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银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02 Jul 2014 13:16:3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NNIC:网银用户分析:中老年人较为信任银行 //www.otias-ub.com/archives/251648.html Wed, 02 Jul 2014 13:16:34 +0000 //www.otias-ub.com/?p=251648 当前,网上支付手段已经多种多样,不过总的来说,按照渠道可分为网上银行支付和非银行类网上支付,前者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后者如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后者也称为第三方支付机构。虽然使用非银行类网上支付也需要有银行账号,两者有紧密相关性,但毕竟作为间接和直接支付渠道,两类渠道毕竟有其不同之处,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喜欢用哪类渠道支付呢?换句话说,就是,这两类支付渠道的用户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CNNIC分析师李长江根据对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发现,这两类支付渠道的用户有较大的差异性。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2013年3月份17家网上银行和24家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网站的用户访问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2014070208590013

 

第一,从性别来看,两类渠道的用户结构,基本一致。网上银行男女比例为56.2:43.8,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男女比例为55.9:44.1。

第二,从年龄来看,两类渠道的用户结构,有明显差异。网上银行的用户年纪比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较大。网上银行用户中“10-19岁”、“20-29岁”用户所占的比例都低于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中的比例;网上银行用户中“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用户所占的比例都高于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中的比例。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虽然网上支付属于新兴事物,但银行则是传统事物,且银行多是国有机构,中老年人相对较为信任银行;二是,银行与很多企事业单位都有合作关系,如代发工资等,对于工作多年的中老年人来说,几乎人人都拥有至少一个银行的账户,在此基础上,使用该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便是很自然的事,非银行类网上支付则无此便利条件。

2014070209000078

 

第三,从学历来看,两类渠道的用户结构,也有较大差异。网上银行用户学历比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较高。网上银行用户中“初中”学历所占的比例低于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中的比例;网上银行用户中“高中/中专/技校”、“大专”、“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都高于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中的比例。原因可能在于:非银行类网上支付操作方便,且这种方便性很好地传达给用户,使得低学历用户网民更倾向于选择使用非银行类网上支付。

2014070209014977

 

综上所述,在网上支付竞争中,银行不要满足于已有的各种便利条件,要面向更广大的网民,亲民一些,主动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
eMarketer:相比手机银行,智能手机用户更喜欢网上银行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5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50.html#comments Thu, 24 Oct 2013 16:34:06 +0000 //www.otias-ub.com/?p=159350 安全问题阻碍了手机银行的普及

由于美国人渐渐转向使用数字银行来管理个人财产,银行将更多的资源转移到开拓这条途经上来。面对面的客户服务需求逐渐减少,一些银行关闭了服务点。但随着用户网上支付倾向的变化,银行必须确定好资源配置,包括数字资源。

2013年六月,研究咨询机构Celent的一项调查指出,银行网站是人们,尤其是拥有只能手机的人理财的首选途径。调查显示,在美国42%的智能手机持有者依靠银行网站理财,而非智能手机用户使用银行网站理财的仅占27%。

 网银几乎覆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但是手机银行的普及多少有点滞后。研究发现,那些在18-29岁的年轻人比年长的人更容易接受注册手机银行。

 消费者对于是否使用手机银行犹豫不决的原因是多样的。智能手机用户不用手机银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问题,他们中47%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手机银行交易的安全性。用户单纯地喜欢通过其他途径理财也是手机银行普及的一大障碍,例如很多智能手机用户更喜欢使用人工服务或在PC端使用网银。

尽管有些阻碍手机银行普及的因素超出了银行的控制,但通过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仍有机会促进手机银行的普及。因为不确定银行是否提供该项服务,有14%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他们没有谁用过手机银行,而另外8%用户不用该项服务的原因是没人叫他们注册。

]]>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50.html/feed 1
CNNIC:网银与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对比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927.html Fri, 31 May 2013 15:21:42 +0000 //www.otias-ub.com/?p=119927 当前,网上支付手段已经多种多样,不过总的来说,按照渠道可分为网上银行支付和非银行类网上支付,前者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后者如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后者也称为第三方支付机构。虽然使用非银行类网上支付也需要有银行账号,两者有紧密相关性,但毕竟作为间接和直接支付渠道,两类渠道毕竟有其不同之处,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喜欢用哪类渠道支付呢?换句话说,就是,这两类支付渠道的用户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CNNIC分析师李长江根据对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发现,这两类支付渠道的用户有较大的差异性。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2013年3月份17家网上银行和24家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网站的用户访问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从性别来看,两类渠道的用户结构,基本一致。网上银行男女比例为56.2:43.8,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男女比例为55.9:44.1。

 

第二,从年龄来看,两类渠道的用户结构,有明显差异。网上银行的用户年纪比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较大。网上银行用户中“10-19岁”、“20-29岁”用户所占的比例都低于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中的比例;网上银行用户中“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用户所占的比例都高于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中的比例。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虽然网上支付属于新兴事物,但银行则是传统事物,且银行多是国有机构,中老年人相对较为信任银行;二是,银行与很多企事业单位都有合作关系,如代发工资等,对于工作多年的中老年人来说,几乎人人都拥有至少一个银行的账户,在此基础上,使用该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便是很自然的事,非银行类网上支付则无此便利条件。

第三,从学历来看,两类渠道的用户结构,也有较大差异。网上银行用户学历比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较高。网上银行用户中“初中”学历所占的比例低于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中的比例;网上银行用户中“高中/中专/技校”、“大专”、“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都高于非银行类网上支付用户中的比例。原因可能在于:非银行类网上支付操作方便,且这种方便性很好地传达给用户,使得低学历用户网民更倾向于选择使用非银行类网上支付。

综上所述,在网上支付竞争中,银行不要满足于已有的各种便利条件,要面向更广大的网民,亲民一些,主动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