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展望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04 Nov 2024 15:44:0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IMF:2024年10月亚太地区经济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4945.html Mon, 04 Nov 2024 22:00:57 +0000 //www.otias-ub.com/?p=1724945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4 年 10 月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分析报告》,以下列出了与亚太经济数据相关的十个关键点:

2024年上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保持强劲,但增长动力有所不同。发达经济体主要依赖出口,而新兴经济体则同时受到国内和外部需求的推动。

通货膨胀率在亚太大部分地区有所回落。商品价格通胀率下降是关键因素,因为全球需求在 COVID-19 疫情后从商品转向服务。2 大多数新兴亚洲经济体在 2023 年底已恢复到目标通胀率。2 发达亚洲的通货紧缩速度较慢,因为工资压力阻碍了服务业的通货紧缩,但预计到 2025 年初,大多数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将恢复到政策目标水平。

8 月初,由于对美联储政策利率路径的预期向下调整,全球和区域金融市场出现短暂波动。日元大幅升值,因为日元融资的套利交易头寸平仓,压力蔓延到其他亚洲货币。股市遭到抛售,但很快复苏。

预计2024年和2025年亚洲经济增长将放缓。这反映出疫情后复苏的支持力度减弱,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长期因素的影响。

预计 2024 年该地区增长率将小幅上调至 4.6%,这主要反映了年初的强劲表现。

2025 年,预计更宽松的全球和国内货币条件将提振私人需求,**尤其是在发达经济体,预计增长率将小幅上调至 4.4%。

印度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预计 2024 年的增长率为 7.0%。

预计 2024 年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国家的增长率将达到 4.6%,2025 年将达到 4.7%。

全球贸易限制措施继续快速实施。78 虽然亚洲实施的措施似乎很少针对区域内贸易,但许多亚洲国家已经实施了包含贸易扭曲因素的产业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也指出,尽管近期增长强劲,但前景风险已经上升,风险平衡现在偏向下行。近期风险包括外部环境疲软,全球货币政策紧缩的滞后影响可能大于预期,贸易紧张局势或冲突进一步升级,以及中国经济放缓加深。谨慎灵活的政策管理对于引导亚洲经济体度过未来一段时间至关重要。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OECD:2022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11月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6194.html Thu, 24 Nov 2022 21:30:55 +0000 //www.otias-ub.com/?p=152619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2022年增速为3.1%,2023年放缓至2.2%,2024年增长2.7%。

报告显示,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的大规模和历史性的能源冲击继续刺激通胀压力,削弱购买力并增加全球风险,预计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报告预测,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异常不平衡和脆弱。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远低于俄乌冲突前的预期,2022年小幅增长3.1%,随后在2023年放缓至2.2%,并在2024年小幅复苏至2.7%。

报告预测,亚洲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在2023年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近四分之三。美国和欧洲经济增长正在急剧放缓。美国经济今年将增长1.8%,明年增速将放缓至0.5%;欧元区经济今年将增长3.3%,明年增速将放缓至0.5%;英国经济今年将增长4.4%,明年将负增长0.4%。

报告预计,经合组织地区的通货膨胀率预计将保持高位,今年将超过9%。随着更紧缩的货币政策生效,需求和能源价格压力减轻,运输成本和交货时间继续正常化,通胀率将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降至6.6%和5.1%。

报告指出,如果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或者能源供应中断影响到欧洲和亚洲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可能会弱于预期。


]]>
IMF:2022年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3104.html Tue, 01 Nov 2022 21:30:57 +0000 //www.otias-ub.com/?p=1513104 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预计将在 2022 年和 2023 年放缓,这反映了全球金融环境收紧、乌克兰战争带来的不利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中表示,这一充满挑战的形势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了艰难的权衡取舍。

“亚洲在年初呈现的强劲反弹势头正在减弱,第二季度经济表现不及预期。我们将亚太地区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测值分别下调至 4% 和 4.3%—与 4 月《世界经济展望》的增速预测值相比分别下调了 0.9 和 0.8 个百分点——远低于过去 20 年 5.5% 的平均增速。尽管如此,在日益黯淡的全球经济中,亚洲仍然是一个相对的亮点。”IMF 亚太部主任 Krishna Srinivasan 指出。

该地区面临来自以下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第一个不利因素是全球金融环境的收紧。在美国通胀仍然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力度要大得多。这已经导致亚洲的金融环境更加紧张。

另一个不利因素是乌克兰战争。其对亚洲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大宗商品价格上。大宗商品价格在战争之后飙升,并一直保持高位。大多数(但不是全部)亚洲国家的贸易条件都有所恶化,这是今年迄今为止货币贬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 2021 年亚洲通胀的上升较其他地区更为温和,但 2 月份俄乌战争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剧烈波动给 2022 年上半年亚洲的整体通胀带来了额外的压力。这一增长是由粮食和燃料价格上涨推动的,特别是在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但也反映出该地区在复苏过程中核心通胀率的上升。

