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还指出,基于2014上半年移动分发市场整体表现,移动分发正在呈现用户结构年轻化、应用搜索内容化、下载行为移动化、开发者服务闭环化四大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百度应用市场整体用户规模已达6亿人、日分发1.3亿次、汇聚开发者数量超过100万,凭借庞大的入口流量和分发规模,百度成为国内最大的安卓应用分发平台。
日活跃用户累计增长27%,64%用户使用国产手机
据《百度移动分发报告2014H1》 数据显示,2014上半年Android市场大盘继续稳步增长,日活跃用户累计增长27%,但2014 Q2增速较Q1略为放缓,或预示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用户使用国产手机的比例较半年前提升6个百分点,小米、华为、联想、oppo等国产手机的占比增至64%。用户对新版Android操作系统的接受速度逐渐提升,Android 4.2及以上版本已经成为主流。此外,手机分辨率逐步提升,半数Android手机的屏幕分辨率达到720P及以上。设备硬件和操作系统的优化为搭载于Android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创造了更好的运行环境。
用户规模增长27%,TOP3占据70%以上份额
上半年移动应用分发市场整体表现良好,仍处于稳定增长期。报告显示,整体移动应用分发市场用户规模较去年底增长了27%,用户的增长也带动着整体下载量的稳步提升,2014上半年移动分发市场日分发量较2013年底增长约25%。
观察2014年移动分发市场格局,百度应用市场、360手机助手及腾讯应用宝三大分发平台分列TOP3,共占据整体应用市场70%以上的份额,其中百度应用市场占比最大。从大盘数据来看,应用分发行业已进入巨头时代,规模效应下小平台突破的机会不大。
用户数量增长的同时,体现出明显的群体性划分。应用市场的细分用户群中,城市白领和打工族的体量较大,超过50%,但学生和农村用户的比重在快速提升。
人均下载APP 2.9个/天,影音视频类APP最受欢迎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下载环境的改善、应用分发平台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平台功能技术的优化等因素,用户的下载行为日趋活跃,截止2014年Q2,每天有27%的用户使用应用分发平台下载应用,人均下载量为2.9个/天。
数据显示,不同的用户群体在应用下载偏好差异较大。城市白领和学生偏爱影音视频、社交和学习类应用,农村和城市打工族除影音视频、社交类应用之外,还喜欢通讯和生活消费类应用。总体来看,影音视频应用是最受欢迎的种类。此外,学生和城市白领下载软件多于游戏,更新应用行为高于下载新应用,而农村用户和城市打工族则刚好与之相反。
与此同时,搜索浏览、社交通信、新闻和购物成为2014上半年整体下载量增长最快的四大应用类型。
市场呈现四大趋势,百度构建开发者服务闭环
报告指出,移动应用分发市场正在呈现:用户结构年轻化、应用搜索内容化、下载行为移动化、开发者服务闭环化等四大趋势。
从用户结构来看,移动应用的用户群体愈加年轻化。学生用户占比提升,且其下载行为最活跃,人均下载量3个/天,超过大盘平均水平。学生用户比重的提升将带动用户结构更年轻,下载更活跃。
据百度官方统计,从增长幅度上看,用户对应用中内容的搜索需求已超过了应用名称。针对内容搜索需求的膨胀,百度分发平台提供InApp搜索功能,用户可精准的获得相关内容及相关应用的推荐。目前,InApp搜索已应用于百度分发平台,并全面接入百度移动搜索。
随着Wi-Fi和智能机的普及,应用下载移动化已经十分普遍。报告指出,2014年Q2用户使用手机客户端和手机网页下载应用的比例分别为52%和25%,相比半年前分别增长8%和2%,而PC客户端下载使用率下降10%。目前,94%的下载行为都是在Wi-Fi环境下发生的。
行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开发者服务向“一站式”闭环化演进。报告显示,新上架应用大小较半年前增长21%以上,其发版周期则缩短了7%,开发者的竞争和压力增大。百度分发平台通过打造从分发、运营、推广到变现的一站式闭环服务,帮助开发者提升分发效率,开发者选择在百度首发的应用下载量半年上涨2-4倍。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对市场的洞察判断,百度应用平台将帮助开发者更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和市场走向,在移动应用市场的竞争中掌握着主动权。
(完整版报告请查看:http://developer.baidu.com/report)
移动市场继续吸引着新的移动操作系统进入。微软押宝Windows Phone,Intel和Samsung在联合开发Tizen。Telefonica和Mozilla在试图开发Firefox OS。Jolla团队(前Meego团队)在研究Salifish OS,Ubuntu将其PC的linux分发版本迁移到移动。数以百计的疯狂工程师们为他们下一个OS而彻夜未眠。
目前看来,操作系统技术已经不是移动互联网的重点。
今天智能手机的竞争重点在连接移动开发者和用户的生态系统。OS技术本身无助于你赢得这场竞争。操作系统是必须的,但现在已经沦为生态系统的低价值部分。除了OS外,生态系统价值链包括APP平台,盈利情况,分发和零售,以及第三方参与者提供的各种工具(从分析到通知工具,到广告网络和跨平台推广网络)。这些东西共同构建了竞争用户和开发者的移动OS生态圈。
iOS和Android在整个生态链上都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因此他们的市场地位已经牢固树立,他们赢得了APP生态系统的战争。诸如Blackberry10和windows Phone这样的挑战者,虽然在创建他们下一代手机操作系统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他们都没能获得大的突破。
那么你如何在Apple和Google双寡头的局面中脱颖而出?这是否意味着这两家公司就无懈可击,他们会拿走移动互联的全部价值了?答案当然不是,为手机用户增加价值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而且有些公司已经取得领先位置。
以Amazon为例,他在Android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为他的2.15亿含信用卡信息的用户定造了一层对亚马逊重要的功能更界面。在这个过程中,亚马逊为Android开发者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
同样,Facebook并没有如坊间传言那样推出Facebook手机。反过来,他们在现有的移动平台上叠加了新的移动平台。最近对后端服务公司Parse和Spaceport.io的收购使Facebook获得了为开发者提供工具的能力。Facebook的APP中心也在帮忙用户发现新的应用,但它并不是个操作系统。
这对于想玩大的任何公司都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不要为已经决定了的事情战争,不要重新发现轮子。要获取,你要利用生态系统的力量而不是与之竞争。
要赢得市场,你就要专注于对获得用户至关重要的价值环节。以Facebook来讲,他通过提升APP发现增加了生态价值;而亚马逊则在APP分发和盈利方面做了努力;Adobe则通过提供跨平台的APP开发而为系统增值。
199it认为这点对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同样值得借鉴。就拿百度一开始来讲,其试图缔造百度易平台的手机的部署一直没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对91的收购以及轻应用平台的上线正是说明其移动的战略重点已经从OS转移向移动分发领域;腾讯除了专注于其APP的开发外,也在手Q和微信上面构建开放平台,试图缔造移动生态链;而阿里,华为,小米等在手机硬件上做了部署了公司也更多是在吃Android的干粮,在此平台上进行闭环生态建造。
如本文所说,专注于用户价值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