用这一平台推送招聘信息,将更利于求职人发现招聘信息,并利于企业主招募到优秀人才。

   4)社会化招聘意识尚未形成

   5)作为新生事物,企业主和求职者对这种模式的信任度不高

   社会化招聘虽然会降低企业招聘成本,但究竟能带大多大效益,能否招募到优秀人才尚待考究。企业主仍比较依赖固有的招聘形式,尤其在社交网站用户职业资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在引入高端人才时,企业主更多会倾向猎头公司。另一方面,求职者同样比较习惯简历投递的求职方式。因此这与人们的行为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

   6)垂直领域的社交网站试水,但效果不明显

   目前国内已出现了专属求职领域的社交网站如天际网,目前拥有900万用户,但这一网站所瞄准的对象是高端人才。那么其他层面的人才市场呢,依旧围绕网络招聘。另一方面,此类网站的活跃用户数也比传统意义的社交网站的活跃用户数低,可见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化招聘的发展道路还很长远。

]]>
//www.otias-ub.com/archives/25433.html/feed 2
从Facebook数据看社会化招聘的重要性–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23614.html Tue, 07 Feb 2012 14:11:20 +0000 //www.otias-ub.com/?p=23614 84%的求职者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48%求职者至少参与一次社会化招聘活动,16的求职者从Facebook好友处获得工作推荐,信息图的这些数据提醒我们重视社会化媒体上的招聘行为。

via:picsays

]]>
Jobvite:社会化网络能帮你找到工作吗[信息视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9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91.html#comments Tue, 13 Dec 2011 16:31:59 +0000 //www.otias-ub.com/?p=19891 Facebook能帮助你找到工作吗?

答案是对不少人来说,已经是个现实,下面请看社会化网络在招聘和求职方面的作用,还等什么,要主动出击!

]]>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91.html/feed 1
信息视图:捍卫你的在线声誉 //www.otias-ub.com/archives/17864.html Fri, 04 Nov 2011 02:29:19 +0000 //www.otias-ub.com/?p=17864 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互联网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你不仅在看热闹,你也可能成为被看热闹的那个人。作为网络时代的你,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互联网存着,一些是你自己的,一些则是别人发表的关于你的信息。而言论必然是有好又坏,那么你将如何捍卫自己的互联网形象,下面这个图将给你一些启发

什么是个人在线声誉

你的个人站点,搜索结果里关于你的信息,博客、网站、社会化媒体等,都会留有你的蛛丝马迹,这些构成了你的个人形象,你的在线声誉

为什么 在线声誉很重要

还记得199it发过的一个图吗?你的在线声誉已经成为招聘者在决定是否录用你时的重要考量;而如何你在线的形象声誉很佳,则大大增加你在应聘时的胜算,如果不佳,则会影响你的职业发展

我们应该如何做

构建自己的在线声誉:也要有自己的数字策略,保持强大而正面的展示

让正面的东西放在显眼处:多看看搜索和社会化媒体上的关于你的情况

确保正面的信息够多够好:这个不必多说

确保帐户安全:被黑了,发些影响形象的东西就不好了

教育你的朋友和亲人:别张扬,什么该说不该说

]]>
Potentialpark:社会化招聘好处多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78.html Wed, 12 Oct 2011 07:29:30 +0000 //www.otias-ub.com/?p=16778 尽管社会化媒体对于人力资源人士而言还存在很大问题,但它在人才招聘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在哪找人才。

根据研究机构 Potentialpark的研究,尽管高层职位,很多公司仍然通过Linkedin招聘,但很多的公司也在选择通过Facebook这样的社交平台与学生和毕业生进行互动,而不是Linkedin。

欧洲市场的调查中,48%的受访者称他们首选通过Linkedin与招聘单位进行沟通,25%首选通过Facebook进行联系。当问及他们为何不选择Facebook时,多数人表示Facebook不是一个理想的和雇主进行沟通的平台,或者“分享私人信息是不适当的”

这个结论好不奇怪,但这并未阻挡招聘人员在Facebook上的活动, Potentialpark发现欧洲100大雇主中,1/3在Facebook上抱有招聘目的,多数公司的粉丝数量超过1千。

那么他们为什么如此亲睐社交平台呢?研究发现,如下:

1、更具互动性:在Facebook上,招聘单位可以启动让他来找我们的招聘计划,发起讨论和互动,实现更多的交流,而在LinkedIn上,这个更多的是单向的行为,招聘单位多在浏览搜索简历

2、Facebook用户更活跃:在LinkedIN上,甚少有学生和毕业生会更新自己的状态,而在Facebook上,用户都保持活跃。

3、免费:Facebook允许企业上传各种招聘文件,而这些都是免费的。

4、最大的社交网络:全球8亿用户,而Linkedin只有1.2亿

5、更加开放:对所有的会员一视同仁,相比Linkedin更开放

6:喜爱按钮:更加好用且容易整合

7:有助于打造品牌:便于相互认识,双向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