在这一背景下,Srinivasan 先生强调了政策制定者的几个优先事项:“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以确保通胀恢复到目标水平,通胀预期得到有效锚定。需要财政整顿来稳定公共债务并支持货币政策立场。现在亚洲地区除了拥有最多的储蓄,其债务规模也是世界最大,若干国家还面临很高的债务困境风险。新冠疫情后,公共和私人债务动态已经恶化,原因是经济增长放缓和债务水平上升。货币贬值和利率上升可能会暴露高杠杆和未对冲资产负债表带来的金融脆弱性,并进一步提高公共债务的比率。随着利率上升,这将提高稳定债务所需的财政余额。及时采取经过妥善校准的综合措施应对这些挑战至关重要,同时要密切关注经济进一步下行的风险。

“充满挑战的形势正在加剧新冠疫情带来的中期经济创伤。与疫情前的预测相比,疫情预计将导致产出长期下降,并且这种长期创伤效应在亚太地区将最为严重。相对于其他地区,亚洲经济增长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疫情后投资水平的下降。这些产出损失在依赖旅游业的经济体和高债务国极为严重。

“虽然确切的政策应对措施将取决于各国的国情,但解决公司债务积压和减轻人力资本损失对该地区许多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

“地缘经济分裂加剧的前景也给该地区带来了重大风险。在报告中,我们记录了令人担忧的早期分裂迹象,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各国实施更多的贸易限制措施。即使没有实际的限制措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也可能在短期内产生不利的宏观经济后果。分析显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典型冲击(如 2018 年中美紧张关系的加剧)会在两年后使投资下降约 3.5%。

“该报告考虑了一种说明性的急剧分裂情景,其中世界分裂成不同的贸易集团,并表明这种情景下将出现巨大的、永久性产出损失。鉴于亚洲在全球制造业和贸易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亚洲来说可能尤为严重。仅生产率下降造成的损失就可能使地区产出减少 3.3 个百分点。由于企业无法进入出口市场,导致投资减少,总体损失很可能会大得多。

“因此,我们强调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取消贸易限制措施,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并促进开放和稳定的贸易——无论是在亚太地区还是全球——以避免最糟糕的分裂情景的出现,并确保贸易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
世界银行:2022年1月全球经济展望报告(240页) //www.otias-ub.com/archives/1375185.html Wed, 12 Jan 2022 21:30:35 +0000 //www.otias-ub.com/?p=1375185 世界银行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从2021年的5.5%降至2022年的4.1%,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3.2%。

报告表示,预计东亚与太平洋地区2022年的增长速度将降至5.1%,这反映了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由于新冠大流行的持续影响以及中国政府对某些经济领域收紧监管,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将降至5.1%,接近潜在增长率。

报告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快速传播意味着近期内新冠疫情很可能继续扰乱经济活动。此外,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增长减速,这将压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外部需求。

“硬着陆”风险增加

报告指出,很多发展中经济体政府缺乏在必要时向经济活动提供支持的政策空间,在这种形势下,病毒新变种的传播、持续的供应链瓶颈和通胀压力、世界大部分地区金融脆弱性加剧等多种因素叠加,意味着硬着陆的风险可能上升。

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表示,世界经济同时面临新冠疫情、通货膨胀和政策不确定性的挑战,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均无前例可循。不平等日益上升和安全挑战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有害。

他指出,让更多国家走上良好的增长道路需要国际社会的协调行动和国家层面的全面政策响应。

脆弱国家受到冲击

报告表示,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5%下降到2022年的3.8%和2023年的2.3%——虽然增速放缓,但仍足以使产出和投资恢复到疫情之前的趋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6.3%下降到2022年的4.6%和2023年的4.4%。

此外,诸多脆弱经济体受到的打击更大:与疫情前的趋势相比,脆弱和受冲突影响的经济体产出将下降7.5%,小岛国将下降8.5%。

与此同时,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正对货币政策形成制约,而且通胀对低收入劳动者的打击尤为严重。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从发达经济体来看,通胀都是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也达到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经济复苏远未实现,但很多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已在退出政策支持来遏制通胀压力。

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展望

2021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速估计反弹至7.1%,但各国复苏速度迥异。在制造业和出口的驱动下,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估计增长8%,主要原因是宏观支持退出和监管收紧快于预期。

