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17 May 2024 13:06:1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巴斯大学:研究发现吸食高剂量大麻使年轻人患精神病的风险增加一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7095.html Fri, 17 May 2024 13:06:15 +0000 //www.otias-ub.com/?p=1697095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与青壮年吸食低剂量大麻相比,16 至 18 岁吸食高剂量大麻会使 19 至 24 岁期间出现精神病经历的风险增加一倍。与吸食低浓度大麻的人相比,16 至 18 岁之间吸食高浓度大麻(如臭鼬大麻)的年轻人在 19 至 24 岁期间出现精神病经历的可能性要高出一倍。这是巴斯大学一项新研究的结果,该研究发表在 5 月 13 日出版的科学杂志《成瘾》上。

巴斯大学成瘾与心理健康小组此前的研究发现,大麻中的主要精神活性成分–四氢大麻酚的浓度从 1970 年到 2017 年增加了 14%,这意味着如今英国的大麻市场由臭鼬等高效力大麻品种主导。

这项新研究是首次对青少年早期精神病测量方法和详细的大麻药效进行纵向研究。

这些数据来源于”90 年代儿童”研究,这是同类研究中最全面的研究项目。该项目 30 多年前在布里斯托尔启动,收集了全市数千个家庭的信息和数据。

这项研究招募了近 14000 名从出生开始就参与其中的人,其中许多人至今仍在参与这项研究。在 16 至 18 岁时,参与者会被问及最近使用大麻的情况。到 24 岁时,他们会披露自己主要吸食的大麻种类,以及是否有过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经历。

领衔作者、巴斯大学心理学系的林赛-海因斯(Lindsey Hines)博士说:”使用高浓度大麻的年轻人出现幻觉和妄想等与精神病有关的经历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两倍。重要的是,我们询问的这些年轻人在开始吸食大麻之前并没有报告过这些经历。这增加了使用高浓度大麻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证据。”

这项研究是对 ALSPAC 研究成果的补充,该研究探讨了从怀孕期间服药与孩子健康之间的联系到社交媒体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等各种主题。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4% 的吸食大麻的年轻人有新的精神病经历,而非吸食者的这一比例仅为 3.8%
  • 在开始吸食大麻后,10.1%吸食高浓度大麻的年轻人报告出现了新的精神病体验,而吸食低浓度大麻的年轻人仅为 3.8%。
  • 与吸食低剂量大麻的人相比,吸食高剂量大麻的人在开始吸食大麻后报告新精神病经历的可能性要高出一倍多。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吸食高浓度大麻会增加出现精神病经历的可能性,现在这种情况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研究人员现在呼吁提供更好的证据,说明吸食高浓度大麻的长期后果,并探索降低青少年可获得的大麻浓度的措施。

海因斯博士说:”大麻正在发生变化,高浓度大麻越来越多。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解高浓度大麻对年轻人的长期影响是多么重要。我们需要改进向年轻人提供的关于 21 世纪使用大麻的影响的信息和资料。”

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成瘾》上。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自言自语不是精神病是什么?
//www.otias-ub.com/archives/598527.html Thu, 01 Jun 2017 16:20:44 +0000 //www.otias-ub.com/?p=598527

尤金·甘布尔(Eugene Gamble)职业生涯的多数时候都是在伦敦当牙医,默默无闻、不辞辛劳地为人们打理牙齿。但在3年前,他决定放弃这份工作,创办自己的公司。

但有一个问题:他并不擅长经商。当自己的想法失败时,他的信心遭受重创。

他本可以重新回去当牙医,但他却下定决心要在商界打拼出一片天地。所以,他聘请了一位商业教练,从那里获得了一条古怪的建议。”他让我大声自言自语。”甘布尔说,他的公司专门帮助富人投资住宅。

没错,教练让他自己跟自己说话。

“这很奇怪,因为我从没见过这种事情。”他说,”我不相信这有什么用,但当我尝试之后,发现真的很管用。”

跟自己说话可能有些奇怪,因为我们往往认为大声自言自语的人精神有问题。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言自语对记忆、信心、专注力等许多方面都有好处。

