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分析了2015年至2022年在IZEA平台上观察到的超过7000万美元的网红收入。数据包括营销人员和创作者之间的协商价格,从微意见领袖到Twitter、Facebook、Instagram、Twitch、Pinterest、TikTok和YouTube上的名人。
主要发现包括:
在过去的8年里,所有层级的网红每篇帖子的平均收入都大幅上升。
粉丝少于20万的网红收入创下历史新高,但拥有更多粉丝的网红收入持平或同比下降。
基于视频的社交媒体平台每条帖子的平均成本最高,TikTok上的帖子平均成本为2741美元,Instagram Story的平均成本为2784美元,Twitch的平均成本为4373美元。
包括在YouTube和Instagram Story上发布帖子在内的激活活动的总帖子价格最高,为12007美元。
2022年每个平台每篇文章的平均成本:
Twitch的每篇帖子成本最高,平均为4373美元。
Instagram Stories的每条帖子成本第二高,平均为2784美元。
抖音帖子的平均每条成本为2741美元,高于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
YouTube视频的平均成本为2102美元。
Twitter上的赞助推文紧随YouTube之后,平均成本为1643美元。
Pinterest的平均成本为1450美元,高于通过Facebook和Instagram照片发布的赞助帖子。
在Instagram上发布赞助照片的平均成本为1311美元。
Facebook上的赞助帖子平均成本最低,为642美元。
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品牌赞助的网红内容的接受度很高,平均接受度为87%。Z世代、千禧一代和X世代的参与者的接受度都超过了80%。他们使用社交媒体主要是为了关注网红(61%),参与产品,特别是教程和评论,是内容浏览量的重要驱动因素。
虽然社交媒体用户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意见领袖或网红的内容,但品牌显然也必须使用某些标准来与正确平台上的正确网红结盟。这些标准中最主要的是信任。大多数营销人员发现网红的内容只是“有点”可信(55%)或不可信(16%)。
诚实是品牌希望从网红那里获得的首要品质(67%),而不是创造力(47%)和魅力或“声望”(38%)。经常分享个人经历(58%)并参与观众评论(56%)的创作者在被认为是诚实和真实方面表现良好。
其他关键要点:
品牌营销人员可以通过与真实的网红合作来建立信任,并通过有效的行为与受众建立联系。
透明度是品牌/网红合作的必要条件。为观众定制内容披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同的平台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从建立社区到探索兴趣,品牌可以通过战略性地将他们的产品和品牌赞助的网红内容与他们喜欢的平台结合起来,更好地与目标受众建立联系。
营销人员可以将网红定位为受众在品牌决策过程中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综合后的量化分值来看,雪梨、张大奕、于momo、林珊珊、ANNA、赵大喜、阿希哥、金蘑菇菇、Lin(张超林)、美美的夏夏入主网红互联网消费影响力TOP10。
其中,雪梨无论是从三项指标的综合得分来看,还是从消费者的兴趣度,和关联店铺交易热度两个细分指标上都名列第一,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1)女装:网红渗透消费领域的第一站
50位最具互联网消费影响力的网红是由阿里数据在一定时间段内对网络零售平台中的搜索数据进行了文本分析等数据科学工作筛选得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50个网红所关联的商品和店铺集中覆盖在服装行业。
以女装为代表的细分行业,成为了网络红人进军消费领域的第一站。沉淀了大量固定的粉丝之后,网红们也陆续朝周边行业渗透,比如雪梨,除了拥有“钱夫人家”女装店铺之外,也同时经营了“雪梨生活”美妆店铺。网红Lin(张超林)则经营着女装和童装。