本地区除中国以外的地区2021年经济有所回升但增幅较小,只有2.5%,其主要原因是 2021年年中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给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在除中国以外的地区,随着国内需求上升和疫苗接种率提高,增速预计将提高至5%。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放缓,预计本地区将面临全球需求的稳步下降。在疫情久拖不决的情况下,预计国际旅行在本预测期内仍将低于大流行前的水平。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世界银行:欧洲中亚地区经济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261642.html Sun, 13 Jun 2021 11:53:04 +0000 //www.otias-ub.com/?p=1261642

近期发展

欧洲中亚地区继续与COVID-19疫情作斗争。在2021年初病例数出现下降后,随着新变异病毒的出现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病例正加速增加。整个地区的疫苗接种进展不平衡。2021年初COVID-19病例的重新出现,对刚刚开始的经济复苏产生了影响;制造业出现了衰退;服务业活动仍然低迷。

近期的货币贬值给价格带来了进一步的上升压力。在该地区有通胀目标的中央银行中,近一半的银行在2021年初与超过上限的通胀水平作斗争,有几个国家的政策利率已经提高。为应对与大流行病有关的经济冲击而颁布的一揽子财政支持计划预计将在今年部分解除。由于大量的财政对策和去年的产出收缩,预计到2022年底,公共债务的中位数将达到GDP54%,比2019年高出近15个百分点。然而,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预计可以避免出现大范围的贫困和失业现象。

增长前景

预计2021年欧洲中亚地区的经济将比预期增长3.9%,部分原因是欧元区经济状况的改善。然而,鉴于近期大流行病的恶化、宏观经济政策的收紧以及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前景仍然具有挑战性。该预测的前提是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在下半年加快接种疫苗的步伐。预计2022年的增长将稳定在3.9%。然而,2022年的人均GDP预计将比大流行前的预期水平低5.3%

俄罗斯是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在国内需求坚挺和能源价格上涨的支持下,其增长在2021年预计将达到3.2%比预期更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和2021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正在对前景产生影响。预计俄罗斯2022年的增长将保持稳定,为3.2%在该地区第二大经济体土耳其,由于出口受益于坚挺的外部需求,预计2021年的增长率将上升到5%,然后在2022年放缓到4.5%

在中欧地区,在贸易复苏的支持下,2021年和2022年的增长预计都是4.6%。特殊的政策宽松预计将持续到2021年,欧盟为成员国提供的可观的一揽子资金应有助于缓解投资的疲软。西巴尔干地区的增长预计将在今年反弹到4.4%,并在2022年缓和到3.7%,假设消费者和商业信心随着疫苗接种的进行和政治不稳定的缓解而恢复。南高加索地区预计将在2021年恢复增长,扩大3.6%,并在2022年加强到4.2%,前提是与大流行病和冲突有关的冲击的消散。

东欧地区预计在2021年增长1.9%2022年增长2.8%,因为复苏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国内需求低迷和结构性弱点的限制。中亚的增长预计将在2021年恢复到3.7%2022年恢复到4.3%,得到商品价格适度上涨、主要石油生产国放松减产和外国直接投资增加的支持。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7231.html Wed, 07 Apr 2021 21:08:15 +0000 //www.otias-ub.com/?p=122723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天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增速为6%,2022年则将放缓至4.4%。与2020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值相比,报告上调了对2021和2022年的增长预测值。

报告表示,中国今年预计将增长8.4%。尽管中国经济已在2020年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但许多其他国家预计仅将到2023年才能回到疫情前水平。

报告预测,2021年增长率最高的是来自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其中印度为12.5%;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如下:美国6.4%、德国3.6%、法国5.8%、意大利4.2%、西班牙6.4%、日本3.3%、英国5.3%、加拿大5.0%。

报告对2022年的增长率的预测为:中国5.6%、印度6.9%、美国3.5%、德国3.4%、法国4.2%、意大利3.6%、西班牙4.7%、日本2.5%、英国5.1%、加拿大4.7%。

前景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报告表示,全球经济进一步企稳,但复苏进程出现分化且存在极大不确定性。为确保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继续缩小其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必须大力开展国际合作。

报告表示,新冠疫情暴发一年后,全球前景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疫苗的持续推广提振了人们的情绪,但变异毒株的出现和病亡人数的不断增加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预测值的上调反映了以下因素:少数大型经济体推出了更多财政支持,2021年下半年预计出现疫苗驱动的经济复苏,以及经济活动持续对人员流动下降做出调整和适应。经济前景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与新冠疫情的未来发展路径、政策支持帮助实现疫苗驱动复苏的效果以及融资环境的变化情况有关。

不同的影响

报告指出,依赖旅游业和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以及政策应对空间有限的国家,遭受了特别巨大的产出损失。在危机发生前,上述很多国家的财政状况就已经十分堪忧,它们实施重大医疗卫生应对政策或支持民生的能力较低。