跟自己说话:通过这种方式肯定能在对话中成为最有趣的人(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这并非毫无道理。”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加里·卢普阳(Gary Lupyan)说,他曾经研究过自言自语对人的记忆产生的影响。”你并不完全清楚自己会说什么——就连你自己可能都会感到惊讶。”

他的成果在该领域被引用的次数名列前茅。在研究过程中,他会让受测者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物体,然后让部分人大声说出物体的名字,另一部分人则保持沉默,同时在大脑中记住相应的单词。结果如何?大声说出来的人能够更快地确定物体在屏幕上的位置。

还有一个类似的实验则是让人们大声说出常见的杂货店物品的名称,之后让他们在照片上寻找这些物体。说出名字的人找到这些东西的速度更快。

他表示,虽然我们都知道香蕉是什么样子,但大声说出”香蕉”两个字却能有助于大脑激活更多关于这种水果的信息,包括它的样子。当然,我们无论如何都能在店里找到香蕉,但说出它的名字可以加快速度。

“大声说出名字是一种强有力的提示线索。”卢普阳说,”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指示你思维里大量信息的指针。与单纯用脑子想相比,听到物体的名字可以加剧大脑活动。语言可以加强这一过程。”

Image caption儿童总是自言自语——这或许很有意义(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实际效果

 

安妮·威尔森·沙夫(Anne Wilson Schaef)曾经是一位心理学家,现在担任作家兼演讲家,她就经常鼓励客户自言自语。因为这不仅可以提高记忆力,还能改变很多人的感受。例如,如果病人很生气,她会告诉他们大声说出那些让自己不快的事情,愤怒就会烟消云散。

她认为这跟倾听的对象有关系。”我们都需要跟有趣、有智慧、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人聊天,而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她说,”我们很可能是自己知道的最有趣的人。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助于我们自我提升。”

研究表明,沙夫所言不虚。密歇根大学的伊桑·克洛斯(Ethan Kross)2014年发表论文称,自言自语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感觉更好,还能增强自信,帮助我们面对严峻的挑战。然而,我们必须使用恰当的言辞才能让这种做法发挥作用。

克洛斯和几位同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让人们使用自己的名字或者”你”、”他”、”它”来描述自己的情绪体验。他发现,与第一人称相比,使用第二或第三人称来描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感受和思维。

在另外一项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研究中,克洛斯让人们在准备演讲时使用第二或第三人称默默提及自己,结果发现他们比使用第一人称的人更加镇静和自信,实际表现也更好。克洛斯写道,这些结果意义重大,现在他甚至让自己的女儿在感到紧张的时候使用第三人称跟自己说话。

自言自语还有其他很多好处。”针对自言自语展开的研究有很多,我们的发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些研究都有深远的意义。非第一人称的自言自语不仅能帮助人们在压力状况下获得更好的表现,还能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有助让他们更加理性。”

用第三人称提到自己听起来很夸张,但克洛斯表示,这可以给你带来更好的表现

改善肌肉记忆

虽然甘布尔还没有用第三人称自言自语——他觉得这很奇怪——但他的教练的确让他大声重复一些自我肯定的评论,例如”不要尽力,要竭尽全力。”他的确把这些建议记在心里,而且发现确实有效。

自言自语还帮助他练习演讲。在跟富裕的投资者见面之前,他会大声复习自己的演讲。甘布尔首先把内容写下来,然后一遍一遍朗读,修正感觉蹩脚的词汇。他表示,通过倾听自己的演讲,他可以更好地整理思路,内容也记得更牢。”这是一种肌肉记忆。”他说,”就像学钢琴一样,我会反复弹奏整首曲子,直到找出缺点为止。”

大声自言自语有时也会引发不悦——我们可能不愿意在公众场合不停地跟自己说话——这或许也是多数人不这么做的原因。然而,儿童可以这么做,而且有很多研究表明,自言自语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对5岁的儿童来说,大声自言自语的孩子在运动技能方面的表现好于默不作声的孩子。

甘布尔认为,他现在比以前更有信心了。虽然在他从牙医成功转型为房地产创业者的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发挥了作用,但跟自己大声说话的确起到了一定影响。

“我有的时候必须后退一步,看看现状究竟是什么?真的有效吗?”他说,”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现在的状态比3年前好得多。大声自言自语的确有效果。”

来自B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