我们同时发现,母婴、美妆等功能属性更聚焦的行业,也出现了不少具有影响力的网红 :横向比较来看,母婴类网红辰辰妈的综合影响力指数就力压周扬青。男性服饰网红MPstudios也因聚焦在网红竞争力较小的男装领域,成为了唯一一个入围了50个最具网络消费影响力的男装行业网红。
2)从人气到影响消费;网红仍需要学习
阿里数据的网红互联网消费影响力指数(ICT Index)从搜索角度和成交角度来分别考量消费者对网红的兴趣——消费影响力的兴趣度指标和网红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吸金能力——消费影响力的交易热度指标。
从公布的这两类指标排名来看,阿里数据发现:网红的人气和吸金能力并不能划上等号。兴趣度指标Top10与交易热度指标Top10的差异几乎过半。
类似卢洁云、滕雨佳等网络红人,能受到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从兴趣度指标上看:13C夏艺华、小宜、卢洁云、alu、滕雨佳均属于属于人气虽高,却无法转化为落地消费。
而相反的,赵大喜、ANNA、金蘑菇菇、爱吃小番茄的番茄则属于其商品店铺的交易热度表现不错,但他们在人气打造、知名度上仍有提升的空间。
阿里数据同时发现,位于综合排名TOP10的网红,他们在人气和吸金能力上的表现较为稳定。位于前7名的网红,他们在兴趣度和交易热度的排名情况并无变化。
3)网红背后是高消费和高忠诚度
在计算分析网红背后商品的成交情况,阿里数据发现以50位网红为代表的影响力人物,他们已经可以吸引到一批高消费群体。
网红互联网消费影响力指数显示, alu,作为关联商品、店铺成交均价最高的网络红人,在近3个月时间内其相关商品和店铺成交均价达到了393元,接近400元。
紧随alu,排在第二位的张悦儿,其相关店铺商品成交均价也达到了300元。alu、张悦儿所影响的商品集中在女装领域,300、400元的成交均价在夏季女装商品中处于中高端水平。
从消费年龄上看,影响力TOP10网红们吸引到的粉丝群体年龄基本吻合。集中分布在24岁到28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背后的粉丝群体实际上已经摆脱了职场菜鸟的阶段。换而言之,职业轻熟女更愿意为网红背后的店铺、商品买单。
同时我们还发现几乎每一个TOP10网红粉丝中都有一小撮40-48岁年龄段的消费者。
在粉丝忠诚度上:7成网红,他们的粉丝能实现3个月内重复购买。其中,辰辰妈的粉丝们在3个月时间段内人均购买9样商品,成为最捧场的粉丝。
4)网红 VS 明星:消费差异在于品牌
与同样拥有人气基础的影视明星相比,网络红人在互联网消费影响上与明星最大的差异可能来自于他们各自所吸引的消费群体。
阿里数据选择了综合指数排名第一的网红雪梨,与影视红人杨幂进行比较:在通过比较粉丝年龄差异后发现,网红雪梨粉丝年龄段更聚焦在20-30岁人群,而杨幂的粉丝年龄分布则更为发散。也就是说,作为影视红人的杨幂在人气覆盖上具有更广泛的大众基础。
从粉丝背后的消费偏好上,阿里数据同样发现了雷同结论:杨幂所代表的粉丝他们在购物喜好上也更偏好大众消费品牌;而雪梨的粉丝则更聚焦在网络品牌上。
1. 网生或重生于社交媒体,而不是将传统线下内容与身份的线上化;
2. 引领潮流文化,生产创作年轻世代普遍关注和消费的内容;
3. 具备人格化的偶像气质;
4. 有清晰的商业变现能力或潜力;
5. 跨平台传播,特别是活跃在视频点播平台、直播平台。
基于以上筛选标准,新榜对分散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搜狐视频、美拍、秒拍、YY、斗鱼、虎牙等各个网络平台的网红进行汇总,形成近2000个网红样本,并针对这些网红的自身传播能力和声量,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最终生成2016年3月“网红排行榜”100强榜单,以及“美颜装扮”、“才艺搞笑”、“游戏电竞”、“文化乐活”四大分类榜单,具体算法附于文末。
● ● ●
● ● ●
● ● ●
● ● ●
文化乐活类榜单中胡辛束的指数应为660,特此更正。
● ● ●
网红排行榜中的综合得分暨新榜指数,由各项原始传播数据标准化处理之后,参照权重计算公式推导而得,包括网红自身传播、网络舆论声量、传播加分项三大维度,满分1500分,共计近30个细项指标,算法公式如下:
来源:新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