经济在实现预期的复苏之前经历了严重的萎缩,给某些群体的就业和收入带来尤其不利的影响。年轻人、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以及非正式行业的工作者普遍受到了最为严重的冲击。疫情很可能导致收入不平等显著加剧。

报告表示,相比疫情之前的预测,2020年收入降至极度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估计已增加近9500万。此外,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更难应对学校关停的问题,因此这些国家学生的课业损失更为严重,其中女学生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的损失尤其严重。不同学生群体遭受的负面影响不同,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不平等。

政策重点

报告指出,决定各国适当政策立场的因素各不相同,尤其取决于各国回归正常的进度。因此,各国需要根据其所处的疫情阶段、经济复苏的力度以及经济的结构特征来调整应对政策。一旦疫苗得到普及且医疗卫生体系的应急备用能力总体上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就可以放松限制。

然而,当疫情尚在延续时,政策首先应侧重于摆脱危机,优先安排医疗卫生支出,提供针对性强的财政支持,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监控金融稳定风险。

报告表示,为实现这些目标,并确保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继续缩小其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必须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在医疗卫生方面,这意味着要在全球范围内确保充足的疫苗生产并以可负担的价格予以广泛分配——包括向“新冠疫苗获取机制”(COVAX)提供充足的资金——以使所有国家都能迅速、彻底地击退疫情。

报告强调,国际社会还需共同努力,确保资金受到约束的经济体能够获得充足的国际流动性,用于必要的医疗卫生以及其他社会和基础设施支出,以继续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更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各国还应密切合作,加大气候变化缓解工作的力度。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世界银行:2020年第6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63137.html Tue, 09 Jun 2020 20:51:20 +0000 //www.otias-ub.com/?p=1063137 世界银行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说,受新冠疫情冲击,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5.2%,这将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报告认为,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及其防控措施带来的经济“停摆”,全球经济将在2020年陷入严重收缩,预计人均收入降低3.6%。今年将是1870年以来人均产出出现下降的经济体数量最多的一年。其中,严重依赖全球贸易、旅游、大宗商品出口和外部融资的经济体受疫情冲击最大。此外,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的脆弱性也将被外来冲击放大。

报告预计,由于内需、供应、贸易和金融严重中断,2020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收缩7%。其中,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将分别萎缩6.1%、9.1%、6.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下滑2.5%。不过,中国经济有望实现1%的增长。

根据发达经济体在今年年中、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在今年稍晚时候疫情出现消退等假设前提预测,世行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恢复增长4.2%。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3.9%,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增长4.6%。

报告援引世界银行副行长杰伊拉·帕扎尔巴舍奥卢的话说,这一不利经济前景发人深省,新冠危机可能留下永久“伤疤”,构成重大全球性挑战。眼下,全球面对的首要任务是应对卫生和经济紧急状况。此后,国际社会必须团结起来,促进经济复苏,以防更多人陷入贫困和失业。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2020年全球经济展望:缓慢增长,政策挑战 //www.otias-ub.com/archives/996545.html Sat, 11 Jan 2020 22:55:46 +0000 //www.otias-ub.com/?p=996545 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计,2019年和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2.4%和2.5%。世行表示,今年全球经济复苏仍显脆弱。如果近期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的政策得到落实、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减小,经济复苏势头可能增强。

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阿伊汉·高斯认为,2020年经济预期会略有改善,但仍容易受到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确定性的影响。世行认为,可能的不利因素包括贸易紧张局势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再度升级,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幅度超过预期,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压力等。

2020年发达经济体将经历“艰难”的一年。世行预测2020年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速将下滑至1.4%,原因之一是制造业持续疲软。受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美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19年的2.3%放缓至2020年的1.8%。由于工业生产持续疲软,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速将降至1%。

世行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将从2019年的3.5%加快至4.1%,但这一数字比世行2019年6月的预测减少了0.5%。受出口和投资弱于预期影响,预计1/3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长将放缓。世界银行副行长杰伊拉·帕扎尔巴舍奥卢表示,在经历衰退或大幅放缓后,一些新兴经济体将企稳,但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可能仍将较为缓慢,决策者应抓住机会进行结构性改革,以促进更具包容性的增长,这对减贫至关重要。

报告还特别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应当注意四大问题,分别是债务剧烈增长、生产率增长缓慢、物价管控的副作用以及低收入国家的通胀率。世行指出,在过去50年有过四次债务积累,最近一次债务大量积累开始于2010年,是其中规模最大、增速最快和范围最广泛的一次。虽然低利率缓解了高债务带来的部分风险,但前三次范围广泛的债务积累都以普遍的金融危机告终。“全球低利率对防范金融危机的保障是不牢靠的”,阿伊汉·高斯认为,完善政策对于最大限度地化解债务带来的风险至关重要。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